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指数基金范文10篇
截至6月19日,2024年业绩排名前10的榜单中,除去一只主动型基金之外,其余全部是指数型基金。年初成立的18只指数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高达62.4%,远远超过偏股型基金46.14%的平均净值增长,其平均净值增长也超过了同期大盘58%的涨幅。
从地狱到天堂
指数基金在2024年的强劲表现让持有指数基金的投资者获益丰厚。或许投资者已经遗忘,2024年,恰是指数基金受伤最重,16只指数基金平均净值下跌62.52%,是谈之色变的基金品种。
从2024到2024年,指数基金的表现如同从地狱到天堂,充分展现着它大起大落、优劣分明的投资特点。
换句话说,在股市上涨阶段,尤其是强势上涨的时候,指数基金必定领跑各类基金。而在股市下跌阶段,指数基金就是无反抗下跌,由于,它缺乏主动避险的力量。
指数基金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在国外成熟市场,指数化投资方式是最重要的投资方式之一,它长期投资的魅力非常突出。
在美国市场上,截至1997年底的前5年、前10年……直至前50年的各个时间段,主动型基金业绩都要落后标普500指数基金1%~5%不等。而从1963年至1998年的30多年中,指数基金整体上只有3个阶段、8年时间跑输主动基金。指数基金的鼻祖、先锋基金创始人约翰・鲍格尔说,指数基金的投资优势在于广泛的分散化、最少的组合变动和交易成本。这是指数基金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猎取市场的平均收益关键。
这就是投资者困惑,为什么主动管理型基金的基金经理人反而会输给被动复制指数的指数基金的缘由。
崛起正值时
国内投资者大多对指数基金知之甚少,敢于投资这类高风险基金的投资者也不多。由于,在基金行业10年历程史中,经受了两次熊市,指数基金的高风险让投资者记忆深刻。
从市场环境来看,国内市场给主动型基金供应了较大空间,指数基金的投资优势还没有显现出来。目前,国内500多只基金中,只有不到20只指数基金。
眼下,随着股市近一轮的牛熊循环结束,指数化投资的优势凸显,越来越成为不行忽视的投资品种。自2024至2024年以来,在每一轮主要的股市上升期,能够跑赢代表性指数的主动型基金数量越来越少。
从市场环境来看,经受过2024年的巨幅下跌后,可以确定的是,股市将来几年的系统性风险大大降低,这意味着在中长期上升趋势中,指数基金的长期投资吸引力增加。
另外,伴随主动型基金业绩分化渐渐加剧,从中选择能够战胜市场的主动型基金越来越困难;反之,选择指数基金的难度要小得多,指数基金受投资者青睐指日可待。年初以来,不断有基金公司推出新的指数基金产品,就是很好的说明。
玩转两类指数基金
投资指数基金,最重要的是选择投资于什么指数。从选择标的指数的角度看,指数基金主要有两类投资方向。
在美国市场上,标准普尔500指数是被广泛认可的“代表性指数”。国内市场上类似的代表性指数包括沪深300指数、中信标普300指数、MSCI中国A股指数等,其中沪深300指数的市场认可度明显超越其他指数。
也就是说,那些样本股占据较大流通市值比重,在风格分布和行业分布上能代表股市整体,同时样本股质量较好,可投资性强的指数基金值得关注。“代表性指数”是描述股市整体走向的风向标,在基金组合中配置长期的核心配置品种时,沪深300指数基金是不错的选择。
国内市场上较受认可的沪深300指数基金包括嘉实沪深300、工银瑞信沪深300、广发沪深300、南方沪深300等。“代表性指数”应当作为长期基础配置。
在反映市场整体走向的“代表性指数”以外,指数基金的另一个重要投资方向是“风格指数”,以及最近兴起的主题投资指数,这类指数基金风格特征鲜亮,适合做阶段性、敏捷配置。
目前,国内的“风格指数”有反映中小盘股的深证100指数、中证500指数,反映大盘蓝筹股的上证50指数等。
主题指数则是指反映某一特定的投资主题的指数,例如国外常见的特定商品指数、能源指数、并购重组指数等。而在国内市场上,主题类指数还不多,中证指数最近的跟踪中心企业的上证央企50指数属于此类。
风格指数、主题指数可以依据投资者对市场进展的推断敏捷投资。例如投资者推断中小盘成为一段时间的市场主导风格时,则可阶段性重点配置深100或中证500指数基金;假如在某些时期央企并购成为市场上重要的投资主题,那么投资者就可重点配置相关的主题指数基金,如上证央企50指数基金。
从风格投资角度看,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的指数基金包括:代表大盘蓝筹风格的上证50ETF基金;代表中小板市场的中小板ETF;代表中小盘投资风格的中证500指数基金;类似的中小盘风格,但只投资于深证市场的深证100指数基金。
指数基金可以分为封闭式指数基金、一般的开放式指数基金、指数型ETF基金和指数型LOF基金。指数型基金以后两种指数型基金对投资者交易来说较为便利,由于后两种指数型基金可以通过交易所股票交易系统进行交易。依据复制方法的不同指数基金还可以分为:1、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这种类型的指数基金一般100%复制指数,实行完全被动的策略。2、增加型指数基金。这种类型的指数基金将大部分资产根据基准指数权重配置之外,对成份股进行肯定程度的增、减持,或增持成份股以外的个股,其投资目标则是在紧密跟踪基准指数的同时获得高于基准的收益。
指数基金的投资策略就是跟踪目标指数的变化,其收益率就是目标指数的增长率。由于近期A股市场的良好表现,因此带动了指数基金的净值的较快增长。
指数基金优势相对于乐观管理基金或其他类型基金的优势:
成本一般较低
投资者担当的费用比较低,而且指数基金本身买卖股票的交易成本也更低。主要是由于指数基金被动地跟踪指数,一般实行买入并持有的投资策略,所以只有跟踪的指数样本股发生变化或者应付日常的申购、赎回需要,指数基金的组合才进行肯定的调整。一般而言,指数基金收取的管理费和托管费也比一般的乐观型投资的基金要低。就目前我国的基金而言,乐观投资型的股票基金年管理费一般是1.5%,托管费是0.25%,而指数基金的年平均管理费用为0.90%左右,托管费平均为0.17%左右。长期来看,这种费用优势更显著。
收益相对稳定
由于指数基金是被动地跟踪指数,所以投资的收益率基本上与目标指数的收益率全都或者接近,这样就保证了它的投资回报相对稳定,可以避开一些主动管理型的基金可能消失的推断失误或者投资过于集中带来的损失。
业绩透亮 度较高
投资人在外面看到指数型基金跟踪的目标基准指数(比如上证180指数、深证100指数)涨了,就会知道自己投资的指数型基金,今日净值大约能升多少;假如今日基准指数下跌了,不必去查净值,也能知道自己的投资大约损失了多少。指数基金可以较好地分散风险,以华安上证180指数增加型基金为例,它不仅规定基金经理主要根据上证180指数成分股的权重与构成配置资产,而且规定投资于上证180成分股的数量不得少于120只。也就是说,即使是在极端的状况下,华安上证180指数增加型基金投资的股票也不会少于120只。由于持股分散,个股涨跌所产生的影响就会很小,其风险就较为分散。因此一些能看得清大势但对各股把握不准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比较喜爱投资指数型基金。
投资风险
首先,指数基金是一种跟踪其目标指数的组合证券投资,指数基金一般有和基金持有的资产类型相关的全部风险,它能够削减的只是由投资少数股票会有的公司和行业风险。在股票市场下跌时,股票指数基金的净值也将下跌。因此,在证券市场震荡向下时,一种指数基金的净值可能下跌得比一种乐观管理的基金多。一般来说,在牛市行情中,指数基金往往有上佳的投资表现,而在熊市时则表现可能就往往不如人意了。
其次,具有和其他开放式基金一样的流淌性风险。开放式基金的流淌性风险是指基金管理人在面对赎回压力时,将其所持有的资产在市场中变现过程中价格的不确定性与可能遭受的损失。开放式基金没有发行规模的限制,可随时增加发行,也可随时赎回。当投资者申购新的基金单位时,基金规模就扩大,而赎回时其规模则缩小。由于开放式基金具有较大弹性和流淌性,基金管理人在制定投资目标和投资组合时,首先必需考虑到基金的流淌性风险,指数基金作为开放式基金的一种同样存在流淌性风险。指数基金申购和赎回费用相对较低,无法抑制流淌性需求较高的资金流八对本基金并带来日后的压力。指数基金为应付赎回资金,在跟踪指数的程序化交易中,假如个别股票的交易流淌性差,则指数基金将面临流淌性风险。
再次,就是一些指数型基金所跟踪指数的代表性并不全面。如“上证50”和“上证180”究竟只是上海市场的成份股指,抛开深圳市场,不能充分反映证券市场的状况,所以指数基金的运作存在一些市场进展定的风险。
金融学理论将金融资产的风险与收益相联系,从而形成对投资组合绩效评估的基础。风险一般可划分为两类,即系统风险(SystematicRisk)和非系统风险(Non-SystematicRisk)。所谓系统风险,是与市场整体运动相关联的风险。通常表现为某个金融市场的整体性变化所引发的风险。系统风险涉及面广,往往使整个金融市场产生价格波动。这类风险因其来源于宏观因素变化对市场整体的影响,亦称为宏观风险。其包括市场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利率风险和政治风险等。另一类是与个别资产有关的非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只同某个详细的金融资产相关联,而与其他的金融资产无关。在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MarketHypothesis,EMH)的基础上,指数化投资理论开头消失并成熟起来。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假如金融市场达到某种程度的有效性①,从长期来看,投资者无法采纳乐观的投资策略战胜市场,即不能持续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基于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投资者所担当的系统风险可为其带来系统性回报,而其担当的非系统风险将给其带来非系统性回报。在有效市场条件下(EMH),投资者无法超越市场获得超额回报,因此有效的投资策略是跟踪并复制市场组合,即实行被动型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分散掉非系统性风险,追求系统性回报,这就是指数基金(IndexFunds)存在的理论基础。在投资实务中,对个人投资者而言,实施指数化投资存在一些详细的问题:(1)个人投资者资金规模一般不大,难以完全分散化投资。(2)即使能够实施完全分散化给投资,个人投资者很难完成有效的投资管理。而指数基金的消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上述对于个人投资者几乎难以解决的问题。不同于其他乐观管理型的投资组合,指数基金的绩效主要取决于跟踪误差(TrackingError,TE)的掌握。所谓跟踪误差,是度量指数基金与其跟踪的基准指数(BenchmarkIndex)之间偏离程度的指标。在实际分析中,该指标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理论上看,若指数基金能完全复制基准指数,则其跟踪误差为零①。但在投资实践中,理论上的完善条件并不存在,故跟踪误差总是存在,并不能完全消退。因此,对于奉行被动投资策略的指数基金,其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有效地掌握跟踪误差。指数基金的投资管理可以理解为:在有效掌握跟踪误差的条件下,实现指数基金收益的最大化。简而言之,指数基金的收益,最终将取决于其基准指数的市场表现;而指数基金的风险特征,则取决于其对基准指数的跟踪状况。指数基金的投资策略一般可通过两种方法实现:全样本复制法和抽样复制法。所谓全样本复制法(FullReplication)。该方法采纳完全复制基准指数样本股的方法来构建指数基金,即用基准指数中使用的全部成份股的全部来构造指数基金,并按指数编制中的权重,作为指数基金中每只股票相应的权重。虽然从理论上看,采纳全样本复制法能够使得指数基金与基准指数之间具有最优的拟合,但是,假如指数成份股过多,将导致一些问题:例如,在计算指数基金中各股票投资比例额的时候,会有过多无法实现买卖的零散股产生,这将导致肯定的累积偏差。而且,维持或再平衡指数基金,会带来较大的交易费用,最终也必将产生更大的跟踪误差。所以,除非所跟踪的指数是一个具有较少样本股的成份股指数,否则通常不采纳全样本复制法。所谓抽样复制法(SampleReplication),是采纳肯定的随机或非随机抽样方法,从构成基准指数的成份股中抽取若干股票构造指数基金。相对于全样本复制法,抽样复制法并不需要将基准指数中的全部样本股,完全复制到指数基金中,因此,这可以在肯定的跟踪误差范围内,进一步削减维护及再平衡所需的交易费用,这是抽样法复制法的优势。如前所述,在投资实践中,无论采纳哪种复制方法,指数基金的跟踪误差均不能完全消退,故指数基金的风险始终存在。综上,结合现代金融投资理论关于风险的不同划分,对指数基金的风险特征可描述为:在其总风险中,其系统风险取决于能否实现对基准指数的有效跟踪,其非系统风险则来自指数基金自身。进而言之,一只实现有效跟踪的指数基金,在其总风险中,其系统风险应当较小,非系统风险占主要部分。
二、指数基金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为了有效分析指数基金的风险,本文引入跟踪误差方差(TrackingErrorVariance)这个指标,来衡量指数基金的风险水平。以下将从理论模型入手,探讨指数基金的风险状况。本文将跟踪误差定义为基金收益与其基准指数收益之间的偏离程度。该指标衡量了指数基金跟踪基准指数的有效程度。在此基础上,跟踪误差方差则体现了指数基金的风险水平。在分析指数基金风险水平的同时,还应当明确其风险的来源,这就需要对跟踪误差方差进行分解,了解跟踪误差方差的构成。简而言之,跟踪误差方差可分解为以下两个部分:由基金组合系统地偏离基准所引起的跟踪误差方差和由基金组合随机地偏离基准所引起的跟踪误差方差以及这两个部分在总体跟踪误差方差中的构成比例。这样,才能对跟踪误差方差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根据这个思路,本文先对指数基金的跟踪误差方差进行分解,从理论上阐明指数基金风险的来源和构成。
(一)方差分解的单因素模型
依据Ammann和Tobler的分析框架,跟踪误差方差用残差形式的跟踪误差表示,它可以分解为预期的跟踪误差方差和随机的跟踪误差方差两部分,详细可表述为:TE2表示跟踪误差方差;α为指数基金相对于基准指数的超额收益;β为指数基金相对于基准指数的风险暴露;μB为基准指数B的预期收益;σ2B为基准指数B收益的方差;σ2ε为残余的跟踪误差方差。在式(1)等式右边有三项,第一项(α+(β-1)μB)2构成了指数基金预期的跟踪误差方差;其次项(β-1)2σ2B可以理解为指数基金相对于基准偏离的风险暴露,这部分风险暴露引起的跟踪误差方差,通过β和基准收益的方差σ2B共同组成;第三项σ2ε表示残余的跟踪误差方差。第一项可视为预期的跟踪误差方差,其次项和第三项合在一起构成了随机的跟踪误差方差。进一步看,由于指数基金紧密跟踪基准指数,故其β一般很接近于1,而α则很小且不显著,因此,对指数基金而言,第一项预期的跟踪误差方差(α+(β-1)μB)2主要由基准指数收益的期望μB打算,而且(α+(β-1)μB)2会很小。其次项(β-1)2σ2B部分,是由β和基准指数收益的方差σ2B共同造成的;第三项是残余的跟踪误差方差σ2ε*,由回归残差引起。其次项和第三项一起构成了随机的跟踪误差方差,这部分构成了指数基金跟踪误差方差的主要打算因素,也就是指数基金风险的主要构成因素。
(二)方差分解的多因素模型
基于多因素模型的方差分解模型,详细形式为:对以上单因素模型和多因素模型进行类比,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金融学的资产定价理论认为,金融资产的风险由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构成,无论是Sharpe提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还是Ross提出的套利定价理论(APT),这种对风险的划分成为资产定价理论的基础。回到式(1)及式(2),可以看出在式(1)中,系统风险唯一地来自于基金对基准指数的跟踪,因此系统风险部分就由以下两部分构成,即第一项预期的跟踪误差方差(α+(β-1)μB)2,和其次项(β-1)2σ2B指数基金P相对于基准偏离的风险暴露。而第三项σ2ε为残余的跟踪误差方差,可以理解为非系统风险。另外,在式(2)中,参数A是第i种资产的收益对系统风险的静态敏感系数,可以理解为式(1)中α项的多维拓展。式(2)中的参数Bik是第i种资产的收益对系统风险的动态敏感系数,可以理解为式(1)中β项的多维拓展。在式(2)中的参数μk,表示第k个系统风险因素的预期收益,可以理解为式(1)中的μB项的多维拓展。在式(2)中的参数σkj,表示第k个系统风险因素和第j个系统风险因素之间的协方差,可以理解为式(1)中的σ2B项的多维拓展。随机变量vi是非系统风险因素,类似于式(1)中的σ2ε。依据以上分析,假如本文将式(2)中的系统风险因素局限于一种,即来自于基准组合,那式(2)就演化成式(1),二者能够完全吻合。因此,可以认为式(2)是式(1)的多因素拓展形式,而式(1)是式(2)的单因素特别形式。在投资实践中,鉴于指数基金的投资目标为跟踪基准指数,故其系统风险主要来自于基准组合,因此,本文使用式(1)给出的单因素模型,以其作为跟踪误差方差分解的理论模型。
三、实证分析
接下来,本文选取我国的指数基金为讨论对象,运用上述的跟踪误差方差分解模型,对其跟踪误差方差进行分解,分析其历史风险水平。
(一)讨论对象和数据来源本文的讨论对象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十只指数基金,包括:华夏上证50ETF、华安MSCI中国A股、万家上证180、博时裕富、融通深证100、融通巨潮100、易方达上证50、长城久泰中信标普300、银华-道琼斯88精选、嘉实沪深300。样本跨度确定为各自特定时间①至2024年12月31日,按每个交易日公布的基金净值,排解一些缘由导致的短暂停市,样本基金一共有773至1408个观测数据不等。本文采纳公开的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来源。
(二)相关数据的处理出于分析便利的目的,本文对跟踪误差以及跟踪误差方差的数据均未做年化处理,均以日数据为准;假如需要,可将年化数据转换为日数据,转换公式为:TE2年=TE2日×240(4)在式(4)中,TE2年和TE2日分别为年化的跟踪误差方差以及日跟踪误差方差。TE年=TE日×240(5)在式(5)中,TE年和TE日分别为年化的跟踪误差以及日跟踪误差。
(三)实证模型与方法
1实证模型
为了进一步明确跟踪误差方差的组成,对比不同类型的指数基金跟踪误差方差的结构差异,为下一阶段对跟踪误差方差进行压力测试供应实证依据,以下将对跟踪误差方差进行分解,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实证模型采纳式(1)的计量模型。
2实证方法
依据式(1),对基准指数收益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得到μB和σ2B。然后,运用回归模型(6),回归得到α和β。rP=α+βrB+ε(6)然后,再使用回归方程(7):rP-rB=(β-1)rB++ε*(7)经过回归后得到回归残差的方差σ2ε*,并将全部求得的结果代入式(1),分别求出各项的值。包括预期部分的跟踪误差方差(α+(β-1)μB)2、偏离基准部分的跟踪误差方差(β-1)2σ2B以及残余部分的跟踪误差方差σ2ε三个部分。最终,依据式(1),结合上述三个部分的计量结果,分别从两个角度来分析总体跟踪误差方差的构成:第一,分析总体跟踪误差方差中,来自预期的部分与来自随机的部分的影响,即将(α+(β-1)μB)2作为预期部分的跟踪误差方差成分,而将(β-1)2σ2B与σ2ε*作为随机部分的跟踪误差方差成分,分析它们各自对于总体跟踪误差方差的贡献。其次,分析总体跟踪误差方差中,系统风险部分:(α+(β-1)μB)2+(β-1)2σ2B,非系统风险部分:σ2ε,以及它们各自对总体跟踪误差方差的影响。方差分解的时间跨度为样本基金的整个存续期。
(四)实证结果
运用上述模型和方法,对所选取的十只指数基金的跟踪误差方差进行分解,分析总体跟踪误差方差中,各个部分对总体跟踪误差方差的影响,得到跟踪误差方差的分解结构如表1和表2。综合表1和表2可以得出:首先,将跟踪误差方差分解为预期的部分和随机的部分。依据实证结果,样本指数基金存在两个特点:①无论是纯复制型的指数基金,还是增加型指数基金,随机部分的跟踪误差方差,即(β-1)2σ2B+σ2ε*部分,在整个跟踪误差方差中均占支配地位,该部分对总体的跟踪误差方差起打算作用,其比例最小者也占整体跟踪误差方差的9732%,如复制型的融通深证100。而预期部分的跟踪误差方差,即(α+(β-1)μB)2部分,对整体跟踪误差方差的影响微乎其微,最大者其比例也只有268%,如复制型的融通深证100,几乎可以忽视不计。这符合前面有关论述,即指数基金紧密跟踪基准的特征,其跟踪误差方差主要由随机部分的跟踪误差方差打算。②对于随机部分的跟踪误差方差,即(β-1)2σ2B+σ2ε部分,主要由残余部分的跟踪误差,即σ2ε部分打算;而来自偏离基准部分的影响还很小。唯一的例外是增加型的华安MSCI中国A股。其余样本指数基金均能紧密跟踪基准指数,其随机部分的跟踪误差方差主要来自残余部分。其次,将跟踪误差方差分解为来自系统风险的部分和来自非系统风险的部分。依据实证结果,样本基金存在如下特点:除去增加型的华安MSCI中国A股,无论是纯复制型的指数基金,还是增加型指数基金,其余样本基金的总体跟踪误差方差中,来自非系统风险的部分,即σ2ε在整个跟踪误差方差中占支配地位,该部分对整体跟踪误差方差的影响起打算作用,其比例最小者也占整体跟踪误差方差的897745%,如复制型的华夏上证50ETF。而来自系统风险的部分,即(α+(β-1)μB)2+(β-1)2σ2B部分,对整体跟踪误差方差的影响很小,最大者其比例也只有102255%,如复制型的华夏上证50ETF。对于华安MSCI中国A股基金存在的例外情形,本文认为存在如下缘由,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24年10月15日公告,其管理的华安上证180指数基金,将跟踪基准由原来的上证180指数,变更为MSCI中国A股指数,名称亦变为“华安MS-CI中国A股指数增加型证券投资基金”(本文简称“华安MSCI中国A股”),并将在30个交易日内完成基准指数变更事宜①。由于该基金的基准指数发生了变更,必定对其跟踪误差影响较大,在进行方差分解时,很可能表现出以下特征:较高的比例来自偏离基准部分,来自系统风险的比例相应较大。而其余的样本指数基金,在分析过程中均未变换过基准指数,故它们的风险特征均未表现出特别。
四、结论
指数基金跟着大盘的反弹而一路走红,并且最近达到了极致。
华夏沪深300指数基金3天募集近250亿元,从而结束募集。在新发指数基金受到追捧的同时,老的指数基金规模也在不断刷新。嘉实沪深300指数基金再次刷新自己保持的规模纪录,基金份额规模一举突破400亿份大关,总资产规模接近350亿元。
再往前看,今年以来发行的6只指数基金,首次募集规模也好于同期发行的股票型基金。工银瑞信沪深300、鹏华沪深300和南方沪深300分别募集36亿份、20亿份和16亿份,平均每只指数基金募集24亿份,略高于当时偏股基金平均募集规模。而汇添富上证指数基金和华夏沪深300基金在发行之际,正逢指数逐级攀升,其规模远远超越同期发行的股票型产品。
赚钱效应显现
指数基金以其优异的表现吸引着投资者纷纷解囊入市。银河证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14日,今年以来,标准股票型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为63.23%,标准指数型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为83.03%,混合偏股型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为56.80%,敏捷配置型基金净值增长率为49.96%,股债平衡型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为43.36%。今年以来,业绩冠军宝座也是由指数基金易方达100指数ETF获得,截至7月15日,该基金今年的业绩已近翻番。
上半年的反弹行情无疑凸显了指数基金的赚钱效应,特殊是像沪深300指数等全市场指数,可以在主题轮换的行情中更加全面地共享市场收益,指数化投资正成为行业进展的重大趋势,并且随着指数基金规模的不断膨胀,指数基金品种也将呈现出更为多元的特征。
据悉,还有多家基金公司的指数基金正在跃跃欲试,想入市共享指数上涨的收益。工银瑞信日前宣布其上证央企ETF正式获批,友邦华泰基金的沪深300ETF、华夏基金的上证行业、交银施罗德基金的上证180公司治理ETF、国海富兰克林、建信沪深300基金等均在筹备之中。
还能重现辉煌吗
招商证券基金分析师认为,在经济不断好转、流淌性充裕的环境下,股市向好的趋势很难转变。针对当前市场热点切换频繁、板块轮动过快的特征,指数化投资可将不同热点和板块之间此消彼长的轮动影响抵消,从而反映出市场整体趋势。资金较少的投资者则可以通过投资指数基金这种便捷的方式,来间接投资指数,猎取收益。
不过,在投资者蜂拥指数基金之际,有业内人士提出了担忧,一窝蜂投资指数基金是否是理性投资,究竟指数经过一轮大幅反弹,上证综指已经上涨了75%以上,现在买人指数基金,期望能在短期内再能获得上半年的业绩好像有些困难。目前大多数券商都看高指数到3500点,况且新指数基金建仓还有一个时间过程,因此,即使指数还在不断上涨,但新指数基金可能跟不上指数上涨步伐。相反,假如指数下挫,则对新基金有利,它可以在低位捡到廉价货。
或许在指数高位时发行新基金,正是考虑到市场在一轮上涨后会经受调整,那么,这就会给基金带来良好的建仓机会。投资新指数基金或许仍是机会。华夏基金的自购是一个较好的解释。华夏基金公司投资近3000万元于7月7日认购300指数基金,其基金管理人基金从业人员也认购了基金份额,总额为88.97万份。
嘉实基金认为,尽管股市大幅反弹,但股票资产的内在价值仍比债券更具有吸引力。目前沪深300的预期内在收益率约为4.2%。无论和十年期国债的收益率,还是房地产市场的租金房价比来相较,在目前阶段,股票仍是较具投资吸引力的大类资产。
同时,短期风险值得关注,表现在前期市场涨幅较大,肯定估值较年初缺少吸引力。此外,美联储可能克制性定量宽松,海外流淌性预期将减弱,全球经济复苏可能放缓。面对长期向上趋势不改,但短期或有风险,下半年如何做好大类资产的配置,将是投资胜利的关键。
主动型基金能胜出吗
有观点认为,随着股指的渐渐攀升,下半年指数上升的空间不如上半年大,这将制约指数基金连续上半年的辉煌;而另一方面,行业的轮动则可能加剧,将为行业基金的业绩表现供应良机。在下半年行业轮动的投资机会下,实行主动投资策略的行业基金可能跑赢被动型的指数基金。
从近期的一些数据对比来看,指数基金已经随着指数的上涨乏力而升势不如从前,而主动管理型的基金则渐渐显示出了强劲的实力。
据晨星截止到7月3日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总回报率排名前20的基金中,指数基金占据11个席位;最近3个月总回报率排名前20的基金中,指数型基金仅占3席;而最近一个月总回报率排名前20的基金中,指数型基金也仅占3席;最近一周总回报率排名前20的基金中,竟然没有一只指数型基金。尽管指数型基金依旧保持了良好的业绩增长态势,但是随着统计时间越近,指数基金的表现将渐渐不如上半年强势。
因此,假如下半年行业轮动特征明显的话,主动型的行业基金或许更有表现机会。
看来,买指数基金还是买主动型基金,目前选择还真是个难题,但主动型基金的选择比被动指数基金应当更困难,即使市场呈现行业轮动的特征,但行业基金是否就能抓住投资机会呢?这也很难说。因此,在众多的基金中,你能否买对主动型基金,可能要看你的运气了。
自购基金看多市场
记者留意到,在目前股指高位时发行的主动型基金中,有3家基金公司出手购买自家新基金,这可以看成基金公司对自家基金前景布满信念的行为。
中欧基金以固有资金1400万元认购中欧价值发觉股票型基金,长信基金认购旗下长信恒利优势股票型基金2000万元,华富基金出手更阔绰,动用5000万元认购旗下华富价值增长混合基金。
自购行为传达出基金公司对股市前景的看好,而基金公司近期的下半年投资策略报告也显示,许多基金公司对后市进展都布满了信念。
不过,一片看多中也有谨慎的声音。国际基金讨论机构理柏认为,中国上半年新增信贷高达7.37万亿元,如此大规模的货币信贷投放为历史罕见,反映了中国现行金融市场的资金流淌性充裕。不过将来人民币信贷增长若持续迅猛,可能引发通胀、坏账和资产泡沫的风险将可能增加,值得后续关注。
指数基金在这轮反弹中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来自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的一份报告称,A股市场中风靡已久的“二八定律”正被颠覆,“二八定律”的失效及相反的“八二现象”的消失给指数基金带来明显冲击。82%的指数基金在本轮行情中跑输大势,过度偏好大盘股的结构性缺陷暴露无遗。
指数基金大多跑输大盘
2024年11月5日至2024年3月6日期间,代表市场平均收益水平的巨潮A股指数(代码399317)上涨50.27%,涨幅超过该指数的A股达到1328只,占79%;涨幅落后该指数的A股为328只,以大盘蓝筹股为主,占21%,导致市场中消失“八二现象”。
多数个股涨幅超过指数的缘由是,中小盘股表现活跃,大盘股表现疲软。巨潮规模指数对比显示,本轮行情中小盘股指数涨幅最大,达到77.16%,中盘股指数涨幅为69.75%。分别获得27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的超额收益,大盘股指数涨幅为38.09%,落后于市场平均收益12个百分点。
由于大盘股整体表现疲软,偏好大盘股的指数基金也普遍跑输大市。17只指数基金中,仅华夏中小板ETF、易方达深证100ETF和融通深证100指数基金等3只基金的涨幅超过50%,获得肯定超额正收益,其余14只指数基金其间收益率不到40%,超额收益全部为负。
300指数基金两年负回报
假如把目光放远点,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股市牛熊转换,指数基金表现又如何呢?
从2024年1月18日到2024年3月18日,沪深300指数从2317点经过一个轮回又回到2332点,即经过2024年10月17日牛市最高峰5891点,然后逐级下调进入熊市,到2024年3月18日,300指数再次到达了2332点,回到两年前的点位。而对应的300指数基金回报也是颗粒无收,甚至亏损。
在此期间,指数基金中收益最高的是中小板ETF、深证100ETF,分别为23.13%、17.35%;最低的是博时裕富,为-8.91%。复制300指数的嘉实300和大成300的净值回报率分别为-5.29%和-7.75%,上证红利ETF、上证50ETF的回报率也在-7%上下。以投资大盘股为主的指数基金投资人假如持有了两年,那么将得不到任何回报,只是享受了乘电梯的。
而同样在这两年时间里,假如是投资偏股型基金,那跑赢指数的概率还是很大的。由于有130多只偏股基金取得正回报,超过30只平衡型基金也获得了正回报。也就是说,在股市牛熊轮回之后,绝大多数偏股基金和混合型股债平衡基金战胜了大盘,猎取了正收益,就连一些偏债基金也有正回报。
主动型基金获利力量强
在获得正回报的基金中,华夏大盘傲视群雄,以130%的净值增长率排首位,它也是唯一一只收益率翻番的基金。博时主题、华夏优势、兴业全球视野的回报率也都超过50%。而在混合型基金中,华夏红利、华夏回报和兴业趋势的回报率都在50%以上。
混合型偏债基金在这两年中也表现不错。兴业可转债的收益率高达78%,泰达荷银预算的收益率也达52%。
从前20名基金的状况来看,有的基金公司旗下产品表现较为精彩。在偏股基金中,华夏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占有3席,位居1、3、15名;华宝兴业旗下也占3席;中信和泰达荷银各占2席。混合型股债基金中,华夏占3只,并位居1、2、6名;华宝兴业占有2席。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假如两年前买了一只至今表现最好的指数基金,那么,其回报也在偏股基金的40名之后,在混合型股债平衡基金的10名之后;而假如投资了一只至今表现最差的指数基金,那么其回报在偏股基金中排最终,在股债平衡基金中倒数其次。
另外,从2024年到2024年的6个会计年度中,基金有5个年度跑赢沪深300指数。2024年沪深300指数的涨幅为8.25%,偏股基金平均收益率达到19.49%。2024年沪深300指数大跌16.3%,偏股基金平均下跌0.18%,有一半基金获得正收益。2024年沪深300再跌7.65%,偏股基金净值逆势上涨214%。2024年沪深300大涨121.02%,偏股基金平均收益率120.42%,两者基本相当。2024年沪深300大涨161.55%,偏股基金净值上涨125.57%,大幅跑输沪深300指数。2024年沪深300指数大跌65.95%,偏股基金净值下跌51.66%。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大部分主动型基金在长期投资中还是能够战胜被动型的指数基金,并跑赢市场。
指数基金产品设计雷同
深圳证券信息公司报告认为,通过分散投资和长期持股策略猎取市场平均收益。是指数化投资最突出的特点和优点,但国内指数基金的产品结构较为雷同,大多将投资目标限定在规模排名前20%左右的大盘股,其余上千家公司被排解在外,势必导致难以充分分散投资风险,难以猎取市场平均收益。
报告建议,大力进展以中小型成长股为投资目标的指数基金,从而与现有指数基金形成互补,还能乐观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中小型股票,降低市场波动性和投资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对目前的指数基金短期波段操作的交易性投资机会风险偏高,较适用于激进型投资者。投资者在博取短期收益的同时,应时刻留意风险的防范,指数上升时要准时获利了结锁定收益,指数下跌时要坚决退出严格止损。
指数化投资风靡世界
指数基金最初起源于美国。1971年,美国威弗银行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只指数基金产品,曾受到了人们普遍的质疑和反对。而第一只面对一般大众的指数基金则是1976年美国先锋集团推出的先锋标普500指数基金,然而刚推出时,同样反响平平。
进入上世纪80年月后,美国股市日渐繁华,指数基金随之开头获得了投资者的关注。到90年月后,指数基金光线四射,从1994年到1996年的三年长期投资回报来看,标准普尔500指数战胜了市场上91%的股票基金的业绩!
过去20年,美国的指数基金规模增长超过500倍。目前为止,美国的指数基金总数已经达600多个,并且还在快速增长。而在世界其他地区,指数基金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可见,我们正在迎来一个崇尚指数化投资的新时代。
市场总是曲折向上的
为什么“消极无为”的指数基金长期看总能战胜市场上大部分“乐观有为”的主动型基金呢?
我们知道股市每天都在上下波动,牛熊永久都在交替,但是从长期看,它的走势永久都是向上的,无论期间跌宕起伏多少次,只要经过了足够长的时间(一个或多个熊牛周期),指数总是能够“再创高峰”。
巴菲特说,股票价格的走势短期看是一台“投票机”,在多空双方的博弈下时涨时跌,阴晴不定,但长期看是一台“称重机”,股票的价格最终会回归其内在价值。而作为一个市场整体,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代表的是这个国家宏观经济的“内在价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最终打算指数走势的还是整个国家经济的进展态势。
从这个角度看,与其终日劳心劳力讨论个股,不如直接投资模拟股票市场整体走势的指数基金。由于任何一家上市公司都有可能经营不善,但股指却代表了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向,买指数基金就是买中国将来的经济增长。相比于任何一家上市公司而言,长期来看,这家名叫“崛起中的中国”的“股票”不但风险最低,而且回报可观。
可能有人会质疑:长期持有由优秀基金经理主动选股投资的股票型基金不也一样可以共享中国经济成长的收益吗?但事实上,是人就有弱点,是人就会犯错误,任何一个基金经理都不行能抓住市场每一次上涨的机会,由于人会受到贪欲和恐慌心情的非理性的影响,不行能每次都做到低点买入,高点卖出,而市场本身又是曲折向上进展的,对基金经理来说,长期看,“踏空”的几率永久大于“逃顶”的几率。这便是被动投资的指数基金能够战胜市场上70%-90%的主动型基金的神秘所在!
“被动投资”的优点
由于被动投资的方式,使得指数基金拥有了其他基金不具备的先天优势。
首先是费用低廉。由于指数基金实行买入并持有的操作策略,所以股票交易次数特别少,各种税费支出就大大削减了,同时由于基金经理只需要“照葫芦画瓢”跟着指数买股票,因此节约了大量的投研成本,管理费用随之降低,加上销售指数基金的利润不如一般股票型基金,所以基金公司一般不采纳主动销售,其销售费用也变得特别低。可能很多投资人对这点微小的成本差别不太在意,虽然从肯定额上看差距可能只有1%-2%,但是由于复利效应的存在,在较长的时期里累积的结果将对基金收益产生巨大影响。先锋标普500基金的创立者博格(Bogle)在解释为何主动型基金无法超越指数基金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巨额的回报源于成本上的微小差别。”
其次是规避了很多意外风险。假如你购买了一个主动型基金,你将随时有可能陷入一些令你措手不及的尴尬境遇,比如自己相信的基金经理突然跳槽了,是否该连续持有该基金呢?比如基金公司突然暂停了基金申购,那投资者的钱又该投向哪里?……历史数据表明,主动型基金的优良业绩难以长期,去年还是TOP10的绩优基金,今年可能就是倒数TOP10的绩差基金。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去年还位列“榜眼”的中邮核心优选基金今年以来却始终徘徊在倒数十名之列。然而不会因管理者和基金规模的变化而对基金业绩产生明显影响的指数基金却能规避种种意外,成为常青树。
当然,事物总是有其两面性的。指数基金虽然优点突出,但同样有自己难以克服的缺点,那就是无法规避系统性风险。行情好的时候,指数基金涨的比其他基金相对要快,但行情差的时候,跌的也比其他基金要快,缺乏抗跌性。
举例来说,2024年的大牛市中,沪深300指数上涨161.57%。同期120只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回报率仅有129.12%,而15只开放式指数基金的平均回报率却高达到145.29%。但在今年第一季度中的暴跌中,有7只指数基金名列股票型基金跌幅榜的前10位。
所以指数基金的投资者应当做好长期持有的预备,只有持有超过一个牛熊周期后,指数基金才能充分体现出它“长跑能手”的优势。
选择适合你的指数基金
目前国内基金中,共有指数基金23只,去掉一个债券型指数基金(长盛债券基金),还有开放式基金14只、ETF基金5只(我们将另外撰文介绍,在此不多赘言)、封闭式基金4只。
一般开放式指数基金依据投资策略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纯指数基金,它的资产几乎全部投入所跟踪指数的成份股,仓位永久在90%P2上。还有一类是增加型指数基金,这种基金将股票投资分为指数投资部分和乐观投资部分(增加部分),大部分资金(60%-80%)模拟跟踪指数,少部分资金(20%-40%)进行主动选股,借以替换指数中的某些“绩差成份股”,争取跑赢指数。不过海外和国内指数基金的历史数据均表明,这类即盼望获得市场平均收益,同时又想肯定程度上超越指数的增加型指数基金,最终往往会“两头不讨好”,反而输给老狡猾实复制指数的纯指数基金。
另外从上表中我们可以发觉,8只增加型指数基金的管理费率普遍高于另6只纯指数基金,这也从肯定程度上降低了增加型指数基金的吸引力。
究竟,假如投资者认可了指数化投资理念,就应当相信市场的选择,而不应当再抱有战胜市场的侥幸心理,因此增加型指数基金并不是最合适的指数基金投资对象,由于假如投资者还是盼望基金能够通过乐观运作战胜市场的话,那就应当选择其他优秀的股票型基金。
在剩下的6只纯指数基金中,有3只跟踪沪深300指数,1只跟踪上证180指数,1只跟踪深证100指数,还有1只跟踪中证100指数。依据上篇文章的论述,我们发觉沪深300指数是最能够代表中国股市整风光貌的指数,作为将来股指期货的标的指数,它也是相对风险最低的大盘指数。因此我们首先推举跟踪沪深300指数的指数基金,尤其是其中运作时间相对较长的嘉实沪深300和大成沪深300。
我国证券市场正处于一个稳定进展时期,而且这种进展趋势还要长期的持续下去。我国经济的高速进展需要一个繁华稳定的金融市场与之相协作。繁华的经济下必定产生繁华的金融市场,而不断进展的金融市场又能反过来促进经济的进展。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深化和中国经济的稳健进展,中国证券市场已经步入健康进展的轨道,长牛格局已经确认,而作为中小投资者在牛市中的最佳选择就是投资于指数型基金,和其它基金相比指数型基金有以下几个优点:
第一,投资回报率高。从图1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指数型基金的整体表现要好于同期的股票型基金和乐观配置型基金,而且远远好于大盘。在16只指数型基金中有13只今年以来回报率超过了100%,也就是说投资者只要在年初任凭买一只指数型基金并持有到现在,资产就会翻一番,最差也能增长93.82%。
其次,风险相对较小。首先,指数型基金所选择的股票是某个指数中的全部或大部分成份股,这些股票往往都是一些蓝筹股。这些企业在各自行业中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盘子大、业绩比较稳定不简单暴跌暴涨。
第三,业绩比较稳定。指数型基金采纳被动式投资方式,一旦选定了股票就会长期持有,一般不发生变动,所以对基金经理要求不是很高,而其它基金的业绩和基金经理的力量亲密相关。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今年5月,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历任基金经理平均任期只有14.59个月,也就是说一年多一点就换一个基金经理。而对于主动型股票基金来说,基金经理对基金的业绩影响很大,不同风格的基金经理管理下的同一只基金的业绩可能相差很大,指数型基金则避开了这种波动。
第四,成本相对较低。指数型基金是被动型投资,而且实行买入并持有的投资策略,因此股票交易的手续费比较少;同时基金管理人对于指数型基金所收取的管理费也会比较低。从长期来看,指数型基金的成本会远远低于主动型投资基金。
第五,避开“赚了指数不赚钱”状况的发生。一些中小投资者由于专业学问不是许多,再加上对市场不是很了解,往往在牛市的行情下也没有多少收益。这类中小投资者应当投资于指数型基金,由于指数型基金能够让其避开“赚了指数不赚钱”的尴尬。
指数型基金是成熟的证券市场上不行缺少的一种基金,在西方发达国家,它与股票指数期货、指数期权、指数权证、指数存款和指数票据等其他指数产品一样,日益受到包括交易所、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等各类机构的青睐。美国是指数基金最发达的国家,到目前为止,美国证券市场上已经有超过400种指数基金,而且每年还在以很快的速度增长。沃伦?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之后接受CNBC电视采访时表示:对于绝大多数没有时间进行充分的个股调研的中小投资者,成本低廉的指数型共同基金或许是他们投资股市的最佳选择。我国证券市场正在不断的进展和成熟,指数型基金的种类也会不断的增加,从一个长期趋势来看指数型基金是中小投资者的最佳选择。
(系北京华信汇金理财顾问有限公司讨论员)
放长期限来看,股市低迷时期往往是布局的良好时机。虽然股市中期仍存在众多不确定的压制因素,但其缘由在于虽然经济增速放缓,但转入下行周期的可能性很小,经济的短期风险大于长期风险,而股市整体估值不高,总体下跌空间有限。随着高通胀压力缓解,紧缩政策渐渐放松,经济增长得以恢复,股市将在大的震荡波动中底部逐步抬高。市场短期低迷,中长期值得期盼。
而在这一市场形势下,指数基金的长期投资价值显现,尤其是对新发指数基金,优势或将更为明显,由于目前的市场形势无疑为此类基金供应了建仓良机,其建仓成本可以有效得以降低。当然我们在此提到的指数基金的长期配置价值并非泛指全部指数基金,目前国内已经运作和正在发行的指数基金已经超过120只,种类繁杂,投资者应视个人偏好,详细基金详细分析。
指数基金种类丰富
指数基金越来越多,为了更好的熟悉和区分指数基金,我们习惯对其进行分门别类,下面我们就从指数基金的分类开头来了解不同类型指数基金的投资价值
根据基金投资策略划分:根据指数基金的投资策略,可以分为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和增加型指数基金。
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是指力求根据基准指数的成分和权重进行配置,以最大限度地减小跟踪误差为目标的指数型基金。
增加型指数基金是指在将大部分资产根据基准指数权重配置的基础上,允许一部分资产进行乐观的主动投资操作的指数型基金。其目的是在紧密跟踪基准指数的同时,追求较高收益。
平安复制型旨在最大程度上减小跟踪误差,提高基金的指数跟踪力量,做到最大化的模拟跟踪标的业绩表现;而增加型指数基金在肯定程度上给予了基金管理人主动管理权,去追赶更高收益,但这种主动权往往会使基金的跟踪误差增大。
在目前市场上,是否存在跟踪误差较小,同时其长期业绩表现又高于标的指数的基金产品?这类基金较少,其中富国沪深300,是目前市场少有的几只长期业绩表现较大幅度超越其标的指数的产品。该基金自2024年底成立以来,相对于其标的指数超额收益约在10%。但从该基金近一年的跟踪误差来看,也高于同类型平均。要在追求较高收益的同时较好的掌握跟踪误差,仍需要国内指数管理团队的努力。
完全复制型与指数增加型基金无所谓孰好孰坏,只是基金投资策略的不同,投资者可视偏好选择。对于欲在投资标的指数的基础上,追求更高收益的投资来说,增加型指数基金无疑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但前提是该基金的投研团队以及基金经理具备较为精彩的主动管理力量,具备为投资者猎取超额收益的实力。而对于欲最大化与标的指数取得类似收益的投资者来说,跟踪误差掌握的更为精彩的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仍是首选。
规模指数划分:此类指数基金比较典型,也是常见的指数基金划分方式。例如根据指数的规模特征,可分为超大盘指数基金、大盘指数基金、中小盘指数基金等,如以上证50为标的的指数基金就是典型的超大盘指数基金,而以上证180、沪深300等为跟踪标的的则是典型的中大盘指数基金。而投资者所熟知的以中证500、深证100等为标的的,都是典型的中小盘指数基金。
风格指数划分:目前市场上较为常用的也有根据标的指数的风格来划分的,如以中证100为跟踪标的指数的基金就是典型的蓝筹风格指数基金,而中证500为标的的基金则是典型的中小盘成长风格基金。当然也有划分更为细致的180价值、180成长指数基金等。随着基金市场的进展,目前市场上也消失的新型的蓝筹指数基金,如上证380,以及新型的成长风格指数,如深证300等。
主题类指数划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前中国经济进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二五规划”更是为一系列产业制造了进展良机,主题指数基金获得了快速进展。如以上证消费80指数、中证技术领先指数、上证央企50指数等为标的的指数基金产品。我国主题类基金产品近年来进展快速,主题类投资产品正渐渐成为我国资本市场金融产品的主要力气,而且长期进展空间巨大。
策略指数划分:策略指数可以概述为除了传统的只做多的市值加权指数之外的指数。从定义表述可以看出,策略指数与其他指数本质区分在于两点:一是加权方式,策略指数主要采纳非市值加权方式,如基本面加权、财宝加权、固定权重等等;二是多空交易,策略指数可以采纳多空两种方式,其他指数只能单边操作。但国内目前策略指数基金数量并不多,将来进展潜力较大。
随着基金市场的不断进展,指数基金的品种也将更加丰富,目前市场也涌现出了指数分级基金等创新型基金产品,以及投资标的更为细化的行业指数基金等;当然市场上也有以国外市场为跟踪标的的指数基金,如国泰纳指、大成标普500等。指数基金的品种愈加丰富,也为投资者供应新的投资选择。
视自身风格偏好选择
无论指数基金以何种方式划分,它们之间没有严格的划分界限。比如以中证100为跟踪标的指数基金,我们也可称之为大盘基金。指数基金分类只是在于让我们更好的区分和熟悉指数基金这一类别的基金产品,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发掘不同指数基金产品长期配置价值,或者在不同市场阶段的投资机会。
以规模指数为例,通过对指数的收益统计来看,一般来讲,传统的超大盘、大盘指数的长期收益低于中小盘指数。而蓝筹类或者说价值类风格指数的长期收益要低于中小盘成长型风格指数。当然,大盘指数于价值类风格指数的收益波动也要低于中小盘指数。不同指数基金的风险―收益特性,也为不同的风格偏好的投资者供应了不同的投资选择。
对于着眼于长期投资的投资者来说,中小盘成长风格指数的收益无疑更具诱惑力,例如以中证500、深证100,或者最近新发的以深证300为标的的指数基金产品。当然,对于追求相对稳定收益的较为稳健的投资者而言,大盘指数基金或者蓝筹类风格指数基金更为符合其投资需求。例如中证100,以及新发行的新型蓝筹指数上证380也同样值得投资者关注。
在此,也不得不提到不同类型指数的交易性机会,在不同的市场风格下,不同风格类型的指数投资机会差别明显。在2024年中小盘行情下,像以中证500等中小盘风格指数为标的的指数基金完胜大盘蓝筹风格类指数基金;而在2024年一季度,蓝筹股又明显占优。在不同的风格市场形势下,指数基金的交易型机会往往成为乐观交易型投资者追赶的热点。但我们不得不提示,对于一般的基金投资者而言,要对将来市场风格分化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推断和把握并非易事,这种乐观的操作的投资成本往往较高。
“十二五规划”催生了一系列的主题指数基金,对于此类由政策红利催生的主题型指数基金,投资者更大程度上应当关注此类基金标的的主题性指数是否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对于那些符合经济结构调整方向,整体估值相对合理,长期进展前景良好的主题指数基金,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例如,消费类主题指数、深证红利指数等。当然并非全部的主题指数均具备持续的投资价值,某些主题指数只会在某些特定的市场环境下才能有所表现,对于此类的主题性基金,投资者可适当关注其阶段易机会,长期配置不大。
随着基金市场的不断进展,指数基金品种也越来越丰富,投资者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化。但对于投资者来讲,最重要的是依据自身的风格偏好和风格需求,来选择适合自身投资需求的指数基金。而不应盲目跟风,草率选择。
(江赛春德圣基金讨论中心首席分析师)
指数型基金方兴未艾
截至2024年12月1日,我国有20只指数型基金已初具规模。其中,既有完全复制目标指数的基金,也有为数不少的增加型指数基金;跟踪的目标指数既有上证50、上证180、深证100、沪深300等常见的交易所编制的指数,还有新华富时中国A200指数、道琼斯中国88指数等国外机构编制的指数;既有股票指数,也有债券指数。从交易机制来看,掩盖了封闭式、开放式、LOF、ETF4种形式。如表1所示。
除3只封闭式指数基金外,大多数指数型基金自设立起就处在低靡的熊市之中,惨淡经营。到2024年底,股票型指数基金一年内跌幅超过15%的不在少数。就在指数基金快要被投资者“抛弃”的时候,指数基金最终迎来了进展的黄金时期。2024年,指数基金取得了全面丰收,特殊是9月份以来,股市在招商银行、万科A、中国联通等大盘蓝筹股的带动下持续攀升,指数基金的回报率普遍高于乐观管理的股票型基金,除封闭式基金外的股票型指数基金最近3个月的投资回报率达到了30%,令人刮目相看。
基金兴和、基金普丰、基金景福3只封闭式基金在最近3个月的回报率特别惊人,平均涨幅超过了75%,2024年以来的平均回报率超过了120%,这不只由于它们是指数基金,也由于赶上了2024年8月份以来封闭式基金的大行情,始终以来的高折价率、封转开、分红、股市大盘的持续上涨等因素,推动封闭式基金,均在2024年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如表2所示。
指数型基金何以胜利
在投资指数基金之前,有必要回顾一下指数基金的产生和进展的背景,从中可以看到指数基金赖以胜利的几个关键因素。
有效市场假定
指数型基金采纳被动的投资策略,理论基础是上世纪60年月法玛等人关于市场有效性问题的系统阐述。有效市场假定认为证券的价格已经反映了市场上全部有用的信息,因而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都是没有意义的。但假如这个假定不成立,则在市场上,信息对资源的配置就会起到主导作用,乐观的讨论分析并跟踪个股,就能够战胜市场获得超额收益。我国股市早期小道消息满天飞的状况,就说明股市还不够成熟。事实上,2024年以前,我国的基金业中,还没有哪只指数基金的业绩能够达到业界平均水平,直到现在,乐观管理型基金仍旧占据着我国基金市场的肯定主流。
市场投资环境
指数型基金起源于美国,在美国取得辉煌的成就,与美国的市场环境紧密相关,是以股指的持续上涨趋势为背景的。而我国的股市自创立以来股指起起伏伏,2024年6月上证指数突破2200点,此后持续走低,2024年6月一度回落到1000点以下,直到2024年底股指才又回到上升通道。可想而知,我国的指数基金在进展的初期难有抱负的业绩。
我国股市的进展时间还比较短,还不是很成熟,也经受了很长时间的熊市。但2024年以来我国股市已经演绎了近乎100%的增长神话,进入了长牛行情,并有望在将来几年内保持较高的增长。指数基金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得以改善,指数基金投资的时代正在到来。
市场理论基础和心理基础
投资组合、资产的有效配置等理论被广泛地接受,投资者趋于理性的时候,在众多的聪慧人士寻求全部可能提高投资业绩的超额收益机会的过程中,市场将会趋于有效市场,股票的价格几乎可以包含全部有用的信息,指数基金就成为明智的投资选择。
指数型基金投资原则
一般投资者在选择指数基金时,需把握如下原则。
把握好投资时机
对投资时机的把握是难之又难的,即使是专业的投资分析师也难以对时点进行精确 的推断。但投资指数基金时,仍需对大势作出推断,假如推断为牛市行情,即可选定一个相对低的点位买入并长期持有,将会获得与市场相近的回报。但假如只是想做短线投资,则需更为慎重,低吸高抛的目标无法达成时就会给投资者带来很大的损失。
选择实力强的基金公司
2024年发行的指数基金有6只,同期发行的开放式基金还有80多只,基金市场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基金公司的实力与基金业绩之间的关联度也越来越大,各类基金排行榜中排在前列的基金基本都出自实力雄厚的基金公司。那些有着良好的股东背景与治理结构的、管理资产规模浩大的基金公司,操作更为规范,投研团队的实力也更强大,选择这些基金公司的基金,更简单取得抱负的投资回报。
选择合适的目标指数
结合市场行情,看指数有没有很强的赢利力量,是否有较高的投资价值。从表2中可以看出,今年下半年以大盘蓝筹股为主的行情中,跟踪上证50、深证100、沪深300等权重股组成的指数的基金部取得了可观的回报,但跟踪中小板指数的中小板ETF的收益就相形见绌,仅为平均收益的1/4。投资者必需对指数基金跟踪的指数有所了解,结合市场行情选定合适的目标指数。专业一些的投资者还可以从每股收益水平、净资产收益率、定价水公平方面去考察指数的赢利力量。表3为沪深交易所编制的主要股票价格指数回报率。
选择对指数跟踪效果好的指数基金
投资者投资指数基金,就是盼望能够获得与指数相当的收益。选定目标指数后,就需要选择对目标指数拟合的较好的指数基金。也就是说,要对指数基金的投资管理力量进行考察,看它的跟踪误差有多大,是否在拟合指数收益的同时也抓住了猎取超额收益的机会。专业地评价指数基金跟踪效果的指标有跟踪偏离度、信息比率等,一般投资者可以通过查阅专业机构的讨论报告获知,也可以简洁地将指数基金的收益状况与所跟踪的指数的收益状况进行比较,选择跟踪效果好的指数基金。
现供职于北京展恒理财顾问有限公司
指数型基金的概念与分类
指数型基金是一种以拟合目标指数、跟踪目标指数变化为原则,实现与市场同步成长的基金品种。和其他类型基金相比,指数型基金有成本低、费用低和人为风险小等特点。
按其对目标指数的复制方法分为2种
1.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即实行完全被动的投资策略,100%复制指数;
2.增加型指数基金这种类型的基金在被动型投资的基础上加入乐观型的投资管理策略,旨在复制指数业绩的同时抓住超额收益的机会。
按其交易机制分为4种
1.封闭式指数基金这类基金规模固定,不能申购、赎回,只能在二级市场交易;
2.开放式指数基金这类基金规模不固定,在规定的时间,随时可以申购、赎回,但不能在二级市场交易;
3.指数型LOF基金这类基金是交易机制上的创新,既可以像一般开放式基金一样申购、赎回,又可以在二级市场交易;
价格变化是否可以被猜测始终是金融学的一个重要讨论课题。早期始于HolbrookWorking对不同种的价格时间序列的讨论(1934),AlfredCowle对美国股票价格的讨论(1937)等。后来CliveGranger和OskarMorgenstern(1963)等人的讨论表明,股票的价格听从随机游走。其中MauriceGKendall(1953)的讨论尤为突出,他发觉股价不能从其价格序列的历史变化中猜测出来,股价的变化是随机的。20世纪60~70年月,讨论人员开展了大量关于资本市场的讨论,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就是有效市场理论。PaulASamuelson(1965)和BenoitMan-delbrot(1966)以及EugeneFama(1970)等人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Samuelson和Mandelbrot等提出了闻名的有效市场假说:假如市场有效,则全部关于资产的公开信息将瞬间反映在价格上。Fama等学者通过分析总结,将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分为弱式有效、半强式有效和强式有效三个层次。有效市场假说意味着基金经理们查找被低估的证券是铺张精力,并且很可能对客户不利,由于这不仅花费了财力,而且又不能充分分散投资组合。于是,被动投资策略被提出并付诸实践,该策略是通过建立充分分散的投资组合,寻求获得市场平均收益,常用的方法就是建立指数基金。指数基金于20世纪70年月首次消失在美国,2024年我国也推出了第一只指数基金———华安MSCI中国A股。截至2024年初,中国大陆市场共有指数基金近20只,批准设立基金公司60余家。过去10年中中国基金市场经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指数基金作为基金市场上一种重要的基金类型,对其进行讨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比乐观管理的基金与指数基金的业绩,来分析中国指数基金的业绩表现。
二、理论模型与变量选择
从财务角度评价基金业绩的指标主要有基金单位净资产(NAV)、净资产增长率等,但是这些指标未考虑风险因素,仅仅反映了基金的增值程度,并不能完全反映基金的业绩,高收益的基金可能是靠冒着高风险得来的,所以评价基金的业绩时必需要考虑与收益相对应的风险,这样才能精确 地反映基金实际的投资业绩。而经过风险调整的收益评价指标,如特雷诺指数、夏普指数和詹森指数,在评价基金不同风险水平的投资业绩时,利用不同市场条件下投资组合的相关风险对投资组合收益率进行调整,将担当不同风险的投资组合调整到可比较的状态,可以较好地评价基金运作的业绩。夏普指数Sp、特雷诺指数和詹森指数的计算公式分别为:Sp=(Rp-Rf)/δpTp=(Rp-Rf)/βp(1)Jp=Rp-式(1)中,Sp为夏普指数,Tp为特雷诺指数,Jp为詹森指数,Rp为基金的收益率的平均值,Rf为无风险收益率,βp为基金的系统风险的系数,δp为基金历史收益率的标准差值,Rm为标的指数的收益率。以下是对这些指标的计算的说明。由于我国债券市场不发达、品种不多、交易不活跃等缘由,本文未选用国债收益率作为无风险收益率,而是选用同期一年银行定期储蓄存款利率作为无风险收益率Rf。上证综合指数对于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故本文中标的指数的收益率Rm采纳上证综合指数的变化率表示。本文中的β值是依据单指数模型Y=α+βX+ε回归后给出,计算公式为:α=Y-βXβ=n∑ni(xiyi)-∑nixi∑niyin∑nixi2-(∑nixi)2(2)式(2)中,y为基金复权净值收益率序列数据;X为标的指数收益率序列数据;X、Y分别为指数和基金复权价格收益率的算术平均值;n为依据时间频率和所选时段打算的收益率个数。夏普指数越大,说明基金单位风险所获得的风险回报越高,业绩越好。特雷诺指数越大,代表担当每单位风险所获得的超额平均酬劳率越大,基金绩效越好。詹森指数是肯定业绩指标,度量了基金业绩超过它所担当的系统风险而获得的风险溢价部分。当Jp值大于零时,表明基金绩效优于市场平均水平。总的来说,以上三种指标都只考虑市场这单一因素调整风险和酬劳,并认为基金获利力量应用平均酬劳率来衡量,但是关于风险的确定却存在取δp或βp的差别。在实际操作中,特雷诺指数和夏普指数是相对无风险利率的超额收益与风险的相对指标,较为客观,而詹森指数则是对无风险利率补偿基础上的预期收益的肯定差额,它能量化基金超过或低于市场组合的业绩,并能精确 计算其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水平。而对于夏普指数和特雷诺指数的选择,假如所评价的基金属于充分分散投资的基金,投资组合的βp值能更好地反映基金的风险,那么特雷诺指数是较好的选择;假如评估的基金属于特地投资于某一行业的基金,相应的风险指标为投资组合的收益标准差,那么运用夏普指数更为合适。
三、实证讨论与分析
(一)数据来源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上共有开放式基金600只左右,其中股票型基金超过了一半,这其中指数型股票基金有20余只。本实证讨论的样本为发行日早)于2024年1月1日的全部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乐观管理的股票型基金(简称股票型基金)为:华夏成长、国泰金鹰增长、大成价值增长、泰达荷银成长、泰达荷银周期、泰达荷银稳定、招商安泰股票、金鹰成分股优选、华宝兴业宝康消费品、融通蓝筹成长、景顺长城优选股票、易方达策略成长、国联安德盛小盘精选、华宝兴业多策略增长、富国天益价值、博时精选、景顺长城内需增长、泰达荷银行业精选、华夏大盘精选、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易方达乐观成长、中海优质成长。指数化管理的股票基金(简称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脑血管健康课件
- 心肺知识的课件
- 心电图知识培训课件图片
- 笔顺知识课件
- 出轨协议书正规范本
- 抽脂协议书范本
- 环境检测协议书范本
- 污水清运处理协议书范本
- 小吃摊位租赁协议书范本
- 室内涂料施工协议书范本
- 《离骚》拼音及注释
- 宝钢设备大修管理办法
- 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多学科诊疗指南主要内容
- Q-CSG1211016-2025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范
- 社保费培训课件税务局
- GB 7718-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 GB/T 2039-2024金属材料单轴拉伸蠕变试验方法
- GB/T 26125-2011电子电气产品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测定
- GB 15203-2003淀粉糖卫生标准
- FZ/T 50004-2011涤纶短纤维干热收缩率试验方法
- 中医药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