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之色彩构成课件_第1页
构成之色彩构成课件_第2页
构成之色彩构成课件_第3页
构成之色彩构成课件_第4页
构成之色彩构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色彩构成InteractionofColor

设计色彩色彩构成InteractionofColor设计色彩第一章色彩及色彩的三要素一、色彩构成的概念色彩构成:是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最基本的形态要素,依照色彩的自身规律去重构这些形态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呈现出新的美的色彩效果,这种重构的过程――或者称之为创作的过程――就叫色彩构成。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它是由复杂――简单――再组合的创造过程。第一章色彩及色彩的三要素一、色彩构成的概念色彩构成二、色彩的产生色彩产生的途径可表达为:光――眼――视神径――大脑作用的结果。光源色照射到物体时,变成反射光或透射光,后再进入眼睛,又通过视觉神径传达到大脑,从而产生了色的感觉。这便是色彩产生形成的过程。二、色彩的产生三、光源色,固有色,物体色四、色彩的分类(有彩色、无彩色)

从色彩学研究上讲,我们所能感知的一切色彩都具有色相、明度、纯度这三种性质。这三种性质是色彩最基本的构成元素。因此,也叫色彩的三要素。五、色彩的三要素三、光源色,固有色,物体色四、色彩的分类(有彩色、无彩色)1、色相――指某一色彩呈现的相貌和名称与人名同义。比如,我们提到红旗时,我们马上就有一个“红色”的色彩印象。这就是色相的概念。在对色相的认识学习中,我们又分为:(1)、三源色――把光谱中的红、黄、兰,由于它们不能用其它颜色调配的,色彩称为三原色。(2)、间色――把光谱中橙、绿、紫等,它们由二种原色调配而成。称为间色也叫二次色。(3)类似色:(同类色)色环中45。以内。(4)互补色:色环中180。对比色

(5)冷暖色:以人的情感来分。红黄系-暖色等蓝紫――冷色系绿色系――中性色1、色相――指某一色彩呈现的相貌和名称与人名同义。比如,我们构成之色彩构成ppt课件作业:24色相环衍生练习作业:2、明度――也叫“亮度”指色彩中深浅程度,明暗程度。

色彩明度形成差异有三种情况:

一是同一种色相.由于光源强弱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变化;

二是同一色相因加上不同比例的黑、白、灰而产生不同的变化;

三是在光源色相同情况下,各种不同色相之间的明度不同。在无彩色中: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有彩色中:根据色相环中和孟塞尔色彩体系中,黄色明度最高、兰紫色明度最低。明度具有较强的对比性它的明暗关系只有在对比中,才能显现出来。构成之色彩构成ppt课件3、纯度(饱和度)――指色彩中含色素的多少程度,也是色彩的鲜灰度,饱和度。基本色彩中,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基本色相纯度最高,黑、白、灰等纯度等于零。 一个色相加白色后所得的明色与加黑色后得到的暗色,都称为“清色”。在一个纯度色相中,如果同时加入白色与黑色得到的灰色、称为“浊色”。这种“浊色”与“清色”相比较、明度上可以一样,但纯度上“浊色”比“清色”要灰。这是纯度区别于明度的因素之一。3、纯度(饱和度)――指色彩中含色素的多少程度,也是色彩的鲜色彩混合――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相混合产生新的色彩。色彩混合可以在视觉外完成而后再进入视觉,它包括两种形式:(1)加法混合与减法混合。(2)也可以进入视觉内后再进行混合,称为中间混合。1、加法混合(加光混合)加法混合-是指光的混合,因此也叫加光混合。用途:加色混合多用于色光的混合。加色混合的特点是混合的色彩愈多,色彩的明度愈高。加色混合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加色混合的效果如下:红+绿=黄绿+蓝=青红+蓝=品红

这是色光的第一次间色。如果用色光的三原色与它相邻的三间色相加,可得出色光的第二次间色。如此类推,最终可得近似光谱的色彩。二、色彩混合第二章色彩混合色彩混合――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相混合产生新的色彩。色彩2、减法混合(减光混合)减法混合――是指颜料或物体色的混合。混合后得到:品红+黄=大红品红+青=蓝紫黄+青=翠绿三原色混合则为黑。减色混合的定义:三原色混合等于增加黑浊度故称之为减色混合。特点:减色混合的特点刚好与加色混合性质相反、混合的色彩成分愈多、色彩明度愈低。实例:精美的印刷图片,就是根据这种减色混合原理制作的。印刷油墨的三原色分别是:品红(M)、黄(Y)、青(C).加上黑色(K)、经过四次印刷成为全色图像(CMYK)。2、减法混合(减光混合)3、中性混合中性混合包括色盘旋转混合与空间混合两种:旋转混合――是指将红、橙、黄、绿、兰、紫这些颜料等量涂在圆形色盘上,然后使色盘飞速旋转,这时我们见到的一片浅灰色。我们称它为旋转混合。空间混合――是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颜色并置在一起,通过一定的空间距离,在人的视觉内达成的混合――称空间混合,又称并置混合。这种混合与前两种混合的不同点在于颜色本身并没有真正的混合,但它必须借助一定的空间距离来完成。

色彩的空间混合有三大特点:1)近看色彩丰富,远看色调统一、不同的视觉距离有不同的色彩效果2)色彩混合后有颤动感、适合表现光感。3)变化混合色的比例后,可以达到使用少量色彩得到多种配色的效果空间混合3、中性混合色彩的空间混合有三大特点:空间混合空间混合空间混合色彩的空间混合规律:1、凡互为补色关系的色彩,按一定比例进行空间混合,可得到无彩色系的灰和有彩色系的灰。如不同比例的红/青绿(空间混合)、可分别得到程度不同的灰红、灰、绿灰。2、非补色关系的色彩进行空间混合,产生两色的中间色。如不同比例的红/青(空间混合)、可分别得到程度不同的红紫、紫、青紫。3、有彩色系的色与无彩色系的色经过空间混合,也将产生两色的中间色。如:红/灰(空间混合),可得到不同程度的红灰;红/白(空间混合),可得到不同明度的浅红。4、色彩并置产生空间混合是有条件的。混合色应该是细点、细线或小面,同时要呈密集状。点子越小,线越细,混合出的效果越明显。色彩并置产生空闭混合效果与视觉距离有关,必须在一定的视觉距离之外,才能产生混合。色彩的空间混合规律:修拉《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修拉《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色彩对比指两个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能比较出明确的差别时,它们的相互关系称为色彩的对比关系,即色彩对比。1、同时对比当两种颜色同时并置在一起时,双方都会把对方推向自己的补色,红与绿并置、红的更红,绿的更绿。黑与白并置,黑更黑,白更白。这种现象属于色彩的同时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色相对比等,都是在同时对比作用下产生对比效果的。在某种对比环境下,原来的绿色看上去也许就带蓝味了。如一个灰色,靠近橙色就会带蓝味,靠近蓝色就带褐位;靠近白色则显得深,靠近黑色显得较为明亮。色彩的这种同时作用,影响着所有色彩的对比效果。一、同时对比与连续对比第三章色彩对比色彩对比指两个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能比较出明2、连续对比连续对比现象与同时对比现象都是由视觉生理条件的作用所致,它们出于同一种原因,但发生于不同的时间条件,同时对比主要是指在同一时间下颜色的对比效果,而连续对比指的是发生在不同的时间条件下,或者说是在时间的运动过程中,不同颜色刺激之间的对比。例:当我们长时间注视一块红颜色之后,抬起眼睛看周围的人会觉得他们脸色很绿;当我们在暗室洗印黑白照片,突然来到正常光线下时,会觉得正常光线变得很冷。视觉残像也属于色彩的连续对比现象。这些都是色彩连续对比现象。构成之色彩构成ppt课件不同颜色并置,在比效中显现色相的差异,称为色相对比。例如:用湖兰与钴蓝色相对,就会感觉钴蓝带紫味,湖兰带绿味,在对比中,这两种色特征更明确了。色相对比,可产生在饱和色与非饱和色之间。在色环上相隔角度越小的色,色相对比越弱;角度越大,对比越强。相差15°左右为类似色相对比,45°左右为邻近色相对比,120°为原色对比,180°为补色对比。要想使一色的特征增强,可以通过另一色的对比来达到。1、原色对比红、黄、兰三原色是色环上最极端的色,它们不能由别的颜色混合而产生,却可以混合出色环上其它的色。红、黄、兰表现了最强烈的色相气质,它们之间的对比属于最强的色相对比。例:许多国家的国旗都选择原色二、色相对比不同颜色并置,在比效中显现色相的差异,称为色相对比。二、色相2、间色对比――称二次色对比例:橙色、绿色、紫色为原色相混所得的间色,其对比效果略显柔和。自然界中植物的色彩呈间色为多,许多果实都为橙色或黄橙色,我们还经常可以见到各种紫色的花朵,像绿与橙,绿与紫,这样的对比都是活泼,鲜明的天然美的配色,具自然美。色相对比2、间色对比――称二次色对比色相对比3、补色对比在色环上直径两端的色为互补色。确定两色是否为补色关系,办法是将它们相混,看是否能产生中性灰色。如果达不到中性灰色,就需对色相成分进行调整,才能找到准确的补色。补色的概念出自视觉生理所需求的色彩补偿现象。与其看作对立色,不如看作姻缘之色。因为补色的出现是符合人眼的需要。一对补色并置在一起,可以使对方的色彩更加鲜明,例:红与绿并置使红更红,绿更绿。以下三对补色是我们概念中最为典型的补色对。A:黄与紫――由于明暗对比强烈,色相个性悬殊,是三对中冲突最强的一对。B:蓝与橙――明暗对比居中,冷暖对比最强烈,是最活跃生动的色彩对比。C:红与绿――明暗对比近似,冷暖对比居中,在三对补色中显得十分优美。由于明度接近,两色之间相互增强的作用非常明显,有眩目的效果。补色对比的对立性,促使对立双方色相更加鲜明。它的视觉生理适应性使补色关系天然和谐。因此补色对比是最具美感价值的配色。3、补色对比构成之色彩构成ppt课件4、邻近色对比在色相环上顺序相邻的基础色相(45度以内),如红与橙、黄与绿、橙与黄,这样的色彩并置关系。称为邻近色对比,“色环上45度”。属弱对比范畴,它的最大特征具明显的统一调性,或为暖色调,或为冷暖中调,或为冷色调,同时在统一中不失对比变化。4、邻近色对比构成之色彩构成ppt课件5、类似对比在色相环上非常邻近的色,如蓝与绿味蓝,蓝与紫味蓝,这样的色相配置为类似色对比(色环上15度以内),是最弱的色相对比,类似色在视觉中所能感受的色相差别很小,调式非常统一,常用于突出某一色调的色相,注重色相的微妙变化。构成之色彩构成ppt课件6、冷暖色相对比人们对一部分色彩产生暖和的感觉,对一部分色彩产生寒冷的感觉,这种感觉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的色相特征上,从色环上看,明显有寒冷印象的色彩是蓝绿至蓝紫的色,其中蓝色为最冷的色,明显有暖和感的色是红紫到黄色,其中红橙色为最暖的色。色彩的冷暖性质在色彩美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视觉上,冷暖对比产生美妙,生动、活泼的色彩感觉。冷暖色可产生空间效果,暖色有前进感和扩张感,冷色有后退感和收缩感。在艺术中冷色与暖色都有极丰富的精神内涵。

构成之色彩构成ppt课件作业:(1)用色彩平涂方式完成1张色相对比的构成作业,要求画面整洁、构图完美。(10cm×10cm)

(2)用综合材料完成1张色相对比的构成作业。(10cm×10cm)

作业:(1)用色彩平涂方式完成1张色相对比的构成作业,要求画构成之色彩构成ppt课件构成之色彩构成ppt课件构成之色彩构成ppt课件构成之色彩构成ppt课件构成之色彩构成ppt课件构成之色彩构成ppt课件构成之色彩构成ppt课件构成之色彩构成ppt课件构成之色彩构成ppt课件构成之色彩构成ppt课件构成之色彩构成ppt课件构成之色彩构成ppt课件构成之色彩构成ppt课件蒙赛尔色彩体系蒙赛尔色彩体系俯视图仰视图俯视图仰视图构成之色彩构成ppt课件构成之色彩构成ppt课件构成之色彩构成ppt课件构成之色彩构成ppt课件鲜艳生动活泼华丽强烈刺激较为生动刺目俗气幼稚原始火爆适当大众化温和静态舒适平板含混单调大方高雅活泼较大方沉静雅致细腻含蓄朦胧耐看鲜艳刺激刺目适当温和平板大方较大雅致改变一个颜色的纯度的过程,无论加白、加灰还是加黑,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使该色的色相及冷暖倾向发生变化。一般说来,冷色会变暖,暖色会变冷。要想产生一种单纯的、突出纯度对比的色组,应该选用两种色彩:一种为某一饱和色相,另一种是与这一饱和色明度相等的灰色。用这样的两色相混,所得出的对比效果基本排除了明度对比也基本排除了色相对比(因灰色的混入会引起色相的些许变化)。将纯色不断增加灰色,直至完全的中性灰,就可获得一个完整的纯度色阶,把不同等级的纯度色组合并置,就可以获得强、中、弱纯度的各种对比效果(图3-9)。图3-9改变一个颜色的纯度的过程,无论加白、加灰还是加黑,都构成之色彩构成ppt课件构成之色彩构成ppt课件纯度推移纯度推移构成之色彩构成ppt课件作业:选一种色相做纯度九调练习。要求画面整洁、平整。

每一副图要求7CM×7CM作业:选一种色相做纯度九调练习。要求画面整洁、平整。四、明度对比明度对比主要指由色彩明暗程度差别而形成的对比。在明度对比中.可以是同一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也可以是多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人眼对明度的对比最敏感,明度对比对视觉影响力也最大、最基本。将不同明度的两个色并置在一起时.便会产生明的更明.暗的更暗的色彩现象。如黄色与紫色并置.会很明显地感觉到黄色比原来更亮,而紫色比原来更暗。同一色彩.当其周围的环境发生改变时,其产生的明暗关系也会给人不同的感觉。如把一个灰色置于白底之上此时灰色看上去比较暗.而移到黑底之上.灰色似乎又变得亮了起来。四、明度对比明度对比主要指由色彩明暗程度差别而不同色彩间明度差的大小决定着明度对比的强弱。以黑.白、灰系列的9个明度阶梯为基本标准可进行明暗对比强弱的划分。明度的三个层次不同色彩间明度差的大小决定着明度对比的强弱。颜色的明暗度/亮度/明度可以分为9个等级。1-3低明度4-6中明度7-9高明度123456789颜色的明暗度/亮度/明度可以分为9个等级。1-3低即每一个色彩的明暗深浅关系。每一种颜色都有自己的明度特征。例:饱和的紫色和黄色一个暗,一个亮,当它们放在一起对比时,视觉除去分辨出它们的色相不同,还会明显地感觉到它们之间明暗的差异,这就是色彩的明度对比。即每一个色彩的明暗深浅关系。每一种颜色都有自己的明度特征。例

高明度中明度低明度长调基调色与对比色的明度差在5级以上。中调基调色与对比色的明度差在3-5级之间。短调基调色与对比色的明度差在1-2级。高明度中明度低明度长调中调我们为了讲述方便,把色彩的明度调归纳为三组。分必种类型。比如:第一组:亮色调(高明度调子)(1)高长调――强明度对比,主色调为亮色调――明亮、活泼、清澈(2)高中调――中明度对比,主色调为亮色调――柔和、明朗、安稳(3)高短调――弱明度对比,主色调为亮色调――明亮、辉煌、清新2、第二组:中明度调子(中调)(1)中长调――强明度对比,主色调为中明度调子――坚硬、深刻(2)中中调――中明度对比,主色调为中明度调子――丰富、饱满(3)中短调――弱明度对比,主色调为低明度调子――朦胧、模湖第三组:暗色调(低明度调子)(低调)(1)低长调――强明度对比,主色调为暗色调――清晰、强烈、冲击力(2)低中调――中明度对比,主色调为低明度调――深沉、厚重、稳健(3)低短调――弱明度对比,主色调为低明度调――沉闷、神秘、模糊我们为了讲述方便,把色彩的明度调归纳为三组。分必种类型。比如明度对比高调(7~9)中调(4~6)低调(1~3)长调中调短调明度对比高调(7~9)中调(4~6)低调(1~3)长调20

高短调高调的弱对比效果,色彩效果极其明亮.形象分辨力差。其特点是优雅、轻柔。高贵、软弱.设计中常被用来作为女性色彩。明度对比8-9-720高短调明度对比8-9-720

高中调以高调色为主的中强度对比.色彩效果明亮、欢快明朗而又安稳。明度对比8-9-620高中调明度对比8-9-6

高长调反差大、对比强.色彩效果明亮、形象的清晰度高.有积极活泼、刺激明快之感。明度对比8-9-1高长调明度对比8-9-1

中短调中间灰调的明度弱对比。色彩效果朦胧、含蓄、模糊、深奥、同时又显得平板,清晰度也极差。明度对比5-6-4中短调明度对比5-6-4

中中调中间灰调的明度中对比。色彩效果饱满,有丰富含蓄的感觉。明度对比5-6-1中中调明度对比5-6-1

中长调中灰色调的明度强对比。如采用高调色和低调色进行对比。色彩效果充实.深刻、力度感强.有丰富、饱满的感觉,给人以强健的男性色彩效果。明度对比5-6-9中长调明度对比5-6-9低短调暗色调的明度弱对比。色彩效果模糊、沉闷,阴暗.画面常显得神秘、迟钝、忧郁,使人有种透不过气的感觉。。明度对比1-2-3低短调明度对比1-2-3低中调暗色调的明度中对比。色彩效果沉着.稳重、朴素雄厚、有力度,设计中常被认为是男性色调。明度对比1-2-5低中调明度对比1-2-5低长调暗色调的明度强对比。色彩效果清晰.激烈.具有不安,深沉、压抑、苦闷的感觉。明度对比1-2-9低长调明度对比1-2-9高调中调低调高短调高中调高长调中短调中中调中长调低短调低中调低长调高调中调低调高短调高中调高长调中短调中中调中长调低短调低中调构成之色彩构成ppt课件构成之色彩构成ppt课件构成之色彩构成ppt课件 在第一组图中,图形的色彩与底色地明度差很大,属于认识度高的配色。在第二组图中,图形与底色地明度差很小,尽管色相对比很强,但仍属于认识度低的配色,因此图形很模糊。 在广告招贴中,常常使用认识度较高的配色,以便使所表达的内容一目了然。 色相对比也可以使我们辨认出物体形态来,但它不像明度对比那样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红与绿相配,尽管色相对比很强,但明度差小,图形的清晰度并不高,属于认识度低的配色。相反,浅蓝色上的图形与深蓝色的底色相配,尽管是同类色相,但明度差大,属于认识度高的配色,因此图形的清晰度较高。明度对比的重要性 在第一组图中,图形的色彩与底色地明度差很大,属于认识度高的构成之色彩构成ppt课件构成之色彩构成ppt课件室内色彩设计高长调的应用室内色彩设计高长调的应用作业:选择一种色相进行明度推移训练,要求画面整洁、平整

(21cm×21cm)作业:选择一种色相进行明度推移训练,要求画面整洁、平整五、面积、形状,位置与色彩的对比效果。在考虑一种颜色结构时,如何搭配颜色的面积,往往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这关系到色彩的最终效果。1、色面积与对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共存于同一画面同一视觉范围内时,相互间又存在比例关系。不同面积比例显示色彩不同量的关系,因而又产生不同的色彩对比效果。

(1)当两种颜色以相等的面积比例同时出现时,这两种色的冲突,就达到了高峰,双方势均力敌属强对比。

(2)如果将比例度为2:1,一方力量削弱,整体的色彩对比也就相应减弱了(中对比)。

(3)当一方的色面积量扩大足以控制整个画面色调时,另一方面能成为这一色调的点缀或陪衬时,色彩对比较果则很弱,并转化为统一的色调。(弱对比)色面积对比五、面积、形状,位置与色彩的对比效果。在考虑一种颜色结构时, 从色彩对比的整体效果上说,面积比例的悬殊削弱色彩的冲突性效果。但从色彩的同时性作用考虑,面积对比越悬殊,小面积的色承受的同时性作用越强,色彩在大面积色的刺激下得到充分强调,它在色相对比中可以产生“万绿丛中一点红”那样具有烘托气氛的美。 从色彩对比的整体效果上说,面积比例的悬殊削弱色彩的冲突性效2、色彩形状与对比(面积与形状是同时出现的)。形状面积和色彩常常是同时出现的,不同的形也能使色彩的对比强烈或柔和,紧张或放松。形的聚散形状对色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形的聚散方面:

a、

形状越集中,色彩对比效果越强。

b、形状越分散,对比效果越弱。这是因为分散的形状分割了画面的底色,双方的面积都缩小并且分布均匀了,使对比向融合方面转化若分割的很碎,则发生空间混合效果。因此聚与散是影响色彩对比的重要效果色形状与对比(聚散)2、色彩形状与对比(面积与形状是同时出现的)。色形状与对比(第四章色彩的调和调和就是协调,让几个颜色在一起协调,其概念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有秩序、和谐的组织在一起,能使人心情愉快和满足的色彩搭配。就一个画面来讲,调和就是包括统一和变化。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例:这一幅构成中的黄、兰的纯度都非常高,对此非常强烈,那怎样让它和谐呢?作者就加了粗粗的黑线加以分割、协调。画面就变得既响亮又和谐了。――这就是在变化中求统一。

一、调和的概念第四章色彩的调和调和就是协调,让几个颜色在一起协调,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类似调和与对比调和两个方面。1、类似调和类似调和又包括两种表现形式:同一调和与近似调和。类似调和是指色相、明度、纯度三要素的类似。(1)同一调和同一调和――是指在色彩三要素中,其一、两种要素完全相同,而变化其它的要素。它包括:(7种情况)二、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a、同一色相调和(色相相同,变化明度和纯度)b、同一明度调和(明度相同,变化色相和纯度)c、同一纯度调和(纯度相同,变化色相和明度)d、同色相、同明度调和(变化纯度)e、同色相、同纯度调和(变化明度)f、同明度、同纯度调和(变化色相)h、无彩色调和是指黑、白、灰(无任何色彩倾向)之间的调和。只表现明度的特性,除明度差别过小、过分模糊不清及黑白对比过分强烈刺激外,均能取得很好的调和效果。

无彩色调和,可产生高调、中调、低调等色调,无彩色与有彩色搭配均能取得良好的色彩效果。标志设计、招贴设计的很多优秀设计是采用无彩色与有彩色的搭配。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类似调和与对比调和两个方面。二、(2)近似调和近似调和――是指在色彩的三要素中,某种要素近似,只变化其他要素。a、近似色相调和:变化明度、纯度。b、近似明度调和:变化色相、纯度。C、近似纯度调和:变化色相、明度。d、明度与色相类似调和:主要变化纯度。e、明度与纯度类似调和:主要变化色相。f、色相与纯度类似调和:主要变化明度。g、明度、纯度、色相均类似调和:可以得到含蓄、柔和的效果,其难度最大。构成之色彩构成ppt课件2、对比调合对比调和要求色彩鲜明、活泼、生动。因此,色相、明度、纯度三种要素都尽可能处于树比状态。这种色彩果强,富于变化,但调和难度也较大,需要在变化中寻求统一与和谐,它包括这几种调和方式:(1)秩序调和秩序调和:是指原来对比过分强烈的色彩关系柔和起来,或者使原来杂乱无章的色彩有条理,有秩序的和谐起来的一种调和方法。其具体方法包括:A、赋予节奏渐变以音乐为例,从低音5到高音1,它们之间相差11级,显得跳跃性太

大,如果唱起来就象突然刹车一样,非常刺耳与不协调,假如将5中间加入135就变成了51351,形成了逐渐唱上去时的效果,就要显得舒缓、悦耳一些了。在色彩中也一样,无论色相、明度,还是纯度,只要能形成一种渐变系列,就能达到调和。秩序调和2、对比调合大,如果唱起来就象突然刹车一样,非常刺B、赋予同质要素。(1)混入同一黑色、白色或灰色(黑、白、灰)中性色将对应的几个颜色同时加入黑色或白色或灰色,使纯度降低,色相感减弱,而达到调和。加入的量越大调和感就越强。低纯度的色彩容易调和。(2)混入同一原色或间色(原色/间色)在尖税刺激的色彩双方,混入同一原色或间色,使它们都向混入的颜色靠拢而产生调和。(比如,红与绿,都分别混入黄色,结果橙与黄绿的对比就比红与绿的对比调和得多了)。混入的量越多,调和感就越强。(3)互相混合。在强列刺激色彩双方,在一方加些另一方的色彩或双方都加入些对方的色彩,而使双方色彩靠扰而达到调和。混入同一色混入同一白色B、赋予同质要素。(3)互相混合。在强列刺激色彩双方,在一方3、分割调和分割调和是指当对此的各个色彩过分强烈刺激,显得不调和,为了使画面达到统一、调和的色彩效果,又不改变它本身的色相、明、纯。我们用金、银、黑、白、灰这五种中性色线加以勾勒分割,使色彩连贯和统一而达到调和。例:这是西方教堂的玻璃镶嵌画,用的有色玻璃基本上是原色或间色,但给我们的感觉是既对比强列,辉煌而又调和。究意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玻璃框架在逆光下成为黑色。就像五彩缤纷的色彩用黑色勾勒了一样,显得既辉煌又统一。

分割调和练习3、分割调和分割调和练习三、色彩调和的方法

最常用的色彩调和方法为同一调和方法,包括有:混入黑色调和,混入白色调和,混入灰色调和,混入同原色调和,混入同间色调和,混入同复色调和,色彩互混调和,用点缀色调和,用连贯色调和等。 ⑴加强法处理

如果画面色彩过分强烈刺激,不协调时,可加强灰色、黑色、白色的调节作用,或加强高明度、低明度统一,使其色彩调和。如果画面太模糊,色彩数值较小,可加强色彩的明度对比,使其关系明确、清晰而调和,从而使色彩在对比中又统一,统一之中见变化。 ⑵序列法

如果两色对比,可采用等差序列法来引进调和。在两色之间加入色阶(可多个),使相互对比的两色变得有秩序,由于等差过度而调和。

如红、蓝对比,可在红、蓝之间置入橙色、黄色、绿色,而使红、蓝等差过渡而调和。亦可结合各色相明度调节、纯度调解,使其对比减弱而调和。

三、色彩调和的方法⑶反复法

反复法是平面构成重复原理在色彩构成中的运用。如果有一组色彩彩度都比较高,并且色相对比很强烈甚至互为补色关系时,视觉效果非常刺激不调和,可采用反复法使之调和。反复使用某个色相,让一色在画面中多处出现,并尽量避免强对比色相(互补色)的直接接触,其画面面积相当,就会建立起呼应而有秩序,趋向缓和,达到调和的艳丽色调。反复法的主要特点就是“一色多用”,加强色彩间的联系。⑷透叠法

透叠法是平面构成中形态组合原理在色彩构成中的应用。如果有两个色,明度对比、色相对比都很强,很难调和,可将两色重叠,产生间色(两色混合产生的透叠色),并将其与原对比两色组合在一起,可以得到既有统一又有差别的协调效果。由于透叠间色是两对比色的共同产物(叠混而成),此色中必然包含了原有两色的共性因素,色相互为相关,使强对比两色达到调和。如湖蓝、淡黄重叠产生绿色(透叠色),再将绿色放如湖蓝、黄色中,组合成调和的色彩搭配。⑶反复法⑸隔离法处理

色彩之间的对比过于强烈或处于相似时,会产生不协调,如果配上一些中性色,如黑、白、金、银,加以间隔,会使不调和、过于沉闷的状态立刻变得活跃起来。间隔线的粗细要根据画面及色块的大小而定。总之,勾线越粗,其色彩越单纯,同一的力量就越强,调和的作用就越明显。比如在红绿之间用黑色勾线间隔,使两色调和。⑹形态调整法

将两个相同面积的色彩,改为面积一大一小,一色占绝对优势,一色从属点缀而调和;或将两个相同面积的色彩分离,增大两色间的距离而调和;或者将聚集的形态分散调整;或用点线分割色块等,都可以削弱色彩间的对比度,增加调和感。构成之色彩构成ppt课件⑺支配法同一支配法(以黄、紫两色为例)。

a.将黄、紫两补色混入白色,使其提高明度(相近、微差),降低纯度而调和。 b.将黄、紫两补色混入黑色,使其降低明度(相近、微差),降低纯度而调和。 c.将黄、紫两补色混入灰色,使其降低彩度,变化明度(相近、微差)而调和。 d.将黄、紫两补色分别混入同一色相,补色变为邻近色(或类似色)而调和。近似支配法(以黄、蓝两色为例)。

a.一色加进另一色的支配。将黄与蓝对比色分别混入黄色,两色变为绿(蓝+黄)与黄,变为邻近色关系而调和。 b.两色互相加入的支配。在黄与蓝两色中,蓝色混入黄,黄色中混入蓝,两色变为黄味与绿黄味,变为同类色关系而调和。⑺支配法第五章色彩的心理我们每个都生活在这个充满色彩的世界里,每个人都不知不觉中受到色彩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左右着人们的情绪。干扰着人们的意志,甚至改变人的心理和生理。――这就是色彩的心理效应。在这里,我们将色彩的心理分为两大类。色彩的客观性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光的刺激,它作用于人视觉神经,直接导致心理错觉或生理变异。心理学家经过多次实验证明,如果我们长时间处在红色的环境中,人的脉搏跳动会加快,血压会升高人的情绪也会随之变得烦躁不安。相反,如果在兰色的环境中,这些生理变化就不会出现,人的情绪也会随之稳定下来。一、色彩的客观性心理效应(物质性心理效应)春夏秋冬第五章色彩的心理我们每个都生活在这个充满色彩的世界里,二、色彩的主观性心理效应(色彩的表情)我们长期生活在色彩世界里,所积累的大量的视觉经验与外来的色彩刺激发生呼应时,就会在心理上产生某种联想,从而引发出某种情绪或情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