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救赎》中被动句式的认知分析_第1页
《肖申克救赎》中被动句式的认知分析_第2页
《肖申克救赎》中被动句式的认知分析_第3页
《肖申克救赎》中被动句式的认知分析_第4页
《肖申克救赎》中被动句式的认知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肖申克救赎》中被动句式的认知分析

一、“自由”的隐喻《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英雄传记,自诞生以来受到了高度赞扬。主人公安迪蒙冤入狱,在黑暗专制的监狱环境中始终不放弃对自由的追求,利用一把鹤嘴锄和一张美人海报,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坚持暗中挖掘,终于开出一条通往自由的隧道,成功逃离监狱,获得自由。电影的成功除了深刻的主题、生动的表演以及完美的镜头语言之外,台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部电影很多经典台词为影迷津津乐道,其中最有名的一句莫过于这句:“Youknowsomebirdsarenotmeanttobecaged,theirfeathersarejusttoobright.”(你知道,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这句话是主人公安迪的狱友瑞德在安迪成功逃出监狱重获自由之后发出的感叹。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安迪的钦佩以及和安迪一样对自由的向往。该句很明显是一个隐喻的句子,那些关不住的鸟儿显然隐喻自由不羁的灵魂,更具体一点来说,这里指的是安迪。那么该句到底具有哪些隐喻意义,这些隐喻意义又是如何通过被动句式得到加强的呢?用认知语法的语境概念分析这句话中的被动句“Somebirdsarenotmeanttobecaged”,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这句台词背后的语义,为解读该句乃至该剧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二、被动句be+ved认知语法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分支。认知语法认为,语义不是一个静态概念,而是人在对客观现实体验与社会文化语境中逐渐形成的动态过程,与人的基本认知能力相关。也就是说语法句式中语言材料的排列顺序也反映了人的认知过程。认知语法同样强调语境,即语法中的社会文化因素。同时,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本质上就是隐喻的,象征也是隐喻的一种。英语被动句式是英语语法中的常见句式。其基本形式为P+be+Ved+by+A。其中P为patient,表示受事,也称为动作接受者;be为助动词;Ved为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by为介词,用以引导施事;A=agent,表示施事,也就是动作的发出者。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某种原因by+A常常省略。被动句表达的基本含义是P被A动。被动句往往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受事是已知信息。从英语句式信息传达的角度,主语为已知信息,其他成分为新信息。从人脑认知规律来看,新信息是注意焦点。因此,在被动句中,受事是整个句的已知信息,而注意焦点往往在施事,或者动作(无施事情况下)。2.受事是句子的主题。句子的主题是通过句子的主语反映的。被动句的主语是受事,因此受事是句子话题,这也表明从语篇角度来看,在语境中起衔接作用的是受事。3.一般来说,被动句可以转换成相应的主动句式,但是有些情况下,无法转成主动句式,或者转成主动句式之后,语义效果有很大不同。认知语法将语境看作是语法的一部分,主张语境是象征性的。同时句子中各个成分出现的顺序不一样,也体现出大脑对语言认知的一个渐进过程。英语被动句式以受事即话题开始切入,完成从be+Ved到施事的认知。在此过程中,话题是起点,动词及实施是过程和终点。由英语句子的句尾焦点原则,可知被动句有凸显动词以及施事的效果。在此背景下观照《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被动句式“Somebirdsarenotmeanttobecaged”,会发现该句具有丰富的隐喻意义并且其隐喻意义因被动句式的采用而得到强化。三、be+ved的内涵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或者认知方式。隐喻是影视文学中常见的表现手法。而《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因为监狱和救赎主题的特殊性,隐喻手法的运用更是非常突出。“Somebirdsarenotmeanttobecaged”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句台词的中文意思是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说话者是肖申克监狱中的囚犯瑞德,也是安迪在狱中的好友。安迪历经二十年磨砺,终于逃离监狱获得自由。这使原本在狱中得过且过甚至自得其乐的瑞德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安迪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自由的灵魂对瑞德产生了极大的震撼,使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瑞德感叹的这句话“Somebirdsarenotmeanttobecaged”是被动句式。其中的受事是somebirds;汉语意思为有些鸟儿。be+Ved是arenotmeanttobecaged,是否定形式,意为注定不会,生来不会。by+A施事被省略,但是正因为被省略,具有了更多的解读空间。该句中的隐喻含义可以从不同成分逐一解析。1.《肖申克的救赎》中的“鸟”如前所述,“Somebirdsarenotmeanttobecaged”这一被动句式的受事是somebirds。在被动句式中,这一受事置于句首,是整个句子的话题。再一所讲述监狱囚禁生涯并立志打破枷锁获得自由的电影中,用鸟来做话题显然更符合认知语境,具有特殊意义。这些关不住的鸟象征着自由不羁的灵魂。首先,从物理特性来看,鸟的物理特征是长有翅膀,可以自由飞翔,地面没有障碍物可以阻挡它的飞翔。即便因各种因素被关进笼中,这也不是鸟的自然属性,鸟的天性是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肖申克监狱是囚禁犯人的地方,是一座巨大的笼子。在监狱这种专制压、抑黑暗腐朽的环境中,自由与救赎是人们最向往的东西。而能自由飞翔的鸟自然是自由与救赎最好的象征隐喻。其次,从语篇语境来看,《肖申克的救赎》讲述的是监狱里的生活。肖申克监狱戒备森严,管理专制,犯人们插翅难飞。狱长公然宣称:你们的精神归《圣经》,肉体归我。可见人们的精神和肉体其实都被狱长操控。人们最羡慕的当然是可以自由飞翔的鸟。当鸟置于句首,取得话题的位置,一方面与被囚禁的事实形成鲜明对比,另一方面也表明在监狱这种环境之下,自由是最可贵的东西,也是最经常或隐或现盘桓在人们心中的话题,由此凸显了自由的珍贵以及人们对自由的极度渴望。第三,从文化背景来看,鸟这一形象也具有自由和救赎的原型意义。在《圣经》中,诺亚在方舟中避难时,他无从知道外界的消息,也不知道洪水是否消退,正是一只鸽子,或者说一只鸟衔来一枝橄榄叶,带来洪水消退、灾难过去的消息。可以说借由鸟的飞翔,诺亚才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完成了救赎。由此可以看出,鸟可以作为自由与救赎的原型。在文学作品中,鸟作为自由与救赎的象征,被广泛运用。比如,美国文学经典作品《杀死一只知更鸟》同样讲述的是一个被冤屈的人的故事。黑人汤姆·鲁滨逊被人诬告强奸杀人,虽经正直善良的芬奇律师全力帮助,却还是蒙冤而死。小说中用知更鸟作为题目,是因为英语中有一句谚语——杀死一只知更鸟是一种罪恶。不过这篇小说标题里的鸟儿被杀死,故事中的人也没有得到救赎。但这些社会文化因素作为这句台词的语法认知语境而存在,使人们一看到birds这个话题便会关联这些语境联想,从而充分认知受事背后的隐喻意义,也认同主人公安迪确实是向往自由的关不住的鸟的隐喻。2.被监狱和监狱的压迫和反抗“Somebirdsarenotmeanttobecaged”一句中的谓语结构是arenotmeanttobecaged,从信息传递来看,这也是该句中的新信息。作者连用了两个被动结构。一个是谓语动词bemeant的否定结构,另一个是补语成分tobecagedtobecaged置于句尾有句尾重心作用,成为全句信息的焦点。becaged本意是被装进笼中,引申义是被囚禁,被关进牢笼,这里的笼子显然是指肖申克监狱。笼子是封闭、坚固而冰冷的。而肖申克监狱也是封闭、坚固而冰冷的。监狱的高墙和体制化管理不仅摧残人们的肉体,也控制人们的精神,囚禁人们的心灵,扼杀人们的个性,甚至压抑人们对自由的向往,使人们麻木不仁、得过且过地活着。这里的被囚禁,不仅是物理意义的失去自由,更是精神意义的被控制被压抑。被动句式的使用,表明人们是被囚禁,被扼杀,这既表明被囚犯人的无奈,同时更是一种揭露、一种控诉。aremeant,意为被注定,该结构本身也是一种被动,体现出一种无奈,一种任凭摆布宰割的消极思想。肉体的囚禁固然可悲,更可悲的是心灵的囚禁。肉体的牢笼是有形的,还可能有打开的一天,而心灵的牢笼却是无形的,永远没有办法解脱。当人们已经认命,觉得在监狱中忍受折磨就是自己的命运,是被注定的,他们就已经放弃了对未来的希望,也放弃了争取自由的可能。正如剧中另外一个人物老布,他在监狱中度过了大半生,刑满出狱之后,他无法适应外面的自由世界,选择了自杀。他已经习惯了被囚禁的没有自我的体制化生活,一旦获得自由,竟然不知所措。这里可以看出监狱的体制化对人们心灵的摧残。而加上否定词not则一扫消极压抑的气息,凸显了安迪反抗桎梏的顽强力量以及追寻自由的不屈精神。在一众对囚禁体制臣服的人群中,安迪是那只与众不同的无法被囚禁的鸟。他选择用智慧和毅力,在二十年时间里,用一把小锄日复一日、坚忍不拔地努力,挖出了一条通向自由的通道。正是因为他的思想和灵魂从来没有被囚禁,他才能逃脱那座囚禁肉体的牢笼,重获自由。该句中两个被动结构加上一个否定词的使用,使安迪热爱自由的天性与逆天改命的勇气和众人的消极认命、甘于被囚的现状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其隐喻意义呼之欲出。3.基督教信仰“Somebirdsarenotmeanttobecaged”一句中的by与施事A被说话人省略。而这正是此处运用被动句式的精妙之处。在基本被动句式中,by+施事A一般呈显性,但当施事A因种种原因不方便或不可能说出时,即可表示为隐性,也就是被省略。正因为施事A没有明确指出,使该句的解读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更丰富的内涵。如果此句以主动句式表达,则必须指出施事A。而这里的施事A到底是什么呢?这一点无法确定。鉴于剧中多次提到《圣经》,很多读者的第一反应认为这里的施事A是指上帝。在肖申克监狱中,用来管理犯人的,除了制度规范,就是《圣经》。安迪到达监狱的第一天,监狱长给犯人们训话,说的就是“你们的精神归《圣经》,肉体归我”。但是监狱里的人真的是虔诚的基督教信仰者吗?显然不是,否则犯人们也不会犯罪进监狱了。肖申克监狱的狱警们也是一群贪得无厌冷酷残暴的人。监狱长自己虽然对圣经经文耳熟能详,还在家里挂着《圣经》的教义,却是一个虚伪贪婪的人,一直通过贪污腐败、偷税漏税获取大量的钱财。他显然也不是一个真正的基督徒。说话人瑞德是因为谋杀罪入狱的,之前不可能真正信奉上帝,否则不可能犯下重罪,入狱之后,在这种虚伪贪婪、专制黑暗的环境中变成虔诚基督徒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这里的施事A是不是上帝,可以说是不确定的。而正因为被动句省略施事A的语法特征,使这里的施事A因为没有被明确指出,而具有一种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产生了以下效果:(1)可以使瑞德的性格有多重解读。如果施事是确指基督教的全能神上帝,说明瑞德经过监狱的改造,尤其是在主人公安迪的感召下,变成了一个虔诚的基督徒,认为一切都是上帝安排的,安迪也是上帝安排他追求自由的。另一种解读是施事可能不是上帝,而是某种神秘的力量,或者命运。这说明瑞德仍然对基督教信仰持怀疑态度。(2)可以使不同信仰的读者代入不同的施事A。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信仰。但是这样省去施事A的被动句式可以使每个读者根据自己的信仰代入不同的施事A。一个虔诚的基督教读者自然会代入上帝,一个道教信仰者会代入道,或者上天、命运。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这样使这句话在接受论意义上具有了更广泛的传播意义和更丰富的内涵。四、从《肖申克的救赎》中看被动句的隐喻意义在认知语法隐喻理论观照下,被动句式“Somebirdsarenotmeanttobecaged”因为其被动结构而获得了独特的语义效果。将隐喻自由的birds置于句首话题位置,用被动结构be+Ved突出主人公不顾一切追求自由的不屈精神,并使施事A处于隐形位置这些语法手段,使该句具有更丰富更深刻的隐喻意义。如果将该句变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