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生物4月月考卷-答案_第1页
2019-2020生物4月月考卷-答案_第2页
2019-2020生物4月月考卷-答案_第3页
2019-2020生物4月月考卷-答案_第4页
2019-2020生物4月月考卷-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2019-2020学年度高二生物4月月考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1--10小题每题1分,U--30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获得的新品种可以直接投放到环境中不会影响生态环境

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C.通常用一种限制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处理运载体DNA

D.为养成抗除草剂的农作物新品种导入的抗除草剂的基因只能以受精卵为载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1、DNA重组技术至少需要三种工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运

载体。2、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其中质粒是

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

3、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

建;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

要用同种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DNA和运载体DNA,再用DNA连接酶连接形成

重组DNA分子。

【详解】

基因工程获得的新品种有可能会扩散到种植区域外,或通过花粉传播进入近亲杂草,破

坏这一区域的生态平衡,A错误;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B正确;在基因

工程中通常用同一种限制酶,能够获得相同的粘性末端,以利于连接,C错误;获得转

基因植物时,因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容易表达,通常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的体细胞然后在

对其进行组织培养即可,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基因工程的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及操作步骤,掌握基因工程的应用,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

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将富含赖氨酸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导入玉米细胞,可以提高玉米中的赖氨酸含量;更

换赖氨酸形成过程中的天冬氨酸激酶和二氢毗咤二酸酸合成酶的个别氨基酸,使两种酶

的活性提高,也可以提高玉米中的赖氨酸含量。以上两种技术分别属于()

A.基因工程、基因工程B.蛋白质工程、蛋白质工程

C.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D.蛋白质工程、基因工程

【答案】C

【解析】

【分析】

1、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

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

和生活的需求。(基因工程在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

2、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

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甘酸序列(基因)以上是蛋白质工程特有的途

径;以下按照基因工程的一般步骤进行。(注意:目的基因只能用人工合成的方法)

蛋白质工程

0敌期功能

------►生物功能

中心法则

【详解】

将富含赖氨酸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导入玉米细胞属于基因工程,富含赖氨酸的蛋白质是自

然界中己有的蛋白质,基因工程只是把该蛋白质基因从一种生物转入玉米体内,并使之

合成该蛋白质;更换赖氨酸合成过程中的天冬氨酸激酶和二氢毗咤二竣酸合成酶的个别

氨基酸,是对自然界中已有的蛋白质进行改造,属于蛋白质工程。故选C。

【点睛】

明确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主要区别,要生产的蛋白质是否是自然界已存在的。

3.下列有关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用限制酶切割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

B.必须用相同限制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

C.DNA连接酶连接DNA片段形成磷酸二酯键

D.运载体上必须要有标记基因,用于筛选

【答案】C

【解析】

【分析】

1、限制酶: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特异性: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

特定核昔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昔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形

试卷第2页,总29页

成黏性末端和平末端两种。

(1)来源: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2)特异性: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

某种特定核甘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甘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3)结果: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2、DNA连接酶:

(1)根据酶的来源不同分为两类:E.coliDNA连接能、T4DNA连接酶.这二者都能

连接黏性末端,此外T4DNA连接酶还可以连接平末端,但连接平末端时的效率比较低;

(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甘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3)DNA连接酶和DNA聚

合酶的区别:①DNA连接酶是在两个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而DNA聚合酶

只能将单个脱氧核甘酸加到己有的核甘酸片段上,形成磷酸二酯键;②DNA连接酶是

同时连接双链的切口,而DNA聚合酶只是在单链上将一个个脱氧核甘酸连接起来;

③DNA连接酶不需要模板,而DNA聚合酶需要模板。

3、运载体:(1)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质粒是一种裸

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

子);(2)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①要具有限制酶的切割位点;②要有标记基因

(如抗性基因),以便于重组后重组子的筛选;③能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存在并复制;④

是安全的,对受体细胞无害,而且要易从供体细胞分离出来。

【详解】

限制酶只能专一切割DNA,而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所以不可用限制酶切割烟

草花叶病毒的核酸,A错误;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可能选择一样的DNA特定序列处进

行切割,也能切出相同的黏性末端,所以不一定必须用相同限制醐处理目的基因和运载

体,B错误;DNA连接酶连接具有相同末端的DNA片段形成磷酸二酯键,C正确;运

载体上必须要有标记基因,用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从而进行筛选,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操作工具及操作步骤,

掌握各操作工具的特点及作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4.关于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所用培养基不同

B.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都要用到胰蛋白酶

C.烟草叶片离体培养能产生新个体,小鼠杂交瘤细胞可离体培养增殖

D.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茎尖培养可用于植物脱除病毒

【答案】B

【解析】

【分析】

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

比较项目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

原理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增殖

培养基性质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

培养基成分营养物质(蔗糖)、植物激素等营养物质(葡萄糖)、动物血清等

培养结果植物体细胞株、细胞系

培养目的快速繁殖、培育无毒苗等获得细胞或细胞产物

分散处理无有

脱分化有无

【详解】

A、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所用培养基不同,动物细胞培养采用的是液体培养基、

植物组织培养采用的是固体培养基,A正确;

B、动物细胞培养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但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不需要胰蛋白酶处理,B

错误;

C、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因此烟草叶片离体培养能产生新个体;小鼠杂交瘤细胞可以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无限增殖,因此小鼠杂交瘤细胞可离体培养增殖,C正确;

D、动物细胞培养可以用于检测有毒物质,茎尖(几乎不含病毒)培养可用于植物脱除

病毒,D正确。

故选B。

5.某位同学在利用酵母菌进行果酒发酵,如果改成果醋发酵,不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A.提高温度B.充气口打开

C.更换培养液中的营养成分D.发酵时间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卷第4页,总29页

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l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2)在无

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eHnO6T2co2+2C2H50H+能量。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

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

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

为醋酸。

【详解】

果酒与果醋制作需要的温度不同,果酒制作温度一般控制在18-25℃果醋为30-35℃,

故如果改成果醋发酵需要提高温度,A正确;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醋酸发酵需要

氧气,因此如果改成果醋发酵,充气口应该打开,B正确;醋酸菌可以利用酒精产生醋

酸,因此不需要更换发酵液,C错误;酒精发酵与醋酸发酵需要的时间不同,D正确。

6.下列关于泡菜和亚硝酸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L蔡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橘

黄色染料

B.绿色食品中不会含有亚硝酸盐

C.盐水倒入泡菜坛前要煮沸冷却,防止微生物污染

D.亚硝酸盐是强致癌物质,不能用于食品生产

【答案】C

【解析】

【分析】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

应后,与N-1-蔡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

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制备泡菜的盐水中清水与盐的质量比约为4:1,盐

水要加热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

受影响。

【详解】

A.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蔡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

瑰红色染料,A错误;

B.绿色食品中也可能含有亚硝酸盐,只是含量在安全范围内,B错误;

C.盐水入坛前要煮沸、冷却,以防止污染,C正确;

D.亚硝酸盐转变成亚硝胺后才是致癌物,亚硝酸盐作为防腐剂可以用于食品的加工,

D错误。

7.泡菜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而在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

泡产生的原因及成分分别是()

A.发酵初期活动强烈的是酵母菌,其利用氧产生的气体为CO2

B.因腌制过程中的盐进入蔬菜使蔬菜体积缩小,气体被排出;气体为空气

C.乳酸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初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气体为CO2

D.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热量,使坛内温度升高,空气受热膨胀排出;气体为空气

【答案】A

【解析】

【分析】

实验原理:

(1)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

(2)发酵初期,由于有氧气,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

【详解】

在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是发酵初期酵母菌活动强烈,

其利用氧产生的气体为C02,A正确,D错误;腌制过程中,蔬菜体积缩小的原因是植

物细胞逐渐失水,B错误;乳酸菌是厌氧型微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C错

误。

8.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避免污染,在处理葡萄时应先除去枝梗再冲洗

B.红葡萄酒中的红色是红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产生的

C.果酒制作所需要的酵母菌属于异养厌氧型微生物

D.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容易产生酸味主要是因为产生了乳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

隔绝氧气进行发酵;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0c〜25℃,pH最好是弱酸性。

醋酸菌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当氧

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

30℃~35℃.

【详解】

试卷第6页,总29页

为避免污染,在处理葡萄时应先冲洗再除去枝梗,A错误;红葡萄酒中的红色是红葡萄

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产生的,B正确;制作果酒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性

生物,C错误;果酒暴露在空气中,由于氧气充足,空气中醋酸菌容易将酒精转化为醋

酸而产生酸味,D错误。

【点睛】

易错选项D,关键要抓住暴露在空气中果酒变酸,说明微生物是在有氧条件下发酵产生

了酸,由此联系醋酸菌是需氧型微生物会将果酒转变成醋酸来解释更合理。

9.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从紫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草素,利用细胞工

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都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不可能会发生细胞脱分化

和基因突变,而可能发生细胞分化和基因重组

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所用的技术手段、所依据

的原理均相同,都能形成杂种细胞和杂种个体

D.动物难以克隆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组中的基因不完整

【答案】A

【解析】花药离体培养和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都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A正确;

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因细胞分裂则可能发生基因突

变,但因不发生减数分裂,所以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

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所用的技术手段,所依据的原理均不相同,而且只有植

物体细胞杂交能产生杂种植株,C错误;动物难以克隆的根本原因是其全能性较低,D

错误。

10.关于平板划线法和涂布平板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只能应用于固体培养基接种B.都可以用于微生物的计数

C.接种培养后均可获得单菌落D.接种用具都需进行严格灭菌

【答案】B

【解析】

平板划线法和涂布平板法均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操作,A项正确。平板划线法和涂布平

板法均可以分离菌落,但平板划线法不需要考虑浓度,不能用于微生物的计数,B错误,

C正确。二者均需对接种用具消毒,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

11.在以下4种细胞工程技术中,培育出的新个体中,体内遗传物质均来自一个亲本的

是()

A.植物组织培养B.植物细胞融合C.动物细胞融合D.细胞核移植

【答案】A

【解析】

【分析】

1、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是指利用特定的培养将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培养成完

整植株的过程。

2、动物细胞融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成为一个细胞的过程。

3、植物体细胞杂交就是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体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

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技术。

4、细胞核移植指将一个动物细胞的细胞核移植至去核的卵母细胞中,产生与供细胞核

动物的遗传成份一样的动物的技术。

【详解】

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形成的新个体中遗传物质只来自一个亲本,A正确;细胞融合、植

物体细胞杂交、细胞核移植形成的新个体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亲本的遗传物质,BCD

错误。

【点睛】

注意:细胞核移植后得到的新细胞内含有来自一个亲本的细胞核内遗传物质,同时含有

来自另一个亲本的细胞株中的遗传物质。

12.某同学在学习“细胞工程”时,列表比较了动植物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你认为有几

处错误()

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

技术手段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培养和融合

胰蛋白酶处理制备细胞悬浮

特殊处理酶解法去除细胞壁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

融合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

方法

典型应用人工种子微型繁殖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

培养液区别植物激素诱导脱分化和再分化动物血清或血浆

试卷第8页,总29页

A.()处B.1处C.2处D.3处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工程包括植物细胞过程和动物细胞工程,植物细胞过程包括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

细胞杂交技术;动物细胞工程包括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

抗体的制备。

【详解】

技术手段,植物细胞过程包括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工程包括动物

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等,正确;特殊处理:植物体细胞杂交时,采用酶解法(纤维

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采用胰蛋白酶处理,制成细胞悬液,

正确;融合方法:诱导植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物理(离心、振动和电激等)和化学方法

(聚乙二醇);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灭活的病毒),正确:

应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可应用于制备人工种子、微型繁殖等;动物细胞工程中的动物

细胞融合技术可以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正确;培养液:植物细胞工程中的培养基中需

要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以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动物细胞工程的培养液中需要

加入动物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正确。因此,以上说法都是正确的,故选A。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的技术手段、采用的方法、具体应

用等知识,能列表比较两者,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作出准确的判断。

13.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

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

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I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

B.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

C.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

D.用分子杂交方法检测C基因是否整合到菊花染色体上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醐(限制酶)、“分子缝合

针”--DNA连接酶、“分子运输车”-载体。

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有四步: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3、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

的细胞筛选出来.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抗性基因。

4、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1)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DNA

分子杂交技术。

(2)其次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方法是采用用标记的目的基因作探

针与mRNA杂交。

(3)最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方法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质,用

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

(4)有时还需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如转基因抗虫植物是否出现抗虫性状。

【详解】

据图分析可知,在目的基因的两端、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都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I

的切割位点,因此可以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I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之后再用

DNA连接酶连接形成基因表达载体,A正确;

将目的基因导入到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可以将目的基因C导入到农杆菌的

Ti质粒的T-DNA段,之后再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

胞中染色体上的DNA上,B正确;

图2中显示标记基因时潮霉素抗性基因,应该在培养基中添加潮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

花细胞,C错误;

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DNA分子杂交

技术,D正确;

故选C。

【点睛】

试卷第10页,总29页

本题以增加菊花花色类型为材料背景,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现代生物技术是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建立的创建新的生物类型或新生物机能的实用

技术,是现代生物科学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

的是()

A.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都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

B.转基因羊和克隆羊多利的培育都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C.试管牛和试管苗的培育过程中,都需要改变培育环境

D.脱毒草莓和转基因抗病毒草莓的培育都发生了基因重组

【答案】C

【解析】

【分析】

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

细胞融合方

项目细胞融合原理诱导手段用途

植物

细胞膜的流动去除细胞壁克服远缘杂交

体细离心、电刺激、聚

性,(细胞的全后诱导原生不亲和,获得杂

胞杂乙二醇等试剂诱导

能性)质体融合交植株

动物使细胞分散离心、电刺激、聚

细胞膜的流动制备单克隆抗

细胞后,诱导细胞乙二醇、灭活病毒

性体的技术之一

融合融合等试剂诱导

【详解】

A、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

膜的流动性,A错误;

B、转基因羊的培育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但克隆羊多利并没有克服远源杂交

不亲和的障碍,B错误;

C、试管牛和试管苗的培育过程中,都需要改变培育环境,C正确;

D、利用植物的幼嫩的芽或茎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培育脱毒苗,没有发生基因重

组;转基因抗病毒草莓先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病毒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中,再经过植物组

织培养技术的培育获得抗病毒草莓,发生了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Co

15.杜泊羊以其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等优点,被称为“钻石级”肉用绵羊。科研工作者通

过胚胎工程快速繁殖杜泊羊的流程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需用雌激素对雌性杜泊羊进行处理

B.从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细胞可直接与获能的精子进行体外受精

C.为避免代孕绵羊对植入胚胎产生排斥反应,应注射免疫抑制剂

D.为了进一步扩大繁殖规模,可通过胚胎分割技术获得同卵双胎

【答案】D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胚胎工程,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

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

A、超数排卵用促性腺激素而不是雌激素,故A选项错误;

B、根据采集部位而定,如果是从输卵管采集的卵细胞,已发育成熟,可直接与获能的

精子在体外受精;如果是从卵巢是采集的卵细胞,未发育成熟,都要经过体外人工培养

成熟后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受精,故B选项错误;

C、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不需要注射免疫抑制剂,

故C选项错误;

D、为了进一步扩大繁殖规模,可通过胚胎分割技术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故D选项正

确。

故选D。

16.高等哺乳动物受精后不久,受精卵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经胚胎发育的全过程,下列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囊胚期示意图,①②③依次称之为透明带、滋养层、内细胞团

试卷第12页,总29页

B.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经历的时期是受精卵T桑根胚T囊胚期T原肠胚期T幼体,

其中,最关键的时期是原肠胚期

C.高等哺乳动物个体发育中的细胞分化开始于原肠胚期,终止于生命结束

D.选择此时期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对③均等分割

【答案】C

【解析】

【分析】

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受精卵-2细胞-4细胞-8细胞-桑根胚一囊胚一原肠胚

一幼体。胚胎分割是指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切割成2等分、4等分或8等分等,经

移植获得同卵双胚或多胚的技术,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棋

胚或囊胚。

【详解】

如图是囊胚期示意图,①②③依次称之为透明带、滋养层、内细胞团,A正确;高等哺

乳动物胚胎发育经历的时期是受精卵一桑根胚一囊胚期一原肠胚期一幼体,而原肠胚期

进行了组织器官的分化,因此最关键,B正确;细胞分化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在胚

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化开始于囊胚期,囊胚期开始

出现细胞分化形成滋养层和内细胞团的细胞,终止于生命结束,C错误;进行胚胎分割

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根胚或囊胚,D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了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记胚胎发育过程的每个时期的

特点。

17.人们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关注,随着转基因成果的不断涌现而与日俱增。下列叙

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有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

B.应该严格地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以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

C.一旦发现转基因生物出现了安全性问题,应该马上停止实验,并销毁重组生物

D.转基因生物不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也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D

【解析】在导入外源基因时,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可能会出

现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一定要慎重,A正确。应严格的选择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确保

表达产物无毒、无害,以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B正确。一旦发现转基因生物出

现了安全性问题,就必须停止并销毁重组生物,C正确。转基因生物可能会对生物多样

性构成威胁,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错误。

18.二锅头作为京酒的代表,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以下关于酿造二锅头的叙述中,正

确的是

A.酵母菌能发酵产生酒精含量为52%的产品

B.可用划线法测定发酵接种所用菌液的浓度

C.酿酒时的环境温度不会影响酿酒进程

D.选用菌种的种类和比例会影响酒的品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酵母菌发酹时,当酒精含量达到12%〜16%时,会毒害酵母菌,当酒精含量超过16%醉

母就会死亡;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酵母发酵的适宜温度是

18〜25℃,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发酵进程:此外,菌种的种类和比例也会影响发酵产物的

品质。

【详解】

A.发酵时当酒精含量超过16%时,酵母菌就会死亡,A错误;

B.测定发酵接种所用菌液的浓度应用稀释涂布平板法,B错误;

C.酵母菌酒精发酵的适宜温度是18〜25℃,环境温度会影响酿酒进程,C错误;

D.发酵时选用菌种的种类和比例会影响酒的品质,D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果酒的制作,要求考生识记和掌握果酒制作的原理及条件,能理论联系实际,

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19.某高校采用如图所示的发酵罐进行葡萄酒主发酵过程的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试卷第14页,总29页

A.夏季生产果酒时,常需对罐体进行降温处理

B.乙醇为挥发性物质,故发酵过程中空气的进气量不宜太大

C.正常发酵过程中罐内的压力不会低于大气压

D.可以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残余糖的浓度来决定何时终止发酵

【答案】B

【解析】

【分析】葡萄酒发酵的原理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即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分解产生二氧

化碳和酒精并释放少量的能量,发酵的温度在18℃-25℃。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果酒发酵的适宜温度为18℃-25℃,因此夏季生产果酒时,

常需对罐体进行降温处理,A正确;乙醇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因此分解过程中不

需要通入空气,B错误;无氧呼吸产生了二氧化碳,但是没有消耗氧气,因此发酵罐中

的气压不会低于大气压,C正确;葡萄酒发酵的原料是糖类,因此可以通过监测发酵过

程中残余糖的浓度来决定何时终止发酹,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与掌握果酒发酵的原理,明确无氧呼吸没有消耗氧气,

但是产生了二氧化碳,因此发酵罐中的气压可能升高。

20.下列有关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将新鲜蔬菜与煮沸冷却的盐水(盐和清水的质量比为4:1)混匀装瓶

B.发酵过程始终要保持密封状态,泡菜坛盖边缘的水槽中要始终装满水

C.在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N-L蔡基乙二胺盐酸盐发生重氮化反应

D.随发酵进行,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用比色法可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答案】B

【解析】新鲜蔬菜洗涤、晾晒后装入泡菜坛,再注入配制好的盐水,盐和清

水的质量比为1:4,A项错误;发酵过程是乳酸菌的无氧呼吸过程,始终要

保持密封状态,B项正确;在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

氮化反应,c项错误;随发酵进行,亚硝酸盐含量先逐渐增加,后又逐渐降

低,D项错误。

21.在涂布有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进行抑菌实验,在a、b、c处分别贴浸有不同抗生素

(浓度相同)的无菌滤纸片,d处滤纸片浸有无菌水。培养后的结果如下图。以下判断

塔堡的是

A.a处抑菌效果小于b处

B.b处的滤纸片没有沥干

C.c处抗生素无效

D.d为对照

【答案】A

【解析】

【详解】

透明圈大的抑菌效果好,透明圈小的抑菌效果弱。d为空白对照,与d处的比较可说明

a处抑菌效果大于b处;A错误,D正确。

B处透明圈不规则,可说明b处的滤纸片没有沥干;B正确。

C处的与d处相同,说明c处抗生素无效;C正确。

22.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

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处理情况见下表。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组别1组2组3组4组

土壤灭菌不灭菌灭菌不灭菌

处理湿润湿润较干燥较干燥

A.探究的问题是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

B.预期结果是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的分解

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

试卷第16页,总29页

D.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灭菌处理,实验中的对照组是1和3

【答案】D

【解析】

由表格可知,该实验有两个自变量:是否灭菌和湿度,探究的问题是不同土壤湿度条件

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A正确;1、3组灭菌,没有微生物,落叶不被分

解,2、4组有微生物,但湿度不同,则落叶分解程度不同,B正确;该实验中微生物来

自土壤,所以为控制无关变量,落叶应进行灭菌处理,C正确;该实验有两个自变量:

是否灭菌和湿度,对照实验需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在湿润条件下1、2形成对照,在干

燥条件下3、4形成对照,所以1、3分别是两组对照实验的对照组,D错误。

23.原油中含有大量有害的、致癌的多环芳烧。土壤中有些细菌可以以原油中的多环芳

燃为碳源,在培养基中形成分解圈。为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种,某小组同学设计了

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应配制被原油污染土壤的土壤稀释液备用B.配制以多环芳煌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

养基

C.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接种到选择培养基上D.在选择培养基上能形成分解圈的为所

需菌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筛选分离目的微生物的一般步骤是:样品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

菌株。选择培养基是指通过培养混合的微生物,仅得到或筛选出所需要的微生物,其他

不需要的种类在这种培养基上是不能生存的;筛选分离能够利用原油中的多环芳烧为碳

源的细菌需要以原油(多环芳烧)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

划线法接种分离。

【详解】

筛选能够利用多环芳煌为碳源的菌种,则在被原油污染的土壤中应该含有,所以配置来

源于被原油污染的土壤稀释液,A正确;配置选择性培养基,该培养基与通用培养基成

分的主要区别是以原油(多环芳崎)为唯一碳源,B正确;在无菌环境下,将土壤稀释

液接种到选择培养上,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会杀死原有菌种,C错误;题干有个信息“有

些细菌可以利用原油中的多环芳煌为碳源,在培养基中形成分解圈”,所在选择性培养

基上能形成分解圈的即为所需菌种,D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筛选,分为初步筛选和高效利用多环芳煌为碳源的菌种,解决的方法

是对课本分裂纤维素的分解菌的相关知识点的再现;本题还考察题干信息的提取,明确

题干有个信息“有些细菌可以利用原油中的多环芳燃为碳源,在培养基中形成分解圈”,

也是解答试题的关键之一。

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所以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

释倍数进行分离

B.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不

C.在统计菌落数目时,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采用密度较大的平板进行计数

D.牛肉膏蛋白陈培养基的菌落数明显大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

出一些细菌菌落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样品的稀释度直接影响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实际操作中,通常选用一定稀释范围的

样品液进行培养,以保证获得菌落在30〜300之间、适于计数的平板。测定土壤中细菌

的数量,一般选用1O4、105和106倍的稀释液;测定放线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3、104和

10s倍的稀释液;测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2、103和104倍的稀释液。将菌液稀释

相同的倍数,在牛肉膏蛋白陈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

从而说明选择培养基具有筛选作用。

【详解】

土壤中各种微生物数量不同,细菌大约为70%〜90%,其次是放线菌,真菌最少,故不

同类型微生物,要按不同稀释倍数进行,A正确;根据选项A可知,测定土壤中细菌

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需要选用的稀释范围不同,B正确;为

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C错误:验证选择

培养基是否具有选择作用,需设立牛肉膏蛋白陈培养基作为对照,若后者上的菌落数明

显大于前者,说明前者具有筛选作用,D正确。故选C。

25.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菌的实验操作中,对于获得纯化的尿素分解菌的单菌落影响最

大的是()

A.制备浸出液的土壤取自土壤的表层

B.涂布前涂布器未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灭菌

试卷第18页,总29页

C.牛肉膏蛋白陈培养基中添加尿素作为氮源

D.接种操作者的双手未用酒精棉进行消毒

【答案】C

【解析】

解:A、制备浸出液的土壤取自土壤的表层与纯化的尿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有关但影响不

大,A错误;

B、涂布器未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灭菌可能会造成污染,与纯化的尿素分解菌的单菌落

有关但影响不大,B错误;

C、该培养基必须以尿素为唯一的氮源,不能使用牛肉膏蛋白陈培养基或在其中添加尿

素作为氮源,该操作对实验影响最大,C正确;

D、接种操作者的双手未用酒精棉进行消毒,可能会造成污染,但与纯化的尿素分解菌

的单菌落有关但影响不大,D错误.

【考点定位】以尿素为氮源,测定能生长的细菌的数量.

【名师点睛】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

布培养和筛选菌株.回顾和梳理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菌的实验操作的相关知识,认真分

析各个选项即可正确作答.

26.下列就“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经高压蒸汽灭菌的培养基所倒平板和接种后培养时的平板均要倒置

B.同一稀释度下至少要涂布三个平板并且要培养到菌落数稳定时计数

C.在稀释度足够高时,所形成的单个菌落中所有细胞的遗传信息必定相同

D.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未接种的培养基表面无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没有被杂菌污染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经高压蒸汽灭菌的培养基所倒平板和接种后培养时的平板均要倒置,以防止杂菌污染,

A项正确;

B.同一稀释度下至少要涂布三个平板并且要培养到菌落数稳定时计数,并求其平均数,

B项正确;

C.细菌乙二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不能确保遗传物质平均分配,所以在稀释度足够高时,

所形成的单个菌落中所有细胞的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C项错误;

D.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未接种的培养基表面无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没有被杂菌污染,

D项正确;

因此,本题答案选c。

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7.如图是从土壤中筛选产服酶细菌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逐级______J"_携取_Q

土潞品培养基①培养从②苗科

A.能产生服酶的细菌可以分解利用尿素

B.图中逐级稀释的程度会直接影响细菌培养基上的菌落数量

C.培养基中可添加KH2P0八Na2HP(h以提供无机盐和作为缓冲剂

D.培养基①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培养基②的作用是纯化培养产服酶细菌

【答案】D

【解析】

【分析】

胭酶由分解尿素的细菌产生,故需要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筛选该类微生物。分解

尿素的细菌合成的胭酶可以将尿素分解成氨,故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后,菌落周围

将出现红色。

【详解】

A、酶具有专一性,能产生胭酶的细菌可以分解利用尿素,A正确;

B、稀释度越低,细菌培养基上菌落数越多,稀释度越高,细菌培养基上菌落数越少,

所以逐级稀释的程度会直接影响细菌培养基上的菌落数量,B正确;

C、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无机盐作为营养物质,培养基中添加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

可提供无机盐同时也可以作为缓冲剂,C正确;

D、培养基①为选择培养基,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培养基②为鉴别培养基,通过加入

酚红指示剂,判断菌落周围指示剂是否变红,不是用于纯化培养产服酶细菌,D错误。

故选D。

28.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培养基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不需加工的培养基

B.接种前需对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等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

C.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过程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

D.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和碳源

试卷第20页,总29页

【答案】c

【解析】

【详解】

天然培养基是指成分不明确的培养基,A错误;

接种前需要对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进行灭菌,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等进行消毒处理;

B错误;

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过程包括培养基的配置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C正确;

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尿素和葡萄糖是碳源;D错误.

【考点定位】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以尿素为氮源,测定能生长的细菌的数量

【名师点睛】

1、培养基按成分分为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

2、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关键就在于防止杂菌污染,故实验室培养时需严格无菌操作,

对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培养皿用干热灭菌,接种环用灼烧灭菌,实验者的双手用酒

精擦拭消毒处理.

3、微生物的纯培养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

4、要分离某种微生物,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利用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

29.以二倍体兰花花药为外植体,经植物组织培养过程获得兰花植株,下列相关叙述不

正确的是()

A.为防止杂菌污染,①②③过程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

B.②过程需在培养基中添加多种植物激素以利于再分化

C.该育种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D.经④过程形成的植株中可筛选获得纯合的二倍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二倍体兰花的花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植株的过程图,考查植物组织培养过

程和条件。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将二倍体兰花的花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植株的过程,

其中①表示取出花药过程,②阶段表示脱分化,该阶段能形成愈伤组织,其细胞分化程

度低,全能性高;③阶段表示再分化过程,该阶段能形成胚状体发育成幼苗,④表示移

栽进一步发育形成植株。

【详解】

A、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要求无菌无毒的环境,其中外植体要进行消毒处理,而培养基

需灭菌处理,即①②③过程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A正确:

B、②过程需在培养基中添加多种植物激素以利于脱分化,B错误;

C、高度分化的细胞首先经过脱分化后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形成植株,整个育种

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C正确:

D、④过程形成的植株中可筛选获得纯合的二倍体兰花植株,D正确。

故选B。

30.下图为细胞分裂素与植物体内营养物质分布的关系研究实验图示,有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生长素浓度(mg/ml)

0.00.0050.030.181.083.0

A.植物组织培养除需营养外还需适宜浓度和比例的激素

B.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比值接近1时利于外植体的再分化

C.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比值显著低于1时利于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根

D.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比值显著高于1时利于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芽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当生长素浓度高时,利于生根;当细胞分裂素浓度高时,利于生芽;当

两者比例适中时,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

试卷第22页,总29页

【详解】

A、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营养,此外还需适宜浓度和比例的激素(主要是生长素和细

胞分裂素),A正确;

B、据图可知,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比值接近1时利于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该过程为脱

分化过程,B错误;

CD、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比值显著低于1时利于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根,细胞分裂素/

生长素比值显著高于1时利于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芽,C、D正确。

故选B。

【点睛】

愈伤组织是外植体经脱分化后形成的一些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第H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1.人肌红蛋白(Myo)是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生化标志物之一。为制备抗Myo

的单克隆抗体,科研人员进行研究。

(D科研人员以Myo作为抗原免疫小鼠,取小鼠的脾脏细胞与细胞诱导融合。

用培养基筛选融合细胞,得到杂交瘤细胞。

(2)将得到的杂交瘤细胞接种到多孔培养板上,稀释、培养、再进行检测并

多次重复上述操作,多次重复该过程的目的是筛选获得抗Myo抗体产量大、纯度高的

杂交瘤细胞。

(3)双抗体夹心法是医学上常用的定量检测抗原的方法,具体原理如下图:

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均能与抗原结合,这是由于不同抗体与同一抗原表面的

结合。该检测方法中,酶标抗体的作用是和.

(4)研究人员获得三种抗Myo单克隆抗体,分别记为A、B、C。为检测它们之中哪

两种适合用于双抗体夹心法,科研人员需要进行组实验,检测并比较各组实验

的。

【答案】骨髓瘤选择抗体阳性不同部位(表位)与待测抗原结合酶

催化检测底物反应,可通过测定酶反应产物量来判断待测抗原量6产物量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相关知识。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

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

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

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详解】

(1)取小鼠的脾脏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经灭活的病毒诱导融合,再用选择培养基筛选融

合细胞,得到杂交瘤细胞。

(2)将得到的杂交瘤细胞接种到多孔培养板上,进行抗体阳性检测,之后稀释、培养、

再进行抗体阳性检测并多次重复上述操作,多次重复该过程的目的是筛选获得抗Myo

抗体产量大、纯度高的杂交瘤细胞。

(3)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均能与抗原结合,这是由于不同抗体与同一抗原表面的不同

部位结合。该检测方法中,酶标抗体的作用是与待测抗原结合;酶催化检测底物反应,

可通过测定酶反应产物量来判断待测抗原量。

(4)研究人员获得三种抗Myo单克隆抗体,分别记为A、B、C,为检测它们之中哪

两种适合用于双抗体夹心法,科研人员需要进行6组实验,分别是AA、BB、CC、AB、

AC、BC,检测并比较各组实验的产物量。

【点睛】

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32.某红酒生产工艺流程简图如下,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陋一0

(i)流程中“方框”处的内容依次为、。

(2)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合格,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

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酒制作离不开酵母菌,与醋酸菌相比,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

(4)葡萄酒制作过程中,接种完成后要先向发酵罐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无菌空气,目的

是。

(5)若要提高果酒的产量,发酵过程中关键要控制好哪些条件?.(至少填写

2项)

(6)果酒制作是否成功,需发酵后用一来鉴定,在酸性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

呈现一色。

试卷第24页,总29页

【答案】冲洗灭菌不能,醋酸菌是好氧型细菌,而果酒发酵是无氧环境(或因

醋酸菌需要在有氧且温度30〜359条件下,才能将糖转化成醋酸,而此时发酵罐中的

是无氧且温度是18〜25℃)。有成形的细胞核在有氧条件下,使酵母菌迅速繁

殖,增加数量适宜的温度、pH、通气量重倍酸钾溶液灰绿

【解析】

【分析】

果酒制作:

1、菌种:酵母菌

2、原理:酵母菌为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详解】

(1)果酒制作流程为:选料一冲洗一榨汁一灭菌一接种一发酵一果酒,所以“方框”处

的内容依次为冲洗、灭菌。

(2)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合格,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

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因为醋酸菌是好氧型细菌,而果酒发酵是无氧环境(或

因醋酸菌需要在有氧且温度30〜35℃条件下,才能将糖转化成醋酸,而此时发酵罐中

的是无氧且温度是18〜25℃)。

(3)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因此与醋酸菌相比,酵母菌在结构

上的主要特点是有成形的细胞核。

(4)葡萄酒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