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pagenumber"pagenumber页,共NUMPAGES"numberofpages"numberofpages页第PAGE"pagenumber"pagenumber页,共NUMPAGES"numberofpages"numberofpages页高三历史高考一轮复习通史专练——辽宋夏金元的统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1.(黑龙江省大庆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下图所示是一块辽代契丹贵族的墓志铭。该墓志铭表明当时辽朝(
)A.崇尚佛教文化 B.民族矛盾尖锐C.借鉴汉族制度 D.推行蕃汉分治2.(海南省2023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一)历史试题)辽太宗时期在燕云十六州地区设科考试,专为汉人而设,无固定的科考时间规划;辽圣宗时期开科取士每年一次,分诗赋、经义、法律三科,不允许契丹等北方部族人参加。这些举措(
)A.体现辽朝二元化政治体制 B.促使少数民族完成封建化C.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有利于增强汉人政治认同3.(北京市丰台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明末清初学者顾祖禹认为辽南京(今北京)是契丹人担心被中原政权再次收复而设,它显示的是辽对其南界的固守;金中都则是女真人出于既顾及北方根本,又而向中原地区的战略而立,它表明了金朝将政治文化中心主动南移;元大都的崛起,则是蒙古人进而将其作为从西北到东南控制全国的政治枢纽的产物。这一论述表明辽宋夏金元时期(
)A.少数民族不断进步 B.区域经济迅速发展C.边疆开发条件成熟 D.政治制度浙趋严密4.(湖南省长沙市四大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一)历史试题)《宋史》载:“天圣中,及元昊反,即诏令陕西、河东等绝其互市,罢保安军榷场;后又禁令陕西并边主兵官与属羌交易。久之,元昊请称臣,数遣使求复互市。”由此可知(
)A.榷场贸易是民族交流的主要方式 B.经济政策影响政治走向C.宋加强了对西夏有效管理 D.区域经济发展受到保护5.(江苏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历史试卷(六))辽太宗时期迁移汉人和渤海人,使其居于“地沃宜耕植”的上京附近地区,同时还诏令“诸道兵,仍戒敢有伤禾稼者以军法论”。材料表明辽朝A.注重发展农耕经济 B.大力推行“四等人制”C.沿袭女真传统制度 D.全面学习汉族文化6.(安徽省皖南八校2023届高三第三次大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岳飞《满江红》中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视金人为“胡虏”。金世宗统治时期注重翻译中原地区的历史著作,强调“朕之所以命令翻译五经是要女真人知道仁义道德所在”。元朝宰相脱脱主持修史时,规定:“(辽金宋)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修成《辽史》《金史》《宋史》。以上现象表明(
)A.政权对峙使民族矛盾激化 B.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C.传统儒家修史思想的变化 D.华夷一体观念的明显增强7.(河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考猜题卷(三)历史试题)元朝时期,统治者决议“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确定了宋、辽、金三朝独立成史的原则,修正了南北朝修史时出现的“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谓南为‘岛夷’”的弊病。在对三朝历史编纂中,力图用相似的篇幅设置来记录三朝历史发展进程,负责编纂的史官也来自不同民族。这反映出元朝(
)A.“大一统”的政治意识得到强化 B.边疆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C.开创了为少数民族修史的先例 D.民族交融缓和了社会矛盾8.(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如表元代前中期太庙的室次牌位,如表可用于说明这一时期(
)世祖朝前期太庙室次图:至元元年至三年(1264—1266)第一室第二室第三室第四室第五室第六室第七室皇祖(太祖)皇伯考(太宗)皇考(睿宗)皇伯考(术赤)伯考(察舍台)皇兄(定宗)皇兄(宪宗)武宗朝太庙室次图:大德十一年至至大四年(1307—1311)第四室第三室第二室第一室第五室第六室第七室裕宗世祖睿宗太祖顺宗成宗/A.皇权专制强化 B.汉制影响加深 C.民族政策调整 D.统治阶层分裂9.(新疆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平宋后,针对云南、福建、四川等偏远地区赴京需“涉荒万里”的情况,元廷规定每隔三年由中书省委派使者会同行省官及行台监察御史,迁调所在官吏。这一做法(
)A.表明元朝监察机构的职能被异化 B.表明元朝土司制度的弊端已日益显现C.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 D.利于保证地方官忠于朝廷的官僚属性10.(辽宁省锦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汉唐时期,对内陆边疆地区主要是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元朝在边疆地区先后设置辽阳、云南、甘肃、岭北等行省,边疆地区很多部落和地方首领直接隶属于行省,“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一变化()A.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践行了民族平等的政治理念C.强化了元朝君主专制统治 D.推动边疆与内地管理一体化11.(北京市海淀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任命右丞相、左丞相、平章政事等官员。首席的右丞相是忽必烈的外甥,还掌握着自己独立的军事力量;中书省的其他重要职务由蒙古、畏吾儿、契丹贵族和汉人谋臣担任,他们大多出自忽必烈的怯薛(侍卫)。以上材料说明()A.地方军事力量膨胀削弱中央集权制度B.忽必烈改革遭到蒙古权贵的激烈反抗C.中枢机构的官员主要出身于科举考试D.元朝政治体制兼有中原和蒙古二重性12.(陕西省安康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有学者指出,汉唐大一统时期,大漠草原并不是传统华夏族适宜农耕的地区,击败草原游牧民族也只是为了开疆拓土或者维护国家的安全。元朝的建立,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现实得到普遍认可,“四海为家”“天下一家”的观念深入人心。该学者旨在强调(
)A.汉唐帝国地方独立性较强 B.元代文化专制政策得到了推广C.汉唐以来大一统进程缓慢 D.元代大一统推动民族交融加强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13.(新高考地区2023届高三等级考模拟演练(一)历史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元修三史,“各与正统”材料
早在元世祖即位之初,已有修撰辽、金二史的动议。元灭南宋后,扩展为修撰辽、金、宋三史,但均“未见成功”。究其原因,主要是元朝与辽、金、宋三朝的关系难以确定,说到底是元朝以何朝为正统的问题。对此,时人有两种主张:一种是仿唐修《晋书》体例,以宋为正统,辽、金为载记(旧史为曾立名号而非正统者所作的传记);另一种是效法《南史》《北史》的做法,北宋为宋史,南宋为南宋史,辽、金为北史。正统难定,撰述受阻。直至元朝末年,大臣脱脱提出了辽宋金“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的修史方案。至正三年(1343年),元顺帝发布了修三史诏:“三国为圣朝所取制度、典章、治乱、兴亡之由,恐因岁久散失,合遴选文臣,分史置局,纂修成书,以见祖宗盛德得天下辽、金、宋三国之由,垂鉴后世,做一代盛典。交翰林国史院分局纂修,职专其事。1344~1345年,辽、金、宋三部正史先后撰成。——摘编自瞿林东《从正史修撰看民族交融的历史进程一谈唐修八史和元修三史》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元修三史”作出合理解释。14.(北京市平谷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女真封建化材料女真族是中国东北部少数民族。7世纪初更名为“靺鞨”,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最为强盛。粟末靺鞨先后派使臣朝唐达132次,向唐朝求学,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照搬唐朝。五代时期,黑水靺鞨将名字改为“女真”,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政治上推行勃极烈制度(氏族贵族议事机构),军事上推行猛安谋克制,文化上将汉人正楷和女真语言杂糅创制“女真大字”。金太宗即位后,模仿辽、宋之制,设立科举制度以取士。金熙宗时期,废除女真旧制,由三省制度取代勃极烈制度。君主继承方式由传统的兄终弟及改为父子相传。海陵王完颜亮即位后,金国迁都至中都,金国政治中心从女真族故地转移到了中原汉人居住的地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金世宗时期做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遇到灾年,则免除租税,减免劳役。宋金议和后,金陆续恢复并增设了与南宋、西夏的榷场,保证了国内经济、贸易的稳定发展。在文化上,世宗采取兼容并蓄的做法,既不抛弃女真文化,又利用、吸收汉文化以提高女真民族的文化水平。(1)依据材料,概括女真族封建化的特点及措施。(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女真族封建化的意义。
参考答案1.【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侍中”和“中书令”可知是汉族官制,根据材料“谥贞愍律公”可知来自于汉族的谥号制度,这体现了辽朝对汉族制度的借鉴,C项正确;该墓志铭只涉及到汉族的官制和谥号制度,体现不出佛教文化的痕迹和民族矛盾尖锐,排除A、B两项;该墓志铭体现的是辽朝汉化的特征,休现不出蕃汉分治,排除D项。故选C项。2.【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辽太宗时期在燕云十六州地区设科考试,专为汉人而设……不允许契丹等北方部族人参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燕云十六州地区汉人占据多数,辽朝通过利用科举来笼络这一地区的汉人,为自己所用,加强对辽朝的政治认同,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只是针对汉人的措施,排除A项;“完成封建化”表述绝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故选D项。3.【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宋夏金元时期。结合材料“是契丹人担心被中原政权再次收复而设,它显示的是辽对其南界的固守……出于既顾及北方根本,又而向中原地区的战略而立,它表明了金朝将政治文化中心主动南移……则是蒙古人进而将其作为从西北到东南控制全国的政治枢纽的产物。”可得出少数民族政权的中心不断向中原汉族靠拢,学习汉族的文化,说明少数民族政权在不断发展进步,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政治方面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了“南京”“北方”“南方”“中原”“东南”等地区,体现不出边疆开发。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统治者设置的目的,而非政治制度浙趋严密,排除D项。故选A项。4.【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题干材料得出主要结论:宋朝政府通过断绝与西夏的互市贸易、关停榷场等经济手段迫使元昊称臣,这说明经济政策影响政治走向,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互市、榷场贸易、官兵交易等多种民族交流方式,无法得出榷场贸易是主要方式的结论,排除A项;宋与西夏处于并立状态,而不是有效管理,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宋朝采取经济禁令迫使西夏称臣,与区域经济发展受到保护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5.【答案】A【详解】材料“使其居于‘地沃宜耕植’的上京附近地区,同时还诏令‘诸道兵,仍戒敢有伤禾稼者以军法论’”体现的是辽国统治者对农耕经济的重视,说明其开始了封建化进程,A正确;四等人制度是在元朝时期推行的,B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仅从辽国统治者对农业的政策是无法得出全面学习汉族文化的结论的,D排除。故选A。6.【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类题目,时空是宋金元时期。材料中从岳飞视金人为“胡虏”,到金朝统治者金世宗大力推崇汉文化,再到元朝修史将辽金少数民族政权和汉人的宋政权同时并列,同为正统,这一过程反映出少数民族与汉族政权的界限在逐渐淡化,华夷一体观念的明显增强,D项正确;“民族矛盾激化”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A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本身正确,但无法概括材料“华夷一体观念增强”的主旨,排除B项;材料中的修史思想由儒家传统的夷夏之防转变为华夷一体,选项仅能指出变化,而未指出变化的结果,不是最佳选项,排除C项。故选D项。7.【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元朝统治者确立宋辽金三朝“各与正统”、独立成史的原则,修正了南北朝修史弊病,任用不同民族史官修史等,反映出元朝“大一统”的政治意识得到强化,A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元朝边疆治理及成效,排除B项;据所学,开创为少数民族修史先例的是西汉司马迁,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元代民族交融缓和社会矛盾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8.【答案】B【详解】根据表中信息可知,元代采用汉式太庙祭祀,“祖”“宗”是汉族政权下皇帝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接受子孙祭祀时追尊的名号,这些信息可得出元朝受汉制影响,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皇权,排除A项;元朝民族政策是四等人制,材料与民族政策无关,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元朝受汉族制度的影响,没有体现统治阶层分裂,排除D项。故选B项。9.【答案】D【详解】从材料看;即便是偏远地区赴京需“涉荒万里”的情况,元廷也要对地方官员每隔三年一考核、迁调,这说明通过人事任免权,元政府将包括边远地区在内的地方官吏的迁调权紧紧地掌握在中央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地方各级官吏忠于朝廷的职业官僚属性,D项正确;材料看不出监察机关职能的异化,排除A项;云南、福建、四川等偏远地区三年一迁调的原因是赴京需“涉荒万里”,而非土司制度的弊端,排除B项;C项夸大了其作用,这一做法很难消除地方割据的基础,其根源于自然经济的分散性,排除C项。故选D项。10.【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可知,元朝对边疆和内陆的管理基本一致,这样能够推动边疆和内陆管理一体化,D项正确;相比于汉唐的册封与朝贡制度,元朝对边疆加强管理,不利于缓和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排除A项;元朝实行四等民制度,体现了民族歧视,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与加强君主专制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1.【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首席的右丞相是忽必烈的外甥,还掌握着自己独立的军事力量;中书省的其他重要职务由蒙古、畏吾儿、契丹贵族和汉人谋臣担任,他们大多出自忽必烈的怯薛(侍卫)。”可知元朝政治体制一方面采行了中原传统王朝的多种制度,但另一方面又保存了不少蒙古旧制,较为生硬地混合了蒙古旧制和汉制,具有镶嵌复合的特点,故元朝政治体制兼有中原和蒙古二重性,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军事力量的对抗,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蒙古权贵对忽必烈改革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中枢机构的官员主要出身于科举考试,排除C项。故选D项。12.【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元朝的建立,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现实得到普遍认可,‘四海为家’‘天下一家’的观念深入人心”可知,材料是在强调元朝的建立促使大一统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真正建立,各民族间的融合真正实现“天下一家”的局面,这突出的是民族交融的作用,D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汉唐帝国地方独立性较强,且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不出元代实行文化专制,而是体现一种民族文化间的交融,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是强调大一统的进程,排除C项。故选D项。13.【答案】解释:元朝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局面,形成了空前统一;民族交融趋势不断增强;为确立元朝正统地位,按“三国各与正统”的方案编修了辽、宋、金三史。辽、金、宋的“制度、典章、治乱、兴亡”为元朝统治提供了借鉴,反映了元与.辽、金、宋的继承关系;只讲辽、金、宋朝代称谓,不讲民族界限,反映民族交融趋势不断增强;强调元朝“祖宗盛德得天下辽、金、宋三国之由”,突出了元朝的正统地位。“元修三史”顺应了民族交融趋势,改变了传统的中国观,有利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详解】根据材料“直至元朝末年,大臣脱脱提出了辽宋金‘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的修史方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局面,形成了空前统一;民族交融趋势不断增强;为确立元朝正统地位,按“三国各与正统”的方案编修了辽、宋、金三史。根据材料“三国为圣朝所取制度、典章、治乱、兴亡之由,恐因岁久散失,合遴选文臣,分史置局,纂修成书,以见祖宗盛德得天下辽、金、宋三国之由,垂鉴后世,做一代盛典。交翰林国史院分局纂修,职专其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金、宋的“制度、典章、治乱、兴亡”为元朝统治提供了借鉴,反映了元与.辽、金、宋的继承关系;只讲辽、金、宋朝代称谓,不讲民族界限,反映民族交融趋势不断增强;强调元朝“祖宗盛德得天下辽、金、宋三国之由”,突出了元朝的正统地位。综上所述,“元修三史”顺应了民族交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花枝木产业市场现状调研与前景规模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箱纸板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展望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程项目环保验收居间合同范本3篇
- 2025-2030年中国碳膜电位器市场十三五规划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硫糖铝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电源适配器行业未来发展战略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玻璃机械产业市场运行状况及投资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沐浴露行业运行动态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2025年度毛竹种植基地租赁与技术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物业服务合同续签及变更范本模板3篇
- GB/T 12914-2008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
- GB/T 1185-2006光学零件表面疵病
- ps6000自动化系统用户操作及问题处理培训
- 家庭教养方式问卷(含评分标准)
-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课件(完整版)
- 线缆包覆挤塑模设计和原理
- TSG ZF001-2006 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蜘蛛开店》
- 锅炉升降平台管理
- 200m3╱h净化水处理站设计方案
- 个体化健康教育记录表格模板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