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件+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高中历史】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件+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高中历史】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件+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高中历史】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件+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高中历史】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件+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知识点1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1.明朝的建立(1)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起义迅速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起义将领________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________大部分地区。(2)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________,国号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3)明军北伐,攻占________,推翻了元朝。朱元璋南方应天府大都2.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1)废除宰相制度(2)设置内阁实施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严令子孙永远不许设立宰相影响对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背景宰相废除后,皇帝需要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________确立________在位时,选拔一些文官入值文渊阁,充当秘书,形成“内阁”职责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________”性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________机构,俗称“内阁”职能部门明成祖票拟秘书(3)宦官专权原因宦官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权力①内廷宦官机构________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②负责提督东厂,控制________。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司礼监锦衣卫知识点2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1.郑和下西洋(1)过程:15世纪前期,________派遣宦官郑和率领船队先后七次远航海外,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_________和红海沿岸,史称“郑和下西洋”。(2)影响①积极方面: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________,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②消极方面:郑和下西洋其目的主要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给明朝带来较大的________,因此后来未能持续。明成祖非洲东海岸远洋航行财政负担2.戚继光平倭(1)“海禁”与“倭乱”①从元朝末年起,________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倭寇”。②明朝前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________的目的,严厉禁止海外贸易,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海盗、奸商等与倭寇勾结,进行走私活动,出没沿海,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2)戚继光平倭明廷派遣大将________等人平倭,经过长时间战斗,东南沿海的形势稳定下来,朝廷遂放松了对私人________的限制。日本海盗经济封锁戚继光海外贸易3.西方殖民者的侵扰背景明朝中后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日益频繁表现(1)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获得了在濠镜澳的租住权(2)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据了________的南部和北部。明朝末年,西班牙被荷兰击败,退出台湾台湾岛知识点3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1.边疆关系明蒙关系防御明朝重新修筑了________,防御鞑靼、瓦剌南下战争明中期,瓦剌和鞑靼不断威胁明朝北部边防,瓦剌还曾经俘虏了________和平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________西藏册封藏族地区在明朝时称为________。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设机构设立了____________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东北明朝前期在黑龙江流域设立__________对东北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长城明英宗册封乌思藏行都指挥使司奴儿干都司2.明清易代女真族建立金16、17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________逐渐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称汗,国号大金清朝建立皇太极在位时,将女真族名改为________,并于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明朝灭亡1644年,农民军首领李自成在西安建立________,随即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清军入关1644年,清军进入________,打败李自成,进占并迁都北京,此后逐渐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努尔哈赤满洲大顺政权山海关1.【社会情境】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6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思考:大量奏章送达皇宫,是因为朱元璋对内外诸司作了哪些改革?提示:废除宰相制度,皇帝直接领导六部等职能部门。2.【知识延伸】明朝内阁政治地位演变图3.【生活情境】锦衣卫令牌思考:观察锦衣卫令牌图片,其反映的信息是什么?提示:锦衣卫本身属于特务机构,其出现是明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产物。4.【易错提醒】“西洋”“郑和下西洋”中的“西洋”指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沿岸地区。现在的“西洋”泛指欧洲国家。5.【名师指津】教材P78“思考点”应当如何看待明朝统治者“下西洋”政策的变化?提示:郑和下西洋的积极作用和历史意义非常突出,但与许多正面历史事件一样,存在着局限性。简而言之,就是它主要出于政治目的而非经济目的,成本明显高于收益,难以长期持续。6.【知识延伸】荷兰侵占台湾历史7.【名师指津】观察教材P80“明朝形势图”近年来,中国围绕钓鱼岛、台湾等地边境争端不断。运用地图中的信息谈谈你对这些边境争端的看法。提示:从明朝形势图(1433年)看,台湾、钓鱼岛等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8.【情境思考】明长城的修建思考:长城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明朝重修长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提示:防御蒙古鞑靼和瓦剌的威胁。9.【图示解史】明朝的内陆边疆10.【名师指津】教材P80“学思之窗”《大明会典》是明朝的行政法典,这段上奏提出了什么主张?提示:这段材料反映了大臣宁完我对于清朝盲目仿效明朝《大明会典》的做法的不满。他认为,制度可以继承,但要符合客观实际的需要进行增减,不能盲目模仿。探究主题一帝国中枢——明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史料实证]——明朝中枢机构的变动史料一明太祖曾说:“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黄佐《南雍志》史料二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则谯让(责问)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皇明大政记》[导读]

(1)史料一反映明太祖对丞相的态度,注意“皆不鉴秦设相之患”“擅专威福”等信息。(2)史料二应根据对辅臣的注释来判断行使相权的机构,并根据句号分层,分析出皇帝与内阁的关系。[探究]

(1)根据史料一,明太祖对宰相的基本态度是什么?他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2)根据史料二,明朝行使相权的机构是什么?为什么行使这一职权的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提示:(1)基本态度:贬低宰相,认为秦以来宰相的擅权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措施:废除宰相制度,并规定以后永不设立宰相。(2)机构:内阁。原因:阁臣拟旨,皇帝亲自批改,唯恐不符帝意。[历史解释]——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唯物史观]——明朝地方管理体制的变化(1)明初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废行省,设三司。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降低其品秩等级,掌民政、财政;另设都指挥使司主兵政,按察使司主刑狱。三司互不统属,各直隶于中枢,凡遇重大政事便共同商讨。(2)明中期,开始设立巡抚和总督。巡抚因监察而设,总督因军事需要而设,后发展为一级地方军政官员,进一步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3)明代的三司与巡抚在处理地方事务时受制于中央。三司受中央部门领导,分掌地方事务;巡抚由皇帝直接派遣,统领地方事务。探究主题二盛世危机——明朝经略边疆及对外政策[史料实证]——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史料一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敕郑和)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赉(携带)金币,造大舶,修四十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明史·郑和传》史料二(1431年郑和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和等上荷圣君宠命之隆,下致远夷敬信之厚,统舟师之众,掌钱帛之多,夙夜拳拳,惟恐弗速,敢不竭忠以国事,尽诚于神明乎!——《天妃之神灵应记》[导读]

(1)史料一反映明成祖为“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派郑和下西洋,郑和船队规模宏大。(2)史料二反映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史料中的三个省略号前后,从航行次数到达地区、装备技术、耀兵异域等方面突出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探究]

(1)根据史料一和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前提条件有哪些,并归纳郑和航海活动的特点。(2)根据以上史料,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位。提示:(1)条件:国力强大;造船等手工业发达。特点:规模大、历时长、次数多、航程远、抵达的国家多。(2)评价: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历史解释]——明朝对外交往的特点(1)发展趋势:整体上看,明朝初期,实行相对开放的外交政策,最典型的是郑和下西洋;明朝中后期,因为倭寇之患,实行“海禁”政策,逐渐走向“闭关”,清朝延续了这一趋势。(2)新旧交替:明朝统治时期,世界经历了从古代到近代的演化。中国传统的朝贡体系依然存在,同时,西方列强已经开始侵扰中国,西学开始传入中国,明朝对外交往出现了新的特点。(3)和平外交:郑和下西洋体现了明朝友好往来、和平相处的对外交往理念,与西方殖民者的烧杀抢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外交政策与中国的文化与经济基础有着一定的联系。(4)政治优先:郑和下西洋和朝贡贸易更多地体现了宣扬“天朝”大国的政治目的,这是明朝对外交往的显著特点。但是,对外交往中缺乏深层的经济动力,阻碍了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是导致中国逐渐落伍的重要原因。(5)优势明显:明朝在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处于出超地位,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大量输往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这一局面一直延续到工业革命前。[家国情怀]——明朝的民族政策(1)以抚为主,辅之以军事手段,成功地收降了西北、西南、中南和南方少数民族各部,逐步统一了该地区。(2)在边疆民族地区建立军事卫所和实行屯田制度。(3)开设马市和茶市,加强了各族之间的经济联系。(4)兴办教育,不仅提高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素质,也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的有才之士。(5)明朝的宗教政策适应了藏族、蒙古族、回族等普遍信教的现实,有效地防止了因宗教信仰而引起的民族问题。[必备术语]1.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2.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增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3.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4.明朝时期设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在黑龙江流域设置奴儿干都司管理东北地区等,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经典示例][典例]据史书记载,印度次大陆上的古里、柯枝等国,几乎每次都随郑和使团入贡明朝;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后,阿拉伯地区和非洲东海岸的许多国家也多次遣使纳贡。这表明郑和使团(

)A.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新局面B.大大增加了明朝的财政收入C.扩大了明朝在印度洋沿岸的影响力D.促使明廷放弃了海禁政策[尝试解答]

________C[随堂检测]1.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认为,“建国之初,当先正纪纲”;1367年,颁布《律令直解》;洪武六年,他又编定《大明律》,其中规定“凡除授官员,须从朝廷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他还亲自写定刑典《御制大诰》,规定每户一本。这说明朱元璋(

)A.利用法律强化专制B.推行法家治国思想C.推行法治代替人治D.严查官员擅权贪污答案:A解析:材料介绍了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的一系列立法工作,可以看出朱元璋重视用法律来规范行政、治理国家、巩固统治,因此本题选择A项;当时主导思想依然是儒家思想,治国思想应该是儒法并举,B项错误;材料中法治本质上是人治,体现的是皇帝的专制意志,C项错误;D项只是材料部分内容,不够全面,排除。2.《明史》载:“自是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其原因是(

)A.俺答汗与明修好互市B.瓦剌首领接受明朝册封C.长城修筑阻止了蒙古南下D.明朝平定了蒙古贵族叛乱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自是边境休息……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双方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直到明末基本维持了和平局面,故选A项;俺答汗是鞑靼首领不是瓦剌首领,排除B项;明中期,瓦剌和鞑靼不断威胁明朝北部边防,两次突破长城深入内地包围北京,排除C项;不是明朝平定蒙古贵族叛乱,排除D项。3.根据下表信息可以得知,在澎湖地区的管理过程中,明朝政府(

)A.增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