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大木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十堰市大木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十堰市大木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十堰市大木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十堰市大木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十堰市大木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当前,全球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为了尽可能保持南极这片净土,人类在南极地区的合理活动应该是

(

)A.停止在南极洲的一切活动

B.进行适宜的科学考察C.对各种资源进行实际性开采

D.对各种资源进行商业性开发参考答案:B2.下图示意台湾省台东县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图中每个正方形网格的实地面积4平方千米,读图回答坡面的垂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叫坡度。甲、乙两地之间的坡度最接近()A.10%

B.20%

C.30%

D.35%参考答案:B3.右图表示“某时刻地球表面太阳高度分布状况”(M点太阳高度为90°,圆圈为等太阳高度线,自里向外依次为60°,30°,0°),读图完成6—7题。

6.此时,北京时间为

A.2点

B.10点

C.14点

D.20点7.此时,下列地区出现的现象,正确的是

A.悉尼、雅典均为多雨季节 B.亚平宁半岛上的河流正值枯水期

C.白令海峡太阳升起

D.好望角夕阳西下 参考答案:C

A4.2017年9月7日,墨西哥附近附近海域发生8.4级地震,震源深度19公里。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

B.地幔

C.外核

D.内核参考答案:B大洋地壳的平均厚度约6千米,而本次海上地震的震源深度19公里,因此震源应位于地幔,B正确。5.能促进人类与环境统一的生产活动是A.山区毁林开荒B.围湖造田C.黄淮海平原上建造林网D.过量抽取地下水参考答案:C6.下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及其主要山脉和城市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对图中山脉的表述,与事实相一致的是A.图①中的山脉是巫山,图②中南侧山脉与图④中北侧山脉是同一山脉B.图②中部为天山山脉,其向东延伸便是③中的秦岭C.图②最北一列是阿尔泰山,图④中北侧一列是祁连山D.图①中山脉是我国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图③中山脉是我国南北方的重要分界线参考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我国山脉的分布特征。读图可知,图①中的山脉是巫山,图②南侧山脉与图④中北侧山脉是同一山脉,均为昆仑山,A对。图②中部为天山山脉,其向东延伸便是阴山,B错。图②最北一列是阿尔泰山,图④中北侧一列是昆仑山,C错。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界线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图①中山脉是巫山,D错。故选A。7.地处我国西北的银川市贺兰县正在被“互联网+”所改变,通过网络购买商品,并将其农产品卖遍全球,带动了大量村民返乡创业,目前已成为集珍禽养殖、农产品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据此完成18﹣20题。18.与传统的农业生产相比,贺兰县现代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是()A.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价格更低,市场更广 C.投入更少,成本更低 D.产品更多,效益更髙19.借助互联网,贺兰县应重点发展的工业是()A.技术导向型工业 B.市场导向型工业 C.原料导向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20.贺兰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是()A.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B.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C.增加农业种植品种 D.加大农业机械投入参考答案:18.D

19.C

20.B18.【解答】解:根据材料,贺兰县已成为集珍禽养殖、农产品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与传统的农业生产相比,贺兰县现代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是产品更多,效益更高,D对。材料中贺兰县是通过网络进行买卖,没有开创更多品牌,A错。材料不能体现价格更低,B错。现代农业投人多,C错。故选:D。19.【解答】解:根据材料,该地有养殖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优势是靠近原料产地。借助互联网,贺兰县应重点发展的工业是原料导向型工业。技术导向型工业应靠近高技术区。该地市场遍及全球。加工工业不是资金密集型工业。故选:C。20.【解答】解:贺兰县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是增加农业科技投入,B对。区域耕地面积有限,扩大农业种植面积、增加农业种植品种、加大农业机械投入不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A、C、D错。故选:B。8.读图,回答下面小题。9.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属于北半球、东半球 B.甲地附近有巴拿马运河C.地处不同的火山地震带附近 D.乙地东临太平洋,西邻大西洋10.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最近的飞行方向是A.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B.先向西北,后向西南C.一直向西 D.先向北,后向南参考答案:9.C

10.B9.甲乙两点都在北半球,但甲位于非洲红海沿岸,东半球,乙位于中美洲,西半球;甲地附近是苏伊士运河,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上,乙地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东邻大西洋,西邻太平洋,结合选项,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10.图中极圈内主要为海洋,为北冰洋,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甲、乙两点位于20°N附近,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最近的飞行方向是先向西北,后向西南(球面上最近的距离是过两点的大圆)。9.全球定位系统使用的卫星轨道均为近圆型,运行的周期约为A、12小时

B、24小时C、11时58分

D、23时56分参考答案:C10.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被称为人类大陆。世界上共有四个人类大陆。读世界人口分布的人类大陆图。回答下列各题。7.D处只形成了一个孤岛而没有形成人类大陆的原因是()①D处深居内陆,环境承载力低,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稠密区②D处地处沿海,寒流强大,高温干燥,人烟稀少③D处利用高山冰川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形成人口稠密区④D处高温多雨,环境承载力强,形成人口稠密的孤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有关图中A处人类大陆西部大洲人口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人口密度居各大洲之首②老龄化问题严重③城市化水平高,农村劳动力过剩④死亡率较高⑤城市化速度减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⑥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A.①④⑥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参考答案:7.B

8.C【7题详解】依据人口大陆判断,图中A表示欧洲;B表示南亚;C表示东亚和东南亚,D位于中亚,深居内陆,环境承载力小,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稠密区;但在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绿洲地区,水源条件较好,形成人口稠密区,故只能形成一个孤岛,故选B。【8题详解】依据人口大陆判断,图中A表示欧洲,欧洲经济发达,目前人口处于现代型,出生人口少,老龄化现象严重,劳动力不足;老年人口自然死亡率较高;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②④⑤正确,③⑥错误;人口数量最多的是亚洲,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人口41.64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人口密度居各大洲第一位,①错误,故选C。11.读甲、乙两区域图,完成21~23题。21.A城市位于B城市的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22.甲、乙两区域发展棉花生产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光照充足

B.水热组合好C.降水丰沛

D.土壤肥沃23.与乙区域相比较,甲区域发展棉花生产的不利条件是A.交通便利B.劳动力价格低

C.政策扶持力度小D.科技水平低参考答案:21.C

22.A

23.D12.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属于

①玄武岩

②大理岩

③沉积岩

④石灰岩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C13.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7.下列关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主要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环境污染,水体富营养化速度加速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参考答案:6.B

7.D试题分析:6.东北平原湿地被破坏后湿地对气候和河流的调节功能减弱,所以当地气温季节变化幅度将增加,年内温差变大,左图中选乙;河流汛期时流量较大,冬季枯水期时,流量较小,年内流量差别也较大,右图中选丁。7.三江平原主要是开垦湿地沼泽,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使沼泽湿地面积缩小,湿地生态系统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知识拓展】湿地的生态效益:(1)维持生物多样性。全球超过40%的动植物依赖湿地生存,其中有许多是珍稀、特有的物种;许多濒危鸟类、迁徙候鸟都在湿地中栖息和繁殖。(2)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湿地在控制洪水,调节水流方面的功能十分显著,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3)提供水资源。水资源在人类文明史中被称为“生命之源”,专家特别指出,在考虑淡水资源的问题时,许多人都忽视了淡水湿地的重要作用。淡水湿地是大自然中最大的滤水池,可以有效地蓄水,抵抗洪水,并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水源。(4)降解污染物。随着工农业生产和人类其他活动以及径流等自然过程带来的农药、工业污染物、有毒物进入湿地,湿地的生物和化学过程可是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从而使当地和下游区域的环境免受污染。14.我国下列海港中。为我国最大的能源输出港的是

A.大连港

B.秦皇岛港

C.天津港

D.连云港参考答案:B15.每年入春后,广东沿海地区天气返潮,一些室内的墙壁、地面会“冒水”,称为“回南天”。这种现象是因为冷空气过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而成的,大多数“回南天”会因为冷空气到来而消失。下表是“深圳市2019年2月22~27日部分天气数据”。据此回答下列小题。日期22日23日24日25日26日27日天气状况阴中雨小雨阴多云多云最高气温(℃)201918192527最低气温(℃)16151113161915.最可能出现“回南天”现象的是A.22日 B.23日 C.25日 D.26日16.可能加剧“回南天”的天气系统是A.强台风 B.准静止锋 C.冷锋 D.高压系统17.“回南天”发生时,家庭生活中的有效对应方法是A.转吹北风时,开窗通风 B.打开所有窗户通风C.转吹南风时,开窗通风 D.关闭所有窗户保暖参考答案:15.D

16.B

17.A【15题详解】从材料信息可知,回南天一般是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所致。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6日该地天气转晴,气温上升,大气湿度大,最容易出现回南天。故选D。【16题详解】回南天主要是空气湿度大,准静止锋易出现连续阴雨,增加空气湿度,会加剧回南天。春季台风系统不易出现。冷锋则可能造成降水,降低空气湿度。高压系统控制下往往形成晴朗天气,空气湿度较小。故选B。【17题详解】回南天最好关窗,不然外面的湿空气会跑到房间里来,尤其是关闭朝南的窗户。冷锋的推进会降低空气湿度,有利于回南天结束,故转吹北风时,开窗通风。故选A。16.读城市中心与郊区垂直方向上(海拔)的气压分布图(图甲)及城郊间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图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2.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图乙城郊之间正确的热力环流方向是A.E→F→H→G→E

B.G→E→F→H→GC.H→F→E→G→H

D.G→E→H→F→G13.关于城市与郊区大气状态的叙述,属实的是(

)A.图甲中,EF代表城市气压垂直变化规律B.图甲中,各点间的热力环流,昼夜方向相反C.图乙中,乙、丙间气流方向如箭头所示D.图乙中,甲位于郊区高空,气流垂直下降参考答案:12.C

13.D12.读图分析可知,近地面GE位于近地面,且E>G,郊区气温较低,气压较高,E为郊区;城市气温较高,气压较低,所以G为城市,因此近地面空气从E流向G;F为郊区的上空,为低压,H为城市的上空,为高压,所以高空气流从H流向F,垂直方向,城市受热,空气由G到H;郊区空气下沉,空气从F到E,由此判断环流的方向为H→F→E→G→H,故答案选C项。13.由上题分析可知,城市的温度高于郊区,所以城市受热空气,近地面形成低压,E的气压较高,对应的为郊区,EF代表郊区气压垂直变化规律,错误;城市和郊区相比,无论昼夜温度都是城市大于郊区,因此热力环流的方向没有昼夜的变化,B错误;由图中甲地等压面向下弯曲,乙处等压面向上拱起,所以甲的气压小于乙地气压,郊区空气下沉,高空为低压,所以甲为郊区的高空,气流下沉,D正确;乙丙之间的气流应该由高压流向低压,不会沿等压面流动,C错误。故答案选D。【点睛】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说明:①冷热不均是导致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即知道冷热差异可以画出热力环流,反之知道热力环流可以找出冷热差异。②热力环流引起的大气运动总是先垂直后水平。③高气压和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的气压状况;同一地点在垂直方向上永远是近地面气压大于高空气压。④等压面弯曲方向与气压高低的关系遵循“高凸低凹”原则:等压面凸起是高压区,下凹是低压区。17.2017年12月21日,中泰高铁正式破土动工,此为泰国与中国区域互联互通合作项目,系泰国境内东线高铁工程的第一期,即呵叻府通往首都曼谷部分,尽管该期首段工程长度仅3.5公里,但标杆意义十分重大。之后还会继续建造第二期,也就是呵叻通往泰国东北部与老挝接壤廊开府的部分。上述两期建造完毕之后,未来可与从中国—老挝延伸过来的高铁进行无缝驳接,成为人们习惯上所称的“中泰高铁”。如图示意中泰铁路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我国铁路能够走进泰国的决定性条件是(

)A.政策支持

B.劳动力廉价

C.技术成熟

D.市场广阔28.中泰高铁的建设对泰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①促进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②有利于稻米出口到我国③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

④加强和我国的文化交流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参考答案:27.C

28.C27.高铁是新兴的铁路运输方式,其建设需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保障,是科技发展下的交通变革,因此我国高铁能够走进泰国的决定性条件是高铁技术的成熟。C项正确。28.泰国旅游业发达,中泰高铁的建设会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加强泰国和我国文化的交流;高铁运输主要是客运,对稻米的出口和资源开发影响小。故C项正确。18.该图是一幅虚拟地图。图中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P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线为等高线。读图回答问题。24.根据图中信息,判定正确的判断()A.位于南半球,a<b<cB.位于北半球,f>gC.位于北半球,d=a=fD.位于南半球,e<d25.导致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A.海陆位置 B.纬度因素C.地形(盆地) D.人类活动参考答案:24.C

25.A试题分析:【24题详解】根据图中的风向向左偏可知,该地区位于南半球;气温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纬度越高,气温越低,从图中看来,d的纬度低于e纬度,故气温d>e.【25题详解】图中等温线呈东西延伸与纬度平行,故起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19.下图是四个国家示意图,读图回答19-21题。

19.关于四国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国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B.乙国是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C.丙国北部海域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D.丁国位于欧洲的“十字路口”20.关于四国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大港口所临海域都受暖流影响

B.首都都是最大城市C.最大城市都是国际金融中心

D.主要城市都分布在东南沿海21.关于四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国最长河流为内流河

B.乙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C.丙国河流径流量稳定

D.丁国河流航运价值大参考答案:B

A

D20.读四种自然灾害持续时间示意图,回答蝗灾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中,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参考答案:B21.读某调水工程图,回答10~11题。

10.对图中地理事物的判断,正确的是A.A线的数值大于B线B.图中山脉是武夷山C.此调水工程是东水西调D.沿岸受到寒流影响11.关于C区域描述正确的是A.灌溉水源充沛,是著名的商品谷物农业区B.该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C.羊毛是该地出口的主要农产品之一D.该地的农事活动有轮荒现象参考答案:10.C

11.C22.“秦岭—淮河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9.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一致的是A.暖温带和热带的界线 B.7月份平均气温0℃等温线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20.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21.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 B.海陆位置不同C.纬度位置不同 D.山地阻挡作用参考答案:19.C

20.B

21.C本题组主要是考查秦岭—淮河地理分界线的意义及其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等,试题难度容易。【19题详解】秦岭—淮河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界线、1月份平均气温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故选C。【20题详解】我国东部地区,秦岭一淮河以北包括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其中暖温带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玉米等,典型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这条界线以南包括亚热带和热带,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故选B。【21题详解】这种差异主要是热量条件的差异,影响热量条件差异的最基本因素是纬度,故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明显,故选C。23.读“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变化趋势示意图”图4,回答13~14题。13.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要素分别是A.①地势

②年太阳辐射量

③7月均温B.①地势

②7月均温

③年太阳辐射量

C.①7月均温

②年太阳辐射量

③地势

D.①年太阳辐射量

②地势

③7月均温14.与b地区相比,c地区①曲线数值稍大的主要原因是

A.离海近

B.副高控制

C.太阳高度大

D.暖流影响参考答案:C

B24.有人把生产商品与服务所消费的水资源数量称为水足迹,其中本国生产的水资源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内部水足迹,他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外部水足迹。下表示意某国的可更新水资源和水足迹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可更新水资源(m3/年)内部水足迹(m3/年)外部水足迹(m3/年)1.7×1092.2×1096.4×10929.根据上表可知该国A.水资源总量丰富 B.属于发展中国家C.水资源严重匮乏 D.水资源利用率低30.下列措施中有利于该国增加内部水足迹的是①发展节水农业

②进口水密集型产品

③海水淡化

④废水回收利用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参考答案:29.C

30.D本题考查水资源的综合利用。【29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水足迹是指生产商品与服务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表中某国水足迹的数据显示出,内部水足迹占的量少,外部水足迹占的量很大,说明该国水资源不足,消耗的水资源严重依赖国外。C对。该国可更新水资源和内部水足迹量加在一起比外部水足迹量都少,不可能水资源丰富,A错。只有水足迹数据,无法判断是否发展中国家,B错。材料不能显示出水资源的利用率高低,D错。故选C。【30题详解】增加内部水足迹,就是增加本国生产的水资源数量。采取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措施,进口水密集型产品,可以减少本国的水资源的消耗,①②错。海水淡化,废水回收利用可增加本国生产的水资源数量,③④对。故选D。25.4-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以下20-21题。20.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①地形崎岖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1.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参考答案:20-21CD26.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民族风情浓郁,自然资源诱人,冒险家、商贾纷至沓来┄┄12.这里的城市多沿河而居,街道上可见的景观有A.圆形穹顶东正教堂 B.艳丽轻柔的纱丽服饰C.圆顶尖塔的大清真寺 D.热情奔放的土风歌舞13.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资源是A.油气资源 B.水能资源 C.森林资源 D.水产资源参考答案:12.C

13.A12.根据经纬网,可以推断该地区位于西亚地区,图中河流为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河,河流沿岸地区的人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所以街道上可见的景观有圆顶尖塔的大清真寺。13.该地区位西亚地区,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森林、水能和水产资源缺乏,石油资源特别丰富,油气资源是对该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资源。

二、判断题(共10分)27.(判断题)“高处不胜寒”是因为高空空气稀薄,大气得到的太阳辐射能少而形成的。

(

)参考答案:错误“高处不胜寒”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形成的。【点睛】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保温作用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近地面大气层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因而具有保温作用。28.(判断题)世界各国在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应承担相同的责任和义务。参考答案:错误29.(判断题)环境人口容量与资源丰富程度、生活消费水平等呈正相关的关系。

(

)参考答案:错误环境人口容量与资源丰富程度、技术发展水平、对外开度等呈正相关的关系;与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点晴】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水平、科技水平、对外开放度及生活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是首要制约因素,资源状况、科技水平、对外开放度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生活消费水平与人口容量呈负相关。30.每年一月初,地球经过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每年七月初,地球经过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

)参考答案:A三、综合题(共38分)31.(24分)A县位于我国中部的安徽省西部地区,人口65万,土地面积3667平方千米,土层厚度约0.1米~0.8米之间,2009年粮食产量约56万吨。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材料一:安徽省省区及周边范围图(图12),材料二:见图13、图14。(1)比较淮河以南和以北自然条件与农业生产的差异。每空一项,填写字母(6分)

以北地区以南地区气候类型

地形类型

耕作制度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平原

E.高原

F.平原、丘陵、低山

G.两年三熟

H.一年两熟

I.一年一熟(2)A县海拔500米以上的区域占全区面积的比重约为

,旱地的坡度

(填大于或小于)水田。该县农村生活能源构成的特点是

。(6分)(3)A县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该生态问题可能造成的危害有哪些?(6分)(4)设想如何促进A县的可持续发展。(6分)

参考答案:(1)(2)92.6﹪

大于

以生物能源为主(或以秸秆、薪柴为主)

(每空2分)(3)水土流失(2分)

危害:①加剧当地人多地少的矛盾;②降低土地单产,造成粮食生产损失大;③土层薄,山地石质容易裸露,土壤恢复困难;④河流下游地区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影响其经济社会发展。(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4)①发展多种经营,走立体农业道路;②系列开发优势资源;③退耕还林(封山育林);④开发薪炭林和沼气,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写出3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32.如图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某省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M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发展的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2)该省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3)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该省到省外务工经商的人口数量达200多万人。试分析这一现象对该省的影响。参考答案:(1)水稻种植业气候暖湿,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2)原料和水能丰富(3)有利:利于资源和环境保护,缓解就业压力(增加经济收入)。不利:劳力和人才流失(1)考查了农业区位条件的评价和认识。根据题目提供的地形信息,可以判断出该地的地理位置,然后结合我国的农业区域分布,可以判断出该的是水稻种植业,农业的自然条件一般可以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角度分析。(2)考查了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和工业区位条件的分析。根据材料提供的图例,可以判断出该地资源丰富、河流众多,所以其原料和水能丰富。(3)考查了人口流动的影响。根据教材提供的模板,人口外流的有利影响是资源和环境保护,缓解就业压力,不良影响是劳力和人才流失。33.读“世界各地每年排放的硫、氮量的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从图中可知,人为硫、氮排放量主要集中于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