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环境管理1课件_第1页
认识环境管理1课件_第2页
认识环境管理1课件_第3页
认识环境管理1课件_第4页
认识环境管理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针对森林破坏,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复习:针对森林破坏,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封山育林、计划砍伐、中国生态问题的防治措施?退建改法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还湖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生态走廊、生态示范区经济结构、生活用能、改坡为梯禁渔期制度、环保法律法规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速度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中国生态问题的防治措施?退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还湖自然保护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一、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单纯靠技术手段已经无法彻底解决环境问题。1.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一、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单纯靠技术手段已经无法彻底1.解决环2.公产与资源环境退化公产:大气、水、河流、地下水、森林等公共物品由于这些物品没有明确的产权,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费用效益决策原则使用环境资源,并排放出废弃物,势必造成滥用资源和环境污染,从而引发生态环境问题2.公产与资源环境退化公产:大气、水、河流、地下水、森林等公

假设有一片草场,采用了先进的技术于段提高牧草产量,可以供养奶牛的最大数量为40头,每头奶牛产奶1000升。如果增加一头奶牛就会使每头奶牛产量减少30升。现有三户牧民在上面放牧,牧民甲养10头奶牛,牧民乙养20头奶牛,牧民丙养10头奶牛,这时三个牧民的收益分别是多少?案例

公产的悲剧牧民甲:10头x1000升/头=10000升牧民乙:20头x1000升/头=20000升牧民丙:10头x1000升/头=10000升总计:40000升假设有一片草场,采用了先进的技术于段提

假定牧民丙多放养1头奶牛,草场上放养的奶牛数量为41头,这时每头奶牛都不能获得足够的草料,致使平均产奶量将下降。此时,三个牧民的收益分别是多少呢?

前提:草场可以供养奶牛的最大数量为40头,每头奶牛产奶1000升。增加一头奶牛就会使每头奶牛产量减少30升。

牧民甲:10头x970升/头=9700升牧民乙:20头x970升/头=19400升牧民丙:11头x970升/头=10670升总计:39770升。假定牧民丙多放养1头奶牛,草场上放养的奶牛数量为4探究问题1.如果三个牧民都增加了奶牛数量后,三个农民的收益有什么变化?2.为什么每个牧民都可以自由地增加奶牛数量?3.为什么草场不能保证每个牧民都实现利益最大化?4.当三个牧民意识到上述问题后,为了增加奶牛数量发生争执时,应如何解决?5.怎样能够做到在环境退化之前就能够避免资源滥用现象的发生?探究问题1.如果三个牧民都增加了奶牛数量后,三个农民的收益探究结果1.如果三个牧民都增加奶牛数量,三个农民的收益都会减少。2.由于大气、水、河流、地下水、森林等公共物品没有明确的产权,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费用效益决策原则使用环境资源,并排放废物,势必造成滥用资源的倾向。探究结果1.如果三个牧民都增加奶牛数量,三个农民的收益都会4.理性的方法是协商解决,并减少奶牛数量。5.可以给草场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并在牧民中广泛宣传,自觉执行;必要的时候可以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强制执行。——环境管理3.

草场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这片草场上放养的奶牛数量无限制地增加,最终会有一天,这片草场完全退化,再也无法在此放牧。4.理性的方法是协商解决,并减少奶牛数量。3.草场的承载阅读案例”公产的悲剧“说明了什么?从计算的结果看: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然导致整体利益的损失。个人利益整体利益矛盾解决办法:协调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阅读案例”公产的悲剧“说明了什么?从计算的结果看:追求个人利如何协调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

环境管理如何协调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

环境管理什么是环境管理?狭义:控制污染行为的各种措施广义:按照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教育和新闻媒体手段,通过全面的规划,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进行调整与控制,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需求,又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什么是环境管理?狭义:控制污染行为的各种措施广义:按照经济规环境管理的目的通过环境管理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又要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的双重目的。环境管理的目的通过环境管理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环境管理的核心:协调社会经济和环境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管理的核心:协调社会经济和环境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总结:一、实施环境管理的必要性1.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2.公产与资源环境退化3.环境管理的概念和目的(实施环境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总结:一、实施环境管理的必要性1.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二、环境管理对象和的执行主体二、环境管理对象和的执行主体环境的对象——该管什么?1、个人2、企业3、政府环境的对象——该管什么?1、个人执行主体——谁来管理?国家和政府执行主体——谁来管理?国家和政府三、中国的环境管理1.中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构架①我国的环境保护三大政策: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以及强化环境管理。②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简称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③我国现行的八项环境管理制度中已经纳入法律体系中的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我国最早施实的是“三同时”制度。原则途径目的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第26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三、中国的环境管理1.中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构架①我国的环境保④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⑤国家行动方案:第一期(1996-2000年)确定了1591个项目,重点治理三河、三湖、两控区、一市。酸雨控制区:面积80万平千米,占国土面积的8.4%。(南方城市上海—云南)SO2污染控制区:面积29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3%。(北方城市北京—新疆)④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酸雨控制区:面积80万平千米我国环境保护的国家行动三峡库区南水北调治污我国环境保护的国家行动三峡库区南水北调治污立法和行政干预是管理的主要手段排放污水要罚款排放废气——罚!罚!造纸厂的黑水!造纸厂污染立法和行政干预是管理的主要手段排放污水要罚款排放废气——罚!

香港《大公报》28日报道,2007年1至4月,东莞市环保部门共出动5990人次检查人员,检查企业2272家次,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68起,行政罚款人民币405万元。

其中,东莞龙煌工艺品有限公司私设电镀生产工序,被处以行政罚款十万元,并责令停止电镀生产;东莞市道滘勇发布皮定型厂私设漂染工序,被处以行政罚款五万元,并责令停止漂染生产。另有34家企业被申请法院强制执行。阅读材料香港《大公报》28日报道,2007年1至4月2007年,美国电力巨头美国电力公司和美国司法部达成最终和解协议,同意接受46亿美元罚金,从而了结了对其长达多年的环境污染联邦诉讼。这是美国政府迄今为止在环境问题上作出的最严重的处罚之一。这46亿美元将用于安装控污装置,并达到未来10年间将其电厂的化学物质排放量降低69%。2007年,美国电力巨头美国电力公司和美国司法部2.中国的环境法律体系《宪法》是环境保护法的立法依据和指导原则。《环境保护法》是对环境保护方面的重大问题做出规定和调整的综合性立法,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中的有关规定,又是制定环境保护单行法的基本依据。《环保单行法》

国际条约、国际公约(有关保护环境资源方面)2.中国的环境法律体系《宪法》是环境保护法的立法依据和指导原《刑法》第338条早有明确规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第338条早有明确规定:认识环境管理1课件我们每个人应该做到:

了解环保法律,并积极利用法律保护环境。不法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每个人应该做到:了解环保法律,并积极利用法律保护环境。二、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1.环境管理的对象:2.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3.环境管理的手段:个人、企业、政府国家和政府主要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其他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二、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1.环境管理的对象:2.环境管理的执活动:模拟法庭活动:模拟法庭课堂小结认识环境管理

实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性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

有助于协调各个利益集团之间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环境管理的对象:

个人、企业、政府

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国家和政府

环境管理的手段主要手段:其他手段:中国的环境管理

中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构架

中国的环境法律体系

课堂小结认识环境管理实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性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课堂练习1.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A.提高技术B.实施环境管理

C.发展经济D.控制人口2.环境管理的对象有()

A.个人B.国家C.企业D.政府3.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

A.经济手段B.行政手段

C.法律手段D.技术手段BACDBC课堂练习1.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问题依靠技术就可以解决;

B.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借助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