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中的表现手法(好!)课件_第1页
古诗词鉴赏中的表现手法(好!)课件_第2页
古诗词鉴赏中的表现手法(好!)课件_第3页
古诗词鉴赏中的表现手法(好!)课件_第4页
古诗词鉴赏中的表现手法(好!)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鉴赏三:表达技巧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表现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古诗词鉴赏三:表达技巧1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使用了何种手法;(2)阐释这种手法在诗中的具体体现;(3)运用这种手法的作用效果.答题关键:必须熟悉一些常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说错了,后面答题“满盘皆输”。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使用了何种手法;答题关键:必须熟2抒情描写修辞抒情3(一)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直接抒发诗人甘愿为天下寒士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一)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4间接抒情借景抒情1。情景一致烘托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间接抒情借景抒情1。情景一致烘托感时花溅泪,52007年高考江苏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送人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⑴“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2007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2。情景不一致(以乐景反衬哀情;以哀景反衬乐情)杜甫的《绝句二首》“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碧绿的江,青葱的山,火红的花,洁白的鸟,这春末夏初的景色不可谓不美,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2。情景不一致(以乐景反杜甫的《绝句二首》“江碧鸟逾白,山青7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不一致。上片荒凉孤寂的景物为结语“眼里万里江山”的无限感慨起了很好的铺垫反衬作用.面对如此破败凄凉的景象,词人并不因此伤感消沉,而是由此回忆起自己一生走遍南北、奔走国事、晚年罢官归隐、壮志未酬的经历,激发“眼里万里江山”的感慨,突出了词人宽阔博大的胸襟。你认为这首词的景与情的感情基调—致吗?请依据词意鉴赏。(4分)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不一致。上片荒凉孤寂的景物为8托物言志蝉

●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中三、四两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质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托物言志蝉

9有些诗歌选取生活中一些细节、场景、片断和事件来抒情达意.唐代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细节——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叙事抒情有些诗歌选取生活中一些细节、场景唐代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10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使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反映了兵士们共同的愿望:在一个英勇机智的将军领导下,保卫祖国,不让敌人侵入国境。用典抒情出塞使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反映了兵士们11(二)描写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1。白描中国画技法名。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也有略施淡墨渲染。多数指人物和花卉画。也泛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二)描写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12

田家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试分析诗中的主要表现手法。【析】全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13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动静结合。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试分析诗歌动静结合的手法。【析】前两句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静。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2。动静结合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143。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实:眼前客观实在的虚:想象中的,回忆里的,梦境中主观而抽象的3。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实:眼前客观实在的15望江南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1)请简要分析这首词在写作技巧上的特点?(4分)

这首词采用了“虚实结合”、“以虚写实”的手法,(步骤1,1分)虚写梦中往日生活的繁华,实写梦醒时今日处境的凄凉。(步骤2,2分)以梦中的热闹繁华来反衬今日处境的凄凉。(步骤3,1分)望江南李煜这首词采16国画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像的轮廓外涂抹,使物像明显突出。诗歌中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如乐府诗《陌上桑》里最后八句:“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从观看者的神态来衬托罗敷的美,这比正面进行直接描写节省笔墨,更具有艺术魅力.4。烘托(正衬)国画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像的轮廓外如乐府诗《陌上桑》里最后17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主要运用了烘托的写作技巧。少女的逻裙和碧绿的荷叶鲜艳的荷花,衬托出少女的清新娇艳。诗中运用什么方法描写少女的外貌的?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185。反衬(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乐衬哀,以哀衬乐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出”“月出惊山鸟”(以闹衬静)“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山房春事》岑参)注:梁园,西汉梁武帝所建设,曾盛极一时以依旧开放的春花反衬梁园之萧条,抒发诗人昔盛今衰的感慨。见练习5。反衬(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乐衬哀,“蝉噪林愈静,鸟鸣山19描写的角度

(景)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远近、上下点面结合等(人)语言,心理,外貌,动作,神态等描写的角度

20画堂春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细节描写。写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2)“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分)画堂春秦观细节描写。写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21

望海楼

米芾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洲起白烟。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注]①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②铁瓮: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③沧州:滨水的地方。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写景,请具体说明其中的两点。(4分)①色彩描写,红日、白烟形成对比。②声音描写,以画角之声入诗。③动态描写,日落、烟起互相映衬。(写出其中两点即可,一点2分)望海楼米芾①色彩描写,22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诗歌前两句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描写景色?比喻: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月光的皎洁。描绘了一幅明净幽美的画面。(三)修辞

1.比喻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23

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试分析诗中修辞手法。【析】诗中拟人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2。拟人把事物人格化,赋予他们人的感情思想性格动作等,使读者感到亲切,感情更突出;也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的生动、形象。

243、对比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问题:试分析诗中对比手法。【析】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3、对比254。夸张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突出某一事物或某一形象的特征,更深刻而又更单纯地揭示他们的本质,使读者得到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夸张26余杭范成大

春晚山花各静芳,从教红紫送韶光。

忍冬清馥蔷薇酽,熏满千村万落香。

问题:诗中“熏满”历来为人称道,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熏满”用了夸张的手法,极写花开之盛,花香之浓,传播之远。(花香之浓,传播之远必答)余杭范成大

春晚山花各静芳,从教红紫送韶光。

忍275。用典古人常用典故,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运用典故既能使语言精练,又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

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析】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怀古诗。作者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简洁而有意味,颇显豪气。5。用典绝句李清286。双关词句有字面含义,又有隐藏含义,一语双关,传情委婉而含蓄。如《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析:这首诗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写一位女子对情郎的执著相思。如“莲子”之谐“怜(爱)子(你)”,“莲心”之谐“怜(爱)心”,“清如水“说其情,纯洁如清水,“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