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24-第4讲-人口与发展课件_第1页
发展经济学24-第4讲-人口与发展课件_第2页
发展经济学24-第4讲-人口与发展课件_第3页
发展经济学24-第4讲-人口与发展课件_第4页
发展经济学24-第4讲-人口与发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讲人口与发展第4讲人口与发展当单独二胎政策放开后,你的身边有人谈论过是否要二胎的话题吗?他们的观点如何?课前小问:当单独二胎政策放开后,你的身边有人谈论过是否要二胎的话题吗?世界人口的变动趋势如何?为什么越穷越生?我国要不要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主要问题世界人口的变动趋势如何?主要问题4第一节世界人口增长及其趋势

国家类别总人口(百万)人口增长率(%)1980199020081980-19901990-2008低收入国家1384653.8976.22.42.2下中等收入国家17942889.537031.61.4上中等收入国家423796.2949.31.91.0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36004339.35628.52.01.4其中:中国9811135.21324.71.50.9除中国外其他中、低收入国家26193204.14303.82.0-高收入国家825939.61068.70.70.7全世界44275278.96697.31.71.34第一节世界人口增长及其趋势总人口(百万5发展中国家人口爆炸性增长在1960—79年,世界年平均人口增长率约为l.9%,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平均每年为2.3%,发达国家只有0.9%。198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速趋缓。低收入国家人口增长率仍然很高,高收入国家稳定在低速,甚至有的发出现人口零增长和负增长。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远高于世界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爆炸性增长的结果过去近30年中,中国人口增长率一直比其他发展中国家低,而且下降得很快。2009年人口增长率只有0.5%,甚至比高收入国家还低。中国为世界人口增长率下降作出举世瞩目的贡献1970年代尤其是80年代,实施世界上最严厉的一胎化人口政策,出生率和增长率才开始逐年下降。人口增长率从1970年2.58%下降到1997年的1%,到2009年就下降到0.5%。5发展中国家人口爆炸性增长在1960—79年,世界年平均人口6二、惯性、社会习俗与人口增长势头宏观惯性的作用微观惯性的作用隐蔽的人口增长主要有两个原因隐蔽的人口增长:即使在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之后,迅速的人口增长往往保持强大的惯性,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个“滑行”时间可能是几十年。在总人口水平上的惯性在家庭水平上的惯性表明,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不管采取什么样的计划生育政策。当然,如果按现在的出生率和增长率,世界人口将增长得更多。6二、惯性、社会习俗与人口增长势头宏观惯性的作用微观惯性的作7其原因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率很高,发展中国家将近40%人口由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组成,青少年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比较大在总人口水平上的惯性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结构有关。必然结果是潜在的父母数目比现在要大得多。仅人口势头本身就将使发展中国家人口数目从1995年的45亿增加到人口稳定的2100年的73亿。如果发展中国家替换生育率(即每对夫妇只生2个孩子)今天能够达到,发展中国家人口在持平之前还要增加62%。预测大多数国家在2020年到2040年之前不会达到替换生育率。即使那时达到替换水平,也要到2075至2175年,才能达到人口零增长,即静态人口。7其原因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率很高,发展中国家将近40%8社会习俗中“多子多福”、“无后为大”等传统观念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传统观念微观水平上的家庭生育惯性与社会关于子女的习俗及其他因素有关贫困落后农村的养儿防老习俗,导致很强的生育男孩的性别偏好,尤其是各种风险威胁着养育子女直至成年情况下更是如此。养儿防老习俗即使采取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把生育率降到所希望的水平。家庭中女孩的生育数目也会加倍,一个农民家庭的总人口也会随之扩大很多。8社会习俗中“多子多福”、“无后为大”等传统观念也是一个渐变一、人口转变阶段(demographictransition)9第二节人口转变与死亡率的下降ⅠⅡⅢⅣ时期人口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转变:按照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动关系,把人口增长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高出生与高死亡率,第二:死亡率下降而出生率仍然很高,第三:死亡率继续下降但出生率下降得更快,第四:出生率下降趋缓死亡率下降很少。这一双高到双低的过程导致人口增长率的转变。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一、人口转变阶段(demographictransitio10发达国家人口转变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因而人口增长率非常缓慢。基本反映了19世纪以前工业化国家的人口变动情况。人口再生产没有受到人为控制,出生率接近生物学上最大量。第一阶段但这一时期因饥荒、瘟疫和战争,死亡率也很高。第二阶段:死亡率迅速下降而出生率高,人口增长迅速。发生在19世纪至19初。经济迅速发展和医学进步,健康和营养状况显著改善,使死亡率降低,预期寿命也延长三分之一。第二阶段出生率并没有下降,因为传统生育观念和制度。高出生率与下降的死亡率之间差距扩大,人口增长率急剧上升。10发达国家人口转变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11第三阶段: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下降更快,使人口增长率开始下降。反映19初到1950年代这一时期的人口增长情况。这一时期死亡率仍然在下降,但下降速率放慢。第三阶段工业化、城市化迅速发展,女性文化水平和社会经济活动参加率提高,避孕技术进步,出生率呈下降趋势,降幅大于死亡率。第四阶段:出生率下降步伐趋缓,死亡率因趋于极限下降很少。1950年代以后,低出生率伴随低死亡率,人口变动渐趋于零。2005年,高收入国家平均出生率是12‰,死亡率8‰,因此人口增长率只有0.4%。第四阶段其中有些工业化国家,如德国和日本出生率比死亡率低,人口出现负增长。11第三阶段: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下降更快,使人口增长率开始下中国在1949-2009年间,撇开19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特殊时期,基本上经历了人口转变的后三个阶段。12二、中国的人口转变中国在1949-2009年间,撇开19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13中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增长率(‰)1950-1960年代经历了人口出生率很高和死亡率不断下降,因此人口增长率较高,平均保持在2%以上。第一阶段1970-1990年代人口死亡率继续下降但人口出生率下降得更快,带来人口增长率显著下降,从1970年的2.58%下降到2001年的0.69%。第二阶段近10年来出生率和死亡率保持在低水平上,人口增长率保持在0.5-06%低水平,与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增长率相当。第三阶段2008年,高收入国家人口出生率为1.2%,死亡率为0.8%,人口增长率为0.4%。13中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增长率(‰)1950-1960年中国,在工业化还没有完成时,进入人口转型的第四个阶段。这意味着,中国也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经济还不太富裕。主要是中国在过去30多年中实施了极为严厉的一胎化政策所致,是制度和政策干预的人为结果,而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面临这两个问题的巨大挑战:社会保障这个沉重负担和劳动力短缺。中国人口转变出现的问题:未富先老中国,在工业化还没有完成时,进入人口转型的第四个阶段。这意味15三、当今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与死亡率的下降每千人粗出生率每千人粗死亡率196519902008196519902008低收入国家423032161011不包括中国与印度4638--2113--下中等收入国家3830201398上中等收入国家3526171178高收入国家201312109815三、当今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与死亡率的下降每千人粗出生率违反常理的现象:2004年英国、德国、比利时、瑞典人口死亡率为10‰,中国的人口死亡率为6‰,厄瓜多尔为5‰,孟加拉国为8‰、吉尔吉斯斯坦为7‰。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远高于工业国,致使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得多。年轻人所占总人口比重在发展中国家高。年轻人死亡率比年老人要低得多,这样,发展中国家全部人口死亡率就有可能比收入水平高的工业国家低。如果只是就某一个年龄组进行比较,比如说1-15岁年龄组和65岁以后年龄组进行比较,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就会高于工业国家。有些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低于发达国家:why?违反常理的现象:2004年英国、德国、比利时、瑞典人口死亡率17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下降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出现在19初法律和秩序的强制实施(通常是由殖民统治者制定),加上较发达的交通运输,使食物的生产和分配得到显著改善,使以前经常出现的阶段性饥荒大大减少。第二个阶段始于19中叶公共健康项目的实施这些项目包括在城镇建立供水和卫生系统,以及接种痘苗以预防致命疾病。第三个阶段包括通过医院和诊所提供的广泛而深入的医疗服务,使儿童死亡率大大降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婴儿死亡率还远高于发达国家,但从长期来看,由于医疗条件的改善,其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了。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的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是医学的巨大进步和粮食生产技术和分配系统的改善。结论这些改善主要是从发达国家扩散的结果,与经济发展无关。中国人口死亡率下降得很低,与发达国家相当,既有西方科技进步扩散的外在原因,也有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原因。17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下降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出现在118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的重要数据18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的重要数据19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的重要数据19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的重要数据20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的重要数据20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的重要数据21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的重要数据21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的重要数据22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的重要数据22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的重要数据23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的重要数据23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的重要数据24中国人口未来的低位值预测(万人)24中国人口未来的低位值预测(万人)为什么“越穷越生”?发展中国家高出生率的行为分析为什么“越穷越生”?发展中国家高出生率的行为分析从需求方面,运用微观经济学消费者行为理论说明家庭生育决策。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26一、家庭生育行为的微观分析横轴OC:需要子女的数目轴线纵轴OG:商品总量的需要I1、I2、I3、I4四条,表示商品和子女组合所获满足感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满足越大表示对商品和子女的购买力预算线ab斜率表示商品和子女的数量或价格比例Gca’aG3G2G1OC1C2C3bdbb‘ChgfeI4I3I2I1从需求方面,运用微观经济学消费者行为理论说明家庭生育决策。家庭收入增加而价格不变时,预算线向右上方移动,表示能够购买的于女和商品的数量增加。当家庭收入不变而价格变动时,预算线将依具体变动情况而向外向内旋转。27指父母养育子女所花费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子女带来的预期收入子女“价格”即养育子女的净成本或净价格。子女在未成年之前为家里劳动带来的收入为父母亲带来的预期收入父母亲年老后子女所支付的赡养费用。指抚养子女所花费的一切开支直接成本包括衣食、上学等支出。指父母亲抚养子女时所放弃的挣钱机会。机会成本如果母亲不养子女而把这些照顾时间用来工作,她将会得到一笔额外的收入。家庭收入增加而价格不变时,预算线向右上方移动,表示能够购买的“蠢儿理论”算一算你的父母供你上大学的成本和收益,就纯经济数字而言,要收支相抵,需要多长时间呢?给自己算笔账吧“蠢儿理论”给自己算笔账吧29收入越多,生育子女越多吗?主要原因就是暗含收入增加时生育观和养育子女成本不变这样错误的假定。马尔萨斯主义关于收入增加会导致人口数量增加的观点是错误的收入增加引起子女需求增加是一个不大现实的假设。子女价格不变(预算线斜率不变)收入增加引起子女需求增加,须具备前提父母生育观不变(即无差异曲线形状不变)。使子女“价格”上升实际上,收入增加同时会父母生育观变化,以子女质量来代替子女数量将会引起家庭用商品代替子女。导致对子女需求的下降。假设女性就业机会增加,家庭收入和子女“价格”就会同时上升。29收入越多,生育子女越多吗?主要原因就是暗含收入增加时生育30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生育率差别发达国家出生率很低,因为高度竞争迫使父母亲为了让子女找到好工作而进行智力投资。养育孩子的成本很大女性教育水平和就业机会高,增加了抚养子女的机会成本父母亲年老后一般不需要子女赡养,子女在上学年龄一般没有为家庭挣钱的机会,增加了养育净成本。医疗卫生技术发达,营养丰富,儿童死亡率很低,解除了为保证得到一定数目子女而多生一些的忧虑生育观也发生变化“多子多福”,“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不存在,“及时行乐”的观念越来越强,父母亲不愿为哺养孩子而劳神费时家庭对孩子数量的偏好和需求减少。反映在图形上是无差异曲线形状变得更陡。即使养育子女的相对成本未变,即预算线不变,需要的子女数目也会减少。30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生育率差别发达国家出生率很低,因3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生育率差别发展中国家,出生率很高教育落后,智力投资很少,女性受教育和参加工作机会很少养育子女的成本低廉子女从小就可以帮助家庭创造收入父母年老后因无养老金不得不依靠成年子女赡养死亡率下降是近二、三十年的事“多子多福”、“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还根深蒂固。传统生育观农业社会中,劳动大都是繁重体力,男子相对于女子力气更大,劳动生产率更高。还有经济上原因女孩一般要嫁到别人家;而男孩则是继承财产和抚养父母。工业社会的体力劳动强度小,男女之间劳动生产率差别很小,儿女都可以抚养父母,生男生女从经济角度考虑,没有多大差别。3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生育率差别发展中国家,出生率很高教育不同收入组国家人口出生率都呈下降趋势。低收入国家与中等收入国家下降更多。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下降的结果。中国作出巨大的贡献。32二、出生率下降及其原因不同收入组国家人口出生率都呈下降趋势。32二、出生率下降及其33引起人口出生率下降的两大因素主要是第一个原因,没有实行过计划生育政策。经济发展与出生率控制这两个因素共同发挥着作用,具体到不同国家,情况有些不同。有些国家,经济发展可能是主要原因,另一些国家可能主要归因于政府强制性人口控制政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33引起人口出生率下降的两大因素主要是第一个原因,没有实行过341960年印度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已有47个发展中国家实行主要是世界上最严厉的一胎化政策推动,经济发展对出生率的影响不是很大。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推行最有成效人口出生率和生育率都下降,下降程度与经济发展没有多大关系。效果不明显,这是因为印度民选政府没有多大权威,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不力。印度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比中国还早高收入国家出生率较低,而低收入国家出生率高出生率与经济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程度密切相关发展较快国家的出生率显著下降中国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比不发达地区低,如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341960年印度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已有47个发展中国家35经济发展与出生率下降的关系文化生活单调、贫乏,父母亲往往把子女作为一种耐用消费品和娱乐产品对待。1.文化娱乐水平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享受生活乐趣的替代品增加,生育子女给父母带来的乐趣降低。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和现代化,社会更加开放和宽容,传统观念发生变化,减少了拥有多子女的社会压力和精神负担。2.传统观念传统社会中,维护安全的法律体系不完善、不发达。保护个人安全主要依赖家庭和家族,生育更多子女尤其是儿子可以更好地保护家庭安全。3.社会环境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法律系统更加完善,文明程度提高,社会逐渐代替家族和家庭对个人安全的保护,而且寻求权力也不必要依靠大家族和大家庭。前三个因素说明生育观随经济发展变得现代化,无差异曲线更陡;35经济发展与出生率下降的关系文化生活单调、贫乏,父母亲往往36收入很低,养育子女尤其是儿子是养老的唯一保障,在农村最为典型。4.社会保障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险逐渐社会化。在发达社会,子女作为社会保障功能基本上不存在。现代医疗保健发达和营养状况改善,婴儿死亡率降低,即使是养儿防老,也只要更少子女就足够。过去,养老是成年儿子的责任。现代社会,每个成年子女都得负担赡养费用,减少了非要生儿子不可的压力。传统社会里,子女不需要教育就可参加农业劳动。但现代社会,文盲越来越难找到工作,子女教育越来越重要。父母对子女的营养、保健、智力进行投资,5.抚养成本子女在未成年之前基本上是在学校度过,不可能为家庭赚取收入。因此,养育子女的收益很小。36收入很低,养育子女尤其是儿子是养老的唯一保障,在农村最为37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女性地位提高,受教育多,更有利于出生率下降。6.女性受教育水平首先,母亲接受教育使养育子女机会成本增加其次,受过教育的女性倾向于晚婚晚育再次,受过教育的女性倾向于让子女接受更多教育最后,有文化母亲能够更好照顾孩子,降低婴儿死亡率后三个因素说明随着经济发展养育子女净成本增加,预算线向内旋转。37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女性地位提高,受教育多,更有利于单独二胎放开后的生育意愿调查单独二胎放开后的生育意愿调查除了需求因素,还有什么会影响孩子数量?除了需求因素,还有什么会影响孩子数量?美国人口经济学家理查德·伊斯特林(RichardEasterlin)提出子女供给分析。弥补了消费者行为分析只强调人口需求因素的缺陷。40三、伊斯特林的供求假说一是传统的社会习俗和习惯,自然生育率(naturalfertility),被定义为一个女性如果不有意地影响她的生育率而将拥有的存活孩子的平均数目。自然生育率主要决定于怀孕风险。有两个因素二是营养和健康状况。限制性生活的传统习俗被放弃,营养和健康状况不断改善,如果不加以控制,自然生育率和出生率就会提高。随着经济发展婴儿和儿童存活率上升,潜在的子女供给增加更快。美国人口经济学家理查德·伊斯特林(RichardEaste41伊斯特林的假说图形横轴:经济发展指数轴线纵轴:每个女性拥有的存活子女平均数目子女需求曲线Cd向下倾斜表示随着经济发展一个女性对子女的需求减少子女的潜在供给曲线Cs是上升的,意味着子女潜在供给(生育率和出生率)随着收入上升而上升实际的子女供给曲线—C随着收入上升是先升后降实际的子女供给曲线位于潜在的供给曲线的下方表明实际存活子女数目总是要小于潜在数目,因为有些女性通过增加避孕措施和流产来有效控制生育。MN经济发展指数每个女性子女数CdCdCsCs41伊斯特林的假说图形横轴:经济发展指数轴线纵轴:每个女性拥42子女的需求大于供给M点左边有一个子女的过度需求不存在控制生育的动机,家庭计划项目和避孕将不会获得很大成功。更高经济发展水平M点右边子女供给超过其需求,子女供给过度使用出生控制的动机增加夫妇也可能不会实行出生控制,因为出生控制有成本。当存在潜在过度子女供给时,实际存活子女数目可能会继续增加。当经济从M点前进到N点时,对子女的实际供给是增加的(—C线是上升的),以致于子女的供给与需求之差在扩大。每个女性子女数CdCdCsCs42子女的需求大于供给M点左边有一个子女的过度需求不存在控制43出生控制成本可分为两种形式包括避孕或流产支出和看医生、买药支出。一种是直接或货币成本避孕可能会遭到家庭强烈反对和宗教惩罚,另外一种成本是精神成本或情绪紧张避孕对传统社会是新生事物,知之甚少,可能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和风险,没有文化的女性可能害怕现代避孕药的副作用。看医生也可能会引发恐惧,女性可能对讨论性问题感到不安。子女供给远大于对子女需求。意味着实际出生子女数比想要的大得多。落后社会两种成本都比较大禁欲传统习俗瓦解,性观念开放,营养和保健状况改善,使得生育率比过去提高,潜在子女供给增加。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使避孕工具和避孕药物成本逐渐下降,政府支持家庭计划项目,出生控制成本大大下降。政府鼓励计划生育,现代避孕合法化,女性文化程度提高,避孕心理压力减轻,精神负担解除。43出生控制成本可分为两种形式包括避孕或流产支出和看医生、买44伊斯特林假说的意义说明落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的困难,因为家庭需要的子女数量大于供给数量。首先指出了马尔萨斯人口论错误的症结所在其次马尔萨斯把潜在人口供给当作实际人口供给,随着经济发展,自然生育率上升,潜在人口供给增加,人口需求却下降,为使人口供求相适应,可通过避孕来降低人口供给,因此实际人口供给比潜在就要小得多。人口增长并不完全决定于人口需求第三因为人口供给存在控制生育成本,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于人口需求,这说明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剩问题在短时期难以解决。伊斯特林假说只强调经济发展对人口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忽视计划生育政策对减少人口供给的重要性和实际效果。44伊斯特林假说的意义说明落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的困难,因为家国家要不要全面放开计划生育政策?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国家要不要全面放开计划生育政策?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46一、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8世纪,亚当·斯密把人口增长看作是经济增长两个主要因素之一。有利人口增加使劳动力数量增加,使劳动分工变得越来越细,导致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人口增长是否有碍于经济发展,不能一概而论。19世纪初,马尔萨斯认为,边际报酬递减,人口增长导致人均粮食下降,粮食短缺严重,经济增长不得不停滞。不利人口增长对经济并没有造成很大压力,那时人口密度并不大,未开垦土地资源还比较丰富。1950年代以前人口增长并没有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障碍,没有哪个国家政府推行人口控制政策;相反,不少国家采取鼓励人口生育政策。世界相对和平,医疗卫生进步,死亡率下降,出生率没有相应下降,人口急剧增加,人均占有耕地和自然资源迅速减少。人口增长压力越来越严重,受到高度关注。1950年代以来46一、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8世纪,亚当·斯密把47正确认识人口问题主要是指发展中国家人口增加问题,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很低,有的甚至零增长和负增长。区别发达国家也有人口问题,即人口增长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问题一些地区人口增长快,但经济增长却非常迅速,如亚洲“四小龙”。把贫困归咎于人口多,非常肤浅且有害人口密度在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长不是经济贫困的根本原因。人口密度不大的国家,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不会造成障碍,反而有利于经济发展。但在人口密度很大的国家,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都是负面的。47正确认识人口问题主要是指发展中国家人口增加问题,发达国家48从需求角度来考察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增长会相应增加人口密度和消费需求,导致经济资源稀缺性程度增加,基本观点这种压力刺激创新、发明,推动技术进步,最终增进产品和劳务。博索罗普(Boserup,Ester)从需求角度考察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人口高密度国家,农业生产集约性越高。反映高人口密度可能会采用较先进技术。例欧洲制造业首先发展的,就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人口密度不断增加,推动专业化。数量巨大的消费者居住在一个相对较小区域,使得厂商与消费者接触成为可能,运输成本低。48从需求角度来考察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增长会相应增加人49供给角度,人口增长可以推动技术进步人口规模越大,人口多样性越大,能够孕育企业家和创新者越多,新思想、新知识与新技术的生产与发明会越多。基本观点这些人对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种种难题做出重大贡献。从供给角度来论证人口增长可以推动技术进步。在其模型中表明,人口越多,潜在的人才就越多,有利于技术进步。保罗·罗默公元1000年到13世纪中叶的人口快速增长时期是知识快速增长的时期。一些人口学家研究49供给角度,人口增长可以推动技术进步人口规模越大,人口多样50二、转型中的人口红利高少年儿童抚养比、高劳动年龄人口和高老年抚养比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不同年龄段的人,经济行为不同,人口对经济增长影响不一样。威廉姆森(JeffreyWilliamson):人口转型过程中,出生率和死亡率在时间上的继起性,会形成不同的年龄结构,高劳动年龄人口时期,社会负担率较轻,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人口生产性就如同经济增长的一个额外源泉。人口红利(demographicdividend)如果恰好处在这样的人口年龄结构最富有生产性的阶段上,人口红利的窗口就会打开。当然,必须创造一系列的条件,如说要有较好的人力资本积累的社会环境、有灵活有效的劳动力市场等等。东亚经济奇迹之所以能够出现,人口红利发挥了显著作用。50二、转型中的人口红利高少年儿童抚养比、高劳动年龄人口和高51中国人口红利中国的少儿抚养比以及总体抚养比迅速下降,劳动参与率和就业率在较高水平,产生了两个潜在的促进经济增长的源泉蔡昉第一,充足劳动力资源得到较好利用。2008年,中国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72%,世界上达到这个比重的大国只有韩国和俄罗斯。中国经济中要素具有较大替代性,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张迅速大规模吸纳就业,把人口年龄结构优势转化为经济比较优势。第二,社会储蓄总量大,经济活动中的剩余总量也大。近20年来,中国GDP中有超过1/10是由于“人口红利”因素所创造的。人口结构转变中获得人口红利是一次性的,相对短暂。应充分挖掘这一人口转变的潜在贡献。人口红利问题与“人口红利”相对应的“人口负债”:就是不断加速的人口老龄化。51中国人口红利中国的少儿抚养比以及总体抚养比迅速下降,劳动52三、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1994年,在《谁来养活中国》的报告中预言中国在2030年将会使粮食供求缺口达到3.8亿吨。莱斯托·布朗(一)高速人口增长对粮食供给产生了重大的压力比世界粮食贸易总量还要大,即使中国有钱从国外进口,世界上也不可能供给那么多剩余的粮食。特别是非洲。饥荒时刻威胁,这固然有其他原因(如内战),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口增长过快。粮食问题是个严重问题人口迅速增长,粮食生产增长赶不上日益扩大的粮食需求,缺口越来越大,发展中国家不得不用外汇进口粮食。52三、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1994年,在《谁来养活53人口年龄结构的年轻化,儿童比重急剧上升人口迅速增长(二)沉重的赡养负担耗费了大量可用于发展的资源当人口增长缓慢时,赡养负担就比较低;如果人口增长迅速,赡养负担就比较高。人口增长率快,少儿赡养比率就很高,老年赡养比率低;增长率低,则老年赡养比率高,少儿赡养比率就低。赡养被赡养人口(发展中国家主要是儿童)是财富净消费者。很少在产出作出贡献,但对消费品和社会基础设施产生需求。如果赡养负担太重,将很大部分资源用来满足需求,用于发展的资源就会大大减少。儿童(15岁以下)和老人(65岁以上)占工作年龄人口(15-64岁)的比重被叫做赡养比率。53人口年龄结构的年轻化,儿童比重急剧上升人口迅速增长(二)54各收入组和地区赡养比率(2008年)(%)国家1990-2008年人口增长率赡养比率少儿老年合计低收入国家2.266672中等收入国家1.3411051东亚和太平洋1.0331043欧洲和中亚0.1281644拉美和加勒比1.5441054中东和北非2.049756南亚1.752759撒哈拉以南非洲2.679685高收入国家 0.7262349欧元区0.423275054各收入组和地区赡养比率(2008年)(%)国家1990-55中国人口发展趋势(万人)55中国人口发展趋势(万人)56中国人口发展趋势56中国人口发展趋势57中国人口年龄金字塔57中国人口年龄金字塔58抚养系数变化趋势的国际比较58抚养系数变化趋势的国际比较59思考:中国目前人口面临的问题有哪些?中国的人口红利是否还存在?针对目前存在的人口问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59思考:中国目前人口面临的问题有哪些?60随着经济发展,环境日益恶化。人口迅速增长加剧环境恶化(三)人口增长迅速加剧环境恶化人口增长过快,为了养活新增人口,被迫开垦更多耕地,使大量森林毁灭,生态失衡,洪涝灾害频繁发生;为了增加产量,被迫大量施用化肥和杀虫药,造成土地肥力下降,江河湖泊遭受污染。不能把自然资源的耗竭、环境的恶化都归因于人口增长,但人口快速增长的确加剧环境恶化的趋势。60随着经济发展,环境日益恶化。人口迅速增长加剧环境恶化(三61非熟练劳动力大量过剩,熟练劳动力极为短缺。短缺(四)人口增长迅速使失业问题严重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失业问题更加严重。过快人口增长是造成失业和就业不足的重要原因。经济发展缓慢和就业机会创造有限是严重失业的根本原因。失业年龄结构年轻化,儿童的体力和智力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子女多负担重而无力保证营养、供子女上学念书,接受更多正规学校教育。国家财力有限,教育投资少,很难提供教育机会。教育数量不足和教育质量下降导致劳动力素质差。人口质量61非熟练劳动力大量过剩,熟练劳动力极为短缺。短缺(四)人口62四、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思路人口增长率高不一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共识人口增长率低,也很难说一定能加速经济增长。摈弃将人口增长视为一个‘恶棍’角色观念,它很可能是一个‘帮凶’。共识是不要人为控制人口增长,提出“经济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1974年布加勒斯特第一次国际人口大会认识逐渐深化新共识,即:经济发展与计划生育项目对降低发展中国家的生育率都是重要的。1984年墨西哥城第二次国际人口大会再次强调计划生育和出生控制,还突出强调通过教育和社会经济流动性赋予女性权力的重要性。1994年开罗第三次国际人口大会62四、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思路人口增长率高不一定导致经济增长63经济发展是降低人口出生率的根本途径主要原因有两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在近30年中呈下降趋势但单靠经济发展行不通。经济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还受到人口增长的制约。控制人口出生率仍必要且有效生育率高低主要取决家庭养育子女成本;控制出生率的关键是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刺激性和强制性措施,来提高抚养子女成本。措施第一、实行特殊优惠政策扩大女性的受教育和就业机会。第二、提高各级正规学校教育的个人学习费用,特别是大学教育的私人费用。第三、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保险制度。第四、建立一套计划生育的奖惩制度。第五、改善公共卫生医疗条件和儿童营养状况,提高婴儿存活率。63经济发展是降低人口出生率的根本途径主要原因有两个发展中国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64第五节中国人口政策的演变、绩效与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会占用经济发展的资源。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主要问题过多的人口使粮食供给相对不足。人口过多会导致生态危机。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就业和教育的巨大压力。计划生育的作用如果中国没有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将迅速膨胀,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不可能成为现实。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现在步入低生育率阶段,出现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象,即未富先老现象。中国老龄化趋势如同发达国家,但经济发展水平比发达国家要低得多。计划生育的后果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64第五节中国人口政策的演变65简单的人口增长模型人口增长曲线方程NT

=N0egT(设人口每年以一个不变的比率增长)其中,NT表示T年总人口,N0表示初始人口数,g表示人口增长率,我们假定它是一个常数。1973年中国开始真正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若设1973年为初始年,那一年中国人口为8.9211亿,自然增长率为20.89‰,中国人口数量与时间的关系方程为:

NT=8.9211e0.02089(T–1973)(T≥1973)如果中国不实行计划生育中国人口在2010年将会达到19.32亿,比2010年的13.41亿增加5.91亿人。这么多人口将造成极大压力。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是十分必要的。65简单的人口增长模型人口增长曲线方程NT=N0egT66二、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中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国家干部和职工、城镇居民除特殊情况经过批准外,一对夫妇只准生育一个孩子;农村某些群众有特殊困难,包括独女户,要求生二胎的,经过批准可以间隔几年后生第二胎;不论哪一种情况都不能生三胎;少数民族地区也要提倡计划生育,具体要求和做法可由有关省、自治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66二、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67在1950年代,马寅初提出要实行计划生育,但遭到批判而被全盘否定,反而还鼓励生育。计划生育政策时间路线1960年代初,城市开始进行计划生育试点。但文革停顿。1973-1974年,肯定了按“晚、稀、少”的生育政策。1978年,以“晚、稀、少”为主要内容的生育政策基本形成。1980年开始,计生政策开始向“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收紧。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大致形成。67在1950年代,马寅初提出要实行计划生育,但遭到批判而被68三、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效果(一)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持续减缓韩国曾经实施过计划生育政策,但不是强制性的,人口增长率下降主要是经济快速增长所致。韩国人口控制政策只实施大约20年,到90年代就开始取消,反而开始鼓励生育(二)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逐渐下降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从1980年代初以来呈下降趋势。印度人口在1980年后20多年来,所占比重一直在上升。68三、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效果(一)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持续减缓69四、一胎化政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人口素质逆淘汰高尔顿提出,指低素质人口挤压高素质人口这种有悖于优胜劣汰的现象。将达尔文优胜劣汰论延伸到社会学领域,认为现代社会中的科技、法律、宗教、伦理等因素共同营造出一种环境,本应被社会淘汰的弱者生存,应该被选择的强者却遭淘汰。中国人口素质逆淘汰第一,发达与贫困地区间生育率的差异造成整体人口素质逆淘汰政策差别:中国城乡生育存在着很大差别农村如果第一胎是女孩,可以合法地生第二胎,并且超生成本远低于城镇居民。第二,遗传疾病患者生育率高而导致小范围人口逆淘汰政策规定:如果第一个孩子属非遗传性病患者,还可以生第二胎。很多隐性遗传病患者合法地生两胎,增加残疾人口比重。第三,某些特殊地区造成局部地区人口素质逆淘汰如石化工业基地,环境污染等造成地区性初生缺陷率增加,人口素质下降。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无关。69四、一胎化政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人口素质逆淘汰高尔顿70(二)人口老龄化年龄组19531964198219902000200520090-14岁36.2840.6933.5927.6922.8919.5516.8715-64岁59.3155.7561.5066.7470.1571.3873.4165岁及以上4.413.564.915.576.969.079.72人口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