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哲学和科学_第1页
人性的哲学和科学_第2页
人性的哲学和科学_第3页
人性的哲学和科学_第4页
人性的哲学和科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性的哲学和科学(2013-01-2921:13:43)转载▼第一节课程介绍一涉及到的课程哲学伦理(三大理论:效用主义义务论美德伦理学)政治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政治科学行为经济学文学二主题1幸福繁荣2行为道德和不道德3政治结构正当性组织三方法论共同点为什么四例子、1柏拉图斯特方页码1theringofGhges盖吉斯之戒格劳孔结论人们按正义行事,遵循社会的道德,只是因为他们缺少不这样做的力量。遵守道德规则只是因为害怕社会的惩罚,而不是因为这样做对他们有任何价值2(1)改变电车轨道撞死一人或五人(2)推胖子下去救五人(3)分割一人以救五人(4)遇到熊前面的人闪开(5)将后面的人推向前对这些反应的差异牵涉到的是道德因素还是心理因素3设定计划却不能遵守承诺拖延症方案(1)有一个带动的环境(2)限制自己接近诱惑源(3)设定行为自动机制什么样的存在既能在思考下设定计划,又能不按照计划来行事思考地承诺和非思考地对环境特征做出反应策略(1)增强思考承诺的相对效用(2)减少暂时性诱惑的吸引也能将拖延症应用到社会侧面上五课堂要求:阅读课堂讨论两篇小论文期末考试第二节盖吉斯之戒:道德和伪善按道德行事的动机以及对周围的人是否会按照道德行事?行使道德是因为道德本身?还是要表现出某种特定方式?柏拉图政治世家思想知识框架苏格拉底基本事物的本性普遍观念坚信的观点政治变革有原则的牺牲格劳拉行使道德是因为好的声誉或认为这么做是对的表象和本质的差异事物3种价值1本身具有价值2工具价值(钱)3两者兼有(健康学问视力)正义属于哪一类?按照正义和按照看起来的正义行使正义应用想象实验将行为和后果分离如果得到的声誉相反,是否还会按照正义行事?道德正直和伪善分配给自己积极任务抑或分配给别人积极任务?人们为自己道德行为打分。抛硬币对自己表现出道德,而不是真正按道德行事镜子认为自己被注视,而表现出道德政治如何构建,才能形成镜子,眼睛一样的效果,才能按照社会规则的标准行事,为社会提供稳定性,从而促进人类繁荣,这牵涉到同理心同情心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有一个关于"盖吉斯之戒"的故事。缘由是在讨论道德、人性的时候,柏拉图假设的论敌,为了表明,如果没有社会的监督,所谓的道德圣人和龌蹉小人在道德行为上将表现一致,给柏拉图讲了这个故事。故事梗概如下:有一个牧羊人叫盖吉斯,在一次放牧中看到天上劈下的惊雷在地上打出了一个大窟窿。他发现窟窿里有一匹铜马,铜马里面是一个木乃伊,手上有一个金戒指。他取下金戒指戴在手上。牧羊人们有每年一次向国王汇报牧羊情况的习惯,他们在篝火旁商议今年派谁作为代表。盖吉斯无意之中转动了手上的戒指,惊奇地发现自己隐身了,然后他再次转动了一下戒指,自己又现形了。他毛遂自荐,踏上了去王宫的道路。结果,凭借盖吉斯之环,盖吉斯引诱了皇后,与其合谋杀害了人民爱戴的国王。柏拉图的论敌试说明,倘若圣人拥有这个戒指,他的行为将和小人无异,引申义为,倘若你可以没有代价的做坏事,你将做不道德的事情。柏拉图难以反驳,最后不了了之。但是在儒家学说中就有一条对君子的要求可以用来反驳这个观点。《大学》的三纲八目,八目中的诚意是修身的根本。在传的部分,具体解释了什么是诚意。诚意就是慎独。君子慎独。《四书集注》解释独就是只有你知道而他人不知道的处境。诚意就要做到无论他人是否在场都要言行一致合乎道德规范。也就是《论语》中讲的,"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已矣。''"。忠,简言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就是先自律然后推已及人。一个是消极意义的,一个是积极意义的。一以贯之就是前后一致,不随意变更。实则和康德的绝对命令相通。一以贯之某种意义上可以翻译为康德绝对命令的第一种表述,使你的准则成为一条普遍原则。所以儒学和康德是有很大的相似之处的,可以融通。由此,人若诚其意,实其意,使他的意志实实在在,就能够行为贯彻一致。避免盖吉斯之环的这种情形。另外,意是人之所发。意如果理解为意志的话,又通康德的善良意志,就是实践理性,秉持道德律。而八条目在诚意之前是格物致知。致知要先格物。致知的致就是推到极点,致知就是把知识穷尽,要穷尽知识就要格物。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中的理。如果不格物致知,就无法诚意。我想暗含的理解是不是,求学求知很艰辛,如果知求得全面,那么这个人的意实验3,共有40名被试。这时由实验者来分配任务,而被试有接受或不接受被分配给的任务的权利。这时有趣的结果出现了,在实验者为被试分配积极任务的条件下(20人),接受的被试达85%(17人),而在实验者为被试分配中性任务的条件下(20人),接受的被试只有55%(11人),而且,所有接受者对自己道德性的评价都高于不接受者。抛硬币和接受实验者分配任务(模糊性操纵),表面上看起来都是在支持公平原则,但在这两种道德表象的掩盖下,人们更容易进行自我欺骗,用表面的道德来掩饰真实的自我获益的愿望,在真正的道德实践中做出利己的选择。2.2三项探明道德伪善心理机制的实验研究Mele(1987)曾指出,自我欺骗有2种策略:(1)把自我服务的行为错看成是道德的;(2)避免将行为与道德标准相比较。究竟哪种是道德伪善的策略呢?Batson[2](1999)又通过3个实验,研究了道德伪善得以发生的自我欺骗策略,以此来探明道德伪善的内在机制。实验4,共40名被试。研究者给硬币的两面分别贴上标签("自己到积极任务"/"对方到积极任务")以增加使用策略1的难度。研究结果表明,这时大约70%的被试(28人)选择抛硬币,但其中只有14%的被试(4人)给对方分配了积极任务,贴标签并没有删除或明显减少道德伪善效应。可见,自我欺骗的策略1不是道德伪善的必要策略。实验5,共有52名被试。研究者这时操纵被试的自我意识以增加使用策略2的难度。结果发现,在高、低自我意识条件下(各26人),都有约一半的被试(13人,10人)选择抛硬币,但在高自我意识(面对镜子做决定)条件下,选择抛硬币的被试中刚好有50%的人(5人)给对方分配了积极任务,行为和道德标准之间的矛盾较小,被试为了表现得道德而被迫做出了真实的道德行为;而在低自我意识条件下(无镜子),选择抛硬币的被试中只有15%的人(2人)给对方分配了积极任务,自我意识的主效应显著。说明操纵自我意识能有效地删除道德伪善效应,因此自我欺骗的策略2是道德伪善的必要策略。实验6,共有56名被试。研究者同时操纵道德标准的凸显性和自我意识(此时不提供硬币,4种条件下各14人)。结果显示,在低自我意识条件下,无论事先是否明确提到道德标准,都只有29%的被试(4人)给对方分配了积极任务。在高自我意识条件下,当事先明确提到道德标准("多数人觉得给他人分配积极任务是道德的任务分配方式")时,有57%的被试(8人)给对方分配了积极任务,显著高于低自我意识条件下被试的道德行为;而当事先没有提到道德标准的条件下,没有一个被试给对方分配积极任务,显著低于低自我意识条件下被试的道德行为,而且在此条件下(高自我意识/道德标准低凸显)的14名被试中,有29%的人(4人)认为给自己分配积极任务是道德的,还有36%的人(5人)否认任务分配与道德有关。道德标准凸显性和自我意识的交互作用表明,道德标准随着自我获益的行为发生了改变,这进一步证实,实验5中自我意识激发的道德动机的真实性质,不是道德正直而是道德伪善。Batson在讨论中指出,实践道德伪善的被试可能处于一种认知延缓状态,这种认知被预见的情感暗示(也许是直觉)所警告,而不去注意个人行为和道德标准之间的矛盾;而且一部分被试对此矛盾具有较高的承受力。但无论如何,面对镜子中的个人行为和道德标准之间明显的矛盾时,认知延缓状态无法继续保持下去,或者说被试已经无法忍受这样的矛盾了。2.3排除道德伪善的替代性假设Batson[4](2002)还指出,另两种假设或许也能解释道德伪善现象。社会评价假设认为,自我意识(在镜子中看到自己)使抛硬币的做法变得公平,不是因为抛硬币增加了个人评价(将个人行为和个人道德标准相比较)的凸显性,而是因为抛硬币增加了社会评价(个体思考他人会如何评价自己的行为)的凸显性。道德感弱(moralweakness)假设认为,如果被试抛硬币输了,但仍给自己分配积极任务,并对自己行为道德性的评价与那些没抛硬币就给自己分配积极任务的被试一样低的话,其真实动机就不是道德伪善,而是道德感弱。这两种假设果真可以解释道德伪善现象吗?Batson通过与实验2同样的程序,但告知结果会被公开(实验7,共有20名被试),以及与实验4同样的程序,但暗中观察抛硬币赢者和输者的反应(实验8,共有44名被试)来检验这两种假设,结果表明,这两种道德伪善的替代性假设不成立。2.4道德伪善的3种形式从上述系列实验研究中,我们能够发现道德伪善有3种形式。通常的形式:无论道德标准是否凸显,抛硬币的偏倚结果都表明,一部分被试并没有让硬币来决定自己的任务分配,而是断定抛硬币的结果总是自己被分配到积极任务。硬币所带来的表象与真实联结的模糊性允许他们表面上道德,但实际上却服务于自我利益。可怕的形式:当预先没有暗示道德标准时,高自我意识的被试并没有支持道德原则,而是通过使道德标准与自我获益的行为相一致而减少了二者之间的矛盾,他们创造的新的道德标准能够开释、甚至鼓励不道德的行为。道德伪善的这种形式非常可怕,因为高自我意识的情况很常见,而相关的道德标准通常又不会被预先暗示,而且挑战、揭露和监控不道德行为的努力可能只会适得其反。可以想象,纳粹士兵在迫害犹太人的过程中已经改变了自己的道德标准,在大屠杀时可能根本不会觉得自己不道德,反而认为自己很道德,他们通过自我欺骗实现了认知平衡。难以发现的形式:当存在道德标准的预先暗示时,高自我意识的被试会按照道德标准行事。事实上,高自我意识只是使个体难以忍受行为和道德标准之间的矛盾,个体仍然被道德伪善动机(而非道德正直动机)所驱动,以最低的成本表现了道德。2.5不同于道德伪善的2种动机Batson的系列实验研究清楚地表明,道德伪善动机不仅存在,而且既强大又普遍。但是,在道德伪善的系列实验研究中,我们不仅能够发现被试具有道德伪善动机,还能够发现另2种动机,即自我获益和道德正直。在前述的一系列实验中,总有一部分被试不选择抛硬币就直接给自己分配了积极任务,而且他们对自己任务分配行为的道德性的评价也比较低。显然,他们的动机不是道德伪善,而是直接的自我获益,既没有欺人,也没有自欺。当然,实验中还有一部分被试是道德正直者,他们要么按照抛硬币的真实结果来分配任务(支持公平原则),要么没抛硬币就直接给对方分配了积极任务(认同给他人分配积极任务是道德的,并支持这一原则)。发现道德欺骗的普遍性有助于揭示人们为什么有时按道德原则行事而有时则不。当然,Batson的目的并不是要说明道德正直不存在,而是想提醒人们,道德表象具有很强的欺骗性,我们平时可能高估了道德正直对行为的影响力。3道德动机的3个相关观点3.1道德伪善与利他人格对道德伪善的揭露会使潜藏在所谓的利他人格之下的真实动机显现出来。Batson对利他人格的实验研究发现,当被试无法从他人困境中逃离时,被试在利他人格测量[1]上的高分与帮助行为呈正相关;然而,当被试很容易就能逃离他人的困境时,这个相关就消失了[7]。道德伪善研究也发现了道德责任感测量和真实的道德行为之间无显著相关。因此Batson认为,与利他人格相关的动机其实是利己的,其终极目标并不是要减轻他人的痛苦。在利他人格测量上得高分的被试,其目标似乎是要避免面对没有提供帮助和良好自我形象(是个道德高尚的人)之间的矛盾,因而当逃离这个矛盾相对容易时,一部分被试便直接离开了他人需要的情境,而没有提供帮助。Batson进一步假设,以利己动机为特征的所谓的利他人格就是道德伪善,在利他人格测量上得高分的被试被激发表现得道德,而实际上则在躲避真实按道德原则行事的代价。当然,Batson也意识到,自我报告法可能测不出真正的利他人格。3.2道德伪善与道德脱离班杜拉[8](1996)曾用道德脱离(moraldisengagement)来解释有道德原则的个体的不道德行为。道德脱离指的是在特定情境下,不激活道德的自我管理机制。道德脱离有四种表现:①重构可能受到指责的行为,将应受谴责的行为曲解为正义的,或将攻击行为进行伪装,并贴上非攻击的标签;②置换或扩散责任,将自己的行为视为来自社会压力或他人的命令,自己无需负责;③最小化、忽略或曲解有害的结果,避免面对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性结果,或将行为结果解释成无伤害的;④去人性化(dehumanize)并责备受害者,将受害者视为没有情感和思想、在进化上低于人类的客体(subhumanobjects),或将受害者视为罪魁祸首,而自己只是在进行正当防卫。当特定情境中的某些诱因使自我利益压倒了道德控制时,这些机制就会被唤起;它们使个体的行为与道德动机相脱离,使个体能够镇静地追求自我利益。但如果道德动机的性质是道德伪善,那么个体就不是使用这些机制与道德动机相脱离,而是将其服务于道德伪善。这些机制不仅能使个体不去感受自己不道德,而且可能使个体感觉自己很道德。3.3道德动机与移情引发的利他主义Batson对移情-利他主义假说(Empathy-altruismhypothesis)的系列研究能够充分证实,道德动机和移情引发的利他主义是不同的亲社会动机[5,6]。利他主义的终极目标是要减轻他人痛苦和提升他人福利,而不是通过对他人或自己表现得具有利他性而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Batson对道德伪善的研究,已经使人们开始怀疑:支持道德原则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当然,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我们还不能轻易断言支持道德原则只是实现自我获益的工具性目标。4研究道德伪善的意义4.1研究道德伪善的理论意义在传统的道德研究中,很少有人涉足道德动机领域。Batson从动机角度对道德伪善这一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并使之量化、可操纵。道德动机的研究存在两大困难,一是社会称许性强;二是动机是内在的,难以判断。道德伪善研究较好地处理了这些问题,其突出特点是Batson巧妙地在道德表象和真实之间引入了模糊性操纵,使我们能够发现道德表象和道德真实之间的矛盾,并进而推断道德动机的真实性质。道德伪善的8个系列实验研究通过"揭示现象、探明机制、排除质疑"的程序展开,并层层递进。实验设计精巧,逻辑推理性很强。虽然Batson的观点有些愤世嫉俗,而且不容易让人接受,但他的研究无疑探索了人性最深层的隐讳之处,而且为探索人性提供了更客观的方法和更详尽的阐释,也为长期困扰道德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问题提供了全新的分析思路。4.2研究道德伪善的现实意义道德伪善研究也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公民道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