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梁施工工艺_第1页
盖梁施工工艺_第2页
盖梁施工工艺_第3页
盖梁施工工艺_第4页
盖梁施工工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盖梁施工工艺㈠施工方案结合设计及施工现场等具体情况,拟采用抱箍法和钢棒法两种盖梁施工方案。1、薄壁空心墩盖梁采用钢棒法,其他采用抱箍法施工。2、盖梁高度离现有施工地面0.5m范围内的,采用在原地基或道渣碾压夯实后,浇筑10cm厚的C20混凝土,铺设钢模,绑扎钢筋,浇筑盖梁混凝土。3、盖梁高度离现有施工地面超过0.5m的,采用抱箍法施工,在支撑体系上立钢模,绑扎钢筋,浇筑盖梁混凝土。㈡施工方法1、测量放样在盖梁施工前,对立柱进行施工测量,作为安装盖梁底模的依据。立柱施工测量与控制的内容包括立柱中心位置测量、立柱顶高程测量。立柱中心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高程测量是根据施工中设立的临时水准点,用水准仪或精密全站仪直接进行测量。2、凿除柱顶浮浆待立柱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对立柱顶进行凿毛处理,凿除顶部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凿毛至新鲜混凝土,并用高压水冲洗干净,以保证墩柱与盖梁砼联接牢固。标高控制在比设计标高高1cm左右,以便于安装盖梁底模。3、抱箍法支撑体系⑴施工特点1)抱箍法施工可操作性强,有很高的安全保证体系,外观轻巧又便于检查验收,可以较好控制施工安全。2)支模可以省很多工时,对地基要求不高,节省支撑钢管,大大降低了成本。3)抱箍法无支架施工很少影响道路、河道的交通通行,有利于快速施工和文明施工,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⑵工艺原理抱箍主要有柱箍、牛腿、紧固件及工字钢四部分组成,用在柱墩顶部偏下位置设抱箍,根据柱间距和盖梁结构尺寸,选择两根适当型号的工字钢架设在抱箍两侧的牛腿上,作为盖梁模板去撑梁,这样不受地形约束,彻底解决了因地基而影响盖梁施工的技术难题。⑶抱箍设计及安装抱箍的设计抱箍采用12mm钢板制作,高62cm。每个抱箍由两个半圆形的钢箍组成,两个半圆钢箍在墩柱上安装后相接面有2cm的间隙,以保证钢箍与墩柱之间用M32(性能等级为8.8s)高强螺栓连接好后紧密。劲板尺寸2*28cm,紧固件采用2*30*58cm钢板,每个紧固处设两排螺栓,采用高强螺栓,直径2.2cm。抱箍内壁用万能胶粘上3mm厚的橡胶垫,以提高墩柱与抱箍间的摩擦力并避免钢抱箍与墩柱间的刚性接触,损伤混凝土表面。沿盖梁方向设置I50b工字钢,立柱每侧各1根,作承重使用,工字钢紧贴立柱,牛腿剩余位置可铺设木板作施工平台使用,但不得承受其它机械重量。工字钢上方搭设15×15cm方木,方木间距为30cm,方木上方直接铺设底模。②抱箍支撑系统根据施工支撑体系,其中支撑体系的总高度为(工字钢高度、支撑方木高度、底模高度这几项支撑体系的高度之和的总高度)算出盖梁底模顶面与抱箍顶面的施工高度。在墩柱上定位抱箍时,先根据盖梁底的设计标高减去支撑体系到抱箍顶面的施工高度,加上支架预压时抱箍的沉降高度,即为抱箍的顶面标高,采用挂尺的方法把地面标高引到墩柱上,并在墩柱上标示出抱箍的顶面高程线。在抱箍上墩柱前,对抱箍进行除锈,除去抱箍内侧的铁锈,防止铁锈减弱抱箍与墩柱的摩擦系数,并避免在拆除抱箍后,铁锈影响墩柱的外观,增加不必要的除锈工作。抱箍上墩柱时,先把墩柱施工时搭设的施工脚手架拆除到架设抱箍的标高位置,这样可以提前为架设工字钢施工腾出空间,同时为吊装工作提供方便。抱箍吊装时先在施工脚手架上搭设脚手板,为紧固抱箍螺栓提供操作平台。并在地面上先把两片抱箍用螺栓进行初步连接,再用螺栓把抱箍的孔位逐一连接好以后带上螺帽,螺帽的拧紧程度只是把螺帽拧到能看到外帽沿与螺杆相平即可。然后用方木条卡入抱箍之间的缝隙临时楔紧,并在吊装过程中派专人扶持抱箍,防止吊装时抱箍由于晃动刮伤墩柱。然后用钢丝绳穿入抱箍的牛腿顶部用于固定工字钢的螺栓孔内,对称穿入后进行抱箍吊装,吊装方式从墩柱上方把抱箍套在墩柱外侧,并且用人工在墩顶进行辅助定位,加快施工进度。在进行抱箍紧固时,对每个高强螺栓都平行施加预拉力,即把每侧的十个螺栓都均匀拧到相似的坚固程度,观察抱箍与墩柱的结合面,防止由于不均匀拧紧高强度螺栓引起墩柱受到偏压,造成施工隐患。同时也注意抱箍的各个板面及焊缝的情况,观察有无变形或开裂等情况。检查好抱箍后,用吊车在抱箍的牛腿上架上工字钢,并在两根工字钢之间装上横向拉结杆件,防止吊装及定位过程中发生横向失稳引发意外。共设四根拉杆,每根柱子前后侧各设一根。拉杆采用Φ28圆钢两端攻丝后制作而得,长度为柱子直径+工字钢宽度×2+5mm厚度垫板×2+2cm厚垫板×2+每端预留长度10cm×2+每端攻丝长度20cm。工字钢架设前,在工字钢与抱箍接触面间焊接一个契形块,契形块的作用是调整盖梁的横桥向的坡度。在施工盖梁时我们采用契形块调坡,不是用抱箍的高差调坡,此种方法的好处是利于工字钢架在抱箍牛腿上支承时全断面受力均匀。工字钢架设完成后,再在工字钢上架上方木。当模板底部的方木都铺设好后,测量出墩柱的设计中心点和各控制点的高程,用绳子拉出盖梁的设计中线,根据设计中心线在方木上铺上底模固牢。4、钢棒法支撑体系⑴施工特点1)支架、模板及整个盖梁的重量通过工字钢传至墩柱,由墩柱承受,传力途径简单明确,不存在支架下沉的问题。支模可以省很多工时,节省支撑钢管,大大降低了成本。2)横穿钢棒法可操作性强,有很高的安全保证体系,外观轻巧又便于检查验收,可以较好控制施工安全。3)钢棒抽出后,在预留孔内灌注水泥浆,预留孔表面水泥浆掺入一定的白水泥,使预留孔颜色与墩柱一致。但这种体系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在墩柱内预留孔,其处理不但费工费时而且还很难令人满意。⑵工艺原理在墩柱内浇筑混凝土前,在墩柱内采用PVC管或钢管预留孔。模板拆除后,在孔中穿入钢棒,并套上钢板盒,放置钢板垫片,并用螺帽拧紧,这样钢棒承受的弯矩接近为零,只承受剪力。钢板盒上依次放置千斤顶、工字钢,并用拉杆将工字钢固定,形成整体。由钢棒支撑支架、模板、整个盖梁的重量及各种施工荷载。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墩柱较高或墩柱较低但地基处理较困难的盖梁施工,特别适用于山区的盖梁施工。⑶钢棒设计及安装盖梁施工支承平台采用在两墩柱上各穿一根3m长φ10cm钢棒,上面采用墩柱两侧各一根12m长50b工字钢做横向主梁,搭设施工平台的方式。主梁上面安放一排每根4m长的15*15cm方木,间距为30cm作为分布梁。分布梁上铺设盖梁底模。传力途径为:盖梁底模——纵向分布梁(15*15cm方木)——横向主梁(50b工字钢)——支点φ10cm钢棒。为了方便调整横坡和拆模施工,采用齿轮千斤顶支撑主梁,千斤顶底部加工U型槽座套牢钢棒,主梁上预留千斤顶定位孔使千斤顶不会左右移动。5、盖梁底模安装承重工字钢搭设完毕后,在方木上铺组合钢模板,将盖梁底模安装就位,底模安装应在跨中预留5-8mm的上拱度,按抛物线布置,以消除由于承重工字梁受荷载作用后引起的下挠,盖梁底模标高安装施工误差不应大于±5mm,轴线偏位误差不应大于±10mm,模板应圆顺相邻两板高差不大于2mm,模板的表面平整度不大于5mm。模板接缝间要垫3mm厚的橡胶条,防止接缝漏浆造成砼面色差或麻面。两端处倒角模板用定做的楔形钢筋骨架作为支撑,楔形的角度应与盖梁的端部倒角相同。当盖梁模板支撑体系预压完成以后,进行测量放样,放样出盖梁横桥向和顺桥向的轴线,并在底模上作出标示,根据放样出的中线定出盖梁的边线,并对底模进行标高调整,使底模的坡度与盖梁设计坡度相符。每平方的钢筋垫块不少于4个垫块。6、钢筋的加工与安装⑴钢筋的加工盖梁钢筋骨架在钢筋场地提前制作。盖梁钢筋在制作安装前,必须进行原材检测,认定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钢筋和弯曲钢筋均应调直。一级钢筋制作的箍筋,其末端应做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主筋的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一般结构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持考试合格的上岗证。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宜采用双面焊。采用搭接电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接头双面焊的焊缝长度不不小于5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小于10d。凡施焊的各种钢筋均应有材质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焊条、焊剂应有合格证,各种焊接材料的性能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规定。受力钢筋焊接或绑扎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接头,对于绑扎接头,两接头间距离不小于1.3倍搭接长度。对于焊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个钢筋不应有两个接头。电弧焊接与绑扎接头与钢筋弯曲处距离不应小于10d,也不宜位于构建最大弯矩处。焊接时,对施焊场地应有适当的防风、防雨、防寒措施。对于制作的钢筋网片或骨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度。拼装时应按设计图纸放样,拼装前,对有焊接接头的钢筋进行接头检查。骨架焊接时不同直径的钢筋的中心线应在同一平面上。为此,较小直径的钢筋焊接时,下面宜垫厚度适当的钢板。施焊顺序宜由中到边对称地向两端进行,先焊骨架下部再焊骨架上部。相邻的焊缝采用分区对称跳焊,不得顺方向一次焊成。盖梁钢筋笼制作完成后,应整体检查骨架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间距、位置和预埋钢筋、预埋件及保护层垫块的留设情况等。各项指标达到规范、设计要求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可以进入下道工序。⑵盖梁钢筋笼的安装当盖梁模板支撑体系预压完成以后,进行测量放样,放出盖梁横桥向和顺桥向的中线,并在底模上作出标示,根据放样出的中线定出盖梁的边线,并对底模进行标高调整,使底模的坡度与盖梁设计坡度相符,然后在底模上进行盖梁钢筋的绑扎。主筋绑扎时,在底模上垫上混凝土保护层的垫块,垫块沿底模板呈梅花形布置,间距为50cm,绑扎主筋与箍筋的时候,时时检查钢筋与侧模边线的距离,防止钢筋保护层受到影响。7、盖梁侧模制作与安装盖梁钢筋安装完成合格后进行侧模拼装和吊装,在进行侧模安装前,先在盖梁的钢筋笼两侧绑上混凝土保护层的垫块,绑扎方式与底模垫块的方式相同。侧模采用地面拼装完成。在地面拼装好盖梁的侧模以后,用吊车采用两点吊装的方式安装在盖梁底模上。在进行两侧模的拼装和吊装的过程中,采用临时支撑的方法,用钢丝绳配合手拉葫芦把,侧模与墩柱伸出筋临时拉在一起当两片侧模都吊装完成后用拉杆进行固定。并用支撑杆件将边模支撑牢固时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确保模板在施工中不变形、不移位。保证砼构件的平面位置及几何尺寸达到设计规范要求。8、灌注混凝土工艺方法要求如下:⑴原材料检查施工前,应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水泥和外加剂是否结块和过期、受潮,检查砂石料是否受到污染以及含水量情况。⑵施工配合比确定设计配合比通过计算和试配确定,设计必须满足强度、和易性、耐久性和经济指标要求,根据设计的配合比及施工所采用的原材料,在与施工同条件下进行试配,确定最佳配合比。施工过程中当水泥、骨料和外加剂的来源、质量变化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并经批准后方可使用。⑶砼的拌和砼采用有自动计量装置的砼拌和站集中拌和,各种计量仪器经监理指定的计量检测部门鉴定后使用,对骨料的含水率经常进行检测,并相应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上料程序为:砂→石→水泥→水,拌和时间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成品的混合料以石子表面砂浆饱满、拌和颜色均匀为标准。在整个拌和过程中,严格控制拌和速度、砼水灰比和砼坍落度。⑷砼的运输砼采用砼搅拌运输车(10立方/车)运输,砼出料后在30分钟内送到施工现场。⑸砼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应将基础上松动的岩块、泥块等杂物清理干净,并由质检工程师仔细检查模板、支撑、钢筋的紧固程度以及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检查合格后填写模板、钢筋等检查记录,向监理工程师报验,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搅拌车到达施工现场后,应先高速旋转20~30s,并对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测试,坍落度测试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搅拌车到达施工现场后,应先高速旋转20~30s,并对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测试,坍落度测试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由于系梁高度为1.2或1.5m,浇注时采用分层进行浇筑,分层厚度为30cm,在新浇筑完成的下层混凝土上浇筑新混凝土,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上层混凝土。混凝土下落高差大于2.0米时,设立溜槽,溜槽出料口距混凝土浇筑面的高度不得大于1m。砼初凝后,模板不得振动,伸出的钢筋亦不得承受外力。砼浇筑过程中,模板的情况,如有偏移及时校正。⑹砼的振捣砼的振捣有专人负责,严格按规定操作。当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振捣器应快插慢拔,以免产生空洞;振捣器要以倾斜15度左右插入砼内,并要插至前一砼振层并不超过1/3层厚,以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的深度宜为50-100mm。以保证两层砼结合良好,插进时应避免振捣棒触及模板、钢筋。插入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得超过有效振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砼振捣密实以砼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平整、泛浆为止。砼捣实后1.5~24小时之内不得受到振动。混凝土最上层振捣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定浆后再摸第二遍并压光,摸面时严禁洒水。在墩柱预留钢筋范围内保留粗糙的接触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检查模板、钢筋、支撑的稳固程度以及墩柱预埋钢筋位置的准确性,如发现松动、变形、移位时马上停止施工,查明原因,处理完毕后才能继续施工。在浇筑过程中,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记录必须真实完整。9、模板拆除盖梁侧模板拆除应在砼抗压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进行,非承重侧模应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坏时进行。底模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