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件比赛资料10_第1页
高中语文课件比赛资料10_第2页
高中语文课件比赛资料10_第3页
高中语文课件比赛资料10_第4页
高中语文课件比赛资料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祝福鲁迅第一课时祝福学习目标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祝福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

。原名

,字

,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他第一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周树人豫才《狂人日记》祝福代表作:短篇小说集

;历史小说集

;散文集

;散文诗集

;杂文集《且介亭杂文》、《坟》、《南腔北调集》、《而已集》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祝福初中我们学过的小说作品,和等,都是出自《呐喊》,《祝福》选自。《故乡》《社戏》《孔乙己》《彷徨》祝福【背景资料补充】(1)、《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15日《东方杂志》第21卷第6号,后收入作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是《彷徨》的第一篇。补充拓展:鲁迅也曾经《彷徨》过,《孤独者》《高老夫子》《离婚》之后,他《在酒楼上》点起了《长明灯》,向他的《弟兄》《示众》,最终《幸福的家庭》像《肥皂》泡沫一样,在年终的《祝福》声中《伤逝》了。

(以上11篇小说即《彷徨》集子中的作品。)【背景资料补充】

(2)

、《祝福》写于1924年。鲁迅还是把故事发生的地点放在将年农村的一个小镇,而且唤作“鲁镇”。鲁镇边式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鲁四老爷、四婶、柳妈以及镇上的人们,祥林嫂山村的婆婆、卫老婆子、贺老六,还有作为小说叙述者的“我”,组成了祥林嫂生活的社会环境。祥林嫂的命运是为这个环境所决定的。只有具体分析这个社会环境,才能深入认识这个“病态社会”的诸多病症。

祝福【背景资料补充】

(3)、时代已经是20世纪20年代了,但是长期停滞不前的农村封建社会依然“没有什么大改变”。祥林嫂的不幸,一言以蔽之,在于这个社会根深蒂固的封建性。人权、贞操观、迷信、人心冷漠等成为祥林嫂在死亡线上遭受残酷的精神折磨。祝福

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迷信习俗。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的“平安”,并祈求来年的“幸福”。关于祝福:祝福默读课文,理清思路,在草稿纸上写出本文的情节结构,并做交流。

情节结构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

祝福归纳:

《祝福》的情节、结构。

情节

内容

顺序

序幕

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结局

祥林嫂凄然死去

─┐

开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倒叙

发展

祥林嫂被迫改嫁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

尾声

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倒叙把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使读者寄予探求事情的原委,有一定的吸引力;把祝福的景象和祥林嫂的死连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突出反封建的主题。祝福倒叙:造成悬念,渲染悲剧气氛。结语大凡中国的悲剧,从女人身上看去,总能看得个一清二楚。”第二课时祝福讨论归纳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是怎样的状态?后来又有什么变化?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时肖像有哪些变化?从中反映出什么?

祥林嫂临死前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祝福

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

——鲁迅祝福祥林嫂——肖像描写脸色两颊眼睛衣着饰物精神状态第1次第2次第3次青黄

红的

顺着眼

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青黄

消失了血色

顺着眼,眼角带泪痕,没有以前精神黄中带黑

瘦削不堪,木刻似的

眼珠间或一轮

竹篮、破碗、竹竿有活力,对生活充满希望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精神麻木,濒临绝境祥林嫂——语言描写对四婶讲阿毛痛苦、自责对大家讲阿毛麻木、空虚与柳妈的对话精神重压陷入恐惧问灵魂有无封建迷信桎梏下矛盾的心理祥林嫂——行动描写反对再嫁——逃、撞怕被分身——捐(门槛)怀疑灵魂——问

悲剧人物要使人怜悯,“最重要之点,性格必须善良”。

——亚里士多德人物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祥林嫂的形象: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第三课时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分析四叔、四婶、柳妈、老女人、“我”鲁四老爷形象。

是一个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他崇拜祖先,思想僵化,反对社会的一切变化。他政治上迂腐、保守,顽固地维护旧有的封建制度,反对一切改革与革命。他思想上反动,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为人自私伪善,冷酷无情,轻视、厌恶、打击祥林嫂,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道貌岸然,实际上是维护封建礼教、迫害祥林嫂的地主阶级代表人物。)四婶:是“大户人家的太太”,头一次留祥林嫂是看她能干,祥林嫂被婆家绑架走以后,她害怕给自己家惹麻烦。以后惦念祥林嫂不是因为关心她的命运,而是自己的用人没有祥林嫂那样可心。以后祥林嫂再来,她“起初还踌躇”,后来倒是真心怜悯祥林嫂,留下她。但是祥林嫂没有以前那样灵活能干了,四婶开始“不满”,进而“警告”,最后把祥林嫂赶出家门。可以说四婶只是把祥林嫂当作一件工具,没有把她当人来看。

祥林嫂和柳妈柳妈:柳妈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与人为善。但是她对待祥林嫂,却没有像对待其他生命那样有同情心。柳妈对祥林嫂的再嫁也不以为然,认为祥林嫂“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对动物“不杀生”,却主张祥林嫂“撞死”,然后又把和祥林嫂的谈话传播出去,供大家谈笑。也算是无聊冷漠中的人中的一员吧。柳妈还一脸“诡秘”拿地狱来吓唬祥林嫂,看祥林嫂脸上“显出恐怖的神色来”,也许像那些“老女人”一样,心里很满足吧,柳妈正是这样一个同情祥林嫂而又给她痛苦的人。

老女人: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抑和迫害,造成民众的愚昧和冷漠。这些老女人“特意”寻来,听祥林嫂悲惨的故事,并不是真心地同情她,而是作为无聊生活的一种调剂。“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猎奇之后得到一种“满足”,以他人的痛苦,填补了自己空虚的生活。

“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在小说的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的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我”是事件的见证人。

作业思考“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这个问题,写300字左右的文章。第四课时谁杀害了祥林嫂?

明确:大家都不是凶手,有都是凶手。迫害祥林嫂的人们,他们的行为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封建思想的驱使。祥林嫂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鲁镇上的人包括鲁四老爷也都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

丁铃说:“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宋明程朱理学:“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他们注定妇女必须过那掩藏的生活,而使妇女的再嫁成为犯罪行为。崇拜贞节-----这是理学家在妇女界中竭力鼓吹的---变成心理上的固定的理想,妇女因此须付社会道德上的责任,而男子则对此享着免杀的特权。妇女更须负责以保全名誉而提高品格。这一点,男人家也常热烈予以赞美,盖至此其主眼已从寻常家庭妇德转移于女性的英雄主义与节烈的牺牲精神。”

林语堂《吾国吾民.妇女生活》“社会上多数古人模模糊糊传下来的道理,实在无理可讲;能用历史和数目的力量,挤死不合意的人。这一类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里,古来不晓得死了多少人物;节烈的女子,也就死在这里。-----社会公意不节烈的女人,既然是下品,他在这社会里,是容不住的。”

----------鲁迅《我之节烈观》

环境描写(祝福景象的描写)祝福1:揭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祝福2:推动情节发展,增强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祝福3:首尾呼应,深化主题。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起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