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5166-2023 烧结金属材料和硬质合金弹性模量的测定》相较于《GB/T 5166-1998 烧结金属材料和硬质合金弹性模量测定》,在内容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更新与调整,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术语定义部分,《GB/T 5166-2023》对一些关键术语进行了更加明确的界定或新增了某些专业词汇的解释,以便于使用者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标准中的各项要求。例如,对于“弹性模量”的定义可能做了进一步细化或者增加了更多相关联的技术参数说明。
其次,《GB/T 5166-2023》针对测试方法进行了优化和完善。这可能涉及到改进了原有的实验装置、样品制备流程以及数据处理方式等细节。比如,新版标准或许引入了更为先进的测量技术或设备来提高检测精度;同时,也可能对原有的一些操作步骤进行了简化或标准化处理,使得整个测试过程更加高效且易于执行。
再者,考虑到环境保护及安全健康等因素,《GB/T 5166-2023》还可能加强了对实验室环境条件的要求,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建议。此外,新版本中还可能增加了关于废弃物处理的具体指导原则等内容。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23-08-06 颁布
- 2024-03-01 实施
文档简介
ICS77160
CCSH.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166—2023
代替GB/T5166—1998
烧结金属材料和硬质合金弹性模量的测定
Determinationofelasticitymodulusforsinteredmetalmaterialsandhardmetals
2023-08-06发布2024-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5166—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GB/T1.1—2020《1:》
起草
。
本文件代替烧结金属材料和硬质合金弹性模量测定与相
GB/T5166—1998《》,GB/T5166—1998
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章
a)(3);
更改了原理见第章年版的第章
b)(4,19983);
更改了取样方法见年版的
c)(5.1,19984.1);
删除了表面层应至少除去的厚度见年版的
d)“0.1mm”(19984.3);
增加了游标卡尺见
e)“”(6.1);
增加了仪器分辨率不大于见
f)“1Hz”(6.4);
增加了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可渗性烧结金属材料的试样密度测定方法见
g)()(7.2);
更改了报告结果修约规定见年版的
h)(8.2,19987.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SAC/TC243)。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南大学深圳市注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自贡
:、、、
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苏州中耀科技
、、、
有限公司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曾洁黄志锋凌继容张红张越周永贵肖永通伍超群王晓灵邱勇曲敬龙
:、、、、、、、、、、、
罗志强龚斌蒙世合朱振辉张锐
、、、、。
本文件于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998,。
Ⅰ
GB/T5166—2023
烧结金属材料和硬质合金弹性模量的测定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烧结金属材料和硬质合金弹性模量的测定方法
。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纵向振动法测定烧结金属材料和硬质合金的动态绝热的弹性模量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
本文件
。
致密烧结金属材料与硬质合金密度测定方法
GB/T3850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可渗性烧结金属材料密度含油率和开孔率的
GB/T5163()、
测定
硬质合金制品检验规则与试验方法
GB/T5242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8170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术语
GB/T10623—2008
金属材料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试验方法
GB/T22315—2008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抽样
JB/T7905()
3术语和定义
和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GB/T10623—2008GB/T22315—2008。
31
.
弹性模量elasticitymodulus
低于比例极限的应力和相应应变的比值
。
注弹性模量也称杨氏模量
:。
来源有修改
[:GB/T10623—2008,2.9,]
32
.
共振频率resonancefrequency
引致试样产生共振的外加强迫力的振动频率
。
来源
[:GB/T22315—2008,3.2.5]
4原理
通过对试样进行声波纵向振动激发使试样产生机械振动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厨师餐饮项目投资合作协议8篇
- 2025年度林木种植基地林业科研合作承包合同3篇
- 2024年教育科技产品代工开发合同范本3篇
- 2024版计算机技术援助及服务协议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用金属材料采购合同范本3篇
- 专属2024版代理合作协议模板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天然气管道租赁与运营合同
- 二零二五版酒店员工福利及奖励计划合作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海洋工程设备拆除与环保修复承包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民工劳动权益维护合同范本
- 2024年萍乡卫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标准卷
- 2024年高考数学(理)试卷(全国甲卷)(空白卷)
- DB32-T 4444-2023 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 临床三基考试题库(附答案)
- 合同签订执行风险管控培训
- 九宫数独200题(附答案全)
-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培训
- PTW-UNIDOS-E-放射剂量仪中文说明书
- JCT587-2012 玻璃纤维缠绕增强热固性树脂耐腐蚀立式贮罐
- 典范英语2b课文电子书
- 员工信息登记表(标准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