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模拟试卷综合练习C卷_第1页
202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模拟试卷综合练习C卷_第2页
202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模拟试卷综合练习C卷_第3页
202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模拟试卷综合练习C卷_第4页
202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模拟试卷综合练习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模拟试卷综合练习C卷一、单选题1.“破涕为笑”的现象说明幼儿的情绪和意志受()影响。A.记忆B.知觉C.注意D.表象答案::D解析::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破涕为笑”的现象说明幼儿的情绪和意志受表象的影响。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手眼协调动作的出现是出生后头半年婴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B.儿童从出生起就有触觉反应C.手的触觉作为探索手段早于口腔的触觉探索D.触觉在儿童的人际关系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答案::C解析::婴儿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最早是通过口腔的活动进行的。3.儿童的数概念的形成,经历的四个阶段分别是()A.口头数数→按数取物→给物说数→掌握数概念B.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C.按数取物→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掌握数概念D.按数取物→给物说数→口头数数→掌握数概念答案::B解析::儿童的数概念的形成,经历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等四个阶段。4.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原则包括()。A、通用性、有效性、适龄性与针对性B、客观性、科学性、实用性与安全性C、普遍性、适用性、特殊性与教育性D、互动性、效用性、特殊性与安全性答案::D解析::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原则有:互动性原则、效用性原则、特殊性原则、安全性原则。5.下列不属于风疹症状的为()A.病初可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等症状B.发烧当日或次日出现皮疹C.耳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D.起病突然、高烧可达40℃答案::D解析::风疹病发烧多为低烧,而不是40℃,其余三项均为风疹症状。6.()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A.0~1岁B.1~3岁C.3~6岁D.7岁答案::C解析::个性初步形成的时期是3-6岁幼儿时期。7.儿童从出生到一周岁和青春期这两个时期,心理发展的速度最快,而其他年龄阶段的发展速度相对平缓一些。说明了儿童心理发展的()。A.不平衡性B.不可逆性C.差异性D.发展性答案::A解析::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速度。儿童从出生到一周岁和青春期这两个时期,心理发展的速度最快,而其他年龄阶段的发展速度相对平缓一些。(2)不同的心理过程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比如幼儿语言的发展在一岁半以后有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比其他任何年龄阶段的发展速度都要快。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年龄阶段的不同速度和心理过程的不同发展的速度,做题的时候要在题干当中审清楚关键词,比如出现:“年龄阶段”和“心理过程”的不同速度的时候都是要选择不平衡性。8.()的颁发,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A.《幼儿园管理条例》B.《幼儿园工作规程》C.《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D.《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答案::C解析::9.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经过研究得出假设:如果17岁时达到的智力发展水平为100%的话,则()时已达50%。A.2岁B.3岁C.4岁D.5岁答案::C解析::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相关研究,他曾经对上千名儿童追踪观察到成年,并最终在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智力发展的假设:如果一个人17岁时达到的智力发展水平为100%的话,在其4岁时已达到50%,由此可见,幼儿期是人类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C。10.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其代表人物是()。A.斯宾塞B.孟禄C.凯洛夫D.利托尔诺答案::B解析::本题的题干“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非常明显是属于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观点,因此,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孟禄,而选项A的斯宾塞和选项D的利托尔诺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选项C的凯洛夫是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所以本题选B。二、问答题11.材料:3岁的阳阳,从小跟奶奶生活在一起。刚上幼儿园时,奶奶每次送他到幼儿园准备离开时,阳阳总是又哭又闹。当奶奶的身影消失后,阳阳很快就平静下来,并能与小朋友们高兴地玩。由于担心奶奶每次走后又折返回来,阳阳再次看到奶奶时,又立刻抓住奶奶的手,哭泣起来……[问题1][简答题]阳阳的行为反映了幼儿情绪的哪些特点?[问题2][简答题]阳阳奶奶的担心是否必要?教师该如何引导?解析::11.情绪易冲动。儿童常处于激动状态,情绪强烈,很难自制,年龄越小,这种冲动越明显。2.情绪的不稳定性。儿童的情绪非常不稳定,容易变化,表现为两种对立的情绪,在短时间内互相转换,这与他们易受情境的影响有关。3.情绪的外漏性。幼儿初期的情绪完全表露于外,几乎不加控制或掩饰。材料中阳阳每天去幼儿园,奶奶走后情绪平静下来,奶奶折返回来后又阳阳又哭起来,反应了幼儿情绪易冲动性、不稳定性、外漏性。2阳阳奶奶的担心没有必要。1.创造良好的情绪环境。家庭和幼儿园在儿童成长中要为儿童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儿童的教育中要保持和谐、耐心的气氛,这就有利于儿童放松情绪。2.家长和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和教师对儿童的教育和心理发展十分重要,成人愉悦的情绪能够感染儿童,让儿童以快乐的心情成长,培养儿童积极的情绪。3.鼓励肯定和引导。对儿童情绪的积极肯定和鼓励,会增强儿童的自信心。4.帮助幼儿控制情绪。⑴转移法对4岁以后的幼儿,当他处于情绪困扰之中时,可以用精神而非物质的方法转移。⑵冷却法孩子情绪十分激动时,可以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方法,孩子自己会慢慢地停止哭喊。⑶代币奖励法用一些物质或奖励等作为代币,让幼儿知道若情绪很快平稳下来,就会有相应的奖励。12.大班幼儿活泼好动,喜欢尝试新鲜刺激的事物。在平时的户外活动中,幼儿总爱做一些跳上跳下的动作。幼儿园的草地上布置了一些木桩,这引起了幼儿的兴趣。户外活动时,孩子们经常在木桩上走来走去,而有些年龄较小、运动能力较差的幼儿则不敢到木桩上玩,也有些孩子在木桩上玩时没有安全意识,一会儿跨跳,一会儿蹦上蹦下,十分危险。请根据以上材料设计一个大班健康领域的活动方案,要求写出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解析::活动名称:快乐跳木桩(大班健康教育活动)活动目标:1.大胆地进行跳跃,萌发自我保护意识,体验参与木桩游戏的快乐。2.认识到“跳”可以锻炼腿部的肌肉和身体平衡能力。3.能够双脚并拢在高度不同的木桩上跳上跳下。活动准备:大小、高矮不同的木桩,音乐《健身操》,三个接力棒,一个口哨。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调动幼儿兴趣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神秘的地方——木桩林。木桩林最近要举行一场比赛,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木桩就是为活动准备的,这个活动可有趣了,让我们也一起参与活动吧!在参与活动之前呢,我们先来做一下热身运动,请小朋友们站在木桩前。我们跟随音乐做操。”2.快乐跳木桩(1)自由跳木桩,引导幼儿认识到“跳”可以发展腿部的肌肉。师:“现在我们先来自由跳木桩,就是从地面跳到木桩上,然后再从木桩跳回到地面上。”幼儿自由练习在木桩上跳上跳下,教师巡视,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并鼓励不敢跳的幼儿大胆地跳,告诉幼儿可以发展腿部的肌肉,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2)双脚跳木桩,引导幼儿认识到“跳”可以发展身体平衡能力。①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要领。跳上木桩:双脚并拢用力往木桩上跳,要同时落在木桩上,注意要落在木桩的中间位置,膝盖可以稍弯曲保持平衡,跳的过程中可伸展双臂,这样身体可保持平稳。跳下木桩:双脚并拢同时起跳,前脚掌首先着地,然后整个脚面轻轻落地,膝盖微曲保持身体平稳。⑦幼儿练习双脚跳木桩。请幼儿按要求练习跳木桩,鼓励胆小的幼儿可在低一点的木桩上跳,熟练了再在高一点的木桩上跳。(3)木桩接力赛。师:“我们已经学会了双脚跳木桩,现在我们可以来比赛了,今天我们进行跳木桩接力赛。”①教师讲解比赛玩法和规则。首先将幼儿分成三组,幼儿各自站在木桩前,教师以吹口哨开始,第一个幼儿跳上木桩再跳下(一定是双脚跳木桩),将手里的接力棒传送给第二个小朋友,依次跳传,先完成的小组获胜。②幼儿开始比赛(教师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3.结束游戏,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活动活动延伸:在放松活动时,教师可引导幼儿思考这些木桩是怎么来的,引导幼儿观察木桩上的年轮。三、活动设计题13.请根据下列材料设计一个中班的活动方案,要求写出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筷子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孩子们每天都能看到大人们用筷子吃饭。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幼儿园一般在中班开始让幼儿学习使用筷子吃饭。观察发现,中班的幼儿,大部分会使用筷子,有少数不会使用筷子,在会使用筷子的幼儿中,也有很多姿势是不对的。解析::中班健康活动:筷子夹夹夹一、活动目标1.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活动的乐趣。2.知道筷子发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餐具。3.能正确地使用筷子,锻炼手指的灵活性。二、活动准备幼儿人手一双筷子、一个盘子、一个碗,棉花糖、黄豆、饼干、小馒头若干。三、活动过程1.活动导入提问导入,教师出谜语“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只会吃菜,不会喝汤”。幼儿猜谜底。2.活动发展(1)教师简单介绍筷子的历史及作用。(2)幼儿自由练习使用筷子夹盘子里的东西,教师巡回观察。(3)幼儿分享自己夹东西的过程,什么好夹,什么不好夹。(4)教师总结正确使用筷子的动作要领:右手五指自然弯曲,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夹住一根筷子,大拇指底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另外一根筷子,小拇指自然弯曲,夹食物时先张开筷子,夹住食物后要夹紧。(5)幼儿自由练习使用筷子夹盘子里的东西,教师巡回观察并给予指导。3.活动结束幼儿玩夹棉花糖比赛,每人一双筷子、一个盘子、五个棉花糖、一个空碗,幼儿进行比赛,看谁夹得最快。四、活动延伸将筷子、小馒头、饼干等材料投放到区域中,让幼儿练习使用筷子。(当幼儿夹得又快又好时,可以奖励给幼儿一块饼干。)四、论述题14.试述游戏作为幼儿园最基本活动的依据。解析::【知识点】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依据。(1)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在幼儿一日生活中,除了吃饭、睡觉等生活活动外,绝大多数的时间都在游戏。即便是生活、劳动、学习等活动,幼儿也常常是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的,或是将生活、学习、劳动的过程变成游戏活动。可见幼儿喜欢游戏,还喜欢把他们的一切活动游戏化。(2)游戏是幼儿对生长的适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为解决身心发展及其需要在现实中与实际能力之间的矛盾,应让幼儿创造并参与游戏,到游戏中去满足需要,适应生长。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决定了幼儿游戏的水平,幼儿所玩游戏的内容、形式等与其实际身心发展水平是一致的。(3)游戏是幼儿的自发学习对幼儿来说,游戏不仅仅是一种消遣。还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健康成长。五、材料分析题15.在中班幼儿的一次手工活动中,某老师为了教育孩子们注意用剪刀的安全,就告诉孩子们:“大家剪时要小心,今天这些剪刀都是新的,很锋利的,不能剪到小手,也不能剪到衣服。”结果是,一名幼儿真的悄悄剪了小手指上的表皮,虽不至于流血,但也是很危险了,另一个幼儿则把同桌一女孩的羽绒服剪了一个小口。问题:这是一位工作不久的教师在课堂上发生的事件,试进行评析。解析::【知识点】幼儿园安全教育。(1)案例中的这位老师有基本的安全教育意识,却由于没能运用正确的安全教育策略而导致一节课发生两次意外事件。(2)幼儿年龄小,好奇心强,对于一切新鲜事物都乐于去尝试,可是却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有的家长或教师喜欢用禁止的方法,例如本案例中的教师就告诉幼儿“不能剪小手,不能剪衣服”.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示例,如告诉幼儿“不要把手指插入电插座的孔内”等。但对于幼儿来说,禁止是一种消极的做法.很可能带来不良的效果,即幼儿原来并没有想到要做的事,经成年人一提起.反而刺激了他们的好奇心.想尝试一下。结果弄巧成拙。(3)幼儿园和家庭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时,可以采用以下策略:①家庭和幼儿园共同为幼儿营造安全的环境。及时消除一些不安全的隐患;②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③坚持正面引导和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育策略。16.材料:小虎精力旺盛,爱打抱不平。但是他做事急躁、马虎,喜欢指挥别人,稍有不如意便大发脾气,甚至动手打人,事后虽也后悔,但遇事总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