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c7fddd683ea0127c002ab30f64705c9/2c7fddd683ea0127c002ab30f64705c91.gif)
![四川省成都市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c7fddd683ea0127c002ab30f64705c9/2c7fddd683ea0127c002ab30f64705c92.gif)
![四川省成都市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c7fddd683ea0127c002ab30f64705c9/2c7fddd683ea0127c002ab30f64705c93.gif)
![四川省成都市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c7fddd683ea0127c002ab30f64705c9/2c7fddd683ea0127c002ab30f64705c94.gif)
![四川省成都市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c7fddd683ea0127c002ab30f64705c9/2c7fddd683ea0127c002ab30f64705c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成都市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考试时间共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管子·小匡》中说:“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淮南子·齐俗训》也说:“是以人不兼官,官不兼事,士农工商,乡别州异。是故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商与商言数。”由此可见A.历代皆实行重农抑商B.二者均主张重农抑商C.二者皆强调四民的重要性D.四民等级的贵贱由来已久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而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耕方式的改进B.社会秩序的稳定C.水利工程的兴修D.私田制度的发展3.战国时期的《墨子》说:“今也农夫早出暮入,强乎(尽力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倦;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这说明A.土地集中背景下劳动者异常辛劳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注重精耕细作C.男耕女织已经成为主要生产方式D.小农因生产方式改变而积极性提高4.某学者提出,西周末期井田制已开始瓦解,当时铁农具和牛耕还没有出现;战国中期,井田制的变革已经完成,此后铁农具开始大量使用,牛耕只在个别地方使用。据此可知,该学者意在说明A.井田制的瓦解是铁犁牛耕出现的前提条件B.土地私有制在西周末期已经确立C.铁犁牛耕的使用不是井田制瓦解的最初原因D.经济制度滞后于政治体制的变革5.据考古报告,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多幅。其分布如表1据表1可知A.汉代牛耕使用范围得以扩展B.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领先C.汉代陕西是全国的经济中心D.汉代牛耕使用范围遍及全国高一下期一阶考试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6.中国古代早期形成了“无尖不成商,无度不丈夫”的说法,意为卖粮食时不仅要将量斗装满,还要额外堆出尖顶;卖布匹时必须量出足够的尺寸,只有这样才能称做商人。但后来这句话演变成了“无奸不成商,无毒不丈夫”。这种变化反映出A.商贾由重“义”转变为重“利”B.政府经济政策的价值导向C.商人普遍堕落为“唯利是图”者D.中国社会道德观整体滑坡7.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所著《新全球史》评价古代中国的某一土地制度:“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这一制度A.实际上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B.为封建国家提供了赋税徭役兵役C.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有效解决了土地兼并的社会问题8.表2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频率据表2,可以认定A.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降低B.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C.明清农业生态环境逐步好转D.明清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9.隋朝将作大匠宇文凯曾严令:官府工匠不得入市作工,工匠晚年回乡后亦要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收授学徒”和“制作产品”。上述现象能说明A.官营手工业者有严格的从业要求B.隋朝的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C.工官制度不利于手工技艺的传承D.官营手工业者的匠籍制度被废除10.唐代陆龟蒙曾作诗赞叹秘色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但是,长期以来人们见到的最早的秘色瓷都是五代时期的。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才确证了秘色瓷始作于唐代而非五代。这表明A.民间传说不具备史料价值B.文学作品具有“信史”的价值C.考古发现是唯一可信的史料D.文献资料与考古资料可以互证11.唐代诗人白居易《卖炭翁》中叙述卖炭老翁“晓驾炭车碾冰辙”来到长安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此处的“市”是指A.已经征收赋税的草市B.严格管制的集中市场C.沿街开铺的街市D.地方自治的市镇12.唐朝规定番商可以在通商口岸和内地城镇自由定居、自由营业,并且在番商居住的城内划出特殊的居留区——番坊。番坊内可以“列肆而市”,构成了一个热闹的商业区,其管辖很大程度上由番长依本国法律和习俗施行。由此可知,当时A.外贸发展瓦解国内坊市制度B.番商已严重侵犯我国领土主权C.政府鼓励推行外贸优惠政策D.设置番坊可有效减少社会矛盾13.唐玄宗在广州设置市舶使,由心腹宦官担任,其首要职责是向宫廷进献海外珍品兼管海外贸易。宋朝在广州设市舶司,这是中国第一个专管对外贸易的官方机构,征收舶税“以助国用”。这一变化反映了唐宋时期A.外贸管理机构逐渐专业化B.广州是唯一口通商口岸C.外贸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D.已成为东亚经济发动机14.《唐律疏议》中明文记载:“物勒(刻)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这一规定说明当时A.技术垄断是行规B.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C.手工业管理严格D.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15.文献记载,宋朝时“吞噬千家之膏腴,连亘数路之阡陌,岁入号百万斛,自开辟以来,未之有也”的现象较为常见,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A.铁犁牛耕的使用B.均田制度的瓦解C.封建土地私有制D.不抑兼并的政策16.史料记载,南宋的杭州城“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以致朝天门、清河坊、官巷……食物店铺,人烟浩穰。其夜市……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这反映了南宋的杭州A.商业活动仍遵循严格的坊市制度B.娱乐贸易场所、商业辅助机构兴盛C.商业活动受时空的限制已经较小D.售卖的商品主要满足皇室贵族需要17.黄仁宇认为:“过去关于明史的叙述,几乎无不有‘税重民穷’的说法。如果意在说明当时的官僚贪污百出,无力的百姓被摊派的服役过重,富者越富,贫者越贫,这可以言之成理……明朝采取严格的中央集权,施政方针不着眼于提倡扶助先进的经济……而是保护陈旧的经济,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可见,在黄仁宇看来明朝百姓贫苦的根本在于A.田赋过重榨干农民B.上下官僚贪腐严重C.贫富两级悬殊过大D.政府政策腐败低能18.图1为《明中后期的国内市场略图》,此图可以佐证当时A.区域间的长途贩运贸易发达B.农业生产出现衰退迹象C.资本主义萌芽获得长足发展D.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高一下期一阶考试历史试题第3页共6页19.历史学界的一种观点认为,“政治权力型经济(即国家权力干预经济)是一种常见的经济发展类型,而中国古代的政治权力型经济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下列不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A.西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政策B.北宋东京城夜市与晓市相连C.明太祖颁布“片板不许下海”D.雍正帝下令实行“摊丁入亩”20.表3是不同文献对明清时期松江地区棉纺织业的有关记述。据此可认定,当时A.棉纺业出现区域分工B.商人进入生产领域C.纺纱生产呈现专业化D.耕与织走向了分离21.明中后期介绍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的里程。这说明A.社会经济发展促成知识结构更新B.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商业繁荣C.商业类书籍为士子科举必读书目D.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传播者22.清代张履祥在《补农书·总论》中说:“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田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赁田以耕,亦其势也。”这一史料说明当地A.农业生产中雇佣劳动关系已很普遍B.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C.农民租种地主土地的限额为十亩D.农村中租佃形式的生产关系得以发展23.表4的记录反映了明清时期江南某些地区的社会情况,据此推断不正确的是A.商人已成为当地重要的社会群体B.“农工商皆本”的观念已经出现C.政府扶持工商业的举措成效显著D.商业和商人的社会地位明显提升24.清朝政府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有过则罚。”该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清朝时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重农抑商观念阻碍民间手工业发展C.清政府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D.封建制度阻碍新经济因素的成长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共3题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北魏到唐朝的300多年间,保留了大量的国有小农,但这些国有小农到唐中叶已经大大减少。宋代不立田制,国家不再干涉土地财产关系的变化,结果是租佃关系盛行,成为主导的土地经营形式。宋代佃户人身自由,法律上也和主人有基本的平等地位……地租形式主要是分成租和定额租。分成租随整个产量的多少而波动,所以地主还对土地的经营加以干预。而定额租则佃农可完全自主经营……有人估计,宋代的亩产量比唐代要提高1.5倍。——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鱼鳞册始行于洪武二十年。量度田亩方圆,次以字号、悉书主名,及田之丈尺,编类为册,状如鱼鳞,号曰“鱼鳞图册”。先是,诏天下编黄册,以户为主,详具旧管、新收、开除、实在之数为四柱式。而鱼鳞图册以土田为主,诸原坂、坟衍、下湿、沃瘠、沙卤之别毕具。鱼鳞册为经,土田之讼质焉。黄册为纬,赋役之法定焉。——摘编自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三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新兴市镇,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重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苏州则出现了“雇匠织造,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的情景……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昆的《太函集》中说:“吾乡左(轻视)儒而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高名,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因之,良贾何负于鸿儒。”——摘编自王孝通《中国商业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到宋朝农民身份由国有小农转变为自由佃农的原因(7分),分析明代黄册、鱼鳞图册的历史作用。(6分)(2)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出现的新现象。(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盛泽镇为代表的市镇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6分)26.历史地图能反应经济变迁的信息。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问题:从图片材料中提取两条有关“汉、唐手工业分布”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予以说明。(要求:提取的信息应准确、简练;可以概括二者的相似点;也可以对比二者的不同点;先提取信息,再予以说明;表达应清晰严密,不能有史实错误。)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徽商,是对徽州籍商人的总称,俗称“徽帮”,与晋商、潮商一起,并称中国历史的“三大商帮”。《晋书》载,徽州人好“离别”,常出外经商。齐梁时,休宁人曹老常往来于江湖间,从事贾贩。唐宋时期,徽州的竹、木、瓷土、生漆、商品茶以及歙砚、徽墨、澄心堂纸、汪伯立笔等文房四宝进一步推动了徽商的发展。徽商在宋代开始活跃,明清之际达到全盛。明代《徽州府志》载:“徽州保界山谷,山地贫瘠,所产至薄,大都一岁所入,不能支什一。小民多执技艺,或贩负就食他郡者,常十九。”顾炎武说:徽州“中家以下皆无田可业。徽人多商贾,盖势其然也”。明崇祯年间,徽州黟县人张小泉率子张近高至杭州大井巷生产祖传剪刀。由于采用浙江龙泉的好钢作原料,又经过精心制作,首创剪刀“镍钢锻打”工艺,一举成名,取牌名“张大隆”剪刀。清康熙二年,改名“张小泉”剪刀。乾隆年间,“张小泉”剪刀被列为贡品后名声大作。一时间,打出“张小泉”绰号作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3317-5:2025 EN Determination of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by gravitational liquid sedimentation methods - Part 5: Photosedimentation techniques
- 2025年度人工智能产业担保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度餐饮企业代理记账与食品安全管理合同
- 2025年度电信设备采购与维护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厂房租赁合同履约监督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二手房无证房产买卖合同风险防范条款
- 2025年度工业用地场地租赁及设备安装合同
- 2025年服装、鞋帽加工机械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电能表标准校验装置项目建议书
- 幼儿园学期计划五彩斑斓灿烂生活
- 机动车商业保险条款(2020版)
- 2024年全国高考甲卷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五县第一次中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化学试题含解析
- 《大小比较》(说课课件)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 AQ/T 1089-2020 煤矿加固煤岩体用高分子材料(正式版)
- 幼儿园故事绘本《卖火柴的小女孩儿》课件
- 张五常子女和婚姻合约中的产权执行问题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试题
- 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规范
- 《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微课
- 《肺部疾病 案例分析-原发性肺癌》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