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建筑概述课件_第1页
节能建筑概述课件_第2页
节能建筑概述课件_第3页
节能建筑概述课件_第4页
节能建筑概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节能建筑概述.节能建筑概述.1节能建筑的前提节能建筑设计的三要素满足夏季节能致凉的节能设计节能建筑与太阳能应用建筑的自然通风建筑遮阳案例分析小师实践录目录目录.目录目录.2一节能建筑成功的前提>>.一节能建筑成功的前提>>.3一节能建筑成功前提1绝热的外壳:保温、隔热、密闭遮阳2足够的集热面:向阳、间距、无遮挡、南广场、南水面3尽量多储热物:数量、位置、材料、直接得热4良好的自然通风:穿堂风、诱导通风、流线与通风率5有效的致凉蓄冷体系:地面层蓄放热、相变材料、掩土.一节能建筑成功前提1绝热的外壳:4..5二节能建筑设计三要素>>.二节能建筑设计三要素>>.6二节能建筑设计三要素1采集南向敞开度:无不良遮挡

加大日照面积:增加日照面积和采热量

墙面平直:避免不必要的凹凸

建筑朝向正确:争取好朝向被动式太阳能集热方式:直接受益式、蓄热墙式、对流环路式、附加日光间

外墙吸热性能:材料和位置

调整窗墙比:根据使用情况和立面需要外墙面色彩与质地、浅深色的季节对应策略加强间接日照:反射阳光

有组织的天窗:位置、遮阳,顶部是阳光辐射最大立面

内容:采集、保存、利用.二节能建筑设计三要素1采集内容:采集、保存、利用7二节能建筑设计三要素2保存

延长流失时间:尽量延缓能量流失速度

保持条件稳定:舒适环境要求温度在一定时段的相对稳定或呈渐变过程。

多次分级利用:能量方式、流失途径、多次反复应用

提高能量质量:温度分布均匀、热辐射均匀

①温度分区法

围合法半封闭法“三明治”法立体划分法

②体型控制

外墙长度体型系数:被围合的建筑物室内单位体积所需建筑围护结构的表面面积。温度分区示意图.二节能建筑设计三要素2保存温度分区示意图.8二节能建筑设计三要素3利用热滞后散热应用:与材料的热容量、导热性及厚度有关。

公式:散热时效(h)=42X厚度(m)X热容度/导热性辐射源位置和数量:辐射源居中,室内无遮挡。

方向性与指引问题:热释放的流径应指向使用空间

可控制系统:应对使用者的不确定性,通过被动控制使流径可以调控。时滞.二节能建筑设计三要素3利用时滞.9三满足夏季节能致凉的节能设计>>.三满足夏季节能致凉的节能设计>>.10三满足夏季节能致凉的节能设计1原则夜间降温:炎热夏季,白天隔绝空气流通,夜间通过天空辐射降温,同时“蓄冷”。

白天少得热:通过遮阳、墙体隔热构造,减少吸热。蒸发散热:可以利用绿化,水体蒸发散热,降低室外空气温度。但须考虑室内湿度的变化。

.三满足夏季节能致凉的节能设计1原则.11三满足夏季节能致凉的节能设计2致凉节能设计

①通风致凉

洞口朝向:夏季主导风、引风入室,通过构筑物、绿化导风。洞口面积与比例:通风优劣取决于出风口的面积大小。穿堂风:“覆盖”室内平面,流经人体高度,低进高出。吸风口位置:越低越好。烟囱效应:热压作用,空气上升速度和拔风井高度差成正比。烟囱效应图.三满足夏季节能致凉的节能设计2致凉节能设计烟囱效12四节能建筑与太阳能应用>>.四节能建筑与太阳能应用>>.13四节能建筑与太阳能应用

太阳能光热转换太阳能光伏转换被动式太阳能建筑(非用能,全依赖建筑方法,有作为)难点: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四节能建筑与太阳能应用太阳能光热转换难点:太阳能与14..151.量化指标2.建筑要求3.建筑平面平面朝向:东西±15°斜面倾角:纬度+(10~15)°(冬寒夏热综合考虑)开敞无遮挡落叶乔木平直避风四节能建筑与太阳能应用——太阳能应用技术条件.1.量化指标平面朝向:东西±15°开敞平直四节能建筑与太16四节能建筑与太阳能应用1太阳能光热转换系统图自然循环直接系统自然循环间接系统强制循环直接系统强制循环间接系统集中供热水系统集热器位置坡屋面集热器布置平屋面集热器布置墙面集热器布置阳台集热器布置凸窗间集热器布置.四节能建筑与太阳能应用1太阳能光热转换系统图集热器位17太阳能热水系统整合设计太阳能热水系统整合设计.太阳能热水系统整合设计太阳能热水系统整合设计.18四节能建筑与太阳能应用2太阳能光伏转换原理:太阳能→电能→化学能→电能→光能。设备:太阳能电池方阵蓄电池组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交流配电柜.四节能建筑与太阳能应用2太阳能光伏转换原理:太阳能→19四节能建筑与太阳能应用3被动式太阳能建筑①直接受益式系统太阳得热—采热面尽量正南—选用高透射玻璃—尽量使阳光直射储热体储热体—与室外隔绝—数量—材料:高热容活动保温装置—手动于可控系统—珠墙方式.四节能建筑与太阳能应用3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太阳得热储热20四节能建筑与太阳能应用

②对流环路式系统

热虹吸空气集热器集热面风口控制:防逆装置隔热体系.四节能建筑与太阳能应用②对流环路式系统热虹吸.21四节能建筑与太阳能应用.四节能建筑与太阳能应用.22四节能建筑与太阳能应用

③隔热蓄热墙式系统

特隆布墙水墙致凉方式.四节能建筑与太阳能应用③隔热蓄热墙式系统特隆布23四节能建筑与太阳能应用

④附加日光间

南向缓冲区透明的围合体温度保持.四节能建筑与太阳能应用④附加日光间南向缓冲区24五建筑的自然通风>>.五建筑的自然通风>>.25五建筑的自然通风1建筑风环境

⑴风的形成高空对流温差局地疾风海陆风山谷风后院风街巷风中庭风⑵地形风.五建筑的自然通风1建筑风环境高空对流海陆风⑵地形26五建筑的自然通风

⑶自然通风要素热压作用风压作用

⑷通风评估气流路径评估法通风量评估法通风率评估法.五建筑的自然通风⑶自然通风要素热压作用⑷通风评估27五建筑的自然通风4高层形体组合的风环境控制5建筑诱导通风设计技术.五建筑的自然通风4高层形体组合的风环境控制.28五建筑的自然通风⑵烟囱效应

纯开放空间:空间比超过3:1

竖井共享空间

楼梯结合空间:竖向贯通.五建筑的自然通风⑵烟囱效应.29六建筑的自然通风⑵烟囱效应双墙空间:超过600mm的夹层.六建筑的自然通风⑵烟囱效应.30六建筑遮阳>>.六建筑遮阳>>.311遮阳形式和效果定义:遮阳是通过建筑手段,运用相应的材料和构成,与日照光线成某一有利角度,遮挡或通过影响室内热性的日照并不减弱采光的手段和措施。

遮阳目的:将夏季灾难性的阳光遮挡住而不致影响冬季的日照。主要类型窗口遮阳、表皮遮阳、绿化遮阳、互遮阳和自遮阳

六建筑遮阳.1遮阳形式和效果定义:遮阳是通过建筑手段,运用相应的材料32(1)窗口遮阳A.水平遮阳遮挡高角度太阳辐射,适用于南向立面,可获得7-16%的节能效果。.(1)窗口遮阳A.水平遮阳.33“漂浮屋顶”可以在整栋建筑上运用,达到遮阳效果。它可以保护建筑的核心部分免受热辐射,并使凉爽的微风从底下吹过。(2)表皮遮阳.“漂浮屋顶”可以在整栋建筑上运用,达到34(3)绿化遮阳.(3)绿化遮阳.35(4)建筑互遮阳与自遮阳.(4)建筑互遮阳与自遮阳.36水平滑动屏风式、天窗式遮阳棚、曲臂遮阳棚和可调节式外遮阳百叶等。(5)可调节与自动控制遮阳构件.水平滑动屏风式、天窗式遮阳棚、曲臂遮阳棚和可调节式外遮阳百叶37遮阳的现状与发展六建筑遮阳(1)建筑工业化要求建筑物简洁,构件少,尤其是居住建筑为了加快施工速度、降低造价,遮阳装置被取消。(3)遮阳设置不当而造成通风差,夜间辐射少,影响冬季日照等问题。(2)专业工作者对遮阳降温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建筑方案评估和优化中普遍忽略建筑的日照控制问题。.遮阳的现状与发展六建筑遮阳(1)建筑工业化要求建筑物简洁38遮阳的适用性六建筑遮阳(1)建筑类型的适用性(2)建筑采光面的特征(3)建筑方位的决定性(4)建筑高度的制约性公共建筑的遮阳措施宜整体考虑,可以引进阳光追踪、温控—光控调节等高新技术。居住建筑适用于百叶、自然和延伸等构件的遮阳方式,以利各单元按各自对热的感觉和需求调整遮阳。与幕墙协调,应考虑金属板的百叶遮阳或可控性遮阳不同方位立面要求不同的遮阳形式,应全面讨论不同方位的立面设计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由于受风力影响,居住建筑多以有孔洞的挡板遮阳为主,造价低、效果好、抗风性强;办公建筑以“可控遮阳+双层外壁”系统为主。.遮阳的适用性六建筑遮阳(1)建筑类型的适用性公共建筑39七案例分析>>八案例分析.七案例分析>>八案例分析.401、国外典型案例2、国内典型案例3、著名建筑师作品

.1、国外典型案例.41Eastgate商业和零售建筑英国蒙特福特大学女王楼德国柏林某办公楼慕尼黑某办公楼清华大学节能示范建筑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

1)小住宅试验——ROOFROOF住宅(1984)2)早期代表作——梅纳拉大厦(1989——1992)

主要案例目录杨经文托马斯·赫尔佐格(ThomasHerzog)1)雷根斯住宅(1977——1979)2)林茨的会议展览中心(1995——1998)3)汉诺威26号展厅(1995-1996)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