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专题十五:中国现代精神文明复习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二轮专题十五:中国现代精神文明复习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二轮专题十五:中国现代精神文明复习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二轮专题十五:中国现代精神文明复习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二轮专题十五:中国现代精神文明复习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五中国现代精神文明——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和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高考导航考纲扫描一、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毛泽东思想3.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和教育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3.教育事业的发展高频考点串讲考点一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孙中山的民主思想1.旧三民主义(1)标志: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阐发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2)内容①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推翻清政府统治。②民权主义: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3)影响: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2.新三民主义(1)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2)内容①民族主义:对外反帝,对内反对民族压迫。②民权主义:授予一切反帝和反封建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3)作用: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陈潭秋李达刘仁静邓恩铭董必武周佛海张国焘陈公博包惠僧出席中共一大的代表13人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4)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10.1)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举国含悲1976年毛泽东遗体妥善保护二、毛泽东思想1.诞生(1)国民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撰写《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阐明了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十年对峙时期: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2.成熟:抗日战争时期(1)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2)1945年,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3.发展:新中国成立后(1)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2)阐述了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三、邓小平理论1.酝酿:邓小平针对“两个凡是”提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工作。2.形成(1)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2)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3)十三大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4)1992年“南方讲话”,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5)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3.地位: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一、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二、建国初期与文革岁月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重大贡献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落:一起:二落:二起:三落:三起:1933年,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倾领导人斗争、撤职、下放。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被正式任命为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文革”初期,被扣上“中国第二号走资派”的帽子,1969年被下放。1975年周恩来病重,复出代周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全面整顿文革错误,为毛泽东所不容;“天安门事件”后,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四人帮”倒台后再次复出。邓小平的三落三起思考:三落三起的秘密是什么?邓小平同志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具有心系天下、胸怀祖国和人民的伟大情怀,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正像邓小平本人所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人民心中的邓小平人民的心声1984年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游行队伍中,北大学生打出“小平您好”的醒目横幅,引起现场群众的一片欢腾。这个闪光瞬间成为共和国历史上一段珍贵的记忆。学生的愿望也表达了全国人民共同的心声。

1997年2月19日,正当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蒸蒸日上,香港也即将回到中国人民怀抱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却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他的角膜贡献出来了,遗体也捐作医学研究,最后,骨灰也撒到祖国的大海里去。他什么都没有留下。他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他的英名、业绩、思想、风范永载史册,他将永远为中国人民所怀念。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形成过程(1)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中共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2.主要内容(1)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3)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历史地位(1)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2)是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拓展升华】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思想理论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标志性会议同盟会成立大会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核心或精髓民权主义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执政为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理论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的问题民族独立、民主共和、民众生存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及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发展1924年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地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使中国人民醒过来指导革命和建设,使中国人民站起来指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新时期的指导思想,引领中国迈向小康社会考点二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一、新中国的科技发展1.两弹一星(1)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第一颗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66年第一颗核导弹试验成功。(2)1970年,中国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1975年,又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2.东方魔稻:袁隆平于1973年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3.计算机技术:1983年,中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型机诞生。1997年,“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在这个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4.航天技术:2003年,中国自行设计的“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并安全返回,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5.生物技术:1965年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吴阶平(泌尿外科)华罗庚(数学)钱学森(空气动力学)李四光(地质力学)邓稼先(核物理学)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

两弹一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和对中国的核威胁,展示了自己的实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营造了安定环境。载人航天工程成为推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神六:2005年10月12日

费俊龙/聂海胜

神七:2008年9月25日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1、主要成就:(4)信息技术:1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1.027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银河”巨型计算机超级计算机二、新中国的教育1.扫盲教育:新中国成立后,扫盲教育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2.义务教育: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3.高等教育的发展: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北京工农速成中学学生在学习1953年11月中央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发布《关于扫盲标准、毕业考试等暂行办法的通知》

“扫除文盲的标准是:干部和工人识2000常用字,能阅读通俗书报,能写200—300字的应用短文;农民识1000常用字,大体上能阅读通俗的书报,能写农村中常用的便条、收据等。毛主席,你是我的偶像——一个毛的超级FENSI“北大”红卫兵批判校长陆平等“反动学术权威”

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参加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77级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高考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校园中最流行的口号是:全国流行的口号:“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北大学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清华学子)把失去的光阴夺回来!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1.“双百”方针的提出:20世纪50年代,党在指导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逐步提出了“双百”方针。2.发展状况(1)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后,“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的干扰和损害。(2)“文化大革命”中,“双百”方针又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破坏。(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恢复“双百”方针为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中国科学文化领域重现生机,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拓展升华】坚持“双百”方针的现实意义(1)“双百”方针是党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为繁荣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3)我们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发展学术自由和创作自由。(4)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1964年,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北京首演

老舍话剧《龙须沟》电影《五朵金花》剧照原著老舍

话剧《茶馆》剧照郭沫若《蔡文姬》剧照(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

郭沫若话剧《关汉卿》剧照(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

田汉

京剧《智取威虎山》剧照京剧《红灯记》剧照京剧《奇袭白虎团》剧照京剧《沙家浜》剧照

结合文化大革命的史实探讨党中央没有贯彻“双百”方针和出现“八亿人口八个戏的原因,“样板戏”、“忠”字舞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特征?高考解密聚焦热点考向一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考题呈现】(2010年高考山东卷)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例1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解析】“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是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可直接推知答案为B项。A项是胡适提出的改良主义观点;C、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答案】B2.中国共产党理论成熟的过程一个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即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次伟大转变(1)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转变(2)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3)从建设社会主义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转变【梦想考场】1.(2010年北京西城二模)下列各项,最能体现孙中山对中西文化关系的认识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发扬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C.“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D.“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解析:选B。A项为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主张,与题干不符;C项将西学称为“异类”而加以排斥,应属地主阶级顽固派的主张;D项为地主阶级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也应排除。B项强调既要发扬我国固有文化,又要吸收世界的先进文化为我所用,符合题意。2.(2010年江苏如皋模拟)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78年初,双水村大队第一生产队在队长孙少安主持下,制定了一份‘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准备实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