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辛安学校2022年高三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忻州市辛安学校2022年高三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忻州市辛安学校2022年高三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忻州市辛安学校2022年高三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忻州市辛安学校2022年高三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忻州市辛安学校2022年高三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据最新数据统计,自2012年起,新能源产业进入飞速发展阶段,每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都几乎成倍增长,与此同时,所面临的问题也十分突出。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7.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政策支持 B.市场需求 C.技术成熟 D.价格低廉8.为解决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有①拓展国际市场②改进生产技术③完善配套设施④加大政策扶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7.B

8.C【7题详解】新能源汽车是一种商品,保有量迅速增长主要是因为市场需求大,B正确;政策支持、技术成熟、价格低廉对其保有量迅速增长促进作用不大,ACD错误。故选B。【8题详解】新能源汽车充电难是一大问题,新能源汽车充桩不足是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说明配套设施不完善,③正确;因此我国公用充电桩总量在快速增加,拓展国际市场对我国缓解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作用不大,①错误;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充电效率、加大充电设备扶持力度都可以缓解面临的突出问题,②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2.下图表示四类货物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征。读图回答影响③类货物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市场

B.技术C.原料

D.劳动力参考答案:B3.马卡迪卡迪盐沼,位于非洲南部博茨瓦纳东北部、奥卡万戈三角洲东南面,最大水深30m,盐沼覆盖的地方都是盐质土壤,寸草不生。当地自然环境独特,旱季吸引大量游客前往盐沼地区欣赏星空;湿季,盐沼周围草木生长,是野生食草动物重要的苋食之处。下图示意马卡迪卡迪盐沼地理位置。据此完成17?19题。17.马卡迪卡迪盐沼表层土壤含盐量高的主要原因是A.旱季盐分大量积累于表层土壤B.岩层致密,地表径流难以下渗C.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D.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汇入盐沼18.马卡迪卡迪盐沼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欣赏星空的有利条件是A.地势较低

B.大气透明度高C.湖面反射率高

D.昼夜温差较小19.马卡迪卡迪盐沼周边出现野生食草动物觅食最频繁的时段可能是A.5?6月 B.7?8月 C.9?10月 D.12月?次年1月参考答案:17.A

18.B

19.D17.本题主要考查水盐运动,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和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马卡迪卡迪盐沼旱季降水稀少,蒸发量大,盐沼水分大量蒸发,盐类物质向表层土壤积累,导致盐沼表层土壤含量高;盐沼底部为泥沙淤积层,地表径流可下渗;盐沼距离海洋较近,雨季海洋水汽可到达;河流携带泥沙对盐沼产生淤积作用,但并非表层土壤含盐量

18.本题主要考查气候条件对观赏星空夜景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马卡迪卡迪盐沼位于南半球,当盐沼处于旱季时,降水稀少,晴天多,大气透明度高,有利于观赏星空夜景;旱季盐沼干涸,不存在湖面发射;旱季盐沼干涸,盐沼位于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故B选项正确。19.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2月?次年1月为南半球的夏季,此时马卡迪卡迪盐沼周边水草茂盛,是野生食草动物觅食的最佳季节。故D选项正确。4.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分布在:[

]A.黑龙江省北部的漠河地区

B.青藏高原地区C.内蒙古高原北部地区

D.新疆的天山山脉以北地区参考答案:B5.图3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9~11题。图39.该农业生产紧缺的自然资源是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生物资源

D.太阳能资源10.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地形

B.气候

C.公路交通枢纽

D.港口11.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A.位置适中

B.资源丰富

C.气候宜人

D.经济中心参考答案:BDD6.下面两幅天气预报图中等值线为等压线,数字表示气压值()和气温值(℃)。读图回答分析图中资料可知A.我国大部分地区16日与17日均受高压控制B.30°N附近海域17日高压势力减弱C.上海16日与17日均吹偏北风D.渤海海域17日风速减小参考答案:B7.在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有下图所示对应关系。读图完成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A.逐渐升高

B.保持不变

C.逐渐降低

D.变化无序参考答案:C8.西成(西安至成都)高铁于2017年12月6日正式投入运营,被称为“高铁蜀道”。该线路西段桥梁长127公里,隧道长189公里,桥隧比高达92.1%。下图为西成高铁线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西城高铁陕西段以桥隧代路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施工技术要求

B.节省工程投资C.减小线路的长度和坡度

D.避免气象灾害的威胁15.西城高铁的通车,对沿线促进作用最显著的产业是A.旅游业

B.高新技术产业

C.制造业

D.农业参考答案:14.C

15.A9.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B.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2.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B.劳务输出数量增加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D.水利工程移民增多参考答案:1.B

2.B试题分析:1.读图结合选项分析,该省常住人口数量由2000年的8235万,减少到2010年的8042万,人口密度减小,但幅度不大,A错。该省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符合出生率低、死亡率低,B对。图中显示城市人口比重大幅度增加,而自然增长率减小,断定城市人口增加并非依靠人口自然增长,C错。依据城市人口数量=常住人口数×城市人口比重,计算可得D错误。2.人口数量变化,一是人口自然增长状况,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二是人口机械增长,取决于人口迁移。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虽降低,但仍为正值,人口数量应增加。因此导致该省人口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应为人口迁移。由于大量人口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迁移,导致人口数量减少,故选B。【名师点睛】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对人口自然增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决定了人口的增殖条件和生存条件,通过改变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人口的自然增率。经济发达或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对人口具有一种吸引力和凝聚力,人口机械增长为正值;相反,经济落后或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地区,对人口会产生一种排斥力和离散力,人口机械增长一般为负值。(2)文化因素:这一因素更多地影响着人口的自然增长。(3)医疗卫生因素:医学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有着直接影响。10.读恒河三角洲某民居在不同季节的景观图(图1、图2),回答该民居建筑结构的最主要功能是A.防蚊虫

B.通风散热

C.防洪涝

D.防震参考答案:C11.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资料,回答5—7题。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图4)及产生的影响。5.对图4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

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

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6.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循环经济旨在生产过程中对物质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实现无害、减量排放。天津市采用了许多循环经济的模式。7.在下列经济活动中,不属于循环经济的是参考答案:5.D

6.D

7.B本题组考查全球变暖及其影响。伴随全球变暖,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在中高纬度地区出现了诸多变化,为此,人类应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等维系地球生态平衡。5.从图示信息看,2015年与1936年相比,冰川大量融化,说明气温升高,则年蒸发量变大,A错;河湖水量开始会增加,但随冰川融水量减少,水量会减少,B错;生态环境的改变,会导致生物种类减少,C错;图中显示地表冰川消融殆尽,从长久来看,该地位于美国西北部山地为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冰川消融殆尽后,随着蒸发不断加剧,湖泊可能演变成咸水湖,导致地表淡水资源减少。D对。6.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不会因海平面上升发生改变,故不作为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的参考依据,其他选项都是与水面上升幅度或陆地直接相关的信息,是必须参考的数据。选D。7.四选项中,ACD分别是人类生活废弃物的高效利用或无害化生产,只有B选项是共享单车的使用方式,是绿色出行方式,没有体现出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不属于循环经济,选B。【点睛】全球变暖会引发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降水量发生变化,部分地区出现水资源短缺;出现“粮荒”;自然灾害加剧,损失加重;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物种多样性受损,生态系统破坏;极端天气频繁等。【点睛】共享单车是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是一种低碳、绿色出行方式,不是循环经济。12.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下图),回答6~8题。6.图中a、b、c、d四地,位于南极圈的是A.a

B.d

C.c

D.b7.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A.a、b、c、d

B.a、c、b、dC.d、c、b、a

D.c、d、a、b8.当c地昼最长时A.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

B.合肥昼长夜短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D.北极出现极夜现象参考答案:C

A

D13.读图7,回答17~20题。17.一般情况下,河流R

A.只有春汛

B.只有夏汛

C.只有秋汛D.春季和夏季各有一个汛期18.城市P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能源基地是

A.水电站

B.油田

C.天然气田

D.煤矿19.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

D.水热条件好20.城市Q,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员参考答案:D

B

B

A14.在大多数鞋企赴内地及东南亚设厂的大背景下,华坚公司远赴“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建厂,成为中国制鞋业第一个走进非洲的企业。那里经济欠发达,渴望外来投资带动经济发展。华坚公司的负责人表示,通过在国外投资办厂,该公司将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加工制造转移国外,而在赣州则致力于研发和打造世界鞋业平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华坚鞋业首选埃塞俄比亚建厂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生产原料来源 B.促进当地经济发展C.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D.解决当地就业难题2.与东南亚相比,非洲吸引华坚鞋业建厂的优势条件主要是A.原料丰富 B.距欧美市场近 C.政策扶持 D.海运便利参考答案:1.C

2.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意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整合材料,调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1题详解】工业区位选择的根本目的是投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华坚鞋业首选埃塞俄比亚建厂的目的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故选C。【2题详解】与东南亚相比,非洲动物资源丰富,皮毛等原料丰富,吸引制鞋业迁入,A对。制鞋的市场不仅是欧美发达国家,B错。东南亚与非洲均有政策支持,C错。埃塞俄比亚位于内陆,海运条件差,D错。故选A。【点睛】工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1.原料(临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2.能源;3.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设,可降低成本);4.水源充足(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经济因素:1.市场(人口稠密,市场广阔);2.交通(临海或临港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路航空港,交通便利);3.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4.技术(科技发达,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者素质高);5.农业基础好(临近商品粮基地等)。社会因素:国家政策,国防安全,个人偏好,工业惯性。15.城市广泛采用种植草木的绿色屋顶,将A.减少城区蒸发量

B.增大城区地表径流量C.增大城区地下径流量

D.减弱城区热岛效应参考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地理现象的能力。解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中的大气圈、水圈等产生影响,产生“五岛效应”:热岛效应、干岛效应、湿岛效应、雨岛效应和浑浊岛效应。“广泛采用种植草木的绿色屋顶”增加了城市中的植被覆盖率,有效提高了城市下垫面的热容量,增强了城市下垫面的吸热能力,进而降低了城市中心的温度,将有效减弱城区的热岛效应。故D选项正确。城区的最大可能蒸发量(即蒸发能力)与气温的高低有关,而实际蒸发量与城区中的水资源数量的多少有关。根据题意判断,“广泛采用种植草木的绿色屋顶”将增加城市中的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城区的水分蒸发量,故排除A选项。“广泛采用种植草木的绿色屋顶”对城区的降水量增加有限,对“地表径流量”、“地下径流量”的影响有限,故排除B、C选项。16.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会影响土壤水分。梭梭根区受树冠集流、蒸腾和遮阴作用影响,存在土壤水分相对富集区。下图示意新疆北部沙漠中不同树龄阶段梭梭根区全年土壤含水率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枯树根区含水率最高的原因是A.树冠集水作用强

B.无蒸腾作用消耗C.树冠遮荫效果好

D.土壤硬化下渗弱10.导致梭梭根区土壤的“湿岛”效应夏季较春季更明显的主导因素是A.融雪

B.风沙

C.降水

D.蒸发11.若北疆梭梭树冠的垂直俯视面积为S,正午树荫成熟中龄枯树裸地面积为S',S'与S的比值为P,则A.春秋分日P=0

B.夏至日P=1

C.全年P>1

D.冬至日P<1参考答案:9.B

10.D

11.C9.梭梭根区受树冠集流、蒸腾和遮阴作用影响,存在土壤水分相对富集区。枯树根区含水率最高的原因是无蒸腾作用消耗,B对。枝叶少,树冠集水作用弱,遮荫效果差,A、C错。土壤硬化下渗弱,土壤水分少,D错。10.导致梭梭根区土壤的“湿岛”效应夏季较春季更明显的主导因素是蒸发,夏季枝叶茂盛,遮荫效果好,蒸发少,D对。融雪主要在春季,A错。风沙不是湿岛形成原因,B错。在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少,C错。11.若北疆梭梭树冠的垂直俯视面积为S,正午树荫成熟中龄枯树裸地面积为S',S'与S的比值为P,新疆纬度主要在40°N以北,没有直射现象,所以正午时树荫S'的面积始终大于垂直俯视面积S,全年P>1,C对。A、B、D错。17.读右图,回答24-25题:24.从地貌上看,①处属于A、三角洲

B、冲积扇C、冲积平原

D、冰沉积物25.从地质构造上看,②处属于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褶皱参考答案:B

C18.下面我国某区域图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A.降水较多,且降水强度大B.人口增长快,工业发达C.耕作技术落后,作物品种较少D.乱垦滥伐,破坏地表植被参考答案:D

19.下图为某城市工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丁地适合布局

A.纺织厂

B.造纸厂C.水泥厂

D.钢铁厂参考答案:A20.洞穴潜水对水中能见度要求较高,最深可潜至60米深水域。墨西哥坎昆市滨海地带分布有石灰岩天然井,吸引众多洞穴潜水爱好者探索。图甲示意天然井剖面,图乙为天然井分布区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地吸引洞穴潜水爱好者的最佳时期是A.3—4月 B.6—7月C.9—10月 D.12月—次年1月2.夏至日北京时间5:00时,理论上潜水员在竖井中看到阳光最可能照射在井壁的A.东北侧 B.西北侧C.西南侧 D.东南侧参考答案:1.A

2.D考查对气候资料图的判读和应用、地球运动太阳方位的判断。【1题详解】读图甲,该地天然井与地表水体相连,说明井中水体的能见度受地表水体的影响,而“洞穴潜水对水中能见度要求较高”,当河水含沙量大时能见度低,不利于潜水。读图乙,该地气候全年在20°C以上,水温高,全年适合潜水,但1、5、6、8、9、10、11这七个月降水量较大,降水量越大通常河流流量越大,则河流泥沙搬运能力强,导致河水、洞穴水含沙量多,井中水体能见度低,不利于潜水,且降水量多,阴雨天气多,光照弱,洞穴内光线差,因此B、C、D错;A选项3-4月降水量较少,井中水体较清澈,晴天多,光照强,洞穴内光线好,适合洞穴潜水,A对。【2题详解】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N),读图,该地位于21°N、87°W附近,由于该地位于太阳直射点以南,正午时太阳位于其正北方向;当北京时间为5:00时,该地时间约为15时,此时已过正午,太阳不在正北而是偏西,即太阳位于西北方向,被太阳照射的井壁与太阳所在的方向相反,为东南侧,故D对,A、B、C错。21.下图为“某城市在不同建设时期人口与用地规模发展过程的模式图”(图中各单元格的地域面积相同且比例尺相同)。据此完成14-15题。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时期Ⅰ,在城区内建厂,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城区内各项基础设施②时期Ⅱ,在城郊地带建设工业小城镇,有利于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③时期Ⅲ,沿城郊交通干线建厂,交通便利④时期Ⅳ,在城区边缘建厂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5.若该城市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在建设时期Ⅳ拟将交通干线a、b、c、d作为其规划的工业地域发展轴。从保护大气环境因素考虑,合理的发展轴线是A.a、b

B.a、c

C.b、c

D.c、d参考答案:14-15BB22.每到夏收、秋收时节,农田里就会出现“狼烟四起”的现象,不少地方的村民在田间、地头随意焚烧农作物秸秆。秸秆作为循环经济的一种宝贵资源,加强其综合利用,既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又有直接的生态效益。下图为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村民在田间、地头随意焚烧秸秆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有①引起大气污染

②造成资源浪费

③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④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12.在图示四种秸秆利用方式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合最佳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11.A

12.D11.焚烧秸秆不仅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还会带走土壤水分,降低土壤肥力,破坏耕地墒情,致使耕地贫瘠,且造成资源浪费。故选A。12.据图可知,④方式产业链最长,充分发挥了秸秆作为肥料、燃烧、提供电力等多方面的利用价值,且没有污染和资源浪费,效益最好。故选D。23.我国的空气质量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形式报告。API越大,污染就越严重,空气质量就越差。监测的项目主要有: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据此回答下列可能促使API增大的是①微风天气

②大风多雨天气

③空气对流强烈

④盆地地形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24.2017年中央政府决定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区将建设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城区人口规模控制在300万以内。读图,回答下面小题。4.中央政府决定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的原因是(

)A.基础设施好 B.劳动力充足C.生态环境好 D.开发强度大5.雄安新区最不可能承接(

)A.企业总部 B.科研机构C.大专院校 D.各国使馆参考答案:4.C

5.D【4题详解】A.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地区与一些大城市比较起来,基础设施会差很多。故A错误。B.“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并不意味着在雄安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况且在河北省内其他地区的劳动力也比较充足,说明劳动力是否充足不是在此地设立新区的主要原因。故B错误。C.“雄安新区将建设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说明这里原本的生态环境就比较好,才能建设成一个生态城市。故C正确。D.“开发强度大”会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不会成为选址于此的主要原因。故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C。【5题详解】材料显示“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企业总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都是非首都功能,而各国使馆则属于首都功能,所以雄安新区最不可能承接各国使馆。本题正确答案为D。25.请回答48-49题:图1显示我国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读图回答:48.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

)A.小麦、水稻、玉米

B.水稻、小麦、玉米C.玉米、小麦、水稻

D.水稻、玉米、小麦49.M省可能是(

)A.安徽

B.山西

C.广东

D.甘肃参考答案:48.B

49.A

明确谷物在我国的分布状况是解决该题的关键。①在江西省占绝对优势,应为水稻,②谷物在河南省占绝对优势,英文为小麦;③谷物在吉林省占绝对优势,应为玉米。M省水稻、小麦占一定比重,另外还有玉米,应为安徽省。26.意大利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有一些奇怪的柱子,这些柱子顶部有一块巨石,看起来像某种神秘的祭祀场景(如图)。这就是自然奇观—“粘土塔”。完成下列小题。4.关于“粘土塔”景观岩层形成主要地质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冰川搬运、堆积形成的冰碛土 B.流水携带泥沙固结形成C.大规模的岩浆喷出冷却形成 D.风力携带泥沙沉积5.当地有利于“粘土塔”长期保存的条件是A.岩性坚硬,抗侵蚀能力强 B.顶部巨石,阻挡雨水侵蚀C.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D.植被茂盛,阻挡风力侵蚀参考答案:4.A

5.B【分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4题详解】由图文材料可知,该粘土塔岩层中含有粘土和石块,应该是在冰川搬运、堆积形成的冰碛土,巨石为它们下方的冰碛土阻挡了雨水侵蚀,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土壤被侵蚀殆尽,形成这种奇特的地貌。A正确。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形成的岩层往往颗粒较均匀,BD错误。岩浆喷出冷却形成的岩层有气孔,C错误。【5题详解】巨石为它们下方的冰碛土阻挡了雨水侵蚀,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土壤被侵蚀殆尽,形成这种奇特的地貌,B正确。岩性坚硬,抗侵蚀能力强不会只留下一根柱状岩层,A错误。意大利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气候较湿润,风力侵蚀作用小,CD错误。【点睛】冰碛土是冰碛地貌的一种,它是指土壤在冰期被冰裹挟在其中,在间冰期由于气温升高而形成的一种土壤,其特点有:①颗粒大小混杂,无分选性,从大块冰川漂砾到极细的黏土混杂在一起,称冰川泥砾土;②碎屑磨圆度差,多具棱角,无定向排列;③砾石面上常有平直钉形擦痕;④冰碛物较致密,孔隙度和压缩性都很小,透水性弱。二、多选题(共10分)27.读下图判断下列关于小学生人口密度与小学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A

小学生人口密度大,服务范围小

B.小学生人口密度大,服务范围大C

小学生人口密度小,服务范围小

D.小学生人口密度小,服务范围大参考答案:AD28.甲地每年9月下旬种植冬小麦,次年6月收获后再种植玉米。乙地每年4—7月种植早稻,8—11月种植晚稻,冬季种植绿肥或油菜。甲、乙两地可能分别位于

A.华北平原,鄱阳湖平原

B.三江平原、洞庭湖平原C.鄱阳湖平原,河套平原

D.渭河平原,江汉平原参考答案:

AD29.关注人与环境和谐发展,追求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读图12完成关于①②两地的正确叙述有A.①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壤肥力下降B.①地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是毁林开荒C.②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D.解决②地环境问题应当退耕还草参考答案:CD30.我国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存在地区差异。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关于我国国有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省际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湖北大于河北

B.山西大于江西C.天津大于重庆

D.湖南大于海南参考答案:AC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中国政区的认知及读图分析能力。据图我国国有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湖北大于河北、山西小于江西、天津大于重庆、湖南小于海南,故该题选择AC。三、综合题(共38分)31.【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青置高原的牦牛不完全消化的粪便是草原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牧民们重要的生活燃料。牦牛粪须降解后才会被植物吸收利用。有学者提出:为保证高寒草地的良性发展,应适度捡拾牛粪,即半捡半留。分析“半捡半留”的环境效益。参考答案:半捡:青藏高原的自然条件差,牦牛粪不易降解,覆盖草皮,易使草原出现斑点状退化;以牦牛粪做燃料,可减少对灌丛等植被的破坏。半留:牦牛粪有利于提高草原土壤肥力;牦牛类含有大量的草籽,留在草原上,有利于提高草原的生物量;有利于保持草原生物的多样性。考查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适度捡拾牛粪,即半捡半留的环境效益体现在:半捡,读材料可知,牦牛粪须降解后才会被植物吸收利用,青藏高原的自然条件差,牦牛粪不易降解,覆盖草皮,易使草原出现斑点状退化;牦牛粪可以做燃料,以减少对灌丛等植被的破坏;半留,读材料可知,牦牛粪是不完全消化的粪便,含有大量的草籽,留在草原上,有利于提高草原的生物量;牦牛粪有利于提高草原土壤肥力和保持草原生物的多样性。32.(10分)环境保护材料一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被忽视的致命“杀手”。PM2.5指数已经成为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数。材料二我国四个监测点PM2.5月平均值与高空遥感影像数据分析(面积%)对比监测点PM2.5月平均值(单位:tig/rn3)高空遥感影像数据分析(面积百分比)林地草地建筑用地裸地水体S15238.614.1312.3311.2523.69s24747.711.819.335.4325.73S35151.810.659.867.7519.94s46431.724.8316.9512.3714.15

(1)根据材料,比较分析S2监测点空气质量最好的可能原因。(4分)(2)试分析降低PM2.5浓度的主要措施有哪些?(6分)参考答案:(1)与其他三点相比,S2植被覆盖率较高,水体面积比重最大,生态环境较好;建筑用地和裸地面积比重最小,PM2.5来源可能更少。(4分)(2)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淘汰大气污染严重企业;加强对大气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加强对机动车污染排放的监控;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宣传,提高环保意识等。(6分)【命题立意】主要考查影响大气质量的原因和针对大气污染采取的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由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解析:(1)由材料而可知,S2监测点空气质量最好,此地林地和水体面积较大,生态环境较好,而建筑用地和裸地面积比重最小,PM2.5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