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第六版15免疫耐受课件_第1页
医学免疫学第六版15免疫耐受课件_第2页
医学免疫学第六版15免疫耐受课件_第3页
医学免疫学第六版15免疫耐受课件_第4页
医学免疫学第六版15免疫耐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要内容1.免疫耐受概念2.适应性免疫耐受形成机制(中枢耐受和外周耐受机制)3.影响适应性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主要内容1概念

免疫耐受(immunologicaltolerance)是指免疫系统对某些特定抗原所表现出的无应答状态。免疫抑制:外因作用下,对抗原的普遍无反应状态,无抗原特异性;免疫缺陷:免疫功能障碍,对外来抗原低反应或无反应,无抗原特异性。概念2耐受原——引起免疫耐受的抗原自身抗原→天然免疫耐受非自身抗原→免疫原→特异性免疫应答耐受原→获得性免疫耐受耐受原——引起免疫耐受的抗原3In1945,Owenfirstobservedimmunologictolerancetoallogenicantigeninfetalperiod

(胚胎期形成的免疫耐受)cattleofdizygotictwin胚胎期及新生期接触抗原所致的免疫耐受第一节免疫耐受的形成In1945,Owenfirstobservedim4In1953,PeterMedwarandcolleaguesinducedimmunologicaltolerancetoskinallograftsinmicebyneonatalinjectionofallogeneiccells

(新生期诱导耐受)In1953,PeterMedwarandcolle5stain-AAdultGraftrejectedSkingraftBStain-A1-2weeksstain-BAdult

stain-AAdultGraftrejectedSki6stain-Bstain-Cstain-ANewbornGraftBacceptedGraftCrejectedSkingraftCSkingraftBLymphocytesinjectionstain-B8weeksstain-AStain-A1-2weeksstain-Bstain-Cstain-ANewbornGr7胚胎期免疫系统接触特定抗原后,针对该抗原的特异性细胞克隆即被清除或被“禁闭”,机体将该抗原视为自身成份,出生后将不对此抗原产生应答。1957年Burnet的克隆清除学说(clonaldeletiontheory)FrankBurnet1900--1990NobelPrize1960胚胎期免疫系统接触特定抗原后,针对该抗原的特异性细胞克隆8"fordiscoveryofacquiredimmunologicaltolerance"SirFrankMacfarlaneBurnetAustraliaWalterandElizaHallInstituteforMedicalResearch

Melbourne,Australiab.1899d.1985PeterBrianMedawarUnitedKingdomUniversityCollege

London,UnitedKingdomb.1915d.1987

TheNobelPrizeinPhysiologyorMedicine1960BillinghamRE,BrentL,MedawarPB(1953)‘Activelyacquiredtolerance’offoreigncells.Nature172:603–606F.M.Burnet,TheClonalSelectionTheoryofAcquiredImmunity

(VanderbiltUniv.Press,Nashville,TN,1959)."fordiscoveryofacquiredimm91.抗原剂量(1)低带耐受(lowzonetolerance)抗原剂量过低,不足以激活T、B细胞所致的耐受。小剂量TD-Ag致T细胞耐受。(2)高带耐受(highzonetolerance)Ag剂量过高,抑制性T细胞被活化,产生抑制性细胞因子抑制免疫应答。大剂量TD-Ag和TI-Ag致T细胞和B细胞耐受。(一)抗原因素后天接触抗原所致的免疫耐受1.抗原剂量(一)抗原因素后天接触抗原所致的免疫耐受10医学免疫学第六版15免疫耐受ppt课件11医学免疫学第六版15免疫耐受ppt课件12医学免疫学第六版15免疫耐受ppt课件132.抗原的性质可溶性Ag、解聚合可溶性Ag、结构简单Ag、亲缘关系近Ag免疫耐受2.抗原的性质免疫耐受143.抗原注射的途径诱导耐受经鼻内、口服、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皮下及肌肉注射4.抗原在体内的持续时间抗原持续刺激→免疫耐受抗原消失→免疫耐受逐渐消退5.抗原表位特点3.抗原注射的途径15(二)机体方面的因素1.年龄及发育阶段免疫系统越成熟越不易诱导耐受

胚胎期<新生期<成年期2.生理状态免疫抑制状态有利于耐受的建立3.遗传背景不同动物建立耐受的难易度不同(二)机体方面的因素16第二节免疫耐受机制(一)中枢免疫耐受机制中枢免疫器官内未成熟的T、B淋巴细胞,识别自身抗原的细胞克隆被清除而形成的自身耐受。

第二节免疫耐受机制171.T细胞的中枢耐受1.T细胞的中枢耐受182.B细胞的中枢耐受2.B细胞的中枢耐受19(二)外周耐受机制产生机制:1.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克隆无能2.免疫忽视3.调节性T细胞作用4.免疫豁免(二)外周耐受机制201.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克隆无能

(1)T细胞克隆无能1.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克隆无能

(1)T细胞克隆无能21医学免疫学第六版15免疫耐受ppt课件22(2)B细胞克隆无能(2)B细胞克隆无能232.免疫忽视(immunologicalignorance)自身抗原(浓度太低)自身应答性T不能被激活多克隆激活剂、CK等激活2.免疫忽视自身抗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