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安全技术26p_第1页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26p_第2页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26p_第3页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26p_第4页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26p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第四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一、单项选择题1、火的三要素是燃烧的〔〕条件。A.必要B.充要C.充分D.无关2、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是同时具备可燃物、点火源和〔〕三个要素2023年真题】A.水蒸气B.助燃物C.复原剂D.二氧化碳3、以下燃烧定义正确的选项是物质的〔A.氧化反响B.放热的氧化反响C.氧化复原反响D.同时放热发光的氧化反响编辑时间:2023编辑时间:2023916页码:4、超出有效范围的燃烧称为〔A.着火B.闪燃C.火灾D.自燃5、煤炭、稻谷等可燃物质长期积存在一起可能发生自燃火灾,其点火源是〔2023A.摩擦生热B.化学自热C.蓄热自热D.绝热压缩6、着火源是指具备肯定〔〕的能源。A.温度B.热量C.温度和热量D.能量7、通常说的A类火灾是指〔A.金属火灾B.气体火灾C.液体火灾D.固体物质火灾8、蜡烛是一种固体可燃物,其燃烧的根本原理是〔2023A.通过热解产生可燃气体,然后与氧化剂发生燃烧B.固体蜡烛被烛芯直接点燃并与氧化剂发生燃烧C.蜡烛受热后先液化,然后蒸发为可燃蒸气,再与氧化剂发生燃烧D.蜡烛受热后先液化,液化后的蜡被烛芯吸附直接与氧化剂发生燃烧9〔GB/T4968—2023〕6类,其中甲醇火灾属于〔〕火灾。A.A类B.B类C.C类D.D类10、以下关于自燃特征的正确说法是〔A.无需着火源作用B.无需明火作用C.无需加热D.无需氧化剂作用11、油脂滴落于高温和气片上发生燃烧现象是属于〔A.着火B.闪燃C.自热自燃D.受热自燃12、可燃物质的自燃点越高,发生着火爆炸的危急性〔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13、氧气瓶直承受热发生爆炸属于〔A.物理性爆炸B.化学性爆炸C.爆轰D.殉爆14合物在遇到火源后就会发生爆炸的〔〕2023年真题】A.温度B.浓度C.压力D.点火能量15、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则发生爆炸的危急性〔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16、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是严峻的生产安全事故之一。煤矿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CH需氧原子数估算,其爆炸浓度下限为〔2023年真题】17〔A.爆炸上、下限差值为常数,但不为0B.爆炸上、下限趋于全都C.爆炸上限不变,下限增加D.爆炸下限不变,上限减小18、某种自然气的组成如下:甲烷40%30%20%10%。各组分相应的爆炸下限分别为5%,3.22%,2.37和1.86,则天燃气的爆炸下限为〔。A.5%19再次发生爆炸的现象称为〔2023年真题】A.二次爆炸B.爆炸感应C.气固两相流反响D.爆炸上升20、与气体相比,粉尘爆炸的感应期〔A.较长B.较短C.与气体全都D.不确定21、发泡倍数2~200倍之间的泡沫灭火系统为〔A.低倍泡沫灭火系统B.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C.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D.空气机械泡沫灭火系统22、化工原料电石或乙炔着火时,严禁用〔〕灭火器扑救。A.干粉B.干沙C.水D.二氧化碳23、目前在手提式灭火器和固定式灭火系统中,广泛应用的灭火剂是〔2023A.水灭火剂B.干冰灭火剂C.干粉灭火剂D.泡沫灭火剂24、应使用〔〕扑救周密仪器仪表的初起火灾。A.水B.泡沫灭火剂C.四氯化碳灭火剂D.二氧化碳灭火剂25、以下火灾探测器中属于接触式探测器的是〔A.感烟式探测器B.感光式探测器C.图像式探测器D.光电式探测器26、非接触式火灾报警器是依据〔〕进展探测的。A.烟气浓度B.烟气成分C.光学效果D.烟气流速27、焊接切割时,飞散的火花及金属熔融碎粒低温可达〔A.1000℃B.1000~1200℃C.1200~1500℃D.1500~2023℃28、化工厂的防爆车间实行通风良好的防爆措施,其目的是〔A.消退氧化剂B.掌握可燃物C.降低车间温度D.冷却加热设备29、化工厂的燃气系统着火时,应马上关闭截门,其目的是〔。A.消退可燃物B.消退氧化剂C.消退着火源D.降低系统压力30、近年来,我国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事故多发,主要有技术和治理两方面缘由。以下事故缘由中,不属于技术原因的是〔2023年真题】A.操作人员未经安全技术培训B.厂房布局不符合安全要求C.使用禁用药剂D.未使用防爆电器31、起爆药、工业炸药、烟花爆竹药剂依据其敏感度来进展排序,由高到低应当是〔2023A.起爆药、烟花爆竹药剂、工业炸药B.烟花爆竹药剂、起爆药、工业炸药C.起爆药、工业炸药、烟花爆竹药剂D.烟花爆竹药剂、工业炸药、起爆药32、烟花爆竹生产过程中,装、筑药应在单独的工房中操作。当装、筑不含高感度烟火药时,每间工房定员最多不得超过〔〕2023年真题】A.1B.2C.3D.433、在烟花爆竹生产过程中,贴筒标和封口时,操作间的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少于〔。A.2㎡C.3㎡34、在民爆器材生产过程中,对于爆炸分区分为I类〔Fo区〕的场所,承受仪表的类型应当是〔2023题】A.本质安全型B.气密型C.尘密型D.增安型35材的是〔2023年真题】A.用于采石场的炸药B.矿用电雷管C.民兵训练用手榴弹D.地震勘探用震源药柱36、炸药爆炸过程与一般的化学反响过程相比,具有放热性〔〕和大量气态生成物三大特征2023年真题】敏感性B.高速度C.稳定性D.时延性37、火药、炸药制造、储存等过程中,Ⅱ类F1区〕场所,是指〔A.起爆药、击发药、火工品制造场所炸药、击发药、火工品储存场所黑火药、烟火药制造加工、储存场所D.理化分析成品试验站二、多项选择题1、在火灾扑救中,假设能阻断火灾三要素的任何一个要素就可以扑灭火灾。火灾的三要素是指〔2023题】氧化剂B.复原剂C.点火源D.可燃物E.高温固体2、依据能量的来源,爆炸可以分为〔A.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D.锅炉爆炸E.煤气爆炸3、爆炸极限是表征可燃气体危急性的主要示性数。以下关于爆炸极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2023A.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其爆炸危急性越大B.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下限越低,其爆炸危急性越大C.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下限越高,其爆炸危急性越大D.爆炸极限是一个物理常数E.爆炸极限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4、混合爆炸气体的爆炸极限值不是一个物理常数,它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通常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2023年真题】A.初始温度B.初始压力C.点火源活化能量D.照光明度E.爆炸容器材料5、粉尘爆炸的特点是〔A.速度比爆炸气体大B.压力上升比爆炸气体小C.产生的能量大D.只能一次爆炸E.破坏程度大6、粉尘爆炸与气体爆炸相比,其爆炸特征有〔2023A.粉尘爆炸点火能比气体爆炸点火能大B.粉尘爆炸简洁发生二次甚至屡次爆炸C.粉尘爆炸感应时间比气体爆炸长D.粉尘爆炸持续时间比气体爆炸短E.粉尘爆炸压力上升速率比气体爆炸快7、消防系统的掌握方式是〔A.手动掌握B.自动掌握C.被动掌握D.主动掌握E.联动掌握8、以下〔〕因素会增加可燃粉尘的燃爆危急性。A.提高温度B.提高空气中的含氧量C.提高湿度D.增加灰分E.提高可燃气体含量9、消防系统的掌握方式是〔A.手动掌握B.自动掌握C.被动掌握D.主动掌握E.联动掌握10、集中报警系统适用于〔A.大型建筑群B.商场C.高层宾馆D.饭店E.综合楼11、气体灭火剂具有释放后对保护设备〔〕等特点。A.无铺张B.无污染C.无损害D.无破坏E.无降低成效12、按气体排放方式分类,安全阀可分为〔A.弹簧式B.半封闭式C.全封闭式D.放开式E.脉冲式13、烟火药组分中黏结剂的主要作用有〔A.改善药剂物理化学安定性B.减缓药剂燃速C.降低药剂敏感度D.增加制品机械强度E.增加烟火效应14、炸药的爆发点取决于〔A.炸药的特性B.炸药的数量C.实际操作程序D.炸药的粒度E.试验仪器15、防止民用爆破器材和烟花爆竹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措施有〔2023A.降低工业炸药和烟花爆竹药料的燃烧爆炸敏感度B.防止民用爆破器材和烟花爆竹接触点火源C.避开民用爆破器材和烟花爆竹接触氧气D.避开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和摩擦E.加强民用爆破器材和烟花爆竹储运和使用各环节的安全治理16,包括〔A.固定设备B.固定工房C.固定人员D.固定工具E.固定最大粉碎药量17、烟火药制造过程中,为保证领药时的安全应依据〔〕的原则限量领药。A.少量B.定员C.屡次D.勤运走E.定时18、民用爆破器材包括〔A.工业炸药B.起爆器材C.传爆器材D.专用民爆器材E.烟花爆竹19、以下属于火炸药爆炸要素的为〔A.产生热量B.产生气体C.高化学反响速度D.临界体积E.四周介质的数量20、民用爆破器材的起爆材料有〔A.导爆管B.火雷管C.电雷管D.继爆管E.硝化甘油炸药21、火炸药的机械感度有〔。热感度B.撞击感度C.针刺感度D.射频感度E.摩擦感度22、民用爆破器材的传爆材料有〔A.导爆管导爆管雷管C.导爆索D.导火索E.磁电雷管23、起爆器材可分为〔A.起爆材料B.民爆材料C.传爆材料D.特种爆破材料E.增效爆破材料答案局部一、单项选择题1、A这三个要素中缺少任何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或持续,获得三要素是燃烧的必要条件。参见教材P175。【该题针对“火灾爆炸事故处理”学问点进展考核】2、BP175。【该题针对“火灾爆炸事故处理”学问点进展考核】3、D燃烧的定义是物质同时放热发光的氧化反响,是一种猛烈的氧化反响。参见教材P175。【该题针对“火灾爆炸事故处理”学问点进展考核】4、C火灾也是燃烧,但它是超出有效范围的燃烧,亦即失去掌握的燃烧。参见教材P175。【该题针对“火灾爆炸事故处理”学问点进展考核】5、C综合理解。参见教材P176。【该题针对“火灾爆炸事故处理”学问点进展考核】6、C温度和热量是构成着火源必需同时具备的两个参数,例如从煤炉子飞出的火星,落在油棉丝上,能把油棉丝点燃,但假设落在大块木板上,虽然其温度已大大超过木材的着火点29℃星很快就熄灭了。所以着火源是指具有肯定温度和热量的能源。参见教材P176。【该题针对“火灾爆炸事故处理”学问点进展考核】7、D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灰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参见教材P176。【该题针对“火灾爆炸事故处理”学问点进展考核】8、A可燃物质燃烧过程中,温度变化是很简单的。最初一段时间,加热的大局部热量用于对燃烧物质的熔化、蒸发或分解,可燃物质的温度上升缓慢。当温度到达氧化开头温度时,可燃物质开头进展氧化反响。参见教材P176。【该题针对“火灾爆炸事故处理”学问点进展考核】9、B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参见教材P176。【该题针对“火灾爆炸事故处理”学问点进展考核】10、B参见教材P177。【该题针对“火灾爆炸事故处理”学问点进展考核】11、D自燃的热量来源不同,分为自热自燃和受热自燃。油脂受高温和气片的加热,是属于外界加热,使油的温度上升,到达自燃点而发生燃烧现象,这种外界加热引起的自燃称为受热自燃。参见教材P177。【该题针对“火灾爆炸事故处理”学问点进展考核】12、A自燃点是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如黄磷的自燃点为30℃,煤为320℃。当气温到达30℃时黄磷就会发生自燃,明显比煤的危急大。所以可燃物质的自燃点越高,发生着火爆炸的危急性越小。参见教材P177。【该题针对“火灾爆炸事故处理”学问点进展考核】13、A氧气瓶直承受热会导致瓶内气体温度上升,体积膨胀,压力增大,当气体压力超过钢瓶的极限强度时,氧气瓶即发生爆炸。温度、体积和压力都是物理因素,则氧气瓶直承受热发生的爆炸是由于物理因素的变化,即物理变化引起的,所以属于物理性爆炸。参见教材P180。【该题针对“火灾爆炸事故处理”学问点进展考核】14、B当可燃性气体、蒸气或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在肯定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遇到火源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浓度极限,简称爆炸极限。参见教材P184。【该题针对“火灾爆炸事故处理”学问点进展考核】15、B爆炸极限越宽,可燃物〔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发生爆炸的概率就越高,爆炸的危急性越大,2.2%~8115%~28%,明显乙炔的爆炸危急性比氨的爆炸危急性大。参见教材P184。【该题针对“火灾爆炸事故处理”学问点进展考核】16、D图4-5。参见教材P186。【该题针对“火灾爆炸事故处理”学问点进展考核】17、B在混合气体中参加惰性气体〔如氮、二氧化碳、水蒸气、氩、氦等,随着惰性气体含量的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当惰性气体的浓度增加到某一数值时,爆炸上下限趋于全都,使混合气体不发生爆炸。参见P186。【该题针对“火灾爆炸事故处理”学问点进展考核】18、C公式4-11。参见教材P194。【该题针对“火灾爆炸事故处理”学问点进展考核】19、C粉尘爆炸是一个瞬间的连锁反响,属于不稳定的气固二相流反响,其爆炸过程比较简单,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参见教材P196。【该题针对“火灾爆炸事故处理”学问点进展考核】20、A粉尘的爆炸过程比气体的爆炸过程简单,要经过尘粒的外表分解或蒸发阶段及由外表对中心延烧的过程,所以感应期比气体长得多。参见教材P196。【该题针对“火灾爆炸事故处理”学问点进展考核】21、B发泡倍数21~200倍之间的称中倍数泡沫。参见教材P200。【该题针对“消防设施与器材”学问点进展考核】22、C电石〔乙炔〕着火时,严禁用水灭火器扑救。参见教材P202。【该题针对“消防设施与器材”学问点进展考核】23、C干粉灭火剂目前在手提式灭火器和固定式灭火系统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参见教材P203。【该题针对“消防设施与器材”学问点进展考核】24、D由于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的气体,灭火不留痕迹,并有肯定的电绝缘性能等特点,因此,更适宜于扑救600V以下带电电器、贵重设备、图书档案、周密仪器仪表的初起火灾,以及一般可燃液体的火灾。参见P204。【该题针对“消防设施与器材”学问点进展考核】25、A感烟式探测器是利用火灾初起期由于可燃物阴燃冒烟的信息,通过烟雾进入探头时,与离子接触并吸附离子,使内外电离室的等量离子转变,即等数电阻值转变,从而转变内外电离室的电压安排,利用这种电信号进展火灾报警,所以是属于接触式火灾探测器。参见教材P205。【该题针对“消防设施与器材”学问点进展考核】26、C火焰辐射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制成红外线检测器和紫外线检测器,前者利用硫化铝〔后者利用紫外光敏二极管〕作为敏感元件,遇到红外辐射时即可产生电信号来进展探测和报警。参见教材P205。【该题针对“消防设施与器材”学问点进展考核】27、D焊接切割时,飞散的火花及金属熔融碎粒低的温度高达1500~2023℃。参见教材P208。【该题针对“防火防爆技术”学问点进展考核】28、B燃烧和化学性爆炸两者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可燃物质的氧化反响。因此,防火和防爆实行通风良好的技术措施都是为了掌握可燃物,只不过对防爆技术来说,通风良好的作用是将可燃物〔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浓度掌握在大大小于〔1/5~1/4〕爆炸下限,从而不会在车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参见教材P214。【该题针对“防火防爆技术”学问点进展考核】29、A燃气系统着火时,燃烧猛烈尤其是高压燃气系统一旦着火,火势迅猛,消防器材往往无济于事。参见教材P214。【该题针对“防火防爆技术”学问点进展考核】30、AA选项明显和其他选项有异议,A选项不是技术缘由。参见教材P222-223。【该题针对“烟花爆竹安全技术”学问点进展考核】31、A爆发点越低则表示炸药对热得感度越高〔敏感,反之就低。参见教材P224-22。【该题针对“烟花爆竹安全技术”学问点进展考核】32、B装、筑药应在单独工房操作。装、筑不含高感度烟火药时,每间工房定员2人。参见教材P226。【该题针对“烟花爆竹安全技术”学问点进展考核】33、D烟花爆竹生产过程中贴筒标和封口时,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少于3.5㎡。参见教材P226。【该题针对“烟花爆竹安全技术”学问点进展考核】34、A对于I类〔Fo区〕场所,即炸药、起爆药、击发药、火工品的储存场所,黑火药、烟花药制造加I类危急场所承受的仪表,应选择适应本场所的本质安全型。参见教材P230。【该题针对“烟花爆竹安全技术”学问点进展考核】35、C民用爆破器材包括:工业炸药、起爆器材、专用民爆器材。参见教材P235-236。【该题针对“民用爆破器材安全技术”学问点进展考核】36、B炸药爆炸的三特征:反响过程的放热性、反响过程的高速度、反响生成物必定含有大量的气态物质。参见教材P237。【该题针对“民用爆破器材安全技术”学问点进展考核】37、A对于Ⅱ类〔F1区〕场所,即起爆药、击发药、火工品制造的场所。参见教材P238。【该题针对“民用爆破器材安全技术”学问点进展考核】二、多项选择题1、ACD同时具备氧化剂、可燃物、点火源,即火的三要素。这三个要素中缺少任何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和持续,因此火的三要素是燃烧的必要条件。参见教材P175。【该题针对“火灾爆炸事故处理”学问点进展考核】2、ABC依据能量的来源,爆炸可以分为三类: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参见教材P180。【该题针对“火灾爆炸事故处理”学问点进展考核】3、ABE2-3,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下限越低,H值越大,其爆炸危急性越大,所以C错误。爆炸极限值不是一个物理常数,它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D错误。参见教材P185。【该题针对“火灾爆炸事故处理”学问点进展考核】4、ABCE爆炸极限值不是一个物理常数,它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影响因素有:温度的影响、压力的影响、惰性介质的影响、爆炸容器对爆炸极限的影响、点火源的影响。参见教材P185。【该题针对“火灾爆炸事故处理”学问点进展考核】5、BCE从粉尘爆炸过程可以看出,粉尘爆炸有如下特点〔1〕粉尘爆炸速度或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比爆炸气体小,但燃烧时间长,产生的能量大,破坏程度大〔〕爆炸感应期较长〔〕P196。【该题针对“火灾爆炸事故处理”学问点进展考核】6、ABC粉尘爆炸过程与可燃气爆炸相像,但有两点区分:一是粉尘爆炸所需的发火能要得的多;二是在可燃气爆炸中,促使稳定上升的传热方式主要是热传导;而在粉尘爆炸中,热辐射的作用大。参见教材P196。【该题针对“火灾爆炸事故处理”学问点进展考核】7、ABE消防系统中有三种掌握方式:自动掌握、联动掌握、手动掌握。参见教材P199。【该题针对“消防设施与器材”学问点进展考核】8、ABE可燃粉尘飞扬悬浮于空中与空气混合浓度到达爆炸极限,遇火源才会发生爆炸。但可燃粉尘的爆炸实际上是尘粒受热析出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的爆炸。因此,与影响可燃气体燃爆危急性的因素一样,即提高温度,提高空气中的含氧量和提高可燃气体含量,会增加可燃粉尘的燃爆危急性。参见教材P197。【该题针对“火灾爆炸事故处理”学问点进展考核】9、ABE消防系统中有三种掌握方式:自动掌握、联动掌握、手动掌握。参见教材P199。【该题针对“消防设施与器材”学问点进展考核】10、ACD高层宾馆、饭店、大型建筑群一般使用的都是集中报警系统。参见教材P200。【该题针对“火灾爆炸事故处理”学问点进展考核】11、BC由于气体灭火剂具有释放后对保护设备无污染、无损害等优点,其防护对象逐步向各种不同领域扩大。参见教材P202。【该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