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意识与注意课件_第1页
心理学-意识与注意课件_第2页
心理学-意识与注意课件_第3页
心理学-意识与注意课件_第4页
心理学-意识与注意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意识与注意ppt课件1本章内容第一节意识的性质第二节注意第三节生物节律、睡眠与梦第四节意识的特殊现象本章内容第一节意识的性质2第一节意识的性质一、什么是意识二、意识的状态第一节意识的性质一、什么是意识3一、什么是意识

1、定义: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一、什么是意识

1、定义: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42、意识活动的内容具体包括:

(1)对外部事物的觉知。

(2)对内部剌激的觉知。

(3)对自身的觉知。2、意识活动的内容具体包括:

(1)对外部事物的觉知5二、意识的状态在正常条件下,意识具有四种不同的状态:

(一)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二)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三)自日梦状态

(四)睡眠状态

二、意识的状态在正常条件下,意识具有四种不同的状态:

(一)6第二节注意一、什么是注意二、注意与意识的关系三、注意的种类第二节注意一、什么是注意7一、什么是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一)注意的特点

1.注意的指向性质

2.注意的集中性(二)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2.维持功能3.调节功能一、什么是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8心理学-意识与注意ppt课件9心理学-意识与注意ppt课件10二、注意与意识的关系注意和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注意提供了一种机制,决定什么东西可以成为意识的内容。只有被注意到的内外刺激,才能被个体所觉察,进而产生意识二、注意与意识的关系注意和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1联系:注意又和意识密不可分。在可控制的意识状态下,人的注意集中在当前有意义的内容上,得到比较清晰和深刻的认识。自动化的意识状态要求很少的注意,意识的参与成分也相对较少。在白日梦状态,人的意识内容不断地变化,实际在这些内容上所分配到的注意极少。睡眠状态,人们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下,注意基本停止了活动。联系:12三、注意的种类1、分类依据:注意选择方向上的目的是否明确,以及意志努力的参与程度上的差异2、类别: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三、注意的种类1、分类依据:注意选择方向上的目的是否明确,13(一)不随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二)随意注意

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在不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三)随意后注意

事先有预定目的、但是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一)不随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14第三节生物节律、睡眠与梦一、生物节律二、睡眠与失眠三、梦

第三节生物节律、睡眠与梦一、生物节律15一、生物节律生物节律是指有机体生理功能的周期性变化,它表明有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生物钟”,随时监视着时间的进程。(人的生物节律)生物节律:年、月、日、90分钟四种日节律对人的影响最大一、生物节律生物节律是指有机体生理功能的周期性变化,它表明有16日节律存在于动物和人身上,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以及一些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如血压、排尿、荷尔蒙分泌等。日节律存在于动物和人身上,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17二、睡眠与失眠(一)睡眠(二)失眠

二、睡眠与失眠(一)睡眠18(一)睡眠脑电波形态频率(cps)典型的意识状态Beta(β)13-24正常清醒,思考,灵敏解决问题Alpha(α)8-12深度放松,脑内空白,冥想状态Theta(θ)4-7轻度睡眠Delta(δ)2-4深度睡眠(一)睡眠脑电波形态频率(cps)典型的意识19人的整个睡眠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过渡期,朦胧状态,通常持续1~7分钟,脑电波为频率较慢但振幅较大的α波。

第二阶段为轻睡期,大约持续10~25分钟,这时出现频率更慢的θ(theta)波。人的整个睡眠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过渡期,朦胧20第三、四阶段是沉睡期,以频率慢振幅极大的δ波为主。

睡眠的最后一个阶段,称为“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这时通过仪器可以观测到睡者的眼球有快速跳动现象,呼吸和心跳变得不规则,肌肉完全瘫痪,并且很难唤醒。一般一个晚上要经过4~6次循环

第三、四阶段是沉睡期,以频率慢振幅极大的δ波为主。

睡眠的21(二)失眠1、睡眠的作用理论

恢复论:认为人经过白天的活动,消耗了精力和体力,需要通过晚间的睡眠来恢复

演化论: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睡眠起着一种保护作用,保护个体也保护种族的发展。由于黑夜危险因素太多,为了避免遭受危险,必须减少活动,睡觉便可以起保护作用(二)失眠1、睡眠的作用理论22睡眠失常——失眠。按照失眠的原因,可以把失眠划分为四类。

1.情境性失眠(生活情境改变导致)2.假性失眠(睡眠时间少)

3.失律性失眠(飞行时差,三班倒上班等)

4.药物性失眠(咖啡,茶,药物等)睡眠失常——失眠。按照失眠的原因,可以把失眠划分为四类。

123三、梦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人的心理可以划分为意识、无意识和前意识三个层面。而梦是无意识内容的表达途径,是愿望的达成。(弗洛伊德对梦的分析是建立在精神病人研究的基础上,失之偏颇,但现在普遍同意无意识的存在,也同意梦是一种无意识活动。)三、梦弗洛伊德梦的解析:24卡尔文·霍尔,美国心理学家,对梦的研究:人们的梦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自我中心是梦境的第一个重要特征。其次,与当前的生活事件有关是梦的第二个重要特征。第三,睡眠中的外在或内在剌激可以影响梦的内容。卡尔文·霍尔,美国心理学家,对梦的研究:25第四节意识的特殊现象一、催眠二、心理促动药物的影响第四节意识的特殊现象一、催眠26一、催眠(一)什么是催眠

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这种恍惚的意识状态,是在一种特殊情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一、催眠(一)什么是催眠

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27(二)受暗示性与催眠诱导

一个人能否进入催眠状态,取决于其受暗示性的高低。人的受暗示性高低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个体对催眠的态度以及对催眠者的信任感

其次个体的身心条件与个性特点也影响着其受暗示性的高低

(二)受暗示性与催眠诱导

一个人能否进入催眠状态,取决28(三)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1.感觉麻痹2.感觉扭曲和幻觉3.解除抑制

4.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三)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29(四)催眠理论

1.催眠是角色扮演

加拿大心理学家,巴伯尔(1979)和斯潘诺斯(1986)等人提出了角色扮演理论,认为催眠产生于被试在催眠者的诱导下高度合作地扮演了另外一个角色。(四)催眠理论

1.催眠是角色扮演

加拿大心理学家302.催眠是意识的分离

美国心理学家·希尔加德(1992)提出催眠的意识分离理论,认为催眠将心理过程分离为两个同时进行活动的层面。第一个层面为接受暗示以后所经历的意识活动,性质可能是扭曲的;第二个层面是被掩蔽的,当时难于觉察的意识经验,但其性质是比较真实的,希尔加德称之为"隐蔽观察者"。2.催眠是意识的分离

美国心理学家·希尔加德(19931二、心理促动药物的影响(一)镇静剂

镇静剂指一些中枢神经抑制剂,主要包括鸦片、海洛因、吗啡之类。它降低了神经系统及行为的活动性,最后导致睡眠。

(二)兴奋剂

兴奋剂指可以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和行为活动性的一类药物,包括咖啡因、尼古丁、可卡因和安非他明等。少量使用兴奋剂可以提神,减轻疲劳,但大量使用则会使人焦躁不安。二、心理促动药物的影响(一)镇静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