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重庆市忠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试卷_第1页
【解析】重庆市忠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试卷_第2页
【解析】重庆市忠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试卷_第3页
【解析】重庆市忠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试卷_第4页
【解析】重庆市忠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解析】重庆市忠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试卷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重庆市忠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2023七下·花都期中)下列几组物质中,即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的是()

A.糖类、脂肪、维生素B.蛋白质、脂肪、无机盐

C.糖类、脂肪、蛋白质D.蛋白质、水、无机盐

【答案】C

【知识点】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解析】【解答】食物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六大营养物质,其中:

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

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

蛋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一部分能量,但蛋白质主要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重要原料,

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蛋白质、脂肪、糖类既是细胞的组成成分,又为人体提供能量;水、无机盐是细胞的组成成分,但不为人体提供能量;维生素既不参与细胞的组成,又不为人体提供能量。

2.(2023·滨州)馒头是我们的主食,其中的淀粉等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人体内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

A.胃液、胆汁、胰液B.唾液、肠液、胰液

C.胆汁、肠液、胰液D.唾液、胃液、肠液

【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淀粉在消化道的消化过程是: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因此人体内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唾液、肠液和胰液.

故选:B.

【分析】唾液中只含有唾液淀粉酶、胃液中只含有胃蛋白酶、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是能乳化脂肪、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淀粉的消化过程和参与的消化液.

3.(2023·顺义模拟)如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甲处阻塞,最可能发生的是()

A.胰腺无法分泌胰液B.胃液无法分解蛋白质

C.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D.吸收氨基酸的功能下降

【答案】C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进行物理性消化。所以老王体内的甲处(胆管)发生阻塞,胆汁将不能流入十二指肠,因此他的消化及吸收营养物质功能中,最可能发生的是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故答案为:C

【分析】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

组成器官功能

消化道口腔初步将少量淀粉消化成麦芽糖

咽食物与气体的共用通道

食道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

胃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有小肠绒毛和皱襞

大肠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粪便由此排出

消化腺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肝脏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胃腺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胰腺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肠腺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4.一位贫血患者患急性阑尾炎,到医院紧急救治,其血液常规化验单结果可能不在正常值范围的是()

A.红细胞、白细胞B.红细胞、血小板

C.血浆、白细胞D.血小板、白细胞

【答案】A

【知识点】血常规化验单

【解析】【解答】血指的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因此如果患贫血,应该是RBC(红细胞)和HGB(血红蛋白)的值偏低;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如果身体的某个部位发炎,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大大增加去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因此,一个慢性贫血患者突患急性阑尾炎,其化验结果可能在正常值范围之外的是红细胞、白细胞。

故答案为:A。

【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贫血是因血液内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含量少。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蛋白质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因此缺铁或缺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都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进而引起贫血,所以贫血患者应该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

5.(2023·海淀)中医常通过“切脉”来推知体内各器官的健康状况;病人在医院打吊瓶时,针头插入的是手臂上的一条“青筋”.这里所说的“切脉”的“脉”和“青筋”分别是指()

A.动脉和神经B.静脉和动脉

C.动脉和静脉D.动脉和毛细血管

【答案】C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解:脉搏即动脉的搏动.心脏收缩时,由于输出血液冲击引起的动脉跳动.正常人的脉搏和心率一致.医生可以根据脉搏诊断疾病.切脉一般取近手腕部的桡动脉,分寸、关、尺三部按察,掌后高骨处定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切脉必须在病人安静后才进行,病人手臂平放,手掌向上,医生用食、中、无名指的指尖分别平按在寸、关、尺三个部位,用力则由轻到重,用浮取、中取、沉取三种手法,体会脉象的情况,来诊断病情.

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其中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其功能为物质交换的场所.动脉一般埋藏在身体较深的部位,不易从体表中看到,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呈“青色”,俗称“青筋”.因此“切脉”的“脉”和“青筋”分别是指动脉和静脉.

故选:C.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脉搏以及静脉的特点.脉搏即动脉搏动,随着心脏有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相应的出现扩张和回缩,在体表浅动脉上可触到搏动;血管有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分析解答.

6.(2023·福建)瓣膜保证了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动方向是()

A.动脉→心室→心房B.心房→动脉→心室

C.心房→心室→动脉D.心室→动脉→心房

【答案】C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解: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使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在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朝向动脉开,保证了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瓣膜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

故选:C

【分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即心室与动脉相连,心房与静脉相连.如图所示:

7.(2023八上·龙陵期中)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这有利于()

A.肺的通气B.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里运输D.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答案】B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肺是呼吸的主要器官,也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故选:B

【分析】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8.(2023·东营模拟)肾动脉和肾静脉中的血液中相比,肾静脉中的血液()

A.氧少,尿素等废物少B.氧少,尿素等废物多

C.氧多,尿素等废物少D.氧多,尿素等废物多

【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肾动脉进入肾脏后经过反复分支形成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肾小球,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又在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又分支形成毛细血管,包绕在肾小管外面,这些毛细血管又汇集成肾静脉;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在沿这条路线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尿酸等废物减少;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与组织细胞发生了物质交换,组成肾小管的细胞利用血液运来的氧气和养料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扩散到血液,即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肾静脉的血液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氧气减少,养料减少.故肾动脉和肾静脉中的血液成分相比较,肾静脉的血液中氧气少,尿素等废物少,养料少,二氧化碳多.

故选:A.

【分析】此题考查了两种血管中成分的变化.结合尿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肾脏作为一个一般器官,其正常的生命活动,要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和养料,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氧气和养料都会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肾脏作为一个排泄器官,要将流经肾脏的血液中的一些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废物会减少.

9.夏日晴天中午,小明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刚走进电影院时和寻找到最前排16号座位时,眼球内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

A.瞳孔缩小,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

B.瞳孔缩小,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C.瞳孔放大,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

D.瞳孔放大,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答案】D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

【解析】【解答】小明从光线较强的室外进入光线很弱的电影院内,瞳孔为适应室内的光线会逐渐扩大,以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这样才能看清室内的物体;同时,小明在寻找到最前排(看远处的物体)晶状体的曲度变小,找16号座位时(看近处的物体),这时,晶状体的曲度要由小逐渐变大。

故答案为:D。

【分析】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控制瞳孔扩大和缩小的是虹膜内的平滑肌,强光下瞳孔缩小,弱光下瞳孔扩大;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10.(2023·娄底模拟)当你在“打呵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是“打呵欠”影响了()

A.鼓膜的振动B.听小骨的振动

C.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受D.神经冲动的传导

【答案】A

【知识点】听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解: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人的口腔通过咽鼓管与中耳相连,中耳中的鼓膜能接受声波刺激,可产生振动.“打呵欠”会影响鼓膜的振动.

故选:A

【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

11.手指被扎,痛觉形成的部位是()

A.指尖B.效应器C.感受器D.大脑皮层

【答案】D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手被扎感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手是感受器、通过传入神经到达神经中枢(大脑皮层),

故答案选D.

【分析】产生痛觉是在大脑皮层的痛觉感觉中枢.

12.某科学家曾做了如下实验:在饲养正常的蝌蚪的水中放入某种激素,发现蝌蚪提前发育成蛙,但蛙只有苍蝇大小.由此推断放入的激素是()

A.生长激素B.甲状腺激素C.肾上腺素D.胰岛素

【答案】B

【知识点】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甲状腺激素促进动物的生长和发育;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统兴奋性的作用,用含有甲状腺激素制剂的饲料喂蝌蚪,结果蝌蚪提前发育成小青蛙,说明甲状腺激素能够蝌蚪的发育,缩短其发育时间。

故答案为:B。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中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幼年时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过多会患巨人症;甲状腺激素幼年时分泌过少会患呆小症;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

13.给小孩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的物质和小孩获得的免疫分别是()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B.抗原,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D.抗体,特异性免疫

【答案】B

【知识点】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解:注射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相应病原体的抗体,因此给小孩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是抗原,不是抗体.

给小孩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后,体内的淋巴细胞能产生抵抗脊髓灰质病毒的抗体,该抗体只对脊髓灰质病毒有免疫作用,因此小孩获得的免疫是特异性免疫.

故选:B.

【分析】(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3)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

(4)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5)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14.(2023七下·廉江期末)传染病的特征是()

A.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死亡率较高

B.有传染性,但不会死亡

C.有的由病原体引起,有的由体虚引起

D.都由病原体引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答案】D

【知识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解答】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传染病的概念和特点,为基础题,熟记即可。

15.预防接种是为了()

A.消灭病原体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D

【知识点】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计划免疫

【解析】【解答】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计划免疫的目的是有计划地给人注射或口服疫苗,使人在不得病的前提下,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产生对该种病原体的免疫作用,避免相应传染病的感染。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增强了易感人群的抵抗能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所以,"预防接种"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D。

【分析】(1)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计划免疫是指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计划免疫即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

16.如图所示,甲图是人体心脏剖面图,乙图是人体某处局部血管示意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用手捏时,心脏壁最厚的是图甲中的(填),与⑤相连的血管是(填结构名称)。

(2)血液只能由③→⑤而不能倒流是因为图中③和⑤之间存在着防止血液倒流的[④]。

(3)乙图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是A→B→C,那么A是血管。

(4)脚受伤后静脉注射的消炎药通过血液循环,至少次经过心脏才可以到达患处发挥作用。

【答案】(1)⑤;主动脉

(2)房室瓣

(3)动脉

(4)2

【知识点】血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1)用手捏时,心脏壁最厚的是图甲中的⑤左心室,这与它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细胞流程长的特点相适应,与⑤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主动脉。

故填:⑤,主动脉。

(2)血液只能由③→⑤而不能倒流是因为图中③左心房和⑤左心室之间存在着防止血液倒流的④房室瓣,它使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

故填:房室瓣。

(3)乙图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是A动脉→B毛细血管→C静脉,那么A是动脉血管。

故填:动脉。

(4)血液循环途径如图:

【分析】图中①主动脉、②肺动脉、③左心房、④房室瓣、⑤左心室、⑥右心房、⑦右心室,A动脉、B毛细血管、C静脉。

17.如图是模拟呼吸运动的模式图,请观察并根据实验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装置中,玻璃钟罩代表。

(2)用手向上顶起橡皮膜(如图甲),模拟的是(填“吸气”或“呼气”)状态;在实际呼吸过程中,人体在该状态时,呼吸肌处于状态。

(3)人体通过呼吸运动,使胸廓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从而完成气体与气体的交换。

【答案】(1)胸廓

(2)呼气;舒张

(3)肺内;外界

【知识点】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解析】【解答】(1)图中小气球代表的是肺,玻璃管代表的是气管,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钟罩代表的是胸廓。

故填:胸廓。

(2)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

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图甲中膈肌顶部升高,肺缩小,表示呼气,图乙中膈肌顶部下降,肺扩张,表示吸气。

故填:呼气,舒张。

(3)肺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吸气和呼气)实现的。

故填:肺内,外界。

【分析】1、上图所示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图中气球代表肺,橡皮膜代表膈。甲表示呼气,乙表示吸气。

2、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18.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据图在横线上填出符合题意的人体器官或结构:

(1)反射弧由5部分组成,图中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2)语文课上,你感觉到了尿意,面对着课堂精彩的诱惑,你坚持下课后才去厕所。这说明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要受的控制。

(3)读完感人的故事,你流下了泪水。这种反应属于反射。

(4)某人车祸成了植物人瘫痪在床,但他的呼吸和心跳等基础生命活动正常,那么能确定他还正常的中枢神经结构是。

(5)若将④处切断,用针刺①,有无痛感?(填“有”或“无”)。

【答案】(1)①→②→③→④→⑤

(2)大脑

(3)条件

(4)脑干

(5)有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1)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和⑤效应器。

故填:①→②→③→④→⑤。

(2)排尿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的非条件反射,脊髓是低级的神经中枢,反射活动要受到大脑的控制,因此语文课上,你感觉到了尿意,面对着课堂精彩的诱惑,你坚持下课后才去厕所,是排尿反射受到大脑的控制,排尿反射不能完成。

故填:大脑。

(3)读完感人的故事,你流下了泪水。理解故事的内容,说明由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的参与才能完成的,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条件反射(复杂反射)。

故填:条件。

(4)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因此,某人车祸成了植物人瘫痪在床,但他的呼吸和心跳等基础生命活动正常,那么能确定他还正常的中枢神经结构是脑干。

故填:脑干。

(5)若某人④处已断,用针刺①处,①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②传入神经传到③神经中枢,在经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因此有感觉,但是反射弧不完整,因此无反射活动。

故填:有。

【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9.运动员的心理状况对运动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为更好地备战2022年冬奥会,研究者以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

(1)人体消化道内,淀粉的分解起始于,这是由于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2)分别在施加心理压力前、后取受试者的唾液,进行如下实验。

1号试管2号试管

加入淀粉液2毫升2毫升

滴加碘液2滴2滴

加入唾液?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温度条件37℃?

①1号试管“?”处应加入。设置1号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作用。

②2号试管“?”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

③观察,记录并比较1号和2号试管蓝色褪去时间,若结果为,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

【答案】(1)口腔

(2)施加心理压力前受试者的唾液2mL;对照;37;2号试管颜色褪去时间少于1号试管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

【解析】【解答】(1)人们在进食时,口腔周围的唾液腺分泌唾液,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淀粉的分解起始于口腔。

故填:口腔。

(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要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要以唾液为变量设置①对照实验,因此,在1号试管里""处应加施加心理压力前受试者的唾液2mL,这样就与2号试管形成了一组以施加心理压力前、后取受试者的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设置1号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对照作用。②2号试管""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37℃,因为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受温度的影响,37℃接近人的体温,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能力最强。③观察,记录并比较1号和2号试管蓝色褪去时间,若结果为2号试管颜色褪去时间少于1号试管,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若结果为2号试管颜色褪去时间等于1号试管,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没有变化;若结果为2号试管颜色褪去时间大于1号试管,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减少。

故填:①施加心理压力前受试者的唾液2mL,对照;

②37;

③2号试管颜色褪去时间少于1号试管。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即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表达和交流。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自动生成1/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重庆市忠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2023七下·花都期中)下列几组物质中,即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的是()

A.糖类、脂肪、维生素B.蛋白质、脂肪、无机盐

C.糖类、脂肪、蛋白质D.蛋白质、水、无机盐

2.(2023·滨州)馒头是我们的主食,其中的淀粉等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人体内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

A.胃液、胆汁、胰液B.唾液、肠液、胰液

C.胆汁、肠液、胰液D.唾液、胃液、肠液

3.(2023·顺义模拟)如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甲处阻塞,最可能发生的是()

A.胰腺无法分泌胰液B.胃液无法分解蛋白质

C.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D.吸收氨基酸的功能下降

4.一位贫血患者患急性阑尾炎,到医院紧急救治,其血液常规化验单结果可能不在正常值范围的是()

A.红细胞、白细胞B.红细胞、血小板

C.血浆、白细胞D.血小板、白细胞

5.(2023·海淀)中医常通过“切脉”来推知体内各器官的健康状况;病人在医院打吊瓶时,针头插入的是手臂上的一条“青筋”.这里所说的“切脉”的“脉”和“青筋”分别是指()

A.动脉和神经B.静脉和动脉

C.动脉和静脉D.动脉和毛细血管

6.(2023·福建)瓣膜保证了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动方向是()

A.动脉→心室→心房B.心房→动脉→心室

C.心房→心室→动脉D.心室→动脉→心房

7.(2023八上·龙陵期中)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这有利于()

A.肺的通气B.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里运输D.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8.(2023·东营模拟)肾动脉和肾静脉中的血液中相比,肾静脉中的血液()

A.氧少,尿素等废物少B.氧少,尿素等废物多

C.氧多,尿素等废物少D.氧多,尿素等废物多

9.夏日晴天中午,小明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刚走进电影院时和寻找到最前排16号座位时,眼球内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

A.瞳孔缩小,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

B.瞳孔缩小,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C.瞳孔放大,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

D.瞳孔放大,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10.(2023·娄底模拟)当你在“打呵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是“打呵欠”影响了()

A.鼓膜的振动B.听小骨的振动

C.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受D.神经冲动的传导

11.手指被扎,痛觉形成的部位是()

A.指尖B.效应器C.感受器D.大脑皮层

12.某科学家曾做了如下实验:在饲养正常的蝌蚪的水中放入某种激素,发现蝌蚪提前发育成蛙,但蛙只有苍蝇大小.由此推断放入的激素是()

A.生长激素B.甲状腺激素C.肾上腺素D.胰岛素

13.给小孩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的物质和小孩获得的免疫分别是()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B.抗原,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D.抗体,特异性免疫

14.(2023七下·廉江期末)传染病的特征是()

A.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死亡率较高

B.有传染性,但不会死亡

C.有的由病原体引起,有的由体虚引起

D.都由病原体引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15.预防接种是为了()

A.消灭病原体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

16.如图所示,甲图是人体心脏剖面图,乙图是人体某处局部血管示意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用手捏时,心脏壁最厚的是图甲中的(填),与⑤相连的血管是(填结构名称)。

(2)血液只能由③→⑤而不能倒流是因为图中③和⑤之间存在着防止血液倒流的[④]。

(3)乙图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是A→B→C,那么A是血管。

(4)脚受伤后静脉注射的消炎药通过血液循环,至少次经过心脏才可以到达患处发挥作用。

17.如图是模拟呼吸运动的模式图,请观察并根据实验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装置中,玻璃钟罩代表。

(2)用手向上顶起橡皮膜(如图甲),模拟的是(填“吸气”或“呼气”)状态;在实际呼吸过程中,人体在该状态时,呼吸肌处于状态。

(3)人体通过呼吸运动,使胸廓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从而完成气体与气体的交换。

18.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据图在横线上填出符合题意的人体器官或结构:

(1)反射弧由5部分组成,图中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2)语文课上,你感觉到了尿意,面对着课堂精彩的诱惑,你坚持下课后才去厕所。这说明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要受的控制。

(3)读完感人的故事,你流下了泪水。这种反应属于反射。

(4)某人车祸成了植物人瘫痪在床,但他的呼吸和心跳等基础生命活动正常,那么能确定他还正常的中枢神经结构是。

(5)若将④处切断,用针刺①,有无痛感?(填“有”或“无”)。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9.运动员的心理状况对运动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为更好地备战2022年冬奥会,研究者以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

(1)人体消化道内,淀粉的分解起始于,这是由于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2)分别在施加心理压力前、后取受试者的唾液,进行如下实验。

1号试管2号试管

加入淀粉液2毫升2毫升

滴加碘液2滴2滴

加入唾液?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温度条件37℃?

①1号试管“?”处应加入。设置1号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作用。

②2号试管“?”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

③观察,记录并比较1号和2号试管蓝色褪去时间,若结果为,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解析】【解答】食物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六大营养物质,其中:

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

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

蛋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一部分能量,但蛋白质主要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重要原料,

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蛋白质、脂肪、糖类既是细胞的组成成分,又为人体提供能量;水、无机盐是细胞的组成成分,但不为人体提供能量;维生素既不参与细胞的组成,又不为人体提供能量。

2.【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淀粉在消化道的消化过程是: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因此人体内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唾液、肠液和胰液.

故选:B.

【分析】唾液中只含有唾液淀粉酶、胃液中只含有胃蛋白酶、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是能乳化脂肪、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淀粉的消化过程和参与的消化液.

3.【答案】C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进行物理性消化。所以老王体内的甲处(胆管)发生阻塞,胆汁将不能流入十二指肠,因此他的消化及吸收营养物质功能中,最可能发生的是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故答案为:C

【分析】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

组成器官功能

消化道口腔初步将少量淀粉消化成麦芽糖

咽食物与气体的共用通道

食道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

胃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有小肠绒毛和皱襞

大肠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粪便由此排出

消化腺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肝脏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胃腺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胰腺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肠腺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4.【答案】A

【知识点】血常规化验单

【解析】【解答】血指的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因此如果患贫血,应该是RBC(红细胞)和HGB(血红蛋白)的值偏低;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如果身体的某个部位发炎,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大大增加去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因此,一个慢性贫血患者突患急性阑尾炎,其化验结果可能在正常值范围之外的是红细胞、白细胞。

故答案为:A。

【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贫血是因血液内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含量少。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蛋白质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因此缺铁或缺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都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进而引起贫血,所以贫血患者应该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

5.【答案】C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解:脉搏即动脉的搏动.心脏收缩时,由于输出血液冲击引起的动脉跳动.正常人的脉搏和心率一致.医生可以根据脉搏诊断疾病.切脉一般取近手腕部的桡动脉,分寸、关、尺三部按察,掌后高骨处定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切脉必须在病人安静后才进行,病人手臂平放,手掌向上,医生用食、中、无名指的指尖分别平按在寸、关、尺三个部位,用力则由轻到重,用浮取、中取、沉取三种手法,体会脉象的情况,来诊断病情.

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其中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其功能为物质交换的场所.动脉一般埋藏在身体较深的部位,不易从体表中看到,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呈“青色”,俗称“青筋”.因此“切脉”的“脉”和“青筋”分别是指动脉和静脉.

故选:C.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脉搏以及静脉的特点.脉搏即动脉搏动,随着心脏有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相应的出现扩张和回缩,在体表浅动脉上可触到搏动;血管有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分析解答.

6.【答案】C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解: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使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在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朝向动脉开,保证了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瓣膜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

故选:C

【分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即心室与动脉相连,心房与静脉相连.如图所示:

7.【答案】B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肺是呼吸的主要器官,也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故选:B

【分析】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8.【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肾动脉进入肾脏后经过反复分支形成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肾小球,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又在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又分支形成毛细血管,包绕在肾小管外面,这些毛细血管又汇集成肾静脉;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在沿这条路线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尿酸等废物减少;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与组织细胞发生了物质交换,组成肾小管的细胞利用血液运来的氧气和养料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扩散到血液,即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肾静脉的血液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氧气减少,养料减少.故肾动脉和肾静脉中的血液成分相比较,肾静脉的血液中氧气少,尿素等废物少,养料少,二氧化碳多.

故选:A.

【分析】此题考查了两种血管中成分的变化.结合尿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肾脏作为一个一般器官,其正常的生命活动,要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和养料,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氧气和养料都会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肾脏作为一个排泄器官,要将流经肾脏的血液中的一些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废物会减少.

9.【答案】D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

【解析】【解答】小明从光线较强的室外进入光线很弱的电影院内,瞳孔为适应室内的光线会逐渐扩大,以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这样才能看清室内的物体;同时,小明在寻找到最前排(看远处的物体)晶状体的曲度变小,找16号座位时(看近处的物体),这时,晶状体的曲度要由小逐渐变大。

故答案为:D。

【分析】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控制瞳孔扩大和缩小的是虹膜内的平滑肌,强光下瞳孔缩小,弱光下瞳孔扩大;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10.【答案】A

【知识点】听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解: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人的口腔通过咽鼓管与中耳相连,中耳中的鼓膜能接受声波刺激,可产生振动.“打呵欠”会影响鼓膜的振动.

故选:A

【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

11.【答案】D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手被扎感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手是感受器、通过传入神经到达神经中枢(大脑皮层),

故答案选D.

【分析】产生痛觉是在大脑皮层的痛觉感觉中枢.

12.【答案】B

【知识点】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甲状腺激素促进动物的生长和发育;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统兴奋性的作用,用含有甲状腺激素制剂的饲料喂蝌蚪,结果蝌蚪提前发育成小青蛙,说明甲状腺激素能够蝌蚪的发育,缩短其发育时间。

故答案为:B。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中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幼年时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过多会患巨人症;甲状腺激素幼年时分泌过少会患呆小症;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

13.【答案】B

【知识点】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解:注射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相应病原体的抗体,因此给小孩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是抗原,不是抗体.

给小孩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后,体内的淋巴细胞能产生抵抗脊髓灰质病毒的抗体,该抗体只对脊髓灰质病毒有免疫作用,因此小孩获得的免疫是特异性免疫.

故选:B.

【分析】(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3)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

(4)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5)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14.【答案】D

【知识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解答】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传染病的概念和特点,为基础题,熟记即可。

15.【答案】D

【知识点】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计划免疫

【解析】【解答】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计划免疫的目的是有计划地给人注射或口服疫苗,使人在不得病的前提下,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产生对该种病原体的免疫作用,避免相应传染病的感染。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增强了易感人群的抵抗能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所以,"预防接种"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D。

【分析】(1)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计划免疫是指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计划免疫即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16.【答案】(1)⑤;主动脉

(2)房室瓣

(3)动脉

(4)2

【知识点】血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1)用手捏时,心脏壁最厚的是图甲中的⑤左心室,这与它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细胞流程长的特点相适应,与⑤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主动脉。

故填:⑤,主动脉。

(2)血液只能由③→⑤而不能倒流是因为图中③左心房和⑤左心室之间存在着防止血液倒流的④房室瓣,它使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

故填:房室瓣。

(3)乙图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是A动脉→B毛细血管→C静脉,那么A是动脉血管。

故填:动脉。

(4)血液循环途径如图:

【分析】图中①主动脉、②肺动脉、③左心房、④房室瓣、⑤左心室、⑥右心房、⑦右心室,A动脉、B毛细血管、C静脉。

17.【答案】(1)胸廓

(2)呼气;舒张

(3)肺内;外界

【知识点】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解析】【解答】(1)图中小气球代表的是肺,玻璃管代表的是气管,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钟罩代表的是胸廓。

故填:胸廓。

(2)吸气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