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692-2020 煤泥样人工采取和制备方法_第1页
DB34∕T 3692-2020 煤泥样人工采取和制备方法_第2页
DB34∕T 3692-2020 煤泥样人工采取和制备方法_第3页
DB34∕T 3692-2020 煤泥样人工采取和制备方法_第4页
DB34∕T 3692-2020 煤泥样人工采取和制备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3.040D

21

DB34安 徽 省 地 方标 准DB

34/T

煤泥样人工采取和制备方法Methods

for

sampling

and

of

coal

文稿版次选择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34/T

3692—2020 本标准按照

GB/T

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安徽省煤炭科学研究院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煤及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海峰、任祥军、纪长顺、张伟、戴昭斌、郭清杰、江渭清、王宇、欧战备、刘沐、胡忠波、王剑、李华、周晓慧、谢晋、张佳佳、马晓程、周超、金红、康宁。IDB34/T

3692—2020煤泥样人工采取和制备方法1 范围样的包装和标识、采制样记录。本标准适用于煤泥样的人工采取和制备。2 规范性引用文件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煤样的制备方法GB/T

商品煤样人工采取方法GB/T

19494.3 煤炭机械化采样第3部分:精密度测定和偏倚试验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煤泥 slime粒度在

0.5

mm

以下的一种洗煤产品。3.2煤泥样 slime

为确定某些特性而从煤泥中采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煤泥。3.3批

slime需要进行整体性质测定的一个独立煤泥量。3.4批量 batch构成一批煤泥的质量称为批量。1DB34/T

3692—20203.5子样 increment采样器具操作一次所采取的一份样。3.6初级子样 primary

increment在采样第一阶段、于任何破碎和缩分之前采取的子样。3.7总样 gross

sample从一个采样单元取出的全部子样合并成的煤泥样。3.8采样单元 sampling

unit从一批煤泥中采取一个总样的煤泥量,一批煤泥可以是一个或多个采样单元。3.9精密度 precision在规定条件下所得独立试验结果间的符合程度。3.10系统采样

sampling定的间隔采取。3.11随机采样 random

采取子样时,对采样的部位或时间均不施加任何人为的意志,使任何部位的煤泥都有机会采出。3.12时间基采样

sampling从煤泥流中采取子样,每个子样的位置用一时间间隔来确定,子样质量与煤泥流成正比。3.13质量基采样

sampling从煤泥流或静止煤泥中采取子样,每个子样的位置用一质量间隔来确定,子样质量固定。2DB34/T

3692—20203.14分层随机采样

random

sampling在质量基采样和时间基采样划分的质量或时间间隔内随机采取一个子样。3.15偏倚 bias系统误差。它导致一系列结果的平均值总是高于或低于用一参比方法得到的值。3.16试样混匀 sample

将煤泥样混合均匀的过程。3.17共用煤泥样 common

of

slime从一个采样单元取出的全部子样合并成的煤泥样。3.18全水分煤泥样 moisture

sample

of

slime在采样第一阶段、于任何破碎和缩分之前采取的子样。为测定全水分而专门采取的煤泥样。3.19试样破碎 sample

用破碎或研磨的方法减小试样粒度的过程。3.20试样缩分 sample

将煤泥试样分成有代表性、分离的几部分的制样过程。3.21定质量缩分fixed

mass

division保留的试样质量一定、并与被缩分试样质量无关的缩分方法。3.22定比缩分 fixed

division以一定的缩分比、即保留的试样量和被缩分的试样量成一定比例的缩分方法。3.23空气干燥 3

.......................................

(1)DB34/T

3692—

.......................................

(1)使煤泥样的水分与其破碎或缩分区域的大气达到接近平衡的过程。3.24空气干燥状态 煤泥样在空气中连续干燥

1

h

3.25风透去粘wind

through

to

viscosity对煤泥试样进行鼓风干燥,去除表面粘性的过程。4 基本原则4.1 煤泥采样煤泥采样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其试验结果能代表整批被采样煤泥的试验煤泥样。采样的基本过入采样设备,每一部分都有相等的机会被采入试样中。4.2 煤泥制样所和设备清理干净。5 采样5.1 采样方案5.1.1 采样单元的划分5.1.1.1 煤泥采样以

500

t

为一基本采样单元,当大于或小于

500

t

5.1.1.2 当采样单元煤泥量大于

t

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或按公式(1)计算采样单元数:500式中:m

——采样单元数;M

——被采样煤泥批量,单位为吨(t)。将一批煤泥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时,采样精密度优于作为一个采样单元时的采样精密度。5.1.2采样单元子样数5.1.2.1 基本采样单元子样数一个基本采样单元应采取的最少子样数为

20

个。4DB34/T

3692—20205.1.2.2 采样单元量少于

500

t

时的子样数采样单元煤泥量少于

500

t

时,子样数目不按比例递减,最少采取

20

个子样。5.1.2.3 采样单元量大于

500

t

时的子样数采样单元煤泥量大于

500

t

时的子样数按公式(2)计算:

20

500

......................................

(2)式中:N

——应采子样数目;M

——被采样煤泥批量,单位为吨(t)。5.1.3 子样和总样质量5.1.3.1 子样质量煤泥采样时,每个初级子样质量应不小于

0.5

kg。5.1.3.2 总样质量煤泥总样质量为初级子样质量之和,但不应小于

kg。5.2 采样方法5.2.1 汽车采样5.2.1.1 子样采取车厢选择按

GB/T

采样。在车厢顶部采样时,应在装车后立即采样,在经过运输后采样时,应挖坑至

0.2

m,子样最小质量及总样质量按

5.1

的规定。5.2.1.2 子样点布置子样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

顶部采样。按照随机采样方法,将车厢分成若干个边长为

1

m~2

m

块或

1

1

2

厢及其子样位置,实际采样时按记录的车厢及其子样位置采取子样。b)

不同深度采样。将车厢划分为高度相同的上下两层,每层划分为若干长宽

1

m~2

m

的小立方块(上下两层一般为

30

块或

36

块),子样点布置按随机采样法进行。5DB34/T

3692—2020c)

全深度采样。子样点布置按

5.2.1.2a)的规定进行。图1 汽车采样子样分布示意图5.2.2 煤泥堆采样5.2.2.1 子样采取煤泥堆的采样应当在堆/卸过程中,于小型运输工具如汽车上、堆/卸过程中的各层新工作表面上、过

2

m

单元数、子样数、子样最小质量及总样质量按

5.1

的规定。5.2.2.2 子样点布置子样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

在堆/卸煤泥新工作面、刚卸下的小煤泥堆采样时,根据煤泥堆的形状和大小,将工作面或煤泥堆表面划分成若干区,再将区分成若干面积相等的小块(煤泥堆底部的小块应距地面

0.5m),然后用系统采样法或随机采样法决定采样区和每区采样点(小块)的位置,从每一小块采取

1

m

b)

子样。5.2.3 驳船采样5.2.3.1 子样采取对驳船煤泥进行分层采样或在装卸过程中采样,分层采样时,一般分为

3

层,上层距煤泥上表面

1/6

5/6

可以按

5.2.2.2

的规定进行采样。驳船采样应在装船后立即进行,对经运输或放置一段时间的驳船煤泥,采样时应将煤泥表面挖坑至

0.2

m。驳船采样的采样单元数、子样数、子样最小质量及总样质量按

。船舱采样时,应搭设可供采样人员采取到船舱中间位置煤泥的人行踏板。5.2.3.2 子样点布置布置在方格中。5.2.4 煤泥流采样6

....................................

(3)DB34/T

....................................

(3)5.2.4.1 概述单元数、子样数、子样最小质量及总样质量按

5.1

的规定。在煤泥落流中采样时,采样器沿煤泥流长器。在皮带煤泥流上人工采取煤泥试样时,皮带移动速度应低于

m/s,且应保证安全。5.2.4.2 子样间隔子样间隔按以下方法确定:a)

时间基采样。采取子样的时间间隔按公式(3)计算:

≤式中:△t

——子样时间间隔,单位为分钟();sl

——采样单元煤泥量,单位为吨(t);G

——煤泥最大流量,单位为吨每小时();n

——总样的初级子样数目。b)

时间基采样。采取子样的质量间隔按公式(4)计算:≤

.....................................

(4)式中:eq

\o\ac(△,m)

——子样质量间隔,单位为吨(t);sl

——采样单元煤泥量,单位为吨(t);n

——总样的初级子样数目。5.3 样品收集质量及采样人等信息,并尽快将样品送至制样室进行样品制备。5.4人工采样工具5.4.1 基本要求人工采样工具应满足以下要求:a)

采样器具应有防粘、防腐蚀等特点;b)

采样器具的开口宽度或直径应不小于

30

mm;c)

采样器具容量应至少能容纳一个子样的煤泥量,子样不会从器具中溢出或泄漏。5.4.2 示例附录A

工具也可使用,偏倚试验参见

GB/T

19494.3

的规定。6 试样制备7DB34/T

3692—20206.1 设施、设备和工具6.1.1

制样室技术要求参见

GB/T

474

的规定。6.1.2

环刀式煤泥破碎机。6.1.3

密封式研磨机。6.1.4

圆头铲。6.1.5

圆形切割缩分器(参见附录

B)。6.1.6

鼓风干燥箱:温度可控。6.1.7

搪瓷盘、多孔干燥盘。6.2 试样的构成6.2.1 概述一部分子样合成。6.2.2 子样的合并6.2.2.1 质量基采样子样合并并成试样。6.2.2.2 时间基采样子样合并比缩分法制备到一定阶段的缩分后子样合并而成。6.2.3 试样的合并一个试样也可以由若干个较小的试样合并而成,此时各独立试样的质量应正比于各被采煤泥的质量,使合并后试样的品质参数值为合并前各试样所代表的煤泥品质参数的加权平均值。6.3 混匀6.3.1煤泥的混匀是为了进行样品缩分时更具有代表性,但过度混合容易导致水分损失,缩取全水分试样前应避免过度混合。混匀可采用人工方法,也可以采用机械方法。6.3.2 进行人工混匀操作时,将煤泥样切割成尽可能多的独立小块,从底部向上堆掺一次。压饼时,应从四周和顶部向中心逐渐拍打成厚度适当的扁平体或矩形体,使试样品质均匀分布。6.3.3 进行机械混匀时,将煤泥样切割成块状,供入环刀式煤泥破碎机,破碎成小颗粒,通过增加煤透去粘处理,将试样切成块,装入多孔干燥盘后放置于

1

小时,至表面塑硬失去粘性时取出。6.4 缩分6.4.1 概述8DB34/T

3692—20206.4.2 压实四分法压实四分法如图2

要快。图2 压实四分法6.4.3棋盘法棋盘法缩分操作如图3

出若干条横向与纵向彼此距离相等的直线,使试样上表面形成若干个大小相等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方格,共用煤泥样应不少于

20

等,缩分后总样质量应大于该样进行各项分析试验所需试样质量之和。图3 棋盘法6.4.4 九点法九点法如图4

心拍成厚度适宜圆饼状,用圆形切割缩分器从图4

所示的

9

点中取出

9

9DB34/T

3692—2020图4 九点法6.5 各种煤泥样的制备6.5.1 全水分试样的制备测定全水分的煤泥试样一般从共用煤泥样制备过程中分取。将全部煤泥试样按

6.4

的规定缩分成不少于

1.5

kg

煤泥,将其切成薄片状或用平铲碾压成不大于

6

mm

的样品应及时进行全水分测试。6.5.2 分析试样的制备将共用煤泥样混匀后缩分出不少于

1

分析试样,切碎并摊开于搪瓷盘中,送入温度在

70℃以下的鼓风干燥箱中。在干燥过程中,应观察样品变化,保持样品均匀烘干,干燥时间一般不超过

8

小时。将干燥后的试样取出,破碎至样品完全通过

1

mm

方孔筛,用二分器缩分出不少于

100

g

试样,

0.2

mm

样应先进行空气干燥,在达到空气干燥状态后装入瓶中。6.5.3 存查样煤泥的存查样在分析试样制备

1

mm

样品阶段分取,应不小于

500

g。煤泥存查样的保存时间根据需要确定,如无特别要求,从报出结果之日起一般应保存

2

个月。6.5.4 试样制备流程试样制备流程示例,如图5

所示。10DB34/T

3692—2020图5 试样制备流程示例7 采样精密度d

精密度核验按

GB/T

475

规定的方法进行。8 试样的包装和标识8.1 试样的包装织袋。制备完成的煤泥样应储存在不吸水,无腐蚀的密封容器中。8.2 试样的标识试样应有永久性的唯一标识,煤泥样标签中应有以下信息:a)

煤泥样的种类、生产企业及批的名称;b)

试样类型;c)

采样地点、日期和时间、采样与制样人员。9 采制样记录11DB34/T

3692—2020采制样记录除了应给出第8章所述的全部信息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a)

记录的名称;b)

委托单位名称、地址;c)

采样方法;d)

批量、采样单元数和总样质量;e)

采样器名称和编号;f)

气候和其他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现象;g)

制样方法、制样时间和地点;h)

试样的保存期限;i)

任何偏离规定方法的采样及其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