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教学课件项目九 中医护理技术部分之任务一针刺法_第1页
中医护理教学课件项目九 中医护理技术部分之任务一针刺法_第2页
中医护理教学课件项目九 中医护理技术部分之任务一针刺法_第3页
中医护理教学课件项目九 中医护理技术部分之任务一针刺法_第4页
中医护理教学课件项目九 中医护理技术部分之任务一针刺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九

中医护理技术部分

第十一节针刺法

——毫针刺法的护理教学目标识记:得气、行针、留针、滞针的定义;毫针刺法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针刺意外的处理措施。理解:毫针刺法的注意事项;针刺意外的预防;毫针刺法的应用。应用:正确实施毫针刺法的护理操作并能预防针刺意外

毫针刺法是使用不同型号的毫针,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机体一定的部位,或深或浅,循经感传,激发机体的抗病能力,乃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扶正袪邪,治疗疾病的目的的治疗方法。

定义适应范围广毫针刺法毫针的构造多由不锈钢制成,也有用金、银或合金制成。毫针的规格以“mm”为计量单位,以粗细为28-30号,长短1-3.5寸的毫针,临床应用最多。针具毫针刺法毫针刺法当你第一次接受针刺时,有什么顾虑?毫针刺法毫针的检修防锈、防弯、防钝。正确选择毫针规格适宜,针身光滑,坚韧而富有弹性,针尖圆而不钝,呈松针状。针刺前的准备毫针刺法消毒针具操作者手指针刺部位治疗室内毫针刺法(1)体位

体位选择的原则:便于正确取穴操作方便病人舒适持久留针(2)皮肤消毒(3)保持情绪稳定病人准备毫针刺法针刺练习指力练习手法练习速刺提插捻转纸垫、面团毫针刺法1、持针法(1)“刺手”与“押手”(2)持针姿势针刺方法

毫针刺法

2、进针法1)单手进针法针刺方法2)双手进针法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

毫针刺法毫针刺法(3)进针的角度和深度、方向角度直刺斜刺平刺深度依体质、年龄、病情、部位而定针刺方法毫针刺法(4)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病人在针刺部位有酸、麻、胀、重等感觉,并有扩散及传导;施术者会感到针下有沉重,紧涩等感。得气的意义:1、得气与否和疗效有关2、得气迟速与疗效有关3、得气与补泻手法有关毫针刺法(5)行针又叫运针,是指将针刺如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

毫针刺法毫针刺法(6)针刺补泻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补法泻法平补平泻法毫针刺法(7)留针“留针候气”时间:15-30分钟(8)出针法方法要求!注意事项

针刺意外毫针刺法毫针刺法

注意事项病人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于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身体瘦弱,气血亏虚的病人,针刺手法不宜过重,应尽量选用卧位进行针刺;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及一些具有通经活血的腧穴禁针;小儿头部囟门未合时,其所在部位的腧穴不宜针刺;毫针刺法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及深部脓疡的局部,有自发性出血或出血不止的病人,均不宜针刺;病人出现电击样放射感,应立即停针或稍退少许。毫针刺法

实施程序健康评估

用物准备体位与穴位选择

操作步骤注意事项

效果评价毫针灸刺法的实施程序

评估1、评估病史与当前的主要症状2、评估患者一般情况3、评估病人的精神与心理状态4、评估局部皮肤情况毫针刺法毫针灸刺法的实施程序

用物准备

治疗盘、2%碘酒、75%酒精棉球、无菌持物镊、棉签、毫针、弯盘、大毛巾等,必要时备屏风。毫针刺法毫针灸刺法的实施程序

操作步骤

查对1→解释→体位→定穴→消毒→查对2→消毒进针局部、医者手指→取毫针(检针)→进针→运针→得气→留针(15-20分钟)→观察→出针→放针→数针→查对3→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