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基床病害与防治课件_第1页
第6讲-基床病害与防治课件_第2页
第6讲-基床病害与防治课件_第3页
第6讲-基床病害与防治课件_第4页
第6讲-基床病害与防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路病害类型基床病害边坡病害基底及软弱地基病害特殊地区病害铁路病害类型基床病害基床常见病害及类型基床常见病害的类型基床病害的防治原则基床病害的整治基床常见病害及类型基床常见病害的类型基床常见病害及类型普通铁路表层0.6米,底层1.9米,共2.5米;客运专线表层0.7米,底层2.3米,共3.0米基床常见病害及类型普通铁路表层0.6米,底层1.9米,共2.一、基床常见病害翻浆冒泥是历年来中国既有铁路线最常见的路基病害之一,也是数量最多的路基病害,在多雨季节,土质不良地段基床病害频繁发生。基床性翻浆冒泥又可分为土质基面翻浆冒泥、风化石质基面翻浆冒泥、裂隙泉眼翻浆冒泥。(一)翻浆冒泥一、基床常见病害翻浆冒泥是历年来中国既有铁路线最常见(一)翻浆冒泥基床土:主要内因水:诱发因素动荷载:主要外因1、土质基面翻浆冒泥2、风化石质基面翻浆冒泥3、裂隙泉眼翻浆冒泥4、基床翻浆一、基床常见病害(一)翻浆冒泥基床土:主要内因水:诱发因素动荷载:主要外因1(一)翻浆冒泥基床表层土质一般是粉质粘性土,液限大于32(土从流动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率称为液限

),塑性指数大于12(液限与塑限的差值称为塑性指数)。由于地表排水不良或地下水发育,使路基面土质软化或振动液化成泥浆。在列车动力作用下,泥浆被挤入道床,并在轨枕端部及中部连续喷出。主要特征:在雨季或春融后,1、土质基面翻浆冒泥一、基床常见病害(一)翻浆冒泥基床表层土质一般是粉质粘性土,液(一)翻浆冒泥

这种冒泥一般在路堑内发生,基床为易风化的岩石(如页岩、板岩、千枚岩等),其风化物为泥质,当路基面有不深的道砟陷坑,且有地表水深入时,这些风化物被浸泡软化或震动液化成泥浆,在列车动力作用下将其挤入道床,形成翻浆冒泥。

主要特征与土质翻浆冒泥相似,路基面的风化软化层较薄,其下部岩层仍较坚硬。2、风化石质基面翻浆冒泥一、基床常见病害(一)翻浆冒泥这种冒泥一般在路堑内发生,基床为易

如路堑由坚硬的岩层组成,裂隙发育,裂隙中含有颗粒细小的泥质风化物,当裂隙水及泉水沿裂隙渗流至路基面时,混合着风化物,在列车动力作用下,从道床挤出,形成翻浆冒泥。

主要特征:终年有翻浆冒泥,雨季更为严重,一般出现在山区和丘陵地区线路上。3、裂隙泉眼翻浆冒泥(一)翻浆冒泥一、基床常见病害如路堑由坚硬的岩层组成,裂隙发育,裂隙中含有颗粒(二)下沉当基床土质为淤泥、风化残积物、粉质粘土等时,由于翻浆冒泥,路基面上的土逐渐侵蚀流失;再加上地表水流入,道砟囊大量积水不断加深致使基床土体饱和软化,强度显著降低。在列车动力下,道砟陷入基床,因而使路基下沉。一、基床常见病害可分为沉落、道砟囊、道砟陷槽(二)下沉当基床土质为淤泥、风化残积物、粉质粘土(二)下沉一、基床常见病害(二)下沉一、基床常见病害(三)外挤一般发生在路堑地段,土质与“下沉”中相同,厚度约为0.4~1.5m,下有刚卧层。由于翻浆冒泥的发展,地表水深入,道砟囊中大量积水,使基床土质饱和软化,承载力显著降低。在列车动力作用下,基床产生塑性流动,但由于刚卧层的存在,形成滑动面。一、基床常见病害表现形态一般分为隆起和挤出(三)外挤一般发生在路堑地段,土质与“下沉”(三)外挤一、基床常见病害(三)外挤一、基床常见病害一、基床常见病害下沉和外挤的一般规律沉落:多发生在路堤地段,基床土逐渐压密,轨道缓慢下沉道砟囊:多发生在路堤地段,基床出现不均匀变形道砟陷槽:路堤、路堑地段均可见隆起:路堤、路堑地段均可见,表现在道床坡脚或路肩部位,基床内有明显变形挤出:一般发生在路堑地段,出现在侧沟部位,基床内存在刚卧层一、基床常见病害下沉和外挤的一般规律沉落:多发生在路堤地段,二、基床常见病害预防

1.新线路基采取改善基床土和达到压实标准,做好基床排水等,是预防基床病害最有效最节省的办法。

2.认真做好线路的养护维修工作,经常保持轨道的良好状态,使列车动力正常地传递到路基基床。

3.保持道床饱满整洁,及时清筛道床,挖除不深的道碴陷坑,整平路基面,做好排水坡度,必要时视陷坑深度落低路肩,排除陷坑积水。

4.保证各种排水设施处于良好状态,达到不淤塞,不积水,排水畅通。

5.在基床病害发生初期,应及早采取措施整治,防止继续扩大。

6.对于整治基床病害所修建的各项设备,应经常检查。如发现轻微损坏或状态不良,应及时整修,使其发挥正常作用。二、基床常见病害预防三、基床常见病害的整治(一)整治原则翻浆冒泥1、综合整治,消除水的影响2、处理部位限于基床表层或基床面下沉外挤1、改变基床土质,提高其承载能力2、处理部位可达基床表层以下甚至底层三、基床常见病害的整治(一)整治原则翻浆冒泥1、综合整治,消三、基床常见病害的整治(二)整治方法1、线路抬道原理:抬高轨道,增加道床厚度,使传递至基床顶面的荷载减小适用条件:程度较轻的基床翻浆冒泥、基床下沉外挤病害的整治三、基床常见病害的整治(二)整治方法1、线路抬道2、土工膜(板)封闭层

三、基床常见病害的整治(二)整治方法原理:封闭层可防止地表水下渗造成基床表层软化,阻隔翻浆体上冒污染道床;2、土工膜(板)封闭层三、基床常见病害的整治(二)整治方法在路基面上铺设一层不透水型合成材料的隔层,一般与砂垫床配合整治翻浆冒泥。在具备发生翻浆冒泥的路段,铺设封闭层可起到预防病害发生的作用三、基床常见病害的整治2、土工膜(板)封闭层

在路基面上铺设一层不透水型合成材料的隔层,一三、基床常见病害的整治2、土工膜(板)封闭层

三、基床常见病害的整治2、土工膜(板)封闭层适用条件:适用于各种土质、风化岩质基床的基面翻浆冒泥病害的整治,但基床土强度不足时不能使用。材料:土工膜(板):是不透水排水型土工合成材料,如聚氯乙烯板、塑料油膏布等。施工时间:天窗时间或架空轨道、减速慢行的条件下进行。2、土工膜(板)封闭层

三、基床常见病害的整治适用条件:适用于各种土质、风化岩质基床的基面三、基床常见病害的整治3、基床表层补强

(二)整治方法原理:在基床表层内铺设土工网、土工格栅、土工格室,提高基床的承载能力与稳定性三、基床常见病害的整治3、基床表层补强(二)整治方三、基床常见病害的整治3、基床表层补强

土工格栅三、基床常见病害的整治3、基床表层补强土工格栅三、基床常见病害的整治3、基床表层补强

土工网三、基床常见病害的整治3、基床表层补强土工网三、基床常见病害的整治3、基床表层补强

土工格室三、基床常见病害的整治3、基床表层补强土工格室用于整治基床下沉、外挤病害效果良好:将格室置于基床上部,基床软土层只需挖去相当于格室深度的部分,置换厚度仅0.2m左右。格室内允填碎石或中粗砂,构成大刚度结构体。格室下部铺土工布.土工布下再垫砂5cm。三、基床常见病害的整治3、基床表层补强

用于整治基床下沉、外挤病害效果良好:将格室置于基床上部,基床三、基床常见病害的整治4、换填基床表层

适用于:易发生下沉外挤或深陷槽病害的软弱基床换填厚度:视软弱层厚度而定,一般50—60cm注意:换填料为透水性土时,要做好基床横向排水三、基床常见病害的整治4、换填基床表层适用于:易发(1)砂垫床

在碎石道床下铺一定厚度的砂层,将碎石道砟与路基面隔离。砂垫床采用中砂或级配良好的粗砂,顶面宽度不宜超过轨枕长度,一般为230cm,边坡1:2,厚度15~25cm,长度除了翻浆冒泥地段外应向两端各延长至少5m。三、基床常见病害的整治4、换填基床表层

(1)砂垫床三、基床常见病害的整治4、换填基床表层三、基床常见病害的整治4、换填基床表层

(1)砂垫床作用:使路基面受力均匀,避免碎石与路基面直接接触破坏路基面的平整。从而避免路基面因坑洼不平积水而造成的翻浆冒泥。

适用条件:整治无地下水影响的路基面翻浆冒泥;不可用于裂隙泉水翻浆冒泥。三、基床常见病害的整治4、换填基床表层(1)砂垫床三、基床常见病害的整治4、换填基床表层

(2)换土挖除基床不良土,换以掺料土或砂,以改良基床土质,提高基床的承载力。一般要求将基床病害深度内的土全部挖除,换土从基床病害地段向两端各延长2~5m,换土地段两端各10m范围内应彻底清筛道床。三、基床常见病害的整治4、换填基床表层(2)换土适用于整治下沉、挤出及翻浆冒泥等基床病害。三、基床常见病害的整治4、换填基床表层

(2)换土适用于整治下沉、挤出及翻浆冒泥等基床病害。三、基床常见病害的三、基床常见病害的整治4、换填基床表层

(3)路肩换片石适用于:路堑内的下沉、外挤等病害三、基床常见病害的整治4、换填基床表层(3)路肩换三、基床常见病害的整治4、换填基床表层

特点:处理病害较为彻底的一种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