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课件_第1页
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课件_第2页
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课件_第3页
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课件_第4页
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DNA的生物合成

(BiosynthesisofDNA)

第一节DNA复制的特点第二节DNA复制的条件第三节DNA生物合成过程第四节DNA的损伤与修复第五节反转录作用第十章DNA的生物合成1DNA是由四种脱氧核糖核酸所组成的长链大分子,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就贮存在DNA的四种脱氧核糖核酸的排列顺序中。DNA的复制:指以原来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出相同分子的过程。DNA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由亲代传递给子代;通过转录和翻译,将遗传信息传递给蛋白质分子,从而决定生物的表现型。

DNA复制时每个子代DNA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半保留复制。

意义:半保留复制说明DNA在代谢上的稳定性。经过许多代的复制,DNA链仍可保持完整,这在生物的遗传上是十分重要的。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就构成了遗传学的中心法则。DNA是由四种脱氧核糖核酸所组成的长链大分子,是遗传信息的携2DNAdependentDNApolymerase——DDDPDNAdependentRNApolymerase——DDRPRNAdependentRNApolymerase——RDRPRNAdependentDNApolymerase——RDDP

DNAdependentDNApolymerase——3在RNA病毒中,其遗传信息贮存在RNA分子中。因此,在这些生物体中,遗传信息的流向是RNA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由亲代传递给子代,通过反转录将遗传信息传递给DNA,再由DNA通过转录和翻译传递给蛋白质,这种遗传信息的流向就称为反中心法则。在RNA病毒中,其遗传信息贮存在RNA4第一节DNA复制的特点一、半保留复制

DNA在复制时,以亲代DNA的每一股作模板,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子代DNA,每个子代DNA中都含有一股亲代DNA链,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replication)。第一节DNA复制的特点5DNA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是在1958年由M.Meselson和F.Stahl所完成的实验所证明。该实验首先将大肠杆菌在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约十五代,使其DNA中的碱基氮均转变为15N。将大肠杆菌移至只含14N的培养基中同步培养一代、二代、三代。分别提取DNA,作CsCl密度梯度离心,可得到下列结果:

DNA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是在1958年由6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ppt课件7DNA在复制时,需在特定的位点起始,这是一些具有特定核苷酸排列顺序的片段,即复制起始点。细菌的OriC结构特点:串联重复序列(tandemrepeat):A-T

回文结构(palindrome)二、有一定的复制起始点、复制子和方向(1)复制起始点(OriC)A--TA--GTGTAATAGGT--TDnaA在原核生物中,复制起始点通常为一个,而在真核生物中则为多个。最早研究DNA复制起点和方向的是J.Cairns(1963年)。

DNA在复制时,需在特定的位点起始,这是一些具有8ReplicationForkDNA复制时,局部双螺旋解开形成两条单链,这种叉状结构称为复制叉。

ReplicationForkDNA复制时,局部9基因组能独立进行复制的功能单位称为复制子(replicon),每个复制子都含有控制复制起始的起点(origin),可能还有终止复制的终点(terminus)。每个起始点产生两个移动方向相反的复制叉,复制完成时,复制叉相遇并汇合连接。习惯上把两个相邻起始点之间的距离定为一个复制子。(2)复制子基因组能独立进行复制的功能单位称为复制子(2)复制子10

DNA复制时,以复制起始点为中心,向两个方向进行复制.但在低等生物中,也可进行单向复制(如滚环复制)①.原核细胞:染色体和质粒固定起点真核细胞:细胞器DNA双向复制,环状DNA复制形成θ形结构。②.真核生物:染色体DNA,复制时多个起始点。(3)复制方向DNA复制时,以复制起始点为中心,向两个11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ppt课件12θ型θ型13单向复制i双向复制观察到的放射自显影图象单向复制i双向复制观察到的放射自显影图象14单链环状DNA主要采用滚环式复制5′3′5′3′5′①滚环式复制是某些低等生物的复制形式.②在入侵细胞后,病毒在胞内的繁殖方式(复制型)为双链DNA,环状双链DNA受有核酸内切酶活性的A蛋白作用,在复制起始点打开一个缺口,形成有3,-OH和5,-P的开环单链.③复制不需引物而在开链的3,-OH延伸,保持闭环的对应单链为模版,一边滚动一边进行连续的复制.④滚动的同时,外环5,端逐渐离环向外伸出.完成一次复制后,A蛋白把母链和子链切断,外环母链再重新滚动一次,3,端沿母链延长,最后合成两个子双环.单链环状DNA主要采用滚环式复制5′3′5′3′5′①滚环15

D环复制①D环复制是线粒体DNA(mtDNA)的复制形式.②复制时需要合成引物.③mtDNA为双链,第一个引物以内环模板延伸.④至第二个复制起始点时,又合成另一个反向引物,以外环为模板进行反向的延伸.⑤复制中呈字母D形状而得名.⑥D环复制的特点:复制起始点不在双链DNA同一位点,内、外环复制时序有差异.⑦真核生物的DNA-polγ是线粒体催化DNA复制的DNA聚合酶.⑧mtDNA容易发生突变,损伤后的修复又较困难.D环复制16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ppt课件17真核生物DNA的多起点复制真核生物DNA的多起点复制18三、需要引物

参与DNA复制的DNA聚合酶,必须以一段具有3’端自由羟基(3’-OH)的RNA作为引物(primer),才能开始聚合子代DNA链。

RNA引物的大小,在原核生物中通常为50~100个核苷酸,而在真核生物中约为10个核苷酸。RNA引物的碱基顺序,与其模板DNA的碱基顺序相配对。四、双向复制

DNA复制时,以复制起始点为中心,向两个方向进行复制。但在低等生物中,也可进行单向复制(如滚环复制)。

三、需要引物19

五、半不连续复制(semidiscontinuousreplication)

由于DNA聚合酶只能以5’→3’方向聚合子代DNA链,即模板DNA链的方向必须为3’→5’。因此,分别以两条亲代DNA链作为模板聚合子代DNA链时的方式是不同的。定义:在DNA复制过程中,亲代DNA分子中以3’→5’方向的母链作为模板指导新的链以5’→

3’方向连续合成;另一股以5’→

3’为方向的母链则指导新合成的链以5’→

3’方向合成1000—2000个核苷酸长度的许多不连续的片段(岗崎片段)。这种复制方式称之为半不连续复制。五、半不连续复制由于DNA聚合酶只能以20PPPOH+OHPPPOHPPPPPPOHOH+PDNA合成方向不可能是3′→5′的解释PPPOH+OHPPPOHPPPPPPOHOH+PDNA合215’5’3’3’5’5’3’3’5’5’3’3’前导链随从链岗崎片段半不连续复制

以3'→5'方向的亲代DNA链作模板的子代链在复制时基本上是连续进行的,其子代链的聚合方向为5'→3',这一条链被称为领头链(leadingstrand)。而以5'→3'方向的亲代DNA链为模板的子代链在复制时则是不连续的,其链的聚合方向也是5'→3',这条链被称为随从链(laggingstrand)。

5’5’3’3’5’5’3’3’5’5’3’3’前导链随从22前导链:在引物的3’端按5’→3’方向连续不断地合成的DNA链。随从链:在引物的3’端按5’→3’方向不连续合成的DNA链。冈崎片段:随从链上不连续合成的DNA短片段(不包括引物)

由于亲代DNA双链在复制时是逐步解开的,因此,随从链的合成是一段一段的。DNA在复制时,由随从链所形成的一些子代DNA短链称为冈崎片段(Okazakifragment)。

冈崎片段的大小,在原核生物中约为1000~2000个核苷酸,而在真核生物中约为100个核苷酸。

前导链:在引物的3’端按5’→3’方向连续不断地合成的DNA23第二节DNA复制的条件一、底物

以四种脱氧核糖核酸(deoxynucleotidetriphosphate)为底物,即dATP,dGTP,dCTP,dTTP。

二、模板(template)

DNA复制是模板依赖性的,必须要以亲代DNA链作为模板。亲代DNA的两股链解开后,可分别作为模板进行复制。

第二节DNA复制的条件二、模板(template)24三、引物酶(primase)、引发体(primosome)、引发前体和RNA引物

DNA聚合酶只能在引物的3’-末端起始DNA链合成,合成这些引物的酶统称为引物酶。

引发体(primosome):

引发体由引物酶(primase)与引发前体组装而成的复合物,催化引物RNA的合成。由引发前体六种蛋白(dnaB,dnaC,I,n,n’,n”)组成。三、引物酶(primase)、引发体(primosome)、25引物酶本质:DDRPEcoli:60kD,DnaG编码)引发体(primosome)引物酶引发前体i、n、n”、dnaCn’、dnaB5´5´RNAprimer5´3´5´3´DnaA5´33´5´primaseDnaCprimosomeHelicase(DnaB)引物酶本质:DDRP5´5´RNAprimer5´3´526

引发前体是由若干蛋白因子聚合而成的复合体。在原核生物中,引发前体至少由六种蛋白因子构成。蛋白i(DnaT)、蛋白n(PriA)、蛋白n”(PriC)、蛋白dnaC与引物预合成有关,蛋白n’(PriB)与蛋白dnaB与识别复制起始点有关,并具有ATPase活性。

引物酶本质上是一种依赖DNA的RNA聚合酶(DDRP),该酶以DNA为模板,聚合一段RNA短链引物(primer),以提供自由的3'-OH,使子代DNA链能够开始聚合。

引发前体是由若干蛋白因子聚合而成的复合体。在原核生物27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ppt课件28四、DNA聚合酶(DDDP)(一)共同性质以dNTP为前体催化合成DNA需要模板和引物的存在不能起始合成新的DNA链催化dNTP加到生长中的DNA链的3’-OH末端催化DNA合成的方向是5’→3’四、DNA聚合酶(DDDP)(一)共同性质以dNTP为前体29

(二)种类和生理功能1.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

在原核生物中,目前发现的DNA聚合酶有三种,分别命名为DNA聚合酶Ⅰ(polⅠ),DNA聚合酶Ⅱ(polⅡ),DNA聚合酶Ⅲ(polⅢ),这三种酶都属于具有多种酶活性的多功能酶。参与DNA复制的主要是polⅠ和polⅢ。

polⅠ为单一肽链的大分子蛋白质,可被特异的蛋白酶水解为两个片段,其中的大片段称为Klenowfragment,具有5’→3’聚合酶活性和3’→5’外切酶的活性。

(二)种类和生理功能30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ppt课件313’5’5’3’外切酶聚合酶NC5’3’外切酶小片段大片段(klenow片段)切除RNA引物损伤修复校读功能(常用的工具酶)(1)DNA聚合酶Ⅰ(DNAPolymeraseⅠ)聚合功能Kornberg酶(1956年)100个酶分子/每个细胞单链多肽(109kD)大小二个片段(枯草杆菌蛋白酶处理)

34kD76kD3’5’5’3325’-3’聚合酶活性模板引物-3’-OH5’-3’聚合酶活性模板33DNA聚合酶的校对功能聚合酶错配硷基复制方向正确核苷酸5´5´5´3´3´3´切除错配核苷酸3’-5’外切酶活性DNA聚合酶的校对功能聚合酶错配硷基复制方向正确5´5´5´345'→3'外切酶活性5'→3'外切酶活性35从5’-P端依次切除,可连续切除只切配对的5’-P末端核苷酸既可切除脱氧核苷酸也可切除核苷酸从5’-P端依次切除,可连续切除36(2)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Ⅱ(DNApolⅡ)MW为120KD100个酶分子/每个细胞聚合作用:只有DNApolⅠ的5%3’→5’外切酶活性无5’→3’外切酶活性。对作用底物的选择性较强,不是复制的主要聚合酶(2)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Ⅱ(DNApolⅡ)MW为12037(3)polⅢ:由十种共22个亚基组成α亚基具有5’→3’聚合DNA的酶活性ε亚基具有3’→5’外切酶的活性θ亚基具有促进ε亚基外切酶的活性(3)polⅢ:由十种共22个亚基组成38大肠杆菌三种DNA聚合酶特性比较DNA聚合酶Ⅱ分子量每个细胞的分子统计数5’-3’聚合酶作用3’-5’核酸外切酶作用5’-3’核酸外切酶作用转化率生理功能DNA聚合酶ⅠDNA聚合酶Ⅲ(复合物)109,000400+++1去除引物填补缺口修复损伤校正错误120,000100++-0.05未知400,00010-20+++50DNA复制校正错误比较项目大肠杆菌三种DNA聚合酶特性比较DNA分子量DNADNA聚合392.真核细胞的DNA聚合酶五种DNA聚合酶αDNA聚合酶δ和PCNADNA聚合酶γDNA聚合酶β、ε参与随从链的合成参与前导链的合成参与线粒体DNA的合成参与DNA的修复2.真核细胞的DNA聚合酶五种40真核细胞几种主要DNA聚合酶的性质DNA聚合酶αβγδε

蛋白质分子量(KD)>25036-38160-300170256细胞定位核核线粒体核核5’→3’聚合酶有有有有有3’→5’外切酶无无有有有引物酶有无无无无真核细胞几种主要DNA聚合酶的性质DNA聚合酶41DNA连接酶五、DNA连接酶

DNA连接酶(DNAligase)可催化两段DNA片段之间磷酸二酯键的形成,而使两段DNA连接起来。DNA连接酶五、DNA连接酶42DNA连接酶催化的条件是:①

需一段DNA片段具有3'-OH,而另一段DNA片段具有5'-Pi基;②

未封闭的缺口位于双链DNA中,即其中有一条链是完整的;③

需要消耗能量,在原核生物中由NAD+供能,在真核生物中由ATP供能。

DNA连接酶催化的条件是:43六、解螺旋酶

(unwindingenzyme/helicase/rep蛋白)

解螺旋酶(unwindingenzyme),又称DNA解链酶(DNAhelicase)或rep蛋白,是用于解开DNA双链的酶蛋白。通过水解ATP获得能量,来打开DNA双链,DNA双螺旋解开形成单链,暴露出碱基,便于复制,每解开一对碱基,需消耗两分子ATP。目前发现存在至少存在两种解螺旋酶。六、解螺旋酶(unwindingenzyme/heli44七、单链DNA结合蛋白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strandbindingprotein,SSB)又称螺旋反稳蛋白(HDP)。这是一些能够与单链DNA结合的蛋白质因子。其作用为:①

使解开双螺旋后的DNA单链能够稳定存在,即稳定单链DNA,便于以其为模板复制子代DNA;②

保护单链DNA,避免核酸酶的降解。

七、单链DNA结合蛋白45八、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拓扑异构酶Ⅰ可使DNA双链中的一条链切断,松开双螺旋后再将DNA链连接起来,从而避免出现链的缠绕。拓扑异构酶Ⅱ可切断DNA双链,使DNA的超螺旋松解后,再将其连接起来。

大肠杆菌拓朴异构酶Ⅰ的结构

八、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大肠杆菌拓朴异构46基本步骤:1、双链的解开(起始)2、引发:RNA引物的合成3、

DNA链的延长4、切除RNA引物,填补缺口,连接相邻的DNA片段5、切除和修复掺入DNA链的dUMP和错配碱基。第三节DNA生物合成过程基本步骤:1、双链的解开(起始)第三节DNA生物合47一、复制的起始

复制起点上四个9bp重复序列为DnaA蛋白的结合位点,大约20-40个DnaA蛋白各带一个ATP结合在起点位点上,并聚集在一起,DNA缠绕其上,形成起始复合物.Hu蛋白是细胞的类组蛋白质,可与DNA结合,使双链DNA弯曲.受其影响,邻近三个成串富含AT的13bp序列被变性,成为开链复合物,所需能量由ATP提供.DnaB六聚体随即在DnaC帮助下结合于解链区.DnaB借助水解ATP产生的能量,沿DNA链5’-3’方向移动,解开DNA双链,此时称为前引发复合物.DNA双链的解开还需要DNA旋转酶(拓扑异构酶Ⅱ)和SSB.至此,即可由引物合成酶(DnaG)合成RNA引物并开始DNA的复制.一、复制的起始复制起点上四个9bp重复序列48

复制的起始,要求DNA呈负超螺旋,并且起点附近的基因处于转录状态.

RNA聚合酶对复制起始的作用,可能是因为其在起始点附近合成一段RNA,形成RNA突环,影响起点的结构,因而有利于DnaA的作用.

复制的起始,要求DNA呈负超螺旋,并且起点附49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ppt课件50结合Ori区,具ATP酶活性促进DnaB形成起始复合物DNA螺旋酶运输DnaBDNA引发酶促进起始复合物形成结合Ori区,具ATP酶活性DNA运输DnaBDNA引发酶51二、复制的延长(一)聚合子代DNA

由DNA聚合酶催化,以3‘→5’方向的亲代DNA链为模板,从5‘→3’方向聚合子代DNA链。

在原核生物中,参与DNA复制延长的是DNA聚合酶Ⅲ;而在真核生物中,是DNA聚合酶α(延长随从链)和δ(延长领头链)。

二、复制的延长52(二)引发体移动

引发体向前移动,解开新的局部双螺旋,形成新的复制叉,随从链重新合成RNA引物,继续进行链的延长。

(二)引发体移动53TopoisomeraseOkazakifragments复制过程中的复制叉TopoisomeraseOkazakifragments54三、复制的终止三、复制的终止55OriginTerminusDaughterDNAstructure(一)去除引物,填补缺口在原核生物中,由DNA聚合酶Ⅰ来水解去除RNA引物,并由该酶催化延长引物缺口处的DNA,直到剩下最后一个磷酸酯键的缺口。而在真核生物中,RNA引物的去除,由一种特殊的核酸酶来水解,而冈崎片段仍由DNA聚合酶来延长。(二)连接冈崎片段在DNA连接酶的催化下,形成最后一个磷酸酯键,将冈崎片段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DNA长链。OriginTerminusDaughterstruct56去除引物填补缺口连接冈崎片段链的分离endstartDNApolIDNApolIligaseligationofleadingstrandRNAprimerDNApolIDNApolIDNAligaseLigationoflagingstrand去除引物endstartDNApolIDNApolI57(三)真核生物端粒的形成端粒(telomere)是指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DNA分子末端的结构部分,通常膨大成粒状。其共同的结构特征是由一些富含G、C的短重复序列构成可重复数十次至数百次。线性DNA在复制完成后,其末端由于引物RNA的水解而可能出现缩短。故需要在端粒酶(telomerase)的催化下,进行延长反应。

端粒酶是一种RNA-蛋白质复合体,它可以其RNA为模板,通过逆转录过程对末端DNA链进行延长。(三)真核生物端粒的形成58端粒(telomere)

染色体线性DNA分子末端通常膨大成粒状共同的结构特征:富含TG短重复序列维持染色体稳定端粒酶(telomerase)

RNA-蛋白质复合体逆转录酶延长末端DNA链进行端粒(telomere)59各种生物端粒酶RNA组分序列和长度四膜虫TTGGGGCAACCCCAA150EuplotesTTTTGGGGCAAAACCCCAAAACC190OxytrichaTTTTGGGGCAAAACCCCAAAACC190

人TTAGGGCAAUCCC450

小鼠TTAGGGCAAUCCC450啤酒酵母TG(1-3)CACCACACCCACACAC130生物体端粒端粒酶RNA大小DNA序列RNA序列(nt)5’→3’

3’→5’TxGy各种生物端粒酶RNA组分序列和长度四膜虫60DNA聚合酶DNA连接酶DNA核酸酶DNA聚合酶DNA核酸酶61第四节DNA的损伤与修复一、DNA的损伤(突变)由自发的或环境的因素引起DNA一级结构的任何异常的改变称为DNA的损伤,也称为突变(mutation)。常见的DNA的损伤包括碱基脱落、碱基修饰、交联,链的断裂,重组等。(一)引起突变的因素1.自发因素(1)自发脱碱基:由于N-糖苷键的自发断裂,引起嘌呤或嘧啶碱基的脱落。每日可达近万个核苷酸残基。(2)自发脱氨基:胞嘧啶自发脱氨基可生成尿嘧啶,腺嘌呤自发脱氨基可生成次黄嘌呤。每日可达几十到几百个核苷酸残基。(3)复制错配:由于复制时碱基配对错误引起的损伤,发生频率较低。第四节DNA的损伤与修复622.物理因素

由紫外线、电离辐射、X射线等引起的DNA损伤。其中,X射线和电离辐射常常引起DNA链的断裂,而紫外线常常引起嘧啶二聚体的形成,如TT,TC,CC等二聚体。这些嘧啶二聚体由于形成了共价键连接的环丁烷结构,因而会引起复制障碍。

2.物理因素63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ppt课件643.化学因素(1)脱氨剂:如亚硝酸与亚硝酸盐,可加速C脱氨基生成U,A脱氨基生成I。(2)烷基化剂:这是一类带有活性烷基的化合物,可提供甲基或其他烷基,引起碱基或磷酸基的烷基化,甚至可引起邻近碱基的交联。(3)DNA加合剂:如苯并芘,在体内代谢后生成四羟苯并芘,与嘌呤共价结合引起损伤。(4)碱基类似物:如5-FU等,可掺入到DNA分子中引起损伤或突变。(5)断链剂:如过氧化物,含巯基化合物等,可引起DNA链的断裂。

3.化学因素65(二)DNA突变的类型碱基的转换

(二)DNA突变的类型66(三)DNA突变的效应1.同义突变:基因突变导致mRNA暗码子第三位碱基的改变但不引起暗码子意义的改变,其翻译产物中的氨基酸残基顺序不变,但有时可引起翻译效率降低。

2.误义突变:基因突变导致mRNA暗码子碱基被置换,其意义发生改变,翻译产物中的氨基酸残基顺序发生改变。3.无义突变:基因突变导致mRNA暗码子碱基被置换而改变成终止暗码子,引起多肽链合成的终止。4.移码突变:基因突变导致mRNA暗码子碱基被置换,引起突变点之后的氨基酸残基顺序全部发生改变。

(三)DNA突变的效应67二、DNA损伤的修复

DNA损伤的修复方式可分为直接修复和取代修复两大类。

二、DNA损伤的修复68

hv

UV→TT→

光复活酶→

修复TT(一)直接修复1.光复活(lightrepairing)

这是一种广泛存在的修复作用。光复活能够修复任何嘧啶二聚体的损伤。其修复过程为:

光复活酶(photo-lyase)识别嘧啶二聚体并与之结合形成复合物→在300~600nm可见光照射下,酶获得能量,将嘧啶二聚体的丁酰环打开,使之完全修复→光复活酶从DNA上解离。

(一)直接修复其修复过程为:692.转甲基作用

在转甲基酶的催化下,将DNA上的被修饰的甲基去除。此时,转甲基酶自身被甲基化而失活。3.直接连接

DNA断裂形成的缺口,可以在DNA连接酶的催化下,直接进行连接而封闭缺口。

2.转甲基作用70(二)取代修复1.切除修复(excisionrepairing)

这也是一种广泛存在的修复机制,可适用于多种DNA损伤的修复。该修复机制可以分别由两种不同的酶来发动,一种是核酸内切酶,另一种是DNA糖苷酶。⌒可修复TT,电离辐射,某些化学诱变剂造成的DNA结构的破坏

参加的酶有:特异的核酸内切酶;外切酶;聚合酶;连接酶。(二)取代修复71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ppt课件72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ppt课件73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ppt课件742.重组修复(recombinationrepairing)

这是DNA的复制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有差错的修复方式。(重组修复,复制后修复

)

2.重组修复(recombinationrepairing75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ppt课件763.SOS修复

由DNA损伤或抑制复制的处理所引起的一系列复杂的诱导效应,称为应急反应(SOS)。这是一种在DNA分子受到较大范围损伤并且使复制受到抑制时出现的修复机制,以SOS借喻细胞处于危急状态。

DNA分子受到长片段高密度损伤,使DNA复制过程在损伤部位受到抑制。损伤诱导一种特异性较低的新的DNA聚合酶,以及重组酶等的产生。由这些特异性较低的酶继续催化损伤部位DNA的复制,复制完成后,保留许多错误的碱基,从而造成突变。

3.SOS修复77SOS反应诱导的二种修复作用1)避免差错修复诱导切除修复和重组修复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