2024届高考作文材料分类训练:新闻事件(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高考作文材料分类训练:新闻事件(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高考作文材料分类训练:新闻事件(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高考作文材料分类训练:新闻事件(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高考作文材料分类训练:新闻事件(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文材料分类训练-------新闻事件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月27日凌晨,汶川县绵虒镇板子沟村发生泥石流灾害,当地政府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组织抢险救援工作,当天,泥石流灾害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为了转移受困村民,消防员架起高高的绳索;为了保障供给,消防员攀登悬崖峭壁运送物资。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消防员让老人踩上自己的肩膀,以肩为梯将老人转移到安全地带,那一句“奶奶,我背你”令无数网友泪目。无数网友纷纷到消防队送上自己的“心意”,更有少年立志“将来我也要当一名消防队员”。这则新闻,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新闻评论,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近段时间,一些家长故意用言语惹怒孩子或送走孩子小心呵护的宠物,让孩子情绪崩溃而哇哇大哭的短视频层出不穷。这类“萌娃搞笑视频”通常伴有轻松的配乐、搞笑的表情,往往能在短视频平台上收获很多流量。然而,也有部分网友并不买账,认为父母的这种行为是对孩子的不尊重。你对这则新闻有何评论?请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时评。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00后女孩退房后屋里遍地垃圾”的新闻冲上热搜,于是00后被贴上了“任性幼稚”的标签;“00后整顿职场”的话题频频引发讨论,于是00后又被贴上了“敢于向潜规则说不”的标签。有人认为这样的标签生动形象,是00后的真实写照;也有人认为这样的标签以偏概全,让00后背负了不该有的刻板印象。作为00后的你,对于这样的“标签”有怎样的认识和理解?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西方国家中有一名少女爆红。她在社交平台上已经拥有超过430万粉丝,很多人视她为偶像、环保斗士。她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侃侃而谈,面斥各国领导人。虽然她今年才16岁,却已经登上了《时代》杂志封面,她就是瑞典少女格蕾塔·通贝里。材料二:我国浙江小伙沈钧亮代表“蚂蚁森林”公益项目到联合国总部领取最高环保荣誉奖“地球卫士奖”。“蚂蚁森林”通过日常绿色出行、在线支付水电费等低碳行动积攒“绿色能量”,以种植真树,带动5亿人参与低碳生活,并将碳减排量转化为种植在荒漠化地区的1.22亿棵真树,其中超4成能量由95后青年贡献。以上两则关于环保的新闻事件在某中学引发热议,有同学为瑞典少女敢于为环境保护呐喊而钦佩不已,有的同学则认为中国青年默默地为地球种树的行动更有价值。那么,是呐喊比行动重要,还是行动比呐喊重要呢?请你选定一个观点,写一篇发言稿,在主题班会上分享你的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立场,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上周末,广东消防的官微突然密集发声,言辞极为严厉地愤然回应了一段在网上流传甚广的视频。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原来,这段名为《火灾拍摄者残忍42秒》的视频,拍摄于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的一场火灾。当时火灾中的罹难者趴在着火房间的窗台上逃生不成、苦苦哀嚎,而视频的拍摄者却对此袖手旁观,无动于衷地稳稳拍下了这残忍的42秒,视频中呼救的男子最终在大火中丧生。对于上面的新闻,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800字的时评。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材料一2020年9月27日早高峰时间段,浙江宁波海曙区交警指挥中心的值班人员在公共视频中看到一位老人正步履蹒跚地由南往北横穿马路,40秒的绿灯结束,老人还没走完一半。此时,路口等待绿灯的司机不约而同地停在原地,为老人让路。整整90秒的时间,老人才好不容易走到了中央绿化带处。此时,绿灯再次亮起。这一次,海曙交警大队指挥中心特意在后台延长了绿灯时间。为了确保老人安全通行,这个绿灯亮了137秒。材料二每年夏末秋初时,都有数以万计的候鸟经湖南蓝山南下。2020年9月下旬,蓝山县境内秋雨连绵,云雾笼罩,候鸟过境时只能低空飞行。但如此一来,夜间飞行时,候鸟极易被灯光吸引而迷失方向,最终因体能耗尽在县城盘桓不去。发现这一情况后,当地城管局连续3天熄灭高射灯,并倡导高层建筑和酒店、商家主动熄灭霓虹灯、外墙灯,以便让候鸟继续赶路。对于以上两则新闻,你有怎样的感受与认识?请自拟标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不得套作。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近日,浙大博士生孟伟发布视频称:“我是浙江大学荣誉学院竺可桢学院本科毕业生,浙江大学自己的博士生,还记得八年前在本科毕业典礼上,我们的院长对我们说,‘你们就读过的第一所世界一流大学是浙江大学,你们就读过的唯一一所荣誉学院是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孟伟给浙江大学丢人了,孟伟给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丢人了。”据了解,孟伟曾介绍自己有三个身份:在读的博士、兼职的外卖骑手、10个月大婴儿的父亲。我们都知道读博难,送外卖苦,养儿累,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不容易,孟伟最初去送外卖,也是因为孩子出生时患爆发性心肌炎,ICU医药费每天动辄两万。面对困难,他没有被生活打倒,但大学里的耀眼履历为他积累的经验和荣光,反衬出他现在的生活有些暗淡无光。对于上述新闻,你怎么看待?请结合实际写一篇作文。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今年4月份,华南林大林顺权教授为枇杷正名的事迹,经央视新闻和《人民日报》报道,瞬间在朋友圈刷屏。据资料记载,枇杷原产于中国,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唐朝时,经日本遣唐使传入日本。1988年,公派留学日本的林顺权发现中国土生土长的枇杷竟被称为“日本山楂”,原产地被国际上认定为日本!为此,林顺权抱定一个决心,“我得把这个事情扭过来!”为此,林顺权用十几年的时间做研究、写论文来纠正这一说法。经过不懈努力,2006年日本终于承认枇杷原产于中国。不仅如此,林顺权教授还致力于发展枇杷产业,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培育技术帮助当地百姓脱贫致富。作为专家,林顺权长期无偿给果农开展技术培训,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依靠枇杷发家致富。假如你所在的班级就此新闻准备开展一个交流讨论会,请结合材料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感受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时事评论类材料作文题。材料以汶川县绵虒镇板子沟村发生泥石流灾害为切入点,展现了不同的平台或人在这场灾难中的担当。第一段首先从当地政府展开介绍,说明了政府及时响应并组织抢险救援工作,使得灾害得到有效控制的成绩。第二段则重点展现消防员这一英雄群体在这场灾难中的英勇表现。不管是架起高高绳索,还是攀登悬崖峭壁运送物资,或是以肩为梯将老人、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在这过程中,他们或许时常面临摔下悬崖、粉身碎骨的风险,但他们为了老百姓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依然选择登上“天梯”。这一切,无不体现他们勇于奉献、牺牲的精神。而第三段,则从网友、少年的角度,展现了他们受消防员鼓舞,加以回报的现象。不管是送上“心意”,还是立志继承衣钵传承精神,对消防员来说,都是对他们最好的肯定。试题要求对此新闻展开评论。对此,可从灾难的应对角度出发,说明面临灾难时,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个人,都应勇敢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众志成城,勇敢迎战困难。也可重点针对材料第二段出发,赞扬这些忘小我为大家的平凡英雄们,指出我们应该尊敬这些无名英雄,并向他们学习。或者,也可针对材料第二段和第三段,以感恩或承担责任,精神接力作为论点,可先论述像消防员这样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民族精神是如何贯穿于历史发展的始终,再引用论据(如建设塞罕坝、航天科研等)论述这种“接力”对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然后联系材料,结合实际生活,谈一谈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青年人应如何承担属于自己的历史使命,最后强调观点,总结全文。立意:1.传承事业,接续精神。2.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3.受人温暖,必为众人抱薪。2.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题。材料主要讲一些家长靠故意用言语惹怒孩子或送走孩子小心呵护的宠物,让孩子情绪崩溃而哇哇大哭的视频而收获很多流量。但是,有部分网友认为这样是父母不尊重孩子的表现。写作要求写一篇时评,表达你对此事的看法。也就是说,你可以针对此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你认为这样无可厚非,家长故意用言语惹怒孩子,或者是把孩子小心呵护的宠物送走,以此来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用这种方式来告诉孩子,社会上的人们不可能都会像父母一样都宠着你,惯着你,一旦有了委屈也得学会忍受,或者是能够找到相应的反抗的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讲,父母的做法也不是不可取的。当然,必须就此对孩子进行教育。你也可以认为,这样的做法不可取,这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孩子也是人,应该是与父母平等的人,如果有什么事情应该与孩子平等交流,不应该故意用言语激怒他们;如果想把他们心爱的小动物送走,也要跟他们商量,得到他们的允许后再送走。这样一来,孩子会感受到被尊重,孩子也会学会尊重别人,有事情也会与父母商量。父母尊重孩子,孩子也会学会尊重,懂得平等,这样更利于家庭的和谐以及孩子人格心理的健康发展。写作时,我们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角度进行写作。写作的基本思路就是,先明确观点,然后分析该观点的利与弊,最后谈应该如何做。立意:1.尊重孩子。2.帮助孩子提升心理承受能力。3.孩子也需要平等和尊重。3.略【详解】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紧扣时代特征,例举出生活中两种贴“标签”行为的原因和现象。同时用具体的事例诠释了“标签”的内涵,即标签是对一类群体特征生动而形象的高度概括。“标签”可以是正面形象的概括,也可以是负面形象的概括,可以是客观公正的,也可以是偏激窄化的。标签本义是指“贴在或系在物品上,标明品名、用途、价格等的纸片”,拓展到生活中,还可以是对人、事、国家、民族、文化、艺术等对象的特征界定。第二部分指明人们对贴“标签”行为的两种看法。前者肯定贴“标签”的作用,即“生动形象”“真实”,可以展现鲜活的个性,便于人们更快更好地了解对象,同时也能使被贴者获得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认同感。后者否定贴“标签”的行为,即“以偏概全”,使被贴者“背负不该有的刻板印象”。可能带来认识的窄化、固化,造成刻板的印象,甚至对被贴者造成认识上的自我绑架、发展上的自我束缚。写作任务中“00后的你”提醒考生,要立足自己的身份意识,关注自己,关注生活,写出自己的独特“认识和理解”。既不能游离于材料,又不能只是对材料作简单的演绎和续写或扩写。“写一篇文章”意味着文体没有限制,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记叙文,或其他自己擅长的文体,但文体一定要明确清晰,符合文体要求。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拒绝标签,活出自我。接下来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述:一、这种给一个群体贴标签,把群体形象简单化的做法本身就不科学也不实际,让“00后”背负了不该有的刻板印象;二、我们永远不要自己给自己贴标签,这样我们永远拥有未被预设的潜能,以及不断发掘自我价值的热情。再从怎办的角度展开论述,当我们以一种多元包容、与光同尘的态度来看待别人时,那些“标签”也随着“胶干”而自动脱落。立意:1.从肯定的角度:贴标签是对时代特征和群体特征的生动诠释,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便于获得自我认同。2.从否定的角度:去标签化,尊重个体或群体的鲜活特征,不以偏概全,不刻板武断。3.从辩证的角度:标签体现了鲜活的特征,但不是评价的唯一标准,我们要客观地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4.例文:呐喊比行动更重要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和大家一起探讨“呐喊与行动谁更重要”的问题。90后小伙沈钧亮三年减去110斤体重的同时,在“蚂蚁森林”通过绿色出行攒能量转化为种植真树,还代表此公益项目领取“地球卫士奖”,其毅力确实令人钦佩。然而,16岁的瑞典少女深感应对气候变化迫在眉睫,在联合国大会上大声疾呼,其忧患意识和胆识更是令人赞叹,更让我们看到青年对全球和未来的担当,她是青年的榜样,也让大人们深思甚至惭愧。我认为:呐喊比行动更重要。开宗明义,定义先行。呐喊,大声呼喊,是振臂高呼,是摇旗助威,是鼓舞士气,不仅让自己听到,更要振聋发聩,通过揭示问题、展望前景、提出策略,为行动指明方向。行动是指在某种理念、思想和态度导引下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活动,只有呐喊在先,行动才不会是在黑暗中摸索。我认为“呐喊比行动更重要”,将从呐喊唤醒意识、呐喊交流信息、呐喊鼓舞斗志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第一,于沉睡者,呐喊能唤醒意识。鲁迅在《<呐喊>自序》中以铁屋子为喻,铁屋子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如果沉默,熟睡的人们固然没有就死的悲哀,然而逃不出闷死的结局。大声呐喊,会让人感到苦楚,“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电影《海王》中海啸把垃圾冲回海岸返还人类是呐喊,《国家地理》封面触目惊心的“塑料冰山”是呐喊,柴静进行的大型空气污染深度公益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是呐喊……只有通过呐喊,才能揭示危机,引起疗救的注意。第二,于清醒者,呐喊能交流信息。托马斯·刘易斯在《作为生物的社会》说,探索(explore)起源于在探索时发出的声音,其语源拉丁语explorare有“喊出”之意。在工作中一边探索,一边互相呼唤,交流信息。各类与环保相关的峰会,不正是给像格蕾塔这样的呐喊者一个交流信息的平台吗?面对环境保护问题,中国有大国担当,青年一代要呐喊出自己的声音。第三,于先驱者,呐喊能鼓舞斗志。鲁迅先生“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蚂蚁森林”派出沈钧亮作为代表,联合国给沈钧亮颁发最高环保荣誉奖,不正是呐喊以壮声威,让他保持对低碳绿色生活方式的热情,不至于“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陷入无边的寂寞,失却前行的勇气。永远都不要为了目的忘了初衷,就像给风命名的,不是它要去的方向,而是它来时的方向。呐喊,时时提醒我们不忘初心。因此我认为,呐喊比行动更重要。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第一则材料主要介绍瑞典女孩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侃侃而谈,面斥各国领导人,是环保卫士。第二则材料介绍了浙江小伙沈钧亮,以行动践行环境理念。综合两则材料可知,“环保”是写作的起点,文章不能脱离此内容指令。同时必须围绕“呐喊和行动谁更重要”这一论题进行写作,且必须选择其中一方(不可写两者皆重要)。体式指令“写一篇发言稿”,所以要符合发言稿格式。选择其中一个观点写作,可从如下方面思考:呐喊比行动更重要。呐喊,不是空喊口号,而是一种意在唤醒他人,激浊扬清的力量。①环境保护意义非凡,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不是所有人都拥有环境保护的自觉与能力。人们钦佩瑞典少女的敢于呐喊,为何钦佩,应该是源于生活中少有“针对全球生态问题”敢于发声的人,因为人们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也因此现实生活中少有注意保护环境、讲究绿色生活的人,这就证明“呐喊”本身就是一种号召、一种唤醒,它可以让更多的人懂得其中的要害,从而使更多的人行动起来。这远比一个人默默地为地球种树所带来的实际效应更大。②“呐喊”有助于从源头上减少人们对环境的破坏。经过唤醒而觉醒的人们会拥有不去破坏环境与环境保护的自觉,而这无疑是更高意义上的环境治理。③对于环保事业,没有呐喊,就难以形成统一、自觉且持之以恒的行动。呐喊并不代表我们不行动,而是我们要推动规模更大的行动。④呐喊的本质,是思想的传递,而思想,指导了我们的行动。行动比呐喊更重要。俗话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呐喊”固然重要,但是最终衡量全球生态是否有所好转,还是要看有多少人在“行动”。由此可知,“呐喊”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行动”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①相比于呐喊,行动对于问题的解决更为直接有效。无论呐喊拥有怎样的意义,环保问题的解决都需要通过实际行动予以实现。只有行动方可使人类走出生态破坏、环境恶劣的“围城”。呐喊唤醒的是更多人的行动,而不是少数人的呐喊。②行动是成为合格呐喊者的前提。没有行动支撑的呐喊是无法真正拥有唤醒的力量的。③相比于呐喊,依赖行动本身所带来的唤醒作用更为直观更有感染力。立意:1.行动比呐喊更重要。2.呐喊比行动更重要。3.扯开嗓子不如甩开膀子。4.声震四方勇于行。5.深知此事要躬行。6.做行动的巨人。5.例文:道德冷漠是时候转变了这个本该平静而普通的周末,因为一条42秒视频在网上的疯传变得异常激烈。此视频在线上线下引发广泛争议,并且这件事仍然在持续的发酵中。这段视频录制了一户居民楼突发大火,楼内男子被大火逼到一个外窗防盗窗上哭喊着大声呼救并最后被火烧死的过程。大部分的舆论认为拍摄者丧失人性,在如此人命关天的档口居然拿出手机拍摄视频,就连拨打求助电话的最起码救助方式都放弃吗?事后还在网络残忍地传播视频,良心何在?显然,这压根就是一种极端的道德冷漠。林语堂先生说:“如果说中国人的耐心是举世无双的话,那他们则更是出了名地冷漠。”你是否曾听到过“出去外面少管闲事也不要惹事”的叮嘱,你是否曾无视他人伸向你的求助之手。前不久的“如家”事件也许大多数人都没忘记,这两件事不难让人想到同一个词语——冷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那个被火烧的男子是拍摄者的家人,如果那个被强行拖拽的女生是过路人的女儿,他们是否还能做到如此令人寒心的“道德冷漠”。社会科技在不断进步,经济的发展以正增长的速度不断攀升,国民素质也普遍得到提升,而有一部分人的冷漠程度也在不断上升。从几年前的彭宇案到近年的小悦悦事件,对这些“道德冷漠”现象进行矫治,必须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弃绝冷漠,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互助友爱的社会风尚。同时对于造成求助者巨大人身伤害的情况也应当采取必要的法律制裁。我们的道德冷漠是时候转变了。要知道,在陌生人社会中,基于起码道义的互救,是公共安全最坚实的人心屏障。毕竟对于身处绝望中的弱者而言,每一个旁观者或者说是围观者于他们都像是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社会的正常运转,国家的正常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法规和制度,更需要一颗有力跳动的、充满热血的心。大自然中,尚有翻卷的浪花,让大海不再冷漠,涛声传递着欢声笑语;尚有沥沥的雨水,让大地不再冷漠,沉寂中盛开出绚烂的花朵。更何况我们人世间,更应该拒绝道德的冷漠,让干渴的心灵得到滋润,让温暖与真情充满人间!【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记叙了网上流传的《火灾拍摄者残忍42秒》的视频的由来。材料的指向性主要在视频的拍摄者,提到当时拍摄者对身处火海的男子袖手旁观,无动于衷地稳稳拍下了这残忍的42秒,而此男子最终在大火中丧生。拍视频的男子在生命危急关头不去救人,却拿着手机拍摄如此残忍的画面,暂且先不说他是因为没有工具帮不上忙,还是他干脆不作为而做看客。其行为理应受到众人的诟病。一是因为关键时刻枉顾生命拍视频,毫无无仁爱之心,二是拍视频后还在网络传播,完全失去道义,理应受到谴责甚至法律制裁。同时由此事件我们也看到了人性中冷漠的一面。行文思路上,首先对事件进行点评,然后引出中心论点,拒绝道德冷漠,让世间充满爱心。然后从人性的角度和道德法制的角度进行深度分析,谴责毫无道义的冷漠行为,分析其冷漠根源,同时可用对比论证法,结合社会现实中充满爱心的正面事例,如列举贺莎莲、陈卫峰、易志春等事例,论述不管社会如何发展社会主流永远需要这种“好”和“善”。最后重申论点,强调提升自我道德境界,不做冷漠的“看客”,用爱心温暖世间。立意:1.灾难面前,人人都应有所作为。2.冷血的猎奇心理应该受到谴责。3.拿什么拯救你,冷漠的“看客”。4.拒绝道德冷漠,让爱心温暖人间。6.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则记叙类材料作文题。材料选择的是两则社会新闻:材料一是司机和交警用各自的方式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让路,如等待绿灯的司机“不约而同地停在原地,为老人让路”,如交警“特意在后台延长了绿灯时间。为了确保老人安全通行,这个绿灯亮了137秒”;材料二是城管局为候鸟熄灯。两则材料都体现了人文情怀及变通智慧。当今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自然更需要人文精神及人文情怀。人文精神的应用范围很广,尤其是对待弱势群体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社会总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运行的,但总会有特殊情况出现,如果只知道机械地按照规则办事,难免会落入教条主义的窠臼,这就需要人们有变通的意识,不拘泥于成规,这样才能让事情的发展更为合理、更有人情味。行文构思上,可以先概述材料,再引出自己的观点,如“我想应该是在遵守规则之时,也要注重人文情怀”;然后二者之间的关系,明确指出“其实,就二者本身的意义而言,它们都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缺一不可”;接着分析人文情怀在现实中的意义;最后联系当下,发出呼吁。立意:1.人文情怀不可缺失。2.学会变通。3.文明社会需要人文精神。7.例文:送外卖自食其力,高学历无须自鄙最近一段时间,一则“浙大博士送外卖”的新闻上了热搜。当事人叫孟伟,系浙江大学的一名博士生,他通过短视频平台向母校表达歉意:“孟伟给浙江大学丢人了,孟伟给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丢人了。”在评论区,有网友用“送外卖不偷不抢不丢人”刷屏来表达理解与尊重,这份来自社会的善意引发我们对职业认知和价值选择的深刻思考。愚以为,送外卖自食其力,“高学历”无须妄自菲薄。博士生送外卖丢不丢人?关键要看当事人怎么想,以及他的出发点是什么。据了解,孟伟曾介绍自己有三个身份:在读的博士、兼职的外卖骑手和10个月大婴儿的父亲。孩子出生时患爆发性心肌炎,ICU医药费每天动辄两万。面对家庭突如其来的变故,孟伟扛起作为一名父亲的责任,通过送外卖兼职的方式补贴家用,引发了不少人的共情。可怜天下父母心,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不容易,孟伟的选择是面对低谷时的“无奈之举”,我们也相信当他渡过难关之后,生活定能恢复到原来的轨迹,他也能继续潜心于科研事业。所以,当事人无须自鄙,作为旁观者,我们也应对此报以基本的理解和善意。当然,这则新闻背后,值得玩味的是公众对“高知”职业选择的价值认知。近年来,高校教师应聘街道办、清北硕博担任小学教师等新闻,每一次都“冲击”人们的固有思维。抛开孩子和家庭的因素,孟伟为什么会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相信和他的名校光环分不开。要不是孟伟在短视频平台自爆“来头”,有多少人会在意每天给自己送外卖的小哥是名校“高知”,还是高中都没有毕业的“社会青年”?但我们内心清楚的是,职业无贵贱,劳动最光荣。留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本身并无丢不丢人一说。反是当事人在镜头前声泪俱下的道歉,给人一种“职业偏见”之嫌。同样是“高知”低就,前些年“中科院博士后当辅警”话题爆火后,当事人的反应则得体很多——“我更希望大家看到我干的工作,不只是停留在博士后的头衔上。”不得不承认,与博士或者博士后头衔相对应,我们先想到的是大学教授、前沿科研机构或者上市科技公司人才。不同职业、不同身份,在公众心目中的价值排序存在一些差异,这无可厚非。可事实上,这则新闻有一细节值得注意:当地公安部门一再强调博士后本人进入的是刑侦署技术大队DNA实验室,是作为专家型人才专门引进的。这说明,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应该有开放视野和格局。看似平凡的职业,背后也有大学问。回到开头的新闻事件,面对生活,自食其力,浙大博士送外卖不丢人。但国家培养一个博士生不容易,让博士干更合适的事,地方政府应有所作为。愿处在人生低谷的人都有整装出发的勇气,愿每一份选择都能被温柔以待。【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篇时评类任务驱动材料作文题。材料主体是最近一段时间的热点新闻“浙大博士送外卖”,第一段材料是浙大博士生孟伟发布视频说自己作为浙江大学的博士生还在送外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