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限时练: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_第1页
北京市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限时练: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_第2页
北京市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限时练: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_第3页
北京市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限时练: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_第4页
北京市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限时练: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一、单项选择题1.传说中的“神农氏〞具有显赫地位,这说明了〔〕A.原始社会的人们已认识到农业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B.远古时代人们缺乏科学常识,盲目崇拜传说中的英雄人物C.神农氏的奉献远远超过其他同时代的“圣王〞D.神农氏为中国古代农业的开展作出了非常重大的奉献2.明清时期永佃制盛行,佃农在不拖欠地租的条件下,有权“不限年月〞“永远耕种〞,地租率相对稳定,农民获得相对独立的、长期的土地使用权,地主那么失去了和土地的直接联系。这一现象〔〕A.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B.说明农民摆脱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C.瓦解了地主土地所有制D.加速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别离3.据南宋高斯得撰?宁国府劝农文?描述:“及来浙间,见浙人治田,比蜀中尤精。土膏既发,地力有余,深耕熟犁,壤细如面,故其种人土,坚致而不疏,苗既茂矣。〞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A.农业耕作技术兴旺B.粮食产量迅速提高C.经济中心地位稳定D.政府重视农业生产4.马克思指出:东方小农“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这段话从本质上说明了〔〕A.东方社会皇权主义的盛行B.小农经济封闭落后不是先进生产力的开展方向C.小农经济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经济根底D.儒家学说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根底5.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耕技术根本定型的创造是〔〕A.耦犁B.曲辕犁C.翻车D.筒车6.唐朝诗人张籍写道:“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这反映了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A.屡次战乱,人口南迁B.少数民族政权开发南方C.两晋时期在南方的开发D.民族融合7.明人吴讷说:元世祖初克江南,畸人逸士浮沉里闾间,多以诗酒玩世。元贞、大德以后稍出。〞时有诗云:“宇宙喜一统,干今兰十年。江南诸将相,北上扬其鞭。书生亦觅官,裹粮趋幽燕。〞上述现象实际反映了〔〕A.元代城市生活日益多样化B.江南文人政见因时局而改观C.元代社会矛盾日趋锋利化D.江南文人科举及第后的喜悦8.东汉时,南方有些地方百姓还不知道牛耕,到了两晋南朝时期,牛耕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政府由此也很重视牛耕,一再下令禁止杀牛。这反映了〔〕A.古代政府重视农业的传统B.政府政策影响民间风俗变化C.魏晋后经济重心完成南移D.商品经济开展影响政府政策9.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贵族组织奴隶、平民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这两种耕作方式〔〕A.采用了相同的经营方式B.都适应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开展C.都引发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D.都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10.白居易?朱陈村?一诗中写道:“……机杼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以下选项与该诗所描绘的生活景象相似的是〔〕A.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B.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C.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D.估客无住着,有利身那么行11.欧洲中世纪谷物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三至四倍,最好的年成也不过是六倍。从云梦竹简的材料来看,早在秦汉时期中国谷物的收获量就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古代中国农业相对兴旺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私有制度确实立B.黄河、长江流域适宜农业开展C.铁制农具的使用与推广D.基于小农经济的农业精耕细作12.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精耕细作B.铁犁牛耕C.男耕女织D.刀耕火种13.浙江绍兴会稽山下有座祭祀一位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陵墓和庙宇,内有歌颂这位历史人物的对联:“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据?史记?记载,传说他“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对上述信息错误的解读是〔〕A.表达农耕文明的特征B.对传统美德的传颂C.对封建统治者歌功颂德D.纪念造福人民的历史人物14.先秦时期,中国经历了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向精耕细作的个体农业的转变。推动这个转变的因素有〔〕①铁器牛耕的使用

②城市商业的开展③各国的变法运动

④水利设施的兴修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5.封建土地所有制确实立是在〔〕A.秦始皇统一六国后B.西汉建立后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16.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17.董煟在?救荒活民书?中说:“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该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小农经济的〔〕A.封闭性B.分散性C.连续性D.脆弱性18.恩格斯曾定义:“小农是指小块土地的所有者或租佃者尤其是所有者,这块土地即不大于他以自己全家的力量通常所能耕种的限度,也不小于足以养家糊口的限度。〞马克思也曾说:“这是一个只能用统计来判断的问题,就我们研究的目的来说,对此也没有必要进行详细的探讨。〞在此说明马、恩特别强调“小农〞这一概念〔〕A.土地性质确实定性B.土地数量的规定性C.分散性与封闭性D.质与量的有机统一19.汉武帝时在全国重要冶铁工业区设铁官管理铁的冶炼、铸造和贸易,共49处中今山东占了12处,大多集中于黄河流域。唐代全国铁矿产地118处,江南、剑南二道有51处,占43.2%。这反映出〔〕A.政府对冶铁业的管理B.经济重心南移趋势C.全国矿产分布不均衡D.唐代冶铁业开展较快20.隋初,针对地方官吏在征派时的作弊行为,宰相高颎主张由政府将民户统一划定不同的户等,规定各自应负担的赋役数目,并使之低于豪强地主对依附农民的剥削量。该主张有利于〔〕A.抑制土地兼并B.消除封建割据根底C.壮大自耕农队伍D.催生新的社会阶层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北魏到隋唐,均田制绵延了300多年,保存了大量的国有小农,但这一制度到唐中叶已经崩溃。宋代不立田制,国家不再干预土地财产关系的变化,结果是租佃关系盛行,成为主导的土地经营形式。宋代佃户人身自由,法律上也和主人有根本的平等地位……地租形式主要是分成租和定额租。分成租随整个产量的多少而波动,所以地主还对土地的经营加以干预。而定额租那么佃农可完全自主经营……有人估计,宋代的亩产量比唐代要提高1.5倍。——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鱼鳞册始行于洪武二十年。量度田亩方圆,次以字号、悉书主名,及田之丈尺,编类为册,状如鱼鳞,号曰“鱼鳞图册〞。先是,诏天下编黄册,以户为主,详具旧管、新收、开除、实在之数为四柱式。而鱼鳞图册以土田为主,诸原坂、坟衍、下湿、沃瘠、沙卤之别毕具。鱼鳞册为经,土田之讼质焉。黄册为纬,赋役之法定焉。——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三据史载:“〔明末清初〕吾邑地产木棉,行于浙西诸郡,纺绩成布,衣被天下,而民间赋税,公私之费,亦赖以济。〞“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间,织者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外,未卒岁,室庐已空矣。其衣食全恃此。〞故一旦商贩阻塞,棉花和棉布滞销,农民经济的运转就会出现危机。——郑学檬?简明中国经济通史?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到宋朝农民身份由国有小农转变为自由佃农变化的原因,分析明代黄册、鱼鳞图册的历史作用。〔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宋至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关系的变化趋势及影响。答案1.A2.D3.A4.C5.B6.A7.B8.A9.B10.A11.D12.B13.C14.D15.D16.A17.D18.D19.B20.C21.〔1〕原因:生产规模化,生产资料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