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表格教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db17f6bf10f90776e68bbdf48ef6ec2/bdb17f6bf10f90776e68bbdf48ef6ec21.gif)
![五年级数学上册表格教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db17f6bf10f90776e68bbdf48ef6ec2/bdb17f6bf10f90776e68bbdf48ef6ec22.gif)
![五年级数学上册表格教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db17f6bf10f90776e68bbdf48ef6ec2/bdb17f6bf10f90776e68bbdf48ef6ec23.gif)
![五年级数学上册表格教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db17f6bf10f90776e68bbdf48ef6ec2/bdb17f6bf10f90776e68bbdf48ef6ec24.gif)
![五年级数学上册表格教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db17f6bf10f90776e68bbdf48ef6ec2/bdb17f6bf10f90776e68bbdf48ef6ec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1
第一单元教学进度和计划.............................................3
认识负数...........................................................4
教学反思:给学生一个明晰的概念.....................................13
第二单元教学进度与计划.............................................15
多边形面积计算....................................................16
教学反思: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36
第三单元教学进度与计划............................................37
认识小数.........................................................38
教学反思:《认识小数》中的得与失.....................................68
第四单元教学进度与计划............................................70
小数加减法.......................................................71
教学反思:口算训练不容忽视!......................................93
第五单元教学进度与计划............................................94
找规律............................................................95
教学反思: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规律、自主解决问题......................102
期中测试与讲评....................................................111
第六单元教学进度计划..............................................113
解决问题的策略....................................................114
教学反思:抓住关键让学生有序思考.................................121
第七单元教学进度计划..............................................127
小数乘法和除法(一)..............................................128
第八单元教学进度计划..............................................145
公顷和平方米......................................................146
教学反思:在感悟的基础上建立表象.................................152
第九单元教学进度计划..............................................153
小数乘法和除法(二)..............................................1534
教学反思:创设情境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180
第十单元教学进度计划..............................................181
统计...........................................................182
教学反思:关于统计表教学的几点思考...............................190
总复习计划........................................................191
总复习............................................................192
期中测试与讲评...................................................213
第课时月日)No:
认识负数(一)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P1-3练习一1一5题
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
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步骤个案修改
课前游戏
老师说一句话,学生说相反的话。
一、教学例1
1、情境引入。
电脑播放天气预报片头
师:老师收集了某天四个城市的最低温度资料,并用温度计显示。
2、教学用正负数和0表示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
出示图片:香港19摄氏度
师:那一天香港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度?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老师介绍温度计的看法。
出示图片:上海3摄氏度
师:上海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出示图片:南京0摄氏度
师:南京呢?和上海比,南京的气温怎样?
出示图片:北京零下3摄氏度
师:和上海比,北京的气温怎么样?
同时出示上海、南京、北京三地的气温图片。师:上海和北京的
气温一样吗?
师:在数学上怎样区分零上3摄氏度和零下3摄氏度的呢?
3、介绍正负数的读写法。
师:规定零上3摄氏度记作+3摄氏度或3摄氏度,规定零下3摄
氏度记作-3摄氏度。
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
师:“+3”读作正三,再写的时候,只要在3前面加一个“+”个
—正号,号+3”也可以写成3。“-3”读作负三,书写时,只要先
写“_,,__负号,
再写3。(教师板书)
师:现在,我们可以说那一天上海的气温是+3C,北京的气温是
-3℃
4、练一练
(1)选择合适的数表示各地的气温
师:你还会用这样的方法来记录温度吗?
师:看屏幕上的温度计,选择适当的卡片举起来。
(卡片上分别写有+12℃、-12℃、30℃、+30℃、-30℃)
哈尔滨:零下12摄氏度,漠河:零下30摄氏度,海口:零上30
摄氏度
对于海口学生有两种不同的选择:+30℃和30℃
师:对于这两种选择你有什么看法?
(2)小小气象记录员
师:我们一起来当气象记录员,一边听天气预报,一边记录气温。
课件演示:赤道零上40摄氏度,北极零下26摄氏度,南极零下
40摄氏度
二、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师:从上面的资料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区有温差,在我国同一
地区同一天也有很大的温差。
出示教科书上的“你知道吗”
师:新疆吐鲁番是我国还把最低的地区,你知道它的海拔高度是多
少?
出示海拔高度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以海平面为标准,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
平面低。
师: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小结:用正负数还可以区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
度。
2、练一练
(1)用正数或者负数表示下面各地的海拔高度。(出示海拔高度
图)
中国最大的咸水湖一一青海湖的海拔高度高于海平面3193千米。
世界最低最咸的湖一一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
世界海拔高度最低的国家一一马尔代夫比海平面高1米。
(2)说说下面的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水面的海拔高度是-28米。
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最深处海拔T1034
米
三、描述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出示:+3,-3,40,-12,-400,-155,+8848
师:你能将这些数分分类吗?按什么分?分成几类?小组讨论。
师:象+3,40,+8848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3,-12,-400,-155
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师:从温度计上观察,0摄氏度以上的数都是正数,0摄氏度以下
的数都是负数。海平面以上的数都是正数,海平面以下的数都是
负数。
师: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大
于0,负数小于0。
练一练
1、先读一读,再把数填入适当的框内。
-5,+26,9,-40,-120,+203
CDCD
2、每人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
读出所写的数,并判断写的是否正确。
3、出示“你知道吗?一一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
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寻找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师:在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负数?
学生说出存折,电梯面板等等,并要求说明这些负数的意思
练习一4
选择合适的温度连一连
冰箱中的鱼水中的鱼烧好的鱼
io℃70°c-ior
练习一5
你知道下面的温度吗?
水沸腾的温度()℃
水结冰的温度()℃
月球表面的温度()℃
出示:+8>-5
结合今天学习的内容,说说这两个数表示的意思吗?
四、全课总结:
师:(电脑出示有关图片)像零摄氏度以上与零摄氏度以下,海平
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赛
的得分和失分,股价的上涨和下跌等等都是由相反意义的量,都
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负数在生活中应用
的资料,下节课来交流
第课时月日)No:
认识负数(二)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P3-5练习一6一10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
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难点: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步骤个案修改
一、复习导入
读一读,分一分。
+3000+4200-1800+2700-900+3700
二、教学例3
1、情境引入。
师:老师收集了新光服装店今年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列出统
计图。
月份—二三四五六
盈亏
+3000+4200-1800+2700-900+3700
(元)
2、教学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盈亏情况的具体意义。
师: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表中哪几个月盈利?哪几个月亏损?
从表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3、试一试
根据新光服装店去年下半年的盈亏情况,填写下表。
七月份:亏损1200元;八月份:亏损850元;
九月份:盈利2500元;十月份:盈利4300元;
十一月份:盈利3700元;十二月份:亏损250元;
月份七八九十十一十二
盈亏(元)
介绍一下服装店七至十二月份盈亏情况。
三、教学例4
1、出示情境图,辨别方向。
2、教学用正数和负数区别表示相反方向运动的路程。
师:小华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的大街走了2100米,到了什么
地方?
生:小华如果向东走2100米,到达邮局。
小华如果向西走2100米,到达公园。
师:如果把向东走2100米记作+2100米,那么向西走2100米可以
记作什么?
师:可以把向西走2100米记作+2100米吗?那么向东走2100米记
作什么?
3、表示南北方向运动的路程
从学校出发,沿南北方向的大街走1240米可以走到哪里?根
据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分别写出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
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4、试一试:
(1)你会填一填、读一读吗?
111111111IIa
5।J10124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2接近2,还是接近0?
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排列方向是怎样的?
5、练一练
1、小明家今年六月份收入和支出的记录。你能说一说小明家各项
收入和支出的情况吗?
2、(1)如果张军向东走30米,记作+30米,那么李刚向西走52,
记作()米。
(2)如果张军向北走40米,记作+40米,那么李刚走"-40米”,
表示他向()走了()米。
四、巩固练习。
练习一第6题。
某市2004年每个季度的平均气温如下表。
季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平均气温(°C)-101520-5
你能在温度计上表示出这些温度吗?
练习一第7题。
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吗?
(1)升降机上升8米记作+8米,下降5米记作()米。
(2)一幢大楼18层,地面以下有2层。地面以上第3层记作+3
层,地面以下第1层记作()层,地面以下第2层记作
()层。
(3)学校举行自然科学知识竞赛,抢答题的评分规则是答对一题
加100分,答错一题扣10分。如果把加100分记作+100分,
那么扣10分应记作()分。
练习一第8题
你能说说存折中红线框处的数各表示什么吗?
妈妈于6月10日又存入2000元,在存折上应记作()元;
6月25日取出400元,在存折上应记作()元。
阅读:你知道吗?
五、全课总结
布置作业:练习一第910题。
第课时月日)No:
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P10——11
教学目标:1、复习面积的意义、常用的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初
步建立图形的等积变形思想。
2、让学生体会转化、估计等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教学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作比较
充分的知识准备和思想准备。
教学重点:对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分割与移拼的转化方法
教学难点:对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分割与移拼的转化方法
教学步骤个案修改
一、分一分、数一数
1、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你能先把每个图形
分成几块,再数一数吗?
2、你是怎样分的?
怎样数的?
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二、移一移、数一数
1、怎样移动右边图形中的一部分,能很快数出它的面积?
2、利用分割与平移,保持面积不变,把多边形转化为长方形,
计算它的面积。
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三、数一数、算一算
1、下面是牧场中一个池塘的平面图。先把池塘上面整格的和
不满整格的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数一数各有多少个,再算
出池塘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不满整格的,都按半格计
算)。
2、你算出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这样的算法合理吗?
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3、你能算出右边树叶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吗?
四、估一估、算一算
1、采集几片树叶,先估计他们的面积个是多少平方厘米,再
把树叶描在第122页的方格纸上,用数方格的方法算促他们
的面积。
2、你能用这样的方法算出自己手掌的面积吗?
五、课终小结:
今天我们进行面积是多少实践活动,怎样计算不规则图形
的面积呢?
第课时月日)No: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例卜例3及“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1一5题
教学目标:1、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
边形的面积。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
步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运用。3、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
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步骤个案修改
一、复习导入:
1、说出学过的平面图形。
2、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的面积你会求?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1中的第1组图
要求:下面的两个图形面积是否相等?在小组里说一说你准
备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学生分组活动后组织交流)
(2)出示例1中的第2组图
要求:不用刚才的方法还能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吗?(学
生交流,教师适当强调“转化”的方法。)
(3)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运用已学过有关知识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来研
究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今天我们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计算”。(板书课题)
2、教学例2:
(1)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你能想办法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吗?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操作情况
第一种: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
②把这个三角形向右平移。
③到斜边重合。
第二种: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将其剪为两个梯形。
②把左侧的梯形向右平移。
③道斜边重合。
(4)教室用课件进行演示并小结。
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稿剪开,再通过平移,都可
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5)小组讨论:
①转化后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
②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
③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6)学生总结,形成下面的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
III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X高
3、教学例3:
(1)提问:是不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
都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呢?请大家从教科书第123页
上任选一个平行四边形剪下来,先把它转化成长方形,再求出面
积并填写下表。
转化后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长(cm)宽(cm)面积底(cm)高(cm)面积
(cm)(cm)
(2)学生操作,反馈交流。
(3)用字母表示面公式:S=ah(板书)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试一试:明确应用公式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般
要有两个条件,即底和高。
2、指导完成练一练:强调底和高的对应关系。
3、练习二:
第1题:使学生画出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与图中长方形面积相
等,平行四边形底与高的乘积为15。所画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
别为5和3、3和5或15和1。
第2题:学生在测量时一定要注意底和高必须是对应的一组。
第3题:要告诉学生用途中标出的数据计算出来的面积是近
似值。这种近似的测量和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
第5题:可以让同桌两人分别准备一样大小的长方形框架。
操作时,一个长方形不动,另一个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通过
观察、比较后要明确两点:
1、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没变,面积变了。
2、拉成的平行四边形越是显得扁平,它的高就越短,面积就
会越小
四、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第课时月日)No: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例4"列5及“试一试”、“练一练”
练习三1一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
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
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步骤个案修改
一、复习导入:
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学
师:仔细观察这3个平行四边形,请说出如何求每个涂色的
三角形的面积?先自己想,随后在小组中交流。
学生讨论后汇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师:为什么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求出每个涂色的
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究竟有怎样的关系?三角形
的面积有应当如何计算?今天继续运用“转化”的方法来研究三
角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2、教学例5:
(1)出示例5:
师:用例5中提供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注意:组内所选的
三角形都要齐全)
(2)小组交流:
你认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需要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特
点?
要使学生明确: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
四边形。
(3)测量数据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三角形的
面积并填表。
师:如何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从表中可以看出三角形与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关系?(小组交流)
得出以下结论:
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无论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
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
因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二
半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X高+2
板书如下: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X高
2倍][一半1|
三角形的面积=底X高2
(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公式:S=ah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
2、完成练一练:
(1)先让学生回忆拼得过程,再回答。(2)要让学生说清
是如何想的。
3、完成练习三第1—3题:
四、课外延伸:介绍第16页“你知道吗”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第课时月日)No: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三第4-10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重点:三角形面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教学难点:三角形面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教学步骤个案修改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练习希望
同学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
二、练习指导。
出示练习三第七题
1、量出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
2、独立算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
3、组内交流:说一说怎样算的。
4、组织在班上交流:
(1)>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2)、怎样推导出来的?
(3)、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要注意什么?
三、解决问题。
1、第5题
(1)学生独立思考后,在组内交流。
(2)组织在班上交流。
(3)在交流的基础上明确:可以通过计算解决,也可以把三
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逐一进行比较。教学时,重点放在后
一种方法的比较上。
2、第6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想一想:三角形的面积是9,底和高的乘积应该是多少。
独立思考后,在组内交流。
(3)在交流的基础上明确:要使学生画出的三角形的面积
是9平方厘米,三角形底和高的乘积应是18。因此,方格纸上画
出的三角形可以分别是:底6cm,高女m;底3cm,高6cm;底
9cm,高2cm;底2cm,高9cm;底1cm,高18cm。
(4)学生画图练习,然后交流订正。
3、课堂作业:完成练习三第八题
4、第9题
(1)小组合作测量红领巾的底和高。(取整厘米数)
(2)独立计算红领巾的面积。
(3)交流订正。
5、第10题(1)独立思考后在组内交流。
(2)组织在班上交流,通过使学生明确:涂色三角形与它所
在的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所以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都是它所
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6、第4题。独立完成后,校对。
7、思考题(1)学生试做后,在组内交流。
(2)组织交流,明确:每个大三角形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中
等三角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每个小三角形的面积是4平方厘
米;平行四边形和小正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
四、课终总结。
想一想,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同位交流。
第课时月日)No:
梯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梯形面积的计算第19页例6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梯形
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
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步骤个案修改
一、复习导入:
1、回顾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导入:今天我们继续运用这种方法来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6:
(1)出示例6:
师:用例6中提供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注意:组内所选
的梯形都要齐全)
(2)小组交流:
你认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需要的两个梯形有什么特点?
要使学生明确: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
形。
(3)测量数据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梯形的面
积并填表。
师:如何计算一个梯形的面积?从表中可以看出梯形与拼成的平
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关系?(小组交流)
得出以下结论:
这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无论是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还是
一般的梯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下底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_________梯形的高___________
因为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二
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x高+2
板书如下: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X高
2倍]]一半11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X高+2
(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公式:S=(a+b)h4-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
2、完成练一练:
(1)学生计算后提问:用上、下底的和乘高后,为什么还要
除以2?
(2)结合直观的图形或教具演示,简单介绍横截面的含义,
再让学生结合公式进行计算。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第课时月日)No:
梯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梯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完成第21页练习四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梯形的面积
教学重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
教学难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
教学步骤个案修改
一、指导练习
1、完成练习四第1题
学生口答,并说一说为什么用24X2
问: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与每个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
2、第2题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说怎样找出面积相等的
梯形。由于这4个梯形的高相等,只要比较它们的商、下
底的和是否相等。这几个梯形中,除左起第3个梯形之外,
其余的面积都是相等的。
3、第3题右图是直角梯形,可以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
直角梯形中与上、下底垂直的那条腰的长度就是梯形的
晨1。
4、第5题要注意两个问题:1、统一面积单位;2、讲
清楚数量关系。
5、第6题先搞清楚水渠和拦水坝的横截面积分别是指
图中的哪个部分,分别是什么形状,图中标出的条件又有
哪些。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分别进行计算。
6、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当的进行补充和
强化。
二、课堂总结
通过练习,同学们已经能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熟练地
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了。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要多
动脑,看清所求问题,找出必要条件,计算时还要仔细。
第课时月日)No:
整理与练习(一)
教学内容:1、系统地复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完成第22—23页”练习与应用”的第1—3题。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几个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相同之处。
让学生知道“转化”的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计算多边形面积的一般策略,加深对面积
公式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
教学重点:各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各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步骤个
案修改
一、回顾与整理
1.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明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板: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X边长S=aXa或S=a2
2.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说说推导过程,深化“转化”思想。
明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义高板:S=ah
3.复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说说推导过程,深化“转化”思想。
明确:三角形的面积=底乂高+2板:S=ah+2
4.复习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说说推导过程,深化“转化”思想.
明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X高+2
板:S=(a+b)Xh+2
图形面积公式
长方形S=ab
正方形S=ah
平行四边形S=ah
三角形S=ah+2
梯形S=(a+b)h+2
......
(让学生明确可采用不同的整理方法,但要清晰,有条理)
二、练习与应用
1.完成P(22)练习与应用/I
问:各个图形的长和宽(底和高)分别是多少?可以怎样计算他们的面积?
明确:等底等高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梯形是
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面积的一半.
2.补充(小黑板出示)
列式计算各种图形的面积
(1)平行四边形的底30分米,高10分米。
(2)直角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6分米、8分米、10分米。
(3)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4厘米,高2分米。
三、巩固深化
第1题
独立思考后,在组内交流。
组织在班上交流。
小结:先比较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再比较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最后比
较梯形与平行四边形。随后通过推理,明确图形间的大小关系。
第二题
学生独立练习,同时指名两名学生板演。
根据板演情况,评析订正。
第3题
运用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生独立练习。
组织交流:说一说怎样算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四、全课小结
想一想,我们这节课整理和练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同位交流。
第课时月日)No:
整理与练习(二)
教学内容:整理与练习(二)完成第23—24页“练习与应用”的4—9题
教学目标: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加以巩固,使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并能准确熟练地加以运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面积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面积公式的应用
教学步骤个案修改
一、复习导入:
回忆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二、练习与应用
1、完成P/(23)练习与应用/4
(1)问: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长和宽分别是多少?面
积呢?
(2)问: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
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
明确:三角形的底和高的乘积应等于长方体长和宽乘积的2
倍。
(3)梯形的上底与下底和高分别是多少?(启发学生多种思路)
2.完成P(24)练习与应用/6
让生独立完成,再让生说说分别应用了怎样的计算公式。
3、完成P(24)练习与应用/7
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启发不同思路
明确两种解法:(1)20X9-1X9
(2)(20-1)X9
4、完成P(24)练习与应用/8
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鼓励不同解法。
明确: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乡相等,这两条腰就是三角形的底和
昌I。
5、教学P(25)/10
(1)师画出完整的截面示意图(出示)
观察思考:说说这对钢管排列的规律?
(2)让学生尝试计算
(3)组织交流,启发领悟(最简单的方法):
(最上层根数+最底层根数)X层数+2
6、教学P(25)/II
(让学生事先准备一些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的物体)
(1)让学生分组测量、计算。
(2)小组汇报
三、评价反思
1.让学生对照表中指标,说一说,涂一涂
2.组内相互交换意见,以促进互相启发,互相帮助。
四、全课小结
想一想,我们这节课整理和练习了哪些内容?
你有什么收获?同位交流。
第课时月日)No:
整理与练习(三)
教学内容:整理与练习(三)完成第25页“练习与应用”的10—11题
教学目标: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加以巩固,使学生感受事物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
通过测量并计算有关物体表面的面积。培养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O
教学重点:面积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面积公式的应用
教学步骤个案修改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希望同学们在练
习和应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基本练习。
1、想一想,我们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分别是怎样计
算的?
独立思考后,在组内交流。
三、解决问题。
1、第10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想一想,怎样才能求出“这堆钢管一共有多少根?”
自己想办法解答。
(3)、在组内交流自己的解法。
(4)、组织在班上交流:想一想我们的计算方法与梯形面积
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吗?
在交流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通过直观示意图并借助想象,体
会求和方法的思考过程与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之间存在
的相似性。
2、第11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重点指导高的测量方法。
可提醒学生联系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知识帮助解决高的测
量问题。
(3)、学生分组测量、计算。
(4)、分组汇报活动情况。
3、思考题
鼓励有兴趣的学生主动去解决。必要时可以通过画图提示
学生,也可以用本单元第16页中的“你知道吗”介绍的方法,以
打开学生思路.
四、评价与反思
通过这一活动,你有哪些收获?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
意吗?自己说一说,评一评,看看自己能得几颗星,就把几颗星
图上颜色。
第课时月日)No:
校园的绿化面积
教学内容:校园的绿化面积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割补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培养学生应用有关测量和面积计算的知识和技能,在现实情况中合理、灵活地应用相关数学
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割补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在现实情况中合理、灵活地应用相关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想想算算:
1、出示右图,要求学生算出它的面积:
(1)小组交流:你准备怎样计算?
(2)学生汇报:
①可以看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梯形②从一个长方
形中去掉一个梯形
(3)任选一种方法进行计算:
二、巩固练习:
求下面图形的面积:
m___
m
____2m
5m10m
三、画一画:(第27页画画算算)
学校准备建一个新的花圃,在方格纸上划出花圃的形状并
计算出面积。
四、实地测量:(第27页量量算算)
在校园里找出一块合适的空地,参照上面画出的形状
进行实地测量。
第课时月日)No:
小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P28-29页例1和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五的1—5
题。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分数的基础上认识小数,知道什么是小数,小数的意义,
学会分数、小数的互化。
2、培养学生的理解空间想象能力。
3、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及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教学步骤个案修改
一、复习
1、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数。
1角=()元1分米=()米
2角=()元1厘米=()米
1分=()元1毫米=()米
说说怎么想的?
2、导入新课
出示例1,你认识图中的哪个小数?知道0.3是几角钱吗?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小数的知识?
小结: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位的小数,从今天开始我们继续学
习小数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你还会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下面物品的价钱
吗?
指名回答问题。注意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完整。
信封的单价0.05元是5分,练习簿的单价0.48元是4角8
分或48分。
(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既使学生消除对这三个小数的陌生
感,又为下面体会小数的意义埋下伏笔。)
2、指出:0.05读作:零点零五0.48读作:零点四八,
它们都是小数。
把0.05、0.48再写一写,读一读。
3、一元等于多少分?1分是1元的几分之一?0.05元是1元
的几分之几?0.48元呢?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得出:1分是一元的「一;0.05元是1元的;0.48元是1
100100
一348
兀的---o
100
观察板书:
你发现了什么?
4、教学例2
拿出直尺,找到1厘米的刻度,再说说1厘米是1米的几分
之几,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怎么表示呢?
我们已经知道,1厘米用米或0.01米表示,那么4厘米、
100
9厘米分别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怎样表示呢?
在书上填一填,再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小数?你知道它们的意思吗?
说说看。
5、练习5第1题
在下面每个正方形中涂上颜色,分别表示9二、二7一和5上2,
10100100
并把它们写成小数,填在括号里。
学生自主练习,进一步体验小数的意义。
6、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评讲。说说怎么想的?
6、拿出宜尺,找到1毫米,想一想1米里有多少1毫米?
1毫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呢?用小数可以怎样表示呢?(板书)
7毫米、15毫米写成分数是多少呢?用小数表示呢?(板书)
7、试一试:
如果每个图形都表示整数“1”,那么染色部分用分数和小数
怎样表示呢?
学生交流,在书上填一填,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交流一下自己的观点。
结论:分母是10、1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三、比较、抽象和概括:
观察前面出现的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
的同学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四、巩固练习:
练习五的1〜5题。
练习时让学生自主练习,指名回答时要培养学生完整回答并应
用自己学过的知识阐明观点的习惯与能力。
第1题:在书上涂色表示,再说说是怎样涂、怎样想的。
第2题:在小组内读一读,再指名读一读,并要求说出每个数各
表示几分之几。
第3题:在本子上写一写,再指名板演,并要求说出每个数各是
几位小数。
注意:练习的第3题,出现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读写应
该不会有困难,但是在用小数的意义进行说明时,对于一部分学
生可能会造成困难,虽然题目没有要求学生进行意义说明,但是
在教学中还是应该有初步的渗透。
五、课终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课时月日)No:
认识小数
教学内容:教学数位顺序表,P30页例3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五6一10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巩固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认真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知道数位、记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知识过程的能力。
4.训练学生思维灵活性,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品质。
教学重点:数位顺序表、记数单位及之间关系。
教学难点:记数单位的理解。
教学步骤个案修改
一、复习引入。
提问:小数分为哪几部分?整数部分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
位?第二位……?记数单位是什么?
二、出示例3:
你能举例说说I和0.1的关系吗?
1、引导学生把1和0」都看成相同单位的数量。
如:1米和0.1米,0.1米是1分米,1米=10分米,也就是1
米是个0.1米,或者说10个0.1米是1米。
1元和0.1元、1分米和0.1分米等。
可不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探索1和0.1的关系?
学生自主画图探索。
结论:1里面有10个0.1。
2、你能用类似的方法探索0.1和0.01有什么关系?0.01和
0.001呢?
学生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交流结果。
3、小结: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之间的关系都是10。整数部分
的I和小数部分的0.1之间的进率也是10,同整数一样,小数的
记数单位也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小数的
数位。
4、教学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和记数单位,整理出数位顺序表。
教师: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记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0.1);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记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0.01);
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记数单位是千分之一
(0.001)。
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o
5、提问:
(1)小数部分有一个数位,叫几位小数?(让学生举例)
(2)小数部分有4个数位,叫几位小数?(让学生举例)
小结:小数部分有几个数位,叫做几位小数。
提问:(1)0.7表示什么?
(2)0.26表示什么?
(3)0,008表示什么?
反复口答练习,增强识记。
结论:一位小数的小数点右边有一位,这一位是十分位;十
分位上的数是几表示几个十分之一,十分位的记数单位是十分之
一(0.1)。两位小数的小数点右边有两位,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
百分位上的数是几表示几个百分之一,百分位的记数单位是百分
之一(0.01)...
6、把书上的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
填完后,交流。提问:
(1)顺序表里整数部分的数位从各位起往什么方向排列,小数部
分呢?
(2)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什么,右边第一位呢?
(3)百位和百分位分别是小数点哪边的第几位?
(4)1个千是几个百?10个10是几个百?
(5)0.1是几个是01?10个0.001是几个0.01?
(6)1里面有几个0.1,10个0.1是多少?
类似的问题多提问,加强学生对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以及记数
单位之间关系的理解。
三、试一试和练一练。
这部分内容是为了巩固学生对于数位顺序和记数单位的知识
的理解,从而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所
以这两部分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五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并阐明自己的观点。
2、练习五第7题。
独立完成,订正时注意十二秒九一,联系上下文应该写作
12.91秒,不要忘记写单位名称。
3、练习五第9题。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时,板演的同学阐明观点。
4、练习五第10题。
学生拿出准备的卡片,老师读要求,同学们在课桌上拼摆。
让摆的又快又对的同学说说自己的小窍门。
家庭作业:
1、练习五第8题。
2、《同步学习与探究》相应练习。
预习小数的性质。
五、课终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第课时月日)No:
认识小数补充练习
教学内容:认识小数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和分数的
联系。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知道数位、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通过引导,理解、记忆小数数位顺序表,通过多样的练习巩固和提高。
3、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和分数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记忆小数数位顺序表。
教学步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路建筑材料质检合同范例
- 北京出租合同范例
- 财产抵押担保借款合同范本
- 冷库安装合同范例
- 公厕维修施工合同范本
- 公司工程装修合同范例
- 个人广告采购合同范本
- 全屋定制套餐合同范例
- 2025年度工伤事故责任认定与赔偿金支付协议书
- 包子配送合同范本
- 《消防机器人相关技术研究》
- 2024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
- 【直播薪资考核】短视频直播电商部门岗位职责及绩效考核指标管理实施办法-市场营销策划-直播公司团队管理
- 项目设计报告范文高中
- 《千年古村上甘棠》课件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电子课文《小马过河》
-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专题解读
- 爱车讲堂 课件
- 成立商会的可行性报告5则范文
- 市场监督管理局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总结
- 2024-2030年中国免疫细胞存储行业发展模式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