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说理-(800字)_第1页
议论文说理-(800字)_第2页
议论文说理-(800字)_第3页
议论文说理-(800字)_第4页
议论文说理-(8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琐谈-议论文说理环节的问题指症和矫治策略在中学生议论文写作训练中,说理环节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把道理说得透彻、完备,就能使文章具有思想的深度,从而使议论文增强说理效果。但是,学生在实际的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在说理环节方面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兹将这些问题逐一指症,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矫治策略。指症之一:不讲道理所谓不讲道理,就是通篇文章没有理性分析成分,习作者仅是罗列具体的材料,使整篇文章变成了观点和材料的简单相加。这种现象在中学生的习作中是普遍存在。例如:许多科学家都是从"疑"开始,才获得成功的,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疑"于苹果落地;瓦特发明蒸汽机,"疑"于壶盖跳动......总之,"疑"是人们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摘自习作《说"疑"》这一语段举了许多例子论证"疑"的重要性,但未能加以理性分析,文章显得非常肤浅。而下文随即谈如何质疑的问题,主体部分的论述无深度可言。矫治策略:针对不讲道理的现象,教师要具体地分析原因。概括起来看,学生不讲道理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二个方面:一是学生没有说理意识;二是学生无理可说。针对这两种情况,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议论文训练过程中,必须首先让他们增强说理意识,要让学生明确这样的道理:观点+材料≠议论文,说理是议论文写作过程中不可轻忽的重要环节,议论文写作必须从理性的角度进行分析探求;同时,要加强思维的多向联系的训练。能否说道理,能否把道理说得透彻,实际上取决于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逻辑思辩能力,而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不单是语文学科所能解决的问题,它实际上关涉到许多学科,诸如政治、历史、地理等人文色彩较浓的学科。学生可以联系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加以具体的运用。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关心时事政治,多涉猎理论色彩较强的各类阅读材料,以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思想认识水平和逻辑思辩能力。指症之二:无的放矢在学生的议论文习作中,有时虽有理性分析的成分,但是,这些理性分析往往缺乏针对性,不能做到有的放矢。这样的说理只能给人以"隔靴搔痒"之感。请看一例:勤学就需勤问,因为只有问,才能发现问题,也才有可能把不懂的问题理解清楚。如果有了问题不敢于发问,或者不善于发问,那么,许多疑难问题就越积越多,最后象一团乱麻无法理清。这样显然对学习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我们要善于发问,敢于发问,努力把学习成有的时候,学生有说理的主观意图,但是,往往一古脑儿地把道理端出来,所讲之理颠三倒四,紊乱不堪,致使读者茫然无绪,不得要领。请看下面一例:重理不可轻文,这个道理是不言而喻的,文科知识,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另外,文科是理科的基础,只有把文科学好了,才能更好地学好理科。比如语文学科,是文科中的基础学科,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交际功能和运用价值,而且又是祖国的母语,学好它,有利于继续我国的传统文化......━━摘自习作《重理不可轻文》这一语段,说理条理很不清楚,实际上,作者意在从两上方面阐发观点,但本语段没有从说理的不同角度来设定议论层次,因此给人杂乱无章之感。矫治策略:条理不清,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学生习作前没有作出合理的安排,哪些内容先说,哪些内容后说,习作者对此未能作充分的考虑;二是本身的思维能力薄弱,不善于组织安排层次结构。根据这两种原因,可采取相应的策略:一、加强列提纲的训练,要求学生通过提纲的形式将说理内容层次化、清晰化,教师如让学生长期这样训练,就有可能使学生的思维清晰起来;二、加强思维层次的训练,教师可指点思维条理化的基本形式,或从浅到深,或从易到难,或从特殊到一般,或从现象到本质。这样,就有助于学生掌握思维条理化的一般规律,从根本上改变条理不清的弊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谈高考作文的"感情真挚"要求文:范金元李建邡对照一下去年、今年的"考试说明",不难发现今年语文学科写作部分"基础等级"要求中增添了一条新的要求--"感情真挚"。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考生和语文老师重视的新动向。所谓"感情真挚",就是要求考生在作文中能够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感情的流露能够给人以真实感。应该说,"感情真挚"是中学生作文的最为基本的写作要求。但是,纵观学生的作文,在抒情方面确实问题不少,或无情可抒,苍白单薄,或机械模仿,情感失真失度,或情感不够健康,难以使人接受。笔者最近布置了一篇题为"我喜欢这样的感觉"的作文,批改中发现主要有如下抒情方面的不足:1、寡情例一:有一次给家里通电话,其余的话已忘,只记得父亲问我的身体状况,我说有一点喉咙痛。当时也不在意,不料父亲晚上就到了学校来,我问他有什么事,他说没什么,就从包中拿出一盒"小胡柴冲剂"递给我,他说:"你早上不是说喉咙痛吗?自己要小心一点。"我说:"知道了,你有没有吃饭了?"他说:"没有。"我们就去了学校附近的一个小餐馆吃了点东西,当我拿着那盒冲剂时,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这段文字文从字顺,叙事清楚,但缺乏感情,读来索然无味。按题目要求,作者应当具体抒写"拿着那盒冲剂时"的内心感受,以体现"这样的感觉"的题意,但这位同学却只以一句"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来虚晃一枪,草草收场,自然不能给读者以感染。2、虚情例二:长大了,总觉得失去了自我--在人生的舞台上,戴着各种面具,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我觉得好累,好虚伪,我的心似乎冰封了起来--为了找回自我,我在暴风雨中驻足,任狂风扑击着我的面容,使我清醒的认识自己,任暴雨抽打着我的身体,洗刷我的心灵的污点,使我找回我的纯真。沐浴着暴风骤雨,我麻木的身躯一点点的复活了,我冰封的心一点点的融化了,我找回了真正的我。我喜欢这样的感觉。这段文字一看就给人以虚假的感觉,试想,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整日在校园里生活,即使稍有些不顺心的事,又何至于心灵"冰封"、"身躯麻木"、"失去自我"。弃弃疾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说的就是这类情况。3、矫情例三:教室里传来一阵敲打桌子的声音。这么晚了,谁还在教室里呢?我怀着好奇心走进去,只见班长满头大汗,修理着破桌子。啊!我的心在激动地跳荡,热泪也涌出来了!多好的班长啊,你那么爱护公物,关心集体,你为了教育损坏公物的同学,以身作则,埋头苦干,你的心灵是最美的!你是我们班里的活雷锋!对做好事的班长抒发赞美之情,本来无可厚非,但这段文字小题大作,感情过火。毕竟只是修修桌子,又何至于"心在激动地跳荡,热泪也涌出来了",更何至于用"你的心灵是最美的"、"你是我们班里的活雷锋"这种溢美之词来形容。感情失度,就给人以矫揉造作之感。4、"险"情例四:我不相信什么一见钟情,但这次我却无法不相信它。我的脑中时常出现她的身影,她的一言一语,特别是那灿烂的笑容,让我神魂颠倒,整天心神不定,一颗心全然不在学习上,有时甚至幻想着与她坐在一起谈心,这时的我更加迷茫,甚至还会脸红。特别是看到她时,我的心在翻滚,全身发热。......这时的我抬头看着她,心里春波荡漾,欣喜不已。从此,校园里又多了一对情人,每天带着幸福的微笑,出现在大家面前。我喜欢这种感觉。这段文字语言不可谓不流畅,感情也不可谓不真挚。但真挚的不一定就是允许的、美好的。我们所抒之情,必须是健康的、公众能接受的、舆论所允许的。换言之,抒发情感必须考虑到感情的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中学生恋爱是明文禁止的,学校、家庭、社会所共同反对的,又怎能堂而皇之、大加赞赏地写进作文里去呢?这样的文章,感情再真挚,又怎么能得理想分数呢?还有的学生一提到腐败,就把所有党员干部看成王宝森;一提到社会风气就唉声叹气,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总之一团漆黑,一提到教育就咬牙切齿,全面否定;甚至还有人不理解中央为什么要大张旗鼓揭批***功,为***功练习者鸣冤叫屈,凡此种种,均可列为"险"情,切忌写入高考作文。那么,怎样才能写出"真情",怎样才能写好"真情"呢?笔者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选取恰当的材料结合近几年高考作文评分情况,我们在选材时必须坚持三个原则:其一,真实原则。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上说过:"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一篇文章,如果材料失真,又谈何抒写真情,使人感动呢?我们写话题作文,尤其是写记叙文,就应该反映生活的本质,抒发真挚的感情。这里要特别强调不写虚幻的情节,情节虚幻,情感难免给人以虚假的感觉,当然,强调"真实"不是说不能虚构,不等于生活琐事的简单"拷贝",而是说虚构的情节也应该符合生活的必然规律。其二,细微原则。有的同学选材时习惯于考虑大的事件,大的活动,从"大"处落笔,容易落空,容易雷同,造成"假、大、空",自然抒写不出真情。实际上,人的成长变化往往是在一些不经意的小事上反映出来的,而最能撩拔我们心弦的,也往往是一些小事。我们要善于选取有丰富内涵,能感动人的细小材料,以小见大,在平淡中见真情,于细微处见精神。其三,健康积极原则。我们有的同学布尔乔亚思想严重,喜欢罗曼蒂克情调,喜欢写"泪"、"愁"、"无端的烦恼",或超脱现实的自由,这些情感往往缺乏积极的意义,是不合时代主旋律的。为此,我们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培养他们昂扬奋发的思想感情。2、安排好一条感情线索要使文章感情丰富,血肉丰满,使读者不知不觉中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从而受到感染,还需恰当地安排好一条感情线索,写出感情的波澜、感情的发展变化,或由隐而显,或由淡而浓,或一波三折,富于变化。这样才能把感情写实、写足、写活、写透。我班一位学生的作文《此情可待成追忆》荣获苏州市作文比赛高中组一等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此。此文的中心内容是写"我"在一个名叫水荟的同学转学走了以后的情感历程,作者巧妙地设计了一条感情线索,写出了感情变化发展的三个阶段:从"水荟走了。泪依依的。我无所谓。"(原文分行书写)到"水荟走了。泪依依的。我无所谓?"再到"水荟走了。泪依依的。我无所谓!"第一阶段用句号,表明此时尚未认识到一个同学的走对自己会有什么影响。第二阶段在叙写水荟的走使"我"感到种种不习惯、不自在后,用了问号,表明此时方知那个与自己友谊很深的水荟已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自己内心深处对她的走其实并非无所谓。第三阶段用感叹号,表明在书信往来后,"我"已将对同学的挂念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已认识到只要友谊地久天长,空间的距离、长久的别离,已真的无所谓。由于感情线索的恰当安排,作者对水荟同学的友情也就得到了富有层次的充分的体现,因而能给读者以一个较大的情感空间。3、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要写好真挚的感情,就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起码必须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抒情自不待言,我们可以根据文章内容的不同、自身性格的不同,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或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描写,特别是细腻的心理描写,对表达感情无疑也有直接的功效;适当的议论,能使所抒之情得到升华。这里重点强调记叙。有的同学写起文章来只是一味抒情,却忽略了具体的记叙,所写情感也就无所依托。须知,感情的来龙去脉需要通过记叙来交代,再说,高明的作者的叙事,本身也是一种抒情方式,朱自清的《背影》,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鲁迅的《藤野先生》,都没有刻意的渲染感情,而是通过对事的记叙、对人物的追忆,字里行间自然而然的倾泻出父子情、母子情、师生情,我们学生应明确地意识到,规范的记叙文应当以记叙为主,在记叙的基础上适当穿插抒情、描写、议论。具体的记叙,是抒发感情的依托;抒情描写议论若不与记叙相结合,情感的表达就会缺乏必然性。4、适当掌握表达技巧适当的表达技巧,无疑能对文章感情起强化作用。关键语句的反复咏叹,可以使感情表达逐层加深,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如鲁迅先生的三个"呜呼,我说不出话来",如上文所说的三个"水荟走了。泪依依的,我无所谓"。恰当的对比能使感情表达更鲜明,如《琐忆》中的欲扬先抑以及耳闻与目睹的对比。形象的比喻能使无形无质的感情更容易被人理解,如《此情可待成追忆》文中以"正如呼吸,我不是不在呼吸,只是忘了自己一直在呼吸"为喻来描述自己与水荟的感情"简单而真实","真实到让我忽略掉她的不可缺"。作为高三学生,最应掌握、用途最广的两种表达技巧是情景交融法和细节描写法。环境描写若能与人物感情结合起来,就能起到很好的渲染烘托作用,从而增强感染力。我班一位学生在一篇描写爷爷去世所带来的悲痛的文章的第一段这样写道:"这是一块向阳的山地,阳光从苍松翠柏间隙中闯入,在枯黄的草地上落下斑驳的影。深秋的阳光苍白无力,在晨风的摇曳下甚至有些阴冷。我看着它--那个承载着生命的小盒--一点点的被黄土掩埋,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我知道,我永远的失去你了,我的爷爷。"文章通过对苍白无力的阳光、枯黄的草地的描写,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烘托了"我"的悲痛之情,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至于真实细腻的细节描写,向来就是动人情思的。《背影》最感人处,就在于父亲蹒跚地努力地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为"我"买橘子的细节描写。上文提到的《此情可待成追忆》,认识到自己其实对水荟的走很有所谓,也缘于买饭时"没有人拿着饭笑笑地站在我面前了"、下雨天再也没有了写拗口读不懂的长句的乐趣、没有人再与"我"一起欣赏阳光照在窗外泛黄的梧桐树上的唯美这些细节。可以这么说,细节描写写成功了,离"感情真挚"也就不远了。白居易说过一句至理名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家张承志也曾寄语广大中小学生:"希望小弟弟小妹妹们在作文的时候,除了巩固和提高学得的语文基础外,也要从小注意写作要带着真情实感。"同学们要在高考作文中达到"感情真挚"要求,在平时就要注重积累,包括生活的积累、阅读的积累、感情的积累,在写作时就要精心选材、精心构思,适当运用一些表现技巧。只有平时的努力和临场的文思相结合,才能写出真情,写好真情。再给议论加一把火--议论文说理如何深入小时候第一次做饭,由于没有把握住火候,做成了半生不熟的"夹生饭",妈妈说是少加了一把火。第二次做饭,真的试着多加了一把火,果然就饭香可口了。初写议论文的中学生们不也有类似的情况吗,围绕观点叙述材料,往往没有把道理说透就收了笔。道理不清,是很难服人的。怎么办?那就再给议论添把火吧,--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展开笔墨,进一步论述。1.由表及里。就是不要搞"观点加例子等于结论"简单推理,而要对例子进行具体分析,揭示其本质、根源、危害或造成的影响等。如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批判主观主义的错误时,就先分析了这种态度下的工作方法,"单凭热情""割断历史""脱离实际""只研究理论"等;然后分析根源,"无实事求是之心,有哗众取宠之意""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等;再析其危害,"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最后还用一副对子给这种人画像。真可谓层层深入,由表及里,给人留下深刻的教育和启迪。如果写驳论文,在对错误观点批判的同时,还要提出与之对立的正确观点。如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作者把敌方的论证方法犯有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作为突破口,揭穿了其论点的荒谬,同时,作者又提出了一个与之对立的正确观点,且用历史和现实的事例加以论证,既热情歌颂了不屈不挠的革命者,又彻底粉碎了敌人的无耻谰言。2.由此及彼。就是说不要局限于论述对象本身,就事论事,而要把与之相关或相似的事理、现象扯到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使说理深透。如鲁迅的《文学和出汗》,作者批驳的是梁实秋的文学当写"永久不变的人性"的谬论,在揭露了对方论据的虚假之后,深入剖析其实质,先用类比法将梁的文学论和中国反动的历史论挂起钩来,说明两者是一唱一和的,梁的目的是为反动统治阶级服务的。接下来作者用喻证法,以出汗有阶级性的比喻说明文学必然有阶级性。如此一把火,就烧伤了梁实秋的丑恶灵魂。又如臧克家的《纳谏议止谤》,从历史上的齐威王与周厉王对谏谤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起,联系到各级领导同志要正确对待批评意见,由此及彼展开议论。不比较不容易深入,一比较,领导同志们就不能不被说服。3.由正及反。就是说不要只从正面谈几点就完事了,还要注意由正面转入反面、以反面突出正面的论述。正反结合的论述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辩证规律,可以使说理全面、深刻。如一篇题为《说"小"》的文章,作者在正面论述"大"由"小"构成,"小"可以发展成"大"之后,得出"我们不能轻视小事情"的结论。但作者并不就此罢休,又转入反面论述"我们不能满足小成绩",而"成绩"的反面是"错误",由此又进一步论述"我们不能忽视小错误"。这样,说理就深刻多了。又如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在原则问题上,他否定了送去主义,送来主义,鲜明地提出了拿来主义;在论述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时,他否定了"孱头"--惧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昏蛋"--割断历史、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废物"--全盘吸收、不加选择的投降主义,而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分别对待、占有挑选的方法。这是一篇由反及正、以反突出正的文章,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试想,如果少了反面的论述,文章的内容将是多么的单薄。"再烧一把火",实际就是拓展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对论点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论证,当然,方法还有很多。但都一定要注意火候,切不可用力不足或加火论证时离开观点乱烧。高考优秀议论文说理技法例谈分析说理是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展示理性的逻辑思维是对中学生写作的一个基本要求,特别是高中毕业生。在立意明确的前提下,如何巧妙说理就显得十分重要。阅读2007年各省的高考满分作文,我们发现在说理技法上,呈现摇曳多姿、丰富多彩的情形,或与其他表达方式结合,使理性建立于感性之上;或与修辞方式结合,在形象的语言表达中使所说之理更加明晰。现在我将这些技法整理出来,既可以展示考生的议论水平,总结经验,也有助于给来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作借鉴。一、因叙带理,叙议结合这是议论文最常见的说理技法之一。考生在把握话题的基础上,运用发散联想,搜索与主旨有关的素材,有目的地适当展开叙述,然后在叙述的基础上展开议论,使议论的话题有据可依。如河南考生2007年满分作文《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一个真正有成就的人,也肯定是在无数次的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因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史铁生摔了一跤,没有了双腿,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但他没有因此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用自己的大脑和双手去表达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贝多芬双目失明且耳聋,但他依然写出了《英雄》《命运》等大量音乐作品,在人生的不幸中,他顽强地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这些都是曾经摔过跤的人,但他们却都坚强地站了起来,与命运、与不幸抗争,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摔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从此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勇气。在确立自己的观点之后,举了史铁生和贝多芬的例子,叙述简洁,叙述之后对例子作了精当的分析,然后总结分析,使论点更加有说服力。二、援事立理,事中见理用事实证明道理,这是考生广泛运用一种说理技法,这种技法运用的关键在于事例的选择。优秀的考生往往能够常中出新、出巧,给读者以多方面的艺术震慑。如2007年山东省考生的满分作文《民族记忆永不褪色》:忘不了杜甫脸色憔悴、形容枯槁地吟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那深陷的双眼里流出的是对人们的同情,对河山沦丧的哀痛。忘不了刑场中,谭嗣同激扬的狂啸,"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愧为侠之大者。忘不了毛泽东站在山顶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从此,中国有了新生。这些被封存的民族记忆是我们无穷的瑰宝,无论何时何地,民族记忆永不褪色。杜甫、谭嗣同和毛泽东的例子不可谓不熟悉,但本文作者用它来证明"民族记忆是永不退色"的观点却给人新鲜的感觉,这是议论的平中见奇,奇中显新,同样使道理深刻。三、抒情壮理,形象透彻理若无情理则生硬,情若无理情则无羁。只有情理相辅,方能相成。如2007年江苏考生的满分作文《怀想天空》:当然,李白给后人留下的天空更多地体现在他豪迈的心胸与浪漫的情怀上,他对这大千世界始终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去欣赏。"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于是,高尚大川,清风明月,再现他热情洋溢的篇章;飞湍激流,峭壁栈道,内化为他雄浑深沉的思想。因其心胸豪迈,他仰视宇宙,视接苍穹,故而他能看到"黄河之水天上来",能看到"天姥连天向天横";因其情怀浪漫,他俯察生灵,脚踏厚土,故而他能"天子呼来不上船",能"直挂云帆济沧海"。那激荡山川的精神,吞吐宇宙的豪气,使他的个人天空既棱角分明,拒绝任何外物侵入,又真气激荡,崩开丘峦,摧裂石扉,溶化自然万物。无限大而有无限小的空间竟如此矛盾地集中在这位"另类"的诗人身上,使后人在他的精神天空里流连忘返,不忍离去。情与理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源于作者对李白的用心感悟,也基于对文学的衷心热爱,并最终落实到或是排比铺陈,或是对偶列举,或是长短句错杂运用的靓丽的语言上,从理性化的情感角度和理性高度上来分析李白,剖析李白,其情其形毕现,其实可感。四、类喻明理,文采斐然"比喻是思想的翅翼"(钱钟书语)。议论文中,利用比喻、类比手段来进行说理是极其常见的。这种方式是通过揭示事物之间具有同类性质或相同特点来进行说理论证,使人们对抽象事物获得具体形象的感受。如2007年河北考生的满分作文《蜡、粉笔、蚕》:生命就像春蚕,要不停地吐丝,直到没有精力可息。春蚕到死丝方尽啊!于是你孜孜不倦,几十年如一日,就为吐丝给我们做成一件件的华衣,你要用短暂的生命,装饰我们的五彩梦;你要用你毕生的精力,创造我们,成就我们的人生!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和温馨;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的繁衍;没有亲情、友谊和爱情,那么世界将是一片孤独和黑暗。正因为我遇见了雷锋,世界变得如此明亮,我们不再担心黑暗中碰得鼻青脸肿,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了雷锋,那么人生的路将照得夜如白昼。第一段用春蚕作比喻,形象贴切地证明了"生无所息"的主旨。第二段用阳光、雨露和水源这些常见的意象作类比引出帮助的主题,既形象又文采斐然。五、引言证理,丰富深刻这也是最常见的技法。名言,实际上是历代人物对社会人生经过思考而总结出的一鳞半爪,是人类文化的高度概括和集中呈现。恰倒好处地借用名言,对文章的说理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如2007年甘肃考生的满分作文《学会感恩》:孔子云:"天予我身,地予我心,身感天恩,心报地德。"从古到今,孔夫子也在教导我们以报恩的心态活出一个坦荡。可是有些人在得鱼忘筌之后,只会背负千古骂名。商纣、夏桀都在功成之后,斩杀良臣,最后只得众叛亲离的下场。心中不怀感恩的人便不懂得爱与助的利害,他们归根结底是自私,他们无法立足于人世,只得尸骨无人收的孤独终了。引用孔子的名言,阐明道理,然后进行对比,这就使说理避免了肤浅,有了厚度,巧妙的证明了自己的观点。议论文说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掌握好可以使文章的观点更突出,逻辑更严密,说服力更强。因此,只要我们的考生在训练中有意识的训练自己的说理能力,练成过硬的本领,就能笑傲考场,夺取胜利。议论文写作中,能举事例、引名言作为论据,这很好,但由于缺少对论据进行辩证说理,所以常常出现论点与论据分离的情况。怎么办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种方式练习说理。一、反向假设法:举典型事例后,故意假设出一种与事例相反表现的情况,从相反方向进行议论。正面事例从反面假设,反面事例则从正面假设,得出的结论都可体现论点的正确。如在谈"立志"时,周恩来从小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大志,最终成就了一番伟业这一事例后,便可进行反向假设:"假如周恩来没有立下大志,那么他又如何能在中华民族多灾多难时到处奔走,又如何能拯救民族于危难之际呢?"由此不难看出立志的重要性了。二、因果分析法:概述事例后,通过分析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因果关系,指出事例取得结果的原因正是自己要证明的论点。如在论述"怀疑与学问"的关系时,作者对华罗庚的事例正是采用了因果论述法:"数学家华罗庚之所以能在数学领域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优异成果,正是由于他对书本上现成的公式、定理和结论,能够大胆怀疑、科学释疑。他攀登数学高峰的第一步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见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第195页)从中点明了怀疑对学问的意义。三、归纳总结法:列举几个事例后,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这些事例所体现的共性(即论点)。如在林家箴的《说"勤"》中,作者要证明"勤出成果"这一观点,就列举了五例:马克思写《资本论》靠勤,司马迁著《史记》靠勤,歌德勤出了《浮士德》,陈景润勤钻取得巨大成就,一上海女青年十年自学,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然后对五个事例总结评论,突出中心论点。"可见,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四、对比说理法:这种说理方法适用于概述论据并仅能点明论题的情况下。在《理想的阶梯》一文中,作者多次用么这种方法,如:为了证明"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文章引用朱自清的名言来证明时间流逝无情,再点到"对时间的态度,可以检验一个人的世界观。"最后紧扣论点采用正反对比说理法来下结论:"没有理想的人,不懂人生的意义,自然不爱惜时间。真正有理想的人,必定珍惜一分一秒,因为每一瞬间的奋斗都关系着止标的实现。"五、比喻说理法:贴切的比喻可以使抽象深奥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并使文章增添色彩。如在《理想的阶梯》一文中,作者把奋斗说成"是实现理想的阶梯",读者从中就可以形象地感受到奋斗对于实现理想的作用了。文章还鼓励青年要"用刻苦勤奋的汗水浇开灿烂的理想之花",这一生动的比喻就比空洞地说:"通过刻苦勤奋实现理想"更能吸引读者,也更有感召力了。六、辩证评析法:即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事例,既看到它的这一面,又看到其反面,使说理全面而不偏颇。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事实论据易造成读者的某一方面的误解时。如在《"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一文中,作者以法拉第、欧立希、普朗克的成功都出自许多次的失败或错误为例,进行辩证说理:"当然,这绝不是说不要努力去防止和减少错误,或者说可以对错误持满不在乎的态度,而是说不要因为惧怕错误而畏首畏尾,缩手缩脚。这也怕那也怕是成就不了事业的。"这样,读者对论据的认识就不致于发生偏差了。当然,以上的说理方式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可以综合运用的。同学拉可以在作文片断中分别训练,也可以在写大作文时,有意识地把几种方式融于一篇文章中(当然也要结合论据实际),那么自己的议论文就会显得说理严密而又不呆板了。议论文写作应多讲点"道理"我们知道,议论文写作总是要摆事实讲道理。所谓摆事实就是列出论据;而讲道理就是对论点和论据进行分析。可是,我们有的同学,在写作议论文的时候,不能体会到讲道理的重要性,文章提出论点之后,紧接着就是举例子,举了一个又一个,也不对事例加以分析。结果议论文形成了"论点+论据"格局。论点和论据之间互相脱离,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的桥梁,论点还是论点,论据还是论据;论据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论点孤立无援,也就失去了立足的依据。这种"不讲道理"的议论文,论点无论怎样正确,也不足以服人;论据无论怎样充足,也不过是一堆零碎的材料。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议论文作文,凡是得高分的文章,大多数以说理见长。对文章进行道理分析,可以增加论证的深度,更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缜密。"讲道理"是议论文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讲道理可以使论点旗帜鲜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都给人以清醒的认识。而论据通过分析,可以揭示其中所蕴涵的道理,说明其与论点的联系,使论点与论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句话:论点是统帅,论据是士兵,论据要为论点服务。那么怎样讲道理呢?讲道理的方法有多种,为了便于记忆,我把它们编成了口诀:议论文写作要讲"理"议论文写作要注意证明论点要论据论点论据要分析细分析讲道理前后勾连成一体原因结果紧相连事物转换须条件正反对比观点明点面结合显周全假设分析开思路比喻类比很形象意义分析不可忘层层分析细剥笋看待问题要辩证具体问题具体析尊重客观规律性一分为二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清内因和外因抓住主要和次要万物联系又发展质变前提是量变这个口诀包括了讲道理的多种方法:因果分析、条件分析、正反分析、点面分析、假设分析、比喻分析、类比分析、意义分析。这个口诀同时也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多种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尊重客观规律性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它也包括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几种关系: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主要和次要的关系、量变与质变的关系1)、因果分析: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关系,一定的原因必然会产生某种特定的结果;相反,某种特定结果的产生也一定基于一定的原因。因此,在议论文写作中常常揭示原因以说明必然会得到某种结果;或者披露结果以证明其原因的正误。前一种是由原因推出结果,后一种是由结果推出原因。2)、条件分析: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需要一定的条件。要使一个论点能够确立,当然也离不开所必需的条件。议论文写作中,在分析"解决问题"时,我们经常使用这种方法。3)、正反分析:把正面与反面的观点或者论据对照起来进行分析,突出真善美,批判假丑恶,分清事物的界限,可以使观点更加鲜明。让人们明白为什么要按照论点所表达的主张去做,不这样做为什么不行,借此说明观点的正确性。4)、点面分析:这里的"点"是指具有代表性的论据,"面"是指由具体的论据所引发出来的概况性的论据或者一般性的结论。在议论文中不可能列举全部的事例,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简洁,使论证显得更加全面。5)、假设分析:提出一个确凿的论点,假设它是正确的,从而推导出可能产生的结果;由结果的正确反过来证明论点是成立的。或者针对一个虚假的论点,先假设它是正确的,再对这个假设进行分析,使人们看到它的荒谬,从而证明所假设的论点是错误的。6)、意义分析:从意义上对论点进行分析,目的是阐述所提出论点的作用、价值、影响。以此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7)、比喻分析:把抽象、深奥的道理寓于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之中,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8)、类比分析:把与论点有共同属性的事物加以比较,便于把复杂的道理讲得通俗明白。下面对一个论点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作为示例。论点:毅力是成功的保证1)、原因分析:为什么说毅力是成功的保证呢?因为做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它们都是我们前进途中的绊脚石,我们只有发扬顽强拼搏的毅力才能征服它,才能摘取成功的果实。因为有了毅力,就有了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有了毅力也就有了恒心。狄更斯说得好:"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2)、结果分析:有了坚韧不拔的毅力,付出了艰苦的劳动,洒下了辛勤的汗水,总有一天我们会取得成功。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了春天的耕耘,怎么会没有秋天的收获呢?3)、正反分析:普希金说:"大石拦路,勇者视为前进的阶梯,弱者视为前进的障碍。"强者有顽强的毅力,对"拦路石"毫不畏惧,把它当作锻炼自己的机会,而后一种人因为缺少一股拼搏的毅力,不懂得成功来之不易,光看到别人的成功,看不到成功所付出的艰辛的劳动,面对"拦路石"知"难"而退,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终还是一事无成。4)、点面分析: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幼年读书读得"口舌成疮";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四十年的时间,其间贫困疾病交加,用他妻子的话说,他是在坟墓边徘徊。可是马克思没有动摇过信念,这两个事例告诉我们,毅力是治学的支柱,凡是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大都有艰难的历程和坚强的毅力。5)、假设分析:如果我们没有坚强的毅力,没有刻苦耐劳的精神,遇到困难绕道而行,遇到挫折就气馁,我们永远也不会取得成功。6)、条件分析:如何才能培养自己的毅力呢?首先应该树立远大的目标。因为目标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其次,要有刻苦耐劳的精神??再次,要有持之以恒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