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第7章17阐释辨析论证深入——议论文写作中核心概念的运用含答案本学案旨在强调概念在议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正确理解和运用概念是进行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对于含有核心概念的作文题来说,它几乎决定着审题的成败和立意深刻与否。同时,概念的正确运用也是论证是否深入、说理是否透彻的标志之一。下面是一篇高考优秀作文,文章围绕“个性”这一核心概念展开,作者通过剖析对个性的肤浅理解,呼吁读者正确理解和运用概念。文章题目采用设问形式直接追问材料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个性。在当今时代,追求个性,彰显自我成了很多青少年的口头禅,然而对于个性的真意,又到底有几人懂得呢?于是,有很多年轻人就给个性找到了一些标识,且自以为是地傲娇了一番。其中,作者列举了两个肤浅的理解,即个性就是奇装异服和个性就是谈吐散漫。这些标签看似很有个性,但实际上只是表面的张扬,缺乏内涵。文章通过对这些肤浅理解的批判,呼吁读者正确理解和运用概念,不要只看表面,要深入思考。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概念在文章中的重要性。正确理解和运用概念可以让文章更加深入、完美。因此,在写作中,我们应该注重概念的运用,不要被表面的标签所迷惑,要深入思考,挖掘出概念的真正内涵。在写议论文时,准确理解和使用核心概念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正确理解核心概念,就会偏离题意,导致跑题或偏题。例如,在2016年全国甲卷的作文题中,许多考生没有理解“语文素养”的含义,将其误解为“文化素养”或“道德素养”,严重偏离了题意。同样,在2016年江苏卷作文题中,专家组以考生是否理解或界定“个性”和“创新”这两个核心概念作为评判是否审准题的标准。因此,深入理解和正确使用核心概念可以保证论证的深入和避免偏离题意的现象发生。在写作时,要注意阐释和辨析概念,这有助于避免“贴标签”现象的发生。大量的跑题和偏题现象都与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不准有关,特别是将其同义词混淆。例如,如果要写“诚信”,但只写“诚实”,就会偏离题意。因此,认真思考核心概念,区分其近义词,可以避免偏离题意的现象发生。深入理解和正确使用核心概念还可以使立意更加新颖和深刻。例如,在2014年江苏卷作文题中的“青春朽与不朽”,许多考生仅仅将“青春”理解为年轻、肤白等生理特征。然而,如果将“青春”理解为一种美丽情怀的集合体,一种昂扬热烈的“生命状态”,就可以使立意更加新颖和深刻。因此,深入理解和正确使用核心概念可以使论证更加深入,同时避免“贴标签”现象的发生。学会品味时尚,可以让我们走在时代的前沿,感受新事物的脉动,随时通过新鲜的营养来滋养我们的大脑和心灵。然而,成为一个时尚的人并不意味着盲目地追求时尚。我们需要运用我们的头脑和眼光,精心选择流行元素。相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很容易使我们在时尚大潮中丧失自己的个性。当我们看到满街都是黄头发和韩国服装时,我们又怎么能说自己选择了时尚而不是被时尚裹挟呢?在这个新时代,我们必须深思熟虑,理性选择。在论证过程中,这段文字引入了“时髦”这个类似但不同于“时尚”的概念,进行对比辨析,使主要概念更加清晰。这样做还可以驳斥由于概念不清而产生的错误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加完善和完美。最近,社会上曾经存在一个争议,即“给老弱病残让座”是否属于“道德绑架”。一位作者在《道德真的不能强迫吗?》一文中写道:有些道德确实不能强迫。道德包括“道德义务”和“美德”两个范畴,不能强迫的只是美德,而不是道德义务!让座是美德,是不能强迫的。美德不是道德义务,它产生于个人修养和社会想要达到的理想状态,只是被“提倡”的东西,而不是被“规范”的东西。相反,如果是被“规范”的东西,即如果是道德义务,那么就可以强迫。老年人身体不好,如果不坐在座位上,会有安全上的高度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有义务给老年人让座。这是一种“自然义务”:我们对于那些处于危险中的人,在帮助他们的同时并不会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因此我们有道德义务去帮助他们。这是因为他们在那种境况下得到帮助的道德权利,在分量上,压倒了我们“不管闲事”的道德权利。这段说理非常有说服力,因为作者将“道德”分为“道德义务”和“美德”两个范畴,将“美德”定义为“被‘提倡’的东西”,而不是“被‘规范’的东西”,从而推导出“道德义务”是“被‘规范’的东西”,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因此,这段说理的逻辑非常清晰易懂。如果我们不注意阐释比较概念的内涵,就会让人感到似是而非、硬贴标签。例如,有人说智慧是钢铁般的坚韧和性命相交的忠诚。但是,为什么这些特质就是智慧呢?在特定情境下,这些特质可能是智慧的表现之一,但是我们需要清楚地讲明这些情境和范围。如果我们把这些特质作为智慧的一般内涵,那就是错误的。高中生写作文时,经常出现“贴标签”的现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没有认真思考,没有阐释和区分概念的含义。那么,如何阐释和区分概念的含义呢?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一个概念可能有本义和引申义、表层义和深层义、具象义和抽象义、常规义和别解义等。当我们写议论文时,需要明确这些含义,并区分出哪些含义是我们要讨论的。例如,“家”这个概念,常规义是指生活休息的地方,但是还有许多别解义和深层义,如一个班级、一个学校、一个社区,乃至家乡、国家都可以叫“家”。从抽象义上理解,“家”不仅仅是起居生活的地方,还可以是安放心灵之所、理想之彼岸、崇高之境界等。在2015年全国卷Ⅰ的作文题中,核心概念是“风采”。学生们给出了个性化的解释:“风采”不能用才气、奉献、成败等实际的评价来衡量,它展现的是一种独到的生活方式,不仅仅在于争取和奋斗,也不仅仅在于意义和价值,更在于生活趣味和人生情怀。因此,在选择“风采”时,应该注重情怀的表现。在阐释概念内涵时,我们需要结合自己的个性化解读,不仅仅依靠词典义。阐释的方法可以是“作诠释”或者“拆字法”。例如,有人用“拆字法”解释“和谐”的含义,认为“和”字由“禾”和“口”组成,表明人人都能吃到饭;“谐”由“言”和“皆”组成,表明人人都能说话,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和谐”的含义就是人人都能吃到饭,人人都能说话,表达自己的观点。又如,“传家宝”这个概念可以用“拆字法”解释为“传”+“家”+“宝”,“宝”意味着在精神、文化、文明上具有教育、审美等重要价值,指向“价值性”;而这样的“宝”一定是可传承的,涉及“传”者和“承”者,且必须是在一个家族内部的传承,所以具有家族精神和家族情怀,“传”和“家”指向“特殊性”。最后,我们需要明确概念讨论的范围。如果范围不明确,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就会超出应有的范围,从而产生错误。经济学家茅于轼曾在2007年接受《新快报》专访时提出,要将“为富人说话和替穷人办事”结合起来,构建和谐社会。他认为,如今社会上存在着仇富心理,有一些人反对保护富人,准备打倒富人,这样做会剥夺富人的权利,也会让穷人失去前途。因此,为富人说话不仅是为了富人,更是为了大多数的穷人,因为他们最终也要变富。但是茅于轼也澄清了自己所说的富人并不包括贪污盗窃、以权谋私、追求不义之财的人,而是指诚实致富、兴办企业致富的企业家和创业者。如果他在专访中就概念进行了澄清,那么批评者就会更少。然而,“仇富心理”中的“富”指的是哪些人,也需要进行阐释,否则后面的论证和结论就会出现问题。另外,比较相近的概念时,要注意界限的模糊和被忽略的可能性。如果能够深入挖掘这些貌似细微的差别,就能够成为论证走向深入的关键点。例如,在龙应台的《为什么需要人文素养》一文中,她就探讨了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之间的差异。虽然这两个概念看起来相似,但实际上,人文素养关注的是人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观念,而科学素养则更注重于理性思维和科学方法。因此,我们需要在表层相似的概念中寻找深层次的差异,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们。(2)相反概念比较辨析相反概念的比较辨析则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思考。比如,在讨论“爱和恨”的时候,我们可以探讨它们的本质和表现方式,以及它们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和影响。又如,比较“自由”和“束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它们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它们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在比较相反概念时,要注意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和作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们。赞成者的理解:在大学校园中,除了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还应该有人文风景的存在,草坪、植物、雕塑等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对者的理解:人文风景不应该成为随意嬉闹的场所,而是应该被保护和呵护,以展示大学的高雅品位和文化底蕴。题目:简单中的人生哲理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是简单的,但是简单中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例如,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和“曲肱而枕之”所体现的安贫乐道的思想,以及工匠们重复制作产品所体现的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这些简单的事物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父母简单的一句话,可以饱含对子女的关切之情;祖辈一个简单的举动,可以饱含对故园的深切思念。孔子面对滔滔江水,发出“逝者如斯乎”的感慨;林则徐面对千仞峭壁,抒发“无欲则刚”的豪情。这些简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地测量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网络及其计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劳动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文献目录与信息检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海南省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安全经济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七校协作体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 2025江西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奥林匹克文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阿拉伯文学选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2030年园艺修剪机器人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湖北省技能高考(建筑技术类)《建筑工程测量》模拟练习试题库(含答案)
- 2024-2027年中国网络安全评估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失智老年人照护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养老护理职业和失智老人照护员工种的发展讲解
- 2025年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深度研究
- 新种子法律法规培训讲解
- 2025年东营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2016-2024)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幼小衔接家长会》课件
- Unit 4 A glimpse of the future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001
-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