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行歌曲词争论---中国风歌曲》争论性学习--结题报告一、课题的目的、意义、来源及背景1.课题的争论目的与意义歌词作为音乐的载体,无疑是当代文化生活中最具普遍性和影响力的一种文字。中国人现在对祖先留下的东西去传承、学习的很少,而中国风歌曲在很大限度上走进人们的大脑中,间接地让人们学习到古文化的韵味。中国风歌曲的歌词,有很多是押韵的,而且运用语文上的修辞和表现手法也很多。这些独立的文学价值也是我们本次争论的目的,学习这些文学价值也有助于我们学习语文。2.课题的来源及背景随着电视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迅猛进展,,通俗文化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行或缺的组成局部,甚至取代了传统文字阅读的主流地位。听音乐也成了一种格外普遍的享受方式。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我们,充分运用现代音乐与古乐器,制造了一种流行音乐曲种 --中国风歌曲。这种音乐旋律秀丽,通俗易懂,贴近生活,满足现代人的心理需求。流行音乐有平民化、群众化的倾向。因此,鉴于我们对通俗文化的情有独钟,假设能够赏析了解这些通俗文化中的歌曲,或许可以充分挖掘通俗文化中的语文教学资源。三、课题的争论过程初步探究了现代流行歌曲中的中国风歌曲的歌词以及其主要内容。我国五千年莽莽苍苍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古典诗歌始终被历代、历朝奉为主流文体,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丰富。从《诗三百》到四言诗、五言诗,到律诗;从无意识的“歌以咏之,足以蹈之”等劳动生活之余的即兴表演,到形成固定的词牌名予以传唱,古典诗歌以其立意的高绝,幽美的意境,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入了中华民族精巧的文化精华,成了我们民族不行或缺的精神支柱。一首优秀的流行歌曲的产生,同时也就制造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它综合了文学与音乐的精华,通过旋律与文字同时感染打动我们,使我们自然而然成为俘虏,徜徉在歌曲所制造的艺术气氛中。在旋律打动人的根底上,流行歌曲的歌词选择一种最能被宽阔人们所共同承受的形式去进展心灵的沟通。使人们在不知不觉间受到歌曲的感染,获得共鸣,得到一次心灵的净化与洗礼。就成为一种力气迫使歌词作者在中国古老的文化背景查找思想共鸣的根底,获得独特的审美效果,而中国传承千年的古典诗歌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催生这种审美效果的土壤。四、课题的争论结果通过争论,我们了解到中国风歌曲不仅融入了现代的元素,还有古典诗词的古典气息。这样既传播了古典文化,又使流行歌曲更加富有韵味。二者的结合无疑是一种创。中国风歌曲的歌词中独立的文学价值也是极高的,其中描绘的意境,抒发的情感,个别词字的突出访用,历史传奇的引用,以及修辞和表现手法的运用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所以在这次争论中,我们学习了很多。五、反思与体会从争论性学习中让我们收获了很多东西。在活动中,大家分工明确,相互合作,共同争论,沟通感想,大家相互学习,提高了我们综合实践的力气。此次我们的课题是通过争论流行歌曲中的中国风歌曲的歌词,我们对中国风歌曲更了解了,体会到其中古典文化的醇厚气息,学习到其中的独立的文学价值,并且提高了我们对诗歌的鉴赏力气,提高了我们的文化素养。我们通过争论性学习的实践,激发了自由创的热忱,培育了独立思考、探究事物的科学精神,同时提高了我们协作力气和社会交际力气,正好填补了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缺乏。鲍照〔412——470〕,字明远,生活在南北朝时期,东海〔今属江苏〕人,家世贫贱,自称“家世贫贱”是“负锸下农”,临海王刘子顼镇守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鲍照为乱兵所杀。鲍照的作品艺术风格俊逸豪放,奇矫凌厉,直接继承了建安传统,对后世李白、岑参、高适、杜甫有较大影响;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进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艺术形式上,鲍照大力学习和写作乐府诗,有三言、五言、七言和杂言等多种形式。五言诗讲究骈俪,圆稳流利,内容丰富,感情饱满。七言诗变逐句用韵为隔句押韵,并可自由换韵,拓广了七言诗的创作道路。他的乐府诗突破了传统乐府格律而极富制造,思想浅薄含蓄,意境清爽幽邃,语言容量大,节奏变化多,辞藻华美流畅,抒情淋漓尽致,并具有民歌特色。在作品内容上,多表现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痛、报国无门的忿懑和抱负幻灭的哀痛,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少局部诗描写了边塞战斗和征戍生活,为唐代边塞诗的萌芽。诗作今存204首,有《鲍参军集》。[2]南北朝时期,群雄割据,社会动乱。当时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而鲍照出身贫寒,他虽然渴望能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却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和世俗偏见的阻碍。于是常借诗歌来抒发他建功立业的愿望,表现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苦痛,传达出寒士们大方不平的呼声,布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心情和抗争精神。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的独特风格。拟行路难·其四》是南北朝时期诗人鲍照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是《拟行路难》中的第四首。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提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全篇构思迂曲动听,蕴藉深厚,此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而又明白晓畅,到达了启人思考、耐人品尝的艺术境地。[3这首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而又明白晓畅,到达了启人思考、耐人品尝的艺术境地。从作者的表达情感方式来说,全篇构思迂曲动听,蕴藉深厚。明代王夫之评论此诗说:“先破除,后申理,一俯一仰,神情无限。”清代沈德潜评价说:“妙在不曾说破。”准确地指明白这首诗的艺术特点。伴随感情曲折动听的流露,五言、七言诗句错落有致地相互搭配,韵脚由“流”、“愁”到“难”、“言”的灵敏变换,这一切,便自然形成了全诗起伏跌宕的气概风格。流行歌曲中的中国古典诗词古典诗词进入流行歌曲是当代歌坛上的一道特别景观,也为我们争论文学史上诗与歌的关系供给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古典诗词在现代配乐演唱,主要有复原型、普及型、融合型三种类型,进入流行歌坛的古典诗词主要不是以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为先决条件,古今情感的共通性以及融合了古典与现代元素的表现形式更具特别意义。是什么样的古典诗词才能进入当代流行歌坛呢?首先有必要明确一点:古典诗词进入流行歌坛与古典诗词被今人谱曲演唱是两个概念。从理论上说,几乎全部古典诗词都可以被谱曲演唱,但并不是全部被谱曲演唱的古典诗词都能够进入流行歌坛。从实际状况来看,古典诗词在现代配乐演唱,主要有三种类型:一、复原型即复原古曲以保存其古音古韵的原貌。这个工作,早年杨荫浏、傅雪漪等前辈曾经做过,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姜白石的词,如《扬州慢》、《淡黄柳》、《暗香》、《疏影》等。近年河北大学刘崇德教授又将包括乐府、唐宋词、元曲在内的三百余首古乐曲译成五线谱和简谱,并选择其中局部曲目请人演唱制成CD。与此相类的是仿照古曲风格由今人为古典诗词重谱曲,如台湾有一位叫蔡肇祺的老先生,就为不少古典诗词谱曲并亲自演唱;年轻一些的如范李彬的古琴曲专辑《关山月》,收入《关山月》、《蒹葭》、《秋风辞》、《阳关三叠》等十余首古琴曲。范李彬本人是台湾台南艺术学院中国音乐系古琴教师,所以他的弹唱很有古人意味。内地音乐人专为古典诗词谱曲、演唱的也有几位,如山东歌剧舞剧院指挥吕守贵也为不少古诗词谱过曲,出过两张专辑。姜嘉锵、傅慧勤等人演唱的古诗词歌曲也有确定的知名度,有《古曲琴歌》等合辑行世。另外还有一位叫张庄声〔咪咪〕的歌剧演唱家与他人合作,将白居易的两首长诗《琵琶行》和《长恨歌》谱曲演唱。不过说狡猾话,由于与现代人的赏识趣味有较大的差异,这类复原型或拟古型的古典诗词歌曲赏识者范围较窄,难以在群众中广泛流行。二、普及型普及型的作曲主要为现代人,其初衷原在于借助音乐传播古典诗词,进而扩大古典诗词的影响。这种状况主要见于为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古典诗词配曲演唱,以吸引中小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兴趣,同时也是便利记忆的一种手段。如台湾东大图书公司在上世纪70年月曾出版过一套题为“诗叶声”的盒带,该盒带由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专题争论小组制作,为当时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诗词配乐演唱,但不以古典诗词为限,现代诗歌也包含在内。制作者表示:“期望借这套录音带,对国中国文的韵文教学,做一次的尝试。同时,也为一般爱好我国旧诗词的朋友,供给声情赏欣的风貌”。又如马来西亚为改进华文教学,近年也推出过一套为古典诗词谱曲演唱的音乐CD,包括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等假设干单元。所选诗词均为最常见者,演唱也较为简洁活泼,尤其适合少年儿童学习中国古典诗词。以上两种除声音部格外,还配有文字局部,有讲有译,兼附曲谱,确实替一般初学者考虑得很周到。此外,叶至善的《古诗词唱》用外国歌曲的曲谱来配中国古典诗词,如苏联歌曲《小路》配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加拿大民歌《红河谷》配杜牧的《夜泊秦淮》等等,似乎也可以归入此类。不过,用外国歌曲来配中国古典诗词,尽管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但终觉得有些隔膜。三、融合型所谓融合,指古今的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其具体的融合方式则包含了音乐和文字〔歌词〕两个方面。在这类作品中,作曲者并不拘泥于古曲,而更多是依据今人的审美趣味进展再创作,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查找结合点。就是说,既有意识地吸取中国古典音乐,同时又引入现代音乐元素,在曲式、配器、演唱等诸多方面都能给人一种现代感,但又有别于一般的流行歌曲。一些传唱较广的古典诗词歌曲如《别亦难》〔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章秋》〕、《枉凝眉》、《葬花吟》〔电视剧《红楼梦》插曲,曹雪芹原词〕、《滚滚长江东逝水}〕〔电视剧《三国演义》插曲,杨慎《临江仙》词〕等,也都具有上述特点。应当说,在这种音乐的融合中,作曲家的才情尤具特别的意义,才情的凹凸往往可以打算歌曲的成败。那种以为只要任凭配首曲子便能演唱的想法是极其浅薄的,而动辄便为数十首甚至上百首古典诗词谱曲,不是骄傲,就是无知。实际上,为古典诗词谱曲较之为一般的歌词谱曲具有更大的难度,对作曲家的文学修养、音乐修养、审美水准有着更高的要求。我们看《别亦难》的作曲陈刚是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作者,而《枉凝眉》、《葬花吟》的作曲王立平、《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作曲谷建芬,均为当代乐坛上的重量级人物,可知这些歌曲的成功确非偶然。比较而言,第三种状况即融合型似更有可能进入流行歌坛,在这方面,专辑《淡淡幽情》和《绿蓑衣》可以说颇具代表性。从曲目中可以看出,《淡淡幽情》所收12首全部?榇剩?《绿蓑衣》所收10首中有两首是诗,即《诗经王风采葛》、汉相和曲《江南江南可采莲》,但均为乐诗。这应当不是偶然。或许专辑的制作者并非有意重词轻诗,但这样一种结果客观上说明,总体而言,词较诗更宜于进入流行歌坛。值得留意的是,能够进入当代流行歌坛并为大多数听众所承受的,主要是那些抒发离情别恨和表现男女恋情之作。这在上述两张专辑中占了一多半的比重。尽管其中不乏像张志和《渔歌子》、晏殊《浣溪沙》、张孝祥《西江月》、辛弃疾《丑奴儿》一类表现闲情逸致或抒发人生感概的诗词,但其被传唱的频度却远远低于那些具有浓郁情感颜色的作品。与此相关的是,有些古典诗词在进入流行歌坛的过程中,其原来的意蕴在确定程度上会被转变。如李煌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本是抒发亡国之恨的,但成为流行歌曲后,其情感指向发生了很大的偏移,“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意象所指代的,已不再是对从前故国的不堪回首,而更倾向于情场往事的无限惆怅了。固然也还有表现形式方面的因素。两张专辑中词多于诗这一现象,多少说明词体参差不齐的长短句式更简洁与现代乐曲相匹配;五代词、北宋词多于南宋词,同样也有确定的意义在。我们姑且不管风格方面的因素是否会有所影响,可以确定的是,五代北宋之词语言相对来说较为浅显,意蕴较为显豁,不似南宋词,尤其是所谓骚雅词那样讲究使事用典,追求境远意长。这无疑也是宜于歌的。我们看两张专辑中诸如姜夔、吴文英等人词作均无入选,而且流行歌坛上也没有他们的身影,应当可以说明一些问题。]——摘自《行知部落》《蜀绣》芙蓉城三月雨纷纷四月绣花针羽毛扇遥指千军阵锦缎裁几寸看铁马踏冰河丝线缝韶华红尘千帐灯山水一程风雪再一程红烛枕五月花叶深六月杏花村红酥手青丝万千根姻缘多一分等残阳照孤影牡丹染铜樽满城牧笛声伊人倚门望君踏归程君可见刺绣每一针有人为你疼君可见牡丹开一生有人为你等江河入海奔万物为谁春明月照不尽离别人君可见刺绣又一针有人为你疼君可见夏雨秋风有人为你等翠竹泣墨痕锦书画不成情针意线绣不尽鸳鸯枕此生笑傲风月瘦如刀催人老来世与君暮暮又朝朝多逍遥芙蓉城三月雨纷纷四月绣花针羽毛扇遥指千军阵锦缎裁几寸看铁马踏冰河丝线缝韶华红尘千帐灯山水一程风雪再一程红烛枕五月花叶深六月杏花村红酥手青丝万千根姻缘多一分等残阳照孤影牡丹染铜樽满城牧笛声伊人倚门望君踏归程《蜀绣》中的典故和化用1、芙蓉城三月雨纷纷“芙蓉城”我国古代对四川成都的美称,又称“锦官城”。五代后蜀王孟昶时,在城墙上遍杆芙蓉,使成都“四十里为锦绣”,故成都还有“芙蓉城”、“蓉城”之称。“三月雨纷纷”暗合杜牧《清明》“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杜甫还有诗《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指成都的锦里,蜀锦是成都的一大特产,历史悠久。东汉时期朝廷就在成都设置了特地治理机构“锦官”,其官署就在成都东南的“流江”岸边,后世称成都为“锦官城”即源于此。“芙蓉城三月雨纷纷,四月绣花针”我的理解:成都地处西南,潮湿多雨,从三月下到四月,细密的雨丝如同手中的针线,衬托绣娘哀婉细腻的心思。2、羽毛扇遥指千军阵锦缎裁几寸“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里暗指的是诸葛亮。成都有武侯祠,是纪念中国古代三国时期蜀汉皇帝刘备和丞相诸葛亮的君臣合祀祠宇。它旁边的锦里就有呈现蜀绣的工场。“羽毛扇遥指千军阵,锦缎裁几寸”我的理解:这句点明词中情境:前方战事吃紧,前方绣娘绣锦。3、看铁马冰河化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4、红尘千帐灯,山水一程风雪再一程化用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看铁马踏冰河丝线缝韶华红尘千帐灯山水一程风雪再一程”我的理解:此句将战场、绣房、送夫出征的情景交织在一起,点明在绣娘很屡次思念丈夫的时候,青春悄然逝去。其中,“红尘千帐灯”是指千万个绣娘的闺中孤灯还是指千万个征夫的营中残灯呢?其实不重要,它表达得都是了千万个分别的有情人在夜幕下相思的情景。5、红烛枕五月花叶深六月杏花村“杏花村”是古时诗人常会用到的地点指代。一千多年来,伴随着杜牧《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广泛传播,关于杏花村的具体地点,也被人们争论了一千多年。这句我的理解:意象的堆砌,表现从5月到6月绣娘翘首等待的情景:家中的红烛、枕头似乎洞房那天,但人却不在;庭院里花开了叶茂了,但仍不知郎君归期。6、红酥手青丝万千根姻缘多一分出自陆游《钗头凤》。此词是一篇“风流千古”的佳作,它描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悲剧。据《历代诗馀》载,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婉为妻,感情深厚。但因陆母不喜唐琬,威逼二人各自另行嫁娶。十年之后的一天,陆游沈园春游,与唐琬不期而遇。此情此景,陆游怅然久之,赋《钗头凤》一词。据说唐婉获知这词后,亦是感慨丛生,对赋一词《钗头凤世薄情》。这两阕词虽然出自不同的人之手,前一首为南宋著名词人陆游所作,后一首为其前妻唐琬所作,却浸润着同样的情怨和无奈,。下附两词: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唐婉《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红酥亦作“红苏”形容红润柔腻。我的理解:这句描述了绣娘刺绣的情景,不仅有景〔玉手、秀发、如同发丝细密的蜀锦〕,更有情〔绣娘期盼她和丈夫之间的红线像手中的针线一样,细细密密,因此枯燥的绣活在她看来有格外的意义:每多绣一针,她和丈夫的因缘就结实一分〕。7、等残阳照孤影牡丹染铜樽满城牧笛声伊人倚门望君踏归程“残阳”,夕阳。描写该景象的诗很多,仅举白居易《暮江吟》为例:“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宝月似弓。”“残阳孤影”这个意境,我觉得和元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很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牡丹”,花期4-5月。“樽”,是一种古代的容酒器,也写作“尊”。耳熟能详的佳句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残阳照孤影牡丹染铜樽满城牧笛声伊人倚门望君踏归程”我的理解:这句描写了绣娘形单影只、茕茕孑立〔在城门口〕等待丈夫归来。〔此时城中牡丹尽放,牧笛声声入耳。其实相对于“牡丹染铜樽”是实景,我更趋向于它是对应上阕“丝线缝韶华”,同样是绣娘刺绣的情景,描述的是绣娘手中蜀绣的模样〕8、江河入海奔万物为谁春明月照不尽离别人“江河入海流”让我想起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万物为谁春”,应当是引自纳兰的《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想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假设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明月照不尽离别人”,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际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9、翠竹泣墨痕锦书画不成情针意线绣不尽鸳鸯枕“锦书”,用苏惠故事。《晋书·窦涛妻苏氏传》:“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徒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文以赠滔,动听循环以读之,此生、词甚凄婉,凡八百四十字。”后随称妻子给丈夫的书信为锦文,锦字。这个典故常用,见上《钗头凤》:“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还有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落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退,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鸳鸯枕”,都是情人使用,枕绣鸳鸯,但求同心同意至死不分。《西厢记》,红娘抱着枕头送崔莺莺相就张生,鸳鸯枕,翡翠衾,羞搭搭不愿把头抬,弓鞋凤头窄,云鬓坠金钗。这句我的理解还是盼归,同时描述了两人情真意切。10、此生笑傲风月瘦如刀催人老来世与君暮暮又朝朝多逍遥“朝朝暮暮”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内保理业务协议应收账款池融资版
-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退位减法-西师大版
- 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位置《左和右》(教案)
- 2025年公司和个人签订的劳务合同模板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比的基本性质 ︳青岛版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兔请客1 北师大版
- 2025年仓储保管合同样本常用版
- 学习2025年雷锋精神62周年主题活动方案 (3份)
- 2025年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
- 期中(试题)-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含答案)
- 2024时事政治考试题库(100题)
- 零售商超市行业前台工作技巧
- YYT 1814-2022 外科植入物 合成不可吸收补片 疝修补补片
- 《纺织服装材料》课件-项目6 纺织材料的水分及检测
- 贵州人民版五年级劳动下册教案
-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3章第1节常见天气现象及成因课件
- 九年级物理说教材课标
- 2024年时政必考试题库(名师系列)
- 江苏省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数学期中试题
- 华能分布式光伏项目EPC总承包工程投标文件-技
- 蜜雪冰城营销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