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能电网解决方案主讲人:XXX时间:2015年X月2目录第一PPT模板网03
智能电网概述01
智能电网总体解决方案02
智能电网解决方案应用033智能电网和智慧城市的关系智能电网作为城市智能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础,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智慧城市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是智慧城市的核心。智能电网定义4坚强智能电网以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手段,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是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现代电网。智能电网是指采用先进的电力技术和设备、信息与通信技术,系统地实现电网的智能型监测、分析和决策控制,支持新型能源发电和灵活优质用电,具有高自动化水平,并有一定自愈、互动功能的安全可靠、高效率电网。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战略框架5电网基础体系技术支撑体系智能应用体系标准规范体系一个目标三个阶段两条主线四个体系五个内涵坚强智能电网技术主线管理主线2009-2010年:规划试点阶段2011-2015年:全面建设阶段2016-2020年:引领提升阶段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六个环节发电输电
变电配电用电调度技术上体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管理上体现集团化、集约化、精益化、标准化6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2016年~2020年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届时,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大幅提升,清洁能源装机比例达到35%,分布式电源实现“即插即用”,智能电表普及应用。2011年~2015年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2009年~2010年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开展各环节的试点工作。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将分三个阶段推进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7坚强智能电网的基本内涵“坚强”和“智能”是坚强智能电网的基本内涵。坚强”是基础,“智能”是关键。只有形成坚强网架结构,构建“坚强”的基础,实现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的“智能”技术特征,才能充分发挥坚强智能电网的功能和作用。信息化是指实时和非实时信息的高度集成、共享与利用;数字化是指电网对象、结构、特性及状态的定量描述和各类信息的精确高效采集与传输;互动化是指电源、电网和用户资源的友好互动和协调运行。自动化是指电网控制策略的自动优选、运行状态的自动监控和故障状态的自动恢复;实现智能电网发展目标的技术8发电输电配电用户广域监测和控制技术信息和通信(ICT)技术应用新能源和储能及其并网技术
资产/系统资产优化管理和保护先进输电技术
配电管理/配电自动化电动车基础设施高级量测体系(AMI)用电侧系统成熟程度发展速度发展中快速成熟快速发展中快速成熟中速发展中中速成熟快速成熟快速发展中快速发展中快速IEA对各项技术成熟程度和发展速度的评估智能电网必需技术,各国侧重不同。9建设智能电网的意义(一)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通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提高电网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实现电力远距离、大规模输送,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二)应对资源环境问题带来的挑战
通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实现可再生能源集约化开发、大规模、远距离输送和高效利用,改善能源结构,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四)满足多元化用电服务需求
通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提高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创新商业服务模式,提升电网与用户双向互动能力和用电增值服务水平。(三)适应发用电多样化的发展要求
通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实现各类集中/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和用电设施并网接入标准化和电网运行控制智能化,提高电力系统资产的运营效益和全社会的能源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0目录第一PPT模板网03
智能电网概述01
智能电网总体解决方案02
智能电网解决方案应用0311智能电网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双向互动服务充换电服务信息资源服务通过建设充电桩、充电站、换电站等多元化的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及远程监控调度服务系统建设,有效解决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故障定位等问题,满足出租车、工程车等专用电动汽车的监控调度需要,为城市电动汽车的便捷服务提供基本条件。在智能园区、智能小区、智能楼宇中,通过用电信息采集、能效管理等实现对用能设备的监测与控制,实现用户侧能效智能管理和服务双向互动。通过95598供电服务中心、双向互动服务平台与市政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完善市政管理手段,提升市政管理水平。通过智能用电交互终端建立社区论坛,直接参与社区管理和政府民意调查。对城市的环境监测信息、用户用能信息、经济活动信息等多种信息进行可靠的采集和传输,为智慧城市提供多种信息资源,支持城市相关机构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通过物联网、云计算、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技术的创新应用,为电网运行及市政管理提供新的方向。中建泓泰智能电力解决方案一览12智能社区智能充电站场区视频监控智能抄表AMI应急指挥智能家居智能楼宇智能电力解决方案应用13目录第一PPT模板网03
智能电网概述01
智能电网总体解决方案02
智能电网解决方案应用03智能社区电力系统解决方案14智能社区是指通过利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IC卡技术,通过有效的传输网络,建立一个由综合物业管理中心与安防系统、信息服务系统、物业管理系统以及家居智能化组成的"三位一体"住宅小区服务和管理集成系统,使小区与每个家庭能达到安全、舒适、温馨和便利的生活环境。
电力方面的主要功能应有:用电信息采集,小区配电自动化,电力光纤到户,智能用电服务互动平台,光伏发电系统并网运行,电动汽车充电桩管理,智能家居服务,统一展示平台,自助缴费终端,水、气表集抄等。智能社区15智能电表:一户一表6千瓦加装楼道节能声控灯电力系统扩容升级改造电力管线改造智能社区16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发电智能社区电力解决方案主要功能171、运用智能电表技术,实现用电信息自动采集;
2、提升电网自动化水平,保证小区可靠供电;
3、电力光纤到表到户,服务互联网、广电网和电信网“三网融合”;
4、智能用电服务互动平台,实现用户与供电企业的实时互动;
5、示范分布式光伏发电,倡导清洁能源消费;
6、配置电动汽车充电管理设施,满足居民使用电动汽车需求;
7、家电的远程监测与控制,促进家庭合理用能;
8、设置自助缴费终端,方便客户缴费;
9、实现水电气集抄,有效整合各运营商的人力资源。智能楼宇供配电系统18由发电厂、电力网(输电、变电、配电)和用户组成的同一整体称为电力系统,目的是将发电厂的电力供给用户使用。电力系统常称为输配电系统或供配电系统。大厦的供配电系统主要由以下设备组成:高压配电柜低压配电柜电力变压器空调动力配电柜应急发电机直流操作柜大中型楼宇供电电压一般采用10kV,有时也可采用35kV,两路高压供电,两路电源互为备用,当工作电源失电后,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运行,确保大厦的正常供电。当两路电源均失电的情况下,备用发电机组自动投入,向大厦负荷供电。智能楼宇负荷分布及变压器配置19高层建筑的用电负荷分为空调、动力、电热、照明等。对于全空调的商业性楼宇,空调负荷约占40~50%。冷热源设备一般放在大楼的地下室、首层或下部。动力负荷指电梯、水泵、排烟风机等。水泵也放在下部。负荷大部分集中在下部,变压器设置在楼宇底部。4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电梯设备(顶部)较多,通常设有分区电梯和中间泵站,变压器按上下层或上中下层分别配置。供电变压器的供电范围为15~20层。单台变压器容量都大于1000kV·A。变压器深入负荷中心,为防火灾,宜采用干式变压器和真空断路器。变电所应尽量设在负荷中心,以便于配电,节省导线,利于施工。智能楼宇电力控制解决方案20智能家居21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对家居进行智能化的设计。采用先进的智能家居建筑设计技术,充分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RFID智能感应等技术,同时利用自然太阳能进行家居发电供电设计。智能家居主要是针对社区内的中高端居民,可以为其提供现代智能化的家居服务,让家智慧化,从家居的装修、画图、设计、实施“一条龙”式的管理服务,并与小区外的智能系统进行对接互联。智能家居系统提供了安全、舒适、高品位的居住环境,能够帮助用户将能源的消耗降低;智能家居将可以让人们面对可知的风险能够降到最低。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22物联网充电桩解决方案–现状232008年北京市奥运会期间建设了国内第一个集中式充电站2009年南方电网在深圳首批两座电动车充电站和134个充电桩正式投入使用2010年华北电网在唐山南湖投建大型的电动车充电站正式商业运营。序号城市现有充电桩未来计划1北京市北京目前有5座中大型充换电站,计1274个充电桩。到2015年建成大中型充换电站5座、充电桩3.57万个2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建成13个电动汽车充电站、700个充电桩。计划2015年建设充电站不少于20座,换电站不少于20个,充电桩不少于3000个3湖北省武汉市全省试点建设大中型电动汽车充电站16座、交流充电桩300个与全省17个地市政府签订《关于推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的战略合作协议》4江苏省南京市18座多功能电动汽车充电站和500个交流充电桩其中南京地区规划建设4座充电站,100个充电桩。南京地区还将规划建设30座汽车充电站,约600个充电桩。5河北省石家庄石家庄位同充电站和400个充电桩。唐山将在年内建成3个电动汽车充电站和36个充电桩。截止2015年,建设大型标准模块化充(换)电站83座,充电桩5455台(套)6河南郑州郑州充电站30多个充电桩和新乡充电站20多个充电桩。计划到2020年,全省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1160座、充电桩约85万余个7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建设规模为20个充电站、约6000个充电桩。到2015年,深圳市将建设各类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桩)12750个。……各地纷纷建立电动车充电站(桩),地方政府成电动汽车充电站(桩)建设关键推手。目前,全国已有40多个省市进行了充电(站)桩的建设。城市充电桩发展趋势24以深圳为例,2015年深圳市将建设各类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桩12750个,其中,公交快、慢速充电站各25个,公务车充电桩2500个,社会公共慢速充电桩10000个,社会公共快速充电桩200个。从目前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看,具有电动车车型的城市共有48个。那么截止2015年全国预计将约有20~30万多个充电桩。未来两年复合增速200%。初期充电站建设将以小批量试点为主,通过试点加速行业标准的出台,届时充电桩将进入快速爆发式增长阶段。充电桩可能存在的问题25城市规划集中监督管理产业化聚集企业建设运营汽车车主充电潜在问题政府监管设备闲置定价议价设备检修维护去哪里充电充电费用享受服务充电桩用户对象分析26以城市为单位,建立充电桩(站)的基础信息、运营等数据应用服务一体化,以充电桩运营(监控)中心为支撑,在充电桩监管到运营业务开展的基础上,以服务的方式为各政府部门、车主、新能源汽车、能源汽车厂商(4S店)提供信息资源综合服务。各政府部门新能源汽车汽车厂商(4S店)物联网充电桩智能管理增值服务汽车车主充电桩数据交易数据运营数据电池数据整车性能、电池效率、充电时间、故障问题点整车性能优化服务统计分析服务、应急服务、指挥调度服务城市管理服务电池、汽车服务用户数据统计分析数据基于位置各种服务吃、穿、住等充电桩位置、电池状态故障告警、维修服务充电桩智能业务管理和服务分析27全生命周期管理帐卡实物人相符集成网络设备及运维实现充电桩的在建、运行、维护使用过程中的各流程环节跟踪管理满足用户全面、精准、及时、动态的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开放式数据接入,全面集成充电桩设备及业务系统,将充电信息采集、监控管理、计量计费、支付结算到运行维护全程化网络服务通过实时工作流驱动方式改进充电桩管理、运营,将收费、服务和资产维护结算责任落实到人提供有效支持。业务流程分析充电柱运营(监控)管理服务中心28维护工程师运营者GIS远程监管综合运营管理车辆增值服务数据应用集成……城市治理管理建设运营企业安全管理基础管理服务共享统一接入统一管理统一运营充电用户建设者充电桩(站)服务人员政府部门提高管理与服务效率降低建设成本降低人力成本运营(监控)管理服务中心基于物联网应用平台快速搭建业务管理服务平台管理移动应用充电桩智能管理服务架构29城市市政设施数据接入充电桩(站)子系统数据接入充电桩(站)设备数据接入物联网应用服务平台充电桩智能管理服务门户(PC端、移动端)政府部门运营企业汽车4S店充电用户运营(监控)管理与服务中心GIS远程监管综合运营管理用户增值服务数据应用集成服务GIS远程监管30统一的充电桩设备与系统接入,采集实时数据电子地图管理城市充电站(桩)分布远程监控充电桩及充电状态实时监控、充电量采集基于GIS的充电桩基本信息管理,分布,能力等信息电流、电压、开关状态、保护状态等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控汽车电池状态监控,如电池包基本信息、电池单体电压、电池单体温度、电池故障状态等信息充电桩管理状态监控充电时输入输出电压、电流、电量、功率因数、充电时间、当前充电模式、充电机故障状态等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控充电监控汽车电池状态综合运营管理31充电桩运营管理涉及到对分散于市区内充电设施的资产(设备)管理、计量计费、支付结算、统计分析、运行管理、用户管理、客户服务、集中监测等功能,为电动汽车充电服务网络的运营管理提供有力支撑,保证电动汽车充电运营高效有序,实现运营智能化、规范化管理。集中监测资产管理客户服务用户管理运行管理计量计费支付结算统计分析综合查询充电桩综合运营管理用户增值服务32整合智能车载终端(EVT)放置于电动汽车,采集车载电池和汽车性能的各项数据。车辆自身状态信息、电池信息动态显示车辆动态监控,基于位置的多重增值服务车辆实时定位车辆轨迹回放车辆轨迹回放告警显示与处理附近充电桩(站)位置提示最优路线引导提示路况信息提示动态充电计划提示数据应用集成服务33智慧城市综合治理应急指挥…….应用集成服务大数据分析服务行业调查统计报告……数据集成服务城市充电桩数据资源池充电桩数据充电桩运行信息充电交易数据用户消费数据设备维修数据汽车数据统计分析数据用户习惯数据充电桩智能化管理网络结构34分点接入城市A数据中心数据存储防火墙防火墙网关网关4G/互联网/光纤运营(监控)中心分区监控中心大屏管理员分控屏管理员城市A分控中心总控中心视频矩阵充电桩数据运营数据用户数据分控屏管理员城市B分控中心城市B城市……
大型充电站街区充电桩停车场充电桩
大型充电站街区充电桩停车场充电桩
大型充电站街区充电桩停车场充电桩城市充电桩全面接入,实现城际智慧互联35全网实时监管一体化运营服务基于北斗位置的用户增值服务多支付方式与集中结算以城市为单位全面接入充电桩实现城际智慧互联城际智慧互联智能电表36统一规格尺寸,方便自动检表所有表都有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监测参数通讯模块采用可插拔方式,不影响计量,方便升级更换,为技术改进提供了方便之路统一的通讯协议、通讯接口,各厂家的掌机程序或通讯软件可通用增加了阶梯电价功能三表远程查抄解决方案37场区远程视频监控系统38监控场区子站重要设备的正常运行、事故的报警录像以及突发事件与主站的声像通讯等。同时与综合自动化系统接口,实现一些生产调度辅助监控功能。
红外对射、电子围栏等周界防范系统与视频联动实现防盗,消防与视频联动实现防火,同时监测现场环境参数(温度、湿度、水浸等),并与空调、除湿机联动。系统联动将有效保障变电站建筑和设备的安全。运行监控安全防范――实现全方位、全天候的监控和管理场区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方案39管理服务器(MS)负责对用户、设备、信息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其后台安装网络数据库,实现信息集中存储,并对子站RVU上传的视频信号进行接收和处理。动力环境服务器(PES)负责对子站MEC上传的动力环境信号进行接收和处理,并发送相关控制指令。为方便与管理服务器通信,动力环境服务器软件可与管理服务器软件安装在同一台计算机服务器上。流媒体服务器(SMS)转发来自各子站的视频数据流给各个客户端,以解决多个客户端并发访问同一子站视频时的带宽占用问题。WEB服务器(WS)实现系统的B/S架构,为监控工作站提供标准的WEB浏览器访问服务。监控工作站(监控终端)可安装客户端软件进行操作,也可直接用浏览器进行操作。各供电局和集控站的用户可在监控工作站上对系统进行监控和操作。
系统子站功能40报警功能动力环境数据采集、传输功能控制功能网络传输功能12433图像监视功能35自诊断、自恢复功能6系统主站功能41远程报警接收远程动力环境监控设备的集中管理用户的集中管理12433远程视频监控35电子地图管理6电力应急指挥系统概述42电力应急不仅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而且也是其他应急机制的基础之一,处于社会预警系统的前沿。
基于电力系统应急体系的建设思路和预警模型,形成了电力应急指挥信息平台解决方案,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突发事件进行预警、防范、化解和善后的全程管理体系。电力应急指挥系统的设计理念是: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常态系统、战时迅捷。预防为主:以电力行业“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思想为核心。应急系统的第一任务是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其次才是出现突发事件后的应急,因此应急指挥系统首先是强大的预警系统。平战结合:应急的基础是日常工作,只有平时扎实,才能战时有效。因此应急指挥系统不是建立孤立的应急反应系统,而是通过对电力日常工作的整合升华,建立防范为主、准备在先、平时与战时相结合的全过程管理系统,使电网应急工作日常化。常态系统:以统一的电网模型为基础,使预警平台系统化、模型化,通过各种先进技术和手段,实现常态下对电网事故隐患的立体化、系统化的监控。战时迅捷:一旦突发事件发生,应急系统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启动各项应急工作。通过在系统中建立标准的、系统的预案体系,确保应急预案能最快地、准确地传达至各级应急组织,应急系统以预案为指导指挥应急工作的开展。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内容43电力应急指挥体系是对诸多参与主体和社会资源的整合,体系建设内容可概括为:“建立一个平台,形成六个体系”。“一个平台”:就是要建立一个信息平台。信息的及时准确是应急体系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而信息的反馈又是整个应急体系的神¾,因此信息平台的稳定和畅通是确保应急工作正常展开的基础。“六个体系”:包括领导组织体系、对外联络体系、人员保障体系、物资保障体系、预案保障体系、保障恢复体系。电力应急指挥系统总体架构44电力应急指挥平台解决方案45电力应急指挥平台是一个涉及众多软件技术的综合系统。我们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了系统的异构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电力应急指挥系统特点46信息集成化:将生产、电网、客服、保障、环境等信息集成在一个平台上,通过信息的整合快速为应急指挥的不同应用视角提供支持;预警模型化:将电网模型引入系统,使系统可以自动依据发生的预案判断事态的等级和影响范围;预案数字化:整理了五百多份预案,覆盖了应急指挥的主要工作;处置可视化:利用移动、卫星通信技术解决了对事故现场的覆盖,将现场的空间位置信息和处置情况以视频或图像方式传到指挥中心,增强了指挥的现场感;决策智能化:建立专家系统,整理和积累案例和处理经验,为处置决策提供辅助支持。THANKYOU如何理解海绵城市与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的基本内涵与绩效指标概述PART1如何理解海绵城市?·SC,SpongeCity海绵城市·SuDS/SustainableDrainageSystems模仿自然状态,减少径流,改善水质,提高生物多样性。·GI/GreenInfrastructure通过相互联系的绿色空间网络,自然管理暴雨,减少排水,改善水质,节约城市管理成本。·LID/LowImpactDevelopment通过分散、小规模的源头控制延缓径流和污染的冲击,接近自然水文循环。·BMPs/Bestmanagementpracticies由单纯的工程方式转变为工程与非工程相结合方式进行雨洪管理实践。·WSUD/WaterSensitiveUrbanDesign整合城市空间设计和综合水资源管理。·ABC/ActiveBeautifulandCleanWatersProgramej将功能性与自然、生态和人文相结合。可持续排水系统SuDS源头控制就近消纳改善水质协调环境景观舒适绿色基础设施GI多功能绿色空间网络网络中心连接廊道低影响开发LID小型分散原位收集自然净化就近利用回补地下水最佳雨洪管理实践BMPs路面材料储水设施渗透过滤管理法规民众教育水敏感性城市设计WSUD减少用水量减少排放水资源再生改善水环境水量调蓄活越美丽净水计划ABC自然可亲性商业&艺术水敏设计生物修复蓄水池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雨水径流控制恢复本地海绵体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涵养水资源、提高水安全、复兴水文化海绵城市建设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文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方式——实现雨水自然积蓄、渗透和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策略——基于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设计策略系统——涵盖雨水、污水、再生水、地下水、生活用水、景观用水等生态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建筑、道路、绿地和基础设施等综合系统途径——实现缓解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水生态破坏、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水安全风险、水文化消失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污水再生水雨水地下水景观水生活水生态水系统渗、滞、蓄、净、用、排
海绵城市要做什么?2.不让雨水产生雨涝灾害1.让雨水资源不浪费3.让城市绿地系统增效增值,环境更美丽宜居不让雨水白白流走,或补充地表水含量,或储蓄再利用,或进入绿地生态循环系统;让雨水资源化利用效益最大化。绿地区域内常量雨水尽量自行消纳,减少市政管网压力,发挥水体与自然水系雨洪调蓄功能。通过改善绿地空间形态与植物配置,统筹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系统提升绿地系统生态效能与景观。海绵城市绩效指标概述20132014201520162017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讲话:“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决定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给予专项资金补助: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李克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报告: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再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启动消除城区重点易涝区段三年行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海绵城市建设效益评价与考核指标(试行)类别项绩效指标建筑与小区关联性相关指标水生态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径流总量控制率、径流系数、土壤渗透系数2生态岸线恢复生物多样性指数、湿地(水系、岸线)损失变化率3地下水位地下水潜水水位4城市热岛效应热岛强度、绿地率、屋顶绿化率水环境5水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6城市面源污染控制径流污染控制率(SS)水资源7污水再生利用率中水回用率(非传统水源利用率)8雨水资源利用率雨水回收利用率(非传统水源利用率)9管网漏损控制管网漏损率水安全10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防治设计重现期11饮用水安全水源地水质达标关键指标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表新建、扩建、整体改建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序号项目分类名称用地代号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新建、扩建
整体改造1居住用地R1R2R3≥75%≥70%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1A5A6≥75%≥55%A2A3A4≥80%≥60%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1B2B3B4≥75%≥55%4工业用地M1M2≥80%≥70%5物流仓储用地W1W2≥80%≥70%6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S1一注S3S4S9一注7公用设施用地U21一注8绿地与广场用地G1G2≥85%≥85%G3
≥80%≥70%关键指标2场地径流系数
表不同用地类型新建、扩建项目径流系数控制目标序号项目分类名称用地代号径流系数控制目标(流量)1居住用地R1R2R3≤0.45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1A5A6≤0.45A2A3A4≤0.40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1B2B3B4≤0.504工业用地M1M2≤0.505物流仓储用地W1W2≤0.556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S1≤0.65S3S4S9≤0.557公用设施用地U21≤0.458绿地与广场用地G1G2≤0.15G3
≤0.30关键指标3径流污染物控制率
技术措施污染物去除率(以SS计算,%)技术措施污污染物去除率(以SS计算,%)透水砖铺装80~90蓄水池80~90透水水泥混凝土80~90雨水罐80~90透水沥青混凝土80~90调节塘——绿色屋顶70~80调节池——下凹式绿地——传输型植草沟35~90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干式植草沟35~90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70~95湿式植草沟——泥塘50~80植被缓冲带50~70雨水湿地50~80初期雨水弃流设施40~65表低影响开发设施径流污染物控制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提到的指标绿地率热岛强度绿色基础设施建筑与小区海绵城市设计要点缺水地区重点在于利用城市绿地解决自然渗透、汇蓄和利用,通过雨水收集、利用,有效提高地表水的含蓄量。水网地区重点研究利用水系、微湿地和集雨型绿地汇蓄雨水,参与地表水净化和减缓市政雨涝压力。沿海重盐碱地带重点研究利用雨水自然渗透。促进土壤排盐碱的技术利用,以及耐盐碱植物的应用。总体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要点1区域规划引领,以指标为依据
以规划指标为依据开展方案设计,以绿地系统和水系统为中心,有机整合与之相关的雨水系统设计、污水系统设计、给水系统设计、景观系统设计、建筑设计等建立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应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比选,不断优化方案。
区域海绵城市与水资源综合规划充分发挥公园大面积水体的雨水蓄积功能公园成为区域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要素—“大海绵”公园景观水体与住区雨水系统通过生态绿道衔接充分发挥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功能,优化植物配置。现状条件及问题评估确定目标控制设施及规模确定水文水力计算竖向设计、汇水区划分设施选择与平面布局要点1区域规划引领,以指标为依据
场地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污染控制率径流系数污水管网外排流量和总量市政再生水供水压力地表径流对景观水系水质的影响生态环境的用水压力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应低于75%01年径流污染控制率已大于40%02径流系数控制居住用地0.45,商业用地0.5003新建硬化10000平米以上,妹千平米调蓄容积30m304下凹绿地比例不少于50%,改建增加10%05改建项目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增加10%0706新建项目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不少于40%要点2早期关注竖向设计统筹协调场地建筑、道路、广场、绿地、水系等的布局和竖向,使径流雨水有组织自流汇入周边绿地系统和水系,并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相衔接。广场雨水宜综合采用生态排水和雨水管渠,雨水首先汇入道路绿化带及周边绿地内的低影响开发设施。道路横断面设计应优化道路横坡坡向,路面与道路绿化带及周边绿地的竖向关系。要点3设施选择灰绿结合绿色设施:下凹绿地、植草沟、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等,即在地势较低的区域种植植物,通过植物截留、土壤过滤滞留处理小流量径流雨水,达到控制径流污染的目的。灰色设施:地埋式蓄水装置(混凝土蓄水池、蓄水方块)。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地埋条件、规划条件等,因地制宜的选择海绵城市的技术措施及其系统组合。要点4注重关键节点的处理屋面材料的选择:采用对雨水无污染或污染较小的材料,采用耐久性材料,与屋顶绿化相结合。收集方式:采取雨落管断接或设置集水井的方式引入低影响开发设施,以实现雨水的净化和利用。雨水宜分散进入下凹式绿地,减少对绿地的冲击。下凹绿地内植物应选择耐淹品种。下凹绿地中内设置溢流井,防止绿地长时间积水。地面雨水一般污染较重,杂质多,传统雨水箅只可拦截较大固体。道路雨水收集应采用具有拦污截污功能的雨水口或雨水沟,且污物便于清理。雨水排放:地下建筑顶面与覆土之间设置排水系统(排水片材和排水管)。要点5统筹考虑,整合设计盐碱地土壤黏紧,透水透气不良,不利于下渗。若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得当,不仅可控制雨水,而且可以利用雨水淋洗土体,降低土壤的含盐量(盐碱土改良的目的是降低和控制地下水位,防止土壤返盐)。对于土壤含盐量高的地方,海绵城市设施与土壤排盐措施统筹,应在保证植物生长安全与土壤排盐措施有效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滞蓄雨水。景观水体应优先作为雨水调蓄设施。景观水体规模的确定:根据降雨规律、水面蒸发量、雨水回用量等。雨水进入景观水体之前应采取径流污染控制措施,包括弃流设施、生态护坡。智慧城市的基本概念及案例PART2“智慧城市”概念智慧城市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各种社交网络、购物网络、互联网金融等综合集成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对生产、生活和城市管理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全方位、全体系、全过程创新的城市形态。对于我国城市政府来讲,这不仅仅是政府服务和城市管理技术的创新,而且更加是服务和管理理念及模式的创新。城市发展和城市病——智慧城市产生的社会因素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产生的社会因素
城市问题: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城市贫困……面临这些实质性的挑战,城市必须应用新的技术,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超大城市、中心城市存在借助信息技术大发展解决城市问题的内在需求。
信息技术(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造就智慧城市技术核心。智慧城市要求把新一代IT技术运用到城市经营的各个领域。它是城市信息化和数字城市的延续和进一步发展,在数字城市基础上融入社会和环境两大要素。“智慧城市”——社会与技术双重作用
1990年美国加州旧金山一次国际会议,以“智慧城市(smartcities)、快速系统(fastsystems)、全球网络(globalworks)”为主题,探寻了城市通过信息技术聚合“智慧”以形成可持续的城市竞争力的成功经验。后正式出版《科技社会的一种现象——智慧城市、快速系统、全球网络》。
欧盟在2007年的《欧盟智慧城市报告》中率先提出“智慧城市(SmartCity)”的创新构想;2008年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理念;2009年欧盟委员会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具体计划,同年IBM发布《智慧的城市在中国》报告。
2009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科技界大会上作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报告。报告中诠释了“物联网”、“智慧地球”等与智慧城市密切相关的关键概念。2010年科技部在武汉举办了“2010中国智慧城市论坛”。说明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性。“智慧城市”理念的由来“智慧城市”概念理解狭义概念广义概念
城市智能化。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落实到实际的区域性做法。主要是通过对城市社会系统如公共服务、能源、电力、交通等进行智能化改造,有效减轻城市压力,其实质是把智慧城市等同于智能城市,具有一定的盈利性质。
城市全面发展。智慧城市是城市资源的优化整合利用,是城市从经济到人文的全面发展,是一种可持续进步的理想状态。即以智慧的理念规划城市,以智慧的方式建设城市,以智慧的手段管理城市,以智慧的思维发展城市,使城市各项功能系统运作更加协调高效,城市经济、人文、环境得到全面发展。自IBM提出智慧地球以来,来自IBM的统计,50多个国家的企业和组织加入这一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已有1200多项案例,广泛应用于交通、制造、能源、城市建设等各个领域。“智慧城市”建设在国内外广泛开展
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与安全保障合同3篇
- 2025年度新型住宅水电费分时计费合同4篇
- 2025年度生态厕所建设与资源化利用合同4篇
- 2024版货车租赁吊车合同3篇
- 2025年度生物制药研发成果转化保密合同4篇
- 2025年度智能节能窗户系统研发、安装与运营合同3篇
- 2025年度LED广告车租赁及智能控制系统集成服务合同3篇
- 2025宾馆一次性餐饮用品采购及库存管理合同3篇
- 2024版货物出口运输服务协议书
- 2025年度山地旅游项目土石方运输与景观开发合同汇编3篇
- 绵阳市高中2022级(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二诊)历史试卷(含答案)
- 露天矿山课件
- 经济效益证明(模板)
- 银行卡冻结怎么写申请书
- 果树蔬菜病害:第一章 蔬菜害虫
- 借条借款合同带担保人
- 人工地震动生成程序
- 创意综艺风脱口秀活动策划PPT模板
- SSB变桨系统的基础知识
- 大五人格量表(revised)--计分及解释
- CFA考试(LevelⅠ)历年真题详解2015LevelⅠMockExamAfternoonSession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