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乳糖酶催化乳糖水解。有两项与此相关的实验,其实验条件均设置为最适条件实验结果如下:实验一酶浓度0%1%2%4%5%(乳糖浓度为10%)相对反应速率02550100200实验二乳糖浓度0%5%10%20%30%(酶浓度为2%)相对反应速率025506565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一如果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B.实验一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降低C.实验二若继续增大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D.实验二若提高反应温度条件5℃,相对反应速率将增大参考答案:C解析:据表格分析:实验一若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可以再加大,直到饱和,A错误。实验一若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上升,B错误;实验二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上述反应中酶已达到饱和,若继续增大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C正确;由于题干“实验条件均为最适”已在最适温度,所以将反应温度提高5℃,相对反应速率将下降,D错误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若从细胞周期的时间考虑,应选择下表中哪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

物细胞周期时间/h分裂间期分裂期合计A、物种A10.60.411B、物种B180.518.5C、物种C16.5218.5D、物种D10.42.312.7

参考答案:D3.如图反映了种群密度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若环境条件稳定,持续时间长,则足以使一种生物被竞争排除或发生生态位变化B.若环境条件频繁变化,则常常不出现竞争排除现象C.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这些水体的环境因素较为稳定D.自然群落中的竞争排除现象是有限的,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参考答案:C4.利用转基因技术使外源DNA片段在组织或器官中特异性表达的转基因生物叫生物反应器。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生长激素时,若要使生长激素在动物的乳汁中批量生产,应选择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__的哺乳动物的____________作为受体细胞。(2)外源基因在血液中表达的转基因动物叫血液生物反应器,血液生物反应器中的转基因产物应从____________中提取。不宜用血液生物反应器生产动物激素,原因是____________。(3)叶绿体生物反应器是通过将目的基因导人叶绿体基因组实现的,叶绿体基因组有基因区和基因间隔区,为了保证原有基因的功能不受影响,外源基因应导入_________区。叶绿体基因工程能避免外源基因随花粉扩散,原因是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XX

(2).受精卵

(3).血清或血浆

(4).外源基因表达的动物激素可能影响受体动物的生理代谢

(5).基因间隔

(6).花粉中不含叶绿体,因此也不含已导入叶绿体的外源基因【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1)只有雌性动物具有分泌乳汁的功能,因此若要使生长激素在动物的乳汁中批量生产,应选择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哺乳动物的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2)血液生物反应器中外源基因在血液中表达,因此应该在血液或血浆中提取转基因产物;由于外源基因表达的动物激素可能影响受体动物的生理代谢,所以不宜用血液生物反应器生产动物激素。(3)已知叶绿体基因组有基因区和基因间隔区,为了保证原有基因的功能不受影响,则外源基因应导入基因间隔区;由于花粉中不含叶绿体,因此也不含已导入叶绿体的外源基因,所以叶绿体基因工程能避免外源基因随花粉扩散。【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根据题干信息了解不同的生物反应器的概念,进而利用所学知识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5.根据现代生物技术原理,为解决如下四个问题:①快速培养名贵花卉

②筛选抗癌药物

③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

④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依次可以应用的技术手段是技术组织培养基因工程胚胎工程细胞培养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③④②D④②③①

参考答案:C6.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培养对象只能是细胞②目的一定是为了得到植株③培养过程需要某些植物激素

④单倍体育种用到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⑤植物组织培养的全过程需要照光A.①②

B.①②③C.③④

D.①②③④⑤参考答案:C植物组织培养是将离体的植物组织在含有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等的培养基中无菌培养,使其形成芽、根,并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技术。植株组织培养的对象是用于培养的植物器官或组织。培养的目的可以是得到完整植株,也可以是愈伤组织或器官等。脱分化阶段不需要光照,而在愈伤组织分化成芽和根的过程中需要光照,植株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单倍体育种中利用花药的离体培养,应该是利用了组织培养技术。7.下图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在达到环境容纳量后所发生的三种可能变化,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因环境阻力的存在,该种群数量不能呈“J”型增长B.曲线Ⅰ说明该种群栖息地可能受到轻度破坏C.形成曲线Ⅱ后,若建立保护区可以提高该种群数量D.形成曲线Ⅲ最可能的原因是该种群的天敌数量增多参考答案:DA、在自然条件下,因为环境阻力的存在,该种群数量不会呈“J”型增长,A正确;B、由曲线Ⅰ可以知道,其环境容纳量比原来略有减少,这说明该种群栖息地可能受到轻度破坏,B正确;C、形成曲线Ⅱ后,该种群数量减少,如果建立保护区,可以增加该种群的数量,C正确;D、形成曲线Ⅲ最可能的原因是栖息地的破坏等,天敌多不会导致种群完全消失,两者数量处于动态平衡,D错误.【考点定位】种群数量的增长【名师点睛】在环境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种群数量到达K值之后,未来数量的变化趋势与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或变化有关,破坏程度越小,种群数量保有量越大,当种群数量趋于0或环境容纳量很小时,说明该地域已不适合该生物生存,需进行迁地保护.8.以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的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F1植株自花传粉,从F1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任取1粒绿色圆粒和1粒绿色皱粒的种子,这两粒种子都是纯合子的概率为()A.

1/3

B.

1/4

C.

1/9

D.

1/16参考答案:A根据题意,F1植株的基因型为YyRr,则F2中绿色圆粒占3/16,其中纯合子占F2代的1/16,则任取1粒绿色圆粒种子,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3,而绿色皱粒种子一定是纯合子,所以这两粒种子都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3×1=1/3,故A正确。9.下列哪项实例说明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A.植物的向光性

B.除草剂可以除掉田间的双子叶植物C.顶端优势

D.将植物平放后,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参考答案:D10.下列关于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说法正确的是(

A.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减少B.饮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C.如果体温低于正常体温,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汗腺分泌汗液会减少,毛细血管会舒张D.人体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胳肌参考答案:D11.某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A.BbCc B.Bbcc C.bbCc D.bbcc参考答案:C【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后代分离比推断法:(1)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2)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亲本一定是测交类型,即一方是杂合子,另一方为隐性纯合子;(3)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亲本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解答】解:只看直毛和卷毛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直毛:卷毛=1:1,属于测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只看黑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黑色:白色=3:1,属于杂合子自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Cc×Cc.综合以上可知“个体X”的基因型应为bbCc.故选:C.12.细胞学说的创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不能说明A.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单位B.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C.细胞是动植物的基本单位D.把动物和植物统一到细胞的基础上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A、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动植物由细胞组成,而不包括微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B、细胞学说说明动植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说明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B正确;C、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C正确;D、细胞学说把动物和植物统一到细胞的基础上,即具有统一性,D正确.故选:A.13.下列关于动物机体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B.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C.神经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与于靶细胞参考答案:C略14.香豌豆能利用体内的前体物质经过一系列代谢过程逐步合成蓝色中间产物和紫色色素,此过程是由B、b和D、d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如下图所示),两对基因不在同一对染色体上。其中具有紫色素的植株开紫花,只具有蓝色中间产物的开蓝花,两者都没有的则开白花。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只有香豌豆基因型为B__D__时,才能开紫花B.基因型为bbDd的香豌豆植株不能合成中间物质,所以开白花C.基因型为Bbdd与bbDd的香豌豆杂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D.基因型为BbDd的香豌豆自花传粉,后代表现型比例9∶4∶3参考答案:C15.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让杂合的红果番茄自交得F1,淘汰中的荚果番茄,利用F1中的红果番茄自交,其后代RR、Rr、rr三种基因的比例分别是(

)A.1:2:1

B.4:4:1

C.9:3:1

D.3:2:1参考答案:D16.那边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法B.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采用标志重捕法C.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D.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参考答案:B

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法,A正确;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B错误;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C正确;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调查种群密度,D正确。【考点定位】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17.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都具有双层膜,所以它们的通透性是相同的B.因为生物膜具有流动性,所以组成膜的各种化学成分在膜中是均匀分布C.所有生物膜的结构由外到内依次由糖被、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组成D.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紧密联系,是使细胞成为有机整体的必要条件参考答案:D18.正确选择实验材料,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前提。下列有关实验材料的选择,正确的是(

实验名称取材部位A.B.C.D.可溶性糖的还原糖的鉴定提取并研究细胞膜的化学组成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甘蔗、甜菜的块根公鸡的成熟红细胞菠菜叶片细胞洋葱根尖根毛区细胞参考答案:C19.下列生理现象不需要其它部位供应生长素的是(

)A.杨树顶芽的生长

B.燕麦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的弯曲生长C.番茄子房发育成果实

D.梨树侧芽萌发的抑制参考答案:A20.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蛋白质工程能定向改造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使之更加符合人类需要B.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定向改变分子的结构C.蛋白质工程能产生出自然界中不曾存在过的新型蛋白质分子D.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密不可分,又被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参考答案:B21.如图是生长素作用与其浓度关系图.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具有顶端优势的植物,其侧芽浓度(高或低)于顶芽,由此可见,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2)向光生长的幼苗,若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B点对应浓度,则其背光面浓度为

.参考答案:(1)高

主动运输(2)B﹣D之间对应浓度【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植物激素调节.【分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浓度的高低以各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标准).2、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为:根、芽、茎(见右图)3、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细胞的年龄有关.4、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从而抑制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解答】解:(1)顶端优势是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侧芽对生长素比较敏感,因为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了侧芽的生长.在此过程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因此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2)向光生长的幼苗,若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B点对应浓度,而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高,并且生长比向光一侧快,因此背光面浓度为B﹣D之间对应浓度.【点评】本题考查了生长素两重性的有关知识,掌握生长素的相关知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22.一个外来物种种群到一个新的环境,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该种群由于不适应新环境而遭淘汰

B.该种群数量增长不受新环境中其他生物的制约C.该种群威胁到新环境内物种的多样性

D.该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可能呈“J”型增长参考答案:B23.下列叙述中最确切的是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正常血红蛋白分子中有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B.用普通二倍体西瓜培育出四倍体西瓜,再用普通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无子西瓜C.由于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原因,某些家庭兄弟姐妹甚多,但性状不尽相同D.某基因的一条链上有2个(占碱基总数的0.1%)C变成了G,表明发生了基因突变,且该基因连续复制4次后,突变基因占50%参考答案:D24.下列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顺序,其正确的是

A.植物→种子→鹰→麻雀→蛇→细菌

B.种子→细菌→真菌→噬菌体→麻雀→鹰

C.草→食草昆虫→鼠→野兔→猫头鹰→狐D.草→食草昆虫→蟾蜍→蛇→猫头鹰参考答案:D25.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为氨和CO2,其活性位点上含有两个镍离子,在大豆、刀豆种子中含量较高,土壤中的某些细菌也能够分泌脲酶。实验室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了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M,并分别研究了培养液中的Ni2+、Mn2+和尿素浓度对细菌M脲酶产量的影响(说明:研究某一项时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菌M合成脲酶需要尿素诱导,尿素的最适诱导浓度在0.4%-0.8%之间B.实验表明培养液中Ni2+和Mn2+对脲酶的影响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C.所有脲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且在内质网上加工使其与镍结合才具有活性D.凝胶色谱法分离脲酶时,与比它分子量小的蛋白质相比,脲酶在凝胶柱中移动更慢参考答案:A【分析】根据表格分析,影响脲酶产量的因素有两种离子的浓度、尿素浓度,且对脲酶的生成都有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培养液中Ni2+和Mn2+以及尿素浓度的增加,脲酶的产量都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但是始终高于对照组。【详解】根据表格分析可知,细菌M合成脲酶需要尿素诱导,且尿素的最适诱导浓度在0.4%—0.8%之间,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培养液中Ni2+和Mn2+对脲酶的影响都为促进作用,没有抑制作用,B错误;根据题意分析,脲酶是细菌M分泌的,而细菌是原核生物,是没有内质网的,C错误;凝胶色谱法分离脲酶时,与比它分子量小的蛋白质相比,脲酶在凝胶柱中移动更快,D错误。26.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参考答案:B27.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长素能够促进插条生根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单侧光、重力的影响有关C.去掉顶芽可以促进侧芽生长

D.植物的向光性现象是生长素不均匀分布所致参考答案:B28.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B.两个种群的隔离一旦形成就不能交配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参考答案:B29.1972年伯格首先在体外进行了DNA改造的研究,成功地构建了第一个体外重组DNA分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的DNA分子必须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才能产生相同的黏性性末端B.DNA连接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都能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C.当限制酶在它识别的序列的中心轴两侧将DNA的两条链分别切开时,产生的是平末端D.不同DNA分子相同黏性末端间能够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通过氢键相连接,但这个过程必须是在DNA连接酶的催化下参考答案:B【考点】Q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基因工程的工具:(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3)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解答】解:A、有些不同的限制酶切割后也可能会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A错误;B、DNA连接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都能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B正确;C、当限制酶在它识别的序列的中心轴两侧将DNA的两条链分别切开时,产生的是黏性末端,C错误;D、不同DNA分子相同黏性末端间能够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接,但这个过程必须是在DNA连接酶的催化下,D错误.故选:B.

30.50.下图为马的生活史,有关此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有丝分裂发生在Ⅰ→Ⅱ、Ⅳ→Ⅰ

②基因重组发生在Ⅲ→Ⅳ之间③基因突变可发生在Ⅰ→Ⅱ、Ⅱ→Ⅲ、Ⅳ→Ⅰ

④Ⅳ为新个体发育的起点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B31.海带细胞中的碘浓度比海水中高出许多倍,但仍可从海水中吸收碘。碘进入海带细胞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胞吞作用

D.主动运输参考答案:D32.一个健康的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A.盐增多,糖未增多

B.糖增多,盐未增多

C.两者都增多

D.两者都未增多参考答案:A33.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A.叶绿素a、胡萝卜素

B.叶绿素b、胡萝卜素C.胡萝卜素、叶绿素a

D.胡萝卜素、叶绿素b参考答案:D在色素分离过程中,由于各种色素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这样,几分钟之后,叶绿体中的色素就在扩散过程中分离开来。扩散速度最快的位于最上方,是胡萝卜素,第二条是叶黄素,第三条是叶绿素a,第四条是叶绿素b。故选:D。34.在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早期原肠胚的细胞从一个部位移植到另一部位时,被移植的细胞能适应新的部位并参与那里的器官形成,但如果在原肠胚的末期,把未来发育为蝾螈后肢的部分移植到另一蝾螈胚胎不长后肢的部分,将发育为一条额外的腿,这说明(

)A.原肠胚末期已出现了组织分化和器官的形成

B.细胞是全能的

C.原肠胚末期出现了细胞分化

D.原肠胚已出现了三个胚层参考答案:C35.下列种间关系,两物种均受益的是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B.水葫芦与浮萍

C.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

D.螳螂与黄雀参考答案:A36.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如以下证据:(1)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以

为基础的(2)生物的生长发育是以

为基础的(3)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以细胞内基因的

为基础的(4)

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参考答案:细胞的代谢;细胞分裂和分化;遗传和变异;细胞37.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 B.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C.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 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参考答案:C【分析】在平板划线操作时,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杀死上次的残留菌种,下次划线时应以上次划线末端的菌种为起点,这样每次划线菌种都来自上次划线的末端,且数目越来越少,以达到逐渐稀释的目的。【详解】A.培养基先灭菌后才分装到培养皿中,A错误;

B.由于是分离有机废水中的微生物,故培养的条件不应放置在光照下,接种后应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B错误;C.转换划线角度后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冷却后再进行划线,C正确;

D.培养过程中要每隔24小时观察一次,D错误。38.右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该病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A.1号B.2号C.3号D.4号参考答案:B解析:

红绿色盲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遗传病,7号患病与5号有关,与6号无关,进一步与2号有关。39.下图表示某一酶促反应的过程.图中代表酶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参考答案:A40.如下图所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A、B、C、D四支试管中,一次分别加入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有R型细菌转化的是(

)参考答案:A略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下表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1、图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1)一个图1所示的质粒分子经SmaⅠ切割前后,分别含有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2)若对图中质粒进行改造,插入的SmaⅠ酶切位点越多,质粒的热稳定性越____。(3)用图中的质粒和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maⅠ切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与只使用EcoRⅠ相比较,使用BamHⅠ和HindⅢ2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了获取重组质粒,将切割后质粒与目的基因片段混合,并加入____酶。参考答案:

(1).0、2

(2).高

(3).SmaⅠ会破坏质粒的抗性基因和外源DNA中的目的基因

(4).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自身环化

(5).DNA连接【分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特点(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所识别的DNA序列,无论是6个碱基还是4、5、8个碱基,都可以找到一条中心轴线,中心轴线两侧的双链DNA上的碱基是反向对称重复排列的。(2)若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的两侧分别切割,则得到黏性末端,若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处进行切割,则得到平末端。【详解】(1)质粒分子是环状的DNA分子,没有切割之前不含游离的磷酸基团;经SmaⅠ切割后,形成2个末端,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2)C和G之间含有3个氢键,A和T之间含有2个氢键,所以C和G含量越多,DNA分子热稳定性越高。SmaⅠ酶的识别序列的C和G含量较高,所以对图中质粒进行改造时,插入的SmaⅠ酶切位点越多,质粒的热稳定性越高。(3)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