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课件_第1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课件_第2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课件_第3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课件_第4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一节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一节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KECHENGBIAOZHUN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KECHENGBIAOZHUN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解释城XUEXIMUBIAO学习目标1.了解聚落的外部形态。2.掌握聚落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3.说明合理规划城乡空间的意义。XUEXIMUBIAO学习目标1.了解聚落的外部NEIRONGSUOYIN内容索引梳理教材夯实基础探究重点提升素养随堂演练知识落实NEIRONGSUOYIN内容索引梳理教材夯实基础探究重点01梳理教材夯实基础SHULIJIAOCAI

HANGSHIJICHU01梳理教材夯实基础乡村一般是以从事_____活动的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_____;城镇一般是以________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___,尤其是规模更大的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一、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1.按照功能划分,乡村内部功能区主要有_________、居住区和生产区等,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构成了乡村内部空间结构。(1)公共空间:村民进行各种活动和交流的场所,常在_________。(2)_______:村民日常居住的地方,主要由房屋和院落组成。(3)生产区:农业生产直接或间接利用的_____,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养捕水面、农田水利设施及田间道路等。2.影响因素:_________、社会经济及_________等。农业较小非农业大公共空间乡村中心居住区土地自然环境风俗文化乡村一般是以从事_____活动的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__乡村中心多是居住区。乡村内部功能区布局是当地的自然环境决定的。PANDUAN判断12PANDUAN乡村中心多是居住区。乡村内部功能区布局是当地的自然环境决定的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1.内部功能区(1)商业区①组成:由_______和各种商场组成。②分布:多分布于城区或_________旁,大的城市有_____商业区。中小城市商业区多在城市_______内。③特点:一般来讲,商业区的交通_____,人流量___,地价___,土地利用率高。在有些大城市的市中心,还会形成中心商务区。中心商务区交通和通信发达,人口密度_____差异大。商业街交通干线多个中心区便捷大高昼夜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商业街交通干线多个中心区便捷大高昼夜(2)住宅区①分布:城市中_______的用地方式。②特点:随着经济发展,开始呈现不同级别的_____。(3)工业区①分布:多分布在城市_____,靠近河流、铁路和公路等_________的地带。②特点:工业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因此,工业区的选址应远离_______,并布局在城市盛行风的_______或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4)城市其他功能区:行政中心、文化教育区、混合功能区、休闲娱乐区、生态功能保护区。最普遍分化边缘交通便利住宅区下风向(2)住宅区最普遍分化边缘交通便利住宅区下风向2.内部空间结构及形成原因(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_______、扇形和多核心模式。(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成因①_____原因:城市发展初期形成的功能分区延续下来,发展成为现代城市的功能区。例如,北京的前门地区,明清时期就是商业区,现在仍然是北京的商业中心。②经济原因:城市中心土地价格_____,一般为_______。随着距离城市中心越来越远,土地价格逐渐_____,通常为住宅和工业的分布区。③交通原因:交通方式和布局不仅影响城市的发展_____,而且影响城市发展的_________和各功能区的分布与发展。同心圆历史商业区降低昂贵规模空间形态2.内部空间结构及形成原因同心圆历史商业区降低昂贵规模空间形④社会原因:由于各种社会群体的_________、生活方式和_________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区和活动区。⑤行政原因: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进行_________,合理引导或明确划定不同功能区。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的过程中,都要重视对_________建筑的保护。社会地位宗教信仰城市规划历史文化④社会原因:由于各种社会群体的_________、生活方式和12城镇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某一功能区只有一种土地利用方式。PANDUAN判断3城镇功能区中面积最大的是住宅区。12城镇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某一功能区只有一种土地利用方三、合理利用城乡空间1.原则:统筹城乡发展;从城乡实际出发,_________;保护_________,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2.意义(1)合理利用城乡土地,建设___________城乡。(2)建设良好人居环境,构建___________城乡。(3)处理好各种关系,建设_____的城乡。因地制宜生态环境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三、合理利用城乡空间因地制宜生态环境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02探究重点提升素养TANJIUZHONGDIAN

TISHENGSUYANG02探究重点提升素养探究点一城镇内部空间结构探究导引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集聚,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规划图。1.简要分析A功能区的区位优势。答案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接近消费市场等。探究点一城镇内部空间结构探究导引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2.如果B功能区是高级住宅区,请说明该住宅区的主要区位优势。答案地处盛行风的上风向地带,位于城市河流上游沿岸地区;邻近风景区和大学城,环境优美;位于城市外缘,远离市中心和工业区,环境污染相对较轻;靠近公路干线,交通便利。2.如果B功能区是高级住宅区,请说明该住宅区的主要区位优势。3.该城市工业区的分布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优势?答案分布特点:位于城市外缘,多沿交通线分布;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地带;位于城市河流下游沿岸地区。优势:地价较低;对市区污染较小;便于企业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输出。3.该城市工业区的分布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优势?答案分布特点4.试分析各功能区人口密度的昼夜差异。答案商业区白天人口稠密,夜晚人口稀少;住宅区白天人口密度较小,夜晚人口密度大;工业区白天和夜晚的人口密度变化相对较小。4.试分析各功能区人口密度的昼夜差异。答案商业区白天人口稠核心归纳城市功能区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形态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集聚成片占地面积最大,随经济发展出现分化特征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核心归纳城市功能区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形态占地面积小,呈点状位置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中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城市外缘,环境优美,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内城、工业区附近,环境相对较差,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位置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中高三大功能区的判定方法(1)面积法:面积最大的是住宅区,最小的是商业区。(2)位置法:位于市中心的一般是商业区;位于城市边缘或城市河流下游、盛行风下风向的是工业区;位于工业区和商业区之间或城市河流上游、盛行风上风向的是住宅区。方法技巧三大功能区的判定方法方法读“沿海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跟踪训练1.甲、乙、丙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A.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B.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C.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解析甲功能区位于城市中心,占地面积小,应为商业区;乙功能区占地面积最大,应为住宅区;丙功能区位于城市外围,且沿交通线分布,应为工业区。读“沿海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跟踪训2.该城市规划建设一大型服装批发市场,最合理的选址是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①地靠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且位于城市外围,地价低,最适合建设大型服装批发市场。2.该城市规划建设一大型服装批发市场,最合理的选址是√解析城市里各种功能的活动都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而城市土地的供应是有限的。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下图为某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探究点二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探究导引1.三大功能区中,受距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哪个功能区?答案商业区;工业区。2.图中商业区与住宅区,住宅区与工业区的分界点分别是____和____。(填字母)AB城市里各种功能的活动都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而城市土地的供应是有3.下图中哪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地租水平与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判断依据是什么?答案d。距市中心越远,土地租金明显下降;但由于受交通便捷程度的影响,在某些地区会出现波动,即在某些距市中心较远、交通较便捷的地区,地租会有所回升。3.下图中哪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地租水平与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判断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表现为地租水平和付租能力,其中,地租水平由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决定,付租能力由各类经济活动的收益决定。距市中心远近:核心归纳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核心归纳付租能力线功能区字母名称特点字母名称区位选择原因a商业商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率最大,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商业区的影响最大A商业区(地租最高)靠近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商业付租能力最高付租能力线功能区字母名称特点字母名称区位选择原因a商业商业用b住宅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率较小,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住宅区的影响较小B住宅区(地租中等)靠近市中心,既利于工人上下班,又方便购物c工业工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率最小,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工业区的影响最小C工业区(地租最低)工业生产占地面积较大,地租成本比较高,远离市中心可降低成本b住宅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率较小,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2)交通因素一般来说,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者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城市内部地租分布如图所示。市中心处地租最高,沿交通线向外地租逐渐下降,在道路交会处又有所上升,形成地租次高峰,随后向外又继续下降。(2)交通因素市中心处地租最高,沿交通线向外地租逐渐下降,在(3)其他因素(3)其他因素下图为“某城市工业、商业、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距离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跟踪训练3.图中可以形成商业区的有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解析读图可知,Ⅰ曲线示意商业用地付租能力,Ⅱ曲线示意住宅用地付租能力,Ⅲ曲线示意工业用地付租能力。当商业用地付租能力最高时即可形成商业区,图中①③⑤三地符合。下图为“某城市工业、商业、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距离变4.在③处Ⅰ类型功能区付租能力有所提高,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该处A.商品丰富

B.居民购买力强C.交通发达

D.环境优美√解析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有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③处商业用地付租能力提高,最可能的原因是交通通达度高。4.在③处Ⅰ类型功能区付租能力有所提高,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该处03随堂演练知识落实SUITANGYANLIAN

ZHISHILUOSHI03随堂演练知识落实相对于修筑堤防、改迁河道等耗资巨大的主动防洪工程,在人力、资金相对不足的古代,珠江三角洲的西部高要地区有30多个村落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进行被动防洪,形成独特有趣的八卦形态。下面图甲示意“高要地区八卦村落分布区”,图乙遥感图片示意某“八卦村”的道路和排水系统。读图回答1~3题。123456相对于修筑堤防、改迁河道等耗资巨大的主动防洪工程,在人力、资1.与西江北岸相比,南岸的村落多呈八卦形态主要是因为这里A.水源丰富

B.水灾多发C.水运便利

D.耕地充足12345解析由图甲可知,西江北岸多高地,而南岸多低洼地,更容易有水灾,所以南岸村落要修建八卦形态的道路与排水系统,防御洪灾,故选B。√61.与西江北岸相比,南岸的村落多呈八卦形态主要是因为这里12解析由图乙遥感图片可知,排水系统呈现出由中间向四周散开的放射状,为排水顺畅,该地应该是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形特点,C对。该地容易有洪涝灾害,因此设置“八卦村”排水系统,主要目的在于排水而不是蓄水,若村落在小盆地内,易发生洪灾,A、D错;道路如果全部都是与排水系统并行,那么道路从中间向四周交通方便但是环形交通不便,B错。123452.根据“八卦村”排水系统的形态可以推断A.池塘位于村中心方便蓄水B.道路都与排水系统并行方便出行C.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山岗上D.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盆地里√6解析由图乙遥感图片可知,排水系统呈现出由中间向四周散开的放3.近20年来,高要地区许多“八卦村”的形态逐渐瓦解,可能是由于该地区A.年降水量减少

B.台风登陆减少C.防灾意识增强

D.堤防趋于完备12345解析“八卦村”的形成是为了治水,形态逐渐瓦解,说明水灾得以控制,最可能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堤防趋于完备,D正确。√63.近20年来,高要地区许多“八卦村”的形态逐渐瓦解,可能是下图为“某城市地域形态简图”,图中M为商业区。读图,回答4~5题。123454.M成为商业区的主导区位优势为A.位于城市几何中心

B.土地租金高C.交通通达度高

D.周边居民数量多√解析图示两大M区均位于道路交会处,交通通达度高。6下图为“某城市地域形态简图”,图中M为商业区。读图,回答4~123455.目前,该城市交通布局中最不合理的是A.环形放射式道路网

B.河流C.铁路

D.高速公路√解析高速公路会干扰城市内部交通,且噪音大,不应建在住宅区内。6123455.目前,该城市交通布局中最不合理的是√解析高速123456.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A.规模的大小 B.重要的程度C.付出租金的高低 D.政府的决策(2)土地租金高低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中的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②土地利用方式③交通通达度

④企业的支付能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123456.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完12345(3)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______,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_____区,因为这里接近最大的_________,故租金最____。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图中A、B、C中的____,占地面积最小的是图中A、B、C中的____。(4)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区是______区,因为这里既有利于____________,又方便______。A商业消费人群高BA住宅工人上下班购物612345(3)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______,这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第二章】乡村和城镇XUEXIMUBIAO学习目标1.了解地域文化。2.掌握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XUEXIMUBIAO学习目标1.了解地域文化。01梳理教材夯实基础SHULIJIAOCAI

HANGSHIJICHU01梳理教材夯实基础一、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化景观1.地域文化:人类在特定的_____范围内,在不同的_________下,经过长期_____________创造的,具有显著_____的文化。2.地域文化景观: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和文化背景下,形成并留存至今的____________,是人类历史的记录和文化传承的_____,具有重要的历史和_____价值。地域地理环境生产生活实践特色景观文化载体文化一、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化景观地域地理环境生产生活实践特色景观文二、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体现1.村落景观:依据当地条件的不同,村民从事不同的_____活动,乡村分别形成_____、_____、渔村等村落类型。2.房屋建筑景观:我国不同地区的传统房屋景观,造型独特,各具风格。如_______、皖南徽派民居、客家_____、窑洞、蒙古包和吊脚楼等。它们的形成既受_________的影响,也受乡村传统_________影响。3.土地利用景观:村民不同的_________往往形成不同的土地利用景观,主要有耕地_____、草原牲畜、水面渔船等。由于不同的地域文化和生产方式,同类生产活动会表现出各具特色的_________景观。生产农村牧村四合院土楼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生产活动作物土地利用二、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体现生产农村牧村四合院土楼自然环境LIANXIAN连线窑洞

内蒙古自治区蒙古包

陕西省吊脚楼

福建省土楼

云南省LIANXIAN连线窑洞 内蒙古自治区三、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体现1.地域文化与城市空间布局(1)欧洲:发展历史_____,在建造城市时,往往以_____、_____等为中心,城墙包围着街市。近代产业革命后建起的高层建筑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区外围。(2)美国:移民国家,具有_____的地域文化,城市布局和建筑融合了_____、活泼、创新等人文元素。大城市中心多是_________,从中心区向外,建筑物高度大幅下降,郊区建筑物高度很低。(3)中国:受_________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城市讲究_________、规矩和_____。都城中的宫城居城市_____位置;城市布局讲究_____对称,道路多规划为棋盘格式;民居建筑多_________,正门多为南门。悠久教堂城堡多元自由摩天大楼传统文化左右对称等级中心中轴面南背北三、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体现悠久教堂城堡多元自由摩天大楼传2.地域文化与建筑风格(1)中国:强调_________的和谐,强调建筑物的对称布局和自然的协调,建筑材料多以_____结构为主。(2)西方:强调本身的_______,使用较多的几何形体,建筑材料多以____为主。人与自然木质雕塑美石材2.地域文化与建筑风格人与自然木质雕塑美石材12欧洲城市市中心多广场、教堂,高层建筑位于城市中心区外围。中国古代城市讲究左右对称、规矩和等级。PANDUAN判断12欧洲城市市中心多广场、教堂,高层建筑位于城市中心区外围。02探究重点提升素养TANJIUZHONGDIAN

TISHENGSUYANG02探究重点提升素养探究点地域文化与城镇建筑探究导引四合院是华北地区的传统住宅。其基本特点是以南北中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门内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内的活动。正房位于中轴线上,多为坐北朝南,侧面为耳房及左右厢房。正房是长辈的起居室,厢房则供晚辈起居用,这种庄重的布局,体现了华北人民正统、严谨的传统性格。北京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春旱多风沙,因此,住宅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外围砌砖墙,整个院落被房屋与墙垣包围,硬山式屋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探究点地域文化与城镇建筑探究导引四合院是华北地区的传统住宅1.北京的四合院是如何体现“合”字内涵的?答案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2.四合院的建筑格局体现了中国人的什么性格特征?答案体现了中国人性格的内向性和封闭性,体现了正统、严谨、尊卑有序的特点。3.试从北方气候的角度,分析四合院的建筑格局及形成原因。答案北京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春旱多风沙,坐北朝南,大门开在东南角,可保温、防寒、避风沙,向阳冬季多采纳阳光。1.北京的四合院是如何体现“合”字内涵的?3.试从北方气候的核心归纳地域文化对城镇建筑的影响地域文化对城镇的影响非常广泛,尤其对城镇建筑的影响最为突出,城镇建筑的布局、结构、风格都深深地烙上了地域文化的印记。如下表所示:城镇建筑表现原因建筑布局美国城市市中心多是高层的摩天大楼,离开中心区,建筑高度急剧下降,然后又缓缓地向郊区递减美国历史较短,早期移民大部分来自欧洲,沿袭了欧洲自由主义精神的传统,在后来的发展中形成了有别于欧洲的现代文化特征发展历史不同核心归纳地域文化对城镇建筑的影响城镇建筑表现原因建筑布局美国建筑布局欧洲城市市中心有市民集会的广场、大教堂以及工商组合的事务所,有许多著名历史建筑,高层建筑大都建在城市中心区以外的地区欧洲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多著名建筑,人们不愿意让现代化建筑夺去其历史建筑的风采发展历史不同建筑布局欧洲城市市中心有市民集会的广场、大教堂以及工商组合的建筑结构中国建筑围墙是主要景观,城有城墙,园有园墙,宅有宅墙,庙有庙墙;园林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中国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而西方文化以外向、开放著称中西方地域文化差异美国建筑绝少围墙,园林强调整齐划一,均衡对称,直率敞朗,和盘托出建筑结构中国建筑围墙是主要景观,城有城墙,园有园墙,宅有宅墙建筑风格中国宫殿式建筑的红墙、黄瓦、飞檐、斗拱,宫廷中的楼、台、殿、阁与西方宫廷中的喷泉、雕塑等明显不同;中国民居“四合院”与西方的花园、洋房、绿篱、草地明显不同东方古代建筑突出皇权的重要地位,西方国家城市建筑表现出教堂占优势地位中西方统治权力不同建筑风格中国宫殿式建筑的红墙、黄瓦、飞檐、斗拱,宫廷中的楼、不同地域的文化、社会观念等,都会对城镇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据此回答1~2题。1.最能体现地域文化对城镇产生影响的是①城镇交通网的结构②城镇建筑的空间布局③城镇居民的消费理念和方式④城镇中文化设施的数量⑤城镇居民受教育的程度⑥城镇的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A.①④ B.②⑥ C.③⑤ D.④⑤跟踪训练√解析地域文化对城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镇建筑上,具体体现在城镇建筑的结构、空间布局和建筑风格上。不同地域的文化、社会观念等,都会对城镇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产生2.中国园林中的“曲径通幽”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具有①外向性②开放性③内向性④封闭性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中国园林中的“曲径通幽”,特别是“幽”字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具有内向性和封闭性。2.中国园林中的“曲径通幽”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具有√解析中03随堂演练知识落实SUITANGYANLIAN

ZHISHILUOSHI03随堂演练知识落实(2019·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月考)惠安女是指福建泉州惠安县惠东半岛海边的一群衣着特殊的劳动妇女,她们以奇特的服饰,勤劳的精神闻名海内外。一首打油诗形象地勾画出了惠安女传统服装的特征:“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惠安女的头部被斗笠和头巾包裹得仅露出一张脸,而腰、腹部却暴露无遗,衣服以短袖为主,而大筒裤的裤脚宽达0.4米。据此完成1~2题。123451.地方服饰是地理环境特征的体现,下列有关惠安女衣着特点解释最合理的是A.封建头——封建文化影响B.民主肚——沿海地区,文化开放C.浪费裤——当地纺织业发达,布料便宜D.节约衣——方便捕捉鱼蟹√(2019·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月考)惠安女是指福建泉州惠解析惠安地处沿海,妇女主要从事渔业,惠安女的服饰很适合这种劳动方式:斗笠可以遮阳挡雨;头巾可以挡风防沙;因纬度低,气温高,短衫凉爽,且便于劳作;宽裤脚有利于在海滩上挑担快步行走、不怕海水浸湿。12345解析惠安地处沿海,妇女主要从事渔业,惠安女的服饰很适合这种123452.当今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惠安女服饰在福建越来越少见,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传统服饰土气十足B.西方流行服饰的冲击C.新一代年轻女性传承意识不足D.惠安女性就业渠道不断拓宽√解析惠安女服饰本是为了方便劳作而创,如今,原来从事渔业的惠安女,现在多从事其他行业。没有了风吹日晒,黄斗笠和花头巾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D正确。123452.当今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惠安女服饰在福建越地域文化对城镇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镇建筑、交通工具、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镇中的建筑。据此完成3~4题。3.美国大城市中心摩天大楼高耸入云,而西欧城市中心一般很少见到现代化大楼,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美国技术先进、经济发达

B.美国城市用地紧张C.西欧城市发展历史悠久

D.西欧地质条件差12345√解析西欧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心多古建筑,由于城市古建筑的保护及建筑风格的统一,市中心少见摩天大楼。地域文化对城镇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镇建筑、交通工具、道路、4.中国文化具有内向性,在建筑结构中的体现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建筑有围墙 B.园林忌直求曲C.建筑物内通道忌宽求窄 D.建筑物线条简洁12345√解析中国的建筑物线条复杂,园林忌直求曲,忌宽求窄,多有围墙,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内向性。4.中国文化具有内向性,在建筑结构中的体现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123455.山西省旧城区内有一些老式四合院,其房屋的屋顶由外向内单面倾斜,如下图所示。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为的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出A.山西人以勤俭持家出名B.山西的水资源较少,居民对水资源十分珍惜C.山西人对水有特殊的风俗习惯(2)请说出这种屋顶的形式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答案

山西省地处我国内陆,降水量稀少。屋顶呈单面向内倾斜可以收集较多的降水,使降水得到较充分利用。√123455.山西省旧城区内有一些老式四合院,其房屋的屋顶由12345(3)一般情况下,我国南方的屋脊多呈______(填“平顶”或“尖顶”),这样可以与当地__________的自然条件相适应。尖顶降水较多(4)美国的城市,除摩天大楼外,私人住宅多是有草坪的单门独户的单层或两层套房;欧洲城市,住宅多是左右相连的多层楼房。欧美民居与中国民居相比,从外部看上去,它们之间的最大差别是什么?它反映了欧美怎样的社会文化特点?答案

没有围墙。外向、开放、独立性强、自由度高。12345(3)一般情况下,我国南方的屋脊多呈______(第三节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三节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第二章】乡村和城镇KECHENGBIAOZHUN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KECHENGBIAOZHUN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不XUEXIMUBIAO学习目标1.运用资料,概括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2.运用资料,说明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XUEXIMUBIAO学习目标1.运用资料,概括NEIRONGSUOYIN内容索引梳理教材夯实基础探究重点提升素养随堂演练知识落实NEIRONGSUOYIN内容索引梳理教材夯实基础探究重点01梳理教材夯实基础SHULIJIAOCAI

HANGSHIJICHU01梳理教材夯实基础一、城镇化的概念1.概念:农业人口转化为_______人口、乡村地域转化为_____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2.表现:(1)人口的_____过程: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其结果是_______水平上升;城镇规模扩大。(2)乡村向_____的转化过程: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农业用地发展为城镇建设用地;功能进一步分化;土地景观发生较大变化。(3)_________的变化过程:经济结构由第一产业向_____、_____产业转变。非农业城镇集中城镇化城镇经济结构第二第三一、城镇化的概念非农业城镇集中城镇化城镇经济结构第二第三3.关系:人口、空间地域和经济结构三个方面的转化,是相互_____、相互影响的。其中,第二、第三产业在特定地域的空间集聚是_____,人口的集中、空间地域的转化则是第二、第三产业空间集聚的_____。因此,第二、第三产业的建立和_____引发了城镇化。关联前提结果集聚3.关系:人口、空间地域和经济结构三个方面的转化,是相互__12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的前提是第二、第三产业的建立和集聚。PANDUAN判断12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镇二、世界不同地区城镇化特点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1)发达国家起步____,水平____,目前发展速度_____。(2)发展中国家起步____,水平低,目前发展_____。2.不同地区城镇化特点(1)欧美发达国家:现在城镇人口比重已______,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已逐渐减慢或趋于稳定,甚至出现了城市人口向郊区和农村迁移的现象,即“_________”。早高缓慢晚迅速很高逆城市化二、世界不同地区城镇化特点早高缓慢晚迅速很高逆城市化(2)日本

:目前日本的城镇化率已超过90%,显著特点是_________。日本高度集中的城镇化带来的主要问题是“过密—过疏”,即大城市出现人口_____、住房_____、交通_____等;而在农村却出现___________、人口老龄化、缺乏产业支撑等。(3)非洲:部分发展中国家由于长期处于较低的经济水平,城镇化水平_____。还有一些非洲发展中国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量农民流入城镇,造成城镇人口的膨胀,由于这些城镇不能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导致城镇里的大量贫困人口集聚在_______。高度集中过密紧张拥挤劳动力不足很低贫民窟(2)日本:目前日本的城镇化率已超过90%,显著特点是__(4)亚洲东南部:基本特点是人口_________,由此导致大城市及其周边的城镇和乡村人口大量集聚。由于经济发展速度无法支撑人口_________带来的各种压力,这些国家普遍存在就业岗位_____、基础设施_____、公共设施_____和生活环境_____等一系列问题。(5)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_________阶段,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______。我国正在积极推进_____城镇化,它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急剧膨胀急剧膨胀不足落后匮乏恶化快速发展不均衡新型(4)亚洲东南部:基本特点是人口_________,由此导致12目前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都较低。逆城市化是城镇化的倒退。PANDUAN判断12目前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都较低。逆城市化是城镇化的倒退。三、城镇化的利弊1.有利之处(1)创造_____机会、促进_____调整。(2)社会进步、传播_____。(3)科技进步、_____发展。(4)城乡_____、全面发展。就业产业文明生产互动三、城镇化的利弊就业产业文明生产互动2.问题(1)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_____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___________污染等。(2)人口问题: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就业压力_____,失业人数_____,导致部分低收入者陷入贫困。(3)住房问题:住房紧张,出现_______和棚户区。(4)交通问题:交通拥堵、_____困难。大气固体废弃物加大上升贫民窟停车2.问题大气固体废弃物加大上升贫民窟停车3.解决措施:控制城镇_____、_________城镇空间、加强城镇管理、实现区域共同发展。4.我国城镇化道路我国需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即推进___________的城镇化,其关键是提升城镇化发展_____,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坚持__________、优化城乡布局、传承__________等。规模合理规划以人为核心质量生态文明历史文化3.解决措施:控制城镇_____、_________城镇空间12城镇化可促进区域的发展,区域发展对城镇化没有影响。城镇化的发展一定会带来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问题。PANDUAN判断12城镇化可促进区域的发展,区域发展对城镇化没有影响。城镇化02探究重点提升素养TANJIUZHONGDIAN

TISHENGSUYANG02探究重点提升素养探究点一世界城镇化的进程探究导引2016年5月20日,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发布了一项报告。该报告指出,到2030年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居民将会居住在城镇中,他们所生产的GDP将占全球GDP总量的80%。右图为世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图(含预测)。1.城镇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城镇人口增加;城镇用地规模扩大;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探究点一世界城镇化的进程探究导引2016年5月20日,联合2.1800~2025年,世界城镇化水平有什么变化?城镇化速度有什么变化?答案世界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城镇化速度加快。3.由图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的差异及成因。答案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低。成因: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经济发展水平低。2.1800~2025年,世界城镇化水平有什么变化?城镇化速4.据图分析1975年以后发达国家城镇化速度有何变化?为什么?答案1975年以后发达国家城镇人口比重上升较慢,说明城镇化速度减缓。因为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1975年以后大都进入城镇化成熟阶段。4.据图分析1975年以后发达国家城镇化速度有何变化?为什么核心归纳世界城镇化进程的差异(1)时间差异核心归纳世界城镇化进程的差异(2)空间差异表现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早晚早晚原因工业化早独立较晚,工业化晚目前速度快慢慢快原因城镇化已发展到成熟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2)空间差异表现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早晚早晚原因工业城镇化水平高低高低,且发展不平衡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大大提高,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亚非国家城镇化进程落后于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城镇化水平超过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存在问题问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发展不合理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交通条件改善,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城镇化水平高低高低,且发展不平衡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城镇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及再城市化的表现、成因与联系TUOZHANYANSHEN拓展延伸

城镇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表现人口由乡村迁往城镇,农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随着人口、产业向城市快速集中,出现许多城市化问题,引起许多人和企业向郊区迁移,郊区变为城市城市人口和工商业前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城市人口减少,市中心出现失业率增高、空旧房增多、犯罪率增多、市中心的空洞化等现象人口迁回市区城镇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及再城市化的表现、成因与联系TU成因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促使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中,城市数量和规模逐渐扩大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以及小汽车的普及城市人口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中小城镇和乡村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环境优美开发市中心衰落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成因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促使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中,城图解

联系①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②它们之间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郊区城市化,随后出现逆城市化,最后为维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又出现再城市化图解

联系①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下图示意“1950~2025年世界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城镇人口分布状况(含预测)”。读图回答1~2题。跟踪训练下图示意“1950~2025年世界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城镇人1.下列关于世界两类地区城镇化进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1950~1965年,两类地区城镇

化水平相差不大B.1980~2010年,发达地区城镇

化进程比欠发达地区快C.欠发达地区在2025年时城镇化

水平接近发达地区D.截至2018年,发达地区城镇化

水平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1.下列关于世界两类地区城镇化进程的说法,正确的是√解析对比两类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曲线可知,1950~1965年,两类地区城镇化水平相差最大,A项错误;1980~2010年,发达地区城镇人口占世界城镇总人口的比重曲线的斜率小于欠发达地区,故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比欠发达地区慢,B项错误;在2025年,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尚不到60%,而发达地区已接近90%,C项错误;2018年,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约50%,而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超过80%,D项正确。解析对比两类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曲线可知,1950~2.由图可知A.该时期内,发达地区城镇化水

平下降B.未来城镇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

欠发达地区C.发达地区城镇人口数量呈减少

趋势D.目前世界城镇人口数量发达地

区多于欠发达地区√2.由图可知√解析由图可知,发达地区城镇总人口占世界城镇人口比重下降,但城镇化水平和城镇人口数量可能上升,A、C项错误;世界城镇人口在欠发达地区比重越来越大,在发达地区比重越来越小,所以未来城镇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欠发达地区,B项正确;目前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城镇人口数量多于发达地区,D项错误。解析由图可知,发达地区城镇总人口占世界城镇人口比重下降,但探究点二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探究导引近年来,一到雨季,“到某某城市看海”就成了许多城市居民的口头禅。暴雨以它独有的方式,给一座座现代化城市留下了深刻烙印。街道成河、汽车没顶、交通堵塞、人员伤亡……内涝似乎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遭遇强降雨后的普遍状态。1.城市内涝与水循环的哪些环节密切相关?

答案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探究点二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探究导引近年来,一到雨季,“2.城市内涝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短时间内降水强度大;城市规模扩大,地面硬化,汇水速率快;城市内排水系统不完善;预报和防范措施不到位。3.城市内涝带来的危害有哪些?答案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影响城市卫生;给城市带来排水压力。4.面对城市内涝,短期内我们应如何应对?请你为政府出谋划策。答案应加强天气预报监测;制定及时有效的救援机制;加强排水设施的维护;定期进行管道疏浚。2.城市内涝的原因是什么?1.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1)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核心归纳1.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核心归纳(2)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不利影响表现形式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光污染、辐射污染城市交通问题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发;公共交通发展缓慢;停车场紧张城市居住问题居住环境差;住宅质量低劣、设施缺乏、住房破损;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出现贫民窟城市社会问题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人口老龄化;内城经济衰退(2)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不利影响表现形式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功能进行合理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图解“城市病”的表现及解决措施方法技巧图解“城市病”的表现及解决措施方法下图为“某地区城镇化前后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跟踪训练3.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A.地下水水位上升B.地表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下图为“某地区城镇化前后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跟解析从图示来看,城镇化后,地下水水量减少,故地下水水位下降,A错误;地表径流量增大,地表径流汇集速度加快,B错误;从图示来看,蒸发量减小,C错误;由于地表径流增多,汛期时进入河流的水量增大,洪峰流量加大,D正确。解析从图示来看,城镇化后,地下水水量减少,故地下水水位下降解析由图可知,城镇化后,蒸发量减小。城市雨岛效应加强,城区降水较多,蒸发量应增加,A错误;由于城市建筑面积增加,道路硬化,阻隔了土壤中水分的蒸发,故蒸发量减小,B正确;城市热岛效应加强,气温升高,蒸发量应增加,C错误;城市绿地增多,土壤中水分蒸发量会增加,D错误。4.城镇化前后蒸发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雨岛效应加强

B.建筑面积增加C.城市热岛效应加强

D.城市绿地增多√解析由图可知,城镇化后,蒸发量减小。城市雨岛效应加强,城区03随堂演练知识落实SUITANGYANLIAN

ZHISHILUOSHI03随堂演练知识落实读“城镇化进程示意图”,完成1~2题。123451.尽管世界各国的城镇化水平高低不一,但是,它们都处于城镇化进程的某一阶段。下列国家与其所处的城镇化阶段搭配正确的是A.英国——a阶段 B.朝鲜——c阶段C.中国——b阶段 D.印度——c阶段√解析a、b、c分别代表城镇化进程中的初期、中期和成熟阶段。英国为发达国家,城镇化处于c阶段,中国、朝鲜和印度均为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处于a或b阶段。67读“城镇化进程示意图”,完成1~2题。123451.尽管世界123452.推动世界城镇化进程的根本原因是A.国家政策影响

B.社会生产力发展C.农村人口大量过剩

D.城镇的地理位置优势解析推动城镇化进程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67123452.推动世界城镇化进程的根本原因是解析推动城镇化(2019·河北安平中学月考)“村中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