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医大针灸学课件_第1页
南医大针灸学课件_第2页
南医大针灸学课件_第3页
南医大针灸学课件_第4页
南医大针灸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学xxx第五章

刺灸法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毫针刺与灸法的基本操作方法以及注意点。2掌握耳针的解剖与重点耳穴、操作方法与临床选穴思路。3了解三棱针、头皮针、眼针、手针、腕踝针、电针、足针、皮内针、穴位注射、小针刀等针刺方法的操作方法与适应症。第一节

毫针刺法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毫针的结构、规格以及定穴、消毒等针刺前准备工作。2掌握毫针的进针法,针刺的角度、方向与深度,运针与留针、出针方法以及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毫针的结构–2针身:针尖与针柄间的主体部分,亦称针体。3针根:针身与针柄连接的部分。–4针柄:是从针根至针尾的部分,多用金属丝缠绕呈螺旋状。–5针尾:是针柄的末端。毫针的规格练

法体位选择定穴

一是准确定穴。通过探求患者的感觉反应,寻找具有指感的准确位置,一般情况下,当按压的局部酸胀感应比较明显处就是腧穴所在即施术处。

二是了解所取穴位的解剖特征。如肌肉的厚薄、血管肌腱的走向、骨骼关节的间隙等,这对掌握进针角度、方向、深浅,避免刺伤血管、肌腱等组织,减少进针疼痛,促使得气等都是很重要的。消

1针具器械消毒:针具器械消毒方法很多,以高压蒸汽灭菌法为佳。

(1)高压蒸汽灭菌法:1.0-1.4KPa的压力115-123℃的高温下保持30min以上。

(2)煮沸消毒法:一般在水沸后再煮15-20min,亦可达到消毒目的。

(3)药物浸泡消毒法:对于不耐高温的针具,可放入75%乙醇内浸泡30-60min,取出用消毒巾或消毒棉球擦干后使用。消毒

医者手指消毒:施术前,医者应先用肥皂水将手洗刷干净,待干后再用75%乙醇棉球擦拭即可。持针施术时,医者应尽量避免手指直接接触针身,如某些刺法需要触及针身时,必须用消毒干棉球作间隔物,以确保针身无菌。

3施术部位消毒:在患者需要施术的穴位等处皮肤上用75%乙醇棉球擦拭消毒,或先用2%碘酊涂擦,稍干后再用75%乙醇棉球擦拭脱碘。擦拭时应从腧穴部位的中心点向外绕圈消毒。当穴位皮肤消毒后,切忌接触污物,防止重新污染。持针法刺手与押手

针刺操作一般应由双手协同配合进行。临床医生施术时,多用右手持针操作,左手按压穴位局部。故多称持针的右手为刺手,按压穴位的左手为押(压)手。

刺手的作用是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腧穴位置,夹持针身协助刺手进针。使针身有所依靠,保持针身垂直,使力达针尖,利于进针和行针,并可减少刺痛和协助调节、控制针感。进针法持针,中指指端

紧靠穴位,中指

指腹抵住针身下

段;当拇食指向

下用力按压时,

中指随势屈曲,

将针刺入,直至

所要达到的深度。此法多用于短针

的进针。双手进针法指或食指的指甲切按在穴位皮肤上,右手持针、针尖紧靠左手指甲缘速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双手进针法出针尖,右手

拇、食指执持

针柄,将针尖

对准穴位。当

贴近皮肤时,

双手配合动作,协同用力将针

迅速刺入皮肤,直至所要求的

深度此法多用

于长针的进针。双手进针法使皮肤绷紧固定,右手持针从左手

两指间刺入穴位

此法主要用于皮

肤松弛或有皱纹

部位的腧穴,如

腹部穴位或关节

附近穴位的进针。双手进针针从捏起的上端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特别是面部腧穴的进针3针管进针长短不一的细管,代替押手,选用

长短合适的平柄

或管柄毫针置于

针管内,针尾露

出管的上口,针

尖下口置于穴位

上,用手指拍打

或弹压针尾,将

针尖刺入腧穴皮

下,然后将套管

抽出。也多用于

儿童和畏惧针刺

者。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掌握正确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是获得针感、施行补泻、发挥针刺效应、提高治疗疗效、防止针刺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穴位针刺位置的正确与否,不仅包括体表的位置所在,还包括针刺的进针角度、方向和深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针刺操作的熟练程度是与其能否恰当地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等密切相关。针刺的角度

1直刺:即针身与皮肤表面呈直角垂直刺入腧穴。直刺法适用于针刺大部分腧穴,尤其是肌肉丰厚部位的腧穴。

2斜刺:即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角左右斜刺入腧穴。斜刺法适用于针刺皮肉较为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和在关节部位的腧穴。在施用某些行气、调气手法时,亦常用斜刺法。

3平刺:又称横刺、沿皮刺。即针身与皮肤表面呈

15°角左右横向刺入腧穴。平刺法适用于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如头部、胸骨部的腧穴。透穴刺法中的横透法和腕踝针法等,都用平刺法。针刺的角度针刺的方向

1依穴位所在的部位定方向:为保证针刺的安全,有些穴位必须朝向某一特定的方向或部位。如针刺哑门穴时,针尖应朝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针刺廉泉穴时,针尖应朝向舌根方向缓慢刺入;针刺背部某些腧穴时,针尖应朝向脊柱等。

2依病症治疗的需要定方向:通过不同针向的针刺,可达到不同的针感,从而有效地发挥腧穴的治疗作用。如秩边穴直刺,针感可向下肢放射至足跟,可以治疗下肢疼痛、瘫痪;向会阴部方向斜刺,针感可以向外生殖器放射,可治生殖器疾病。向内下方斜刺,针感向肛门放射,可以治疗脱肛、痔疮等。针刺的深度针刺的深度,是指针身刺入人体腧穴内的

深浅度。掌握针刺的深度,要以既有针感,又不伤及重要器官为原则。每个腧穴的针

刺深度,各有一定的范围,在临床实际操

作时,必须结合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腧穴所在部位、经脉循行深浅、季节时令、术者手法经验及针感要求等诸多因素作综

合考虑,灵活掌握。行针手法

行针,亦名运针,是指将毫针刺入穴位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者进一步调

节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方向扩

散、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行针手法包

括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类。1提插法向下刺入深层为插,从深层向上引退到

浅层为提。如此反

复地上下呈纵向运

动的行针手法,即

为提插法。施用提

插行针时,指力要

均匀—致,幅度不

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

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

直,不改变针刺角

度、方向和深度。2捻转法转捻动的操作手

法。捻转角度的

大小、频率的快

慢、用力的轻重

和时间的长短等,需根据患者的体

质、病情、腧穴

部位、针刺目的

等具体情况而灵

活运用。施用捻

转行针时,指力

要均匀,频率要

一致,角度要适

当。辅助手法辅助手法针感

针感,亦称气至、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称为针刺感应。主要有酸、胀、重、麻,有时或出现凉、热、痒、痛及跳动感、蚁行感、触电感、水波样感等,甚或沿一定的方向和部位扩散传导。少数还可见到受刺腧穴部位循经皮疹带或红、白线状现象。在患者出现针感的同时,医者针下常有一种“如鱼吞钩饵”的感觉出现,此时针下由原来的轻松虚滑渐渐变为沉重紧实而又和缓的感觉。若针后未得气时,医者则感到针下空虚无物,患者也无酸、麻、胀、重等感觉。针感的意义恰当的针刺感应,是针刺产生治疗作用的关键,也是协助判断患者经气盛衰、病证预后的依据,更是进一步施行补泻手法的基础。恰当的针感是取得预期疗效的必要前提。

针刺感应,是人体正气、真气在受刺时应有的反应。一般来说,针感迅速,表明人体正气充沛、经气旺盛。正气足,机体反应快,收效相应也快,病易向愈。若针感迟迟未现,表明正气虚损,经气衰弱。正气虚,机体反应迟缓,收效则相对缓慢,疾病缠绵难愈。也是进一步施行补泻手法的基础和前提。针感的保留和消除保留针感的方法是将针刺入后,用力搓针柄进行提插捻转,同时押手也要用力,然后再向相反方向轻轻一捻,迅速退出即可。针感保留时间的长短与针下用力及捻转提插的轻重有关。一般来说,20~30分钟即可消退,有的可长达数小时,乃至更长。

消除针感,指出针后在腧穴附近仍存有较强的针感,在临床操作中一般都是留针一定时间,针感消失后

再行出针。针感轻微者,不必处置,若很重,需用

手法消除,即用手轻轻揉按所刺之穴,或在此上下

选本经特定穴,施以指针方法轻轻按揉即可。针感的传导

针刺取得一定的感应后,采用相应手法使针感沿经脉之循行路线向病所或远处传导的现象,称为循经感传和气至病所。循经感传和气至病所可明显提高针刺疗效,在临床上有较重要的意义。凡促使针感产生循经传导或扩散,甚至直达病所

的针刺手法统称行气法。行气方法内容包括捻转、提插两种基本手法;循摄、按压等辅助手法;针

刺方向以及针刺补泻复式手法等等,临床上可根

据具体情况选择应用。留针方法

将针刺入腧穴行针施术后,把针留置在穴位内称为留针。通过留针,可以加强针刺感应和延长刺激作用,便于继续施术,还可以起到候气与调气的作用。

留针形式根据留针期间是否间歇行针,可分为以下两类:

静留针法:即针刺施术后,让其安静自然地留置一段时间,其间不施行其它针刺手法,到时出针。临床多用于慢性、寒性、虚弱性患者。动留针法:即针刺施术后,将针留置穴位内一段时间,其间间歇行针,施以各种手法,以增强针刺感应。出针方法

出针,又称起针、退针。是整个毫针刺法过程中的最后一个操作程序。出针的方法:一般是以左手拇、食指持消毒干棉球轻轻按压于针刺部位,右手持针做轻微的小幅度捻转,慢慢将针提至皮下,然后将针快速拔出。随即用干棉球轻压针孔,以防出血。

出针完毕,要仔细查看针孔是否出血,询问针刺部位有无不适感;核查针数是否有遗漏;还应注意有无晕针延迟反应征象,出针后不必急于让患者离去,当稍事休息,待气息调匀、情绪稳定后方可离去。补泻手法以补虚泻实为目的的两类针刺手法。在针刺补泻中,凡是能够使机体虚弱的功能状态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的针刺方法称为补法;凡是能够使机体亢盛的功能状态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的针刺方法称为泻法。临床常用的针刺补泻手法可分为基本补泻手法(单式补泻手法)和综合补泻手法(复式补泻手法)两大类。提插补泻法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

间短者为补法;

先深后浅,重提

轻插,提插幅度

大,频率快,操

作时间长者为泻法捻转补泻法向前,食指向

后用力),捻转角度小,用力

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

补法;捻针右

转(拇指向后,食指向前用力),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注意事项1晕针: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病人发生的晕厥现象。

原因: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疲劳、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而致针刺时或留针过程中发生此症。

症状: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或神志昏迷,扑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微细欲绝。

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具全部起出。然后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服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针灸。晕针预防

预防:对于晕针应注意预防。如初次接受针刺治疗或精神过度紧张,身体虚弱者,应先消除患者对针刺的顾虑,做好解释。同时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最好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轻。若饥饿、疲劳、大渴时,应进食、休息、饮水后再行针刺。医者在针刺治疗过程中,要精神专一,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神色,询问病人的感觉。一旦有不适等晕针先兆,可及早采取处理措施,防患于未然。滞针

指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感觉痛剧的现象。

多因患者精神紧张,当针刺入腧穴后,病人局部肌肉强烈收缩;或医生行针手法不当,向单一方向捻针太过,以致肌肉组织缠绕针体而成滞针;或留针过程中,患者变化移动体位也可出现滞针。

单向捻针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消除滞针。若因留针过程中,患者移动体位出现的滞针,要恢复原来的体位,再将针取出。•弯

弯针是指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的现象。因医生进针手法不熟练,致针尖碰到坚硬组织器官或病人在针刺或留针时移动体位,或因针柄受到某种外力压迫、碰击等,或由于滞针的处理不当等均可造成弯针。

如针具轻微弯曲,应慢慢将针起出。若弯曲角度过大时,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起出。若由病人移动体位所致,应使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局部肌肉放松后,再将针缓缓起出,切忌强行拔针,以防断针。•断针

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处有损伤剥蚀。进针前失于检查。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肌肉猛烈收缩。留针时患者随意变更体位,或由于弯针、滞针时未能进行及时的正确处理等,均可造成断针。

让患者切勿变动原有体位,以防断针向肌肉深部陷入。若残端部分针身显露于体外时,可用手指或镊子将针起出。或断端与皮肤相平或稍凹陷于体内者,可用左手拇食两指垂直向下挤压针孔两旁,使断端暴露体外,右手持镊子将针取出。若断端完全没入皮下或肌肉深层时,应在X线下定位,手术取出。血

是指针刺部位出现的皮下出血而引起的肿痛的现象。多因针尖弯曲带钩,使皮肉受损,或刺伤血管所致。

若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局部小块青紫时,一般不必处理,可以自行消退。若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而且影响到活动功能时,可以先作冷敷止血,然后再做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揉按,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出针时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揉按压迫针孔。注意避免刺伤重要脏器组织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对肝、脾肿大及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如针刺胸背、腋窝、胸胁部、锁骨上窝等部

位的腧穴,若直刺过深,都有伤及肺脏的可

能,导致创伤性气胸。对此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对重要脏器所在部位的腧穴要根据其解剖结构,严格掌握进针的角度、深度,以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注意避免刺伤重要脏器组织

针刺眼区和项背部的风府、哑门、风池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

针,以免伤及眼球、延髓、脊髓等重要组织

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3针刺少腹部的腧穴时,应根据病情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刺伤膀胱等器官。注意事项1患者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应尽可能选用卧位。

2妇女怀孕3个月以下者,不宜针刺少腹部穴位。妊娠3个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的腧穴也不宜针刺。

3小儿针刺时宜采用轻刺、速刺、浅刺法,一般不宜留针。小儿在囟门未闭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4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对患有出血性疾病,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灸

法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灸法的概念、作用、常用灸法的分类以及意外事故的处理。2了解其它灸法的操作与适应症。灸法的概念灸法,是用艾绒或其它药物放置于体表穴位或病变部位上熏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灸法和针刺力法一样,都是针灸治病的重要内容,同属于中医外治法的范畴。灸用材料施灸的原料很多,但以艾叶作为主要灸料。

艾属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各地均有生长,以蕲州产者为佳,故有“蕲艾”之称。

艾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容易燃烧,火力温和,故为施灸佳料。

《名医别录》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灸

材艾灸材料

(1)艾柱:将艾绒做成一定大小的圆锥形的艾团,称为艾炷,艾炷以壮为计数,每燃烧一个艾炷称之为一壮。

(2)艾条:又称艾卷,即用艾绒卷成的圆柱形长条。根据艾绒内是否添加其它药物,又可分为纯艾条(清艾条)和药艾条两类其它灸材

临床除用艾做为施灸的材料外,还可以用其它一些物质作为灸材,包括火热类和非火热类两种。灸法的作用和适应证

灸法的温热刺激和药理作用,可以通过腧穴激发经气,进而达到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最终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临床实践证明,灸法的适应证非常广泛,它既可以治疗经络、体表的病症,也可治疗脏腑的病症;既能治疗慢性疾病,又能治疗一些急症、危症;既能治疗虚寒证,也能治疗一些实热证。灸法的作用和适应证(一)温经通络祛湿散寒

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引起的各种病证,如风寒湿痹、痈经、闭经、胃脘痛、腹痛、泄泻、痢疾、乳汁不足等。(二)升阳举陷 回阳固脱

用于治疗中气不足、阳气下陷的久泄、久痢、遗尿、遗精、阳痿、崩漏、带下、脱肛以及

内脏下垂等症。还可用于元阳虚脱所致的大

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灸法的作用和适应证(三)消瘀散结拔毒泄热

用于治疗外科疮疡初起,以及瘰疬之症,如乳痈初起、瘰疬、痈肿未化脓者、疮疡久渍不愈、寒性疖肿等。(四)防病保健

强身延年

灸法可预防高血压中风、预防流感等。常灸命门、关元、气海、中脘、足三里等穴可以强身保健,

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二、灸法的种类直接灸化脓灸(瘢痕灸)•非化脓灸(无瘢痕灸)艾炷灸•隔姜灸•间接灸隔蒜灸•隔盐灸•隔药饼灸••温和灸艾灸类悬起灸回旋灸雀啄灸艾条灸太乙神针实按灸 雷火神针••灸法•••温针灸温灸器灸••非艾灸类 灯火灸天灸(一)艾灸1.艾炷灸(moxibustionwithmoxacone)是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炷,置于施灸部位点燃而治病的方法。常用的艾炷或如麦粒,或如苍耳子,或如莲子,或如半截橄榄等。艾炷灸又分直接灸(directmoxibustion)与间接灸(indirect

moxibustion)两类。(1)直接灸①瘢痕灸(化脓灸)(scarring

moxibustion)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强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炷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施灸时由于艾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在正常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痂脱落后而留下瘢痕。施灸前必须征求患者同意合作后方可使用本法。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痨、瘰疬等慢性顽疾。(1)直接灸②无瘢痕灸(非化脓灸)(non—scarringmoxibustion)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土林,以使艾炷便于粘附,然后将大小适宜的(约如苍耳子大)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剩2/5或1/4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待将规定壮数灸完为止。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因其皮肤无灼伤,故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一般虚寒性疾患均可采用此法。(2)间接灸①隔姜灸将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

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以及风寒痹痛等,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2)间接灸②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捣蒜如泥亦可),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病证,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2)间接灸③隔盐灸用干燥的食盐(以青盐为佳)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

等,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力。但须连续施

灸,不拘壮数,以期脉起、肢温、证候改善。(2)间接灸④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至灸完所规定壮数为止。多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有温补肾阳等作用。2.艾条灸

(1)悬起灸施灸时将艾条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不使艾条点燃端直接接触皮肤,称为悬起灸。悬起灸根据实际操作方法不同,分为温和灸(mild

moxibustion)、雀啄灸(bird—pecking

moxibustion)和回旋灸(circlingmoxibustion)。(1)悬起灸①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

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张,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

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

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

伤。(1)悬起灸②雀啄灸

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③回旋灸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然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2)实按灸施灸时,将太乙针/雷火针的一端烧着,用布

7层包裹其烧着的一端,立即紧按于应灸的腧穴或患处,进行灸熨,针冷则再燃再熨。如此反复灸熨7~10次为度。治疗风寒湿痹、肢体顽麻、痿弱无力、半身不遂等均有效。3.温针灸温针灸(moxa

needle

therapy)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证。操作方法是:将针刺人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时,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2厘米左右,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起出。4.温灸器灸温灸器又名灸疗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施灸的器具,用温灸器施灸的方法称温灸器灸。临床常用的有温灸盒和温灸筒。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腧穴或应灸

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一般需要灸治者均可采用,对小儿、妇女及畏惧灸治者最为适宜。(二)其他灸法1.灯火灸(burningrushmoxibustion)又名“灯草灸”、“油捻灸”、“十三元宵火”,也称“神灯照”,是民间沿用已久的简便灸法。方法是用灯心草一根,以麻油浸之,燃着后用快速动作对准穴位,猛一接触听到“叭”的

一声迅速离开,如无爆炸之声可重复一次。具有疏风解表、行气化痰、清神止搐等作用,多用于治疗小儿痄腮、小儿脐风和胃痛、腹痛痧胀等病证。(二)其他灸法2.天灸(crudeherbmoxibustion)又称药物灸、发泡灸。是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或患处,使局部充血、起泡,犹如灸疮,故名天灸。所用药物多是单味中药,也有用复方,其常用的有白芥子、蒜泥、斑蝥等。2.天灸(1)白芥子灸

将白芥子研成细末,用水调和,敷贴于腧穴或患处。利用其较强的刺激作用,敷贴后促使发泡,借以达到治疗目的。一般可用于治疗关节痹痛、口眼喁斜,或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哮喘等症。2.天灸(2)蒜泥灸将大蒜捣烂如泥,取3~5克贴敷于穴位上,敷灸1~3小时,以局部皮肤发痒发红起泡为度。如敷涌泉穴治疗咯血、衄血,敷合谷穴治疗扁桃体炎,敷鱼际穴治疗喉痹等。2.天灸(3)斑蝥灸

将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全虫研末,用醋或甘油、酒精等调和。使用时先取胶皮一块,中间剪一小孔,如黄豆大,贴在施灸穴位上,以暴露穴位并保护周围皮肤,将斑蝥粉少许置于孔中,上面再贴一层胶布固定即可,以局部起泡为度。治疗癣痒等。三、灸法的注意事项(一)施灸的先后顺序《千金要方·针灸上》记载:“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先少后多”。临床上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阳部,后灸阴部,壮数是先少而后多,艾炷是先小而后大。三、灸法的注意事项(二)施灸的补泻方法

艾灸的补泻,始载于《内经》。《灵

枢·背腧》说:“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三、灸法的注意事项(三)施灸的禁忌1.对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一般不适宜灸疗。2.对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以及关节活动部位,不宜采用瘢痕灸。3.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三、灸法的注意事项(四)灸后的处理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无需处理。如因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出现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的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或用注射针抽出水液,再涂以龙胆紫,并以纱布包敷。如用化脓灸者,在灸疮化脓期间,要注意适当休息,加强营养,保持局部清洁,并可用敷料保护灸疮,以防污染,待其自然愈合。如处理不当,灸疮脓液呈黄绿色或有渗血现象者,可用消炎药膏或玉红膏涂敷。拔罐法部皮肤充血代“角法”发展而来,也称一、罐的种类(一)竹罐用直径3~5厘米坚固无损的竹子,制成6~8厘米或8~10厘米长的竹管,一端留节作底,另一端作罐口,用刀刮去青皮及内膜,制成形如腰鼓的圆筒。用砂纸磨光,使罐口光滑平正。竹罐的优点是取材较容易,经济易制,轻巧价廉,不易摔碎,适于煎煮。缺点是容易燥裂、漏气,吸附力不大。一、罐的种类(二)陶罐

用陶土烧制而成,有大有小,罐口光整,肚大而圆,口、底较小,其状如腰鼓。优点是吸附力大,缺点是质地较重,易于摔碎、损坏。一、罐的种类(三)玻璃罐

玻璃罐是在陶罐的基础上,改用玻璃加工而成,其形如球状,罐口平滑;分大、中、小三种型号,也可用广口罐头瓶代替。

优点是质地透明,使用时可以观察所拔部位皮肤充血、瘀血程度,便于随时掌握情况。缺点也是容易摔碎、损坏。(四)抽气罐用透明塑料制成,上面加置活塞,便于抽气。也有用特制的橡皮囊排气罐,其规格大小不同。新型的抽气罐具有使用方便,吸着力强,且较安全,又不易破碎等优点。二、罐的吸附方法(一)火吸法1.闪火法

用长纸条或用镊子夹酒精棉球一个,用火将纸条或酒精棉球点燃后,使火在罐内绕

1~3圈后,将火退出,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即可吸附在皮肤上。此法在罐内无火,比较安全,是最常用的吸拔方法。但需注意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二、罐的吸附方法(一)火吸法2.投火法用易燃纸片或棉花,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即可吸附在皮肤上。此法由于罐内有燃烧物质,容易落下烫伤皮肤,故适宜于侧面横拔。二、罐的吸附方法(一)火吸法3.滴酒法

用95%酒精或白酒,滴人罐内1~3滴(切勿滴酒过多,以免拔罐时流出,烧伤皮肤),沿罐内壁摇匀,用火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二、罐的吸附方法(一)火吸法4.贴棉法

用大小适宜的酒精棉花一块,贴在罐内壁的下1/3处,用火将酒精棉花点燃后,迅速扣在应拔的部位。此法需注意棉花浸酒精不宜过多,否则燃烧的酒精滴下时,容易烫伤皮肤。二、罐的吸附方法(二)水吸法

水吸法是利用沸水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

使罐吸附在皮肤上的方法。此法一般选用竹罐。即

选用5~10枚完好无损的竹罐,放在锅内,加水煮沸,然后用镊子将罐口朝下夹出,迅速用凉毛巾紧扪罐

口,立即将罐扣在应拔部位,即能吸附在皮肤上。

可根据病情需要在锅中放人适量的祛风活血药物,

如羌活、独活、当归、红花、麻黄、艾叶、川椒、

木瓜、川乌、草乌等,即称药罐法。二、罐的吸附方法(三)抽气吸法

此法先将抽气罐的瓶底紧扣在穴位上,用注射器或抽气筒通过橡皮塞抽出罐内空气,使其产生负压,即能吸住。三、拔罐方法(一)留罐法(retaining

cupping)又称坐罐法,即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10~15分钟,然后将罐起下。此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一般疾病均可应用,而且单罐、多罐皆可应用。三、拔罐方法(二)走罐法(movable

cupping)亦称推罐法,即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

罐口上,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剂,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

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

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适宜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三、拔罐方法(三)闪罐法(successive

flash

cupping)即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地

拔住起下,起下拔住,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功能减退等疾患,尤其适用于不宜留罐的患者,如小儿、年轻女性的面部。三、拔罐方法(四)刺血拔罐法(blood

lettingpuncturing

and

cupping)又称刺络拔罐法,即在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打后,再将火罐吸拔于点刺的部位,使之出血,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一般刺血后拔罐留置10~15分钟,多用于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三、拔罐方法(五)留针拔罐法(retaining

needle

andcupping)简称针罐即在针刺留针时,将罐拔在以针为中心的部位上,约5~10分钟,待皮肤红润,充血或瘀血时,将罐起下,然后将针起出。此法能起到针罐配合的作用。四、拔罐的作用和适应范围拔罐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其适应范围较为广泛,一般多用于风寒湿痹、腰背肩臂腿痛、关节痛、软组织闪挫扭伤及伤风感冒、头痛、咳嗽、哮喘、胃脘痛、呕吐、腹痛、泄泻、痛经、中风偏枯等。五、起罐方法和注意事项(一)起罐方法

起罐时,一般先用一手夹住火罐,另一

手拇指或食指从罐口旁边按压一下,使气体

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若罐吸附过强时,切不可用力猛拔,以免擦伤皮肤。五、起罐方法和注意事项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骨骼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火罐容易脱落,均不适用。2.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若应拔的部位有皱纹,或火罐稍大,不易吸拔时,可作一薄面饼,置于所拔部位,以增加局部面积,即可拔住。操作时必须动作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五、起罐方法和注意事项(二)注意事项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骨骼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火罐容易脱落,均不适用。2.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若应拔的部位有皱纹,或火罐稍大,不易吸拔时,可作一薄面饼,置于所拔部位,以增加局部面积,即可拔住。操作时必须动作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拔罐的作用拔罐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现代研究认为,拔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负压作用人体在火罐负压吸拔的时候,皮肤表面有大量气泡溢出,从而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通过检查也观察到:负压使局部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发生变化以及毛细血管破裂,少量血液进入组织间隙,从而出现瘀血现象。对机体产生一种良性刺激,促使功能恢复正常。拔罐的作用2温热作用拔罐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药罐最明显。温热刺激能使血管扩张,促进以局部为主的血液

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使体内的

废物、毒素加速排出,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白细胞和网状细胞的吞

噬力,增强局部耐受性和机体的抵抗力,从而达

到促使疾病好转的目的。拔罐的作用3调节作用拔罐法的调节作用是建立在负压和温热作用的基础上的。首先是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拔罐时的负压刺激和温热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的反射途径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反射性兴奋,借此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之趋于平衡。其次是调节微循环,提高新陈代谢。拔罐的作用4不同罐法的不同作用在火罐共性的基础上,不同的拔罐法各有其特殊的作用。如走罐法具有与按摩疗法、保健刮痧疗法相似的效应,可以改善皮肤的呼吸和营养,有利于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对关节、肌腱可增强弹性和活动性,促进周围血液循环。药罐法,在罐内负压和温热作用下,局部毛孔、汗腺开放,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药物可更多地被直接吸收,可发挥药物和拔罐双重效应。刺络拔罐法可以调节刺络的出血量,有较好的逐瘀化滞、解闭通结功效。针罐法则因选用的针法不同,可产生多种效应。适应范围感冒、发热、咳嗽、支气管哮喘及其

他肺部疾患;胃痛、腹痛、腹泻;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风湿痹痛、落枕;

痛经、闭经;痤疮、荨麻疹;高血压;面瘫;肥胖症等。注意事项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骨骼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宜拔罐。2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具。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吸附有力。3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泡勿需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4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和大血管分布部位及高热抽搐者和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不宜拔罐。第六章耳针疗法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耳廓的解剖结构、常用耳廓定位、耳穴选穴原则、刺激方法及注意事项。.耳针疗法的概念

耳针疗法是指通过耳廓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祖国医学针灸学的一个重要

分支。是指在中医理论和现代科学知识指

导下,通过刺激或检查耳穴达到防治疾病,手术镇痛和辅助诊断目的的一门学科。耳针的起源和发展籍耳诊治病症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法国外科医生P.Nogier提出的含有42穴,形如倒置胎儿分布的耳穴图。

近四十年来我国在耳针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方面均做了大量工作,把耳针提到一个新的水平。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支持WHO耳针术语标准化工作,促进国际耳针学术交流。耳与经络、脏腑的联系耳与经络的联系《内经》中不仅将“耳脉”发展成了手少阳三焦经,而且对耳与经脉、经别、经筋的关系都有比较详尽的记载。历代又有很多发挥。耳与脏腑的联系

“耳者,肾之官也”,“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肝病者……虚则……耳无所闻……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

“心在窍为舌,以舌非孔窍;故窍寄于耳。则肾为

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耳与脏腑的关系“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心:“寄见于耳,荣华于耳。”(《千金方》)肾:“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之客”(《证治准绳》)肺:“肺主声,令耳闻声。”(《难经·四十难》)肝:“肝病者……虚则……耳无所闻……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素问·脏器法时论》)脾:“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素问·玉机真脏论》)要

点①指导思想:中医整体观,藏象学说。②耳与五脏均有联系,其密切程度,肾为首,心次之。③耳背五脏穴的来源《厘正按摩要术》:“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④ 生理:

气血滋养耳 经络 脏腑病候反应借耳诊病借耳防治疾病耳廓解剖耳郭表面解剖四二轮:耳轮、对耳轮二 二屏:耳屏、对耳屏二根:上耳根、下耳根三

三个切迹:屏上、屏间、屏轮三个脚:耳轮脚、对耳轮上脚、对耳轮下脚四个凹窝:三角窝、耳舟、耳甲艇、耳甲腔一个耳轮结节四个一 一个外耳道口一个耳背沟一个耳垂二轮三脚四间窝,二屏三切四分一。耳廓表面解剖名称

(一)耳廓正面表面解剖名称

1耳轮——耳廓外缘向前卷曲的部分。

2耳轮结节——耳轮外上方稍肥厚的结节状突起,又称达尔文结节。

3耳轮尾——耳轮下缘与耳垂交界处。

4耳轮脚——耳轮深入到耳甲腔的横行突起。

5对耳轮——与耳轮相对的隆起处。耳廓表面解剖名称

6对耳轮上脚——对耳轮向上的分支。

7对耳轮下脚——对耳轮向下的分支。

8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脚之间构成的三角形凹窝。

9耳舟——对耳轮与耳轮之间的凹沟。

10耳屏——耳廓前面的瓣状突起,又称耳珠。

11对耳屏——耳垂上部与耳屏相对的隆起。

12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耳廓表面解剖名称

13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14轮屏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凹陷。

15耳甲——是由对耳屏和弧形的对耳轮体部及对耳轮下脚下缘围成凹窝。

16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甲部。

17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甲部。

18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耳廓背面表面解剖名称

耳廓背面的解剖有三个面、四个沟、四个隆起。三个面:

耳轮背面——耳轮的外侧面,因耳轮是向前卷

曲的,故此面多向前方。

耳轮尾背面——耳舟隆起与耳垂背面之间的平坦部分。耳垂背面——耳垂背面的平坦部分。耳廓背面表面解剖名称四个沟:

对耳轮后沟——对耳轮上脚和对耳轮体部背面的凹沟。

对耳轮下脚沟——对耳轮下脚的背面,是一条从内下略向外走行的凹沟,又称耳后上沟。

耳轮脚沟——耳轮脚的背面。

对耳屏沟——对耳屏背面的凹陷。耳廓背面表面解剖名称四个隆起:

耳舟后隆起——耳舟的背面。

三角窝后隆起——三角窝的背面,即对耳轮沟与对耳轮下脚沟之间。

耳甲艇后隆起——耳甲艇背面之隆起。

耳甲腔后隆起——耳甲腔背面之隆起。耳穴的涵义和别称

耳穴是指分布在耳廓的穴位,即在耳廓上可用于诊疗病症的区点。

当某人躯体内脏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某一个部位出现痛敏感、皮肤电特性(电阻、电容、电感、袋内)改变、变色(充血、缺血、色素沉着)、变形(隆起、凹陷、皱褶、丘疹、水疱、脱屑、血管变化……)等反应,医务人员即可刺激这些部位防治疾病,也可根据这些部位的反应,辅助诊断某些疾病。人们常将这些特定的部位称为耳穴。

耳穴又称为“反应点”、“压痛点”、“良导点”、

“敏感点”、“反射点”等别称。我国耳穴的来源

来自对古代文献的发掘和民间经验的收集如耳中、耳尖、屏尖、郁中等。

来自对国外经验的借鉴和验证,如皮质下穴、内分泌穴、指、腕、肘、肩穴等。

近40年来国内大量临床诊疗、耳针麻醉和实验研究中发现的耳穴如轮1-4、耳迷根穴、内生殖器穴、耳背沟穴、三焦穴、牙穴、腰椎穴等。《耳穴国标》简介提出《耳穴国标》的背景《耳穴国标》的形成过程《耳穴国标》的特点和意义耳穴大体分布图

耳穴在耳郭上的分布是有其规律可循的,它在耳郭正面的排列像一个在子宫内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及下肢朝上,胸腹部及主躯干在中间。

与头面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耳垂和对耳屏;与上肢相对应的耳穴分布在耳舟;耳穴大体分布图

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耳穴分布在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上、下脚;与盆腔相应的耳穴分布在三角窝;与腹腔脏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耳甲艇;与胸腔脏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耳甲腔;与消化道相应的耳穴分布在耳轮脚周围;与耳鼻咽喉相应的耳穴多分布在耳屏四周。耳穴的部位常用耳穴定位

耳中在耳轮脚处,即耳轮1区。

耳尖

在耳郭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肩

在耳舟4、5区(耳舟分为6等分,自上而下依次为耳舟1区、2区、3区、4区、5区、6区)坐骨神经

在对耳轮下脚的前2/3处,对耳轮6区。常用耳穴定位

颈椎在颈区后方,即对耳轮13区

腰骶椎在腹区后方,即对耳轮9区。

神门在三角窝后1/3处,即三角窝4区。

内生殖器在三角窝前1/3的下部,即三角窝2区。

屏尖在耳屏游离缘上部尖端,常用耳穴定位

缘中在对耳屏游离缘

上,对屏尖与轮屏切迹之中点处,即对耳屏2、3、4区交点处。

对屏尖在对耳屏游离缘的尖端,即对耳屏l、2、4区交点处。

皮质下在对耳屏内侧面,即对耳屏4区常用耳穴定位

胃在耳轮脚消失处,即耳甲

4区。

肾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后耳甲10区。

肝在耳甲艇的后下部,即耳甲12区

脾在耳甲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