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真菌感染的治疗
真菌感染的治疗
病原性真菌(地方性真菌)组织胞浆菌、皮炎芽生菌、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巴西芽生菌)、孢子丝菌、足癣菌。地域分布:组织胞浆菌病—美国中部及非洲,副球孢子菌病—限于拉丁美州。致病性强,此类真菌在正常人体内部不存在,一旦侵入机体,即可致病,我国少见。条件致病性真菌是人体正常菌群,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致病。曲霉、念珠菌、隐球菌、毛霉(接合菌)等。无明显地域分布。真菌的分类——按致病性病原性真菌(地方性真菌)真菌的分类——按致病性真菌分类——临床习惯真菌霉菌双相真菌皮肤癣菌酵母菌念珠菌隐球菌毛孢子菌组织胞浆菌芽生菌孢子丝菌球孢子菌曲霉镰刀菌结合菌发癣菌小孢子菌表皮癣菌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平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黄曲霉烟曲霉黑曲霉构巢曲霉土曲霉真菌分类——临床习惯真菌霉菌双相真菌皮肤癣菌酵母菌组织真菌病的分类如花斑癣、甲真菌病、口腔念珠菌感染念珠菌病(系统性)、曲霉、隐球菌病、毛霉病等真菌病浅部深部皮肤、粘膜指甲、毛发:皮下组织:孢子丝菌病、着色真菌病、足菌肿等原发性:组织胞浆菌病、球孢子菌病、芽生菌病、副球孢子菌病等继发性:真菌病的分类如花斑癣、甲真菌病、口腔念珠菌感染念珠菌病(系统深部真菌感染发病率上升的原因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导致体内微生态失衡,内源性真菌繁殖而致病免疫病和器官移植患者后大剂量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真菌的机会性感染也随之增加。
肿瘤化疗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甚至缺乏是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
导管插管介入治疗HIV/AIDS的流行,机会性真菌感染增加。AIDS患者约85—90%有念珠菌感染近年来新的检测诊断真菌感染的设备和技术,使真菌的检出率也有所增加深部真菌感染发病率上升的原因问题之一:临床真菌感染概念多样以往的“深部真菌感染”或“系统性真菌感染”,现在统称为“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真菌的菌名也在统一,对于霉菌,在具体论及种数的名称时,不再用菌字,即不再称“曲霉菌”,“毛霉菌”,而直接称做“曲霉”,“毛霉”。问题之一:临床真菌感染概念多样以往的“深部真菌感染”或“系统问题之二:真菌感染的发病情况宿主
高危人群(白血病,艾滋病,骨髓干细胞移植等),发病率渐增免疫正常人群:IFI绝非少见,不可放松警惕!IFI感染病原菌
念珠菌属:实体肿瘤,内科危重患者,ICU患者(念?曲?)
曲霉属:骨髓移植,白血病化疗(明确)
隐球菌属
接合菌(毛霉、根霉、根毛霉)
肺孢子菌等问题之二:真菌感染的发病情况宿主真菌致病菌种的变迁特点念珠菌感染为主,但呈下降趋势
白念珠菌为主,呈下降趋势非白念增加: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上升曲霉感染比例逐年上升,死亡率增加隐球菌感染比例上升同一个体内可能发生2种或2种以上的真菌感染产生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耐药菌株,并有增加趋势真菌致病菌种的变迁特点念珠菌感染为主,但呈下降趋势Onlyforinternaluse临床特征微生物学检查确诊(Proven)困难!宿主因素组织病理学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指南(2007)问题之三:真菌感染的诊断临床表现不典型:1、基础疾病的症状2、药物治疗所掩盖不易获取合格标本危重患者难以承受可以确诊的侵入性检查实验室检查手段有限难以确定病原Onlyforinternaluse临床特征微生物学确
级别宿主因素临床特征微生物学组织病理学确诊++++临床诊断+++-拟诊++-/+
-高危因素症状影像学对IFI的诊断:综合分析,分层诊断
级别宿主因素临床特征微生物学组织病理学高危侵袭性真菌感染高危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症免疫抑制(干细胞移植、脏器器官移植)艾滋病和其他免疫缺陷长期大量广谱抗生素和/或皮质激素的应用长期留置插管糖尿病恶性肿瘤静脉药瘾者严重疾病(严重烧伤、创伤、G-杆菌脓毒症
)侵袭性真菌感染高危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症微生物学检查血液、胸腹水等无菌体液隐球菌抗原阳性;血液、胸腹水等无菌体液直接镜检或细胞学检查发现除隐球菌外的其它真菌(镜检发现隐球菌可确诊);经胸、腹、盆腔引流管/腹膜透析管等留取的引流液直接镜检/细胞学检查发现菌丝/孢子或真菌培养阳性;经脑室引流管留取的标本直接镜检/细胞学检查发现菌丝/孢子或培养阳性。微生物学检查血液、胸腹水等无菌体液隐球菌抗原阳性;微生物学检查气道分泌物(包括经口、气管插管、BAL、PSB等手段获取的标本)直接
镜检/细胞学检查发现菌丝/孢子或真菌培养阳性;未留置尿管情况下,连续2份尿样培养呈酵母菌阳性或尿检见念珠菌管型;直接导尿术获得的尿样培养呈酵母菌阳性(念珠菌尿>105/ml);更换尿管前后2次获得的2份尿样培养呈酵母菌阳性(念珠菌尿>105/ml);血液标本: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检测连续2次阳性。1,3-β-D葡聚糖(G试验)检测连续2次阳性。侵袭性曲霉菌、隐球菌感染除:隐球菌、接合菌纲真菌微生物学检查气道分泌物(包括经口、气管插管、BAL、PSB等组织病理学
活检组织可直接用荧光显微镜快速而特异地查出真菌并进行分类:念珠菌为发芽的酵母和假菌丝隐球菌呈厚荚膜圆形酵母菌曲霉菌及很多其他真菌呈不相连的菌丝接合菌的菌丝相连组织病理学活检组织可直接用荧光显微镜快速而特异IFI诊断程序总结原发性IFI多见于社区获得性感染,宿主可以没有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过程相对缓和,凶险程度较轻,临床处理尽量确诊治疗继发性IFI大多为医院获得性感染,宿主存在比较明确的真菌感染高危因素,临床过程急骤,需综合分析,及时行拟诊治疗或临床诊断治疗IFI诊断程序总结原发性IFI多见于社区获得性感染,宿主可以迷雾之四:真菌感染的治疗预防用药经验性治疗抢先治疗目标性治疗高危患者拟诊临床诊断确诊感染过程临床预防和治疗侵袭真菌感染的实用策略中华内科杂志。2007;46。迷雾之四:真菌感染的治疗预防用药经验性治疗抢先治疗目标性治疗IFI治疗的4个阶段-1高危但无明确证据及症状IFI治疗的4个阶段-1高危但无明确证据及症状IFI治疗的4个阶段-2高危有症状但没有诊断依据IFI治疗的4个阶段-2高危有症状但没有诊断依据高危并有一些证据IFI治疗的4个阶段-3高危并有一些证据IFI治疗的4个阶段-3IFI治疗的4个阶段-4有确凿的真菌学证据IFI治疗的4个阶段-4有确凿的真菌学证据真菌感染特点:两高两低一快
高院内感染率:真菌是院内感染常见微生物:
血液感染的第四位
高死亡率:念珠菌感染病死率40%
(55%-70%)
低临床诊断率:约有>85%的播散性念珠菌病患者
无法获得及时和正确的诊断
低实验室诊断率:约有高达50%的播散性念珠菌病患者
血培养阴性,在死亡后解剖被诊断真菌感染病情进展迅速,变化快如何把握抗真菌药物的应用?时机?种类?剂量?疗程?联合治疗?不良反应?真菌感染特点:两高两低一快
如何把握抗真菌药物的应用?时机G+GM小结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假阳性)G+GM小结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假阳性)抗真菌药物分类代表性药物中文名外文名抗真菌
抗生素多烯类
两性霉素B及衍生物AmphotericinB及
ABLC、ABCD、L-AmB合成
真菌药唑类
(吡咯类)咪唑类第一代咪康唑Miconazole第二代酮康唑Ketoconazole三唑类第三代氟康唑
伊曲康唑Fluconazole
Itraconazole新一代伏立康唑普沙康唑拉夫康唑Voriconazole
posaconazole
ravuconazole嘧啶类胞嘧啶氟胞嘧啶Flucytosine丙烯胺类特比萘芬Terbinafine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阿尼芬净Caspofungin
Micafungin
Anidulafungin抗真菌药物分类代表性药物中文名外文名抗真菌
抗生素多烯类两各类抗真菌药作用机制及位点各类抗真菌药作用机制及位点各类抗真菌药作用机制及位点米卡芬净卡泊芬净阻断细胞1,3-β-D-葡聚糖的合成两性霉素B与细胞膜上的麦角醇结合,破坏细胞膜通透性
伏立康唑
伊曲康唑酮康唑
氟康唑阻断细胞色素P450的催化下生成14-α-去甲基羊毛醇阻断麦角醇的合成
5-FC阻止DNA和蛋白质的合成核酸合成DNA合成羊毛甾醇麦角醇RNA合成蛋白质合成细胞壁细胞膜各类抗真菌药作用机制及位点米卡芬净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5-念珠菌感染念珠菌感染IFI中各种念珠菌感染所占的比例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最多约占50%~70%。其他念珠菌(热带、光滑、近平滑念珠菌)所占份额在上升。IFI中各种念珠菌感染所占的比例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最多约占人体内白念的主要分布消化道50%阴道20%~30%咽部1~4%皮肤2%
念珠菌多侵犯:
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眼、血流!人体内白念的主要分布消化道50%念珠菌感染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外周静脉高营养ICU患者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粒细胞缺乏、植人人造装置和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化疗药物和免疫调节剂)。念珠菌感染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念珠菌感染临床特点临床表现:念珠菌血症:38℃以上高热(发生率75%),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效播散性念珠菌病:持续发热,肌肉疼痛,肾功能障碍和心衰等,CT扫描可见实质脏器的真菌性损害预后:一旦发生念珠菌血症,死亡率达60~80%念珠菌感染临床特点临床表现:念珠菌感染的微生物检查念珠菌培养产生酵母样菌落。
显微镜下,念珠菌在玉米吐温琼脂培养基上除光滑念珠菌外大部分均可产生假菌丝及芽孢,白念珠菌还可产生厚膜孢子。在37℃血清中培养2~3h,可长出芽管,是重要的实验室鉴别特征。念珠菌感染的微生物检查抗念珠菌感染临床选药围绕5个方面因素中性粒细胞数量微生物学检查结果,尤其是血培养的结果病情严重程度近期有无唑类药物接触史诊断级别此外潜在的药物间相互作用,肝、肾功能,可能的抗真菌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也应充分考虑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
ofCandidiasis:2009UpdatebytheInfectious
DiseasesSocietyofAmerica
抗念珠菌感染临床选药围绕5个方面因素中性粒细胞数量Cli药物氟康唑棘白菌素类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安尼杜拉芬净因素分类LD:12mg/kg
6mg/kg,qdLD:70mg50mg/d100mg/dLD:200mg100mg/d中性粒细胞数量无粒缺●粒缺●●微生物学检查结果光念●近平滑念●病情严重程度轻中度●中重度●●唑类药物接触史有●●无●诊断级别预防治疗●经验治疗●药物氟康唑棘白菌素类两性卡泊米卡安尼杜拉因素分类LD:12m药物适应症对比(SFDAapproved)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1、全身性念珠菌病(也可用于受到易致念珠菌感染的因素作用的患者:预防作用)2、隐球菌病(用于脑膜以外的隐球菌病;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经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治疗,病情好转后可选用本药作为维持治疗药物)3、粘膜念珠菌病4、接受化疗或放疗而容易发生真菌感染的白血病人及其他恶性肿瘤病人的预防治疗1、曲霉病2、念珠菌病3、隐球菌病,包括隐球菌性脑膜炎4、组织胞浆菌病5、对伴有发热的中性粒胞减少症患者疑为系统性真菌感染时的经验性治疗1、侵袭性曲霉病2、对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包括克柔念)3、由足放线菌属和镰刀菌属引起的严重感染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挽救性治疗的有效药物,包括先前有唑类药物治疗史和克柔念珠菌感染药物适应症对比(SFDAapproved)氟康唑伊曲康唑伏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氟康唑口服吸收迅速、完全抑胃酸分泌药同用不影响其吸收
蛋白结合率低(11~12%)分布广泛CSF/穿透性60~80%很少在体内代谢90%以上经肾脏以原形的形式排泄,特别适用于泌尿系统的真菌感染伊曲康唑口服吸收不完全,血峰浓度低与高脂肪饮食同服提高吸收抑胃酸分泌药同用减少其吸收蛋白结合率高,高度亲脂性、亲角质性及药物后效应。在背部、手掌、胡须等部位角质层中的药物浓度高,停药后可维持2~4wCSF/穿透性<1%大多经P450依赖酶系代谢注射及口服后,尿液及脑脊液中均无原形药,故本药不宜用于尿路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伏立康唑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96%)食物可影响药物的吸收进食后1~2h服药CSF/穿透性>80%,脑脊液中的浓度与血浆相同大多经P450依赖酶系代谢代谢产物由肾脏排出,尿中原形药物不到5%。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氟康唑口服吸收迅速、完全蛋白结合率低(11~泊沙康唑新型三唑类抗真菌药,抗真菌谱广,抗真菌活性与伏立康唑相似,主要优势是对多烯类化合物和其他三唑类耐药的难治性或侵袭性真菌感染如曲霉,镰刀菌属和接合菌,球孢子菌有效,对接合菌的活性较伏立康唑显著为强FDA批准用于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但作为初始治疗还有待进一步确证。仅有口服制剂起效慢,线性代谢动力学和饱和吸收特性,服药至少1周才达到药物稳态血药浓度监测相当重要剂量:200mgtidpo泊沙康唑新型三唑类抗真菌药,抗真菌谱广,抗真菌活性与伏立康氟康唑的不良反应氟康唑对真菌细胞色素P450依赖酶的结合力远高于哺乳类动物,因此对人体无明显的肝毒性;为本类药物中不良反应最低者对皮质类固醇激素合成亦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多数患者耐受性良好,有轻微肠胃道症状、皮疹、头痛、头昏、剥脱性皮炎等。禁忌症:肝功能异常、妊娠及哺乳妇女避免使用,16岁以下患者不建议使用。氟康唑的不良反应氟康唑对真菌细胞色素P450依赖酶的结合力远伊曲康唑不良反应不作用于哺乳动物的细胞色素P450依赖酶,安全范围较大。长期应用消化道不适,(<12.5%)能耐受。伊曲康唑肾毒性明显低于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其引起肝损害多表现为胆汁淤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在伊曲康唑治疗中出现心衰或症状加重的患者,应慎重。伊曲康唑不良反应不作用于哺乳动物的细胞色素P450依赖酶,安伏立康唑不良反应伏立康唑的肝肾毒性明显减少,其肝毒性具有剂量依赖性。另外,应用伏立康唑可出现短暂视觉障碍和幻觉,一般停药后多可恢复伏立康唑不良反应伏立康唑的肝肾毒性明显减少,其肝毒性具有剂量棘白菌素类棘白霉素类药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口服生物利用度低,故均不能口服给药,很少透过血脑屏障为真菌细胞壁的葡聚糖合成酶抑制剂,哺乳类细胞无细胞壁,故对人体的毒性较低。对念珠菌属和曲霉菌属具有很高的抗菌活性,体外抗菌活性研究表明棘白霉素类对念珠菌属是杀菌剂,对于曲霉菌属是抑菌剂,对耐氮唑类药物的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其他念珠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对新型隐球菌,毛孢子菌属,镰孢属或结合菌无效。棘白菌素类棘白霉素类药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口服生物利用度卡泊芬净卡泊芬净适用于确诊和对其他药物耐药的侵袭性念珠菌,曲霉菌感染或联合治疗;推荐剂量:70mg静脉滴注D1,继之50mg/d静脉滴注。食道念珠菌病:50mg/d
念珠菌血症、念珠菌病:70或50mg/d经验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一线用药)卡泊芬净卡泊芬净适用于确诊和对其他药物耐药的侵袭性念珠菌,曲卡泊芬净口服不吸收,静脉用药,蛋白结合率97%,在肝内代谢,尿中排出41%,粪便中34%与其他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少,代谢与P450无关,但环胞素可增加血浓度。老人无需调整剂量;肾功能不良者需调整给药剂量应缓慢静脉给药(约>1h),不能用含葡萄糖制剂稀释卡泊芬净口服不吸收,静脉用药,蛋白结合率97%,在肝内代谢,米卡芬净水溶性半合成脂肽抗真菌广谱、仅静脉用药应缓慢静脉给药(约>1h)。血浆蛋白结合率高,99.8%,半衰期13~15h肝脏代谢,10%左右原形药物经肠道排泄。尿排出量〈1%,肾功不良无须调整剂量。米卡芬净和阿尼芬净在美国尚未批准用于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食道念珠菌病:150mg/d在骨髓干细胞移植患者念珠菌感染的预防:100-200mg/d临床可单独或与其他全身性抗真菌药物合并用于对目前临床常用抗真菌药不能耐受或已产生耐药菌的病人的治疗米卡芬净水溶性半合成脂肽抗真菌阿尼芬净FDA批准的阿尼芬净的适应证有:念珠菌血症和其他类型的念珠菌感染,食道念珠菌病。静脉注射剂型,肾功不良无须调整剂量。食道念珠菌病:初始冲击剂量为100mg,随后为50mg/d,疗程根据患者临床反应。大多数患者要≥14d,或症状消失后后再予≥7d。念珠菌血症和其他深部念珠菌感染:第1天初始冲击剂量为200mg,随后为100mg/d。疗程:在血培养阴转后,继续给药≥14d。阿尼芬净FDA批准的阿尼芬净的适应证有:念珠菌血症和其他类型棘白菌素类不良反应卡泊芬净通常耐受性好,其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发热、寒战、头痛等米卡芬净耐受性好,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3.3%)、恶心(2.4%)、腹泻(2.1%)、白细胞减少和嗜酸粒细胞增多。在50~100mg/d治疗剂量范围内,阿尼芬净耐受性好。常见输液相关的不良事件包括血压过低以及恶心、呼吸困难、面潮红、头晕;未见过敏反应的报道;有转氨酶升高的报道。棘白菌素类不良反应卡泊芬净通常耐受性好,其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静念珠菌血症治疗(续)
所有念珠菌血症患者均应接受眼科检查,一般在疾病控制后或粒细胞缺乏纠正后进行。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并干预眼内炎,推测有无组织播散,判断是否须延长疗程。在血培养阳性24小时内开始抗真菌治疗可降低患者死亡率。治疗后应每日或隔日一次复查血培养,直至结果阴性。念珠菌血症治疗(续)
所有念珠菌血症患者均应接受眼科检查,一念珠菌血症治疗药物总结对念珠菌血症患者,无论有无粒细胞缺乏,新指南倾向于将棘白菌素类作为首选。绝大部分念珠菌体外对该类药物敏感,仅少数近平滑念珠菌对其耐药。
1)无粒缺,临床情况稳定、近期未接受吡咯类治疗者,亦可选用氟康唑
2)无论有无粒缺,临床情况不稳定、病情较重,病原真菌不明者推荐使用抗菌谱更广的两性霉素B或棘白菌素类
3)新生儿播散性念珠菌病通常选用两性霉素B。氟康唑(每天6~12mg/kg)对少数新生儿有效。念珠菌血症治疗药物总结对念珠菌血症患者,无论有无粒细胞缺乏,念珠菌血症治疗药物总结当鉴定出病原真菌时,即可预测抗真菌药的敏感度:
1)光滑念珠菌感染:推荐棘白菌素类。两性霉素B同样有效,但价格较高并有潜在毒性。
2)近平滑念珠菌感染,推荐初始治疗用氟康唑或两性霉素B。
3)克柔念珠菌感染,可选用棘白菌素类、两性霉素B或伏立康唑。伏立康唑用于治疗氟康唑耐药的严重侵袭性念珠菌病。
粒细胞缺乏发热患者怀疑为播散性念珠菌病的经验治疗中,两性霉素B脂质体为一线用药,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备选。
念珠菌血症治疗药物总结当鉴定出病原真菌时,即可预测抗真菌药的曲霉感染
曲霉感染
主要致病菌:
烟曲霉(A.fumigatus)黄曲霉(A.flavus)黑曲霉(A.niger)土曲霉(A.terreus)
构巢曲霉(A.nidulans)
微生物和致病性主要致病菌:微生物和致病性曲霉病感染途径:门户感染:呼吸道、窦道、皮肤等;血行播散;周围感染灶直接扩散:全身各器官、组织曲霉菌最常侵犯肺脏曲霉病感染途径:侵袭性曲霉病的高危病人:
长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严重的GVHD患者肺移植患者、部分肝移植者HIV阳性,糖尿病,恶性肿瘤,放疗化疗长期大剂量皮质激素者某种遗传性免疫缺陷病尿毒症,营养不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侵袭性曲霉病的高危病人:
临床特征临床表现:特异性差,可有发热,胸痛,咳嗽,咳痰,咯血,鼻窦疼痛等。侵袭性肺曲霉病:1)胸膜性胸痛;2)咳血或痰血;肺部CT扫描常可见密度均匀的“曲霉球”,上方有特征性新月型透亮区-Halo征。预后:骨髓移植患者的侵袭性肺曲霉病死亡率高达90%。临床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曲霉病者痰液检出曲霉率不高,痰培养阳性率仅为10%~20%,血培养曲霉的阳性率几乎为0,为提高真菌检查阳性率,一种革兰染色是不够的,应加做KOH涂片染色,直接镜检,或经乳酸棉酚蓝染色后镜检。IPA确诊标准是组织病理性检查见曲霉丝和(或)同一部位曲霉培养阳性或侵袭性操作如纤维支气管镜等方法所取组织培养阳性。实验室检查肺曲霉病者痰液检出曲霉率不高,痰培养阳性率仅为10指南:
在高度怀疑侵袭性曲霉病的患者中,应在诊断评价的同时及早进行抗真菌治疗(A-I).实施方法:对曲霉病高危患者进行系统性连续监测
每周两次胸片或胸部CT,或真菌检查,或真菌抗原检测,如发现阳性结果,立即开始抗真菌治疗。抗真菌治疗时机?指南:抗真菌治疗时机?临床开始早期经验性治疗的适应证1.新的发热(体温正常或已下降)或持续性发热伴白细胞↑2.除外尿路、肺、实质脏器、脓肿、鼻窦、伤口等细菌感染3.更换抗生素,疗效不佳(抗生素种类不影响引起真菌感染的种类)4.高危患者痰液,尿液中发现真菌,菌丝5.高危病人同时在两个部位,两次以上找到真菌考虑真菌感染,去除深静脉导管,行血培养及其他部位培养,酌情给予抗真菌治疗
临床开始早期经验性治疗的适应证1.新的发热(体温正常或已下降2008年IDSA指南2008年IDSA指南感染类型
治疗a首选备选b侵袭性肺曲霉病伏立康唑(第一天6mg/kgIVq12h,随后4mg/kgIVq12h;口服剂量为200mgq12h一次)L-AMB卡泊芬净米卡芬净泊沙康唑伊曲康唑呼吸系统曲霉病治疗指南感染类型治疗a首选备选b侵袭初始治疗~伏立康唑剂型:口服和注射剂量:成年人口服:首剂负荷:第1日400mg,bid,以后200mg,bid。成年人静脉:首剂负荷:第1日6mg/kg,q12h,以后3~4mg/kg,q12h。剂量与肾功能:静脉制剂中含有环糊精助溶剂,可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体内蓄积,因此不推荐在肌酐清除率<50mg/min的患者中应用;
口服制剂则不需要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调整剂量,但它是唯一轻至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需要调整剂量的三唑类药物。两性霉素B脂质体通常为初始治疗的备选药物。用于首选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初始治疗~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补救治疗补救治疗的药物包括LFABs(A-II)、泊沙康唑(B-II)、伊曲康唑(B-II)、卡泊芬净(B-II)或米卡芬净(B-II).在伏立康唑初始治疗失败的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中不推荐使用伊曲康唑作为补救治疗.已评价了米卡芬净作为侵袭性曲霉病补救治疗的疗效,但这一适应症尚需进一步研究。泊沙康唑已得到欧盟批准可用于侵袭性曲霉病的补救治疗,但对其是否可作为曲霉病的首选治疗尚未进行评价。用于对首选药物耐药或难以耐受的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确诊患者。伊曲康唑→伏立康唑:补救治疗用于对首选药物耐药或难以耐受的侵伊曲康唑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还有什么可选用药方案?对伊曲康唑耐药的烟曲霉除伏立康唑外也可选用卡泊芬净或两性霉素B。但还是首选伏立康唑:伏立康唑初始治疗患者的存活率和有效率明显优于两性霉素B备选方案:
若用两性霉素B,起始剂量为0.1mg/(kg*d),以后逐日增加剂量至1mg/(kg*d),疗程6~12周,如不良反应较重,也可选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还有什么可选用药方案?对伊曲康唑耐药缺乏严格的前瞻性对照试验,不推荐常规进行初始联合治疗(B-II).对发病急,病情严重的曲霉感染,可以采用联合用药,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是较好的选择。补救治疗中可以采用联合治疗注意:治疗成功的关键是逆转免疫缺陷状态(如减少皮质激素的剂量)或从粒缺中恢复.是否可以一开始就采用两种抗真菌药联合治疗提高初始治疗成功率呢?缺乏严格的前瞻性对照试验,不推荐常规进行初始联合治疗(B-I治疗曲霉病要考虑曲霉的种类:大部分土曲霉在体外体内均显示对两性霉素B耐药,所以推荐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而不是两性霉素B作为土曲霉感染的初始治疗临床诊断后用药的选择:曲霉种类对治疗的影响(A-II)治疗曲霉病要考虑曲霉的种类:临床诊断后用药的选择:推荐伏立康唑作为气管支气管曲霉病的初始治疗(B-II)关于卡泊芬净或其它棘白菌素类药物治疗这一类感染的经验目前几乎没有肺移植受者早期伏立康唑治疗气管支气管曲霉病可预防吻合口破裂和移植肺损伤,也可缓解气管支气管的溃疡性损伤
病变位置对治疗选择的影响推荐伏立康唑作为气管支气管曲霉病的初始治疗(B-II)病变位IPA疗效监测连续的临床评价(症状和体征)影像学评价(通常是定期肺CT检查).肺CT检查的频率应个体化,视肺部炎症浸润速度而定.在治疗的最初7-10天,尤其在粒缺恢复的情况下,肺部炎性渗出的范围有可能增大.连续的血清GM(半乳甘露聚糖)测定GM随时间不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但恢复至正常水平并不能作为停止抗真菌治疗的唯一标准(B-III).IPA疗效监测连续的临床评价(症状和体征)IPA治疗疗程(A-III)
通常推荐侵袭性肺曲霉病的疗程最短为6-12周免疫缺陷患者,应持续治疗直至病灶消散病情稳定患者可替换口服伏立康唑已治疗成功的侵袭性曲霉病患者中,若预期将发生免疫抑制,重新应用抗真菌治疗能预防感染复发IPA治疗疗程(A-III)通常推荐侵袭性肺曲霉病的疗程最曲霉感染药物治疗总结常用的治疗策略包括初始治疗、补救治疗和联合治疗。Herbrecht研究发现伏立康唑作为侵袭性曲菌感染的治疗药物明显优于两性霉素B,根据这一结果目前普遍认为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初始治疗应首选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脂质体通常为初始治疗的备选药物。曲霉感染药物治疗总结常用的治疗策略包括初始治疗、补救治疗和联曲霉感染药物治疗总结补救治疗:用于对首选药物耐药或难以耐受的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确诊患者。常见的选择:
改用两性霉素B或其脂质制剂、棘白菌素类或唑类。伏立康唑初始治疗失败的患者不推荐伊曲康唑作为补救治疗,因作用机制相同可能交叉耐药。一般不推荐常规进行初始联合治疗,但在补救治疗时可考虑联合应用其他类型的抗真菌药曲霉感染药物治疗总结补救治疗:用于对首选药物耐药或难以耐受的曲霉感染药物治疗总结考虑到曲霉菌感染的高死亡率,对高危病人进行恰当的预防治疗是有必要的。目前国际上推荐首选泊沙康唑(200mg,每日4次)预防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伊曲康唑也可用于预防治疗。但广泛应用广谱唑类抗真菌药物进行预防治疗,势必导致耐药率增加,进而影响一线治疗药物伏立康唑的疗效。米卡芬净(每日50mg)被美国感染病学会推荐作为侵袭性曲霉菌感染预防治疗的备选用药预防治疗应用唑类药物的患者如发生侵袭性曲霉病,初始治疗应改用其他类型的抗真菌药。曲霉感染药物治疗总结考虑到曲霉菌感染的高死亡率,对高危病人隐球菌感染隐球菌感染新型隐球菌(CuyitococcusNeofonmans)新型隐球菌为条件致病菌,接触鸽子排泄物等是发生新型隐球菌病的主要原因但只有当宿主免疫力低下时才会致病。主要引起肺和脑的亚急性或慢性感染。隐球菌可以感染人体的任何组织和脏器,最常见的部位是中枢神经系统,其次为肺部和皮肤。新型隐球菌(CuyitococcusNeofonmans隐球菌感染高危因素该病常见于全身性免疫缺陷性疾病、慢性衰竭性疾病,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淋巴肉瘤、结核病、糖尿病、肾病、红斑狼疮等目前,在免疫抑制患者中,隐球菌感染的发病率约为5%~10%,在AIDS患者中,隐球菌的感染率可以高达30%;而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隐球菌的感染率约为十万分之一左右隐球菌感染高危因素该病常见于全身性免疫缺陷性疾病、慢性衰竭性临床特征中枢系统隐球菌病起病常隐匿,初期症状不明显或轻度间歇性头痛,后转为持久性头痛且加重、呕吐及不规则低热,常见脑膜刺激征,可见意识障碍、癫痫发作及精神障碍等。发病率低,但病情重,病死率高,且临床表现与结核性脑膜炎颇为相似,常易误诊
临床特征中枢系统隐球菌病起病常隐匿,初期症状不明显或轻隐球菌病处理临床实践指南:
2010年美国感染病学会更新隐球菌病治疗成败的关键,在于患者的免疫状态、感染部位、抗真菌药物的毒性和患者的基础疾病。指南指出了治疗的3个关键原则:①脑膜脑炎采用杀菌剂诱导治疗,如多烯类联合氟胞嘧啶,随后氟康唑维持治疗;②颅内压升高和(或)IRIS的早期诊治至关重要;③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可以使用两性霉素B脂制剂。隐球菌病处理临床实践指南:
2010年美国感染病学会更新隐球隐球菌病处理临床实践指南:
2010年美国感染病学会更新根据指南,目前对隐球菌治疗有效的药物主要为两性霉素B,5-FC及氟康唑,推荐联合治疗两性霉素B与5-FC有协同作用,前者可破坏隐球菌的细胞膜,利于5-FC进入菌体,抑制核酸的合成,两药联用是最快的抗真菌组合,并且可阻止耐5-FC菌株的产生,且联合用药时,两性霉素B的剂量可减少,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如患者不能用5-FC治疗,两性霉素B的剂量必须增至超过0.6mg/(kg*d)对严重隐球菌脑膜炎经单用静脉滴注治疗无效或复发者,可同时鞘内或脑室内注射两性霉素B隐球菌病处理临床实践指南:
2010年美国感染病学会更新根据两性霉素B的特点广谱:对念珠菌属、新生隐球菌、巴西副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申克孢子丝菌、荚膜组织胞浆菌、暗丝孢科真菌、镰刀菌、烟曲霉、曲霉、毛霉等有抑制作用。
对皮肤癣菌抑制效力差。治疗严重系统真菌病的首选药物之一。唯一有希望治愈毛霉病的药物。两性霉素B对皮肤癣菌抑制效力差,不用于浅部真菌病的治疗。两性霉素B的特点广谱:对念珠菌属、新生隐球菌、巴西副球孢子菌两性霉素B临床应用两性霉素B口服吸收不佳且不稳定,仅能静脉滴注。吸收后仅有微量药物进入脑脊液,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需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多从小剂量开始,突然给予大剂量或有效剂量可使病情恶化。两性霉素B临床应用哪些措施可以减轻两性霉素B的不良反应?1)两性霉素B的肾损害:两性霉素B的肾损害是呈剂量依赖性针对我国成人0.17mg/(kg·d)以下对肾功能影响小,总剂量在4g以下基本没发生不可逆的肾功损害在使用中不仅要注意单次剂量,还应重视累计剂量,必要时采取序贯治疗保证肾脏的灌注,使尿量>2000ml/d缓慢滴注不仅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也可减少肾功损害的发生率。按说明书一般滴注6~8h哪些措施可以减轻两性霉素B的不良反应?1)两性霉素B的肾损害哪些措施可以减轻两性霉素B的不良反应?2)约40%~5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低血钾,当联合使用激素时发生率更高及时地监测电解质和补钾是必要的,以免引起心律失常3)两性霉素B局部反应发生率也较高由于本品刺激性大,不可作肌内注射,静滴时也应经常改变注射部位,将药物稀释至浓度0.1mg/ml以下,酌情加入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可以减少静脉炎和疼痛的发生。哪些措施可以减轻两性霉素B的不良反应?2)约40%~50%的哪些措施可以减轻两性霉素B的不良反应?4)两性霉素B的胃肠道反应较多,主要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加入适当激素可减轻5)两性霉素B对血液系统毒性反应主要是正常红细胞性贫血,偶可有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贫血出现在早期,一般持续6~8周后自行恢复。
减慢滴速可减少对红细胞生成素的抑制作用。哪些措施可以减轻两性霉素B的不良反应?4)两性霉素B的胃肠6)两性霉素B对心血管的影响主要是可引起:
室颤、心脏骤停可通过减慢滴速,及时调节电解质,特别是补钾来减少发生。配制两性霉素B的溶媒必须是5%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使用氯化钠注射液,因可产生沉淀,也不宜用10%的葡萄糖溶解本品在光照下不稳定,应避光缓慢静滴。哪些措施可以减轻两性霉素B的不良反应?6)两性霉素B对心血管的影响主要是可引起:哪些措施可以减轻两5-氟胞嘧啶(5-fluorocytosine,5-Fc)抗菌谱:窄谱。对念珠菌属、新生隐球菌、申克孢子丝菌、卡氏枝孢霉、疣状瓶霉等有作用口服吸收良好。蛋白结合少,血循环中游离的药物水平较高;分子量小,易通过血脑屏障。毒性低。5-FC体内不被分解代谢,主要通过肾脏清除,口服后90%的药物在24h内以原形形式从尿中排出。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药物半衰期明显延长,要调整剂量。5-氟胞嘧啶(5-fluorocytosine,5-Fc)5-FC临床应用适用于念珠菌属、新生隐球菌、球拟酵母等引起的感染。对曲霉病、孢子丝菌病和着色芽生菌病也有效。单独使用易产生耐药性,宜与两性霉素B同时使用。联合应用治疗念珠菌及隐球菌感染可起协同作用,尤以白念珠菌感染时这种协同作用更为明显。5-FC+氟康唑或伊曲康唑合用治疗艾滋病患者隐球菌脑膜炎有效。5-FC临床应用适用于念珠菌属、新生隐球菌、球拟酵母等引起的5-FC不良反应:有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血药浓度>100mg/L可有WBC和pt减少,要常规进行对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的检查。
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并注意对骨髓的抑制作用禁忌症:肝、肾功能损害,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江西南昌万寿宫文化街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版协议离婚特殊规定及子女抚养权分割与赡养协议书9篇
- 2025年度个人财产质押担保合同模板大全
- 2025年度个人信用评分贷款合同范本参考
- 2025-2030全球异型坯连铸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无齿槽空心杯减速电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版军事基地视频监控设备升级与维护服务合同3篇
- 2025-2030全球结构型隔音用蜂窝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废弃食用油转化催化剂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轻型冷冻柜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完整版秸秆炭化成型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油气行业人才需求预测-洞察分析
- 《数据采集技术》课件-Scrapy 框架的基本操作
- (2024)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围城读书分享课件
- 2025年河北省单招语文模拟测试二(原卷版)
- 工作计划 2025年度医院工作计划
- 高一化学《活泼的金属单质-钠》分层练习含答案解析
- DB34∕T 4010-2021 水利工程外观质量评定规程
- 2024年内蒙古中考英语试卷五套合卷附答案
- 2024年电工(高级)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