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方案标准版本(三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7895db4bc12d8c867caf046ead1d4e3/77895db4bc12d8c867caf046ead1d4e31.gif)
![中班语言活动方案标准版本(三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7895db4bc12d8c867caf046ead1d4e3/77895db4bc12d8c867caf046ead1d4e32.gif)
![中班语言活动方案标准版本(三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7895db4bc12d8c867caf046ead1d4e3/77895db4bc12d8c867caf046ead1d4e33.gif)
![中班语言活动方案标准版本(三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7895db4bc12d8c867caf046ead1d4e3/77895db4bc12d8c867caf046ead1d4e34.gif)
![中班语言活动方案标准版本(三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7895db4bc12d8c867caf046ead1d4e3/77895db4bc12d8c867caf046ead1d4e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页共6页中班语言活动方案标准版本活动目标:1、遇到事情懂得讲文明、懂礼貌的道理。2、学会用不同的声音、语气表演儿歌情节。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知道敲门的文明礼仪。2、物质准备:奶奶、雷公公、啄木鸟的头饰,背景音乐,啄木鸟和雷公公的声音,PPT。3、资源利用:事先请两名幼儿排练敲门情境,一名幼儿敲门很粗野、很急促,另一名的幼儿比较轻柔、和缓。活动过程:1、以情景表演的形式引题:(1)师:今天小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位神秘人物,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谁呀?好~我们先请三位新老师来给大家表演一个故事,大家认真看、认真听,看看谁对谁错。(2)看新老师表演一遍。(3)幼儿分组讨论:你们看完故事了,那么故事里都有谁呢?如果你是老奶奶,你会怎么做?你们自己讨论,等等来告诉大家。(4)引导幼儿说一说,怎样的敲门方式是有礼貌的,怎样的敲门方式是没礼貌的。(5)谁在敲门啊?你觉得他敲门的声音像什么?你们平常是怎么敲门的?小陈老师现在请三位小朋友上来表演。2、小结:刚刚小朋友说的真好,到别人家里做客要学会用轻轻的好听的声音敲门,笃笃笃……(老师边说边做示范轻轻敲门的动作),小朋友要懂得做一个讲文明有礼貌的小客人。3、播放诗歌音乐,教师示范朗读,播放PPT。(1)、教师示范朗读,强调常规幼儿认真倾听。师:现在老师朗诵,你们要认真听哦。(2)听完提问:哪位小朋友告诉老师,故事里都有谁啊?发生了什么事呢?雷公公是怎么敲门的呀?啄木鸟呢?老奶奶给谁开了门呀?(3)、提问:你喜欢哪种敲门方式?奶奶最后给谁开门?为什么?嗯~那小朋友觉得像啄木鸟这样敲门的声音好听吗?4、幼儿学习朗诵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声音、语气来学习朗读儿歌。提问:(1)、雷公公的声音的怎样的?(很大声),同时播放打雷的声音,啄木鸟啄树的声音是怎样的?(轻轻的声音),同时播放啄木鸟啄树的声音。(2)、朗读“我装雷公公”这一段时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语气?(语气很急,敲门时“轰轰轰”的很大声)(3)、朗读“我装啄木鸟”这段时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语气?(语气比较柔和,敲门时“笃笃笃”的声音比较轻)5、幼儿了解人物前后不同的态度与效果提问:我装雷公公敲门“轰轰轰”时,奶奶开门了吗?我装啄木鸟“笃笃笃”敲门的时候,奶奶开门了吗?这是为什么呢?6、组织幼儿分组表演《雷公公和啄木鸟》,让幼儿从中进一步体验作品。(1)、幼儿分组表演,第一组幼儿表演“雷公公”,第二组幼儿表演“啄木鸟”,教师扮演奶奶。突出语气的变化。7、小结: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像啄木鸟一样轻轻地有礼貌地敲门,在日常生活中不仅仅是敲门要有礼貌,时时刻刻都要做个懂文明讲礼貌的小朋友。活动延伸:(1)、将雷公公、啄木鸟、奶奶的头饰投在表演区,鼓励幼儿表演儿歌。(2)、在日常生活中启发幼儿要学啄木鸟讲文明、懂礼貌。儿歌:《雷公公和啄木鸟》我装雷公公,“轰轰轰!”去敲奶奶的门。敲了老半天,敲的越是响呀,里面越是没声音。我装啄木鸟,“笃笃笃!”请奶奶给我开开门。奶奶奔出来,像闪电一样,欢欢喜喜打开门。活动反思活动中,孩子们在表达时不会自觉地用完整的语言回答问题,但分组讨论模仿时,孩子们的情绪已经开始激动了,在还没听清楚我交代的要求就开始讨论,在让孩子们学习诗歌时,我有些操之过急,掌握诗歌的情况下,就急切的转换到下一个环节,以至于有些孩子们模仿时出现不会模仿的情况,这也是我没有考虑周全,不能只看到那些能力强的孩子,而要顾全大局。中班语言活动方案标准版本(二)活动目标:1、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2、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空白圆形卡片、蜡笔活动过程:一、看表情图(看课件)1、出示两个表情(微笑、哭泣),说说你喜欢哪一个表情,看了哪个表情能想到快乐的事情?2、拍照:小朋友甜甜的微笑让我们一起来微笑,老师给你们拍张照片好不好?二、幼儿看课件,欣赏故事第一段1、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看看小动物们都在为自己的朋友做什么?小鸟想出什么办法为别人带来快乐?小猴想出什么办法为别人带来快乐?小鸭想出什么办法为别人带来快乐?(小鸟为朋友唱歌、小猴为朋友摘香蕉、小鸭为朋友送信)2、朋友感到怎样?(很感动、很高兴)3、看看小蜗牛怎么了?(不开心)猜猜它为什么不高兴?(放录音:小蜗牛不开心的原因)4、帮小蜗牛想个办法,想想它能为朋友做什么?小蜗牛听了小兔他们的话,可着急了,他想呀想呀,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是什么好办法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充分想象并讲述,幼儿自由讨论)三、完整欣赏故事1、请幼儿边看课件,边完整欣赏故事2、小蜗牛为朋友们做了一件什么高兴的事情?3、为什么小蜗牛会想到把微笑送给大家?4、大家喜欢小蜗牛的微笑吗?为什么他们都认为小蜗牛了不起?5、师总结:小蜗牛虽然能力很小,只会爬,但它有一颗爱心,它想到了要让自己的朋友快乐一点,它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四、延伸活动:制作“微笑”标志1、幼儿自制两枚“微笑”标志,即在圆形卡片上画上微笑的表情。小蜗牛把微笑送给了大家,那小朋友想不想把你的微笑做成标志也来送给你的好朋友?2、启发幼儿将其中一枚“微笑”标志别在自己胸前,另一标志则送给自己的好朋友。中班语言活动方案标准版本(三)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能讲出故事的主要情节。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3、教育幼儿不乱扔瓜皮果壳,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以及生活卫生习惯。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5、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活动准备:图书一本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呀?对!这是一只西瓜,告诉你们,有个小朋友的名字叫瓜瓜,为什么叫瓜瓜呢?你没想不想知道呀?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吗?(出示图片,老婆婆摔交的图片)问:图上有谁?她怎么拉?怎么会这样的?(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说出自己的想法)二、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一遍。提问:1、你听到故事里说了些什么?2、人民为什么叫他瓜瓜?3、瓜瓜他是怎样吃西瓜的?吃完西瓜后他又是怎样做的?4、结果发生了什么事?三、教师再次完整地讲述一遍。(边看图边讲故事)提问:1、瓜瓜有没有吃到外婆的西瓜?为什么?2、后来,外婆摔了一跤后,瓜瓜是怎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理念篇养老》课件
- 音乐版权授权合同
- 《流行服饰艺术风格》课件
- 员工离职劳动合同补偿合同范例
- 电子支付解决方案服务合同
- 度技术开发服务合同模板
- 商业瓷砖采购合同样本
- 《FTTH的发展前景》课件
- 车辆买卖合同模板:律师审核版
- 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免责合同协议
- TSGD7002-2023-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规则
- 教师读书分享《给教师的建议》课件
- 人民警察纪律条令试卷含答案
-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检测(开学考试)物理 含解析
- 婚姻矛盾纠纷调解培训课件
-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全文打印
- 03fusionsphere虚拟化场景概要设计模板hld
- 火灾接警处置流程图
- 新能源技术(第二版)完整版课件(全)
- JJG646-2006移液器检定规程-(高清现行)
- 课程改革与学前教育发展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