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野外救援_第1页
急诊医学-野外救援_第2页
急诊医学-野外救援_第3页
急诊医学-野外救援_第4页
急诊医学-野外救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野外急救野外急救在野外遇到突发性的病人或伤者,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然后想办法尽快送医救治。急救现场处理的主要任务是抢救生命、减少伤员痛苦、减少和预防加重伤情和并发症,正确而迅速地把伤病员转送到医院野外常见病的防治1.昆虫叮咬的防治2.昏厥3.中毒4.中暑5.蜇伤昆虫叮咬的防治在野外为了防止昆虫的叮咬,人员应

穿长袖衣和裤,扎紧袖口、领口,皮肤暴露部位涂搽防蚊药蚂蟥是危害很大的虫类。遇到蚂蟥叮咬时,不要硬拔,可用

手拍或用肥皂液、盐水、烟油、乙醇滴在其前吸盘处,或用燃烧着

的香烟烫,让其自行脱落,然后压迫伤口止血,并用碘酒涂搽伤

口以防感染。将大蒜汁涂抹于鞋袜和裤脚,也能起到驱避蚂蟥的作用。昏厥野外昏厥多是由于摔伤、疲劳过度、饥饿过度等原

因造成的。主要表现为面色突然苍白,脉搏微弱而缓慢,失去知

觉,遇到这种情况,不必惊慌,一般过一会儿便会苏醒。醒来后,应喝些热水,并注意休息。中毒1,如接触农药、漆树、有毒菇类等,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痒,甚至出现水泡,可能同时出现如哮喘等全身过敏性现象。急救办法:1、向患处冲大量冷水,也用湿冷毛巾之类敷伤处2、不要让患者搔抓伤处3、送最近的医院中毒2,中毒:其症状是恶心、呕吐、腹泻、胃疼等。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洗胃,快速喝大量的水,用指触咽部引起呕吐,然后吃蓖麻油等泻药清肠,再吃活性炭等解毒药及其他镇静药,多喝水,以加速排泄。为保证心脏正常跳动,应喝些糖水、浓茶,立即送医院救治。中暑中暑指在长时间的高温、高湿和热辐射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出现一系列热应激综合征的总称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1.先兆中暑症状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2.轻症中暑症状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出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3.重症中暑症状

顾名思义,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三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热痉挛症状特点: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热衰竭症状特点: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热射病症状特点: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中暑表现在中暑的时候也有轻重不同的临床表现,高温环境下,人们首先可以出现“先兆中暑”,这时如果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先兆中暑:高温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不超过38℃轻度中暑:上述症状加重,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症状及体征。重度中暑:(l)中暑高热:开始有先兆中暑症状,以后出现头痛、不安、嗜睡、甚至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快。体温在40℃以上。(2)中暑衰竭: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呼吸快而浅,神志不清,腋温低,肛温在38.5℃左右。中暑的急救1.迅速使病人脱离高温环境移至阴凉通处,解开或脱去外衣,取平臣卧位安静休息。2.反复用冷水擦洗面部、四肢或全身,直至体温降至少38度以下。3.对于高热病人,物理降温的同时配合药物降温。常用氯丙嗪等冬眠物先兆与轻度中暑迅速撤离高温环境,将病人安置在阴凉通风或电扇下,最好移至空调室,脱去外衣,平卧体位冷敷或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直至肛温38℃以下饮用含盐清凉饮料。可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用清凉油、风油精涂擦太阳穴、合谷等。早期呼吸、循环衰竭可静滴5%葡萄糖盐水500~1000ml,必要时使用呼吸和循环中枢兴奋剂救护原则:抓紧时间、迅速降温、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防治循环衰竭、休克及肾功衰重症中暑的处理药物降温:氯丙嗪25-50mg+4℃5%GNS500ml静滴或654-2改善周围循环预防休克:周围循环衰竭静滴5%GNS1500~2000ml,速度不宜过快。纠酸补碱5%NaHCO3200-250ml防治急性肾功衰:早期快速注射20%甘露醇250ml,静注速尿20mg,保持尿量30ml/h以上蜇伤蝎蜇伤蝎子尾巴上有一个尖锐的钩,与一对毒腺相通。蝎子蜇人,毒液即由此流入伤口。蜇伤如在四肢,可在伤部上方缠止血带,拔出毒钩,将明矾研碎用米醋调成糊状,涂在伤口上。必要切开伤口,抽取毒汁蜈蚣咬伤特点:其伤口是一对小孔,毒液流入伤口,局部红肿。处理方法:蜈蚣的毒液呈酸性,用碱性液体就能中和。可立即用5-10%的小苏打水或肥皂水、石灰水冲洗,不用碘酒。然后涂上较浓的碱水或3%的氨水蜂螫伤特点:蜜蜂毒液为酸性,黄蜂毒素为碱性,局部出现红肿、疼痛,数小时后可自行消退,如蜂刺留在伤口中,可引起局部化脓如果不幸被蜂蛰,用细针边缘勾挑蜂刺以取出,布能用针尖刺,不要挤压伤口,以免剩余的毒素扩散进入体内。然后用氨水、苏打水甚至尿液涂抹被蛰伤处,中和毒性。可用冷水浸透毛巾敷在伤处,减轻肿痛蛇咬伤我国的蛇类约有160多种,其中毒蛇有约50种,剧毒蛇约十几种。毒蛇排出的毒液主要有三种:金环蛇、银环蛇、海蛇等排出的是神经性毒素;蛙蛇、尖吻蟆蛇、竹叶青、烙铁头等排出的是血液毒素;眼镜蛇、眼镜王蛇、腹蛇等排出的是混合毒素竹叶青,又称焦尾巴、青竹蛇。头呈三角形,头鳞小,背面纯绿,尾端焦红,全长1米左右。在山区树栖生活,尤喜栖于山涧旁的树丛中。分布于湖北、安徽、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烙铁头又名龟壳花蛇,金线蛇。头呈三角形,头鳞细小,背面棕褐,背中央有紫色斑块,体侧呈紫棕圆斑,全长0.7-1米。栖居山区溪边丛林,多夜晚活动。分布于河南、安徽、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等地眼镜蛇

背面黑褐,颈背面有镶白圈的黑斑,状如眼镜,颈部扩张时尤其明显。全长1-2米。愤怒时,前半身竖起,颈部膨大,呼呼作响。其毒液可喷1-2米远。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五步蛇全长1.2-1.5米,体粗尾短,头大、三角形。鼻尖向上翘起,所以又叫它寒鼻蛇。背部灰竭色,有灰白色方形斑块二十四个。腹部白色,有圆珠状的大小黑斑。生活在山区森林中,特别是深山水沟边最多。平时常常盘着不动,所以也有人叫“盘蛇”。分布于湖北、安徽、浙江、湖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贵州等地。银环蛇全长0.6-1.2米,背部有黑白相间的横纹,尾末端尖细。生活在平原、丘陵地带,多栖水边。会主动咬人,咬后局部症状不显,但危害较大。分布于湖北、安徽、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蝮蛇又叫草上飞、土公蛇,身体长0.6-1米,头三角形,颈细,背部灰褐色。背部两侧有深褐色的圆形斑纹,圆斑的边缘黑色。腹部灰黑色,有许多不规则的黑白小斑。尾巴短,细小,焦黄色。生活在田野、丘陵和有农作物的地区,平原地区最多。由于这种蛇有良好的保护色(颜色和周围的泥土差不多),所以不容易被人发觉,因此,被咬伤的人比较多。毒液的毒性比较强,是混合毒,但以血循毒为主从外表看,无毒蛇的头部呈椭圆形,尾部细长,体表花纹多不明显,如火赤练蛇、乌风蛇等,毒蛇的头部呈三角形,一般头大颈细,尾短而突然变细,肛门以前鳞片常是单片的,表皮花纹比较鲜艳,如五步蛇、蝮蛇、竹叶青、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等(但眼镜蛇、银环蛇的头部不呈三角形)在野外如果不慎被蛇咬伤,不要惊慌失措,首先要判断是否为毒蛇咬伤。毒蛇与无毒蛇咬伤最根本的区别是:毒蛇都有毒牙,伤口上会留有两颗毒牙的大牙印,而无毒蛇留下的伤口是一排整齐的牙印;若在20分钟内没有局部疼痛、肿胀、麻木和无力等症状,则为无毒蛇咬伤。若为无毒蛇咬伤,只需要对伤口清洗、止血、包扎。若有条件再送医院注射破伤风针即可毒液进入人的身体以后,就会使人产生中毒现象。现在,一般都把毒蛇的毒液对人体的毒害情况,分做两大类:一类是神经毒,主要是使人的神经系统中毒。一类是血循毒,主要是使人的血液循环系统中毒。此外,又有一类毒蛇的毒液,既有神经毒,又有血循毒,所以把它叫做混合毒被毒蛇咬伤的主要症状:如是出血性蛇毒,则伤口灼痛、局部肿胀并扩散,伤口周围有紫斑、淤斑、起水泡,有浆状血由伤口渗出,皮肤或者皮下组织坏死、发烧、恶心、呕吐、七窍出血。有血痰、血尿、血压降低,瞳孔缩小、抽筋等。被咬后6-48小时内可能导致伤者死亡。如是神经性蛇毒,则表现为伤口疼痛、局部肿胀,嗜睡,运动失调,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局部无力,吞咽麻痹,口吃、流口水、恶心、呕吐、昏迷、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伤者可能在8-72小时内死亡蛇伤急救

毒蛇咬伤的应急处理:一般而言,被毒蛇咬伤后10-20分钟后,其症状才会逐渐呈现。被咬伤后,争取时间是最重要的。①患者应保持镇静,切勿惊慌、奔跑,以免加速毒液吸收和扩散;

②绑扎伤肢:找一根布带或长鞋带在伤口靠近心脏上端5-10公分扎紧(如手指咬伤,扎在指根;手掌或手臂咬伤,扎在手腕上或肘上;小腿咬伤,扎在膝关节上方),动作越快越好,以减少毒液吸收。但为防止肢体坏死,每隔10分钟左右,放松2-3分钟。应用冷水反复冲洗伤口表面的蛇毒③冲洗伤口:在山林、田地里咬伤,应马上用冷茶、冷开水或泉水冲洗伤口,洗去伤口周围粘附的毒液,减少对毒液的吸收。条件许可时用冷开水加食盐冲洗,或选用肥皂水、双氧水、千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溶液、四千分之一的呋喃西林溶液冲洗④扩创排毒:以牙痕为中心,用消过毒的小刀将伤口的皮肤切成十字形。不要刺得太深,以免伤及血管。再用两手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