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光和色的基本概念
一、光的概念
可见光:波长范围大约在380~780nm的电磁波
电磁波: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600007803801000.1nm混色光:太阳光
第二章染料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返回第2章目录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第一节光和色的基本概念一、光的概念第二章染第一节光和色的基本概念
不同波长的可见光的颜色及其互补色关系表:波长nm光谱色互补色380~435紫黄绿435~480蓝黄480~490蓝绿橙490~500绿蓝红500~560绿红紫560~580黄绿紫580~595黄蓝595~605橙蓝绿605~780红绿蓝
第二章染料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
返回第2章目录第一节光和色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光和色的基本概念
二、关于物体颜色的概念物体的颜色:人眼感觉到的颜色是物体发出的可见光,或是物体对太阳光或另一光源发出的光部分地吸收后反射或透射出来的光的颜色。
色环:第二章染料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
返回第2章目录第一节光和色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光和色的基本概念
颜色的纯度:物体对光线的吸收接近某一种波长,则物体的颜色纯度就高。颜色的亮度:物体吸收可见光后,反射出来的光量多,则物体的颜色亮度就大。
颜色的深浅:物体对可见光的最大吸收波长愈长,则色调愈深,最大吸收波长愈短,则颜色愈浅。
颜色的浓淡:物体的颜色的强度,用颜色的浓淡表示,它是物体吸收一定波长光线的量的多少。人们把能增加染料吸收波长的效应称为深色效应,把增加染料吸收强度的效应叫浓色效应。反之,把降低吸收波长的效应称为浅色效应,把降低吸收强度的效应叫减色效应。第二章染料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
返回第2章目录第一节光和色的基本概念第二节染料的发色理论
发色团与助色团理论:有机化合物结构中至少需要有某些不饱和基团存在时才能发色,这些基团称之为发色基团,主要的发色基团有-N=N-、=C=C=、-N=O、-NO2、=C=O等。含有发色团的分子称为发色体或色原体。发色团被引入的愈少,颜色愈浅;发色团被引入的愈多,颜色愈深。主要的发色基团有-N=N-、=C=C=、-N=O、-NO2、=C=O等。有机化合物分子中还应含有助色团。助色团是能加强发色团的发色作用,并增加染料与被染物的结合力的各种基团。主要的助色团有-NH2、-NHR、-NR2、-OH、-OR等。另外磺酸基(-SO3H)、羧基(-COOH)等为特殊的助色团,它们对发色团并无显著影响,但可以使染料具有水溶性和对某些物质具有染色能力。
一、早期发色理论
第二章染料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
醌构理论:染料之所以有颜色,是因为其分子中有醌结构存在。醌型结构可视为分子的发色团。
返回第2章目录第二节染料的发色理论发色团与助色团理论:有机化合物结第二节染料的发色理论
二、近代发色理论
物质的颜色主要是由于物质中的电子在可见光作用下发生π→π*(或伴随有n→π*)跃迁的结果。
电磁波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即波动性和微粒性两重性质。光波的波长λ、频率υ与光速C的关系为:C=υλ光速C=3×1017nm/s光子的能量E与光的频率υ的关系为:E=hυ=hC/λ普朗克常数h=6.62×10-34J·s。根据可见光(400~760nm)范围,一个染料分子内部电子跃迁所需的激化能最高为:E=hC/λ=4.97×10-19J最低为:E=hC/λ=2.61×10-19J染料在1.57×105~2.99×105J·mol-1能量范围内产生激化状态的分子才有颜色。第二章染料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
返回第2章目录第二节染料的发色理论
二、近代第三节染料分子结构与颜色的关系一、共轭双键系统与染料颜色的关系
深色效应: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向长波方向移动。浓色效应:染料的吸收强度εmax增大。染料分子的共轭双键系统中共轭双键越多,为深色效应和浓色效应。
例如:
第二章染料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
最大吸收波长λmax200285384吸收强度lgεmax3.653.753.8返回第2章目录第三节染料分子结构与颜色的关系一、共轭双键系统与染料第三节染料分子结构与颜色的关系第二章染料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
可以看出共轭双键越多,染料的颜色越深。又如:返回第2章目录第三节染料分子结构与颜色的关系第二章染料的颜色与结第三节染料分子结构与颜色的关系二、染料分子的同平面性对颜色的影响
在共轭体系中,如果分子的平面结构受到破坏,π电子相互重叠的程度就会降低,这样会影响光的吸收,产生浅色效应。
例如:第二章染料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
返回第2章目录第三节染料分子结构与颜色的关系二、染料分子的同平面性对第三节染料分子结构与颜色的关系如果有机化合物的共轭双键系统被单键隔离,如:—CH2—、—NH—、—NHCO—、—NHCONH—、—SO2—、—S—等基团,将共轭双键系统分为两个部分,从而使共轭双键系统变短,而且由于围绕单键的旋转引起分子平面结构的破坏,将导致浅色效应。共轭双键系统被—NHCONH—隔离,染料的双键数目虽多,但分子共轭双键系统中断,染料为浅色。例如:
第二章染料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
返回第2章目录第三节染料分子结构与颜色的关系如果有机第三节染料分子结构与颜色的关系三、共轭双键系统上极性基团对染料的颜色的影响
如果在染料共轭双键系统上引入—NO2、—NO、—N=N—、=C=O、—CN等具有吸电子性的发色团或引入—OH、—OR、—NHR、—NR2、—NH2等具有给电子性的助色团,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即深色效应;而且染料的吸收强度也增大,即浓色效应。若在染料共轭双键系统上同时引入吸电子基和供电子基,则效应更明显。例如:第二章染料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
返回第2章目录第三节染料分子结构与颜色的关系三、共轭双键系统上极性基一、溶液的性质的影响有色有机化合物在溶剂极性大的情况下,一般为深色效应。因为一般π→π*跃迁激发态在极性溶剂中比较稳定,激发能较低。例如:苯酚蓝
第四节外界条件对吸收光谱的影响第二章染料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
分子的左边是供电子基,右边是吸电子基,激发时电子发生转移。变成:激发态在极性溶剂中比较稳定,因而产生深色效应。同理,染料在纤维上的颜色也会因纤维极性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同一染料上染不同的纤维时,在极性高的纤维上呈深色效应,在极性低的纤维上呈浅色效应。如阳离子染料在涤纶上得色较在腈纶上浅。返回第2章目录一、溶液的性质的影响第四节外界条件对吸收光谱的影响第四节外界条件对吸收光谱的影响第二章染料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
二、溶液的浓度的影响
当染料溶液浓度很小时,染料在溶液中以单分子状态存在。如果加大溶液的浓度,会使溶质分子聚集成为二聚体或多聚体,一般情况下,聚集态的分子π电子流动性较低,会产生浅色效应。
三、温度的影响
溶液中溶质的聚集倾向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提高温度会产生深色效应。某些有机化合物能随温度变化改变其分子结构,具有热变色性。例如:热敏变色染料。四、pH值的影响
有些有机化合物在溶液pH值改变时会发生变色。有些情况是由于共轭体系发生了变化,例如甲基橙在酸性溶液中呈腙式结构,一端为强吸电子基,另一端为强供电子基,颜色由橙变红:返回第2章目录第四节外界条件对吸收光谱的影响第二章染料的颜色与结构第四节外界条件对吸收光谱的影响第二章染料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
有些有机化合物在溶液pH值改变时会发生离子化作用。有机化合物的吸电子基和供电子基发生离子化作用,由于介质及取代基的性质及取代基的位置不同,离子化后,可使颜色的深浅和吸收强度发生变化。在碱性介质中,中性的含有供电子基—OH的有机化合物分子转变为阴离子,供电子性质显著增强,也使色泽的深度和强度增加。例如:
返回第2章目录第四节外界条件对吸收光谱的影响第二章染料的颜色与结构第四节外界条件对吸收光谱的影响第二章染料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液氮采购技术协议书
- 终止扣款协议书范本
- 生产文件保护协议书
- 快件委托代理协议书
- 绿化协议书范本格式
- 矛盾纠纷协议书模板
- 提供服务协议书范本
- 手法复位手术协议书
- 遵义房屋赠与协议书
- 密件查阅保密协议书
- 解三角形满分突破10讲-试题版
- 2024年天津市中考英语真题卷及答案
- 13R503 动力工程设计常用数据
- JGJ/T235-2011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下第六单元《统计与概率》单元集体备课整体教学设计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3 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 工业设计项目报价单模板
- 手术前呼吸功能评估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专家版2第二讲 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 针灸优势病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