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质的量基础知识四组名词一、物质的量与摩尔:1、物质的量我们知道,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这些微粒非常小,质量很轻,难于称量。但是物质之间的反应,既是按照一定的微粒个数进行,又是以可称量的物质来进行反应的。这就需要一个物理量把微粒的多少与可称量的物质的质量联系起来,这个物理量就是“物质的量”,为了帮助同学尽快理解掌握这一概念,分析如下几点:
(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七个基本物理量的名称、单位(SI单位)及单位符号物理量单位名称单位符号长度米m质量千克kg时间秒S电流安[培]A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物质的量摩[尔]mol发光强度坎[德拉]cd(2)“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多少的物理量。如同长度、质量等物理量一样,“物质的量”这四个字不得简化,也不得增添任何字,不能多一个字,也不能少一个字,更不能把它当作表示物质数量或质量多少的量。它是表示微观粒子集体的一个物理量。它有量纲,有明确的物理含义,是一个科学专有名词。2、摩尔(1)摩尔的概念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同其它物理量都有度量各自的单位一样,“物质的量”也有计量单位。正如米是长度的单位一样,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可简称为“摩”,其符号是“mol”。使用摩尔做物质的量的单位时,要注意:A、摩尔只使用于微观粒子,不适用于宏观物质。B、应用符号表明微观粒子的种类或其特定组合(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及其他有化学意义的特定组合),强调“用符号”而非“用汉字”,这和以前的有所不同。(2)摩尔的确定 按规定,科学上应用0.012kg(即12g)碳(指原子核内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种碳原子,通常表示为12C或C)所含碳原子数目就是1摩尔。也就是说,摩尔这个单位是以0.012kg12C所含的原子个数为标准,来衡量其它物质中所含微粒数目的多少。二、阿佛加德罗常数与6.02×1023mol-1 0.012kg12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佛加德罗常数,常用NA表示,N 阿佛加德罗常数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值,现在已经由实验测得相当精确的数值,在使用时常取其近似值为6.02×1023。例如2molH2约含2×6.02×1023个H2分子。12.04×1023个O2分子约是2mol。 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单位是mol-1或/mol。 每摩尔物质含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物质的量是以阿佛加德罗常数为计数单位,表示物质的基本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4)使用摩尔时的注意事项 ①摩尔只能用于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中子、质子、电子等;而不能用于宏观物质,如不能说1mol苹果、1mol小米等。 ②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量度的微观粒子的名称或化学式。通常将微粒的名称或化学式或微粒符号写在“摩尔”或“mol”的后面,如:1mol氢分子或写成1molH2;1mol氢原子或写成1molH;1mol钠离子或写成1molNa+;1mol电子或写成1mole等。但不能说“1mol氢”,因为这里的氢究竟是指氢原子还是氢分子,很不明确;一般只说氢时常指氢元素,然而元素属于宏观概念,只有种类之分,不讲个数,所以“1mol氢”这种说法或写法都是错误的。三、摩尔质量与化学式量(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1)摩尔质量的含义1摩尔物质的质量叫该物质的摩尔质量。摩尔质量的单位是克/摩,符号是g/mol或写成g·mol-1。数值上等于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NA个某种微粒的总质量为摩尔质量。由于组成物质的微粒大小、质量不一样,故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也是不相同的。任何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摩尔质量,当单位为g/mol时,其数值上等于其原子量、分子量或离子式量。物质的摩尔质量与物质的量、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如下表实例:微粒符号相对原子质量1个微粒真实质量(g)物质的量(mol)所含微粒数(个)摩尔质量
(g·mol-1)C121.993×10-2316.02×102312Fe569.3×10-2316.02×102356O2325.32×10-2316.02×102332H2O182.99×10-2316.02×102318H2SO4981.63×10-2216.02×102398OH172.82×10-2316.02×102317Na+233.82×10-2316.02×102323注意,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原子量、分子量、式量都是相对比值,没有单位;1mol物质的质量单位是g。三者的意义不同、单位不同、仅数值上相同。化学式量是指该物质一个粒子(或单位组成)的质量与一个C原子质量的1/12之比所得的数值,单位是1,使用时两者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2)二个关系式 ①物质的量(mol) ②物质的量(mol) 上面二个关系式中各种量之间的关系,也可归纳如下: ③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微粒数之比,也等于各物质反应时物质的量之比。例如: SO2+2H2S==3S+2H2O 微粒数之比1∶2∶3∶2 物质的量之比1∶2∶3∶2 质量之比16∶17∶24∶9四、气体摩尔体积与22.4L·mol-1:1、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从微观来看有:(1)微粒个数;(2)微粒本身的大小;(3)微粒间距离。对于固体和液体来说,构成它们的微粒间的距离很小,但微粒直径较大,所以含一定微粒个数的固体或液体的体积取决于微粒大小,因为各种微粒直径不同,即微粒本身的大小不同,所以1mol固体或气体的体积不同。对于气体来说,气体微粒间距离很大,通常情况下,是气体微粒直径的10倍左右。因此气体体积取决于微粒间距离,气体微粒间平均距离与温度和压强有关。当温度和压强一定时,不同气体微粒间的平均距离几乎是相等的。2、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气体的摩尔体积,其符号是Vm,即Vm=V/n,单位是L/mol或L·mol-1。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进行有关计算时常写成22.4L/mol。对于气体摩尔体积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点:(1)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范围是气态物质。因为固态或液态物质其微粒之间的距离很小,且不同的固态或液态物质的微粒大小是不相同的,因而固态或液态物质的体积主要由微粒本身的大小决定。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比分子的直径大得多,在标准状况下不同气体的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几乎是相等的,所以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2)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压强有关,只有在标准状况下(0℃、1.01×105Pa)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才是22.4L(3)气体物质的量是1mol。(4)“22.4L”这个数值是近似值,但在计算时就取22.4L/mol即可。(5)气体摩尔体积不仅适用于纯气体,也适用于混合气体。如0.3molH2与0.7molO2的混合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6)1mol气体在非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可能是22.4L,也可能不是22.4L。应用气体摩尔体积的两个公式①气体物质的量(mol) ②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g/L) 气体摩尔质量=气体密度(S、P、T)×气体摩尔体积(M=22.4)3、阿佛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这就是阿佛加德罗定律。这个定律也可以记忆成:同T、同P、同V时,N、n(气体)相同。A.由三同推一同。B.联系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可以得出一系列正比、反比关系。 阿佛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即同T、同P时 (2)同温下,同体积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即同T、同V时 (3)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或气体的分子量之比)。即同T、同P时 (4)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质量之比等其分子量之比,也等于其密度之比。即同T、同P、同V时 (5)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不同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分子量的倒数之比。即同T、同P、同m时 【典型例题】[例1]在标况下,某气体的密度是,求该气体摩尔质量。解析:点评:此方法称为“绝对密度法”[例2]在同温同压下,某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6,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多少?解析:点评:此法称为“相对密度法”[例3]在标况下,将、、混合,求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解析:点评:这个公式用于求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例4]体积为的干燥容器中充入气体后,测得容器中气体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将此气体倒扣在水中,进入容器中液体的体积是()A.B.C.D.解析:故该混合气体中必混有空气。易溶于水,空气不溶于水,故进入容器中液体的体积等于气体的体积。设气体的体积为,则空气的体积为根据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公式:答案:C点评:本题运用到了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判断空气的存在应用了平均摩尔质量的方法。【模拟试题】1.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上海市高考题)A.一定温度、压强下,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B.一定温度、压强下,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D.气体摩尔体积是指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某温度下,在一密闭容器中有适量的和,完全反应后容器中只有和颗粒,则容器中反应前后的压强之比为()。A.B.C.D.3.设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全国高考题)A.金属铝变为铝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B.在常温、常压下,含有的分子数为C.在常温、常压下,(氖气)含有的原子数为4.在同温、同压下,有同质量的气体和。已知此时的体积大于的体积,则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是()。(陕西省会考题)A.B.C.D.无法确定5.在给定温度和压强下的理想气体,影响其所占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云南省会考题)A.分子直径的大小B.分子间距离的大小C.分子间引力的大小D.分子数目的多少6.在150℃时,加热高氯酸铵发生分解反应,其气态生成物组成的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B.C.D.无法计算7.有一真空储气瓶,净重。在相同条件下,装满氧气后重,装满另一种气体时重,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石家庄市测试题)A.B.C.D.8.下列物质分解时,若产生的气体在常温、常压时体积相同,则消耗下列物质的物质的量最小的是()。A.B.C.D.9.氧气在放电条件下,有转化为臭氧,则放电后所得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北京市会考题)A.B.C.D.10.今有和(体积比为)的混合气体,当其完全燃烧时所需的体积为()。(湖南省会考题)A.B.C.D.11.在一定温度、压强下,1体积和3体积化合生成2体积的气体化合物,则该气体化合物的化学式为()。(苏州市测试题)A.B.C.D.12.将锌加到的溶液中去,反应结果共放出氢气(在标准状况下),则被还原的的物质的量是()。(高考科研题)A.B.C.D.13.在同温、同压的条件下,相同体积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密度比为,氧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4.在标准状况下,某气态氧化物的体积为。该气体的物质的量是,摩尔质量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某气体全部分解生成和,上述气体的体积均在同温、同压的条件下测定,由此推断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浙江省联考题)16.实验测量与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密度的倍,则该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的质量分数是。17.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按体积比混合,将此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内用电火花引燃,待反应完全后冷却到室温。容器内产生了盐酸,则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广西自治区竞赛题)18.每升天然水中通入氯气就达到消毒作用,可供饮用。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9.在同温、同压下,测得氢气密度为,某种有刺激性的气体密度为。又知气体是三原子分子并由两种元素组成,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则气体的化学式为。(河北省测试题)20.计算下列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质量:(1)和体积比为的混合气体;(2)质量分数为的和的混合气体。(南昌市测试题)
试题答案1.B2.C3.AC4.A5.D6.B7.A8.D9.B10.D11.A12.D13.;;14.;;15.3216.;;17.18.19.20.(1)(2) 4、相对密度、平均分子量、平均摩尔质量及其计算。①平均分子量:对组成一定的混合物而言,可根据各组分的组成和分子量来计算平均分子量。=MA·a%+MB·b%+…②平均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平均分子量。③相对密度:D=MA/MB 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称为相对密度。如A气体对B气体的相对密度用DB表示为: 由某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可知。 由某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可以知道。 5、在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气体的体积之比,也等于各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例如: 6、气体的质量、体积及微粒数、物质的量之间的换算关系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容量瓶的使用之一1.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方法如下:往瓶内加水,塞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漏出。如果不漏水,把瓶塞旋转180°后塞紧,仍把瓶倒立过来,再检验是否漏水,经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才能使用。2.配制溶液(1)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溶解在烧杯里;如果试样是液体,需用移液管或量筒量取移入烧杯里,然后再加少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动,使它混合均匀。应特别注意在溶解或稀释时有明显的热量变化,就必须待溶液的温度恢复到室温后才能向容量瓶中转移。(2)把溶液从烧杯移到容量瓶里,并多次洗涤烧杯,把洗涤液也移入容量瓶,以保证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里。缓慢地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2~3cm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标线(小心操作,切勿超过标线)。(3)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使溶液混合均匀。容量瓶使用完毕,应洗净、晾干(玻璃磨砂瓶塞应在瓶塞与瓶口处垫张纸条,以免瓶塞与瓶口粘连)。容量瓶的使用之二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向瓶中加水到标线附近,盖好瓶塞,用布将瓶外的水揩干。左手食指按住瓶塞,右手手指托住瓶底边缘,将瓶倒立2min,观察瓶塞周围有无水渗出。如不漏,把瓶放正,将瓶塞转动180°后再倒过来检查一遍。配制溶液时,先把容量瓶洗净,再把溶解后冷到室温的溶液按图中所示倒入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把烧杯洗涤三次,洗出液都倒入容量瓶中。加水至瓶体积的2/3时,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加水到快接近标线时,改用滴管慢慢滴加,直到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与标线相切为止。盖好瓶塞,将瓶倒转几次,使瓶内溶液混合均匀。容量瓶不允许用瓶刷刷洗,一般用水冲洗,若洗不净,倒入洗液摇动或浸泡,再用水冲洗。它不能加热,也不可长期盛放溶液。使用容量瓶的注意事项(1)使用前要检验是否漏水。程序是:加水→倒立,观察→瓶塞旋转180°→倒立,观察。(2)容量瓶不能用于溶解溶质,更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因此溶质要先在烧杯内溶解,然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3)不能将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更不能给容量瓶加热。如果溶质在溶解时是放热的,则须待溶液冷却后再移液。(4)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须选用与该溶液体积相同规格的容量瓶。常用的有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规格。(5)观察所加液体是否达容量瓶的刻度线,一定要平视,使液面的最低点刚好与刻度线相平。(6)如果加水定容时超过了刻度线,不能将超出的部分再吸走,必须重新配制。因为吸走一部分液体虽然溶液的体积达到了要求,但吸走的部分液体带走了一部分溶质,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7)容量瓶通常不用于贮存试剂,因此,配制好的溶液要倒入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一.原子结构与性质.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2.(构造原理)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Ar]3d54s1、29Cu[Ar]3d104s1.(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②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3.元素电离能和元素电负性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重复出现从ns1到ns2np6的周期性变化.(2).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稀有气体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碱金属的第一电离能最小;★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减小的趋势.说明:①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电子亚层结构为全满、半满时较相邻元素要大即第ⅡA族、第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分别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Be、N、Mg、P②.元素第一电离能的运用:a.电离能是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实验验证.b.用来比较元素的金属性的强弱.I1越小,金属性越强,表征原子失电子能力强弱.(3).元素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元素的电负性: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对的能力叫做该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呈周期性变化: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电负性呈现减小的趋势.电负性的运用:a.确定元素类型(一般>1.8,非金属元素;<1.8,金属元素).b.确定化学键类型(两元素电负性差值>1.7,离子键;<1.7,共价键).c.判断元素价态正负(电负性大的为负价,小的为正价).d.电负性是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重要参数(表征原子得电子能力强弱).二.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离子键――离子晶体1.理解离子键的含义,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了解NaCl型和CsCl型离子晶体的结构特征,能用晶格能解释离子化合物的物理性质.(1).化学键: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2).离子键: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离子键强弱的判断: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越多,离子键越强,离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离子键的强弱可以用晶格能的大小来衡量,晶格能是指拆开1mol离子晶体使之形成气态阴离子和阳离子所吸收的能量.晶格能越大,离子晶体的熔点越高、硬度越大.离子晶体:通过离子键作用形成的晶体.典型的离子晶体结构:NaCl型和CsCl型.氯化钠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周围有6个氯离子,每个氯离子周围有6个钠离子,每个氯化钠晶胞中含有4个钠离子和4个氯离子;氯化铯晶体中,每个铯离子周围有8个氯离子,每个氯离子周围有8个铯离子,每个氯化铯晶胞中含有1个铯离子和1个氯离子.NaCl型晶体CsCl型晶体每个Na+离子周围被6个C1—离子所包围,同样每个C1—也被6个Na+所包围。每个正离子被8个负离子包围着,同时每个负离子也被8个正离子所包围。(3).晶胞中粒子数的计算方法--均摊法.位置顶点棱边面心体心贡献1/81/41/21共价键-分子晶体――原子晶体2.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数据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对σ键和π键之间相对强弱的比较不作要求).(1).共价键的分类和判断:σ键(“头碰头”重叠)和π键(“肩碰肩”重叠)、极性键和非极性键,还有一类特殊的共价键-配位键.(2).共价键三参数.概念对分子的影响键能拆开1mol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单位:kJ/mol)键能越大,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键长成键的两个原子核间的平均距离(单位:10-10米键越短,键能越大,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键角分子中相邻键之间的夹角(单位:度)键角决定了分子的空间构型共价键的键能与化学反应热的关系:反应热=所有反应物键能总和-所有生成物键能总和.3.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了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及其性质的差异.(1).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2).键的极性:极性键:不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成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非极性键: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成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相同,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3).分子的极性:①.极性分子: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不相重合的分子.非极性分子: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相重合的分子.②.分子极性的判断:分子的极性由共价键的极性及分子的空间构型两个方面共同决定.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的比较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形成原因整个分子的电荷分布均匀,对称整个分子的电荷分布不均匀、不对称存在的共价键非极性键或极性键极性键分子内原子排列对称不对称举例说明:分子共价键的极性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结论举例同核双原子分子非极性键重合非极性分子H2、N2、O2异核双原子分子极性键不重合极性分子CO、HF、HCl异核多原子分子分子中各键的向量和为零重合非极性分子CO2、BF3、CH4分子中各键的向量和不为零不重合极性分子H2O、NH3、CH3Cl③.相似相溶原理: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分子溶剂中(如HCl易溶于水中),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分子溶剂中(如CO2易溶于CS2中).4.分子的空间立体结构(记住)常见分子的类型与形状比较分子类型分子形状键角键的极性分子极性代表物A球形非极性He、NeA2直线形非极性非极性H2、O2AB直线形极性极性HCl、NOABA直线形180°极性非极性CO2、CS2ABAV形≠180°极性极性H2O、SO2A4正四面体形60°非极性非极性P4AB3平面三角形120°极性非极性BF3、SO3AB3三角锥形≠120°极性极性NH3、NCl3AB4正四面体形109°28′极性非极性CH4、CCl4AB3四面体形≠109°28′极性极性CH3Cl、CHCl3AB2C四面体形≠109°28′极性极性CH2Cl2直线三角形V形四面体三角锥V形H2O5.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1).原子晶体:所有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成的晶体或相邻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而形成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2).典型的原子晶体有金刚石(C)、晶体硅(Si)、二氧化硅(SiO2).金刚石是正四面体的空间网状结构,最小的碳环中有6个碳原子,每个碳原子与周围四个碳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晶体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二氧化硅晶体是空间网状结构,最小的环中有6个硅原子和6个氧原子,每个硅原子与4个氧原子成键,每个氧原子与2个硅原子成键.(3).共价键强弱和原子晶体熔沸点大小的判断:原子半径越小,形成共价键的键长越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其晶体熔沸点越高.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7.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不作要求).概念表示条件共用电子对由一个原子单方向提供给另一原子共用所形成的共价键。AB电子对给予体电子对接受体其中一个原子必须提供孤对电子,另一原子必须能接受孤对电子的轨道。(1).配位键:一个原子提供一对电子与另一个接受电子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即成键的两个原子一方提供孤对电子,一方提供空轨道而形成的共价键.(2).①.配合物:由提供孤电子对的配位体与接受孤电子对的中心原子(或离子)以配位键形成的化合物称配合物,又称络合物.②.形成条件:a.中心原子(或离子)必须存在空轨道.b.配位体具有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③.配合物的组成.④.配合物的性质: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配合物中配位键越强,配合物越稳定.当作为中心原子的金属离子相同时,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体的性质有关.三.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1.知道分子间作用力的含义,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分子间作用力: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是一种静电作用,比化学键弱得多,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范德华力一般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而氢键则有饱和性和方向性.2.知道分子晶体的含义,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对物质某些物理性质的影响.(1).分子晶体: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氢键)相结合的晶体.典型的有冰、干冰.(2).分子间作用力强弱和分子晶体熔沸点大小的判断: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克服分子间引力使物质熔化和气化就需要更多的能量,熔、沸点越高.但存在氢键时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往往反常地高.例33.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化合物、降温使其固化得到的晶体属于A.分子晶体B.原子晶体C.离子晶体D.何种晶体无法判断3.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对氢键相对强弱的比较不作要求).NH3、H2O、HF中由于存在氢键,使得它们的沸点比同族其它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反常地高.影响物质的性质方面:增大溶沸点,增大溶解性表示方法:X—H……Y(NOF)一般都是氢化物中存在4.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晶体类型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离子晶体粒子原子分子金属阳离子、自由电子阴、阳离子粒子间作用(力)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复杂的静电作用离子键熔沸点很高很低一般较高,少部分低较高硬度很硬一般较软一般较硬,少部分软较硬溶解性难溶解相似相溶难溶(Na等与水反应)易溶于极性溶剂导电情况不导电(除硅)一般不导电良导体固体不导电,熔化或溶于水后导电实例金刚石、水晶、碳化硅等干冰、冰、纯硫酸、H2(S)Na、Mg、Al等NaCl、CaCO3NaOH等四、几种比较1、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比较化学键类型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概念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成键微粒阴阳离子原子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成键性质静电作用共用电子对电性作用形成条件活泼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非金属与非金属元素金属内部实例NaCl、MgOHCl、H2SO4Fe、Mg2、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比较非极性键极性键概念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不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相同不同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成键原子电性电中性显电性形成条件由同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组成3.物质溶沸点的比较(重点)(1)不同类晶体:一般情况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2)同种类型晶体:构成晶体质点间的作用大,则熔沸点高,反之则小。①离子晶体: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则其熔沸点就越高。②分子晶体:对于同类分子晶体,式量越大,则熔沸点越高。③原子晶体:键长越小、键能越大,则熔沸点越高。(3)常温常压下状态①熔点:固态物质>液态物质②沸点:液态物质>气态物质
小学教师培养工作总结一年来,我校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开展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培训工作,有效提高了教师的各种教育教学实际能力,为我校取得良好的办学成效起了重要的作用。回顾我们的工作,主要有下面几点做法和体会:一、制定计划,常抓不懈这一学年虽然新来教师不多只有汤毛毛一位老师,但是我们还是很重视对她的成长。为了使她能尽快进入教师角色,更好地促进她的专业成长,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1、以老带新,促其成长。每一位新教师到我校后,学校都会指派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来带,目的是通过一对一的言传身教,使青年教师迅速地掌握实际教学能力,适应我校教学工作的开展。2、抓骨干,促提高。骨干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学校教学工作开展的领头人。骨干教师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关系到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决定了学校教育的质量。抓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就是抓好了全校通过对骨干教师的听课、评课、汇报,他们在思想上受到了一次深刻的触动。他们说:老本不能吃,继续往前走,不然就成了枯干的教师了。3、抓青年,促上进。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发展的希望,随着一大批老教师的退休,一批又一批青年教师的充实,迅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能已成了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师德教育。由于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一年来,我校大量新进了一批新教师。如何让这一批优秀的学生迅速地成长为合格的、优秀的教师成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此,我校对新教师、年轻教师坚持不间断、多方面、多渠道加强师德规范教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纲要》、《教育法》、《教师法》为依据,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三比一树”“践行科学发展观”等活动,教育全体青年教师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态度和远大理想,从而提高了我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整体水平。师徒结对。青年教师在教学上应该说是像一张白纸。如何在这张白纸上绘出灿烂的图来,这就需要给他们在走上讲台时有一个好的引导,好的榜样,好的导师。师徒结对无疑能起到这样的作用,达到这样的目的。通过确定对象---全面听课----跟踪指导的形式开展。4、抓基本,促技能。为进一步深化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与思考,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广大教师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我校本学期分别派遣多名青年教师去校外出听课、研讨,来校上展示课、并作说课讲座,课后全体老师还同他们进行了面对面的研讨交流。二、整体趋优,初露头角学校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提高了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了我校素质教育全面的发展,教学质量也能有一定的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有了一定提升。陈思思老师被评为县级教学新苗,其他老师在学区和县的基本功、论文等评比中均有获奖。三、明确方向,仍须努力我们将继续加大培养青年教师全面素质的力度,促进我校青年教师整体素质的优化,为创造学校更美好的未来贡献我们的力量。
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习报告20—20学年第学期实习名称生产实习实习地点实习日期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20**年**月**日一、实习基本情况20**年**月通过网络招聘,我应聘到河南中方纺业有限公司进行实习,该公司位于周口市,主要承担棉纺制造与销售工作,进入公司后我被分配到信息管理部门,主要从事的工作是对公司的网络进行管理与维护,同时对公司网站的管理与维护进行学习,三个月的实习让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对网络工程师的工作有了全面的认识,为以后的就业积累了经验。二、实习内容1.单位情况河南中方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以棉花种植、收购、加工、经营、仓储、纺织及棉花与纺织品进出口为产业链条,集研发、生产、经营、投资、管理于一体的现代产业化集团企业。旗下拥有多家从事棉花、纺织等生产、经营的全资、控股子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形成了以“棉花经营、棉花物流、棉纺织、纺织品出口”为主干业务,以“国内、国际”为两大市场的经营格局。棉花经营涵盖进口棉、新疆棉、地产棉三大系列多个品种;棉花物流业务以地产棉交易为主,填补了河南无地产棉交易市场的空白,并融入了全国棉花物流体系;棉纱产品从精梳40s到精梳120s、气流纺纱16s到21s等两大系列;外贸出口涵盖棉纱、面料、服装等三大系列、400多个品种。公司营销网络覆盖国内众多棉花生产、经营、纺织企业,大型专业公司及国际棉花、纺织工贸公司,并与之建立了长期稳固的互助合作关系,业务范围遍及河南、河北、湖北、新疆、甘肃、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福建、香港、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亚、美国等区域。2.技术培训初到公司后,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公司工作相关培训,如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等,我所在的信息管理部门也进行了一些技术培训,主要内容有办公软件的使用、公司网络的日常维护工作等,这些培训让我对网络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网络工程师应该干什么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3.工作内容在实习期间我先后主动了解了公司职能范围、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基本情况,并对人事教育、网络管理重点以及现场维护等工作深入学习,先后研读了TCP/IP协议详解一、二卷等书籍,同时我还理论联系实际,实习期间主动要求跟老工程师到现场去实践锻炼、了解学习,努力从多方面开拓自己的眼界。我的主要工作是,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对老员工的学习,不断的增加自己的实践知识储备,积极参加部门的技能培训,及时总结学习内容,同时对公司需要的文件进行修改、打印以及分发到各个部门。在实习期间,我遇到了很多问题如对设备不熟悉、所学知识不能学以致用等问题,通过自己的沟通协调和监督管理,这些问题都得以解决。三、实习感想从学生到实习工程师,短短几个月的工作过程使我受益匪浅。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混色喷射技术发展趋势内混色喷射稳定性研究考核试卷
- 农业机械化项目风险管理法律框架分析考核试卷
- 信托资本补充中的股权激励计划设计研究考核试卷
- 培训项目可持续性评估标准考核试卷
- 2024年新疆泽普县急诊医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新疆新冠管理办法
- 政府采供管理办法
- 2024年天津市宁河区急诊医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拉萨苗木管理办法
- 2024年四川省宜宾县普通外科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单元测试卷(提升练)人教版
- 脊柱骨折的治疗与护理
- 陕西婚姻服务管理办法
- 酒吧员工劳动合同协议书
- 《弟子规》全文拼音版(完美注音-A4打印版)
- 心肌梗塞的治疗及护理
- 2023-2028年中国通风隔声窗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沉淀硫酸钡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北京市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火灾事故桌面演练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