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葛根与粉葛_第1页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葛根与粉葛_第2页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葛根与粉葛_第3页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葛根与粉葛_第4页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葛根与粉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葛根与粉葛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wi干燥又名葛藤、野扁葛,除新疆、西国大部分省区多有分布。本品药材性状干燥根长圆柱形呈纵切的长方形厚片或小方块,长5~3,c0.5淡棕色至棕色,有纵皱纹,粗糙。切面黄白色黄棕色有的纹理明显质纤维性强。规格等级:()野葛:按形状分为葛方及葛片两种:、葛方:鲜时纵横切成1骰形方块,切面粉白色或淡黄色,有粉性,质坚实,气微,味甘,无杂质、虫蛀、霉变;、葛片:类圆柱形,鲜时横切成0.6~0表皮多黄白色,切面粉白色或黄白色,具粉性,有较少纤状纹理,质坚实,间有破碎、小片,无、虫蛀、霉变;()家葛(广葛):系指广西种者,特征是纤维少,粉白色,断面显环纹,粉性大,纤维少,气微,味甘,剖瓣长13~7cm中部宽5上,无杂质、虫蛀、霉变;二等:鲜时刮去外皮,不剖瓣,表面黄白色,断面色白,有环纹,纤维多,有粉性,中部直径1.,间有断根、碎破、小块,无茎蒂、杂质、虫蛀、霉变。津热头痛、项背强痛,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中风偏瘫,胸痹酒毒伤中。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抗心肌缺血,扩,降压,减慢心率,抗心律失常,抗心,制β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癌,提高学习记忆功能,抗氧化,抗缺氧,抗乙醇解毒,抗流感病毒感制酶活性,保肝作对动脉内皮细胞用,对β受体有阻断作用。其它药用部位:()葛花:为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花蕾,立秋圆形或略成扁肾形,长5~1,m2~2~片灰绿色,基部连合,先端齿裂,裂片披针形,其中齿合生,表面密被黄白色毛茸,基部有两片披针形的小苞片,花瓣片等长,突出于萼外或被花萼包被,蓝紫色,外部颜色较浅,呈淡蓝紫色或淡棕色,雄蕊10其中枚连合,雌蕊细长,微弯曲,外面被毛,气微弱,味淡;本品吐酸,吐血,肠风下血;葛花主要含异黄酮类(PE三萜皂苷、N酰基-N葡萄糖基色氨酸等成分。药理研究,本品有降血糖,抑制甘油三酸酯酶升高,抑制尿素氮,保肝作用;()葛叶:“主金刃疮,山行伤刺出血,卒不可得药,但挼叶敷之”;()葛谷:为野葛的种子,主下痢,解酒毒,补心,清肺;()葛粉:为野葛的块根经水磨而澄取的淀粉,用于烦热,口渴,热疮,喉痹;()葛蔓:为的藤蔓,用于痈喉痹。粉葛为豆科植物甘葛藤Puerathomsonth.又名丛类纺锤形或半圆柱形,长12~m4~的为纵切或斜切的厚片大小不一色去外皮的呈灰棕色体重,面可见由纤维形成纵纹。气微,味微甜。本品味甘、辛,;归脾、胃经。功效与葛根相同。葛根为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味甘,平《本草图经》曰引藤蔓,长一、二丈,紫颇似楸叶而青,七月著花似豌豆花,不。根形如手臂,紫五月五日午时采根。曝干。以入土深者,今人多以作粉食之甚益人品有葛粉即谓此也古方用根”《本草纲目》记有野生,有家种。其蔓延长,取治可作。其根外紫内白,八尺。其叶有三尖,如枫叶而长,面青。其花成穗累缀色其荚如小黄豆荚其子绿色,扁扁如盐梅子核,生嚼腥气,月采之。”根据本草记载判定葛根为今豆科的野葛Puerariaobata葛P.tho。这与目前市场流通的葛根的主流品种相一致,葛根的混种少见本草记载葛根的产地主要分布于南方各省据均南醒和升阳止泻等代已跨越了传统清解表的功,在心血管系统等方面显示了多性葛根的采收期本草记载多酮类活性成分积累来看葛根在冬季采收较为适宜古代本草中记载的葛的其它药用部为现代资源开发供本草学依据。野葛根含化学成分主要有:大大豆黄酮、大豆黄酮苷、葛根素、染料木素、刺芒柄花素、葛根素木糖苷(PG-’羟基葛根素(PG)1’羟甲氧基葛根素(PG)3’-萄糖基葛根素(PG)、葛根醇、葛根酚、葛根苷A羽扇烯酮、β谷甾醇、花生酸、二十二烷酸、二十四烷酸1二十四烷酸甘油酯、尿囊素6,二甲氧基香豆精5甲基海因槐花二醇广东相思子三醇、大豆皂醇A葛根甾醇C三萜皂苷异黄酮苷黄豆苷糖苷、氨基酸等。李石生等从野葛藤茎中分离得到二十四酸α甘油酯、β谷甾醇、6,7-氧基-’,’次甲二氧基异黄酮、芒黄酮、大豆苷元、大豆苷、素及胡萝卜苷。亦有报道葛根随不同采收季节与不同产地有很大差异,春季4~6月采收的葛根中葛根素含量最高月份含量最低。不同产地的葛根中葛根素含量最高可达7.西镇坪),最低的仅有0.5%我国中用粉葛而弃之资源较多的野葛和其它葛根研究证明葛根中含有较酮类成分,如葛根素、黄豆苷、黄豆苷。已经证明这些成分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葛所含上述成分则比野葛低得多也观察到葛素具有明显的抑制2,二硝基苯酚的升温作用其作用强度和维持时间与野葛和峨嵋葛相似证明黄酮类成分是葛根的降温成分一由于野葛的黄酮类含量比粉葛大似可解释野葛的作用强于粉葛但不能解释峨嵋葛黄酮含量低而解热作用强的现象可能葛根素是葛根解热分之一不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实验表明同品种的葛根和素均有减少心肌缺血动物数心肌缺血的作用。在毒性实验中发现,、粉葛和峨嵋葛毒性均小,而云较大,不宜应用于临床。陈士林等报道,从来自安徽霍山葛根基地葛根指纹图谱看,10批样品具有较好的相似性,平均共有峰总面积在9上。因此,利用指纹图谱可以较好地控制葛内在质量另一方面说明建立野生药材种植生产基地能很好地使药材质量稳定野葛与粉葛的一定要使用同品种的原料不同野葛的指纹图谱似各共有峰都存在,峰面积及相对面差异。葛藤的总黄酮含量与其根的成势相一致即根中总酮含量高的植物其藤茎中总黄酮高如葛属植物以野葛和粉葛根中的总黄酮含量较高同产地中又以产的为高相应的它们藤茎中的总黄酮含量也较高。植物生长期对化学成分的积累响如取一株的径较粗的样品中的总黄酮的含量明显高于直径较细的样品从T谱上可以看出种葛属植物茎提取液的斑与其根中的斑点相类植物藤茎的总黄酮含量与根中相接近有的甚至高于其根部这为扩大和保护葛属植物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加之葛藤茎较葛根再生周期短资源丰富易破坏等优点因此将葛藤茎开发成葛根的代用品,且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张雯洁等了密花葛蔓中葛根素素在根中含量较高(2.蔓为1.而总黄酮则是在藤茎中含量较高(4.根为3.且含量仅低于野葛。《中国药典》规定野葛中含葛根素不得少于2.;粉葛中含葛根素不得少于0.学凤等报道,在种产地(安徽、山东、山西、湖北、广西)葛根中以山东葛根含葛根素为最多(3.窦德明等报道秦岭山区天然产野葛根中种葛根异黄酮和葛根素含量与相关研究论文比较名列全国产地前茅从西部向东部种葛根异黄酮含量有降低的趋势以甘肃东南陕西西部秦区产的野葛根中3种葛根异黄酮总含量最高为8.肃徽县),葛根素含量6.总含量84低为2.西商州),葛根素含量2.总含量86别较大。同一野葛植物,其茎中3种主要异黄酮总含量为1.根素含量为1.别是根含量的54942明茎亦是重要的中药材资源,只是葛根异黄酮含量没有根含量高。同一野葛植物的主根种葛根异黄酮和葛根素含量均高于侧根。野葛中种葛根异黄酮和葛根素含量的大小次序为:主根侧根茎(地上部分)。野葛主根直径的大小与种葛根异黄酮和葛根素含量的大小没有直接。桑已曙等从峨嵋葛Pueraeies离鉴定出大豆苷元、大豆黄酮苷、染料木素、芒柄素、葛香豆雌酚、β谷甾醇。另有槐香豆素、芒柄花苷、大豆苷元7二葡萄糖苷、大豆苷元7葡萄糖苷、3甲氧基葛根素(PG)、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芹菜糖苷、8甲基雷杜辛-7糖苷、大豆苷、染料木苷、葛根素、二十八烷酸、尿囊素、二十五烷酸甘油酯、β胡萝卜苷。史海明等从食用葛根Pueraria得到个化合物:尿囊素、二十四酸α甘油酯、β谷甾醇、大豆苷元、染料木苷、大豆黄酮苷、葛根素、大豆苷元-8糖(→6)萄糖苷。据顾志平等实地调查报道目前全国各地作药根种类主贵州和四川曾一度眉葛作葛根药用。据调查,野葛是产量,主现已有甘葛藤和麻葛藤个品种。甘葛藤叶形较小,块根淀粉含量高;麻葛藤叶形较大块根纤维较多另三裂叶葛根在个别地区也作有葛葛应注意鉴别。冯瑞芝等报道若以葛根属的特有的有效葛根素及其它异黄酮类有效成分来评价葛根的质量时则野葛的质量最佳其次是粉。野葛总黄酮的含量一般在5以上,这对野葛具有鉴别意义。其它4种葛根:峨嵋葛藤、越南葛藤、云南葛藤、三裂叶葛藤含量均在4%以下,其中峨嵋葛的含量为1.%~1.,与野葛有明显区别。葛根素比其它种高3~。云南葛的黄酮含量低,而且有毒,虽然资源较丰富,但在民间不用。种异黄酮成分在葛属不同植物中的含量及比例不同,因而显示出的液相色谱图有差异野葛和粉葛是以葛根素的色谱峰为主嵋葛的主要峰是葛根素和黄豆苷其余种的主要峰是黄豆苷从液相目前商品流通和临床使用的主流品种野葛和粉葛的藤茎的TL图谱斑点明显多于葛属其它植物多数物都共同葛根素大豆苷和大豆苷元但越南葛思茅葛弧尾葛和云南葛的葛根素的明显,说明这些植物的葛根素含量较有从总黄酮含测定结果看出,野葛和的藤茎的酮含量高于葛属的其它。曾明等报道产地的野葛各量元素含量有异按异同可聚为下面几组:⑴辽宁、山东、四川、安徽这一组Z等1种元素含量相对较高尤其安徽产C含量高而C是协助胰岛素发挥生物作用的重要元素;有害元素P、A含量均较低或为;⑵贵州、江西这一组P的含量较高;⑶河北、云南和⑷陕西这两组Z等10种元素含量居中,而PbA几乎为;不同种的葛之间含量亦有差异得注意的是商品药的另一主流种甘葛元素含量相对均较低另一种有毒的苦葛与甘葛聚为一类二者的微量元素的积累较为相近;食用葛、三裂叶葛、密花葛、越南葛的Z、C、F、C、M、M、S、C、C、C等元素的含量均较主流野葛高,为扩大药源提供定依据。曾明等探讨中药葛根及其近缘种的分类地位及系统发育关系同时为葛根的指纹图谱鉴别提供分子标记测定并分析葛属种植物的内转录间隔区(I序列及5.8S列。结果测得该属种植物的片段包括ITS1.IT长序列以及126S分序列。野葛与粉葛的IT,1T差异性分别在2..,而山葛与野葛、粉葛在IT,IT差异性则分别达到8.4%12.以2根据I列特征构建的系统树不同产地的野葛首先粉葛作为野葛的变种,山葛独立成种较为合理。同属植物及易混品:()弧尾葛,又名密花葛,分布于云南,未透,灭血吸虫属蚴、钉螺孑孓;()萼花葛,又名黄毛萼葛,分布于云南,根偶作药用;()华葛,台湾作葛根药用;()食用葛,白色,长条板状,长25~cm~约0.5特强,亦有粗壮的长纤维味微甘而稍苦涩入口有淀粉黏稠感可;分布于云南、四西,资源较丰富,根药用及食用,花亦;()越南葛,又名山葛、北越葛、葛麻姆,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消渴,口腔破溃;花用于痔疮,酒精中毒;()峨嵋葛,干燥根形状扭曲呈不规则的类圆柱形黑褐色横断面粗糙具众隙;地区作葛根入药;花称苦葛花,用于痔疮,解酒毒;()云南葛,又名苦葛白红苦葛苦葛根苦葛藤云南葛藤块根柱状,见3黄褐色同心环,商品多纵切成长条状或短条状,有的稍扭曲,大小不等,表面色,粗糙,纤维性强,似毛状,外皮灰,苦分布于云南四川西藏资源丰富根有毒用于风热感冒,挥发油中分离出2个组分,鉴定出1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5.,主要含脂肪酸酯类;()三裂叶葛,分布于浙江、台湾、广东止渴,透发麻疹解毒根并有驱虫作用(掸邦葛分布于云南(10思茅葛分布于云南(1猪仔(豆科),具纺锤形或球形块根,肉质,长4~径2~端细长,木质化,表面深棕色,有短横列的突起和少数须状支根干燥的根表面灰褐色密布不规则的布白地区认为根亦有生津止渴之功,多作兽医用药(1)紫藤,干燥花蕾充葛花,呈不规则长圆形,长0.7~5cm3~c齿裂,密生细毛,形,蓝紫色,花瓣近圆形,旗瓣较大,,翼瓣基部有耳,龙骨瓣钝,镰状,雄蕊体,花柱内弯,柱头顶生;干燥根充葛根,呈圆柱形、块片状,直径2~面棕褐色,具不面黄白色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