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钩虫病李课件_第1页
第2节钩虫病李课件_第2页
第2节钩虫病李课件_第3页
第2节钩虫病李课件_第4页
第2节钩虫病李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节钩虫病李钩虫病钩虫病(ancylostomiasis,hookwormdisease)俗称“黄肿病”、“懒黄病”又称“脱力黄胖病”,是由十二指肠钩口线虫或美洲板口线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引起的常见寄生虫病。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临床以贫血、营养不良、浮肿、腹痛及胃肠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导致心功能不全及儿童发育障碍。四、临床表现钩虫病的症状主要由钩蚴及成虫所致。粪便中有钩虫卵而无明显症状者称“钩虫感染”,粪便中有钩虫卵又有明显症状者称“钩虫病”。1.丝状蚴所致的症状(1)钩蚴性皮炎钩蚴钻入皮肤约20~60分钟,局部即觉奇痒或烧灼感,继之出现丘疹、红斑、斑丘疹、甚至小疱疹等,以趾指间、足背、手背等处皮肤最多见,偶见于臀部及腰部,俗称“粪毒”。若无继发感染,通常在1周内自行消失。(2)呼吸系统症状多在感染后3~7天后出现。患者咽部发痒,咳嗽咳痰,声嘶;重者痰中带血或哮喘发作,有时畏寒发热,常持续数周。胸片可见肺纹理增粗或片状浸润阴影,持续数天至1个月症状消失。2.成虫所致的症状多在感染后1~7个月后逐渐出现下述症状。(1)消化系统症状早期食欲多亢进,但劳动力反而下降,俗称“懒黄病”。并有上腹不适、隐痛等,后期食欲减退,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偶可出现消化道大出血。(2)神经精神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失眠、智力减退等。有些病人喜食生米、生豆、泥土、破布等异物,称为“异嗜症”。(3)贫血症状为钩虫病的主要表现,可有不同程度的头昏、眼花、耳鸣、无力、心慌气短、肤色蜡黄、指甲扁平或反甲等表现。长期严重贫血可引起心脏扩大、心率增速,心前区听到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出现腹水,面部及下肢浮肿,心脏扩大、心率增速,心前区听到吹风样收缩期杂音,甚至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4)其他儿童严重感染可有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智力减退、侏儒症等表现;孕妇易引起妊娠中毒症、贫血性心脏病、早产或死胎;新生儿及产妇的病死率亦增高;婴儿钩虫病常有严重贫血,患儿面色苍白,精神和食欲均差,哭闹不安,有黑便或血水样便,易并发心功能不全,预后较差。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1)流行病学资料:在流行区,有赤手裸足接触土壤后出现“粪毒”史。(2)临床表现:程度不等的贫血、营养不良、胃肠功能紊乱及“异嗜症”。儿童可有生长发育障碍。(3)实验室检查:1)血液及骨髓检查:血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均减少,网织红细胞增加。血清铁显著降低。骨髓红系增生活跃,中幼红细胞显著增多,游离含铁血黄素及铁粒细胞减少或消失。2)粪便检查:查见钩虫卵是确诊依据。常用直接涂片法或饱和盐水浮聚法。也可作钩蚴培养。2.鉴别诊断主要应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癌、痔疮等慢性失血性疾病及其他原因所致的缺铁性贫血相鉴别。六、治疗

1.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 (1)钩蚴性皮炎的治疗:感染后24小时内可用热水浸泡法,也可用噻苯咪唑悬液(每5ml液体内含500mg药物)加0.1%地塞米松配制成霜剂外敷,或用0.75%左旋咪唑涂肤剂、3%水杨酸酒精及2%碘酒等,均有止痒、消炎及杀死皮内钩蚴的作用,还能预防呼吸道症状的发生。(2)贫血的治疗增加营养、补充铁剂和对症处理。(详见《内科学》)2.驱虫治疗(1)苯咪唑类药物为高效、低毒、广谱驱虫药物,具有杀灭成虫、幼虫和虫卵的作用。常用丙硫咪唑(肠虫清),2岁以上儿童和成人的剂量为每日400mg,一次顿服,隔10d重复一次。1~2儿童剂量减半服法同成人,连续3日;或甲苯达唑每次100mg,日服2次,连服3日。成人与儿童剂量相同。此外还有氟苯咪唑、左旋咪唑和丙氯咪唑等用于钩虫病的治疗。副作用少,孕妇忌用,严重心脏病及肝病患者慎用。(2)噻嘧啶(抗虫灵、驱虫灵)也是一种广谱驱虫药。成人每日500mg(基质),儿童每日10mg/kg(基质),睡前1次顿服,连服3天。副作用少,可有轻微头晕、恶心、呕吐、腹痛等。(3)噻乙吡啶成人每日250mg,儿童按5mg/kg计算,半空腹一次顿服,连服3天。国内大部分地区以两种钩虫混合感染为常见,联合用药可减轻副作用,提高疗效。常用噻嘧啶300mg(基质)加左旋咪45mg或甲苯达唑200mg,一次顿服,连续2日。七、预防

1.管理传染源冬季普查普治病人和带虫者,春季复查复治,连续3年可显著降低感染率。2.切断传播途径重点在于加强卫生宣教,粪便无害化处理是预防和消灭钩虫病的重要环节。沼气池、三坑式沉淀密封粪池、堆肥等均可杀灭虫卵。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生食蔬菜必须洗干净,饭前便后洗手,杜绝经口感染。3.保护易感人群改革施肥与耕作方法,合理安排旱地作物劳动时间,提倡穿鞋下田。个人防护可局部涂用25%白矾水、0.75%左旋咪唑涂肤剂等。近年有流行区采取全民服用0.3%甲苯咪唑药盐1个月防治钩虫病获满意效果,值得推广。【链接:中美合作预防钩虫病取得明显成效从2004年开始,美国华盛顿大学微生物和热带医学系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控制所,在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邱场乡新国村联合开展了“热带医学研究中心第二期项目‘钩虫传播模式’”的调查研究工作。负责该项目的中美两国专家对500人进行了取样检测,结果表明:新国村农民感染钩虫病高达81%,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在查明了钩虫病的传播方式后,翠屏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专家组的要求,每年定期两次给农民服用驱虫药进行防治;积极引导农民新建沼气池对人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以杀死钩虫幼虫或虫卵;引导农民下田劳动时穿胶鞋、戴手套,减少人体肌肤直接与土壤接触;同时不喝生水、不吃生菜、泡菜。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收到了明显成效。2006年6月12日,中美两国专家再次来到新国村进行抽样检测,结果表明:从2004年至2006年,新国村农民感染钩虫病率大幅度下降,已由原来的81%下降到现在的40%。】小结

钩虫病是十二指肠钩虫或美洲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疾病。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虫者,主要经皮肤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