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外国文学史复习要点_第1页
自考外国文学史复习要点_第2页
自考外国文学史复习要点_第3页
自考外国文学史复习要点_第4页
自考外国文学史复习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考外国文学史复习要点

《外国文学史》自考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其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具有浓郁的人本色彩,艺术手法浪漫夸张。马克思曾说过:“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武库,也是它的土壤。”2、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两部分,传说是盲诗人荷马所作。该史诗取材于古代的特洛伊战争,主题肯定人的精神和力量,歌颂英雄。它是人类历史童年时代的杰作。3、《旧约》:犹太教的经典,也是希伯来人的文学作品总集。全书分为律法书、历史书、先知书和诗文杂著4部分,反映了希伯来人的历史变迁、社会生活、思想情感。基督教兴起后,将之收入《圣经》中,称之为《旧约》,以区别于基督教所编写的《新约》,对后世影响巨大。4、《新约》:基督教的正典。摩西代表犹太人与上帝立约,史称旧约。耶稣通过殉难,代表上帝与人立约,史称“新约”。其主要内容分为:“福音书”、“使徒行传”、“书信”、“启示录”四类。代表早期基督教文学的最高成就。5、教会文学:欧洲中世纪盛行的正统文学,作者多为僧侣,取材于圣经,目的是宣传基督教教义。艺术手法以梦幻、象征、寓意为主。公式化和概念化严重,不代表进步文学的方向。6、骑士文学:骑士制度的产物,分为骑士抒情诗和叙事诗两种。该文学以描写骑士爱情和冒险故事、宣扬和美化骑士精神为主,具有极强的世俗性,在法国成就最高。7、城市文学:反映中世纪城市生活和新兴市民阶层思想的文学,取材于现实生活,采用讽刺手法来揭露封建主和教会的罪恶,赞颂市民的才智,具有反封建和反教会的特点,如《列那狐的故事》。8、《神曲》: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代表作,通过但丁幻游三界地狱、炼狱、天堂的故事,表达出人类在迷惘和错误中,只有通过信仰(贝亚特丽齐)和理性(维吉尔)的指引下,经过苦难和考验,到达光明、真理和至善的境地。它代表中世纪文学的最高成就,同时也开启了文艺复兴之先声。9、文艺复兴:14至17世纪初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思想文化运动的总称。它以发现和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复苏古典文化为标志,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试图建立起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思想和新文化。它开辟了欧洲历史上的新纪元,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230、美丑对照原则是浪漫主义创作的基本原则之一,由雨果提出。他认为自然中美丑并存,丑陋的事物可以衬托和提升美丽的事物,因此在赞美高尚和优美的同时也要表现丑陋。通过强化美丑对照,艺术效果可以更加突出,如《巴黎圣母院》。31、浪漫主义兴起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期的欧洲,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由于对现实的残酷失望,浪漫主义倾向于赞美自然,用自然之美对比现实之丑。文学方面,它主要表现个人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同时,它注重文学的艺术效果,推崇民间文学的纯朴自然。浪漫主义最初在德国产生,代表作家有拜伦、雨果等。32、宪章派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无产阶级文学,产生于19世纪初英国宪章运动。它揭露了残酷剥削工人的罪行,反映了工人争取自由解放的愿望,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和强烈的战斗性。33、自然派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别称。以果戈理为领袖,该派强调忠实于“自然”,即现实,抨击腐朽的农奴制和封建专制,同情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多以小人物为主人公。34、小人物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所塑造的一种人物形象。他们处于社会底层,生活困苦,但又逆来顺受,胆小怕事,成为“大人物”统治下的牺牲品。普希金的《驿站长》塑造了第一个小人物形象。35、多余人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所塑造的一种形象。他们是不满沙皇专制和社会现实的贵族青年,有一定的叛逆思想,但又难以摆脱贵族寄生生活。他们远离人民,找不到出路,精神空虚苦闷,成为社会的多余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同名主人公是第一个多余人形象。36、批判现实主义是欧洲19世纪主要的文学思潮,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为思想,要求作家客观、真实地按生活本来的样子反映现实,具有强烈的暴露性和批判性。在艺术上,它采用典型化手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法国作家斯丹达尔的《红与黑》奠定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基础。37、《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创作的小说总集。它采用分类整理、编目和人物再现的方法,把众多的人物和篇章连成整体来反映完整的社会现实。它分为三大类: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以风俗研究为主。38、奥勃罗摩夫是俄国冈察洛夫《奥勃罗摩夫》中的贵族主人公。他想要上进,但长期的寄生生活使他失去了实际生活能力,最终成了躺在床上的废物。他是最后一个“多余人”形象,表明贵族阶层的进步性已经丧失殆尽。39、《卡拉马佐夫兄弟》描写了一个极端卑鄙无耻、贪婪自私、专横暴虐、放荡堕落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卡拉马佐夫一家围绕金钱和女人的激烈斗争中所体现出来的邪恶特征。40、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擅长于细腻地表现人物隐秘的心理活动和思想变化的复杂过程。他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的本身,即心灵辩证法。41、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提出的改造社会的三大原则之一,即“勿以暴力抗恶”,强调道德自我完善和博爱的思想,贯穿于其整个创作当中。42、忏悔贵族是托尔斯泰创作的人物形象系列,他们本是正直善良的贵族,因上流社会的腐败而堕落。但后来通过接触现实而认识到沙俄专制的罪恶,开始忏悔和赎罪,逐渐从地主阶级立场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是其典型。43、社会问题剧是挪威易卜生创作的戏剧类型,作品内容深刻,触及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宗教、道德、家庭、妇女、教育等多方面问题。其代表作品《玩偶之家》贯穿着强烈的批判精神,把“讨论”带进了戏剧。44、自然主义是19世纪后期法国的文学流派,脱胎于批判现实主义,更强调真实性和客观性,注重遗传规律对人的影响。其中成就最大的作家是左拉。45、唯美主义是19世纪后期的一个形式主义文艺思潮,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为逃避丑恶现实而躲进艺术的“象牙之塔”中。代表作家是英国的王尔德。46、象征主义是现代派文学中产生最早、影响最大的流派,兴起于法国。它崇尚借外在的具体事物表现隐蔽的内心世界,反对直抒胸臆,强调联想、暗示和象征。它得名于莫里亚斯发表的《象征主义宣言》。47、解冻文学以苏联作家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而得名,积极干预生活,大胆表现生活的矛盾和冲突。其主题是“关心人”、“爱护人”,影射斯大林个人主义崇拜时代已经结束。48、迷惘的一代是一战后在美国出现的文学流派,他们发现“神圣”的战争不过是列强间肮脏的交易,深感受骗而信仰崩溃;遂以文学表现反战和迷惘的情绪。其中以海明威为代表。49、“硬汉”形象或性格是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他们都具有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性格,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其中《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是代表性人物。50、冰山原则是海明威提出的美学原则,其核心是用简洁的语言创造生动的形象,让作者的思想倾向隐藏在形象之中,使作品情感丰富而不显山露水,具有含蓄美。1、古希腊文学具有开创性,体现了鲜明的人本色彩和命运观念,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种类繁多,几乎拥有后世所有的文学样式。2、早期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之一,它是基督教在欧洲传播的结果,也是古希腊文学和希伯来文学交融而产生的新文学。《新约》是其最高成就。3、古罗马文学在文化上被希腊征服,成为古希腊文学和欧洲近代文学之间的桥梁。罗马文学对希腊文学的模仿不仅使之得以保存,而且传播到了其他地区。罗马文学中的东方色彩和基督教色彩为西方文学增添了丰富内涵。4、荷马史诗的结构艺术剪裁得当,安排巧妙,结构紧凑。《伊利亚特》只描写了战争第十年最后51天的事,围绕阿喀琉斯的两次愤怒来写,突出其英雄形象;《奥德赛》描写了最后40天的事,采用倒叙手法,两条线索交错发展。5、阿喀琉斯、赫克托耳、奥德修斯的形象简析:阿喀琉斯英勇善战,看重个人荣誉和尊严,珍视友谊;但意气用事,既残忍又有同情心。赫克托耳性格稳重,视保家卫国为己任,比阿喀琉斯更具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极富人情味。奥德修斯足智多谋又不乏残酷、自私,是理想化的早期奴隶主形象,财产观念颇重。6、希腊戏剧源于酒神(狄俄尼索斯)祭祀。悲剧源于祭祀中的“酒神颂歌”,喜剧源于祭祀最后的“狂欢游行”。7、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和人本思想:人和命运的冲突是古希腊悲剧的常见主题。希腊人认为,命运不可抗不可知,是冥冥中一支强大的力量,但其正义性、合理性值得怀疑。正直的英雄与命运抗争往往失败,希腊悲剧肯定了人的抗争精神、意志和力量,体现出鲜明的人本主义思想。8、维吉尔和贝亚特丽齐在《神曲》中象征知识和理性、圣爱和信仰,是但丁神游三界的领路人。9、《神曲》主题是以但丁幻游三界:地狱、炼狱和天堂来表达人类只有通过知识和理性的指引,才能走出迷惘和错误,再经过爱和信仰的引导,才能到达至善至美的理想境地。三界之行是人类精神由罪恶到净化直至幸福的必然过程。10、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包括:思想上传播资产阶级新思想观念,以人文主义为武器;艺术上更加自觉运用现实主义方法,抛弃中世纪象征、寓意和梦幻的手法;文学形式上丰富多彩;独特的民族风格开始形成。11、《十日谈》宣扬“幸福在人间”的现世思想,反对禁欲主义,揭露批判教会罪恶。它采用了“框形结构”,把100个故事编织起来,构成完整统一的整体。12、《巨人传》主要塑造了巨人国王卡冈都亚及其儿子庞大固埃。他们不仅是形体的巨人,而且是接受人文主义的教育,成为有知识、有思想的知识巨人。通过塑造巨人形象,作者赞美了人的力量和没有清规戒律的“德廉美修道院”,以及“请你们畅饮吧!”的现世人生态度,寄托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13、莎士比亚喜剧歌颂爱情和友谊,提倡仁爱无私精神,表达人文主义的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和男女平等的生活理想。14、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从现实生活中出发,思想深刻,情节丰富而生动,多线索发展,戏剧冲突多样化;并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形象;语言丰富多彩,具有个性化、形象化;再加上“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背景有力地烘托了剧中主人公的活动。马克思因此提出戏剧要“莎士比亚化”的美学原则。15、古典主义文学与人文主义文学一脉相承,有继承也有反拨。古典主义文学一方面延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手法。另一方面则反对人文主义文学过分强调个性解放,导致了否定一切秩序的倾向以及创作语言、形式不规范的缺陷,而崇尚理性,提倡规范,要求“三一律”。16、《伪君子》揭露批判宗教伪善的欺骗性与危害性,有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倾向。它遵循“三一律”而作,结构紧凑,故事地点始终在奥尔贡家,时间不超过一天,只有一条线索,即表现答尔丢夫的虚伪和欺骗,答尔丢夫成了“伪善者”、“伪君子”的同义语。歌德称之为“现存最伟大的最好的开场”。17、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倾向性,自觉地把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来正面歌颂,并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文体,如正剧、哲理小说等。18、鲁滨逊是笛福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这部小说塑造了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的正面形象,是一曲资产阶级的颂歌。鲁滨逊热衷于冒险追求,在荒岛上与自然顽强搏斗,以坚强的毅力改造生活环境,最终取得成功。然而,鲁滨逊强烈的私有观念和占有欲也显示出资产者兼殖民者的罪恶。19、浮士德的一生经历了五个追求阶段:知识的悲剧、爱情的悲剧、从政的悲剧、寻美的悲剧和事业的悲剧。这概括了自文艺复兴以来、一直到19世纪初期300年间欧洲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探索的历程。520、梅非斯特是浮士德的对立面,即虚无主义者的典型和恶的代表。虽然他主观作恶,但却客观造善。他诱惑浮士德堕落,客观上推动后者投身于社会实践,探索人生。另一方面,他站在魔鬼立场上来看待现实中的邪恶,以反面人物的身份成为歌德揭露现实的代言人。这充分体现了辩证法思想。21、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包括:强烈的主观色彩、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和注重艺术效果,喜用对比、夸张的手法,塑造非凡的人物。22、《巴黎圣母院》的主要形象包括:爱斯梅拉尔达是“美”的化身,内外统一;伽西莫多是“善”的化身,外丑内善;副主教克洛德是宗教恶势力的代表,一手造成爱斯梅拉尔达的悲剧,但他也是个宗教的牺牲品,禁欲主义使他的人性畸形发展,最后走到了人性的反面。23、《悲惨世界》是雨果的代表作。通过描写冉阿让、芳汀及珂赛特的悲惨遭遇,指出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赢弱的社会问题,并揭露资产阶级法律暴虐的本质。又通过米里哀主教和冉阿让宣扬以仁爱、慈善、宽恕为核心的人道主义思想。小说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对主人公经历的描写比较真实,但有些人物具有理想色彩,情节安排既有非凡的事件,也有奇遇及巧合。小说的另一特点是它的政论性,叙述有史诗风格。24、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包括: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用人道主义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性格。25、《红与黑》的主题和象征意义:小说以于连的故事为主线,生动地展现了拿破仑时代社会的生活和阶级矛盾。其中,“红”指代表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军服,“黑”则代表封建教会反动力量的道袍。通过批判封建贵族、教会的罪恶和黑暗,以及嘲讽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本质,小说表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政治倾向。26、巴尔扎克的思想与作品:巴尔扎克的思想矛盾,既有贵族保守色彩,又认为作家应该照世界原样表现世界。他同情贵族,但也辛辣地讽刺他们,并描写了他们在资产阶级逼迫下的必然失败。马克思称赞他的创作是现实主义的胜利之一。27、高老头形象分析:高老头是一个典型的商业资产者,具有浓厚的封建观念。他用金钱维系父女之间的感情,使她们成为拜金主义者,自己则成为拜金主义的牺牲品。他的悲剧反映了资本主义人际关系金钱化的可悲景象。28、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狄更斯同情小人物的生活和命运,谴责官僚机构、政治、法律制度。他主张通过小人物的温情、道德感化来改造社会、改造资产者。29、普希金的抒情诗:普希金的抒情诗自然质朴、真挚纯洁,充满激情,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他的政治抒情诗歌颂自由,反对专制,同情农奴的悲惨命运,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他的爱情诗情感真挚、细腻,如名篇《致凯恩》。30、《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主题与艺术特色:普希金的代表作,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小说塑造了贵族知识分子奥涅金这一开始觉醒却找不到出路的多余人形象,展现了贵族知识分子与人民的关系。小说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但更倾向于现实主义,如对环境的描写及对奥涅金形象的塑造等。小说采用四音步抑扬格十四行诗节,被称为“奥涅金诗节”。31、俄国三大批评家的文学批评:别林斯基是俄国现实主义美学理论和文艺批评的奠基人,他肯定以果戈理为代表的“自然派”,推动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美是生活”的唯物主义美学观,用历史和美学的方法分析文学问题,阐释了托尔斯泰心理描写的特征。杜勃罗留波夫的文章《什么是奥勃罗摩夫性格》标志着俄国文学批评史上革命民主主义战斗的文学评论的高峰。《静静的顿河》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代表作品,它展现了哥萨克社会各阶层的生活,通过主人公葛利高里的悲剧遭遇来揭示人民在历史转折中的命运。该作品的艺术成就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广阔的史诗画面,其次是精巧的艺术结构,个人经历与哥萨克历史事件的巧妙联系构成了有机整体。此外,作品描绘了哥萨克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最后,多音调合奏曲式的语言使整部史诗在风格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德斯。埃斯库罗斯被誉为古希腊悲剧之父,他首先采用了第二个演员,表现了命运主宰一切的观念,包括人和神,强调了民主精神。他的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重视演出技巧,表现了人和命运的冲突。索福克勒斯则更加注重公正性,承认人的力量、意志与命运的冲突,他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则表现了个人命运与现实的关注。欧里庇德斯则是舞台上的哲学家,他的作品采用写实手法和心理刻画,关注人的行为和情感,他的代表作《美狄亚》则关注女性命运。但丁的《神曲》体现了基督教思想和人文主义思想的矛盾。作品中的地狱、炼狱、天堂源于基督教三界思想,以神学的信仰为最高指导思想,但同时作家又推崇古代文化知识,将作为知识与理性代表的且非基督徒的维吉尔作为引路人。同时,作品否定中世纪神学蒙昧主义,同情世俗爱情,谴责专制暴政,要求民族统一,闪现出人文主义的光辉。艺术上,作品采用了梦幻象征、寓意与写实交融的手法,并用意大利语写作,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这种双重性正显示出但丁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特征。3、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分期特点和成就:在第一个时期(1590-1600),女王统治下,莎士比亚充满信心,创作基调明朗乐观,成就主要是历史剧和喜剧,代表作品是《亨利四世》和《威尼斯商人》。在第二个时期(1601-1607),社会矛盾尖锐化,莎士比亚意识到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不可调和性,创作基调悲愤沉郁,揭露批判的力量加强,成就主要是悲剧,代表作品是《哈姆莱特》、《李尔王》、《奥赛罗》和《麦克白》。第三个时期(1608-1613)是创作晚期,莎士比亚在现实中找不到解决矛盾的出路,转向幻想世界,创造基调突出宽恕和和解,成就是传奇剧,代表作是《暴风雨》。4、哈姆莱特形象: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典型形象,父亲被杀,母亲再嫁叔叔篡位的打击使他陷入深刻的精神危机。他将为父复仇与推翻暴君、改造社会结合起来,但理想的幻灭、恶势力的强大、任务的艰巨使他精神忧郁,陷于沉重的思考,兼之优柔寡断、脱离群众等,造成了他行动上的“延宕性”。他的性格反映了人文主义者的进步性和弱点,其悲剧不仅是个人性格的悲剧,更是人文主义者和整个时代的悲剧。5、高乃依与拉辛悲剧的区别:高乃依是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其作品充满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热情,正面表现了理性对感情的胜利;拉辛则着重展示黑暗和罪恶,以被情欲淹没理智的人物的悲惨结局,从反面强调理性的重要性。6、18世纪英、法、德启蒙主义文学的比较: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较早,因此英国启蒙文学的任务是扫除封建残余,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成就是现实主义小说;法国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其文学是为资产阶级政治夺权作舆论准备,革命性、战斗性更强;德国此时还处于封建诸侯割据的状态,启蒙主义的任务是唤起民众觉醒,反对分裂要求统一,文学则力图通过建立民族文化、民族文学来促进民族统一。7、启蒙主义与古典主义的区别:虽然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学思潮,但古典主义拥护国王,是妥协的产物,而启蒙主义则反对国王,要求夺权。古典主义歌颂披着古希腊罗马外衣的封建英雄,启蒙主义则自觉将第三等级,即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加以歌颂,体现出前所未有的人民性、民主性、革命性。浮士德是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也是自强不息的探索者,体现了“浮士德精神”,这正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优秀知识分子的写照。但他也是普通人的代表,具有鲜明的两重性: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情欲的驱使,常常沉迷于名利、地位等现实欲求中;另一方面,他又一次次勇敢地超越自我,走向新生。这种灵与肉、善与恶的矛盾体现了辩证思想,也反映了人类探求真理的艰巨性。浮士德形象的意义在于向人们指出了人生的意义和人们应追求的生活理想。德国浪漫主义缺乏反封建的战斗精神,同时受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致使文学唯心主义和神秘色彩较浓。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工业文明,歌颂大自然,关心社会重大问题,作品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鼓吹反叛。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是在同古典主义、复辟王朝的斗争中崛起的,主要抨击社会丑恶,宣扬仁爱、宽恕等人道主义思想。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专制落后的农奴制时期,受法国大革命及西方的民主思潮的影响,人民日益觉醒,反抗情绪高涨。对自由的歌颂和民主的向往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旋律。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一方面是民族文化独立的结果,另一方面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影响的产物,它立足于民族本土,歌颂民主自由以及新生的美国。10、在俄国文学中,塑造了多余人、小人物和新人这三种典型形象。多余人是贵族的典型,他们对上流社会不满,但又无法脱离贵族偏见,最终一事无成。普希金塑造了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奥涅金。小人物是社会底层被剥削者的代表,他们生活困苦,逆来顺受,成为显赫大人物统治下的牺牲品。普希金的《驿站长》开创了小人物形象的先河。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小说《怎么办》中塑造了新人形象,表达了平民知识分子的爱情观和人生观。11、19世纪中期的法国文学反映了资产阶级和贵族阶级的矛盾斗争,揭露金钱的罪恶,塑造个人反抗者和野心家形象。英国最先描写了劳资矛盾,具有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倾向,女性文学异军突起。俄国文学与人民解放运动紧密相连,以批判沙皇专制和农奴制为主要内容,塑造了多余人、小人物和新人等独特形象。美国则注重写农奴的悲惨生活,描写个人与社会的对立,以废奴文学为代表。12、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塑造了高布赛克、葛朗台和纽沁根三个资产者形象。他们都具有贪婪、狡猾、拜金主义等共性,但区别在于高布赛克是早期资产者典型,只能以原始的高利贷方式榨取利润;葛朗台则懂得投机,能成功驾驭资本流通;纽沁根则是金融资产阶级典型,买空卖空、牟取暴利的手段是前人望尘莫及,且没有守财奴气质而挥金如土,穷奢极欲。13、《死魂灵》中的人物形象包括空虚贫乏无主见的玛尼罗夫、顽固固守死水一潭的女地主科罗皤契加、粗暴放荡的地主恶少诺兹德辽夫、从外貌到内心都充满动物性的梭巴开维支貌,以及冷酷贪婪、唯利是图的新兴资产阶级代表乞乞科夫。普希金的吝啬到病态的守财奴形象则被物化,丧失了人性,异化成了非人。14、本文分析了于连和拉斯蒂涅这两个文学形象。于连是法国斯丹达尔《红与黑》的主人公,是法国复辟王朝时期个人奋斗的典型。他出身低微,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仇恨贵族阶级。然而,为了向上爬,他以虚伪为武器,以反抗和妥协为手段,开始了个人奋斗之路。他的性格是在德·瑞那市长家、贝尚松神学院和拉木尔侯爵府三个典型环境中形成,从一个具有反抗意识的青年逐渐发展到与教会及黑暗势力妥协乃至与之同流合污的野心家。最后,个人主义美梦破灭后,他认识到贵族阶级绝对不容许他跨越封建等级的樊篱。其悲剧命运既揭示了复辟时期平民的激烈反抗和贵族与教会腐败统治,也说明广大平民青年的个人奋斗在专制特权社会中必然失败的客观真理。拉斯蒂涅是巴尔扎克《高老头》主人公,是复辟王朝后期资产阶级政治家和野心家的典型。小说描写了他由一个没落贵族子弟腐化成资产阶级野心家的全过程。人生三课鲍赛昂夫人、逃犯伏脱冷、高老头完全改变了他。使他从一个涉世不深而怀有几分正义感的青年走上野心家的道路。在巴尔扎克后来的小说中,拉斯蒂涅更是不择手段而飞黄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