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压成型工艺教程课件_第1页
层压成型工艺教程课件_第2页
层压成型工艺教程课件_第3页
层压成型工艺教程课件_第4页
层压成型工艺教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层压成型工艺

第六章层压成型工艺1

6.1概述

层压工艺是指将浸有或涂有树脂的片材层叠,组成叠合体,送入层压机,在加热和加压下,固化成型玻璃钢板材或其它形状简单的复合材料制品的一种方法。

6.1概述

层压工艺是指将浸有或涂有树26.1概述

起始于30年代。

层压成型工艺制品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工程材料之一。

6.1概述起始于30年代。36.1概述

主要产品有:玻璃布层压板,木质层压板,棉布层压板,纸质层压板,石棉纤维层压板,复合层压板等。

6.1概述主要产品有:玻璃布层压板,4

6.1.2层压工艺特点及应用

工艺特点:

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产品质量稳定;一次性投资较大,适合于批量生产.

6.1.2层压工艺特点及应用

工艺特点:5应用目前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电讯等工业广泛应用。

例如:复铜箔层压板,用于制造印刷电路板.

应用目前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电讯等工业广泛应用。6绝缘件、线夹绝缘件、线夹76.2胶布制备工艺及设备

6.2.1制备工艺

6.2.1.1原材料

树脂增强材料

6.2胶布制备工艺及设备

6.2.1制备工艺

6.8树脂

酚醛树脂、氨基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有机硅树脂等。

树脂

酚醛树脂、氨基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有机硅9增强材料

玻璃布、石棉布、合成纤维布、石棉毡、石棉纸、牛皮纸等。碳纤维布、芳纶纤维布。增强材料

玻璃布、石棉布、合成纤维布、石棉毡、石棉纸、牛皮纸106.2.1.2胶布制备工艺过程

玻璃纤维布经化学处理或热处理后,浸渍树脂胶液,并控制胶含量,在一定温度、时间条件下烘干,使树脂由A阶转到B阶,即得到需要的玻璃纤维胶布。

6.2.1.2胶布制备工艺过程

玻璃纤维布经化学处理或热处11浸胶设备

2.立式浸胶机1.卧式浸胶机浸胶设备2.立式浸胶机1.卧式浸胶机12

6.2.1.3胶布制备工艺参数

主要有:胶液粘度、浸胶时间、烘干温度与时间、牵引张力。

6.2.1.3胶布制备工艺参数

主要有:13(1)胶液粘度

一般通过胶液浓度及环境温度来控制.浓度的控制往往采用测试密度的方法来实现.

(1)胶液粘度

一般通过胶液浓度及环境温度来14

(2)浸胶时间

一般控制在15~45s,不同的布浸透时间不同。

(2)浸胶时间

一般控制在15~45s,不同的布浸透时15(3)张力控制

张力大小取决于:

布自重,及布与各导向辊之间的摩擦力.

张力要均衡(不能一边松,一边紧),大小要适中。

(3)张力控制

张力大小取决于:16(4)浸胶布的烘干温度与时间

烘干过程:除去胶布中挥发份;使树脂由A阶转向B阶.

(4)浸胶布的烘干温度与时间

烘干过程:17a温度制度卧式上胶机:

进口段90~110℃,中部烘干段120~150℃,出口段100℃以下.

a温度制度卧式上胶机:

进口段90~110℃,中部18a温度制度立式上胶机:

进出口段30~60℃,中部60~80℃,顶部第三段85~130℃(上下来回一次).

合适的张力可以使布平整地进入胶槽.

a温度制度立式上胶机:

进出口段30~60℃,中部619b干燥时间的控制干燥时间t=L/v

L——烘箱有效长度;

v——胶布运行速度.

通过调节布的运行速度来调节.

b干燥时间的控制干燥时间t=L/v

L——烘箱有效长20c气流控制

通常布面风速控制在3~4m/s.

c气流控制

216.2.1.4胶布质量指标及控制方法

(1)含胶量

X16.2.1.4胶布质量指标及控制方法22(1)含胶量的控制实际生产中含胶量控制方法:

1)调整胶液粘度2)调整浸胶时间

3)调节胶辊间距

(1)含胶量的控制实际生产中含胶量控制方法:

1)调整胶液23(2)可溶性树脂含量

X2(2)可溶性树脂含量24(2)可溶性树脂含量控制可溶性树脂含量通过对干燥温度,时间调整来控制。(2)可溶性树脂含量控制可溶性树脂含量通过对干燥温度,时间25(3)挥发份含量

X3

(3)挥发份含量

X3

26(3)挥发份含量控制挥发份含量一般通过调整干燥温度、时间来实现.

挥发份含量的控制范围为:1.5~3%

(3)挥发份含量控制挥发份含量一般通过调整干燥温度、时间来实27(4)流动度

流动度是胶布中含胶量,可溶性树脂含量,挥发份含量三项指标的综合反映。它表示树脂固化时的流动性能。

X4

(4)流动度

流动度是胶布中含胶量,可溶性树脂含量,挥发28(4)流动度控制

流动度是评价胶布性能的专用技术指标流动度一般控制在20~30mm之间

(4)流动度控制

流动度是评价胶布性能的专用技术指标29(5)贮存条件

胶布在室温下存放时,挥发份含量、可溶性树脂含量、流动度三项指标易发生变化,使出现胶布发脆、发粘、流胶等现象。胶布应存放在干燥室内。(5)贮存条件

胶布在室温下存放时,挥发份含量、可溶性树脂306.2.2浸胶设备

2.立式浸胶机1.卧式浸胶机6.2.2浸胶设备2.立式浸胶机1.卧式浸胶机316.2.2.1卧式浸胶机由玻纤布存放装置,干燥装置(干燥未浸胶玻纤布),浸胶装置,除尘装置,烘干箱体(烘干胶布),牵引装置,切割装置,收卷装置等组成.6.2.2.1卧式浸胶机由玻纤布存放装置,干燥装置(干燥326.2.2.2立式浸胶机

由送布装置,浸胶装置,牵引装置,烘干箱体,除尘装置,热风循环装置,收卷装置等组成.

立式浸胶机6.2.2.2立式浸胶机

由送布装置,浸胶装置,牵引装336.3层压成型工艺层压成型工艺是指将浸渍或涂有树脂的片材层叠,组成叠合体,送入层压机,在加热和加压条件下,固化成型复合材料制品的一种成型工艺。6.3层压成型工艺层压成型工艺是指将浸渍或涂有树脂的片材346.3.1.1下料

用连续切割机裁剪

不同性能胶布应分别堆放

面层布芯层布

6.3.1.1下料

用连续切割机裁剪

356.3.1.2配叠胶布排版或配布6.3.1.2配叠胶布排版或配布36配叠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两表面分别用2~3层面层胶布(有内脱模剂);

2)胶布的挥发份含量不宜过大,控制在1~6%,否则应干燥处理;

3)临近面层的10~20层胶布,应选用平整无破损的胶布,更不能搭接。中间部分使用不合格胶布的量也不得超过10%

配叠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两表面分别用2~3层面层37下料量

薄板按张数下料法——实验法确定;

厚板按重量下料法——计算法确定.

下料量

薄板按张数下料法——实验法确定;

厚板按重量38胶布的计算下料量公式

G——板材用料量,kg;F——板材面积,m2;H——板材厚度,m;d——板材密度,kg/m3;α——物料损失系数,5mm以下薄板,α取0.02~0.03;厚板α取0.03~0.08;若在压制前胶布已经预先切边整齐的,一般取0.01~0.02胶布的计算下料量公式

G——板材用料量,kg;F——板材面396.3.1.3组合

顺序如下:

铁板(较厚)→衬纸→单面钢板→板料→双面钢板→板料→······→双面钢板→板料→单面钢板→衬纸→铁板.

6.3.1.3组合

顺序如下:

铁板(较厚)→衬纸→单面40衬垫材料的作用使板材受压、传热均匀。

衬垫材料的作用使板材受压、传热均匀。41

层压板的热压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1)预热预压阶段

2)热压阶段——从加全压到热压结束

6.3.1.4热压

层压板的热压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6.3.1.4热42

热压工艺五段升温曲线示意图

热压工艺五段升温曲线示意图

43(1)第一阶段--预热预压阶段。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使树脂熔化,去除挥发物、浸渍纤维,并且使树脂逐步固化至凝胶状态。此阶段的成型压力为全压的1/3-1/2。(1)第一阶段--预热预压阶段。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使树脂熔44几种配方体系的预热压工艺参数

几种配方体系的预热压工艺参数

45

(2)第二阶段-中间保温阶段

这一阶段的作用是使胶布在较低的反应速度下进行固化。保温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树脂的流胶情况。当流出的树脂已经凝胶,不能拉成细丝时,应立即加全压。

(2)第二阶段-中间保温阶段

这一阶段的作用是使胶布在较46(3)第三阶段-升温阶段

目的在于提高反应温度,加快固化速度。此时,升温速度不能过快,否则会引起暴聚,使固化反应放热过于集中,导致材料层间分层。

(3)第三阶段-升温阶段

目的在于提高反47(4)第四阶段-热压保温阶段目的在于使树脂能够充分固化,从加全压到整个热压结束,称为热压阶段。而从达到指定的热压温度到热压结束的时间,称为恒温时间。(4)第四阶段-热压保温阶段目的在于使树脂能够充分固化,从加48几天配方体系的加压工艺参数

热压阶段的温度、压力和恒温时间,是由配方决定。几天配方体系的加压工艺参数

热压阶段的温度、压力和恒温时间49(5)第五阶段-冷却阶段

在保压的情况下,采取自然冷却或者强制冷却到室温,然后卸压,取出产品。冷却时间过短,容易使产品产生翘曲、开裂等现象。冷却时间过长,对制品质量无明显帮助,但是使生产效率明显降低。(5)第五阶段-冷却阶段

在保压的情况下,采取自然冷却或者50

层压工艺参数

成型压力、温度、时间

是三个最重要的工艺参数.称为三大工艺参数.

层压工艺参数

成型压力、温度、时间是三个最重要516.3.1.6后处理

在烘房内进行6.3.1.6后处理

在烘房内进行526.3.2层压设备多层压机的台面一般2500×1300mm每层间距200mm.

6.3.2层压设备多层压机的台面一般2500×1353多层压机的结构组成

(1)主要结构

由主机、推拉机、升降机、工作台等组成。

压机层数一般为7~18层.

多层压机的结构组成

(1)主要结构54层压机的框架层压机的框架,小型压机多数用四根立柱作支撑。大型压机则多为框架式结构。层压机的框架层压机的框架,小型压机多数用四根立柱作支撑。大型55多数层压机采用液压缸在机架下方的“上顶式”层压方式。少数压机液压缸在机架上部的“下压式”层压方式,一般用于小型压机。压缸有单缸、双缸、四缸、六缸甚至八缸。多数层压机采用液压缸在机架下方的“上顶式”层压方式。56(2)加热板

采用蒸汽加热,

导热油加热,电阻加热,高频加热等.

多层压机(2)加热板

采用蒸汽加热,导热油加热,电阻加热,高频加热57蒸汽加热由蒸汽锅炉直接将蒸汽送到层压机。蒸汽的温度是与蒸汽压力成正比的,只要控制好蒸汽压力,就能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热压板冷却降温可以用冷水直接进行冷却。

蒸汽加热由蒸汽锅炉直接将蒸汽送到层压机。蒸汽的温度是与蒸汽压58热油加热

热油加热通过一个热油贮罐来实现的,热油锅炉给热油贮罐供热,热油贮罐给层压机加热。温度控制精度较高,温差可以控制在±1℃范围内。热油加热

热油加热通过一个热油贮罐来实现的,热油锅炉给热油59应用目前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电讯等工业广泛应用。层压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