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59fe35fc01c41eb986ca729e1a62ac8/d59fe35fc01c41eb986ca729e1a62ac81.gif)
![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59fe35fc01c41eb986ca729e1a62ac8/d59fe35fc01c41eb986ca729e1a62ac82.gif)
![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59fe35fc01c41eb986ca729e1a62ac8/d59fe35fc01c41eb986ca729e1a62ac83.gif)
![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59fe35fc01c41eb986ca729e1a62ac8/d59fe35fc01c41eb986ca729e1a62ac84.gif)
![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59fe35fc01c41eb986ca729e1a62ac8/d59fe35fc01c41eb986ca729e1a62ac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
(节选)解读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对一种反动哲学的1
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一本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它写于1908年2月到10月,并于1909年5月在莫斯科出版。
(一)写作和发表时间一、历史背景
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一本重要的2为了揭露和批判马赫主义等资产阶级思想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实质,捍卫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阐明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正确总结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旗帜鲜明地反对国际国内的修正主义错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列宁撰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这部伟大著作,系统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为了揭露和批判马赫主义等资产阶级思想的主观唯心主义和3
该书的出版,是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列宁主义阶段的标志。它从哲学斗争的高度,揭示了自然科学领域中唯心主义的危害性。列宁驳斥了马赫主义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歪曲和攻击,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在联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原理。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同机会主义斗争的产物,也是新的革命实践的结晶。它捍卫、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二)写作意义(二)写作意义4二、基本内容
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列宁揭露了马赫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实质,论述了哲学上两条认识路线的根本对立,批判了马赫主义的不可知论,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三个重要结论,剖析了马赫主义的主观真理论,阐明了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以及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二、基本内容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列5二、基本内容第二章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二)(节选)P3484、有没有客观真理?(节选)(一)真理的客观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所谓真理,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反映。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按照列宁的说法,就是指“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俄国的马赫主义者波格丹诺夫反对这个观点,他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对于波格丹诺夫的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列宁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并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客观真理论。二、基本内容第二章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6二、基本内容这一节主要讲了二层意思:
(1)对绝对真理的否定就是否认客观真理。波格丹诺夫说:“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否定任何真理的绝对客观性,否定任何永恒真理。”列宁指出他的错误主要在与:一是否认绝对真理,波格丹诺夫虽然根本否定绝对真理,但他并没有回答有没有客观真理,其原因正如列宁所说:“否定人的某些表象中的相对性因素可以不否定客观真理;但是否定绝对真理,就不可能不否定客观真理的存在。”
为什么说否定绝对真理而不否定客观真理是不可能的?因为一切真实的、正确的认识,都是对永恒发展的客观世界的反映,它具有客观内容,这是绝对的,因而这种认识在根本上是绝对的。二、基本内容这一节主要讲了二层意思:为什么说否定绝对7二、基本内容二是波格丹诺夫主张主观真理。波格丹诺夫给真理下的定义是: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个定义在认识路线上是和唯物主义反映论根本对立的。那就是说,离开人的思想就没有真理,真理的内容依赖于主体,这是否认了真理的客观内容,否定了客观真理。二、基本内容二是波格丹诺夫主张主观真理。8二、基本内容列宁指出:“波格丹诺夫对客观真理的否定,就是不可知论和主观主义。”这种否定的荒谬在于它是反科学的,必然导致信仰主义(即宗教神学)。另外,它的荒谬还在于为宗教大开方便之门,如果真理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那么天主教教义也是真理了。二、基本内容列宁指出:“波格丹诺夫对客观真理的否定,就是不可9二、基本内容(2)否认客观真理是波格丹诺夫追随并坚持马赫主义的唯心主义路线的必然结果。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绝对真理是不容否定的,因为物质世界的存在是客观的、永恒的、绝对的,这是真理绝对性的根据。否定绝对真理,就否定了真理所反映的物质世界的绝对存在,也就否定了客观真理。否定客观真理并不是波格丹诺夫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马赫主义路线的必然结果。马赫主义从“物是感觉的集合”出发,不可避免地会否定客观真理的存在。二、基本内容(2)否认客观真理是波格丹诺夫追随并坚持马赫主义10二、基本内容
列宁认为哲学上两条路线的斗争永远不会停止,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永远不会陈腐。接受或抛弃物质概念这一问题,是人对他的感官的提示是否相信的问题,是关于我们认识的源泉的问题。这是自有哲学就提出来了的问题,只有坚持物质概念,才能坚持唯物主义,承认客观真理,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二、基本内容列宁认为哲学上两条路线的斗争永远不会停11二、基本内容5.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或论亚·波格丹诺夫所发现的恩格斯的折中主义P352
在这一节里,列宁批判了波格丹诺夫在真理上对恩格斯的歪曲和攻击,阐明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本节共讲了3层意思。二、基本内容5.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或论亚·波格丹诺夫所发现12(1)波格丹诺夫对恩格斯的攻击是徒劳的。
波格丹诺夫从马赫主义的观点出发,认为在承认真理的相对性上,他和恩格斯的观点“差不多”。其实在真理的相对性上,恩格斯和波格丹诺夫的观点是处于根本对立的状态。(1)波格丹诺夫对恩格斯的攻击是徒劳的。13
波格丹诺夫认为在真理问题上恩格斯是“折衷主义”者,他根本不是驳斥恩格斯,而是在唱高调,只是暴露他对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无知。杜林自诩他的理论是对世界永恒真理的认识,恩格斯在批判杜林所谓真理不变论这种形而上学观点时,指出了永恒真理是有的。(比如,“拿破仑死于1821年5月5日”,这个真理就是绝对的、永恒的)所以要善于提出和解决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波格丹诺夫认为在真理问题上恩格斯是“折衷主14(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为了进一步批判波格丹诺夫否认绝对真理是以唯心主义的相对主义作为其认识论的基础。
首先,绝对真理是存在的,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认识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就意味着向绝对真理的不断接近,绝对真理的因素或颗粒不断增多。(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15其次,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区分,是“不确定”的,又是“确定”的。
所谓区分是不确定的,是指不能把真理性认识凝固化,当成僵死的、不发展、不变化的教条,要承认真理既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如果只承认真理的绝对性而不承认真理的相对性,就要陷入独断论和教条主义的错误。所谓区分是确定的,是说绝对真理不同于相对真理,只承认相对真理而不承认绝对真理,就要犯唯心主义、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的错误。其次,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区分,是“不确定”的,16(3)唯物辩证法与相对主义的关系。列宁指出,把相对主义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必然陷入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错误,这正是波格丹诺夫等马赫主义者所走的道路。相对主义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和无条件性,认为一切都是相对的,一切是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就必然导致主观主义和不可知论。(3)唯物辩证法与相对主义的关系。17列宁指出:“辩证法包含着相对主义、否定、怀疑论的因素,可是它并不归结为相对主义。”(P358)这里所谓辩证法包含着相对主义是指承认认识的相对性,承认认识、知识都受一定历史条件限制而不能穷尽对象的所有方面。但辩证法又认为,任何正确的反映了客观对象的相对真理,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因素和成分,而相对真理的认识向绝对真理的接近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列宁指出:“辩证法包含着相对主义、否定、怀疑论的18
总之,辩证法认为相对之中有绝对,人们必须在绝对与相对的统一中来把握相对。与此相反,相对主义虽然承认相对,但它割裂相对与绝对的关系,并片面夸大相对性,因而是不正确的。
所谓辩证法包含着否定,是指辩证的否定,认为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是包含肯定的否定,相对主义也承认否定,但这不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而是割裂发展与联系的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总之,辩证法认为相对之中有绝对,人们必须在绝对与19二、基本内容6、认识论中的实践标准(节选)P358这一节主要论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揭示了认识论中两条路线对立的基础。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二、基本内容6、认识论中的实践标准(节选)P35820(1)关于两条根本对立的哲学认识路线
列宁提出在感觉、思想和物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哲学认识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呢?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恩格斯坚持第一条路线,即唯物主义的路线。马赫坚持第二条路线,即唯心主义的路线。”(1)关于两条根本对立的哲学认识路线21
(2)关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三个结论
列宁正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自在之物”的客观性和可知性的观点,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三个结论。
22
第一个结论:“物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着的。”
这是指认识对象的客观性,认为认识的对象是物质世界,这就在本质上把唯物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区别开来了。前者承认认识对象是在人的意识之外客观存在着的,意识、感觉不过是对外部世界客观实在的反映;后者否认认识对象的客观存在,主张认识只是意识自身的自我认识。
第一个结论:“物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不23
第二个结论:“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原则的差别。差别仅仅存在于已经认识的东西和尚未认识的东西之间。”这是指认识世界和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这个结论划清了唯物主义认识论同不可知论的界限。它告诉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人类可以不断地把自在之物转变为为我之物,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第二个结论:“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没有而24
第三个结论:“在认识论上和在科学的其他一切领域中一样,我们应该辩证地思考,也就是说,不要以为我们的认识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去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怎样从不完全的不确切的知到比较完全的比较确切的知。”
这是指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从不认识到认识、由不全面不确切不深刻的认识到比较全面比较确切比较深刻的认识的曲折前进的过程。这就划清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同旧唯物主义机械反映论的根本界限。
第三个结论:“在认识论上和在科学的其他一切25二、基本内容第五章最近的自然科学革命和哲学唯心主义(节选)
8.“物理学”唯心主义的实质和意义P360
二、基本内容第五章最近的自然科学革命和哲学唯心主义26第一层次(P360-1至P361-3):剖析马赫哲学的谬论,强调马赫主义不是唯物主义,而实质是哲学唯心主义。第二层次:阐述物理学唯心主义和物理学危机的联系。第三层次:阐述物理学唯心主义产生的两个原因,并阐明辩证法和相对主义的关系。第四层次:阐述现代物理学虽然在曲折地、自发地发展,但已处在“临产”状态,正在生产辩证唯物主义。第一层次(P360-1至P361-3):剖析马赫哲学的谬论27第一层次剖析马赫哲学的谬论,强调马赫主义不是唯物主义,而实质是哲学唯心主义。P360-1“不论在哲学上或在物理学上,我们的马赫主义者都是盲目地赶时髦,不能够根据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对某些思潮作一个总的概述,并对它们的地位作出评价。”(这一段批评了马赫主义者只会赶时髦,不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第一层次剖析马赫哲学的谬论,强调马赫主义不是唯物主义,28P360-2“在马赫主义中,和这个学派有联系的,不是使马赫主义同其他一切唯心主义哲学的流派和体系相区别的东西,而是马赫主义和整个哲学唯心主义共有的东西。”(这一段是指在俄国的马赫主义者的思想体系中包含着哲学唯心主义。)P360-2“在马赫主义中,和这个学派有联系的,不是使马赫29第二层次阐述物理学唯心主义和物理学危机的联系。P363-1“调和者莱伊极力要把现代物理学的一切学派联合起来反对信仰主义!这是好心肠的虚伪……物理学的唯物主义基本精神,正如整个现代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基本精神一样;将克服所有一切危机,但是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去代替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这一段批评了调和论者莱伊的观点,指出现代物理学的危机的根源在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等同于原子结构,由于电子的发现,所谓原子不可分的观点已经破产,从而给物理学的唯心主义留下了地盘。)(注:“物理学的危机”是指现代物理学的危机,经典物理学认为,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不可分的,但现代物理学证明,原子是可分的,于是唯心主义就认为世界不是物质的,电子是非物质的,这就是所谓现代物理学的危机。)第二层次阐述物理学唯心主义和物理学危机的联系。30P363-2“现代物理学的危机就在于它不再公开地、断然地、坚定不移地承认它的理论的客观价值,——调和者莱伊常常力图掩盖这一点,但是事实胜于一切调和的企图。”
(这一段是指现代物理学危机的哲学根源在于它不能够坚持客观真理的观点。)总之,现代物理学的危机就在于它坚持了物理学的唯心主义,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P363-2“现代物理学的危机就在于它不再公开地、断然地、坚31第三层次阐述物理学唯心主义产生的两个原因,并阐明辩证法和相对主义的关系。
P365-1“反动的意向是科学的进步本身所产生的。自然科学的辉煌成就,它向那些运动规律可以用数学来处理的同类的单纯的物质要素的接近,使数学家忘记了物质。‘物质在消失’,只剩下一些方程式。在新的发展阶段上,仿佛是通过新的方式得到了旧的康德主义的观念:理性把规律强加于自然界。”(这一段是讲物理学唯心主义产生的第一个原因,即旧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结构,当原子打开了,发现了电子,人们误以为物质消失了。特别是在数学领域,人们误以为数学公式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第三层次阐述物理学唯心主义产生的两个原因,并阐明辩证法和32P365-2“产生‘物理学’唯心主义的另一个原因,是相对主义的原理,即我们知识的相对性的原理。这个原理在旧理论急剧崩溃的时期以特殊力量强使物理学家接受;在不懂得辩证法的情况下,这个原理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这一段分析了物理学唯心主义产生的第二个原因,即相对主义原理。按照相对主义观点,任何知识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客观的,这就必然导致怀疑论或主观唯心主义。事实上,任何科学真理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P365-2“产生‘物理学’唯心主义的另一个原因,是相对主义33P366-2“物理学的一切旧真理,包括那些被认为是不容争辩和不可动摇的旧真理在内,都是相对真理,——这就是说,任何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真理是不会有的。不仅整个马赫主义,而且整个“物理学”唯心主义都是这样断定的。绝对真理是由发展中的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的;相对真理是不依赖于人类而存在的客体的相对正确的反映;这些反映愈来愈正确;每一个科学真理尽管有相对性,其中都含有绝对真理的成分,——这一切论点,对于所有钻研过恩格斯的《反杜林论》的人来说是不言而喻的,而对于“现代”认识论来说却是无法理解的。”(这一段阐述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注:“现代”认识论是指马赫主义)P366-2“物理学的一切旧真理,包括那些被认为是不容争辩和34第四层次阐述现代物理学虽然在曲折地、自发地发展,但已处在“临产”状态,正在生产辩证唯物主义,预言辩证唯物主义必将代替经验主义。第四层次阐述现代物理学虽然在曲折地、自发地发展,但已处在35P369-2“总之,今天的‘物理学’唯心主义,正如昨天的‘生理学’唯心主义一样,不过是意味着自然科学一个门类里的一个自然科学家学派,由于没有能够直接地和立即地从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上升到辩证唯物主义而滚入了反动的哲学。现代物理学正在走这一步,而且一定会走这一步,但它不是笔直地而是曲折地,不是自觉地而是自发地走向自然科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和唯一正确的哲学;它不是清楚地看见自己的‘终极目的’,而是在摸索中接近这个目的;它动摇着,有时候甚至倒退。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产证申请书范文
- DB13JT-城市桥下空间及保护区管理标准
- 扶贫住房申请书
- 工商核名申请书
- 2024-2025学年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 购物申请书范文
-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六校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 学生建档立卡户申请书
- 2024-2025学年重庆市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试题(解析版)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试题(解析版)
- 防呆防错十大原理及案例分析
- 区块链金融发展的现状、挑战与前景
- 《我是班级的主人翁》的主题班会
- 产品报价单(5篇)
- GB/T 43153-2023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基本规范
- 不锈钢栏杆施工工艺
- 陕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3
-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同步练习(全册)
- 人教部编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单元计划
- 旅行社运营实务电子课件 1.2 了解旅行社核心业务部门
- vc约起来史上最全180个知名投资人联系方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