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课时作业+教师配套课件2-说和做臧克家_第1页
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课时作业+教师配套课件2-说和做臧克家_第2页
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课时作业+教师配套课件2-说和做臧克家_第3页
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课时作业+教师配套课件2-说和做臧克家_第4页
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课时作业+教师配套课件2-说和做臧克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课时作业+教师配套课件2-说和做臧克家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1)十年艰幸,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幸改为辛

(2)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栽,争取民主!栽改为裁

(3)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叠起,形势紧张。叠改为迭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3.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对比)(2)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引用

)(3)(闻先生

)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反复

)(4)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比喻

)4.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1)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肖像描写

)(2)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细节描写

)(3)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语言描写

)(4)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

动作描写

)

3.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解析】“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解答此题,要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理解“说”这个字的意思,不仅要理解该字的表层意思,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该字的深层意思。联系上下文可知,“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中,前一个“说”意为向别人宣告自己要干什么,后一个“说”意为汇报自己干了什么;最后一句中,“说”是对革命的宣传和动员,对反对派的揭露和斥责。【解析】“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解答此题,要在通读全文、整体6.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本文作者臧克家,是山东诸城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B.本文从闻一多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方面介绍他的“说”和“做”。C.在作为学者方面,闻一多先生是“说了就做,言行一致”。D.本文用闻一多总是头发凌乱,无暇及此来说明他对学术研究的专注。6.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课时作业+教师配套课件2-说和做臧克家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课时作业+教师配套课件2-说和做臧克家8.(湖北黄冈中考改编)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校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班会活动的通知》。为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这一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三项任务。(1)请你为这次主题班会写一则宣传语。(不超过15字)示例:追忆英雄事迹,传承爱国精神8.(湖北黄冈中考改编)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中(2)活动中,小明同学为这次主题班会写了一段开场白,请你帮助修改。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甲]千百年来,我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精忠报国。他们前仆后继,不畏牺牲,救民族于危亡之际;他们发愤图强,无私奉献,为国家的强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乙]正是一代代英雄的引领,才有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才使得中华民族能够傲然肃立于世界东方!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缅怀英雄,分享英雄感人故事,铭记英雄先进事迹,将英雄的爱国情怀和报国精神传承下去,争做国家的栋梁之材。①[甲]处画线句子成分残缺,修改意见:在“精忠报国”后加“的英雄”

②[乙]处画线句中存在用词不当的问题,应将“肃立”改为“屹立”。

(3)班会活动的最后,有一个人人参与的分享环节——“推荐精忠报国英雄”。你最崇敬的英雄是谁?请向同学们推荐。(要求:概述英雄事迹及主要品格,语言简洁准确)示例:我最崇敬的英雄是岳飞。国难当头,他挺身而出,以雄才大略支撑起半壁江山,以精忠报国构建起不败神话。铮铮铁骨,浩然正气,赢得一世英名、万世传颂——“撼山易,撼岳家军难”。(2)活动中,小明同学为这次主题班会写了一段开场白,课内精读阅读课文“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到结尾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9.联系文章内容,具体说说选文首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还有另外一个方面”是承接上文“作为学者的方面”来说的,下文则是围绕“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展开叙述。10.选文中有关闻一多“说”和“做”的事例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宣传民主,反对独裁;起草政治传单,宣传革命道理;在李公朴追悼会上痛斥敌人;走在游行队伍的前头。课内精读11.赏析下面的句子。(1)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闻一多最初只在昆明的青年中宣传民主。(2)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表达了闻一多先生英勇无畏、誓与反动派拼死一战的决心。12.闻一多先生说“我是做了再说”,“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但他又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这前后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前面说的是他做学问时不说、不自夸、勤奋踏实的精神;后面说的是他作为革命者方面的表现,宣传革命道理,当然要“讲个痛快”。11.赏析下面的句子。13.“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口的巨人”意味着闻一多先生为正义、民主、自由大声疾呼;“行的高标”意味着闻一多先生笃行务实,勇于牺牲。这段话赞扬了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言行高度一致,是对他人格的艺术概括。13.“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课时作业+教师配套课件2-说和做臧克家

②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待了一年。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图书馆在楼上。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因为闻先生总不下楼。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③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④楚辞班人不多。闻先生点燃烟斗,我们能抽烟的也点着了烟(闻先生的课是可以抽烟的),闻先生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他写字有一特点,爱用秃笔。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也许还可加上几句:“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②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待了一年。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

⑤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摁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⑥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无第二人。他也讲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河岳英灵集》,但是讲得最多,也讲得最好的,是晚唐。他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李贺,同时讲到印象派里的pointlism(点画派),说点画看起来只是不同颜色的点,这些点似乎不相连属,但凝视之,则可感觉到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讲唐诗,必须本人既是诗人,也是画家,有谁能办到?闻先生讲唐诗的妙悟,应该记录下来。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上课从不记笔记。听说比我高一班的同学郑临川记录了,而且整理成一本《闻一多论唐诗》,出版了,这是大好事。⑤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不单是中文系的、文

⑦我颇具歪才,善能胡诌,闻先生很欣赏我。我曾替一个比我低一班的同学代笔写了一篇关于李贺的读书报告——西南联大一般课程都不考试,只于学期终了时交一篇读书报告即可给学分。闻先生看了这篇读书报告后,对那位同学说:“你的报告写得很好,比汪曾祺写的还好!”其实我写李贺,只写了一点:别人的诗都是画在白底子上的画,李贺的诗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故颜色特别浓烈。⑧这也是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对学生鉴别的标准: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不喜欢人云亦云,只抄书,无创见。(有删改)⑦我颇具歪才,善能胡诌,闻先生很欣赏我。我曾替一个比14.读文章第①段,说说木刻像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内心世界。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性格强烈坚毅及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15.文章第①②两段用了两个事例来体现“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请简要概括这两个事例。①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②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16.结合全文,概括本文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哪些特点。强烈坚毅,治学专心;写字爱用秃笔,一笔不苟;上课讲演结合,图文并茂,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17.文章为了突出闻一多先生上课的风采,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结合具体内容谈一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比如,写闻一多先生开讲时说“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以及讲课“图文并茂”等特点,属于正面描写;而写他教古代神话,连理学院、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属于侧面描写。14.读文章第①段,说说木刻像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内心世界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用词精妙。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叙述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钻探”一词,既形象,也使含意更为丰富。且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就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是热情的称赞了。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