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的知行关系知行合一的两种语境及其互通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的探讨_第1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的知行关系知行合一的两种语境及其互通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的探讨_第2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的知行关系知行合一的两种语境及其互通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的探讨_第3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的知行关系知行合一的两种语境及其互通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的探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的知行关系知行合一的两种语境及其互通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的探讨

在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中,“十月革命的枪声给我们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哲学在各自语境下,给出了“批判地继承”与“同情之了解”两种价值预设,不同的价值预设也相应地造成了诠释进路上的差异,这种学理差异最为集中地体现在对知行关系,特别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解上。对于阳明“知行合一”的诠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语境中被理解为认识与实践的合一,其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而在中国哲学的视野下,则是涉及道德知识与道德行动的儒家认识论与道德哲学。基于两种语境的诠释差异,笔者提出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在理解与诠释中国传统文化时,如何使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展开讨论?本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下如何诠释传统文化的方法论思考。一、.中国哲学的“视域”研究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与定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这两个二级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相应地,两个学科在各自语境中的观点也存在一些学理的差异。面对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哲学分别给出了两种不同的价值预设,即“批判地继承”与“同情之了解”。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语境中,对于传统文化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改造、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等领域。对传统文化进行马克思主义改造的典型表述是在“承继历史”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例如:“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相比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下的“凝视”与“被凝视”,中国哲学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这种二元框架,并基于这种消解来思考“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与“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的张力。中国哲学研究者,或源于旨趣相投,或由于学源相契,对于传统文化普遍抱持着一种“同情之了解”的态度。最为人所熟知的表述来自陈寅恪对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的评论:“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二、中国哲学语境下的知行合一知行关系是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命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的关键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哲学语境下对传统文化理解的差异,最为集中地体现在对知行关系,也就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解上。知行关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下被解读为与实践论密切相关的范畴,而在中国哲学语境中则涉及本体论、工夫论等传统哲学话语与道德哲学、认识论等当代哲学思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中的知行关系,通常被理解为认识与实践的问题,其理论资源来自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实践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评了旧唯物主义对实践的片面理解,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中国哲学语境下对于知行关系,尤其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理解层次更为丰富。在中国哲学史的领域,通常使用本体论、工夫论等范畴来解读阳明的“知行合一”。本体论的角度有学者言:“阳明学,实质上是以良知为德性本体,以致良知为修养方法,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工夫,以经世致用为为学目的良知之学。”三、“知行合一”与“孝亲之理”在两种价值预设下的不同诠释进路,为传统的知行关系带来了丰富的现代意义上的理解,那么,我们究竟应当如何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或者更为根本的问题是,是否能够抛开语境限制地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乃至整个传统文化?这涉及哲学的本质是“普遍性知识”还是“地方性知识”的问题那么,以“认真的文本和历史研究”来看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我们会发现,在中国传统的思想世界中,知行关系一直被用于修养工夫论的范畴,来自于如何合乎道德地行动的终极关切,是对认知与行动关系的思考,涉及道德知识何以可能以及如何转化为道德行动的问题。道德行动以善的实现为目标,道德认知则探讨道德哲学第一性的问题,即善的知识何以可能:“道德的认识意义不仅仅在于确认当然与实然、必然之间的统一,而且涉及对善本身的把握。”有关道德知识何以可能的问题,阳明的回答是道德知识源自内在的良知:曰:“请问如何?”曰:“只是致知。”曰:“如何致?”曰:“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牟宗三认为需要使用“逆觉之觉”来理解这种良知的自知:“不是把良知明觉摆在那里,而用一个外来的无根的另一个觉去觉它。这逆觉之觉只是那良知明觉随时呈露时之震动,通过此震动而反照其自己。故此逆觉之觉就是那良知明觉之自照。自己觉其自己,其根据即是此良知明觉之自身。”对于如何将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动的问题,王阳明之所以使用“知行合一”的概念,就在于这个概念能够与程朱理学的知行观念针锋相对,最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因为当时已有学生根据朱熹有关知行的认知质疑阳明:问:“自来先儒皆以学问思辩属知,而以笃行属行,分明是两截事。今先生独谓知行合一,不能无疑。”曰:“此事吾已言之屡屡。凡谓之行者,只是著实去做这件事。若著实做学问思辩的工夫,则学问思辩亦便是行矣。学是学做这件事,问是问做这件事,思辩是思辩做这件事,则行亦便是学问思辩矣。若谓学问思辨之,然后去行,却如何悬空先去学问思辨得?”确实,在日常话语中理解“知行合一”,会将其归入某种“反直觉”,因为惯常认知通常倾向于“知先行后”的直觉:需要先知道一个道理,才能努力去实现它。朱子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讨论知行关系的:“论先后,当以致知为先;论轻重,当以力行为重”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做头,致知次之,力行次之。不涵养则无主宰。如做事须用人,才放下或困睡,这事便无人做主,都由别人,不由自家。既涵养,又须致知;既致知,又须力行。若致知而不力行,与不知同。亦须一时并了,非谓今日涵养,明日致知,后日力行也。要当皆以敬为本,敬却不是将来做一个事。今人多先安一个“敬”字在这里,如何做得?敬只是提起这心,莫教放散。恁地,则心便自明白,这里便穷理格物。见得当如此便是,不当如此便不是。既见了,便行将去。除了“道德的知”之外,朱子对于“知”的界定也带有来自经验世界的“其他的知”:“如去长安,未到长安,却先知道长安在那里,然后行去,这便是进德之事。”王阳明“反直觉”地对知行合一进行论证,核心在于“心即理”概念的提出,即“知”就是由心发用的道德的道理与道德的行为,使得“知行合一”变得容易理解: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邪?晦庵谓:“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是其一分一合之间,而未免已启学者心理为二之弊。此后世所以有“专求本心,遂遗物理之患,正由不知心即理耳。夫外心以求物理,是以有暗而不达之处……不可外心以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吾子又何疑乎?但是,程朱理学由于不认同阳明“心即理”与“良知”的概念,因而对于知行合一的质疑,大多来自经验世界的“知”,包括王学内部也有类似疑问,如顾东桥认同“知、行并进,不宜分别前后”,但又继而提出“工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的问题,所举的例子就是“知食乃食,知汤乃饮,知衣乃服,知路乃行”等来自经验世界的“其他的知”。阳明对“知”的讨论出现一种从“道德的知”到“道德的知与其他的知所共有的知识结构”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路岐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岐之险夷者邪?“知汤乃饮”,“知衣乃服”,以此例之,皆无可疑。若如吾子之喻,是乃所谓不见是物而先有是事者矣。吾子又谓“此亦毫厘倏忽之间,非谓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是亦察之尚有未精。然就如吾子之说,则知行之为合一并进,亦自断无可疑矣。可见,阳明从经验世界“其他的知”的层面对“知行合一”的辩护,是基于“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的前提,参照“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a)因为欲食之心引导食的行为,所以,欲食之心属于食的行为;b)又因为知食包含欲食之心;c)综上,知食(包括欲食之心)是食的引导;食是实现知食(包括欲食之心)的过程。d)所以,知食与食合一。将这种经验世界的事件替换为知、行、意的概念,就是:a)因为意引导行,所以,意是行的部分;b)又因为,知包含求知的意;c)综上,知(包括意)是行的引导;行是实现知(包括意)的过程。d)所以,知行合一。通过上述有关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探讨,我们会发现,使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来解释中国传统的“知行合一”,与其说是对“知行合一”的新解读,不如说是出于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中寻找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诉求。实际上,从张荫麟“以现代自觉的统系,比附古代断片的思想,此乃近今治中国思想史者之通病。此种比附,实预断一无法证明之大前提,即谓凡古人之思想皆有自觉的统系及一致的组织。然从思想发达之历程观之,此实极晚近之事也。在不与原来之断片思想冲突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