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语文课程标准》对议论文阅读作如下要求:“阅读简单议论文,区分观点和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可以简单的理解为:1.感知文本内容,明确作者的观点;2.理解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3.梳理文本结构,理清论证思路。二.教材分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这一单元选编了4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带有思辨的色彩。《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先生于1934.9.25(“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创作的一篇驳论文。文章从“九·一八”事变后国内形势,引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悲观论调。然后对悲观论调的现实依据进行驳斥。驳斥后,树立自己的观点“我们有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并从古、今两个时代选取有自信力的中国人论证观点,并赞颂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借此,激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最后点明“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楚。《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年代久远,且不同于以往学过的立论文,学生学习课文难度大。三.学情分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是一篇有深度、难理解的驳论文。预习阶段,学生能掌握本课字词及注释,但是难以读懂文章的内容,更难以梳理作者论证思路,对鲁迅先生的认识也只停留在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些概念性标签。基于这种现状,我将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把握鲁迅先生的观点;通过主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碰撞,梳理文章的驳斥思路,从而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同时引导学生理解“中国脊梁”,感受不同时期中国人的爱国情怀,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四.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的方式,从字词、情感表达及手法运用等角度品读文本,把握作者的观点。2.通过梳理作者的论证过程,初步了解驳论文的写作思路。3.借助史实,增强对作者“自信”思想的认识,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五.评价方法设计:1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后,对作者观点的分析,进行交流展示。2.借助思维导图或板书,清晰地说出作者的写作思路。3.联系实际生活,说出自己对“中国脊梁”的理解。六.教学方法:关键词细读法、品读法、诵读法、小组合作法等方法。七.课前准备:通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扫清字词障碍,了解文本内容。八.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曾经,有四大文明影响世界,但随时间的推移,只有中华文明仍流传于世。中华上下五千年,外族入侵,朝代更迭,不改本色。而上世纪,日军在中华大地上耀武扬威,舆论传言“国家固早已于精神幻灭之域”。当时的中国经历了什么?当时的中国人又在做些什么?今天,我们一起走近那个时代,去看一看,当时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参与课堂,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联系中华文化背景,由外族入侵引出上世纪日军侵华,由舆论传言引出课文题目,通过对比,震撼学生,从而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环节一:知历史,明情感1.速读课文,思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说法从何而来。从文中找出依据。2.鲁迅先生在描述当时社会现状是怎样的心情?(分析文本)3.出示背景资料链接,了解“九·一八”之后的中国。⑴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因中国军队的不抵抗,不到一个星期,辽宁、吉林沦亡。1932年2月5日,哈尔滨沦陷。至此,整个东北11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3000万同胞陷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⑵“九·一八”事变后,中国要求国联成立调查团。1932年9月4日,调查团在报告中写明“东三省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九·一八’事变是日方有计划的军事行动”,国联提出解决方案是希望将中国东北交由“国际共管”。⑶“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元老向九世班禅提出请求并推广了一系列的护国法会。速读课文,从文本中提炼信息,了解社会现状。品读文本,透过文字分析鲁迅先生对国民政府的态度。结合背景资料,了解“九·一八”后中国的经历。深入理解“地”“物”的变化;“国联”的“帮助”以及“求神拜佛”的影响。学生在预习中已扫清字词障碍。速读课文,既考查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又能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通过关键词品读法,体会鲁迅先生对国民政府的态度,真正做到从语言表达理解文本内容。确凿的事实,有助于学生了解当时中国的状况,用图片、文字、数字对学生进行视觉和听觉的冲击,激发学生的愤慨,引起学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借此引出“中国人真的是失掉自信力了吗”的主问题。环节二:知局势艰难,明信念坚定出示主问题:中国人真的失掉自信力了吗?再读课文,从文中分析出作者的观点,小组合作交流。交流环节,随机性强,依学生交流生成教学,以下为预设: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2.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3.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强调:“中国人”不是所有中国人,特指“国民政府”。出示背景资料链接,了解1930年和1931年的中国经历。⑴1930年5月—10月,为争夺中央集权,汪精卫联合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地方实力派向蒋介石发起挑战,双方动员兵力110多万,激战半年,战火波及20多个省,伤亡30万人,史称“中原大战”。⑵1931年7月蒋介石调集30万军队,以十倍于红军的兵力发动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9月初,红军获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4.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⑴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⑵我们从古以来,就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师引导,回忆从古以来的“中国脊梁”。⑶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师结合板书,引导学生对比国民政府和有自信力的中国人。齐读八、九段。深读文本,分析鲁迅先生的观点。小组合作,互相交流,碰撞思维,扩大思考边际,积极参与课堂。生交流:文中信“地”、信“物”、信“国联”,就是没有相信自己,所以,自信力失掉了。生交流:从第三、四、五段看,中国人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生交流:作者认为“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是因为“从来没有相信自己”。因为“不曾有过自信力”,所以“没有失掉自信力”。结合背景材料,了解“九·一八”前中国的国情,猜测国民政府不抵抗日军侵袭的理由。生交流:第六段中作者的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生交流从古以来的“中国脊梁”。生交流第七段(古)、第八段(现在)论证第六段的观点。齐读八、九段,向先烈致敬。在了解国情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分析作者的观点。这一环节的设置,考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研读文本,通过品析语言,把握作者的观点。学生对文本理解的程度不同,约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学生不能紧扣文本,单从感觉入手,认为失掉自信力。第二层,学生能紧扣文本内容,理解作者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观点的驳斥。明确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第三层,学生能在分析第二层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没相信过自己”,分析作者隐藏的观点:“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是因为“中国人不曾有过自信力”。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中国军队不抵抗日军的侵略。为解决这一问题,出示1930年和1931年的背景资料,学生可以结合资料对当时国民政府的行为进行大胆的猜测。学生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并能结合之前学过的议论文,从文中找到论据支持观点。通过回忆“中国脊梁”,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感受自信力对中国的影响。通过朗读,以文字为切入点,感受作者对“中国脊梁”的敬意,激发学生对有自信力中国人的敬意。环节三:知论证过程,明写作思路快速浏览课文,借助思维导图或板书,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本文的写作思路与平日写作议论文的思路有什么不同?介绍鲁迅1933.1—1934.9写作经历。(40多个笔名,130多篇杂文)快速浏览课文。或画思维导图,或列提纲,或对照板书,梳理鲁迅先生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这一说法的驳斥思路。全班交流。生交流写作思路的不同。了解鲁迅先生以笔为枪的战斗经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表示:要“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梳理本文论证思路的过程就是阅读、思考、判断的过程。通过了解鲁迅先生的经历,感知鲁迅先生思想性、革命性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借此,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鲁迅。环节四:知中国脊梁,学中国精神我们不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我们只是生活在和平的国度。交流和平年代“中国脊梁”。我们是否是“中国脊梁”?用“我的自信力体现在……”的句式交流自己的自信力。小结:每一份自信力凝聚起来,就是中国的脊梁;每一个我团结起来,就是中国。生交流和平年代的“中国脊梁”。生交流自己是“中国脊梁”。生感受祖国的强大来源于每个人的自信。在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联系现实,通过回忆、自查,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环节五:做个“阅”“读”者。做个“阅”“读”者:1.中国推荐观看纪录片《美丽中国》《大国重器》2.鲁迅推荐阅读文章《<呐喊>自序》《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表示: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贯彻“1+X”的理念,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板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我们有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现在古自夸地大物博他信力有确信脊希望国联求神拜佛自欺力不自欺梁不曾相信自己《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情分析学生从初一就开始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但初四以前所学的文章以回忆性散文和小说为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是一篇有深度、难理解的驳论文。预习阶段,学生能掌握本课字词及注释,但是难以读懂文章的内容,更不用说梳理作者论证思路,对鲁迅先生的认识也只停留在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些概念性标签。基于这种现状,我在设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环节时,贴近学情设计,补充1931年前后中国的史料,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理解鲁迅先生通过文字表达的情感;通过主问题“中国人真的失掉自信力了吗”,激发学生思维的碰撞,梳理文章的驳斥思路,从而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同时引导学生理解“中国脊梁”,感受不同时期中国人的爱国情怀,从而真正地理解鲁迅先生“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效果分析这堂课从课堂效果来看,顺利达成各项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95%学生能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本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独立思考,深入研读,学生能够从品读文本的过程中,了解时代背景,理解鲁迅先生对国民政府的态度,进而分析“中国人是否失掉了自信力”。小组交流时,学生的思维碰撞,能紧扣文本分析作者观点并理解“脊梁”对中国的意义,感受不同时期中国人的爱国情怀,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议论文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表示:要“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分析鲁迅先生观点、判断“中国人是否失掉自信力”的过程,就是思考“观点与材料之间关系”的过程。学生结合背景资料能加强对文本的理解,70%的同学能借助思维导图、板书,画出或说出本文作者的论证思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材分析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选编了4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带有思辨的色彩,是第二单元议论性文章的延伸和深化。《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五四制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是鲁迅先生于1934.9.25(“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创作的一篇驳论文。鲁迅先生针对甚嚣尘上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悲观论调,发出了强而有力的呐喊——“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文章从“九·一八”事变后国内形势,引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悲观论调。然后对悲观论调的现实依据进行驳斥,“自夸地大物博”“信国联”,不是“自信力”,是“他信力”;“求神拜佛”不是“自信力”,是“自欺力”。驳斥后,树立自己的观点“我们有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并从古、今两个时代选取有自信力的中国人论证观点,并赞颂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借此,激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最后点明“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楚。《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年代久远,且不同于以往学过的立论文,学生学习课文难度大。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本课教学的重点为引导学生研读文本,结合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学生第一次接触驳论文,对学生而言,梳理文本结构,理清驳论文的行文思路,是本节课的难点。本节课将通过自主学习、品读文本、合作交流等方法,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评测练习(课后练习)“寒门再难出贵子”吗①近几年来,“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说法时常见诸舆论。在例如顶级高校农村娃比例渐少、招聘市场越发偏爱城市青年的报道中,人们似乎发现,尽管中国人口素质、教育水平有了巨大提升,但物质条件、生活阅历方面的差距仍然是一大批“寒门青年”出人头地的障碍。情况是否如此有待验证,但“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社会焦虑却现实存在。②谁才是今天社会中的“贵子”?富二代、官二代无疑符合传统意义上的“贵”,但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不能凭借自身本领干事创业,所谓“贵”也不过停留在人生的浅表。相反,白手起家的寒门青年,凭借自身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创造了属于自己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贵子”的称谓自然当之无愧。作为哈佛大学优秀毕业生代表之一的中国寒门学子何江,曾讲到自己成功的经验:“每到一个更大的地方、更大的平台,你会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很多,而我相对来说,好奇心比较多,我就会有压力去把它学会,让自己不断补足短处。”③同时,网络文化高度繁荣的今天,寒门青年逆袭的方式也更加多元。之前,网名为“搬砖小伟”的湖北青年石神伟,凭借一系列自制的高难度健身视频,在短视频分享平台上吸引了超过百万粉丝。这位寒门青年从留守儿童、网瘾少年一路走来,用健身不断磨练和改变自己,传递着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正能量,感动了无数网友。今天,许多像“搬砖小伟”这样寒门出身的“网红”,借助网络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也为社会进步传递着正能量。有人感慨,小伟的坚韧、低调和朴素,是这个时代的奢侈品,他是真正属于今天的“寒门贵子”。可以说,传播结构扁平化的互联网,为不少寒门青年打开了一扇改变人生的窗户,也创造了另外一种生命的可能。④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他拥有的社会信任和社会支持力量相关。家庭出身、教育背景和工作平台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路径。然而在价值多元化、传播渠道扁平化的今天,不仅“贵子”的意涵有了更为丰富的面向,同时由网络构成的“强大朋友圈”,也时常能为寒门青年走向成功提供强大的社会支持力量。⑤一篇流行于网络的演讲词《寒门贵子》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豪门的,我们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并不是鸡汤,而是说出了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寒门能否出贵子,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个关于“命运”的话题,而是一个关于“奋斗”的故事。(文章有删改)中考试题改编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第③段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述了观点。3.简要分析下面注重加点短语的作用。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他拥有的社会信任和社会支持力量相关。4.下面材料用作本文的论据,是否恰当?说说理由。范仲淹两分丧父,家境贫寒,生活极其艰苦,但他对这种艰苦生活毫不介意,发奋苦读,最终成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5.根据文意,说说你对“寒门贵子”的理解。参考答案:1.“寒门青年”通过奋斗是可以成为“贵子”的。2.举例论证。举“搬砖小伟”凭自制健身视频,成为“网红”,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传递着正能量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网络文化高度繁荣的今天,寒门青年逆袭的方式也更加多元”的观点,使论证更加具有说服力。3.“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表明”表明后面的说法是有科学依据的,并非编造。“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表明”的使用使论证更加严密,更加具有说服力,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4.不恰当。本文作者是针对当下“寒门难再出贵子”的说法进行论证的,所选论据应该是现代事例,而材料是古代的事例,不符合要求。5.“寒门贵子”指那些白手起家,凭借自身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创造了属于自己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的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后反思《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创作于1934年9月25日,对学生而言,太过遥远,只借助课下注释,不结合时代背景,很难准确把握作者观点。在备课中,我常思考,怎样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走近鲁迅先生,体会文章洋溢的战斗精神。在搜集1930年至1934年国内形势后,我明确了本节课的设计方向——知人论世。《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一课,我从观点和结构入手,结合课标对初中生议论文的学习要求进行设计。分“知历史,明情感”“知局势艰难,明信念坚定”“知论证过程,明写作思路”“知中国脊梁,学中国精神”四个环节设计。在初读感知“知历史,明情感”环节,我设计一个问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说法从何而来”,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炼时代背景,于此同时补充背景资料。课堂上,学生能更全面的了解当时的国情(东三省沦亡、国联针对“九·一八”事变提出解决方案、国内开展一系列的法会),体会作者对国民政府的态度。在深入研读“知局势艰难,明信念坚定”的环节,我抛出一个主问题“中国人真的失掉自信力了吗”,希望学生能够在了解国情的基础上,自主研读文本,分析作者的观点。看似简单的阅读分析,却是高难挑战。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层次不同,预设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学生不能紧扣文本,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动物外套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登山杖项目运营指导方案
- 电话听筒产品供应链分析
- 头发拉直制剂产品供应链分析
- 婴儿床床单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信息和数据的临时电子存储行业相关项目经营管理报告
- 纺车产品供应链分析
- 电动吸痰器商业机会挖掘与战略布局策略研究报告
- 应收账款融资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机械工程专业导论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结算审计服务投标方案
- 苏教版2023年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试卷及答案
- 一代元帅刘伯承
- 气道评估和管理
- 学科分析:中等职业教育“民族音乐与舞蹈”专业学科分析
- 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吊装
- 消音器研究报告
- 策略思维:商界、政界及日常生活中的策略竞争
- 筑梦红色之旅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南昌大学
- 艾里逊8000系列变速箱培训:《液控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